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名著与电影论文
关于读名著的好处的议论文作文

关于读名著的好处的议论文作文下面作者给大家整理关于读名著的好处的议论文作文(共含13篇),希望大家喜欢!篇1:关于读名著的好处的议论文作文“名着”是很容易让大多数中学生敬而远之的两个字,特别是在选择日益增多的今天,反映中学生校园生活与情感的小说随笔与成功的同龄人自传更受中学生欢迎。
它们有时代气息,符合中学生心理需求,自然比那些距离遥远、长篇巨制的名着更有吸引力,但这正如大众与精英的关系,谁也不能取代谁,而后者更值得关注。
名着的思想深度与文学地位毋须多说,这既让一些人选择了它,又让许多人对它退避三舍。
其实名着中有许多东西能被中学生接受而且能使他们获益匪浅。
名着更深地挖掘了人性,加入了人类其他崇高的情感。
它把人从狭隘的个人情感中拉出来,融入整个时代,这正是当代中学生所需要的。
中学生情感十分丰富,对亲情、友情,特别是爱情都有了自己独特的看法,而且这最初的人生观发展并不稳定。
现在的市场上出现了所谓的“突围文学”,它们大多文字晦涩,描写了少男少女们好奇的成人生活。
它们真实地记录了作者的个人情感,但因所处的这个多变的时代而包含了许多消极颓废的因素,这种作品很容易有负面的影响。
而这时,名着就能为他们在情感上有一个引导,名着中有许多勇敢追求爱情的人物,虽然大多数是悲剧,但在这种“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的作品中更能震撼中学生读者,让他们读懂珍惜情感,明白这种珍贵的情感需要小心呵护。
这是普通情感小说无法相比的。
完整充实的情节与细节能激发读者丰富的想象。
有些所谓文学作品,它们都是由空洞的内容构架而成,推动情节高潮的往往是一些怪诞的事件,第一遍虽让人读得津津有味,但缺乏值得回味的东西,文学性与思想性都大打折扣,远不能吸引人。
名着的内容有的冗长严肃,有的轻松活泼,大多有着曲折的情节。
如大仲马、马克·吐温、狄更斯的小说,故事性都很强;莫泊桑、茨威格、欧·亨利的短篇小说,点睛之处让人拍案叫绝,合上书还会久久沉浸在作品中不能自拔。
小学议论文作文:四大名著真使我着迷(一)1

四大名著真使我着迷(一)
从开始识字起,我就喜欢读书。
从标着拼音的小人书到充满幻想的童话故事,书一直伴随着我。
现在,四大名著又使我着了迷。
我是二年级时开始接触四大名著的(除电视剧以外),不过那时看的都是带有连环画的白话版,在情节上和内容上与原著多多少少是有一些出入的。
四大名著总被人满为患评价为中国艺术长河中的奇葩,到底奇在哪里,总得等见了庐山真面目后才能有个定论吧。
因此,我对这次部中国小说精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为了一饱眼福,我小心地节省下每一块零花钱准备买原著。
在国庆节那一天,本来父母要带我去玩的,路过书店,我也不管会不会误了玩,对父母软抹硬泡,父母终于同意了。
我一头扎进“新华书店”。
在茫茫书海中,我终于找到了梦寐以求的《红楼梦》、《西游记》,只可惜没有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另外两本书的精装本。
看四大名著没有好注解不行,而为了买到有着最好注解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另外两本,我又跑遍了整个新华书城,终于将四大名著买齐了。
关于名著的材料议论文

关于名著的材料议论文导语:名著就是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恒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被广泛认识以及流传的文字作品。
下面是关于名著的材料议论文,仅供参考!关于名著的材料议论文一在茫茫人生中,人们做过很多事,也肯定读过不少书。
我就读过一些,我觉得最具有影响力,印象最深刻的是名著。
阅读名著,就像品味一瓶珍藏的美酒,要细细地品,才能知晓作者的用意。
“尘海苍茫沈百感”“鲁迅的文章,是需要细读的。
”这是很多书中说过的,鲁迅先生的文章也确实需要细读。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是鲁迅从生活回忆中选取的若干有意义的片段。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长妈妈,她一脚踏死隐鼠的事让我记忆犹新。
长妈妈给“我”买《山海经》的事,表现出她的细心与爱心。
《朝花夕拾》中,讽刺的文字不少,而且有些地方,讽刺的更加隐秘,要细细品味,才能领悟。
永远的洋车夫老舍,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他的《骆驼祥子》写的是老北京洋车夫祥子的故事。
我记得最清楚的一段是祥子买第一辆车的时候,他卖了三年的苦力,终于买到了一辆属于自己的车,高兴地不得了。
通读全文,我领会到了老舍给我们的启示,你是否也能读出来呢?他们胜了世界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充满了艺术,带给大家启迪。
《贝多芬传》让我们知道了贝多芬不为人知的一面,《米开朗琪罗传》让我们懂得了梦境比阴暗的现实幸福无比,《托尔斯泰传》让我们明白了托尔斯泰认定的事实:生命就是痛苦,但我们要战胜痛苦,取得成功。
阅读名著,就像是欣赏一首美妙的歌曲,要认真地听,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关于名著的材料议论文二读名著,对于我们中学生有很大帮助。
首先在文学语言上得到品味;其次在精神上受到启发。
读《骆驼祥子》,你可以品味到老舍先生的语言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在描写天气的时候,那么形象的说法让你身临其境,也感到天气的恶劣。
不断品味中,会提高你的写作能力,让你的语言越来越好!这说明,应该读名著!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你所体会到的不仅仅再是语言上的优美,而是精神上的洗涤。
请从四大名著中任选一部围绕其中你感兴趣的一个话题撰写一篇论文

请从四大名著中任选一部围绕其中你感兴趣的一个话题撰写一篇论文论文摘要:《西游记》作为明朝中叶的小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的宗教文化和宗教思想。
这部小说中佛、道教、儒教三种文化融合在一起,反映出当时三教合流的社会思想。
究其根源,应是受当时的陆王“心学”以及政、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而小说对宗教的戏谑嘲讽则反映出中国人独特的宗教信仰和当时社会个性解放的启蒙思想影响。
几乎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一定社会生活钓反映,作为神魔小说杰出代表的《西游记》也不例外。
正如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所指出的,《西游记》“讽刺椰榆则取当时世态,加以铺张描写。
”“作者察性,复善谐剧,故虽变化恍忽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性,精魅亦通世故。
”的确如此,透过《西游记》中描写的虚幻的神魔世界,我们处处可以看到现实社会的投影。
本文从小说涉及的宗教文化这一角度入手,探求该小说所体现的宗教思想及产生的根源。
一、《西游记》中的宗教文化《西游记》中,同时包括了佛教、道教、儒教的文化,三者贯穿揉合在一起。
1、佛教文化。
佛教文化是小说中最明显的部分,这部小说的题材本就是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因而佛教文化在整部小说中处处皆是。
小说借助唐僧、观音菩萨等人物之口大量宣传佛教思想,唐僧师徒遇到劫难时往往求助的就是佛教的神仙。
唐僧的三个徒弟由妖到僧、终成正果的结局也阐释了佛教的文化思想。
小说通过唐僧师徒的生活起居,反映了佛教的不吃荤、不杀生、不淫欲等清规戒律。
比如,孙悟空为数不多的几次杀生行为(其实有时是被冤枉的)都受到了师傅的严厉惩罚(如第27回《尸魔三戏唐三减圣僧恨逐美猴王》)。
面对异性求爱,唐僧不止一次地表达了他坚定的信念,猪八戒的好色和动摇也受到了惩罚(如第23回《三藏不忘本四圣试禅心》)。
书中描述的许多环境都宣示了佛教文化,而佛教方面的术语更比比皆是,单是从诸多回目中就可以随手摘录到。
如第2回《悟彻菩提真妙理断魔归本合无神》,第14回《心猿归正六贼无踪》,第19回《云栈洞悟空收八戒浮屠山玄奖受心经》,第44回《法身元运逢车力心正妖邪度脊关》,第76回《群魔欺本性一体拜真如》等等。
名著阅读的意义和价值论文

名著阅读的意义和价值论文名著阅读的意义和价值引言:名著是指那些具有重大文学价值和社会影响的作品,它们经久不衰,被广大读者所喜爱和推崇。
名著阅读作为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刻的意义和无限的价值。
本文探讨名著阅读的意义和价值,并分析名著阅读对个人和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一. 开拓视野,增长知识名著作为文化的瑰宝,展示了人类思想和智慧的最高境界。
通过阅读名著,我们能够了解到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历史、文化、社会和人物。
比如,《红楼梦》展现了古代封建社会的兴衰变迁,体现了人性的善恶和美丑;《鲁滨逊漂流记》呈现了一个个体在荒岛上的生存与奋斗,让人体味到了个人勇气和毅力的重要性。
通过读名著,我们不仅可以拓宽自己的历史视野,了解各个时代的历史背景,还可以增加文化常识以及见识,培养对人生的思考与想象力,拓宽我们的知识面。
二. 培养完善的思维方式名著往往以丰富的人物形象、精巧的情节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吸引着读者。
阅读名著时,读者需要深入思考作者所表达的观点、主题和情感,通过学习和借鉴书中的人物命运和道德选择,帮助我们辨别是非、正义和真理;从而培养我们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例如,《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以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勇气不断挑战社会的偏见,树立了一个独立自主的女性形象。
通过阅读名著,我们能够学会用独立的思维方式去看待世界,并保持对传统观念和权威的质疑精神。
三. 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名著不仅展现了人们的丑陋和虚伪,更传递着正义、善良、友善等积极的社会价值观。
通过阅读名著,我们可以看到名著中塑造的那些高尚的品德和道德准则,如《圣经》中的十诫、《儿子与情人》中的家庭伦理问题等等。
同时,名著中的负面教材也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到人性的黑暗面,自我反省,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和世界观。
通过名著的阅读,我们能够汲取正能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健康的道德意识和个人价值观。
四. 增强情商,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名著中丰富多样的人物形象往往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和借鉴。
文学鉴赏论文

我看潘金莲《水浒传》,是四大名著之一,尤其近年来通过诸多影视作品,相信大家对它都知之甚详,不再赘述。
《金瓶梅》,被誉为天下第一奇书,有的评论家甚至认为,它在中国古代白话小说中成就之高犹在《红楼梦》之上。
而在这两部奇书中,均提到了一个人物,她就是潘金莲。
中国古达实不乏美女,浣纱女西施、和亲大使王昭君、胆色俱佳的貂蝉、还有以肥胖丰满主导时尚的杨贵妃,她们或沉鱼落雁,或闭月羞花,然而能使他们流传千古的不仅因为她们的貌美,更重要的是她们对当时身处的国家政局产生了影响,她们各有各的故事。
但作为一个小说里的人物,一个虚构的文学形象,能够栩栩如生的活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心里,她的光辉事迹历经千年流传而不见衰,足以证明这个人物形象的鲜明性和代表性。
然而我不信要问,天下之大,为什么就容不下一个初尝人间甘苦的美人?是谁害得潘金莲一个绝佳美人成了坏女人?杀潘金莲躯体的是武松,害潘金莲命运、蚀潘金莲心者,到底是谁?祸害潘金莲命运的,是清河县那个大户人家的户主。
潘金莲给他家当使女,他见潘金莲生得好看,就动了贪占美色之心,潘金莲不但不依,还告诉了他老婆。
他怀恨在心,自己吃不了潘金莲豆腐,也不让潘金莲好过一生。
他逞强霸世,自己作主,硬是把好端端的潘金莲活活下嫁给个小如鸡、奇丑无比的武大郎。
连普通老百姓都知道,婚姻大事,应该门当户对,可一朵惊艳的鲜花,就这样插在牛粪上。
潘金莲下嫁了小户人家不说,还嫁给了一个年龄大她一轮有余的丑矮子,这不明摆着被羞辱、被折磨、被摧残么!别说潘金莲不甘心,给谁谁都不甘心。
潘金莲要改变命运,只能铤而走险。
搅动潘金莲春心的,是一群包括西门庆在内的癖子。
古人说,英雄难过美人关。
尤其条件优越的花花公子。
潘金莲月容花貌,很快就招来清河县一帮子浪荡公子的欢心。
武大郎见这样下去,凭他,肯定保不住自己老婆,才一咬牙,举家远迁到阳谷县。
可他万万没料到,天下到处有野犬。
在阳谷县没多少日子,武松回来了。
潘金莲暗恋小叔子武松为心上人的美梦破灭,心烦气躁,很不开心。
初中语文论文题目大全

初中语文论文题目大全一、古典文学研究1. 论《诗经》中的自然景物描写对后世文学的影响2. 《楚辞》中的神话传说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3. 论先秦散文的艺术特点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4. 从《史记》看司马迁的史学观与文学才华5. 汉乐府诗的民间性与现实关怀二、诗词鉴赏1. 唐代边塞诗的豪放与悲壮2. 李白诗歌中的浪漫主义精神及其艺术价值3. 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及其历史意义4. 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豪放词风研究5. 论元好问诗歌的感伤情怀与艺术成就三、现当代文学探讨1. 论鲁迅小说集《呐喊》的艺术特色与社会意义2. 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分析3. 沈从文小说的乡土情怀与民族精神4. 莫言小说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研究5. 从《围城》看钱钟书对人性的深刻剖析四、文学理论与批评1. 朦胧诗派的美学特征及其在当代诗坛的地位2. 新写实小说的崛起与文学传统的继承3. 伤痕文学与寻根文学的比较研究4. 当代女性文学创作中的性别意识与女性形象5. 网络文学的发展现状及其对传统文学的挑战与机遇五、文化传承与创新1. 古典诗词在现代社会的传播与创新2. 中国传统文化在语文教育中的传承与弘扬3. 民间故事与神话传说在当代文学创作中的运用4. 传统戏曲艺术在语文教育中的价值与作用5. 当代文学作品中的地域文化特色及其影响(注:本文仅为五分之一内容,以供参考。
)六、文学作品与历史背景1. 《红楼梦》与清朝中期的社会变迁探讨《红楼梦》如何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阶层矛盾、家族兴衰以及女性地位的变化。
2. 《呐喊》与五四运动时期的觉醒意识分析《呐喊》中鲁迅如何通过小说展现五四运动时期知识分子的觉醒与探索。
3. 《边城》与民国时期湘西地区的社会风貌通过《边城》透视民国时期湘西地区的风土人情和社会矛盾。
4. 《平凡的世界》与改革开放初期农村生活的变迁论述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如何描绘改革开放初期农村生活的变化及其对人物命运的影响。
5. 《三体》与21世纪初中国科幻文学的崛起探讨刘慈欣的《三体》如何开启了中国科幻文学的新纪元,以及它对现代科技与人性的深刻思考。
论文学作品《平凡的世界》影视改编的现实意义

论文学作品《平凡的世界》影视改编的现实意义作者:霍威臣来源:《现代交际》2015年第05期[摘要]电视剧《平凡的世界》高度还原了原著的精神面貌,但同时又在剧中赋予了主人公更加丰富的故事情节和情感世界。
它的成功不仅在于收视率有多高,更在于它所传达出来的时代正能量,以及当人们走出屏幕对于平凡生活的坚定和信念。
[关键词]文学作品影视改编正能量启示意义[中图分类号]J9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5-0096-01文学名著改编是影视剧本的一个重要来源,同时也是我国影视剧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时代精神以更为生动、立体的形式呈现出来,既要保持文学作品的原汁原味,又要遵循电视剧的艺术规律。
从老舍的长篇小说《四世同堂》、钱钟书的长篇小说《围城》、莫言的中篇小说《红高粱》,到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这些经典的文学名著先后被搬上荧屏,以影视剧的形式重温了中国的文化精髓,同时它们所产生的现实意义也是不容忽视的。
一、超越时空传递时代正能量1988年5月,著名作家路遥历时13年完成了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的写作,这部小说全景式地描绘了上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中国城乡生活改变和人们情感变迁的故事,它超越了贫穷卑微,超越了残酷的生活,以一种诗意的方式表现那个特殊的年代。
曾在20世纪90年代风靡一时,堪称中国当代现实主义文学的神话作品之一。
电视剧《平凡的世界》高度还原了原著的精神面貌,但同时又在剧中赋予了主人公更加丰富的故事情节和情感世界,其从文本变为影像的改编更多的是一种情怀式的体现。
从电视剧中王雷的表演可以看到,孙少安不再如小说里那样被动生活,而是拥有了更广阔的胸襟、更顽强的斗志和更灵活的头脑。
这种故事情节的设定和指向,正是编剧准确地针对于今天的中国现实,根据对当今社会的观察,给孙少安选择了更为清晰的成长和成功路线,使得人物情绪对比更加强烈、鲜明,不但增加了剧集的戏剧性,同时也提高了现实的准确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与熊掌的取舍
由《特洛伊》谈名著改编电影的情节取舍
《荷马史诗》作为古希腊和西方文化中最伟大的作品,为我们展现了古希腊社会的图景,为此我们应当深深感谢盲诗人荷马。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在的导演们通过电影,用光与影的手段,为我们重现了《伊里亚特》中那场宏伟的战争。
观看电影《特洛伊》时,我们仿佛回到了那个古老的时代,置身于达达尼尔海峡旁那座雄伟的伊利昂城下,满怀激动的看着阿基里斯和赫克托的决斗……然而对比《伊里亚特》和电影《特洛伊》,我们还是可以发现,它们在内容上有着显著的区别。
我还清晰记得第一次看到《伊里亚特》时的感觉:那么厚的一本书,不知道要多久才能看完!所以多年过去了,我始终都没去触碰这本书。
直到看完电影《特洛伊》,怀着对布拉德皮特饰演的阿基里斯无限的喜爱和崇拜,我毅然捧起这本书,用了近半个月的时间读完了这部近50万字的巨著。
看完之后,我对特洛伊战争和阿基里斯都有了新的认识。
电影与原著的差别巨大,要将这本500多页的书浓缩在一部2个小时的电影里,编剧必须对原著进行大幅的取舍、删改。
究竟怎样去删改,这是很值得讨论的。
电影中完全删去了原著中关于希腊神话的描写。
《伊里亚特》中那场因神的争执而起,几乎完全由神来左右的战争,在电影里变成了以阿基里斯和赫克托为决定因素的两部族战争。
摒除了奥林波斯山的众神,的确更适应这个无神论社会的需求,但这样也造成了剧情连贯性的缺损。
不去提阿波罗和波塞冬帮助建立伊利昂的事,不去提阿基里斯半人半神的身份,单就金苹果之争和阿基里斯之踵,电影缺少了这这两点剧情,便显得突兀了许多。
试想那小王子帕里斯就算再怎么样浪荡不羁,也绝对没有胆量去拐骗奥拉莫涅斯之妻海伦,而最后为伊利昂城献身的赫克托也绝不会仅仅因为对弟弟的爱而纵容帕里斯这样做,他很清楚这样的结局是什么。
所以少了美神阿弗洛狄忒的帮组,战争的起因是唐突的。
同样的,伟大的战无不胜的捷足的阿基里斯就那样随意的死在懦弱的无能的胆小的帕里斯手中,而且就仅仅因为脚后跟的那一箭,这简直让人觉得虚假。
其原因就是缺失了阿基里斯触怒太阳神阿波罗导致这位神祗在一旁帮助帕里斯暗算了阿基
里斯这个情节。
虽然电影在情节连贯性上略显缺失,但是改编过的剧本还是很好的呈现了这场3000多年前的宏伟战争。
无论从战争场面,还是打斗场景,这部电影真的可以算是一部超级巨制,也算配得上原著的史诗之称。
而且从人物塑造的角度上来说,电影塑造的各个形象还是相当成功的。
没有了原著中数百位英雄和几十位神的登场,我们便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寥寥无几的几个人身上。
英勇无畏的阿基里斯,贪婪无耻的阿伽门农,坚韧不屈的赫克托,胆小懦弱的帕里斯……虽然电影没有呈现原著中这些人物的所有特点,但主要性格基本都展露无遗。
而这样刻画出来的人物,很多时候反而更容易让我们爱憎分明。
比如坦诚来讲,我更喜欢电影中的阿基里斯而不是《伊里亚特》中的阿喀琉斯。
当然这
绝对不是因为布拉德皮特的原因。
而是因为我喜欢那个充满人性优略点的阿基里斯,我希望他是因为想念自己父亲和出于对老人同情的原因把赫克托的尸体归还普里阿莫斯
而不是出于对宙斯意志的服从;我希望他是因为对布里塞伊斯发自内心的爱而依然返回战火交加的伊利昂城并倒在帕里斯的暗箭下而不是因为命中注定不可避免的死于神的
报复。
当影片末尾他和布里塞伊斯两人消除芥蒂相拥而泣的时候,帕里斯的利箭射穿了他的脚踝。
他忍着剧痛含笑对她说:“我没事,不要紧。
你快跑吧!”目送着爱人平安离去,自己在巨大的痛苦中死去。
这样的画面呈现在我们面前时,谁能不为之动容呢?这样一个充满人性为荣誉而生为爱而死的阿基里斯远比那个命运多舛的阿喀
琉斯值得我们热爱和尊敬!另外电影几乎完全颠覆了奥兰多布鲁姆和他饰演的帕里斯的形象。
在希腊神话里那个被人称为亚历山大,意为惊人的男子汉的帕里斯,在电影里成了彻头彻尾的浪荡公子。
他胆小,他懦弱,他自私,他不负责任……这位史上最帅的精灵族弓箭手仅有的作为就是拐骗海伦导致自己的国家陷入战火和莫名其妙的
以他闻名于世的弓箭偷袭射死了伟大的阿基里斯。
虽然很令人不齿,但是正是他完成了这次因爱而起为爱而终的战争的开始和结尾。
从影片的一开始那段独白“于是我们问自己,我们的所作所为会名流千古吗?在我们消失很久以后,当陌生人听到我们的名字时,会知道我们是谁吗?我们战争时有多勇敢吗?我们的爱情有多伟大吗?”我们就应当知道,这纯粹是一部关于战争与爱情的影片,永恒不变的好莱坞题材。
无论是战火纷飞还是宁静祥和,爱情总是最伟大的。
因为爱情导致了这场荒谬的战争,因为爱情公认的史上最伟大的战士阿基里斯莫名其妙死在了伊利昂。
然而伟大的阿基里斯死于不朽的爱情远比高傲的阿基里斯死于藐视虚无的神灵让我们更加感动。
远离神灵,他更加接近我们,脱离半人半神的身份,他的形象显得更加丰满。
同样的还有英勇的赫克托,我宁愿接受改编过的电影里他为了家园和战士的荣誉与阿基里斯决斗而死,而不是史诗里描写的受到神的蛊惑和欺骗而出战,并被阿基里斯像老鹰追兔子那样追着他逃跑。
电影中两个伟大的英雄都没有错,错误的只是那场战争。
说了那么多电影与名著的不同,我们还是回到主题,来分析一下这些差异的原因吧。
首先是对原著中众神的舍弃。
我仔细想过,如果我是编剧或者导演,如果保留这些神明,我该如何拍摄的问题。
恕我才疏学浅,想来想去我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办法来表现他们。
既不能让他们悬浮在空中成为虚无,又不能只是简单给他们头上加一个光圈,而且关于这场战争牵涉神明众多,宙斯、赫拉、忒提斯、阿波罗、波塞冬、雅典娜……一个登场,其他的也不可避免,如此众多的登场人物,势必要冲淡对电影主角的刻画。
与其勉为其难的表现,倒不如真的舍弃不用。
不过我个人感觉,编剧在舍弃这些神话的时候,做的不够彻底。
如影片刚开始时,那个男孩无意中提到阿基里斯的身份和他那不死神明的母亲,虽然阿基里斯淡然否认,但阿基里斯出征前他母亲在海边的一回眸,还是暗示了忒提斯海洋女神的身份;还有帕里斯在那么近的距离不偏不斜的一箭射中了阿基里斯的脚踝,虽然之后数箭接连射中阿基里斯的胸膛,但阿基里斯之踵的典故还是让我们印象深刻,这里反而成了影片的一处败笔。
也许是编剧也不知道除了神的干预还有什么可以让
伟大的阿基里斯死去吧,不过我认为这些暗示其实通通去掉会更好。
之后来谈一下人物刻画差异的原因吧。
作为一部商业大片,《特洛伊》本来就是为了吸引观众赚取票房而存在的。
影片云集众多好莱坞巨星,且其中大半是俊男美女,布拉德皮特、埃瑞克巴纳、奥兰多布鲁姆、戴安克鲁格……很多影迷都是冲着全球最性感男人布拉德皮特而去的,也不乏众多想一睹绝世美女海伦风姿的影迷。
因为票房因素,编剧必须突出皮特所饰演的阿基里斯,这部电影只有他一个主角,诸如奥兰多布鲁姆、戴安考克斯全都成了配角,原著中同样英勇无敌的埃阿斯就根本没出场。
同样的,这场规模宏大的战争如果没有爱情的戏份,票房吸引力还是不够,于是编剧和导演又做了调整,结果就是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部《特洛伊》。
必须承认为票房而进行的一系列改编还是很成功的,这部史诗巨制在全球获得了超过5亿美元的票房收人,在历史排行榜上也进入了前50名。
名著当然没有这样的商业气氛,荷马也不会考虑几千年后会有多少人看过他的史诗。
作为一位诗人,他仅仅是从文学的角度整理记录了历史的一页,然而几千年过去了,《伊里亚特》仍璀璨生辉,相信再过几千年,它还是人类文学宝库的一颗闪耀之星。
从历史和文学角度,《伊里亚特》的成就是《特洛伊》无法比拟的,二者不可同日而语。
仅就电影而言,《特洛伊》还是很成功的。
如果将价值和金钱视为鱼和熊掌,《特洛伊》给之前和之后的改编电影一个很好的范例,取舍之中,二者有时是可得兼的!情节的取舍,要考虑的还有很多!我才疏学浅,言至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