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白菊和胎菊的区别

杭白菊和胎菊的区别
杭白菊和胎菊的区别

杭白菊和胎菊的区别

很多人都买过菊花茶,平时适当的喝些菊花茶,对身体有很好的调养保健的作用,菊花茶的种类有很多,我们经常会看到杭白菊、胎菊,或者其他的菊花,那么哪种菊花更适合自己饮用呢?杭白菊和胎菊有哪些区别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方面的内容。

首先,杭白菊和胎菊都有清热解毒的作用,都有一定的降火清肝明目的效果,平时可以适当的喝一些,对身体有很好的保健功效,另外在促进脂肪的代谢,预防心血管疾病方面也有一定的功效。

黄白菊和胎菊区别不是特别的大,杭白菊在没有开放的时候,它的花蕾就叫做胎菊,也就是说两种菊花只是花朵开放的时间不同,而作为胎菊来说,是杭白菊的上品,在养生保健方面的作用会更好。

如果花蕾全部的开放,这时候再采摘下来,就属于杭白菊,杭白菊的名称也有很多,也叫做小汤黄,也叫做小白菊。杭白菊和胎菊在外形上也有一定的区别,杭菊属于盛开,所以花心比较深色,因为胎菊没有完全开放,所以颜色方面属于米黄色,花朵比较紧凑。

另外在制作工艺方面也有一定的区别,杭白菊是经过蒸熟以后,然后再晒干,给人的感觉就像粘在一起的饼状,在杭白菊没有完全开放的时候,采摘下来的就是胎菊,胎菊也会经过干燥加工,再经过蒸制烘焙,就成了我们喝的胎菊。

种植杭白菊前景

杭白菊,是我国传统的茶用菊,也是我国传统的栽培药用植物,还是菊花茶中最好的一个品种。下面就让伍明镇艺雅堂种植为您简单介绍一下,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杭白菊由多年生草本植物的鲜白菊蒸煮晾干而成,经沸水冲泡后,水呈浅绿色,清香四溢。杭菊含有菊甘、氨基酸及微量维生素等成分,具有清风散热、明目解毒等功效,同时也是解暑降温、清肝明目、提神、利尿的作用。 杭白菊在中医临床上为常用中草药,我国已有300多年的栽培史。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之功效,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本草备要》记载:“菊花味兼甘苦,性察平和,备受四气,饱经霜露,得金水之精,益肺肾二脏”;《本草纲目拾遗》记载:“治诸风头眩,明目祛风,搜肝气,益血润容”。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菊花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舒血管、降血脂、抗肿瘤、驱铅等多种药理作用。

阜阳市颍泉区伍明镇艺雅堂种植专业合作社位于安徽省阜阳市伍明镇,是一家专业优良菊花种苗繁育、研究选育新品种茶菊基地。我司通过不断的开发、选育、试种、推广新品种,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合作社自有530亩基地,种植兰香菊10亩、乒乓菊10亩、香菊30亩、婺源皇菊50亩、金丝皇菊100亩、杭白菊300亩(桐乡小洋菊)、大棚育苗20亩。年产各类茶菊干花125吨。 艺雅堂开通金丝皇菊种植培训班微信群,给种植户免费提供种植,病害,虫害,采花标准,烘干参数,销售渠道。艺雅堂于2018年指导贵州金煌农业公司、贵州铜仁玉龙家庭农产、四川巴中秦巴农业公司、湖北恩施回龙堂合作社、湖北五峰张勇家庭农场、湖北襄阳王勇合作社等12家企业和个人。艺雅堂携手广大菊农共同走向致富路,为国家扶贫贡献自己一份了力量!

菊花――药用价值

菊花 ----药用价值 【菊花简介】 菊花(Dendranthemamorifolium)菊科菊属植物的栽培种,是经长期人工选择培育出的名贵观赏花卉。品种已达千余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通常30-90㎝。茎色嫩绿或褐色。 单叶互生,卵圆至长圆形,边缘有缺刻及锯齿。头状花序顶生或腋生,一朵或数朵簇生。舌状花为雌花,筒状花为两性花。舌状花分为平、匙、管、畸四类,菊花色彩丰富,形态美观。 【菊花--中医】 ★在中医的理论中,菊花性味甘、苦、微寒,其归经与肺经、肝经。 ★其主治功能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本草纲目》称“治头风、明耳目、去痿痹、消百病”。 ★菊花主要的化学组成有菊甙、腺嘌吟、氨基酸、水苏碱、胆碱、黄酮类、维生素A样物质、维生素B1;含挥发油,油中主要为菊花酮、龙脑、龙脑乙酸酯等。 ★其药理作用主要有: 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菊花水煎醇沉制剂对离体兔心有显著扩张冠脉,增加冠脉流量的作用。于接近心插管的恒压灌流液中注入1g生药时,可使2分钟内冠脉流量增加约62%,并使心率平均减慢20%左右。较大剂量对在位犬心,亦可致冠脉流量平均增加40%左右,心肌耗氧量平均增加27%。对电刺激兔中枢神经引起的缺血性心电图ST段压低有减轻作用,心率无变化或减慢,与离体兔心实验结果基本一致。对实验性冠脉粥样硬化兔的离体心脏,也能增加冠脉流量和提高心肌耗氧量。对菊花水提醇沉制剂以乙酸乙酯、氯仿提取分为不同部分,各部分对增加冠脉流

量等均有作用。但均不及原制剂作用强度,说明菊花含有多种心脏活性成分,体现对心脏的协同作用。在对菊花酚性成分研究中发现,杭白菊酚性部分可以增加豚鼠离体心脏冠脉流量,提高小鼠对减压缺氧的耐受能力,总之菊花制剂能扩张冠脉,从而减轻心肌缺血状态,虽有使心收缩力加强与耗氧量增加的作用,但似仍以扩张冠脉占优势。 2.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菊花水煎剂或水浸剂,体外试验对多种致病菌,以及流感病毒PR8和钩端螺旋体均有一定抑制作用,MIC约为1:10-1: 80。"小鼠体内抑菌试验表明,新鲜全草(地上部分)加水蒸馏所得的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福氏痢疾杆菌等抑菌作用较强,对绿脓杆菌作用甚弱,对肺炎双球菌无效。 3.其它作用: 大鼠口服菊花水煎剂3周后,抑制其肝微粒体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的活力,并能激活肝微粒体胆固醇7a-羟化酶。菊花与牛膝,熟地,山药合用可延长家蚕龄期,影响小鼠血液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过氧化脂质的含量。菊花散剂给兔灌胃,有缩短凝血时间的效果,焙成炭药的散剂作用较生药有所增强。菊花制剂还能抑制皮内注射组胺所致的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其10mg的效力和芦丁 2."5mg相当。【菊花——食疗】 ★菊花的食用方法很多,除可泡茶泡酒外,还可做羹做菜,如菊花鱼球、菊花羹、菊花鱼片粥、菊花露、菊花糕、菊花豆腐、菊花肉卷、菊花饼、菊花里脊、熬菊花糖、菊花火锅等,都是色、香、味俱全,而且营养丰富,别有风味。 菊花泡酒是古代最常见的食菊方式。唐朝有诗云: “九月山僧院,东篱菊花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李峤的《九日应制得欢字》诗曰:

关于发展菊花产业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此文档已经过开封市腾达五色草园艺有限公司官方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065648404.html,授权发布: 关于亳州魏岗行政村发展商品观赏菊花的可行性分析 报告 一、项目概述 1.1项目名称:魏岗行政村发展商品观赏菊花产业可行性分析报告1.2项目地点:谯城区魏岗镇魏岗行政村 1.3建设期限:一年 1.4项目申报单位:开封市魏岗镇魏岗村委员会 1.5项目实施单位:开封市腾达五色草园艺有限公司 1.6项目协作单位:开封市腾达五色草园艺有限公司、开封市腾达菊 花种苗场、中共亳州魏岗镇委、魏岗村委会、中 国菊花网 1.7项目负责人:马传信(魏岗行政村党支部书记)、马威(腾达五色 草园艺有限公司项目总监) 1.8项目主要完成人:马传信、马威 1.9项目联系方式: 1.10项目提要 A. 意义: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使亳州市魏岗行政村发展一定规模的菊花种植面积。通过成品、种苗销售,切花出口以及菊花观赏节的举办,调整优化谯城区魏岗镇农村产业经济结构。采用规范化、规模化种植模式,形成公司加农户、国内国际化市场销售一条龙的产业

格局。调动农民积极性,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B. 投资:自筹资金50万元,申请上级财政扶持资金500万元。 C.工期:2012年5月1日——2013年5月1日。 D.效益分析:以市场上较常见的多头菊花为例,如今普通品种的市场价为10元/盆左右,名贵稀有品种的价格已达到20-25元/盆。按亩产2000盆,每盆8元计算:2000盆×8元=16000元。扣除每盆生产投资:花盆1元+水土肥药0.5元+其它杂项0.5元=2元,亩投资2000盆×2元=4000元。则每亩纯利润为12000元。而切花菊的效益则更高,目前国际市场价格在每枝0.7美元左右(折合人民币约8元),而且供不应求。我们按最低出口价2元计算:每亩保护地一茬可采收菊花8000枝,每年三茬,则2×8000×3=48000元。扣除每亩最高成本12000元计算,每亩保护地年净利润可达36000元。此外,每年9-10月,还可以举办菊花节,搞菊花摄影展、菊花科普展,搞生态观光、田园风情游。数百亩菊花,上千个品种争奇斗艳,必将成为亳州乃至安徽省内的一个新亮点,也将由此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项目背景 2.1基本情况 菊花是原产于中国的世界名花,为我国传统的十大名花之一,与梅、兰、竹合称为花中“四君子”,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在全球花卉之中,菊花的总产值居世界第一,被列为“四大切花”之冠,成为当今世界上栽培最广、销量最大的名贵花卉。我国现有菊花品种

喝野菊花的功效与作用

喝野菊花的功效与作用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喝野菊花的功效与作用》的内容,具体内容:野菊花,又名路边菊、山菊花,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生产,野菊花对痈肿、疔疮、湿疹的病症有很好的疗效。那么你知道野菊花泡水喝的功效有哪些?下面就跟着我一起来看看吧。野菊花泡水喝... 野菊花,又名路边菊、山菊花,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生产,野菊花对痈肿、疔疮、湿疹的病症有很好的疗效。那么你知道野菊花泡水喝的功效有哪些?下面就跟着我一起来看看吧。 野菊花泡水喝的功效 野菊花清热解毒功效较好,还有降压作用。喝野菊花茶对毒疖头、长疮、不明原因肿痛效果比较好。配加山楂、桑叶、金银花一起泡茶喝,能预防高血压、降压。此外,取30-50克野菊花煎水,可用来外搽。不过野菊花属寒性,胃部不适者不可久服。 根据中医的传统经验,黄菊、白菊二种菊花,都有上述功效,但黄菊花味较苦,清热力较强,一般应用于感冒发热、风火赤眼及热疖、疔疮等症;白菊花平肝明目的功效较好,一般应用于于头痛、头晕、眼睛昏糊等症。野菊花有清热解毒及降压等功效,可治热疖、疔疮肿毒、咽喉肿痛、肺热咳嗽及高血压等病症。 菊花对治疗眼睛疲劳、视力模糊有很好的疗效,中国自古就知道菊花能保护眼睛的健康,除了涂抹眼睛可消除浮肿之外,平常就可以泡一杯菊花茶来喝,能使眼睛疲劳的症状消,如果每天喝三到四杯的菊花茶,对恢复

视力也有帮助。 野菊花适合搭配 野菊花的泡法及喝法:一茶匙野菊花叶片,用一杯滚烫开水冲泡,焖约十分钟后即可;可酌加红糖或蜂蜜饮用。 春天喝菊花茶好吗东去春来,阳春三月,气候渐暖。自古就有春饮花茶的说法,那么春天喝菊花茶好吗?春天喝菊花茶有什么好处?下文揭晓。 春天喝菊花茶好吗?花茶性温,春饮花茶可以散发漫漫冬季积郁于人体之内的寒气,促进人体阳气生发。花茶香气浓烈,香而不浮,爽而不浊,令人精神振奋,消除春困,提高人体机能效率,春天天干物燥,喝菊花茶,降火气。 菊花对治疗眼睛疲劳、视力模糊有很好的疗效。除了涂抹眼睛可消除浮肿之外,平常泡一杯菊花茶来喝,能使眼睛疲劳的症状消退,如果每天喝三到四杯的菊花茶,对恢复视力将大有帮助。 菊花的种类很多,不懂门道的人会选择花朵白晰且大朵的菊花,其实又小又丑且颜色泛黄的菊花反而是上选。菊花茶其实不用加其它茶叶,只将干燥后的菊花泡水或煮来喝就可以,冬天热饮、夏天冰饮都是很好的饮品。菊花可能是花药中最为人们熟知的品种了,不少人都喜欢用菊花泡茶。但你可能不知道,中医将菊花分为三种,每一种都有独特的功效。最常见的杭白菊清热解毒的功效并不显著,倒是长于平肝明目,对视力模糊、眼部分泌物增多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野菊花则长于解毒,对热毒内盛所致的夏季皮炎、湿疹等疾病有较好的疗效。野菊花性味最为寒凉,通常多煎汤外用。

菊花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收稿日期:2006-04-14; 修订日期:2006-06-20基金项目:江苏省公益资助项目(No .B M 2004525)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No .BK2001219) 作者简介:张 健(1973-),男(汉族),河南驻马店人,现任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主管中药师,学士学位,主要从事天然药物化学成分分离鉴定及质量分析工作. 菊花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张 健1 ,李友宾1 ,钱大玮1 ,钱仕辉1 ,段金廒2 ,丁安伟 2 (1.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江苏南京 210028; 2.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 210046) 摘要:概述了菊花的主要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菊花为药食同源的常用中药,其主要成分为黄酮、三萜类等 化合物,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在心血管、抗病毒、抗肿瘤方面活性研究报道较多。 关键词:菊花;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中图分类号:R2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05(2006)10-1941-02 菊花是菊科植物菊花Chry sant he m u m mor i foliu m R a m at 的干燥头状花序,是我国常用中药,具有疏风、清热、明目、解毒之功效。主要治疗头痛、眩晕、目赤、心胸烦热、疔疮、肿毒等症[1]。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菊花具有治疗冠心病、降低血压[2]、预防高血脂、抗菌、抗病毒、抗炎、抗衰老[3]等多种药理活性。目前我国药用菊花在市场上有八大主流商品来源,分别为杭菊、亳菊、贡菊、滁菊、祁菊、怀菊、济菊、黄菊,而5中国药典6?部(2000年版)根据菊花产地和加工方法的不同,收载了亳菊、滁菊、贡菊和杭菊四个品种。菊花为药食同源植物,国内外对其分类、鉴定、化学、临床、药理等方面均有报道,现仅就国内外对菊花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作一概述。1 化学成分 菊花因产地和品种不同,其化学成分有一定的差异。目前对药典收载的四种来源的菊花的化学成分研究均有报道。研究发现,菊花的化学成分比较复杂,其中黄酮类化合物、三萜类化合物和挥发油是其主要有效成分。 1.1 黄酮类化合物从菊花中已分离得到的黄酮类化合物有:香叶木素、芹菜素、木犀草素、槲皮素、香叶木素-7-O-B -D-葡萄糖苷、芹菜素-7-O-B -D-葡萄糖苷、木犀草素-7-O-B -D-葡萄糖苷、金 合欢素-7-O-B -D 葡萄糖苷[4、5]、棉花皮素五甲1 醚、5-羟基-3,'4,'6,7-四甲氧基黄酮[6]、橙皮素(hespe retin)、刺槐素(acace -ti n)[7]、橙皮苷、刺槐苷[8]、金合欢素-7-O-B -D-半乳糖苷、芹菜素-7-O-B -D-半乳糖苷、4'-甲氧基木犀草素-7-O-B -D-葡萄糖苷[9]、ba -icali n [9] 、金合欢素-7-O-B -D-葡萄糖、dios me ti n -7-O-B -D -葡 萄糖[10] 。 此外,国内也有不少研究学者对不同产地、品种或者同一品种不同采收期菊花中黄酮类成分进行了提取工艺、含量测定、质 量控制等方面研究。如:邢振荣等[11] 以挥发油、总糖、木犀草素、氨基酸含量为检测指标对不同品种及产地的杭菊成分进行了测定,为确定哪种产地可作药用或者宜作茶用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黄伟民等[12]采用均匀设计法优化怀菊花总黄酮提取工艺,实验结果表明提高乙醇浓度,增大溶媒体积,控制提取时间是提高其总黄酮含量的主要因素。刘金旗等[13]采用薄层层析和比色法,对亳菊、滁菊、贡菊和杭白菊的叶及花中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菊花叶和菊花中的主要成分类似,杭白菊叶中总黄酮含量最高。2001年,刘金旗等[14]又以金合欢素-7-O-B -D -葡萄糖苷、芹菜素-7-O-B -D-葡萄糖苷、木犀草素-7-O-B -D-葡萄糖 苷及绿原酸为检测指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亳菊、滁菊、杭菊和 贡菊中上述成分含量进行了测定,作者认为选用H PLC 同时测定菊花中金合欢素-7-O-B -D-葡萄糖苷和芹菜素-7-O-B -D-葡萄糖 苷的含量,可作为菊花药材进行质量控制的标准。胡碧波等[15]用H PLC 法测定了不同采收期杭白菊中木犀草素及其苷的含量,以考察它们在采摘期内的含量变化,实验结果发现在杭白菊中木犀草素含量大大低于木犀草素-7-O-B -D-葡萄糖苷,且木犀草素含量在采摘期中无显著变化,但其糖苷的含量在采摘初期变化不明显,在采摘后期呈下降趋势。 1.2 三萜及甾醇类化合物胡立宏等[7]从杭白菊中分离得到5个甾醇类化合物,分别为棕榈酸16B ,22A -二羟基假蒲公英甾醇酯,棕榈酸16B ,28-二羟基羽扇醇酯,棕榈酸16B -羟基假蒲公英甾醇酯、假蒲公英甾醇,蒲公英甾醇。M otohiko U k i y a 等[16]学者从菊花中分得一系列三萜二醇、三萜三醇及它们酯类化合物,其中从菊花提取物正已烷部位分离得到32个3-O-脂肪酸酯三萜 类化合物,包括棕榈酸酯、肉豆蔻酸酯、月桂酸酯和硬脂酸酯;从非皂苷的脂溶性部位得到24个三萜烯二醇和三醇,包括乌苏烷型、羽扇豆烷型、齐墩果烷型、蒲公英烷型等。 1.3 挥发油刘伟等[17] 对不同产地四种菊花:即亳菊、怀菊、滁菊和杭菊中挥发油进行了含量测定,发现滁菊中含量最高;同时采用气质联用技术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初步研究,鉴定出二十余种萜类成分。黄保民等[18]应用气质联用技术对怀菊花及大怀菊的挥发油化学成分组成和性质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菊花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单萜、倍半萜类及其含氧衍生物;此外从怀菊花挥发油中鉴定了40个化合物,从大怀菊中鉴定了27个化合物。最近,鲍忠定等[19]也采用气质联用技术,对杭菊中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出50个化合物,并确定了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其实验值为今后进一步开发杭白菊挥发油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1.4 其它类成分除上述成分外,从菊花中还分得正戊基甲糖苷、咖啡酸丁酯和乙酯、氯原酸,4-O-咖啡酰基奎宁酸,3,4-O-二 咖啡酰奎宁酸,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8] ,N-isobuty -l 6-(2-thieny l )-2E,4E -hexadienam ide [20] ,N-isobuty-l 2E ,4E,10E ,12 E -tetradecatetraen -8-ynam ide ,N-i sobu t y -l 2/E ,4E ,12Z-te tradec -atr i en -8,10-d i ynam ide ,N-i sobuty-l 2E ,4E ,12E -tetradecatrien -8, 10d i ynam i de [21] 。2 药理作用 2.1 心血管方面药理作用菊花的酚性部位可以增加豚鼠离体心脏冠脉流量,提高小鼠对减压缺氧的耐受能力,并对家兔的心、肝、肾功能无明显毒性作用。菊花的总提取物对离体心脏、心肌细胞均显示具有正性肌力作用,杭白菊具有抗乌头碱诱发的大鼠心律失常,以及氯仿诱发的小鼠心律失常作用[22]。 2.2 抗病毒作用国外研究学者发现[23],菊花对单纯疱疹病毒(H S V-1),脊髓灰质炎病毒和麻疹病毒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 # 1941#LISH IZ H EN M EDIC I NE AND M ATERI A M ED I CA RESEARCH 2006VOL .17NO .10时珍国医国药2006年第17卷第10期

桐乡杭白菊产业报告

桐乡杭白菊产业报告 杭白菊系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著名的“浙八味”之一,自古以来就作为治病保健的良药,历代名医、药典和现代医学都有极高评价。菊花具有清心解渴、润喉生津、消暑除烦、散风清热、平肝明目、减肥轻身等功能,长久泡饮能增强体质,延年益寿。 除了药用功能外,近年来大力开发了杭白菊饮用功能。通过品种提纯复壮、推广无公害及绿色食品生产技术、采用微波或蒸汽杀青气流干燥加工新工艺,提高了杭白菊品质,饮用菊泡饮味微甜甘醇,香味浓,“色、香、味、形”齐全。由于杭白菊的独特功效和口味,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列中高档饮品,有着重要的经济价值和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杭白菊是桐乡市传统特色优势农产品,迄今已有约370年栽培历史,形成了与本地气候、土壤等自然环境相适应的栽培技术和栽培品种。1999年我市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杭白菊之乡”,2002年被农业部、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认定为“全国园艺产品出口示范区”,同年又通过国家质检总局“原产地域保护品种”和“证明商标”认定,并通过了杭白菊国家强制性生产技术标准。 桐乡杭白菊香浓而幽雅,味甘而醇郁,它既是一种清凉解渴的好饮料,又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杭白菊对抗心血管病研究有多重作用。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桐乡籍博士沈汉明的《菊花茶具有抗癌功能》的研究报告,引起了世界的轰动。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组确定,被用作中国传统中药的菊花有助于消除癌细胞。杭白菊的深加工是高新技术的生产项目,市场开发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大,市场竞争力强,市场效益好。 目前,桐乡市杭白菊常年种植面积4万余亩,干花总产量5000余吨,占全国白菊花类总面积的60%,杭白菊总产量的90%以上,主要分布在同福、石门、龙翔、凤鸣、梧桐等镇乡(街道)。全市有杭白菊加工企业40多家,其中农业龙头企业5家,产品以饼花为主,近年来通过实施技术创新,改进加工工艺,应用微波、蒸汽杀青气流干燥加工,大大提升了杭白菊产品档次和附加值。2005年,全市种植面积5.1万亩,产量7706吨。2006年面积4.9万亩,产量6860吨,平均亩产值达5200元。

菊花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菊花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摘要:概述了菊花的主要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菊花为药食同源的常 用中药,其主要成分为黄酮、三萜类等化合物,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在心血管、抗病毒、抗肿瘤方面活性研究报道较多。菊花还可制成各式糕点及粥膳,让你在享受美食的同时,还能保证身体的健康。 关键词:菊花简介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保健功效 正文: 一、菊花的介绍 菊花(学名Dendranfthema morifoliuum 常用chrysanthemum,拉丁文 Flos Chrysanthemi),多年生草本,基部木质,全体被白色绒毛。叶片卵形至皮针形,叶缘有粗大锯齿或羽裂。头状花序直径2.5—20cm;总苞片多层,外层绿色,边缘膜质;缘花舌状,雌性,形色多样;盘花管状,两性,黄色,具托片。廋果无冠毛。经长期人工选择培育的名贵观赏花卉,也称艺菊,品种达三千余种。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在中国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 二、化学成分 菊花因产地和品种不同,其化学成分有一定的差异。目前对药典收载的四种来源的菊花的化学成分研究均有报道。研究发现,菊花的化学成分比较复杂,其中黄酮类化合物、三萜类化合物和挥发油是其主要有效成分(黄酮类化合物从菊花中已分离得到的黄酮类化合物有:香叶木素、芹菜素、木犀草素、槲皮素、香叶木素7 OβD葡萄糖苷、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金合欢素 7 OβD葡萄糖苷、棉花皮素五甲1 醚、5羟基3' ,4' ,6 ,7 四甲氧基黄酮、橙皮素(hesperetin)、刺槐素(acacetin)、橙皮苷、刺槐苷、金合欢素7OβD半乳糖苷、芹菜素7OβD半乳糖苷、4' 甲氧基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baicalin、金合欢素7OβD葡萄糖、diosmetin7OβD葡萄糖等)。经过各种法测定,不同采收期对菊花中木犀草素及其苷的含量,以考察它们在采摘期内的含量变化,表明木犀草素含量在采摘期中无显著变化,但其糖苷的含量在采摘初期变化不明显,在采摘后期呈下降趋势。 对不同产地四种菊花:即亳菊、怀菊、滁菊和杭菊中挥发油进行了含量测定,发现滁菊中含量最高;同时采用气质联用技术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初步研究,鉴定出二十余种萜类成分。应用气质联用技术对怀菊花及大怀菊的挥发油化学成分组成和性质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菊花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单萜、倍半萜类及其含氧衍生物;此外从怀菊花挥发油中鉴定了 40 个化合物,从大怀菊中鉴定了27 个化合物。采用气质联用技术,对杭菊中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出 50 个化合物,并确定了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其实验值为今后进一步开发杭白菊挥发油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药理作用

各种菊花茶的功效与作用介绍

各种菊花茶的功效与作用介绍 *导读:茶道养生频道为您介绍各种菊花茶的功效与作用介绍,更多有关各种菊花茶的功效与作用介绍方面的内容请继续关注或者站内搜索。…… * *滁菊 何为滁菊?“白菊”、“甘菊”也其花瓣非常的结实密集,花心则呈现金黄色,优质的滁菊花瓣白的如同美玉一般,其对热伤风的疗效非常的好,出现嗓子干哑冒火,头晕脑胀的症状时,千万别忘记它。 *明目贡菊 贡菊以黄山所产的为上品,花骨朵呈雪白,蒂呈绿色,而其最显著的鉴别方式莫过于冲泡之后的茶汤呈现淡淡的绿色,其功效通肝脏,从而达到明目的特效,通常我们只说菊花茶功效明目,其实这里的菊花更多的是指贡菊的功效,如果用贡菊再加上一些枸杞子来泡茶,那么对于长期使用电脑的朋友而言是非常有益的。 *杭白黄菊 杭州菊花在江浙沪一代名气较大,分为白色的杭白菊以及黄色的杭黄菊与贡菊相比,杭菊的深色花心更明显,泡开后花瓣容易脱落。白菊花味甘,清热力稍弱,长于平肝明目;黄菊花味苦,清热力较强,疏散风热咽喉肿痛时,喝点杭菊最好。

*野菊花 很多人说野菊花是菊花中的至佳之品,其实这话有些片面了,菊花并非野的最好,比起降火的滁菊,明目利肝的贡菊,防止咽喉肿痛的杭菊,野菊花的功效与作用其实更多的体现在了消炎这个特性上,其清热消肿的功效非常不错,对牙齿肿痛,口臭等都有效,单正因其苦寒之气较重,故而如果没有特殊的需要,则尽量少喝,否则容易损伤脾胃,甚至导致拉稀。挑选野菊花不必在意花朵的大小,毕竟野菊花的花朵原本就十分小且黄。野菊花对于防治流脑、流感、肝炎、痢疾、痈疖疔肿、毒蛇咬伤皆有良效。至于菊花酒,一般只使用白菊,不使用野菊花 *亳菊 毫菊主要产于安徽亳县,形状呈现呈倒圆锥形或圆筒形有时稍压扁呈扇状,豪菊多为药用,在夏天不妨讲毫菊与燕麦,小米等杂粮混合起来煮粥,预防中暑的效果十分不错。 *怀菊 怀菊产于河南以北,功效与滁菊相似,也可平肝降火,我们就不多做介绍了,但是目前已经发现了饮用怀菊出现过敏症状的朋友,所以建议想要饮用怀菊的朋友不妨改用滁菊,防范于未然*新疆雪菊 雪菊、昆仑雪菊、昆仑血菊、高寒雪菊都是它的名字,相比很多朋友都听说过了,我搜了一些资料,介绍说“昆仑雪菊含有对人体有益的18种氨基酸及15种微量元素,对高血压、高血脂、

杭白菊加工工艺流程

杭白菊的采收 杭白菊的采收时间:一般于霜降至立冬采收,即10月下旬~11月下旬采收。 杭白菊的采收标准:以花瓣舒展平直、管状花即花心散开70%(若待花朵全部开放后采收,加工后质量较差),花色莹润洁白时采收;采收杭白菊时要选晴天露水干后进行,否则容易腐烂、变质、色逊、质差。 杭白菊的采收次数:杭白菊一般分三次采收,即分头批花、二批花、三批花。 杭白菊的采收分级:采收时边采边分级,将好花、次花分开放置,分别加工后按花形的完整性、箱打花的多少等分为特级、一级、二级。各等级的杭白菊特性详见礼氏物语有关【杭白菊等级划分】文章介绍。 杭白菊的采收工具:采收时使用的竹编、筐篓等用具保持清洁,采收后及时将鲜花运抵清洁卫生的干制加工场所,进行摊开阴干水分,防止鲜花变质和污染有害、有毒物质。 杭白菊加工方法 杭菊花加工采用烧柴的小灶蒸花的办法。铁锅外缘直径50多厘米,把菊花铺放在蒸花盘内(蒸花盘用竹篾编成,周边斜上,添约5厘米,上缘直径约37至39厘米),厚约3 厘米,过厚不易蒸好。锅水烧开后,放入2至3只蒸花盘,上盖木锅盖。蒸花火力要猛而均匀,每蒸一次加一次热水。锅水不宜过多,以免水沸到蒸花盘,影响菊花质量。蒸的时间约4至4.5分钟,过生过熟过头成“湿腐状”,不易晒干;蒸的时间过短,则出现生花,刚出笼时花瓣不贴伏,颜色灰白,经风一吹则成红褐色。过久花熟都影响质量。蒸好的菊花放在竹帘上晒,菊花未干不要翻动,晚上收进室内不能压,晒3天后翻身一次,约晒6-7天后,收起贮藏数天以后再晒1-2天,花心完全变硬即可贮藏。 根据礼氏物语对杭白菊加工主产地的调查了解,目前杭白菊的加工方法主要分为传统干制、机械干制两种。而今,现行的杭白菊深加工高端企业如同新食品、桐乡新和保健品有限公司等均采用微波杀青的机械干制方法,此种方法能较高的保留杭白菊的价值。然而传统干制作为杭白菊加工的历史演进也有其历史价值,对其进行一番了解也不置可否。 杭白菊加工方法之传统干制 杭白菊的传统干制加工方法主要分为三个步骤:上埭、蒸制、曝晒。根据杭白菊的标准制作规范,礼氏物语对每一个步骤进行详细说明介绍: 第一步:上埭;将鲜花均匀放入蒸埭(一种圆形竹制品,直径35cm左右,高7cm)内,每埭放置鲜花厚4cm左右,重约350g。 第二步:蒸制;采用灶锅蒸制,通常直径为78cm,锅内盛入居民饮用水(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约3kg,水深为锅高的1/3,每次蒸三埭,将蒸埭凌空搁于锅中,盖上锅盖,均

桐乡市杭白菊标准化栽培管理技术

桐乡市杭白菊标准化栽培管理技术 杭白菊是桐乡传统特色农产品,己有370余年栽培历史,因其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杭白菊的种植业一直经久不衰,是我国中药材中重要品种之一,是著名的“浙八味”之一。目前全市杭白菊的种植面积达4.5万亩左右,年产5000余吨,占全国白菊花类总面积的60%,杭白菊总产量的90%以上。桐乡杭白菊除了药用功能外,还以其色、香、味、形“四绝"成为饮用菊之佳品,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是著名的药饮兼用品种。多年来一直畅销港澳台以及东南亚国家,是我市传统的出口名特产品,近几年正向欧美和日本市场拓展。1999年桐乡市被国家命名为杭白菊之乡,2002年,桐乡杭白菊获得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并通过杭白菊强制性国家生产标准。杭白菊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使杭白菊在原产地域的生产、加工及贸易更加规范,为杭白菊的质量提高,规范了市场秩序,为进一步开拓欧美市场奠定了基础,近年来,分别建立无公害杭白菊基地5.229万亩、绿色食品基地1430亩,随着人们保健意识和消费观念增强,其产品逐步向优质、绿色发展,为了进一步提高杭白菊产量、质量,结合国家级杭白菊标准化生产示范项目实施,制定本杭白菊标准化生产栽培管理技术。 一、品种选择 选用、推广生长较好、品味较佳的迟小洋菊、早小洋菊两个品种,压缩大洋菊,淘汰品质较差的异种大白菊,以保持杭白菊地道品质、提高桐乡杭白菊整体质量,作种苗床的田块在上年生长期及花期要进行选种和提纯复壮,清除杂株。 二、培育壮苗 1、苗地选择:选择土壤肥力较好、地势高燥、菊花生长好、病虫害少的田块留种,并做好清除杂草和安全越冬。 2、培育壮苗:苗床开春后施人粪尿200公斤、草木灰100公斤,周边开好排水沟,择期移栽,春天一般生长速度快,植株木质化程度低,不易成活,因此要选择阴雨天后或雨前定植,

杭白菊描述文案

杭白菊(胎菊王) 胎菊又称甘菊,亦名小汤黄、小白菊,古时曾作贡品。它与安徽的滁菊、亳菊,河南的邓菊,都是国内驰名的茶用菊。“杭白贡菊”一向与“龙井名茶”并提,是我国传统的栽培药用植物,是浙江省八大名药材“浙八味”之一,也是菊花茶中最好的一个品种。是四大名菊之一——杭白菊亦名小汤黄、小白菊,为桐乡地区的特产。 【规格】: 【保质期】:个月 【等级】:合格 【原料产地】: 【性味归经】:味辛,甘,苦;性微寒;归肺、肝经 【储存方法】:密封、干燥、低温 【外形】:明黄色花蕾,球状 【汤色】:黄绿明亮 【香味】:清香浓郁,有花蜜清香,经久不散 【口感】:清香宜人,花香四溢 菊中珍品,历代传承 胎菊为每年秋霜之前,摘取绿色食品基地出产的头道杭白菊之初蕾,经微波杀青气流干燥新工艺精制而成,其数量稀少,为白菊之珍品。杭白菊者,冬苗、春叶、夏蕊、秋花,被受日月之精华,四时之灵气。常饮菊花茶,能散风清热,平肝明目,解毒消炎,耐老延年。营养丰富,饮用佳品 杭白菊为菊科植物菊,花中含挥发油0.13%、菊甙、腺嘌呤、胆碱、水苏碱及微量维生素A样物质、维生素B、氨基酸及刺槐树等。 药学经典,温和养生 《神农本草经》记载:白菊花“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皮肤死肌,恶风湿痹,久服利气,轻身耐劳延年.” 《本草纲目》中也记载菊花“性甘,味寒,具有散风热,平肝明目之功效,菊能利五脉,调

四肢,治头风热补”. 《补农书》载:“甘菊性甘温,久服最有益。” 元代《本草衍义补遗》说:“菊花能补阴”。 现代药理分析表明,菊花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是维护眼睛健康的重要物质. 独特功效,老少皆宜 1、春暖去湿、夏暑解渴、秋日解燥、冬日清火; 2、养肝明目、润喉生津、清心补肾、健脾和胃、有解热作用; 3、养颜美容、调整血脂、补血提神,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扩张冠状动脉作用; 4、有抑菌作用,增强抵抗力; 5、明目清火防辐射、缓解视力疲劳,可多次冲泡——特别有利於常用电脑的人; 6、增强生命活力、延缓衰老,使老年人延年益寿等功效。 养生保健,清火明目 一、败火、驱风 1.杭白菊是清凉消火的佳品,口味甘甜、清香,其作用平缓。不像黄连等那般苦涩难闻,作用刚烈。很适合那些容易上火的人群。长期饮用对预防因上火引起的皮肤发干、眼睛肿胀、便秘等都会有很好的效果。 2.旅途中多喝菊花茶防上火。旅游时,人处于兴奋状态,肠道蠕动就会受抑,加上秋季干燥,容易造成大便干燥。防便秘,除了像平日一样按时排便,途中要多吃富含纤维的谷类、水果。如果出现轻度便秘,可吃香蕉、蜂蜜,多饮菊花茶。 二、养目 菊花对治疗眼睛疲劳、视物模糊有很好的疗效。如果秋季每天喝3~4杯菊花茶,对恢复视力也有帮助。对于长期用眼的工作者来说,眼睛干涩者,可以用菊花和决明子少许,泡水反复当茶饮用,有明目、缓解视疲劳、治疗眼睛干涩等作用。 三、降压 菊花能使冠脉流量增加,改善心肌缺血状态。对降低血压、血清胆固醇过高有明显疗效。临床用于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脑动脉硬化症,取得较好的疗效。 四、润喉、防治咽喉肿痛 菊花,金银花,茉莉花均少许,泡水作茶饮,可清热解毒,适用于防治风热感冒、咽喉肿痛、痈疮等,常服更可降火,有宁神静思的效用。咽喉疼痛者,可加两枚胖大海,若干枸杞子;有明显的外感症状者可以加点薄荷,效果不错

菊花的研究进展综述

菊花的研究进展综述 08中药1班顾星星041208121 【摘要】菊花在我国种植广泛,使用历史悠久,是药食兼优的代表性植物,为药食同源的常用中药,能疏风清热、平肝明目。其主要成分为挥发油、黄酮类及氨基酸、微量元素等。根据其产地、生长环境及加工方法不同,又分为杭菊、亳菊、祁菊、滁菊、怀菊、济菊、黄菊八大主流商品。本文就菊花的鉴定、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在近年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综述。【关键词】菊花;产地;鉴定;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药效。 菊花是菊科植物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的干燥头状花序,是我国常用中药,具有疏风、清热、明目、解毒之功效。主要治疗头痛、眩晕、目赤、心胸烦热、疔疮、肿毒等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菊花具有治疗冠心病、降低血压、预防高血脂、抗菌、抗病毒、抗炎、抗衰老等多种药理活性。有研究表明,菊花中的挥发油及黄酮类化合物为主要活性成分[1]。目前我国药用菊花在市场上有八大主流商品来源,分别为杭菊、亳菊、贡菊、滁菊、祁菊、怀菊、济菊、黄菊,而《中国药典》Ⅰ部(2000年版)根据菊花产地和加工方法的不同,收载了亳菊、滁菊、贡菊和杭菊四个品种。菊花为药食同源植物,国内外对其分类、鉴定、化学、临床、药理等方面均有报道,现仅就国内外对菊花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作一概述。 化学成分: 1 、挥发油:化学成分包括脂肪族、单萜、倍半萜及含氧衍生物。单萜、倍半萜的含氧衍生物多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和香气,是医药、化妆品和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采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菊花的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初步研究,鉴定出二十余种萜烯类化学成分:α-侧柏烯、β-菲兰烯、χ-菲兰、γ-松油烯、1,8-桉叶素、叔丁基苯、χ-萜品烯、蒲勒烯、优葛缕酮、樟脑、龙脑、异龙脑、醋酸冰片酯、芳樟醇、β-石竹烯、β-榄香烯、假紫罗酮、γ-松油醇、Dihgdr khusilol等;并指出因产地及加工炮制方法的不同,挥发油的成分不同,导致其药效不同。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研究怀菊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鉴定了45个化合物,主要成分是β-菲兰烯、对聚伞花烯、菊烯酮、1,8-桉油精、冰片及桧烯等。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对香菊挥发油成分进行了质谱分析,测定了香菊挥发油含a -蒎烯(16.6%)、樟烯(12.47%)、异缬草酸丁酯(6.8%)、冰片(4.42%)、γ-桉醇(7.25%)、松油醇(4.12%)等为主的43个成分。其中异领缬草酸丁酯、苦橙油醇、γ-桉醇在常用药用菊花或野菊花中很少发现,这三个挥发油成分占挥发油总重的15.88%,能代表香菊的独特香气。 2、黄酮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分布于植物界,而且生物活性多种多样,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重视,菊花中含有的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包括黄酮及其苷、黄酮醇及其苷,是菊花药用的重要活性部位。菊花中含有的黄酮类化合物有:芹菜素(apigenin)、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apigenin-7-O-β-D-glucoside)、芹菜素-7-O-鼠李糖苷(apigenin-7-O-rhamnoside)[2]、芹菜素-7-O-吡喃半乳糖(apigenin-7-O-galactopyranoside)、金合欢素(acacetin)[3]、金合欢素-7-O-β-D-葡萄糖苷(acacetin-7-O-β-D-glucoside)、金合欢素-7-O-吡喃半乳糖(acacetin-7-O-galactopyranoside)、刺槐苷(acaciin)、金合欢素-7-O-(6″-O-乙酰)-β-D-葡萄糖苷(acacetin-7-O-(6"-O-acetyl)-β-D-glucopyranoside)、香叶木素(chrysoeriol) [3]、香叶木素-7-O-β-D-葡萄糖苷(chrysoeriol-7-O-β-D-glucoside)、木樨草素(luteolin )、木樨草素-7-O-葡萄糖苷(luteolin-7-O-glucoside)、槲皮素(quercetin)、槲皮素-3-O-半乳糖苷(quercetin-3-O-galactoside)、槲皮苷(quercitrin)、5-羟基-3',4',6,7-四甲氧基黄酮(5-hydroxy-3',4',6,7-tetramethoxy flavone)、山萘酚(kaempferol)。 3 、其他化合物:除上述化合物外,菊花中还含有甾体化合物[4]、糖类、氨基酸[5]、无

菊花的功效与作用

菊花为菊科植物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Ramat.)的干燥头状花序,在中医临床上为常用中草药,我国已有300多年的栽培史。药材按产地和加工方法不同,分为杭菊、毫菊、贡菊、滁菊、祁菊、怀菊、济菊、黄菊八大主流品种,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之功效,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本草备要》记载:“菊花味兼甘苦,性察平和,备受四气,饱经霜露,得金水之精,益肺肾二脏”;《本草纲目拾遗》记载:“治诸风头眩,明目祛风,搜肝气,益血润容”。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菊花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舒血管、降血脂、抗肿瘤、驱铅等多种药理作用。菊花茶能有效减轻电脑辐射对人体的伤害,特别是对眼睛的伤害,放入适量枸杞子、桑叶等混合泡饮,就是中医经典祛肝火明目的组方茶-菊杞茶,清爽润口。 据古籍记载,味甘苦,性微寒;有散风清热的功效、清肝明目和解毒消炎等作用.菊花茶是指我国十大名花之一菊花,全国各地几乎随处可见。菊花的品种多姿。有时也在白菊花中加些茶叶,起到调味的作用。产地湖北大别山麻城福田河的福白菊,浙江桐乡的杭白菊和黄山脚下的黄山贡菊(徽州贡菊)比较有名。产于安徽亳州的亳菊、滁州的滁菊、四川中江的川菊、浙江德清的德菊、河南焦作、济源的怀菊花(四大怀药之一)都有很高的药效。特别是黄山贡菊,它生长在高山云雾之中,采黄山之灵气,汲皖南山水之精华,它的无污染性对现代人来说,菊花茶具有更高的饮用价值。干、火旺、目涩,或由风、寒、湿引起的肢体疼痛、麻木的疾病菊花茶均有一定的疗效。主治感冒风热,头痛病等。菊花茶除此功效与作用外,对眩晕、头痛、耳鸣也具有防治作用。 《本草纲目》中对的功效与作用也有详细的记载:菊花茶具有性甘、微寒,具有散风热、平肝明目之功效。《神农本草经》认为,白菊花茶能“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皮肤死肌、恶风湿痹,久服利气,轻身耐劳延年。” 《本草纲目》:菊花,昔人谓其能除风热,益肝补阴,盖不知其尤多能益金、水二脏也,补水所以制水,益金所以平木,木平则风息,火降则热除,用治诸风头目,其旨深邃。 《神农本草经》:主诸风头眩、肿瘤、目欲脱、皮肤死肌、恶风湿痹,久服利气,轻身耐劳延年。 现代医学也研究证实,菊花的功效与作用:具有降血压、消除癌细胞、扩张冠状动脉和抑菌,长期饮用能增加人体钙质、调节心肌功能、降低胆固醇,适合中老年人和预防流行性结膜炎时饮用。对肝火旺、用眼过度导致的双眼干涩也有较好的疗效。同时,菊花茶香气浓郁,提神醒脑,也具有一定的松弛神经、舒缓头痛的功效。菊花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流量,降低血压,对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血清胆固醇过高症都有很好的疗效。 不同菊花的功效

种杭白菊一亩投资多少钱

杭白菊,花瓣洁白如玉,花蕊黄如纯金。由多年生草本植物的鲜白菊蒸煮晾干而成,经沸水冲泡后,水呈浅绿色,清香四溢。它在深秋时开花,人们采菊制药,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延年益寿的功效。下面就让伍明镇艺雅堂种植为您简单介绍一下,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种杭白菊投资具体事项、价格详情,您可以面议或者电话咨询艺雅堂。 杭白菊种植: 一、品种选择 选用、推广生长较好、品味较佳的迟小洋菊、早小洋菊两个品种,压缩大洋菊,淘汰品质较差的异种大白菊,以保持杭白菊地道品质、提高杭白菊整体质量,作种苗床的田块在上年生长期及花期要进行选种和提纯复壮,清除杂株。 二、培育壮苗

1、苗地选择:选择土壤肥力较好、地势高燥、菊花生长好、病虫害少的田块留种,并做好清除杂草和安全越冬。 2、培育壮苗:苗床开春后施人粪尿200公斤、草木灰100公斤,周边开好排水沟,择期移栽,春天一般生长速度快,植株木质化程度低,不易成活,因此要选择阴雨天后或雨前定植,以提高成活率。 3、壮苗选择:移栽时选择生长良好、无病虫害、单株高12~25厘米、茎粗壮、根系发达的菊苗。 阜阳市颍泉区伍明镇艺雅堂种植专业合作社位于安徽省阜阳市伍明镇,是一家专业优良菊花种苗繁育、研究选育新品种茶菊基地。我司通过不断的开发、选育、试种、推广新品种,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合作社自有530亩基地,种植兰香菊10亩、乒乓菊10亩、香菊30亩、婺源皇菊50亩、金丝皇菊100亩、杭白菊300亩(桐乡小洋菊)、大棚育苗20亩。年产各类茶菊干花125吨。 艺雅堂开通金丝皇菊种植培训班微信群,给种植户免费提供种

植,病害,虫害,采花标准,烘干参数,销售渠道。艺雅堂于2018年指导贵州金煌农业公司、贵州铜仁玉龙家庭农产、四川巴中秦巴农业公司、湖北恩施回龙堂合作社、湖北五峰张勇家庭农场、湖北襄阳王勇合作社等12家企业和个人。艺雅堂携手广大菊农共同走向致富路,为国家扶贫贡献自己一份了力量!

菊花的性状特点

菊花的性状特点 【中药名】菊花juhua 【别名】甘菊、家菊、白菊花、毫菊、滁菊、贡菊、杭菊。 【英文名】Chrysanthemi Flos。 【来源】菊科植物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的头状花序。药材按产地和加工方法不同,分为“毫菊”、“滁菊”、“贡菊”、“杭菊”。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60~150厘米。茎直立,多分枝,具细毛或茸毛。叶互生,卵形至披针形,长约5厘米,宽3~4厘米,略作羽状分裂,边缘有粗锯齿,下面具白色茸毛;有叶柄。头状花序单生于枝端或叶腋,直径2.5~5厘米;总苞半球形,总苞片3~4层,外层总苞片绿色,线形,有白色茸毛,边缘膜质;舌状花白色、黄色、淡红色或微带紫色,雌性;筒状花黄色,两性。瘦果不发育。花期9~11月。 【产地分布】我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

【采收加工】9~11月花盛开时分批采收,阴干或焙干,或熏、蒸后晒干。 【药材性状】毫菊:倒圆锥形或圆筒形,有时稍压扁呈扇形,直径1.5~3厘米,离散。总苞片3~4层,卵形或椭圆形,草质,黄绿色或褐绿色,外面被柔毛,边缘膜质。花托半球形,无托片或托毛。舌状花数层,雌性,位于外围,类白色,劲直,上举,纵向折缩,散生金黄色腺点;管状花多数,两性,位于中央,舌状花所隐藏,黄色,顶端5齿裂。瘦果不发育,无冠毛。体轻,质柔润,为干时松脆;气清香,味甘、微苦。滁菊:不规则球形或扁球形,直径1.5~2. 5厘米。舌状花类白色,不规则扭曲,内卷,边缘皱缩,有时可见淡褐色腺点;管状花大多隐藏在中心,不易察见。贡菊:扁球形或不规则球形,直径1.5~2. 5厘米。舌状花白色或类白色,斜升,上部反折,边缘稍内卷而皱缩,通常无腺点;管状花少,易察见。杭菊:碟形或扁球形,直径2.5~4厘米,常数个相连成片。舌状花类白色或黄色,平展或微折叠,彼此粘连,通常无腺点;管状花多数,易察见。 【性味归经】性微寒,味甘、苦。归肺经、肝经。 【功效与作用】散风清热、平肝明目。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凉解表药。 【临床应用】用量5~9克,水煎或沸水泡服。用治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 【药理研究】具有抗菌、扩张冠脉、增加冠脉流量、提高心肌耗氧量等作用。 【化学成分】含腺嘌呤、胆碱、水苏碱、密蒙花苷、樟脑、龙脑、木犀草素、木犀草素-7-0-鼠李葡萄糖苷、石竹烯氧化物等成分。 【使用禁忌】气虚胃寒,食少泄泻之病,宜少用之。凡阳虚或头痛而恶寒者均忌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