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火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毫火针在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毫火针在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摘要:皮肤病严重影响着人们日常生活,毫火针在皮肤病治疗中应用效果显著。
毫火针兼具传统火针与微创医学的优势,以其简便验廉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皮肤病的治疗。
毫火针疗法能显著改善各类皮肤病患者的自觉症状,主要用于缓解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和后遗神经痛、慢性湿疹皮损及瘙痒;恢复色素细胞正常功能,常应用于白癜风、黄褐斑等色素异常疾病的治疗;坏死软化非肿瘤性皮肤病病变组织,对治疗痤疮、毛囊炎以及扁平疣等非肿瘤性皮肤病优势明显;调控皮肤炎症反应,在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银屑病等皮肤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但是,毫火针的发展仍面临着诸多挑战,未来可从提升循证医学证据等级、探索毫火针的优势人群和预测疗效的生物学标记物、研究毫火针治疗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等方面入手,进一步丰富毫火针治疗皮肤病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毫火针;皮肤病;应用进展引言皮肤病种类繁多,临床多采用外用药膏及口服西药治疗,疗效持续时间短,容易复发,且内服药物副作用较大,长期服用对肝肾、神经功能具有一定的影响。
中医认为皮肤病的主要病因病机为外感毒邪合并内伤导致气血失和、脏腑失调、邪毒结聚肌肤。
中医治疗皮肤病历史悠久,且方法众多,其中火针不仅具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功效,而且具有消肿止痛、散结敛疮的作用,治疗各种类型皮肤病疗效颇佳。
毫火针是对火针的继承和发展,温针灸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皮肤病,疗效显著。
1“毛发缺损与修复障碍”———斑秃患者女性,34岁,2020年12月2日初诊:主诉“斑片状脱发反复发作30年,加重2月”。
患者于3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头散发性斑片脱发,先后就诊于多家医院诊为斑秃,服用中西药物治疗后好转,但其后间隔5~8年发作1次。
2个月前患者产子后于哺乳期再度发作斑秃。
查斑片状脱发6处,平均面积3×4cm,脱发区头皮色白油亮光滑,未见红肿、丘疹、脓疱及瘢痕,不伴瘙痒等不适。
纳眠欠佳,二便调。
舌淡红边有齿痕,左脉沉取无力,右脉沉滑数。
火针为主配合拨罐、毫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

另外 , 在选择 病例 时也排 除 了妊娠期 及 哺乳期妇 女 、 精
神病患 者和 中断疗程 者 。 1 3 治疗 方 法 . 治疗 组采 用 火针 为 主配合 拨 罐 、毫
消毒后针刺上述诸穴位 ,肝俞斜刺 2 r 0 m,太冲直刺 a 1r 阳陵泉斜向下刺 4r 蠡沟平刺 1m 心俞 5 m, a 0 m, a 5 m,
出瘀 血 汁沫 。 留罐 1 0—1 i, 其 出黄水瘀 血 , 5mn使 出血
效果 越好 。 罐后 用消 毒干棉 球 吸干净拔 出 起 12 病例 选择 () . 1 纳入标 准 : 合第 4版 《 符 皮肤性 水 量越多 , 的组织液 及血 液 。无 法拔 罐 的部位 用消 毒干棉 球 予 以 病 学》的诊 疗标 准 : 有带 状疱 疹病 史 ; 皮损 经治 疗消 失
比。 结果 治疗组 总有效率 9 . 0 , 5 0 % 对照组为 8 . 0 , 00 % 治疗组疗效 明显优于对 照组 , 且明显缩短治疗时间。 结论 火针为主配合拔罐和毫针综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 其疗效优于药 物治疗。 【 关键词】 带状疱疹 神经痛 火针疗法 拔罐 针刺
带状 疱疹 是临床 较 常见 的急性疱 疹样 皮肤 病 ,由
火针加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2 研 究 方 法
2 . 1 照 《 中西 医结合皮肤病学》 闭 拟定 。 带状 疱
后 遗神经痛诊断标准 : ( 1 ) 急性带 状疱 疹I 临床治愈后疼 痛持续 1 个 月以上或 既往有急性 带状疱疹 病史 ; ( 2 ) 有 明显按神经 支 配区域分布的痛觉 、 触觉异常 , 局部可有色素沉着 ; f 3 ) 疼 痛的 性 质为 闪电样发作 痛或 自发 性刀割样 或 紧束 样疼 痛或持 续 性烧灼痛 等 ; f 4 ) 患区 内有 明显 的神 经受损后 其他不适 感 : 如 痒、 蚁行感 、 紧束感等 ; f 5 ) 患 者心理负担沉重 , 情 绪抑郁 , 睡眠
分布 的簇 集性小 水疱为 特征 , 常伴有 较为 明显 的神经 痛 。 急
性带状疱 疹皮疹 消退后 , 遗 留下顽 固性 神经痛 , 或 疱疹发 生 后局部皮肤疼痛持续 1 个月 以上者称 为带状疱疹后遗 神经痛 ( D 0 s t h e r p e t i c n e u r a l g i a , P H N) 。 本 病好 发 于免疫 力低 下 的 中 老年人 , 年龄愈大发 生后遗神 经痛 的可 能性越 大 。 其疼痛 可 持续数月乃至数年 , 有相关 文献报道称P HN 可持续长 达1 0 年 以上Ⅲ 。 笔者采用火针加 穴位 注射的方法治疗本病 患者8 0 例, 疗效显著且安全易行 , 报告如下 。
2 0 1 3 年 6月
J u n e . 2 0 1 3
火针 加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的 疗 效 观 察
李泽林 ( 茶 陵县 中医院 , 湖南 茶 陵
4 1 2 4 0 0 )
中医火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0例

续治 疗 3 个 疗程 后观 察 临床 疗 效 , 并 于 治疗 用 随机数 字 表法 分为 治疗 组和对 照 组各 V A S 分值 ≤3 分; 显著 进 步: V As 分 值 ≤5 前后采 用疼 痛 量表评 定两组 患者疼 痛 程度 。
准并结合临床制定 。
评定两组患者疼痛程度 ,V AS :国内临床 国中医药出版社, 2 0 1 1 ( 2 0 1 4 0 1 1 8 收稿 )
1 . 2 纳 入 标 准 符 合 以 上诊 断标 准 ;患 者 上 通 常 采 用 中 华 医 学 会 疼 痛 学 会 监 制 的
68 首 都 医 药2 0 1 4 年 8 月( 下)
毒… 。现报 告 如 下 。 1临 床资 料
1 梁凡 荣, 赵 吉平. 针灸 学 . 北京: 人 民
2 0 1 2 深度为2—3 毫米 ,进 出针宜垂直而快 ,点 卫 生 出版 社 ,
刺完毕后 ,常规f 肖 毒针孔及周 围皮肤 。隔 2 张 学军, 皮肤性 病学 [ M ] . 北京: 人 民卫
2方 法
例 ;总有 效 9 6 . 6 6 %。
4 讨 论
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具有较好疗效 。
. 1治疗 方 法 关键词 :火针 疗法;带状疱疹;后遗神经 2
痛
西医治疗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以药物
2 . 1 . 1 对照组采用常规营养神经联合非甾 为主 ,但化学药物 的副作用 ,个别差异化 体镇痛药 ,给予 甲钴胺 ( 重庆药友制药有 的施 治 和 预 防措 施 至 今 在 医 学 界 内仍 有极 限责任公司生产 ,国药准字H2 0 0 5 2 2 2 6) 大争议 。中医在汉马王堆 帛书之 《 五十二
毫火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症临床观察论文

毫火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症的临床观察中图分类号:r245.31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8-108-02带状疱疹 (herpes zoser , hz)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herpeszoser virus , vzv) 侵犯神经节及皮肤,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及神经痛为特征的一种病毒性皮肤病,中医称为“缠腰火龙”、“缠腰火丹”,俗称“蜘蛛疮”。
好发于胸背部、腰肋部,少数见于四肢、头面及耳部。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和皮肤损害,甚至瘢痕形成是带状疱疹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病率高,临床症状重,缠绵不愈,顽固难治,损毁容貌,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临床上尚无特效治疗方法,笔者尝试用毫火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自2010年6月至2011年7月,共观察66例患者,均来自我院理疗科门诊,均符合本病诊断、纳入及排除标准。
根椐随机数字表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基础针刺组、火针组及对照组各22例。
基础针刺组22例,男12例,女10例,年龄为32~75岁,病程为1~24月;火针组22例,男14例,女8例,年龄为40~78岁,病程为1~30月;对照组22例,男子16例,女6例,年龄为45~80岁,病程为1~36月。
各组间性别、年龄、病程等因素,经统计学处理,p>0.05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参照《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边天羽、俞锡纯编著)、《皮肤性病学》[1] 和 scott f[2]相关研究。
带状疱疹后遗症的诊断标准进行制定。
①既往有带状疱疹病史,临床治愈后出现疼痛持续1个月~2年;②有明显按神经支配区域分布的痛觉、触觉异常,局部可有色素沉着,皮肤损害,甚至瘢痕形成;③疼痛的性质为阵发性刀割样或闪电样发作或持续性烧灼痛、紧束样疼痛;④患区内有明显的神经受损后其他不适应感:如痒、紧束感、蚁行感等;⑤患者心理负担沉重,睡眠障碍,情绪抑郁。
毫火针点刺联合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菌注 射用 水 2 mL,取 皮疹 区阿 是 穴 。② 操 作 :用 5 mL 注射 液将 上述 药物 充分 混匀 ,穴位 皮肤 常规 消毒后 快速 刺人 1.3~ 1.5 cm,得 气后 抽无 回血再 把药 物缓 慢 注射 于穴位 中 ,出针 后用 消 毒 干棉 球 压 迫 针孔 ,以防 出血 和 渗药 。隔 日 1次 ,7 d为 1个疗 程 。 2.2 观 察组 采 用 毫 火 针 点 刺 联 合 针 刺 治疗 。使 用 0.30 mm×25 mm 一 次性 无菌 针灸 针 (苏 州 医疗用 品厂 有 限公 司 )。① 毫火 针 点 刺 。局 部 皮肤 常 规 消 毒 ,点 燃 酒 精灯 ,左 手持酒 精灯 ,右 手持无 菌 针灸针 ,在酒 精灯 的 外 焰加 热针 尖端 ,以烧 红 或 烧 至 发 白为度 ,迅 速 准 确 刺 于皮肤 局部 阿是 穴 ,稍 人 表皮 下 ,直 人 直 出 。根 据 皮 损 面积确 定点 刺点 数 ,根 据病 情需 要隔 日 1次 ,7 d为 1个 疗 程 。②针刺 。取穴皮 疹 区阿是 穴 ,应 用无 菌针 灸针 沿 皮 下 围刺 ,呈 15。角 ,针 尖 朝 向皮 损 区 中心 ;取 穴 肝 俞 、 阳陵泉 、脾俞 、大椎 ,针 灸针 与皮肤 呈 45。角 。每 日 1次 , 7 d为 1个 疗 程 。 3 疗 效 观 察 3.1 观 察 指 标 ① 疼 痛 程 度 。采 用 VAS判 定 ], 0分 到 1O分 ,疼 痛 程度 依 次 加强 ,0分代 表 不 痛 ,10分 代 表能 想 象 最剧 烈 的 疼 痛 。② 睡 眠质 量 。0分 为 无 睡 眠 ,1~3分 为 重 度 睡 眠 障 碍 ,4~ 6分 为 中度 睡 眠 障 碍 ,7~8分 为 轻 度 睡 眠 障 碍 ,9~ 1o分 为 睡 眠 最 好 。 ③心 理 抑郁 测 验 。采用 改 良汉 密 尔 顿 抑 郁 量 表 ,共 有 17项 ,治疗 前 后 1个 疗 程 进 行 评 分 ,总 分 < 7分 为 无 抑 郁 症 状 ,总 分 7~ 17分 为 轻 度 抑 郁 症 ,总 分 17~ 24分 为 中度 抑 郁 症 ,总 分 >24分 为严 重 抑 郁症 。 3.2 统计 学方 法 采 用 SPSS 19.0软件对 资料 数据 进 行 t检验 、Y 检验 及秩 和检 验 。P<0.05表 示 差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火针与毫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对比

火针与毫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对比目的:对比火针与毫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
方法:收集本院自2016年6月-2017年7月收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
对照组给予毫针治疗,观察组给予火针治疗。
分别在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 AS)评估两组疼痛情况,并评估两组的睡眠评分、治疗效果。
结果:两组治疗后的V 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V 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817 4、17.202 8、3.814 3,P=0.000 0、0.000 0、0.000 3)。
观察组治疗后3 d、1周、2周、3周、4周的睡眠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治疗后1、2、3、4周后睡眠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 d睡眠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074 8,P=0.024 3)。
结论:火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效果确切,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的疼痛,缓解其不适,提高其生活質量,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属于带状疱疹常见的一种后遗症,其主要是指带状疱疹的皮损在完全消退之后,其局部皮肤仍遗留有疼痛不适症状,且持续时间达数月甚至数年的神经痛[1]。
临床主要表现为局部阵发性或持续性的刺痛、刀割痛、跳痛、灼痛,将对患者的精神状态、休息及睡眠造成严重影响[2]。
目前,针对此类患者,临床上存在较多的干预方案,但临床疗效不一。
其中,火针与毫针在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上均有显著的疗效,具有止痛快、无明显副反应,且复发率低等诸多优势[3]。
但临床上选取何种方式干预尚未形成统一标准,为此,本院对比了两者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資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自2016年6月-2017年7月收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90例。
微火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

微火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目的观察微火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符合诊断的108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西药对照组52例及微火针治疗组56例。
西药组予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VitB1、VitB12肌注治疗,治疗组采用微火针治疗。
比较二组病例的临床疗效。
结果微火针治疗组综合疗效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P<0.01)。
结论微火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微火针带状疱疹为临床常见的皮肤病,以皮肤出现透明疱疹和剧烈疼痛为主要症状。
一般认为是因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在受侵的神经节内大量生长繁殖,使之发生急性炎症、出血、坏死,急性发作后所遗留的神经组织内的炎症水肿和出血及瘢痕,加重了对神经细胞的损害,故而后遗神经疼痛持久存在,临床治疗较棘手,治疗方法虽多种多样,但疗效各异,目前尚缺少较有效的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法。
大多数患者常常出现明显的持续性烧灼痛,自发性闪电样或撕裂样疼痛,疼痛持续时间一般为数日或数月不等,少数可缠绵数年。
疼痛使患者常常失眠、焦虑不安、情绪压抑,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我们于2008年4月~2013年4月,用微火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入选病例108例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微火针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
治疗组56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24例;年龄30~73岁,平均年龄(56±4.5)岁;分布于躯干部44例,头面部6例,四肢6例。
西药组52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18例;年龄31岁~74岁,平均年龄(57±5.1)岁;其中躯干部42例,头面部4例,四肢6例。
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和排除标准诊断参照《皮肤性病学》[1]相关诊断标准。
排除合并其它皮肤病、HIV感染及心肺等重要脏器严重疾病者;治疗不满1w或失访者;因药物不良反应而退出者(列入不良反应统计,但不计算疗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毫火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摘要】目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和皮肤损害,甚至瘢痕形成是带状疱疹严重
的并发症,其发病率高,临床症状重,缠绵不愈,顽固难治,损毁容貌,给患者
造成极大的痛苦,临床上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本人尝试用毫火针疗法治疗带状疱
疹后遗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毫火针
【中图分类号】R2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1-0332-02
带状疱疹中医里称“ 缠腰蛇”、“缠腰火丹”,俗称“蛇丹、蜘蛛疮”。
带状疱疹
西医认为系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此病毒一般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元中。
当机体抵抗力低下或劳累、感染、感冒等,病毒可再次生长繁殖,并沿神经纤维移
至皮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激烈的炎症。
同时带状疱疹早期和急性期可
见疱疹壁紧张发亮,而疱疹壁却不易破裂,疱疹内压力增加,疱疹内的病毒及代
谢产物刺激基底部,基底部充血,疱疹内压力增大有利于病毒向周围组织扩散,
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时,疱疹呈现蔓延之势,疱疹病变范围扩大,侵害到周围神经
组织,症状加重,疼痛难忍,所以部分患者在皮肤出现疱疹后2~3天出现症状
加重,故认为疱疹内压力对疱疹蔓延及症状加重意义重大。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和皮肤损害,甚至瘢痕形成是带状疱疹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病率高,临床症状重,缠绵不愈,顽固难治,损毁容貌,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临床上尚无特效治疗
方法,本人尝试用毫火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结
果统计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13年6月至2015年3月,共观察66例患者,均来自我院理疗科门诊,均符合本病诊断、纳入及排除标准。
根椐随机数字表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基础针
刺组、对照组及火针组各22例。
基础针刺组22例,男12例,女10例,年龄为32~75岁,病程为1~24月;对照组22例,男子16例,女6例,年龄为45~
80岁,病程为1~36月;火针组22例,男14例,女8例,年龄为40~78岁,
病程为1~30月。
各组间性别、病程、年龄等因素,经过统计学的处理,P>0.05
没有显著差异,应该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边天羽、俞锡纯编著)、《皮肤性病学》[1]和Scott F[2]相关研究。
带状疱疹后遗症诊断的标准进行制定。
①以前有带状疱疹的
病史,临床治愈后出现疼痛症状持续时间1个月到2年;②有很明显的按神经支配区域所分布的触觉、痛觉异常,局部可有色素沉着,皮肤损害,甚至瘢痕形成;
③疼痛的性质为阵发性刀割样或闪电样发作或持续性烧灼痛、紧束样疼痛;④
患区内有明显的神经受损后其他不适应感:如痒、紧束感、蚁行感等;⑤患者心理负担沉重,睡眠障碍,情绪抑郁。
2.治疗方法
2.1 基础针刺组
在局部根椐疼痛范围的大小,或疱疹愈合后的瘢痕、色素沉着点用毫针进行
围刺,使针身与皮肤成15°角,病变向中心部位围刺,刺入1寸深,针刺得气后
将相对的两针为一组连接电针治疗仪,通电后,调以疏密波,通电30分钟。
每
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2个疗程为观察周期。
2.2 毫火针组
(1)取穴:痛点、疱疹愈合后的瘢痕、色素沉着点及夹脊穴。
(2)操作:局部皮
损常规消毒后,涂上薄薄一层万花油,用一寸毫火针在酒精灯上烧红至白亮,对
皮损分布的神经节段脊柱及上下个一椎的夹脊(均取患则),加上痛点,共4个针
刺穴位,斜针直刺,留针十五分钟后拔针,若有血出者,可挤出几滴后再按压止血,接着用半寸毫火针每穴点刺3下,深度控制在5mm内,速进速退,点刺完毕,再涂一层万花油。
5次为一个疗程,2个疗程为一个观察周期。
2.3 西医治疗组
肌肉注射:聚肌胞注射液2ml,每日一次;口服药物:消炎痛片25mg/次,
复合维生素B 2片/次,每日3次。
均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为观察周期。
3.疗效判定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参照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02年)制定的“修订综合疗效
标准”,尼莫地平法计算公式:疗效=(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标准为:临床痊愈:疼痛消失或基本消失,疗效指数≥95%;显效:疼痛明显改善,疗效指数≥70%;有效:疼痛好转。
4.讨论
毫火针是针灸中的一种特色疗法,毫火针刺激的强度大,点刺以后随即看到
皮肤开始收缩,表面潮红,局部的毛细血管扩张,并加快了局部的新陈代谢,促
进了血液循环,而有激发经气、化湿止痛、温通经络之功。
同时针刺对机体良性
双向调整也加快了疱疹痊愈,很大程度上缩短了治愈的疗程,这是常规疗法中所
不能达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贺普仁,火针的机理及临床应用《中国中医药》2004,10(2).
[2] 索南,火针临床运用举隅,《新疆中医药》.
[3] 陈丽,火针疗法在皮肤科的应用举隅,《中国外治杂志》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