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级成考专升本旅游管理专业12月份考试资料旅游地理学复习资料
2019级专升本旅游管理专业专升本复习资料12月份考试资料旅游资源学复习资料

《旅游资源学》复习资料1一、填空1、自然旅游资源具有天然性、季节性与时限性、的特点。
2、旅游资源分类是根据其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或划分出具有一定从属关系的不同等级类别的工作过程。
3、按照旅游资源的增长情况可以将旅游资源分为旅游资源、可再生旅游资源和不可再生旅游资源三类。
4、古代江南三大名楼为、岳阳楼和黄鹤楼。
5、是我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坛庙建筑。
二、选择题1、被称为我国“古桥之王”的是:()A、北京卢沟桥B、河北安济桥C、四川泸定桥D、洛阳桥2、中国道教的主要建筑是:()A、布达拉宫B、龙门石窟C、西安大雁塔D、湖北武当山古建筑3、我国现存最古、最高的木构塔是()A、西安大雁塔B、杭州六和塔C、嵩山嵩岳塔D、山西应县塔4、我国规模最大最有特色的皇家庙坛原为明清两代帝王祭天祈丰收的场所的是A、日坛B、先农坛C、天坛D、社稷坛5、素有“海上花园”和“音乐之岛“的美称的是()A、福州湄洲岛B、浙江普陀岛C、厦门鼓浪屿D、山东蓬莱岛三、名词解释1.旅游资源开发2.历史文化名城3.园林四、简述题1、简述旅游资源的内涵2、简述地质地貌旅游资源的旅游吸引力和旅游功能3、简述气象、气候与旅游的关系4、简述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程五、论述题1、试述世界建筑史上的伟大奇迹----长城2、论述旅游资源调查的内容参考答案一、填空地带性(区域性) 2. 归并 3. 可更新 4. 滕王阁 5. 天坛二、选择题三、名词解释1.旅游资源开发:在旅游资源调查和评价的基础上,以发展旅游业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旅游资源加以利用,发挥、改善和提高旅游资源对旅游者吸引力的综合性技术经济工程。
2.历史文化名城:指人类发展历史上形成的,具有重要传统文化价值的,在军事、政治、经济、科学和文化艺术等方面具有独特地位、有不同程度影响力的各类城市。
3.园林: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培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
中国旅游地理专升本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旅游地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享有“神仙之宅”之美誉的名山是( )。
A、崂山B、雁荡山C、庐山D、黄山正确答案:A2、是山东省著名景点,有“海上仙山”之称的是( )A、日照B、威海C、蓬莱D、长岛正确答案:C3、秦始皇陵和宋陵的封土形制是( )。
A、黄肠题凑B、覆斗方上C、因山为陵D、宝城宝顶正确答案:B4、( )是清王朝的祖陵,位于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西北启运山脚下。
A、昭陵B、福陵C、北陵D、永陵正确答案:D5、分界洲岛位于陵水县( )部海面上。
A、西北B、东北C、东南D、西南正确答案:B6、五岳名山中以“秀”著名,被称之为“五岳独秀”的名山是( )。
B、恒山C、衡山D、华山正确答案:C7、在我国历史上,自西周开始至明代,共有( )个诸侯国和王朝修过长城A、20B、30C、40D、10正确答案:A8、仙女山夏季平均气温( )。
A、20℃B、21℃C、23℃D、22℃正确答案:D9、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诗: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描述的是( )。
A、泰山B、恒山C、华山D、嵩山正确答案:A10、我国著名的侨乡是( )。
A、浙江B、广西C、海南D、广州正确答案:D11、江苏省无锡市各景点中观赏太湖风光的最佳之地在( )。
A、灵山B、惠山公园C、鼋头渚正确答案:C12、祈年殿中层的十二根金柱,代表( )A、月份B、星宿C、时辰D、节气正确答案:A13、古往今来,以“山泉共处,沙水共生”的奇妙景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的是( )。
A、鸣沙山—月牙泉景区B、敦煌莫高窟C、银肯响沙湾D、平凉崆峒山正确答案:A14、长白山游览区位于( )。
A、吉蒙边界B、吉辽边界C、中朝边境D、吉黑边界正确答案:C15、澳门历史城区于( )座位于澳门半岛的建筑物和相邻的8块前地所组成,以澳门旧城区为核心的历史街区。
A、20B、21C、22D、19正确答案:C16、老虎滩海洋公园占地面积118万平方米,拥有( )余米的海岸线,是中国最大的一座现代化海滨游乐场。
成人高等学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 旅游学概论复习资料

成人高等学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旅游学概论复习资料《旅游学概论》复习资料1一、填空题1、旅游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旅游者、旅游管理者、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四个方面。
2、1841年,___________旅行社的成立,标志着世界近代旅游业的诞生。
3、1927年,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下属的旅行部出版了中国第一本《____________》,同年6月,该旅行部更名为“______________”。
4、旅游者产生的主观条件是_____________。
旅游者产生的客观条件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5、麦金托什把旅游动机分为四类,分别为_________方面的动机、__________方面的动机、_________方面的动机、地位和声望方面的动机。
6、旅游行为的心理过程包括_________过程、_________过程和_________过程。
7、家庭对旅游动机的影响,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对旅游动机的影响。
8、一般而言,旅游者的购买行为具有_________、系列性、___________的特点。
9、旅游资源就其利用角度可分为__________旅游资源和_______________旅游资源。
10、旅游资源的定量评价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法和_____________法。
二、选择题1、观光一词最早见于()A《诗经》和《左传》 B《史记》和《汉书》C《道德经》和《汉书》 D《易经》和《左传》2、我国旅游业率先引进外资是在()A旅行社业 B饭店业C旅游景区业 D旅游交通业3、下列家庭结构中,那种家庭的旅游需求容易实现()A核心家庭 B“丁克”家庭C主干家庭 D扩展家庭4、下列四大佛教石窟中,位于同一省的有()A龙门石窟和卖积山石窟 B云冈石窟和敦煌石窟C卖积山石窟和敦煌石窟 D敦煌石窟和龙门石窟5、在下列名山中,以“秀”著称的是()A泰山 B华山 C恒山 D峨眉山三、名词解释1、旅游2、旅游资源3、旅游区四、简答题1、现代旅游发展的基本特点有哪些?2、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旅游地理学专业复习资料(doc 38页)

二、平遥古城
1、城墙2、老街
3、镇国寺4、双林寺
5、“日升昌”票号6、平遥漆器
三、洛阳市
1、白马寺2、关林
3、龙门石窟
四、三门峡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导入
新
授
提问:
简述北岳恒山的概况
第二章:黄河中下游旅游区(4)
一、佛教名山——五台山
1、概况:海拔3058M,素称“华北屋脊”
4、五大主峰:北峰云台峰(险)
东峰朝阳峰(观日出)
西峰莲花峰(沉香救母)
南峰落雁峰(最高峰)
中峰玉女峰
二、延安市
1、三大教育基地
2、黄帝陵
3、壶口瀑布
三、太原市
1、晋祠三绝:难老泉、侍女像、周柏唐槐
2、双塔寺
四、大同市
1、云冈石窟
2、九龙壁
五、北岳恒山
又名:太恒山海拔:2017M
特点:幽
悬空寺
课后作业:复习准备默写
2、气候:
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3、旅游资源:
人文资源、自然资源
二、主要游览胜地:北京市
(一)概况:别称:“天府”、“神京”
最佳旅游季节:秋季
历史概况:幽州、燕京、中都、大都、北平、北京
(二)旅游胜地
1、天安门广场:新中国象征
2、故宫:前朝三大殿名称及各自作用
内廷后三宫及各自作用
3、北海和团城:我国现存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也是世界建园最早的皇家御园。
课题序号
9
授课班级
旅英08(1)
授课课时
2
授课形式
新
授课章节
名称
第二章:
黄河中下游旅游区(4)
旅游地理学复习资料

旅游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闲暇:指人们扣除谋生活动时刻、睡眠时刻、个人和家庭事务活动时刻之外剩余的时刻。
2.游憩:一般是指人们在闲暇时刻所进行的各种活动。
3.旅游:是在闲暇时刻所从事的游憩活动的一局部,它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社会经济文化现象,是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的一个局部。
4.滨水区域:意为水边、海滨、湖边,作为都市与江、河、湖、海接壤的区域,它既是陆地的边沿,也是水的边缘。
其空间范围包括200~300m的水域空间及与之相邻的都市陆域空间,对人的诱惑距离为1~2Km,相当于步行15~30min的距离范围。
5.旅游流:以旅游客流为主体,包括旅游信息流、旅游物流、旅游资金流、旅游能流等在内的复杂系统。
6.旅游环境容量:旅游环境容量又称旅游容量或旅游环境承载能力,是旅游环境最重要的全然特征,是指特定时刻内特定旅游地所能承受的旅游活动最大值。
7.全然空间标准:单位利用者所需占用的空间规模或设施量。
8.旅游感知容量:旅游者在某地从事旅游活动时,在不落低活动质量的条件下,该地域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最大量。
9.接待地社会容量:指旅游接待地区的人口构成、宗教信仰、民情风俗、生活方式和社会开化程度所决定的当地居民能够承受的旅游者数量。
10.可持续开展:指在不牺牲今后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几代人的需要的开展。
11.旅游节点:由相互联系的吸引物聚拢及旅游效劳设施组成,是旅游目的地区域形成和开展的根源,其空间状况往往决定着区域旅游的规格和开展格局。
12.旅游目的地区域:指旅游者为了度过美好的闲暇时刻所选择进行旅游活动的区域,范围一般包括以都市为依托,进行节点“一日游〞旅游活动所能到达的特定区域,至少具备过夜特征。
13.乡村景瞧意象:是指乡村景瞧在人们感知过程中所形成的一个完整的、具有鲜亮特征的景瞧意境图式。
包括乡村景瞧背景、乡村聚落和乡村生活。
14.区域旅游合作:区域之间或者区域内不同地区之间的旅游经济主体,在一定的目标和原那么下,制定协议、章程、合同,将旅游资源和各种系统要素在地区之间重新配置与优化组合,形成规模更大、结构更佳、品牌知名度更高的旅游产品和市场体系,以便猎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旅游经济活动。
旅游地理学复习资料-精品

旅游地理学复习资料-精品2020-12-12【关键字】情况、道路、方法、条件、动力、空间、领域、效益、质量、模式、计划、传统、地方、问题、矛盾、要点、战略、系统、体制、机制、继续、充分、整体、现代、均衡、合理、和谐、文明、健康、持续、加大、合作、沟通、保持、提升、统一、发展、建设、建立、制定、提出、发现、研究、措施、规律、特点、位置、突出、关键、安全、稳定、网络、内涵、热点、理想、地位、精神、要素、基础、需要、氛围、素质、环境、竞争力、政策、项目、活力、资源、重点、体系、能力、需求、制度、载体、方式、渠道、特色、作用、标准、规模、结构、水平、主体、任务、反映、速度、力度、关系、设置、增强、分析、塑造、吸引、营造、凝聚、培育、调控、形成、尊重、丰富、保护、整治、推广、规划、管理、监督、服务、指导、强化、支持、教育、宣传、解决、优化、调整、改善、加快、完善、方向、保障、加强、扩大、创新、实现、提高、协调、推动、实施、中心、核心答:(1)特色与特性:奇特珍稀古老优美体量等(2)价值与功能:美学价值历史价值科学研究价值艺术价值(3)规律性特征:季节性等2.旅游资源结构特征的评价答:(1)规模与密度:集中程度(2)类型组合:人文与自然组合各单体要素组合与协调单体聚集程度(3)环境容量:自然经济空间社会3.开发条件的评价答:(1)区域条件(2)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地质地貌土壤水文气候动物和植被等(3)市场环境条件(4)社会经济条件:人口宗教文化生活方式经济水平(5)旅游开发投资环境条件:政治局势社会治安经济发展战略4定性评价(1)一般评价:(黄辉实)美古明特奇用(2)美感质量评价法(3) 美学评分法(4)三三六评价法:三大价值: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科学考察价值三大效应:经济社会环境六大条件:地理位置和交通位置景物地域组合条件景区游客容量条件施工难易条件投资能力条件旅游资源市场条件5.疏载的原因(1)资源开发条件和环境特色不突出(2)地域的开发方式单一(3)宣传促销力度不够(4)产品周期律影响6.调控的作用(1)充分挖掘生态旅游资源特色开发吸引力大的生态旅游产品(2)充分实现资源和环境价值的综合开发(3)加强宣传促销(5)加快产品更新(6)以热带冷全面开发7名词解释闲暇:是指人们扣除谋生活动时间.睡眠时间.个人和家庭事务活动时间之外的剩余时间游憩:一般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所进行的各种活动旅游; 是在闲暇时间所从事的游憩活动的一部分,它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经济文化现象,是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安徽师范大学2018年普通专升本入学考试

安徽师范大学2018年普通专升本入学考试旅游管理专业《旅游学》考试大纲第一章旅游学认识旅游学的定义与特点掌握旅游学的框架体系及其内涵理解旅游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掌握旅游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体系了解旅游学研究的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把握旅游学研究的未来趋势第二章旅游了解古代旅游、近代旅游、现代旅游产生和发展的概况掌握古代旅游、近代旅游、现代旅游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和特征掌握从不同角度对旅游的定义方法掌握旅游系统的要素构成和特征掌握旅游的分类方法和基本类型熟悉旅游的本质属性第三章旅游者掌握国际和国内旅游者的技术定义和概念性定义掌握国际和国内旅游者的统计范围和方法掌握常见的旅游者类型、特点及其分类方法熟悉旅游者产生的客观影响因素掌握旅游者产生的主观影响因素了解旅游动机理论的主要内容了解旅游消费者行为分析模型的主要内容掌握旅游业的定义、构成、分类和特征掌握旅游吸引物的概念和分类方法掌握旅游吸引物管理的内容和要求掌握住宿设施的类型了解住宿业的特征及其质量管理和等级评定方法掌握旅游中间商的含义、基本类型和结构了解旅游中间商的发展趋势区分旅游批发商与经营商和旅游零售商与代理商的业务特点和职能掌握旅游交通的基本方式和构成要素了解各种旅游交通方式及其竞争优势和劣势认识对旅游交通有重大影响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掌握政府在旅游管理中的作用和影响第五章旅游目的地了解旅游目的地的作用、构成和主要利益集团掌握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模型的特征和意义了解旅游开发规划的层次和程序了解旅游卫星账户的作用和内容掌握测量旅游经济影响的基本方法了解旅游乘数效应分析的局限性了解旅游对环境的正面和负面影响掌握衡量旅游环境影响的评估方法、内容和程序掌握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研究方法熟悉旅游社会文化的正面和负面影响掌握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了解影响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环境因素、社会文化掌握旅游目的地承载力的概念掌握旅游市场的概念及内涵掌握旅游市场的构成要素和特点了解全球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了解全球旅游市场发展新趋势熟悉中国入境旅游市场的发展历程、规模和需求特点熟悉中国国内旅游内场的发展内涵、规划和需求趋势熟悉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的发展历程、规模和特点掌握旅游市场营销的概念和内涵掌握制定市场营销计划的内容和过程掌握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的内容第七章旅游的发展与未来趋势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和展望旅游的未来了解社会和政治的变化,包括采取旅游安全措施的必要性意识到气候对旅游业未来的影响意义认识人力资源对未来旅游业的重要作用了解在未来的旅游产品和市场之间的联系的重要性掌握一些旅游行业可以控制的影响变量了解影响旅游消费者行为变化趋势的重要因素掌握信息通信技术和电子旅游的主要概念掌握信息技术在旅游业的一般应用掌握计算机预定系统和全球分销渠道的基本概念掌握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现象对旅游系统的结构和各个构成要素的影响了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对未来旅游业各相关利益方的战略意义参考书目:《旅游学》第三版作者:克里斯·库珀、约翰·弗莱彻、艾伦·法伊奥、大卫·吉尔伯特、斯蒂芬·万希尔,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旅游地理学考试试题

旅游地理学考试试题1. 什么是旅游地理学?旅游地理学是研究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涉及到旅游者选择目的地的因素、旅游景点的地理位置、交通运输网络等内容。
通过研究旅游地理学,可以更好地了解旅游活动对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有哪些?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不同地理环境下的旅游资源、旅游景点的分布规律、旅游活动的影响因素等。
同时,还涉及到旅游者的行为特征、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依据、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等方面内容。
3.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旅游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调查、统计分析、地理信息系统(GIS)等。
实地调查可以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数据,统计分析可以对数据进行定量分析,GIS技术可以对地理数据进行空间分析。
4. 世界各地的著名旅游地有哪些?世界各地有许多著名的旅游地,比如埃及的金字塔、法国的埃菲尔铁塔、美国的大峡谷等。
这些地方吸引着全球各地的游客前往观光旅游,展示了各自独特的地理风貌和文化魅力。
5. 旅游地理学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是什么?旅游地理学在现代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助于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地方经济的繁荣,促进不同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
通过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可以更好地规划和管理旅游资源,提升旅游体验,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和创新。
6. 怎样做好旅游地理学的学习和研究?要做好旅游地理学的学习和研究,首先要掌握地理学的基本知识和研究方法,深入了解旅游地理学的理论框架和实践应用。
同时,要广泛参与实地考察和调研,积极了解各地的旅游资源和开发情况。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可以提升自己在旅游地理学领域的专业能力和研究水平。
7. 怎样提高旅游地理学的实践能力?要提高旅游地理学的实践能力,可以多参与地理实地考察、旅游资源调研和实践教学等活动。
同时,积极参与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
通过实践和交流,可以不断提升自己在旅游地理学领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地理学》复习资料(一)一、简答题1.国外旅游地理学的发展趋势是什么?2.简述旅游活动行为层次理论的主要内容。
3.根据旅游需求时空分布集中性原理,说明时间集中指数、地理集中指数的意义。
4.简要说明影响旅游需求的要素有哪些?5.简述主题公园布局的影响因素。
6.简要说明特尔斐法工作步骤?7.简要说明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主要内容?8.简要说明RBD 和CBD 的关系?二、论述题1.比较分析名山类旅游地和喀斯特石林旅游地的空间竞争特点。
2.论述旅游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旅游地理学》复习资料(一)答案一、简答题1.国外旅游地理学发展的趋势是什么?(1)研究在闲暇时间从事的所有活动,但重点是旅游活动(2)研究旅游和休闲的地理学者中大部分同时还有其他的研究领域(3)从以资源研究、土地利用为主转移到以服务设施的空间经济分析、旅游者的空间行为与旅游目的地的推销、大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旅游对于区域自然、经济和社会文化影响的过程与机制(4)理论和实用研究并重(5)参与多学科的融合研究,注重新技术手段的运用2.简述旅游活动行为层次理论的主要内容。
(1)基本层次:游览观光,是旅游地开展旅游活动的基础;(2)提高层次:娱乐旅游和购物旅游;(3)专门层次:修养、疗养旅游、会议旅游、宗教朝拜旅游、科学考察旅游。
三个层次可以同时并存,较高层次的旅游行为,并不一定要在较低旅游活动行为层次的优势出现之后才出现。
但一般来讲,较高层次的旅游行为的出现,是在较低层次的活动行为出现之后。
3.根据旅游需求时空分布集中性原理,说明时间集中指数、地理集中指数的意义。
(1)时间集中指数:也称为季节性强度指数,()∑=-=12121233.8i i x R R 值越接近于零,旅游需求时间分配越均匀;R值越大,时间变动越大,旅游淡旺季差异越大。
R值不仅取决于旅游需求的变化,而且随选择分析的时段长短而变化。
该模型比较适用于不同年份(时段)的比较和不同旅游地(设施)的比较。
(公式1分,分析1.5分,共计2.5分)(2)空间集中指数:∑=⎪⎪⎭⎫⎝⎛⨯=nii TGx12100G值越接近100,说明该旅游地的游客来源越少越集中;G值越小,则旅游客源地越多越分散。
对于任何一个旅游地来讲,旅游客源地越分散,旅游经营就越稳定。
由于旅游业的敏感性和脆弱性,如果旅游客源地过于集中,则旅游业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冲击。
(公式1分,分析1.5分,共计2.5分)4.简要说明影响旅游需求的要素有哪些?影响旅游需求的要素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属于旅游客源地因素,涉及到客源地旅游需要的水平和旅游者个人的情况,包括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特征,收入和闲暇,职业和教育水平。
另一方面属于旅游目的地供给因素,包括资源和交通,价格和汇率。
5.简述主题公园布局的影响因素。
(1)客源市场和交通条件。
(2)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3)城市旅游感知形象。
(4)空间集聚和竞争。
(5)决策者行为。
主题公园的影响因素可以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
客观因素的必要条件是客源市场和交通条件以及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它们关系到游客市场的大小、基础设施条件、投资能力和游客的消费水平。
客观因素的限制条件是城市的旅游感知形象和主题公园的空间集聚和竞争,它们影响着游客的决策行为。
主观因素:投资者的决策行为和政府的决策行为。
6.简要说明特尔斐法的工作步骤。
特尔斐法工作步骤为:(1)确定预测的问题,选择专家组。
(2)制定和分发第一轮问卷,专家“背对背”独立填写。
(3)回收第一轮问卷,并整理结果,计算中位数,指出两个中间四分数范围。
(4)将第一轮问卷的统计总结附在第二轮问卷上寄给第一轮征询的专家组,各专家自己第一轮回答的问卷也附上作为参考,询问专家是否希望改变自己的预测,如专家预测值在两个中间四分数范围之外,不改变自己原来的预测,请专家给出理由。
(5)回收第二轮问卷并整理结果你,包括新的预测结果以及部分专家不同意第一轮问卷结果的意见。
(6)将第二轮问卷的结果和意见综合进第三轮,问卷的说明与第二轮相似。
不同之处在于加上了部分专家不同意预测结果的意见。
(7)第三轮问卷结果出来之后,要决定是否需要做第四轮问卷调查以获得进一步一致的预测。
如经过两轮问卷之后,绝大多数预测已经在中位数附近,就没必要再作下一轮问卷调查,如果预测的离差程度很大,就有必要做第三轮甚至第四轮问卷调查。
7.简要说明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
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认为旅游地的演化主要经过六个阶段:探查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
(应大体说明每阶段特点)8.简要说明RBD和CBD的关系。
RBD是游憩商业区,CBD是中心商业区。
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1)在区位选择上,CBD通常由商业的重要性、土地价格、可进入性和经济地租的相互作用决定,一般位于城市中心地段,而RBD的区位则常常决定于自然或历史的景点,斯坦斯菲尔德提出了RBD的“异心性”,它介于旅游点中心和该市居民经常光顾的CBD之间。
(2)在形态上,相对于CBD是城市零售设施高度集中的区域,大部分RBD都是呈长条形的,以步行街形式设计。
(3)在功能上,RBD是从城市CBD功能中分化出来的,二者之间存在十分密切的联系。
二、论述题1.比较名山类旅游地和喀斯特旅游地的空间竞争。
旅游地的空间竞争是由于多个旅游地在同一地域内出现引起的,当多个旅游地在同一地域出现时,它们各自的吸引力往往会呈现出此消彼长或同步增长的动态变化和地域旅游市场结构的重新组织。
名山旅游地空间竞争:1)名山旅游资源的特点(1)遍在性旅游资源(2)共性大、个性强(3)重游率高低取决于名山的旅游功能2)竞争的主要因素(1)名山的级别(2)功能(3)可进入性3)竞争特点——非替代性竞争.大部分名山往往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共性中有鲜明的个性。
喀斯特石林旅游地的空间竞争:1)资源特点(1)非遍在性旅游资源(2)地域分布相对集中(3)共性大、独特性小,以观光行为为主2)竞争因素(1)地位级别(2)可进入性3)竞争特点——替代性竞争。
喀斯特石林旅游地的空间竞争,是一种替代性竞争,在同一地域内,只能开发景观价值最高、知名度最大的石林,而将其它虽然也很有景观价值的石林保护起来。
2.论述旅游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
旅游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以下方面:(1)旅游与植物。
对鲜花、苗木和真菌的采集,会引起物种组成的变化;有些森林火灾是由于旅游者用火不慎引起的;任意看法数目作烧柴和帐篷,毁坏了大量苗木;大量堆放垃圾,会导致土壤营养状态的改变,损害生态系统;步行旅游者和汽车交通直接对植物产生影响。
(2)旅游与水质量。
大量生活污水进入海滩、湖泊、河流,对旅游者健康是一个潜在的危害;过多营养物质进入水体加剧了富营养化过程;氧的供给和分布变化对水生动植物产生影响;汽油会增加湖泊和河流的危害程度。
(3)旅游与大气质量。
利用汽车、。
轮船、火车、火车等交通方式旅行对大气产生不同程度污染。
(4)旅游与野生动物。
野生动物能承受旅游活动的强度的能力在各个区域、对各种动物都不一样,野生动物的捕食和繁衍规律被破坏,狩猎和钓鱼使野生动物数量下降,食肉动物和被食肉动物关系呗破坏。
建立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虽有益于某些动物的繁殖,但也会使某些动物过量繁殖;旅游者对购买动物纪念品的愿望和本地居民急于赚钱的欲望,导致大量野生动物被猎杀。
(5)旅游与地质。
旅游活动对一些独特的地质景观遭到破坏。
旅游对人文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以下方面:(1)旅游对风景区的影响:建筑污染、带状发展和蔓延、基础设施超负荷、与本地居民隔离、交通堵塞。
(2)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影响:旅游宾馆能帮助恢复和更新城市衰落地段,刺激传统城市核心带之外的次级中心的形成;(3)宾馆的建设征用土地会使城市用地更为紧张,宾馆集中的地方停车紧张,交通堵塞严重,旅游活动噪音增加,影响居民生活。
《旅游地理学》复习资料(二)一、填空题1、现代旅游业由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________________组成。
2、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的旅行游览、休憩疗养、康乐消遣同_________________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3、北魏的地理学家郦道元所著的《_____________》,是一部内容广博的综合性地理名著。
4、明末徐弘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誉为奇人奇书,在世界旅游地理文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5、1963年的罗马会议提出了________、旅游者和短途旅游者三种人。
6、旅游动力由内动力、外动力和中间条件构成,其中的中间条件是收入、________________和交通条件。
7、美国学者麦金托什将旅游动机分作四类:身体健康动机、文化动机、_________动机和地位与声望的动机。
8、受感知环境的影响,距离可分为客观距离和_______距离。
9、旅游区是指含有若干共性特征的旅游景点与旅游_____________组成的综合体。
10、产生旅游地与客源地相互作用的条件有:互补性、替代性和_________。
11、旅游需求预测的模型可以分为四类:趋势外推模型、结构模型、仿真模型、__________模型。
12、旅游资源和旅游地的评价可以分为三类:体验性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综合性评估。
13、旅游环境容量根据属性,可以分为基本容量和____________容量。
14、旅游环境容量的量测,基点在于有一个同旅游地承受的旅游活动相对应的适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根据交通工具、线路以及地理环境,可以将旅游交通划分为航空、铁路、公路、水路和___________旅游交通。
16、索道规划建设应遵循经济原则和_________________原则。
17、郭来喜的中国旅游地理区划方案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旅游带、旅游省和___________。
18、中国大陆地区旅游季节气候区划主要是依据_____________和风效指数的概念。
19、旅游和环境的关系主要有独立关系、共生关系和_____ ___。
20、旅游宾馆宏观选址主要应该考虑的是旅游者的_________________规律。
二、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选出一个正确的,并将选项序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1、在旅游地理学的研究中,郭来喜相对比较重视()A旅游经济B旅游市场C旅游主体D旅游客体2、1937年,国际联盟统计委员会认为旅游者是指离开定居国,到其它国家旅行多长时间以上的人。
()A12小时B24小时C48小时D一周3、对旅游点的吸引力真正起削弱作用的是()A客观距离B感知距离C收入D时间4、旅游消费可能线表示的是在一定的旅游费用和旅游方式价格的条件下,那种情况的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