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血

合集下载

静脉输血操作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有哪些

静脉输血操作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有哪些

静脉输血操作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有哪些静脉输血操作是临床治疗中常见的一种治疗方式,通过将血液通过静脉输入到人体,以达到急救或治疗的目的。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静脉输血操作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

本文将针对静脉输血操作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进行详细阐述。

一、静脉输血操作存在的问题1. 操作不规范:部分医护人员在进行静脉输血操作时,未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如未进行彻底的皮肤消毒、未正确连接输血器等,容易导致感染和输血反应的发生。

2. 输血前未进行充分评估:在进行静脉输血操作前,部分医护人员未对患者的病情、治疗情况及既往输血史进行充分评估,导致输血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

3. 输血用具选择不当:部分医护人员在选择输血用具时,未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输血器、头皮针等,容易导致输血过程中出现输液不畅、静脉炎等并发症。

4. 输血过程中未进行密切观察:在输血过程中,部分医护人员未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穿刺部位情况进行密切观察,未能及时发现输血反应和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

5. 输血后处理不当:输血结束后,部分医护人员未对穿刺部位进行正确处理,如未及时拔针、未进行局部按压等,容易导致出血、感染等并发症。

二、整改措施1. 加强培训,提高医护人员操作技能:医院应定期组织静脉输血操作培训,确保医护人员熟练掌握操作规程,提高操作技能。

2.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医护人员在进行静脉输血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确保输血过程中的安全。

3. 充分评估患者情况:在进行静脉输血操作前,医护人员应对患者的病情、治疗情况及既往输血史进行充分评估,确保输血的安全性。

4. 合理选择输血用具: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输血器、头皮针等,以降低输血过程中的并发症风险。

5. 密切观察输血过程:在输血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穿刺部位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及时发现输血反应和并发症,并采取相应措施。

6. 正确处理输血后穿刺部位:输血结束后,医护人员应对穿刺部位进行正确处理,如及时拔针、进行局部按压等,以降低并发症风险。

静脉输血

静脉输血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授课内容:第十三章静脉输液与输血第一节静脉输液定义:静脉输液(intravenous infusion)是将大量无菌溶液或药物直接输入静脉治疗方法。

一、临床补液原则1、先胶后晶、先盐后糖2、先快后慢3、宁酸勿碱、宁少勿多4、补钾四不宜输液后,尿量增加到40ml/h时,需要适当补钾。

补钾时注意不宜过浓(浓度不超过%),不宜过快(不超过20mmol/h),不宜过多(成人每日不超过5g,小儿体重),不宜过早(见尿后补钾)。

输液过程中严格掌握输液速度,随时观察患者反应,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

二、周围静脉输液法周围浅静脉分布于皮下的肢体末端静脉,表浅、安全①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紧急输液时、采集血标本、静脉注射、PICC)②手背静脉网(首选)③大隐静脉、小隐静脉、足背静脉网(小儿),由于下肢活动受限,且危险性高,较少选用三、颈外静脉穿刺置管输液法中心静脉穿刺技术要求较高,一般由麻醉师或有经验的医生、护士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完成。

颈外静脉属于颈部最大的浅静脉,在下颌角下方垂直下降,越过胸锁乳突肌后缘,于锁骨上方穿过深筋膜,最后汇入锁骨下静脉。

特点是行径表浅、位置固定,易于穿刺,但不可多次穿刺。

临床上常用医用人体硅胶管插入静脉内。

该管的特点:质软、光滑、无毒、不易老化、对组织刺激性小、有短期的抗凝作用,能在静脉内停留较长时间【适应症】①需要长期输液,而周围静脉不易穿刺者。

②为周围循环衰竭的危重病人测量中心静脉压。

③长期静脉内滴注高浓度的、有刺激性药物或行静脉高价营养输液。

【穿刺部位】在近锁骨中点上缘与下颌角联线的上1/3处,颈外静脉外侧缘【用物准备】【操作步骤】【注意事项】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和查对制度,预防感染和差错事故发生。

2、仔细选择穿刺点,穿刺点位置不可过高或过低。

3、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

4、防止硅胶管内发生凝血。

5、穿刺点上的敷料每日更换,潮湿后立即更换,并按正确方法进行消毒。

(基础护理学)第十三章静脉输液与输血

(基础护理学)第十三章静脉输液与输血
3)对症处理:呼吸困难——氧气吸入;喉头水肿——气管插管或切开术;过敏性休克——抗休克治疗
4)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5ml~1ml,或给予抗过敏药物治疗。
5)保留余血及输血器等。
3.溶血反应:最严重的输血反应
【临床表现&发生机制】一般输血10~15ml后即可产生症状。
1)开始阶段:由于病人血浆中的凝集素和所输血中红细胞的凝集原发生凝集反应,导致红细胞凝集成团,阻塞部分小血管,从而造成组织缺血缺氧;病人表现为头胀痛、四肢麻木、胸闷、腰背部剧烈疼痛等。
(3)自体输血:不需作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
1)术中失血回输:将腹腔内的血液经收集、抗凝、过滤、洗涤后,经静脉回输给病人。
2)术前预存自体血:术前2~3周内,定期反复采集血液保存,待手术需要时再回输。
2.成分血
(1)红细胞1)浓缩红细胞2)洗涤红细胞3)红细胞悬液
(2)白细胞浓缩悬液:保存于4℃环境,48小时内有效。
3)中药治疗,如意金黄散局部外敷,具有清热、止痛、消肿的作用。
4)超短波理疗。
5)合并感染,抗生素治疗。
4.空气栓塞
【临床表现】胸闷异常不适或胸骨后疼痛,呼吸困难和严重发绀,濒死感觉。伴濒死感,心前区听诊可闻及响亮的、持续的“水泡声”,心电图可表现为心肌缺血和急性肺心病的改变。
【原因】与大量空气经静脉输液管进入血循环有关。
3.输入药物,控制感染、治疗疾病。
4.补充血容量,维持血压及改善微循环血量。
5.输入脱水剂,以消除脑水肿、组织水肿。
一、常用溶液和作用
1.晶体溶液
(1)葡萄糖溶液:补充热量和水分。如5%葡萄糖,10%葡萄糖。
(2)等渗电解质溶液:补充水和电解质。如0.9%氯化钠溶液,复方氯化钠溶液。

《静脉输血的护理》课件

《静脉输血的护理》课件

护理注意事项
1 定期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输血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如发热、过敏反应等。
2 输血速度
控制输血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导致患者不良反应。
3 入户水分
确保患者在输血过程中补充足够的水分,维持良好的水电解质平衡。
常见的静脉输血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过敏反应
终止输血,给予抗过敏药物,观察患者情况。
输血性肺损伤
《静脉输血的护理》PPT 课件
静脉输血是一项常见的医疗过程,本课件旨在介绍静脉输血的定义、步骤、 护理注意事项,以及常见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静脉输血的定义与目的
静脉输血是一种将血液输送到患者体内的过程,旨在补充患者体内缺乏的血 液成分,提高患者的血液状态,恢复机体功能。
输血前的准备工作
患者评估
评估患者的输血适应症、禁忌症,检查患者的血型与血液检查结果。
立即终止输血,辅助呼吸,及时转移患者至重症监护室。
输血反应
根据患者症状,给予相应处理,如退掉输血、补液等。
静脉输血后的观察与护理
1 观察病情
2 观察输血效果
3 护理安全
密切观察患者输血后的 病情变化,包括血压、 心率、呼吸等生理指标。
观察患者输血后的临床 反应,如贫血、出血等 情况是否有所改善。
保持输血器具的清洁与 无菌,定期更换输血管 路,预防液标本,进行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
签署知情同意书
告知患者或家属输血的相关风险与注意事项,并征得其同意。
静脉输血的步骤
1
核对血液
核对血袋标签与病人身份,以确保输血血液的准确性。
2
准备输血工具
准备针头、输液器、输液管、皮肤消毒液等输血工具。
3
建立静脉通路

静脉输血ppt课件

静脉输血ppt课件
敏等。
常见并发症
发热反应
输血后,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发 热反应,主要由免疫反应或细
菌污染引起。
过敏反应
输血后,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过 敏反应,如荨麻疹、呼吸困难 等。
溶血反应
由于输入了与患者血型不匹配 的血液,导致红细胞破裂,引 发溶血反应。
细菌污染
如果血液保存不当或消毒不严 ,可能被细菌污染,导致败血
症等严重后果。
治疗效果评估
1 2
输血后临床症状的改善程度
输血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如乏力、头晕等是否得到 明显改善。
实验室指标的改善
如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等是否得到提高。
3
并发症的发生率
如发热反应、过敏反应、溶血反应等并发症的发 生率是否得到有效控制。
05
静脉输血的研究进展
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
近年来,国外对静脉输血的研究不断深入,从输血技术、血液成分分离到输血不 良反应等方面都有所突破。
严重并发症
空气栓塞
输血过程中,如果空气进入血管,可能导致 空气栓塞,危及生命。
传染病传播
输血有可能传播某些传染病,如肝炎、艾滋 病等。
输血过量
如果输血过多或过快,可能导致心脏负担加 重,甚至引起心力衰竭。
免疫抑制
大量输血可能引起免疫抑制,使患者对感染 的抵抗力下降。
04
静脉输血的临床应用
适应症与禁忌症
输血前准备
将生理盐水加入到血液中 ,轻轻摇匀,确保血液不 凝结。
输血
将血液通过静脉输注到病 人体内,注意观察病人的 反应和生命体征变化。
结束阶段
观察反应
观察病人输血后的反应,如有无 发热、过敏反应等。
记录信息
将输血的信息记录在病历中,包 括输血的种类、量、时间等。

静脉输血的注意事项

静脉输血的注意事项
预防与处理: 预防: ①认真做好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 ②输血前认真查对,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③严格遵守血液保存规则,不可使用变质血液。
护理: ①立即停止输血,给予氧气吸入,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紧急处理; ②将剩余血、患者血标本和尿标本进行检验。 ③双侧腰部封闭,并用热水袋热敷双侧肾区,解除肾小管痉挛,保护肾脏。 ④碱化尿液:静脉注射碳酸氢钠; ⑤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尿量,并做好记录。若发生肾衰竭,行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治疗。 ⑥若出现休克症状,应进行抗休克治疗。 ⑦心理护理:安慰患者,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
预防与处理:
(1)预防: 严格管理血库保养液和输血用具,有效预防致热原,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2)处理: ①反应轻者减慢输血速度,症状可以自行缓解; ②反应重者应立即停止输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给予对症处理(发冷者注意保暖、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并及时通知 医生; ③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解热镇痛药和抗过敏药; ④将输血器、剩余血连同贮血袋一并送检。
PART 4
输血前的准备
输血前的准备
(1)备血: 1.根据医嘱认真核对“输血申请单”,核对患者的手腕带,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病区、住院号 等基本资料,了解患者血型及相关临床化验结 果,配血目的,需要的血液类型。
2.打印规范化试管标签贴试管(EDTA 抗凝管),双人核对确认标签信息无误。
PART 6
发生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
发生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
1 、立即停止输血,保留静脉通道,更换输血器,换输生理盐水,遵医嘱用药。 2 、报告医生及护士长,保留未输完的血袋,以备检查。 3 、病情紧急的患者准备好抢救药品及物品,配合医生进行紧急救治,并给予氧气吸入。 4 、若为一般性的过敏反应,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并做好记录,安慰患者,减轻患者焦虑。 5 、按要求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上报输血科。 6 、怀疑溶血等严重反应时,保留血袋并抽取患者血样一起送输血科。 7 、加强巡视及病情观察,做好抢救记录。

picc静脉输血操作流程

picc静脉输血操作流程

picc静脉输血操作流程
PICC(穿刺置管)是一种通过皮肤直接插入到静脉内的导管,
用于输液、输血、药物给药等治疗目的。

PICC静脉输血是一种常见
的医疗操作,下面将介绍PICC静脉输血的操作流程。

首先,进行术前准备。

医护人员应核对患者的个人信息,确认
患者身份和医嘱内容。

检查PICC导管是否通畅,准备所需的输血器材和药物。

接着,进行手部消毒。

医护人员应先洗手,然后戴上手套,用
含氯己定的皮肤消毒剂对患者手臂进行消毒,确保操作区域无菌。

然后,准备输血器材。

将输血袋挂在输液架上,连接输血管和
输血针,调整输血速度和压力,准备好输血所需的药物和辅助器材。

接下来,进行PICC导管连接。

将输血管插入PICC导管的连接口,确保连接牢固,避免漏血或感染。

然后,进行输血操作。

打开输血器材的夹子,开始输血,注意
观察患者的反应和输血速度,及时调整输血速度和压力,确保输血
顺利进行。

最后,进行术后处理。

输血结束后,关闭输血器材的夹子,拔
出输血管,用无菌纱布和胶布包扎伤口,观察患者的反应和输血效
果,记录输血的相关信息。

总的来说,PICC静脉输血操作流程包括术前准备、手部消毒、准备输血器材、PICC导管连接、输血操作和术后处理等步骤。

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输血的安全和有效性。

同时,患者也应配合医护人员的操作,保持配合和沟通,以确保治疗效果。

静脉输血及发生输血反应时应急预案

静脉输血及发生输血反应时应急预案

加强患者观察与沟通
密切观察患者输血过程中的反应
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 相应措施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及时与患者沟通,了解其感受和需 求
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减轻其紧张情 绪
定期培训与演练
定期培训:对医护人员进行输血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应对 能力。 规范操作:严格遵守输血操作规程,确保输血过程规范、安全。
静脉输血及发生输 血反应时应急预案
,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01 添加目录标题 02 静脉输血概述 03 静脉输血操作流程 04 静脉输血注意事项 05 发生输血反应时的应急预案
06 预防输血反应的措施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第一章
静脉输血概述
第二章
定义与目的
静脉输血定义:通过静脉将血液或血液制品输入到患者体内 静脉输血目的:补充血容量、改善循环、纠正贫血、提高血浆蛋白、 增强免疫力等
输血速度控制
输血速度应缓慢, 根据患者情况调 整
避免过快导致循 环负荷过重
医护人员应密切 观察患者反应, 如有异常及时处 理
输血过程中应保 持血液温度适宜, 避免过冷或过热
输血温度保持
输血前检查血制品温度是 否适宜
输血过程中保持血制品温 度恒定
避免在室温下放置过久
输血前可轻轻摇晃血袋以 混匀血液
第五章
输血反应分类及表现
发热反应:发热、寒战、 畏寒等症状
过敏反应:皮肤瘙痒、荨 麻疹、呼吸困难等症状
溶血反应:血红蛋白尿、 酱油色尿等症状
细菌污染反应:寒战、高 热、脉快等症状
循环超负荷:心悸、胸闷、 呼吸困难等症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输血过程中,应加强巡 视,认真听取病人的主诉, 严密观察有无输血不良反应 ,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 理。
6. 输入成分血时须注意,如全 血与成分血同时输注,应首先输 入成分血(尤其是浓缩血小板) ,其次为鲜血,最后为库血,保 证成分血新鲜输入。成分血除红 细胞外须在24小时内输完(从采 血开始计时);一次输入多个献 血者的成分血时,按医嘱给予抗 过敏药物,以防发生过敏反应。
5、新鲜冰冻血浆:适用于轻型血友病、肝脏疾病引 起的凝血功能障碍、口服抗凝剂过量、血栓性血小板 减少性紫癜的血浆置换等。
6、普通冰冻血浆:与新鲜冰冻血浆的区别是,缺少 Ⅴ因子和Ⅷ因子,主要适用于缺少Ⅴ因子和Ⅷ因子意 外的凝血因子的替代治疗。
7、冷沉淀:适用于甲型血友病、血管性血友病、先 天性或获得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及手术后出血、严重 外伤等的治疗。
受血者姓名
血液成份
床号
血量是否相符
住院号
采血日期、失效期
血型
医嘱执行单
交叉配血实验结果血袋编号
第五场景 病区 放置
药物
静脉输血的流程
下面观看一段视频:
(二)输血前 评估
1.患者评估: ⑴询问、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
了解患者有无输血史及不良 反应 。
静脉输当血失是血将>血2(0液%5通0,0过引m静l起)脉机输械入活动 人体的方法, 是障急碍救(和>疾10病00治m疗l)的重 要措施之一,在临需床及上时广补泛血应补用液。
(二)静脉输血目的
1. 补充血容量 2. 增加血红蛋白 3. 补充各种凝血因子 4. 增加白蛋白 5. 补充抗体、补体 6. 促进造血功能 7. 止血作用 、解毒作用 、
输血时(到患者床旁 再次核对)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输血速度 成人40~60滴/分 输血疗效 症状改善 输血反应 采取相应措施 有输血反应 填写输血反应单,与血袋一
起送血库 无输血反应 血袋封闭送血库保存24h
记录输血起止时间血型、量及观察情况等
第六场景 治疗室
血袋处理
★ 置于纸盒内
★ 4℃冰箱中保存24h 无不良反应放入黄色 污物袋中按规定处理
⑵遵医嘱肌注抗过敏药(如: 地塞米松或异丙嗪)
⑶评估患者的血管情况,选择 适宜的输血部位。
输血前 准备
2.物品准备 ⑴一次性输血器、0.9%生理
盐水、 注射盘(治疗车)
⑵血制品、血型牌、血型检 验单、 交叉配血试验结果单。
(三)建立静脉通路—输注生理盐水
正确输血
观察 输血完毕
二次双人核对 输血前(交叉配血单 血袋标签内容)
四、常见输血不良反应的分类及处理
输血不良反应是指在输 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受血 者发生了用原来疾病不能 解释的、新的症状和体征。
分类
1. 发热反应 2. 过敏反应 3. 溶血反应 4. 与大量输血有关的反应 5. 其他反应
发热反应
原因
a、输入致热源所致,如血液、保养液、输血用具 等致热源污染。
补偿作用
(三)静脉输血适应症
1.大出血 失血量超过1000ml,要及时输血。 2.贫血或低蛋白血症 ,成人Hb<6g/dl。 3.严重感染 4.凝血异常
血液的组成
血液的组成
新鲜血 全血 库存血(常用)
自体血
血液制品
成分血
血浆 红细胞 白细胞浓缩悬液 血小板浓缩悬液
其他血液制品
为何要成分输血?
成分血:是将血液成分进行分离提纯,加工成各种高浓 度、高纯度的血液制品,根据病情需要输入相关的成 分,故又称成分输血。
成分输血的临床意义有以下几点:
1、制剂容量小,浓度和纯度高,治疗效果好。 2、使用安全,不良反应少。 3、减少输血传播疾病的发生。 4、便于保存,使用方便。 5、综合利用,节约血液资源。
二、静脉输血流程
(一)血样采集
确认有效医嘱
确认《临床输血申请单》 确认《输血治疗同意书》
两人核对输血申请单、病历
采集血样
责任护士床边核对患者姓名、年龄、 住院号、血型、两项以上信息
解释(目的)
采血:一人一次一管
送血样 与血库人员双方逐项核对(输血申请 单 、血标本试管)
第一场景 查看病历
◆查病人血型(病历中已有血型检验单) ◆查输血治疗同意书 ◆查输血申请单 ◆查采血单
第二场景 床旁
◆核对患者、解释目的 ◆采集静脉血 ,约2ml(血常规管,含抗凝剂)
第三场景 血库
◆递交输血申请单及血样 ◆血库人员交叉配血
第四场景 血库
取血
病房护士与血库人员共同查对
取血
三查:
●血制品的有效期 ●血制品有无凝血块或溶血 ●血袋封闭是否严密有无
破损、输血器其是否完好
取血
十对:
静脉输血
观察图片:
学习目标
1.说出静脉输血的目的. 2.列出血制品的种类. 3.演示静脉输血的流程叙述输血的注意 事项. 4.阐述静脉输血的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 . 3 5.临床输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静脉输血的概念、目的及适应症
成人的血容量占体重的 7%~8%
(一)概一次念失血<10%,无明显损伤
三、输血的注意事项
1. 禁止同时采集两名病人的血标本 ,同时采集两名患者交叉配血的血标 本时,应采集完一名病人的血标本后 再采集另一名病人的。当一名病人需 要同时采集血型和交叉配血时,应分 开采集血标本。
2. 严格执行输血的三查十对制度和 无菌操作规程,输血前2名注册护士认 真核对,查对完后签字,准确无误方 可输血。
3. 如血袋标签模糊不清; 血袋破损漏血;血浆中有 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 颗粒、而颜色呈暗灰色或 乳糜状;血细胞呈暗紫色 ,血液中有明显凝块;血 液保存时间过长,有效期 已过等都不可再使用。
4. 血液制品及输血器内不 可随意加入其他药物,以防 发生凝集或溶解。如输入两 袋以上血液时,两袋血之间 必须输入少量的0.9%NS溶液 。
成分输血的适应症
1、红细胞悬液:适用于临床各科的输血。 2、洗涤红细胞:适用于自身免疫性溶血的贫血
病人。 3、冰冻红细胞:适用于稀有血型患者输血。 4、机采血小板:适用于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血
小板计数减低伴有严重出血者;或血小板计数 不低,功能异常导致严重出血者,如:血小板 无力症,大量输血所致的血小板稀释性减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