心脏功能评价及检查方法

合集下载

心脏功能分级标准

心脏功能分级标准

心脏功能分级标准心脏功能分级标准是评估心脏疾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心脏功能的不同,将心脏疾病分为不同的级别,有助于医生对患者进行科学的评估和治疗。

下面将详细介绍心脏功能分级标准的相关内容。

一、心脏功能分级标准的定义。

心脏功能分级标准是根据患者的心脏功能状态,将心脏疾病分为不同的级别。

通常采用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将心脏功能分为四个级别,Ⅰ级(轻度)、Ⅱ级(中度)、Ⅲ级(重度)、Ⅳ级(极重度)。

这些级别反映了患者在日常活动中的耐力和心功能状态,有助于医生对患者进行评估和治疗。

二、心脏功能分级标准的评估指标。

1. 心肌缺血,冠状动脉狭窄、心肌梗死等引起的心肌缺血是评估心脏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患者的心肌缺血程度越严重,心脏功能分级越高。

2. 心脏收缩功能,心脏收缩功能受心肌的收缩力和心脏排血量的影响,是评估心脏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心脏收缩功能受损会导致心脏功能分级升高。

3. 心脏舒张功能,心脏舒张功能受心肌的舒张力和心脏舒张期容量的影响,是评估心脏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心脏舒张功能受损也会导致心脏功能分级升高。

4. 心脏瓣膜功能,心脏瓣膜功能受心脏瓣膜疾病的影响,是评估心脏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心脏瓣膜功能不全会导致心脏功能分级升高。

三、心脏功能分级标准的临床意义。

1. 临床诊断,心脏功能分级标准对于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心脏功能分级,判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有助于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

2. 治疗指导,心脏功能分级标准对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心脏功能分级,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3. 预后评估,心脏功能分级标准对于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心脏功能分级,预测患者的预后情况,有助于提前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四、心脏功能分级标准的改善措施。

心脏斑点追踪成像及心功能检查标准

心脏斑点追踪成像及心功能检查标准

心脏斑点追踪成像(Speckle Tracking Imaging,STI)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心脏功能检查方法,可以评估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STI检查标准:
1. 左心室纵向应变(LVLS):这是评估左心室收缩功能的主要参数之一。

正常情况下,左心室在收缩时会产生纵向的应变,这种应变可以反映心肌的收缩能力。

2. 左心室圆周应变(LVCS):这是评估左心室舒张功能的主要参数之一。

正常情况下,左心室在舒张时会产生圆周的应变,这种应变可以反映心肌的舒张能力。

3. 右心室纵向应变(RVLS):这是评估右心室收缩功能的主要参数之一。

正常情况下,右心室在收缩时会产生纵向的应变,这种应变可以反映心肌的收缩能力。

4. 右心室圆周应变(RVCS):这是评估右心室舒张功能的主要参数之一。

正常情况下,右心室在舒张时会产生圆周的应变,这种应变可以反映心肌的舒张能力。

5. 整体纵向应变(GLS):这是评估整个心脏收缩功能的参数之一。

正常情况下,整个心脏在收缩时会产生纵向的应变,这种应变可以反映心肌的整体收缩能力。

6. 整体圆周应变(GCS):这是评估整个心脏舒张功能的参数之一。

正常情况下,整个心脏在舒张时会产生圆周的应变,这种应变可以反映心肌的整体舒张能力。

7. 峰值应变量(PSV):这是评估心脏收缩功能的参数之一。

正常情况下,心脏在收缩时会产生最大的应变量,这种应变量可以反映心肌的最大收缩能力。

8. 峰值回复变量(PRV):这是评估心脏舒张功能的参数之一。

正常情况下,心脏在舒张时会产生最大的回复变量,这种回复变量可以反映心肌的最大舒张能力。

心功能测定方法

心功能测定方法

心功能测定是医学上用于评估心脏功能的一种重要手段,主要通过一系列检查和测试来评估心脏的泵血能力和其他相关功能。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心功能测定方法:
1. 心脏超声检查(超声心动图):这是一种无创、无痛、无辐射的检查方式,通过高频声波显示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它可以检测心脏瓣膜疾病、心肌疾病、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等。

2. 心电图:心电图通过记录心脏的电活动来评估心脏的功能。

它可以检测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或梗死等疾病。

3. 核磁共振成像(MRI):MRI是一种无辐射的影像学检查,可以详细显示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它常用于心肌病和心包疾病的诊断。

4. 心导管检查:这是一种有创检查,需要将导管插入心脏血管进行测量。

它能精确测定心脏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如心输出量、肺动脉压力等。

5. 生物标志物检测:血液中的某些生物标志物,如脑钠肽(BNP)或心肌肌钙蛋白,可以用于评估心脏功能。

这些生物标志物在心脏病发作、心肌炎或其他心脏疾病时会升高。

6. 运动负荷试验:通过让病人在运动状态下进行心电图监测,评估心脏对体力负荷的反应,有助于发现潜在的心血管疾病。

总的来说,以上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应用场景和限制,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心功能测定方法。

心脏舒张的超声评价方法和常用参数

心脏舒张的超声评价方法和常用参数

心脏舒张的超声评价方法和常用参数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心脏舒张的超声评价方法和常用参数在心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心脏舒张功能是心脏的重要功能之一,对心脏功能的评价可以通过超声心动图来进行。

本文将介绍心脏舒张的超声评价方法和常用参数,希望能为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心脏舒张的超声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心脏超声检查和多普勒超声检查两种方法。

心脏超声检查是通过超声探头在胸部皮肤表面进行检查,可以观察心脏各个结构的运动和形态。

多普勒超声检查主要是通过多普勒技术来测量心脏舒张功能的血流速度和血流量。

在心脏舒张功能的超声评价中,常用的参数有很多,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参数:1. 心脏舒张末期容积(LVEDV):衡量心脏舒张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心脏在舒张末期时的容积大小。

LVEDV越大,说明心脏舒张功能越差。

2. 心脏舒张末期直径(LVEDD):可通过超声检查得出,是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的重要参数之一。

3. 舒张时间(EDT):是心室舒张期间的时间长度,通常较为短暂。

舒张时间的延长可反映心脏舒张功能的改善。

4. 心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反映左心室内的压力水平,对左心室舒张功能的评估有重要意义。

5. 肺静脉舒张末期血流速度(PVd):通过多普勒技术测量得出,对右心室舒张功能的评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第二篇示例:心脏舒张是心脏在心跳过程中舒张的过程,这一过程对心脏功能的评价至关重要。

超声心动图是一种无创的检测方法,可以通过检测心脏舒张功能来评价心脏的整体功能。

超声心动图在评价心脏舒张功能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测量多个参数,可以辅助医生判断患者的心脏健康状况。

心脏舒张的超声评价方法主要包括二维超声心动图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二维超声心动图可以提供心脏结构的详细信息,包括左心室和右心室的大小、厚度和形态等。

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则可以检测心脏的血流情况,包括心脏舒张期的血流速度和心室充盈情况等。

心脏功能评估方法

心脏功能评估方法

心脏功能评估方法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起着泵血的作用。

心脏功能评估是指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以了解心脏的健康状况和功能状态。

心脏功能评估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进行,本文将介绍其中的几种常用方法。

1. 临床症状评估临床症状评估是对患者的症状进行详细询问和观察,以了解心脏疾病可能存在的症状。

常见的心脏病症状包括胸痛、气短、乏力、心悸等。

通过详细了解患者的症状,可以初步判断心脏功能是否存在异常。

2. 体格检查体格检查是通过触诊、听诊等方法,对患者的心脏进行检查,以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常用的体格检查方法包括心率、心律、心音、杂音等的观察和听诊。

正常的心率、心律和心音可以初步判断心脏的功能是否正常。

3. 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检查是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变化,来评估心脏的功能和是否存在异常。

心电图可以检测心脏的节律、传导以及心肌缺血等情况。

通过分析心电图的波形和特征,可以评估心脏的功能状态,并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心脏疾病。

4. 超声心动图检查超声心动图是通过超声波检查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超声波的回声图像,可以清晰地观察心脏的各个结构,如心腔大小、心肌运动等,同时还可以评估心脏的功能状态,如心室收缩功能、心脏瓣膜功能等。

超声心动图是一种无创、无辐射的检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心脏功能评估。

5. 心脏核素显像心脏核素显像是通过注射放射性示踪剂,然后利用放射性示踪剂的显像来评估心脏的功能和血液供应情况。

心脏核素显像可以检测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情况,并评估心脏的功能状态。

6. 血液检查血液检查可以评估心脏的一些生化指标,如血红蛋白、肌钙蛋白、心肌酶等。

这些指标可以间接反映心脏的功能状态和是否存在心脏疾病。

7. 心功能试验心功能试验是通过一系列的运动或负荷测试,评估心脏在不同负荷下的反应和功能状态。

常见的心功能试验包括运动耐量测试、负荷心电图、负荷超声心动图等。

通过心功能试验,可以评估心脏的耐力和功能状态,对心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心功能评价

心功能评价

心功能评价基础解释心功能评价是指心脏功能评价活动本身所具有的能引起评价对象变化的作用和能力。

它通过心脏功能评价活动与结果,作用于评价对象而体现出来。

其功能的内容取决于评价活动的结构及运行机制。

评价患者的心功能可以通过多种检查进行分级评价,如纽约心功能评价表、步行试验、心脏超声等。

一般心功能评价以四级为标准:一级:一般体力活动不受限制,日常活动不引起任何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为心功能代偿期。

二级:体力活动轻度受限制,一般体力活动可引起乏力、心悸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三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制,轻度体力活动即可出现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

四级:体力活动重度受限制,患者完全丧失体力活动的能力,即使在休息情况下仍出现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

另外,心功能评价主要评价的是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不仅仅是血流动力学的评定,也有重要的心脏内分泌功能的评定。

一、收缩功能的计算和测定:评定左心室收缩功能的临床参数包括下列5项:(1)心脏指数(CI)心率×缩搏量/ 体表面积[L/(min·m2)];(2)缩搏量指数(SVI)(ml/m2);(3)缩搏做功指数(SVI)缩博量×平均收缩压(ml × mmHg/m2);(4)缩搏力指数缩博做功指数/射血间期秒数;(5)前负荷提供的缩博做功缩搏做功和舒张末容积之间的关系;二、心排出量及相关测定心排出量(CO)通常用热稀释法来测定。

常常需重复多次取其平均结果以增加正确性。

测得后的数值,心排出量通常以相对于体表面积来表示,即心脏指数(CI),用心排出量(CO)除以体表面积(m2)。

心排出量(及心脏指数)可除以心率产生缩搏量(SV)(及缩搏指数SVI)。

三、射血分数射血分数的定义为缩搏量与舒张末容量的比例。

常计算如下:EF = DV - ESV/EDV× 100%。

公式中的EF为射血分数,ESV为收缩末容量,EDV为舒张末容量。

有心血管造影及心脏超声多普勒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正常值为0.55~0.75,但由核素血管造影测定值可能略有降低(0.50~0.65)。

心脏功能评价及检查方法

心脏功能评价及检查方法
肺水肿
2009年6月16日
完整ppt
16
四.重要心功能指标与临床意义(续)
顽固性心衰与血流动力学异常分型与治则
SP
CI
PAWP 活动特点 治则
予后
≥110
≥2.2
≤18
代偿
病因
良好
≤90
<2.2
<15 低血容量 调体液
良好
≥110
≥2.2
>18
肺淤血 利尿
良好
≥110
<2.2
15~18 低排高阻 扩张小A 良好
心脏功能评价及检查方法
天津医科大学 刘恩桥
2009年6月16日
完整ppt
1
一.基础理论
心力衰竭是一种病理生理状态,在这 种状态下,心脏不能够泵出足够的血 液以满足机体组织器官代谢的需要, 在临床上表现为一系列复杂的症状和 体征。
2009年6月16日
完整ppt
2
一.基础理论(续)
临床上因为心力衰竭的部位和程度不 同,可以先后或同时出现三组基本综 合征:心排血量减少;肺、体循环淤 血以及组织器官灌注不足。
正常 轻度异常 中度异常 重度异常
2009年6月16日
完整ppt
15
四.重要心功能指标与临床意义(续)
LVEDP
PAWP
12~15mmHg 15~18mmHg 18~20mmHg 21~25mmHg 26~30mmHg >30mmHg
正常 可疑适度牵张 轻度肺淤血 中度肺淤血 轻或中度左心衰 重度肺淤血 中或重度左心衰
2009年6月16日
完整ppt
10
二.心脏功能的评价方法(续)
BNP是一种主要由心室合成和分泌的循环激素,具有 利钠、利尿、扩张血管和抑制肾素及醛固酮分泌等 作用,心室负荷和室壁张力的改变是刺激BNP分泌的 主要条件。

心脏功能分级和评估方法

心脏功能分级和评估方法

心脏功能分级和评估方法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其功能状态的评估对于诊断心脏疾病、制定治疗方案以及预测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心脏功能分级和评估方法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心脏功能分级心脏功能分级是根据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来评估心脏的健康状况。

目前常用的心脏功能分级系统有纽约心脏协会(NYHA)功能分级系统和美国心脏学会/美国心脏协会(AHA/ACC)功能分级系统。

1. 纽约心脏协会(NYHA)功能分级系统纽约心脏协会(NYHA)功能分级系统是根据患者的症状和活动耐力来划分心脏功能分级的。

根据该系统,心脏功能分为四个级别:- I级:患者在正常活动下无症状,无限制;- II级:患者在轻度活动时有症状,如气促、疲劳,但在休息后能够缓解;- III级:患者在中度活动时有症状,如轻度活动即可出现气促、疲劳等症状;- IV级:患者在轻微活动或休息状态下都有症状,严重活动耐力受限。

2. 美国心脏学会/美国心脏协会(AHA/ACC)功能分级系统美国心脏学会/美国心脏协会(AHA/ACC)功能分级系统是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脏结构与功能的评估来划分心脏功能分级的。

根据该系统,心脏功能分为四个级别:- A级:患者无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也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 B级:患者无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但存在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 C级:患者有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且在无症状时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D级:患者有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并在无症状时已经发生心血管疾病。

二、心脏功能评估方法心脏功能评估是通过一系列的检查手段来全面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状态,以便进行科学的诊断和治疗。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心脏功能评估方法:1. 心电图(ECG)心电图是一种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来评估心脏功能的方法。

通过观察心电图可以了解心脏的节律、传导功能及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病变情况。

2. 超声心动图(Echocardiography)超声心动图是一种通过超声波技术对心脏进行影像检查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率(变异)
2009年6月16日
精品课件
5
一.基础理论(续)
三个概念
1. 血流动力学:血流动力学是研究心脏、血管和 血液循环动力学特点的科学。
2. 心脏动力学: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心 脏舒缩活动的规律,并定量地表达心脏舒缩状 态,以评定心脏功能称为心脏力学。
3. 心肌力学:若以心肌标本作为研究对象,着重 探讨心肌舒缩的规律和机制,称为心肌力学。
2009年6月16日
精品课件
6
二.心脏功能的评价方法
根据临床症状对心功能进行评价 比较早的心功能评价是纽约心脏 病协会对心功能进行的分级。
2009年6月16日
精品课件
7
二.心脏功能的评价方法(续)
功能状态
第 I 级 患者有心脏病,但体力活动不受限。一般的体力活动不引起 过度疲劳、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CI CI
2.5~3.5(L/min/m2)
2.2~2.7
临床型
1.8~2.2
重要器官轻度供血不足
1.5~1.8
重要器官重度供血不足 (心源性休克)
<1.5
很难抢救
2009年6月16日
精品课件
14
四.重要心功能指标与临床意义(续)
EF
EF (0.56~0.78) 56.12±8.47 46.38±10.12 37.93±9.05 27.25±6.24
2009年6月16日
精品课件
10
二.心脏功能的评价方法(续)
BNP是一种主要由心室合成和分泌的循环激素,具 有利钠、利尿、扩张血管和抑制肾素及醛固酮分泌 等作用,心室负荷和室壁张力的改变是刺激BNP分 泌的主要条件。
国外研究表明BNP浓度是有症状的、无症状的患者 心室功能障碍的敏感指标,与HF的严重程度正相关。 BNP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HF病程中心脏结构异常, BNP水平与LVEDP(PAWP)改变正相关。
1[Vo2:>25mL·min-1·kg-1] 2[Vo2:18-25mL·min-1·kg-1] 3[Vo2:10-18mL·min-1·kg-1] 4[<10mL·min-1·kg-1]
2009年6月16日
精品课件
9
二.心脏功能的评价方法(续)
新近的研究表明循环血中脑钠肽(BNP) 的浓度和NYHA的分级相对应,可以根 据BNP的浓度来评价心功能状态,这是 一种比较理想的很有前途的客观评价方 法。
肺水肿
2009年6月16日
精品课件
16
四.重要心功能指标与临床意义(续)
顽固性心衰与血流动力学异常分型与治则
SP
CI
PAWP 活动特点 治则
予后
≥110
≥2.2
≤18
代偿
病因
良好
≤90
<2.2
<15 低血容量 调体液
良好
≥110
≥2.2
>18
肺淤血 利尿
良好
≥110
<2.2
15~18 低排高阻 扩张小A 良好
正常 轻度异常 中度异常 重度异常
2009年6月16日
精品课件
15
四.重要心功能指标与临床意义(续)
LVEDP
PAWP
12~15mmHg 15~18mmHg 18~20mmHg 21~25mmHg 26~30mmHg >30mmHg
正常 可疑适度牵张 轻度肺淤血 中度肺淤血 轻或中度左心衰 重度肺淤血 中或重度左心衰
2009年6月16日
精品课件
3
一.基础理论(续)
对心脏功能的评价实际上主要对心力 衰竭程度的评价,下面就心力衰竭临 床表现和相关的辅助检查,介绍心脏 功能评价及检查方法。
2009年6月16日
精品课件
4
一.基础理论(续)
心脏功能的决定因素:
心脏舒缩功能(障碍) ↓
前后负荷(改变)→心排出量→ 协调性(室壁膨出) ↑
2009年6月16日
精品课件
11
三.心脏功能检查方法与评价
无创伤性方法
心电图 心音图 心阻抗图 核素技术 超音心动图技术
2009年6月16日
精品课件
12
三.心脏功能检查方法与评价(续)
创伤性方法
微漂浮导管 普通导管 Swan-Ganz导管
2009年6月16日
精品课件
13
四.重要心功能指标与临床意义
2009年6月16日
精品课件
8
二.心脏功能可以准确反映左心室的收缩功能。 EF值联合运动耐量试验结果心功能分级
分级 左心室功能不全
运动耐量减低
无症状 轻 中 重
A(EF>0.45) B(EF0.35-0.45) C(EF0.25-0.35) D(EF<0.25)
心脏功能评价及检查方法
天津医科大学 刘恩桥
2009年6月16日
精品课件
1
一.基础理论
心力衰竭是一种病理生理状态,在这 种状态下,心脏不能够泵出足够的血 液以满足机体组织器官代谢的需要, 在临床上表现为一系列复杂的症状和 体征。
2009年6月16日
精品课件
2
一.基础理论(续)
临床上因为心力衰竭的部位和程度不 同,可以先后或同时出现三组基本综 合征:心排血量减少;肺、体循环淤 血以及组织器官灌注不足。
≤90
<2.2
>18
低排、心 源休克
升压

2009年6月16日
精品课件
17
2009年6月16日
精品课件
18
第II级 患者有心脏病,体力活动稍受限。休息时感觉舒适,但一般 的体力活动会引起过度疲劳、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第 III 级 患者有心脏病,但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休息时感觉舒适,但一般 较轻的体力活动会引起过度疲劳、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第IV级 患者有心脏病,但体力活动能力完全丧失。休息时仍可存在 心力衰竭症状或心绞痛,进行任何体力活动会都使症状加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