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自适应滤波器(E题)报告

合集下载

2017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综合测评题

2017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综合测评题

输出电阻 Ro=600 欧姆,波形无明显失真。 3. 三角波产生器输出信号参数要求: = 1 ± 5%, =5 ± 100 ,
输出电阻 Ro=600 欧姆,波形无明显失真。 4. 100 同相加法器输出复合信号参数要求: = 2 ± 5%, =5 ±
,输出电阻 Ro=600 欧姆,波形无明显失真。
5.
滤波器输出正弦波信号参数要求:
= 3 ± 5%,
=5
± 100

输出电阻 Ro=600 欧姆,波形无明显失真。 6. 每个模块的输出的输出负载电阻为 600 欧姆,应标示清楚、置于明显位 置,便于检查。 7. 给出方案设计、详细电路图和现场自测数据波形(一律手写、3 个同学 签字、注明综合测试板编号),与综合测试板一同上交。 8. 电源只能选用+5V 单电源,由稳压电源供给。不得使用额外电源。 9. 要求预留方波 Vo1pp、四分频后方波 Vo3pp、三角波 Vo2pp、同相加法器 输出复合信号 Vo4pp、滤波器输出正弦波 Vo5pp 和+5V 单电源的测试端子。 注意:不能外加 READ2302G 和 HD74LS74 芯片, 不能使用除综合测评板上芯 片以外的其他任何器件或芯片,不允许参赛队更换综合测评板。 说明: 1.综合测评应在模数实验室进行,实验室能提供常规仪器仪表、常用工具 和电 阻、电容、电位器等。 2.综合测评电路板检查后发给参赛队,原则上不允许参赛队更换电路板。 3、若综合测评电路板上已焊好的 READ2302G 和 HD74LS74 芯片被损坏,允许提供 新的 READ2302G 和 HD74LS74 芯片,自行焊接,但要记录并酌情扣分; 4、提供 READ2302G 和 HD74LS74 芯片使用说明书随综合测评板一并提供。

2017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2017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2017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远程幅频特性测试装置(H题)2017年8月12日摘要本远程幅频特性测试装置是由信号源、放大器、幅频特性装置、电源模块等组成。

本设置中信号源的输出频率范围为:1MHz~40MHz且具有自动扫描功能,步进: 1MHz;放大器的输出电压的峰值为1V,且波形无明显失真;远程幅频特性测试装置可用示波器显示放大器输出信号的幅频特性。

放大器的输出信号信息与笔记本电脑连接起来时,笔记本电脑就可完成放大器输出信号的幅频特性测试,并能以曲线的方式显现出来。

用设计利DDS原理由FPGA经D/A转换产生扫频信号,再经待测网络实现峰值检测和相位检测,从而完成了待测网络幅频和相频特性曲线的测量和显示。

经过调试,示波器显示待测网络频率范围1MHz~40 MHz的幅频和相频特性曲线,该系统工作稳定,操作方便。

关键词:频率特性测试仪、幅频特性、相频特性、FPGA1.方案设计与论证 (3)1.1 单片机的选择 (3)1.2整体方案设计 (4)1.3控制系统的论证与选择 (4)2.系统理论分析与计算 (5)2.1扫频测试法理论依据 (5)2.2 DDS信号源 (6)2.3相位差测量 (6)2.4特性曲线显示分析 (7)3.电路的设计 (7)3.1.放大器 (7)3.2 TLV3501比较器的设计 (8)3.2系统总体框图 (9)3.3电源 (10)3.4滤波电路 (11)4.测试方案及测试结果 (12)4.1 测试仪器: (12)4.2 测试方案: (12)5.测试结果: (13)6结论 (13)7.文献 (14)1.方案设计与论证1.1 单片机的选择方案一:普通的AT89S51从内部的硬件到软件有一套完整的按位操作系统,称作位处理器,处理对象不是字或字节而是位。

不但能对片内某些特殊功能寄存器的某位进行处理,如传送、置位、清零、测试等,还能进行位的逻辑运算,其功能十分完备,使用起来得心应手。

但是运算速度过慢,保护能力很差,AD、EEPROM等功能需要靠扩展,增加了硬件和软件负担方案二:STM32系列基于专为要求高性能、低成本、低功耗的嵌入式应用专门设计的ARM Cortex-M3内核。

2017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综合测评题

2017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综合测评题
2017 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综合评测题
综合测评注意事项
(1) 综合测评于 2017 年 8 月 21 日 8:00 正式开始,8 月 21 日 15:00 结束; (2) 本科组和高职高专组优秀参赛队共用此题。 (3) 综合测评以队为单位采用全封闭方式进行,现场不能上网,不能使用手机。 (4) 综合测评结束时,制作的实物及《综合测评测试记录与评分表》,由全国专家组委派 的专家封存、交赛区保管。
滤波器输出正弦波信号参数要求:
= 3 ± 5%,
=5
± 100

输出电阻 Ro=600 欧姆,波形无明显失真。 6. 每个模块的输出的输出负载电阻为 600 欧姆,应标示清楚、置于明显位 置,便于检查。 7. 给出方案设计、详细电路图和现场自测数据波形(一律手写、3 个同学 签字、注明综合测试板编号),与综合测试板一同上交。 8. 电源只能选用+5V 单电源,由稳压电源供给。不得使用额外电源。 9. 要求预留方波 Vo1pp、四分频后方波 Vo3pp、三角波 Vo2pp、同相加法器 输出复合信号 Vo4pp、滤波器输出正弦波 Vo5pp 和+5V 单电源的测试端子。 注意:不能外加 READ2302G 和 HD74LS74 芯片, 不能使用除综合测评板上芯 片以外的其他任何器件或芯片,不允许参赛队更换综合测评板。 说明: 1.综合测评应在模数实验室进行,实验室能提供常规仪器仪表、常用工具 和电 阻、电容、电位器等。 2.综合测评电路板检查后发给参赛队,原则上不允许参赛队更换电路板。 3、若综合测评电路板上已焊好的 READ2302G 和 HD74LS74 芯片被损坏,允许提供 新的 READ2302G 和 HD74LS74 芯片,自行焊接,但要记录并酌情扣分; 4、提供 READ2302G 和 HD74LS74 芯片使用说明书随综合测评板一并提供。

2017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试题 设计报告

2017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试题  设计报告

2017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试题设计报告四旋翼自主飞行器探测跟踪系统(C题)【本科组】廖聪,吴雨航,张锦华摘要:根据四旋翼飞行器飞行原理,首先根据设计方案采购了飞行器机体模型,选择合适的直流无刷电机作为系统动力装置,选取了功能强大且容易开发的微处理器、传感器和相关电子元器件,并做了大量的系统软硬件调试工作,最终完成了整体设计。

根据系统动力学模型设计控制算法,设计控制系统控制规律,主要包括两个控制回路姿态控制回路、位置控制回路。

在仿真软件平台上,进行控制算法验证及实验研究,优化飞行控制算法参数。

最后,设计实时性高的控制系统软件程序,进行相关实验调试工作,最终设计出能够实现一键飞行探测跟踪的四旋翼自主飞行器。

关键词:ATMEGA2560 瑞萨R5F523T5ADFM MPU6000陀螺仪超声传感器一、系统方案根据设计任务的要求,本系统包括飞行控制模块、驱动模块、飞行导航模块、测距模块等。

1、飞行控制模块的选择飞行控制模块是四旋翼自主飞行器的核心。

按照题目要求,飞行控制模块由ATMEGA2560处理器的开发板专门实现飞行控制算法。

为了实现自主飞行探测跟踪,必须要形成控制的闭环回路,必须要有检测和反馈系统状态的传感器,包括四旋翼的姿态、经纬度、航向、高度、空速、角速率等信号。

目前看来,国内外普遍应用MEMS器件来获取姿态、高度、空速、经纬度等信息。

此外这中间还需要有A/D采样电路、信号调理电路对采集的电信号进行必要的转换和简单的滤波。

针对四旋翼飞行器,控制方法有PID控制、反步法、滑模控制等飞行控制算法,我们采用经典的PID控制算法。

2、驱动模块的选择方案一:采用普通直流电机。

普通直流电机有价格低廉、使用简单等优点,但其扭矩较小,可控性差,此系统要求控制精度高、速度快、且质量要小,所以直流电机一般不能满足要求。

方案二:采用无刷直流电机,其具有响应速度快、较大的启动转矩,从零转速至额定转速具备可提供定转矩的性能。

2017年大学生子电子设计竞赛题目(A-P题全)附元器件清单

2017年大学生子电子设计竞赛题目(A-P题全)附元器件清单

完成第( 2)项
完成第( 3)项
完成第( 4)项 合计
完成第( 1)项
完成第( 2)项
完成第( 3)项 其他
合计
总分
满分 3
6
6
3
2
20 12 10 15 13 50 10 15 15 10 50 120
A-3/3
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的茁壮。
2017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试题
四、评分标准
系统方案 理论分析与计算
设计 报
基本 要求
完成第( 1)项 完成第( 2)项 完成第( 3)项 完成第( 4)项
项目 技术路线、系统结构、方案论证 小球检测及控制方法分析 电路设计与参数计算, 小球运动检测及处理, 执行机构控制算法与驱动 测试方法,测试数据,测试结果分析 摘要,设计报告结构及正文 图表的规范性
合计
合计
B-2/3
分数 3 5
5 4
3
20 10 10 15 15 50
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的茁壮。
发挥 部分
完成第( 1)项 完成第( 2)项 完成第( 3)项 完成第( 4)项
合计 总分
15 15 10 10 50 120
B-3/3
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的茁壮。
20cm
计时并显示,单位为秒。
7
20cm
2
3cm
5
4.5cm
8
20cm
3
6
9
二、要求
1.基本部分
图 1 平板位置分布示意图
( 1) 将小球放置在区域 2,控制使小球在区域内停留不少于 5 秒。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2017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远程幅频特性测试仪(H题)2017年08月12日摘要本幅频特性测试装置采用STM32F407为主控芯片,通过集成DDS芯片AD9959作为信号源,实现了幅度和频率的动态可调;通过级联两块AD8367作为放大器,实现了增益0-40dB连续可调,具有较好的噪声抑制效果;通过AD8310对数检波模块,实现了不同频率信号幅度的测量,并且能够定性的绘制出幅频特性曲线.关键词:幅频特性测试装置;DDS;VGA;低噪;对数检波AbstractThe amplitude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 test device uses STM32F407 as the main control chip, through the integrated DDS chip AD9959 as the signal source, to achieve the amplitude and frequency of the dynamic adjustable; through the cascade of two AD8367 as an amplifier, to achieve a gain of 0-40dB continuously adjustable , With good noise suppression effect; through the AD8310 logarithmic detection module, to achieve a different frequency signal amplitude measurement, and can qualitatively draw the amplitude and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rve. Keyword: amplitude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 test device;DDS;VGA;low noise;logarithmic detection目录一.方案论证.................................................................................................................. 1.1方案比较与选择.......................................................................................... 1.2方案描述......................................................................................................二.理论分析与计算........................................................................................2.1DDS模块..................................................................................................... 2.2放大器模块.................................................................................................. 2.3幅值测量模块..............................................................................................2. 4 π型衰减网络三.电路与程序设计........................................................................................3.1电路设计...................................................................................................... 3.2程序设计........................................................................................................四.测试方案与测试结果 ............................................................................... 五.结论............................................................................................................................远程幅频特性测试装置(H题)一.系统方案1.方案比较与选择1)信号源模块:方案一:采用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方案。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综合测评题论文报告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综合测评题论文报告

放大器的应用[摘要]集成运放裨上是一种高增益直流放大、直流放大器既能放大变化极其缓慢的直流信号,下限频率可到零;又能放大交流信号,上限频率与普通放大器一样,受限于电路中的电容或电感等电抗性元器件。

集成运放和外部反馈网络相配置后,能够在它的输出和输入之间建立起种种特定的函数关系,故而称它为“运算”放大器。

本课程设计的基本目标:使用一片通用四运放芯片LM324组成预设的电路,电路包括三角波产生器、加法器、滤波器、比较器四个设计模块,每个模块均采用一个运放及一定数目的电容、电阻搭建,通过理论计算分析,最终实现规定的电路要求。

[关键词]运算放大器LM324、加法器、滤波器、比较器目录一、设计任务 (1)二、设计方案及比较 (2)1. 三角波产生器 (2)2. 加法器 (2)3. 滤波器 (2)4. 比较器 (3)三、电路设计及理论分析 (3)四、电路仿真结果及分析 (4)1.U端口 (4)1o2.U端口 (4)1i3.U端口 (4)2i4.U端口 (4)2o5.U端口 (4)3o五、总结 (4)一、设计任务使用一片通用四运放芯片LM324 组成电路框图见图1(a),实现下述功能:使用低频信号源产生Hz f V t f u i 500)(2sin 1.0001==π的正弦波信号, 加至加法器的输入端,加法器的另一输入端加入由自制振荡器产生的信号1o u ,1o u 如图1(b )所示,1T =0.5ms ,允许1T 有±5%的误差。

图中要求加法器的输出电压11210o i i u u u +=。

2i u 经选频滤波器滤除1o u 频率分量,选出0f 信号为2o u ,2o u 为峰峰值等于9V 的正弦信号,用示波器观察无明显失真。

2o u 信号再经比较器后在1k Ω 负载上得到峰峰值为2V 的输出电压3o u 。

电源只能选用+12V 和+5V 两种单电源,由稳压电源供给。

不得使用额外电源和其它型号运算放大器。

2017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设计报告

2017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设计报告

2017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简易水情检测系统(P题)2017年8月12日摘要本设计的是简易水情检测系统以STC89C52芯片为核心,辅以相关的外围电路,设计了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水情检测系统。

系统主要由5V电源供电。

在硬件电路上在,用总线连接PH值传感器和水位传感器,通过传感器收集到的水情数据发送到单片机,单片机存储实时数据,并显示在12864LCD液晶屏上。

在软件方面,采用C语言编程。

通过对单片机程序设计实现对水情检测系统的水情数据的采集、显示和检测。

关键词:单片机最小系统;PH值传感器;水位传感器;AD模块AbstractThe design is a simple water regime detection system to STC89C52 chip as the core, supplemented by the relevant external circuit, designed to single-chip as the core of the water regime detection system. The system is powered by 5V power supply. In the hardware circuit, with the bus connection PH sensor and water level sensor, through the sensor to collect the water data sent to the microcontroller, single-chip storage of real-time data, and displayed on the 12864LCD LCD screen. In software, the use of C language programming. Through the single-chip program design to achieve the water regime detection system of water data collection, display and detection.Key words:single chip minimum system; PH value sensor; water level sensor; capacitance简易水情检测系统(P题)【专科组】一、系统方案本系统主要由单片机STC89C52模块、LCD显示模块、PCF8591电压转换模块、电源模块、水位检测模块、PH值检测模块组成,下面分别论证这几个模块的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号输入
同相参考 正交参考
FIR
+
-
滤波器输出
信号输出
FIR
更新滤波器值
误差信号
LMS
图 3 LMS 算法流程图 6
四.测试方案与测试结果
使用仪器 DG4162 信号源/频率计……1 台 DS1102E 示波器……1 台 测试项目 详细测试方案请见附录。测试结果如表 1 和表 2。
表 1 基本要求测试结果
滤波器
频率差≥100Hz 时,输出能够恢复
时,输出能够恢复 输入信号,幅度频
输入信号,幅度频 率误差均小于
率误差均小于
10%,滤波器对有
10%,滤波器对有 用信号衰减小于
用信号衰减小于 1%
1%
是否 达标 是


测试方案简述 与测量仪器 DG4162 函数发生器 DS1102E 示波器 示波器频率计 DG4162 函数发生器 DS1102E 示波器 示波器频率计
DG4162 函数发生器 DS1102E 示波器 示波器测输出信号幅 度、频率 测试方案按照题目说明 3
表 2 发挥部分测试结果
测量项目 2.1 自适应滤 波器
2.2 自适应滤 波器
题目指标
完成情况
输入输出均正弦, 输入输出均正弦,频
频率差≥100Hz 率差≥100Hz 时,输
时,输出能够恢复 出能够恢复输入信
4)自适应滤波器模块
方案一:采用模拟方案。 由参考信号生成两路正交信号分别和输入信号相乘, 再通过积分器得到一对 正交信号的权值,然后分别与两路正交信号相乘得到干扰信号。最后用模拟减法 器减去干扰信号即可实现滤波。 方案二:采用数字方案。 将干扰信号源和加法器的输出信号通过 AD 采样后输入到 ARM 处理器中。 在 ARM 中设计多个陷波器分别滤除干扰信号的固定谐波。基波频率通过 LMS 自适应算法跟踪锁定,再通过 DDS 还原干扰信号,再通过与有用信号源的运算 操作滤除干扰信号。 提一下 ZYNQ 的 PL PS 或在框图上 否则后面直接就用 到了。 综上,方案二实现相对容易,修改参数较为方便,因此选取方案二。
测量项目
题目指标
完成情况
1.1 加法器 输入峰峰值 1~2V 实现 10~100kHz
频率 10~100kHz 内任意频率信号
相加
1.2 移相器 10~100KHz 内点 10~100KHz 内任
频上相位 0~180 意相位可调,放大
度可调,放大倍数 倍数 1±0.1 以内
控制在 1±0.1
1.3 自适应 输入输出均正弦, 频率差≥100Hz
二.理论分析与计算
1.加法器模块
加法器模块采用同相比例运算电路。电路输入和输出成线性叠加关系,输出
和输入满足以下关系式:
Vout

(
R1 R2 R2
)(VIN
1
R3 R3 R4
VIN 2
R4 ) R3 R4
(1)
设 R1 R2 R3 R4 =10KΩ, 则 Vout VIN1 V IN 2 ,实现了两路信号相加。电路见附录图
3
自适应滤波器(E 题)
【本科组】
一.系统方案
1.方案比较与选择
1)加法器
方案一:采用 AD8510 放大器制作加法器 采用 ADI 公司的通用运算放大器 AD8510 制作加法器。AD8510 增益带宽积 典型值为 8MHz,具有低噪声,低偏置的特点,此方案可以选择对信号进行相加,同 时将信号源和后级隔离开来,适合这次低频段运算使用。 方案二:采用 OPA1612 制作加法器 采用 TI 公司的低噪声精密放大器 OPA0611 实现加法器。OPA1611 具有 40MHz 的单位增益带宽,具有超低噪声和超低失真,性能较好。 综合以上两种方案,方案二相对简单,性能较好,故选择方案二。
有用信号源
频率计
参考信号源
DLL
DDS

sinx cosx
sin3x cos3x
· ·
sin·11x cos11x
PS
LMS
LMS LMS
++ 加法

+
图 2 PL 部分流程图
(2)PS 部分 PS 部分主要完成 6 路信号的 LMS 算法,得到各路滤波输出信号。 单路信号的 LMS 算法流程图如图 3 所示。
1.1 方案比较与选择.............................................................................................. 4 1.2 方案描述.......................................................................................................... 5
二.理论分析与计算 ................................................................................5
2.1 加法器模块...................................................................................................... 5 2.2 移相器模块...................................................................................................... 6
四.测试方案与测试结果 ........................................................................9 五.结论 ..................................................................................................10
1。
2.移相器模块
移相器模块采用三个级联的一阶全通滤波器,实现了 0~360°相移。电路图 见附图 2。
其传输函数为:
H j 1 jc1R2
(2)
1 jc1R2
幅频特性为:
H j 1
(3)
相频特性为:


j



2 arctan

1 R2c1

输入信号,幅度频 号,幅度频率误差均
率误差均小于
小于 10%,滤波器对
10%,滤波器对有 有用信号衰减小于
用信号衰减小于 1%
1%
输入三角波和方 输入三角波和方波信
波信号,频差大于 号,频差大于 10Hz,
10Hz,输出恢复 输出恢复波形与输入
(2)移相器设计 具体见附图 2。使用三个一阶全通滤波器级联实现 0~360°内任意连续相移。
2.程序设计
作为本系统主控芯片,Xilinx ZC7020 作为整个系统主控。主要分为两部分, PS 和 PL 部分。
(1)PL 部分 参考信号进入 PL 测频模块和 PLL 模块,得到相位控制字控制 12 路 DDS 产 生 6 对正交信号送入 PS 端,经 PS 完成 LMS 算法后,将计算得到的误差信号送 入 PL,与有用信号相减后输出。 其流程图如图 2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所示
关键词:SOC,移相器,自适应陷波器,LMS 算法
Abstract
This design is based on ZYNQ-7000 platform as the core of the adaptive notch filter, realize automatic tracking and filtering of the interference signal within the useful signal falls in bandwidth. The design includes adder module, phase shifter module, an adaptive filter module. The two parts module implemented by analog method, the core module mainly is using digital adaptive filter scheme. The adder module achieve superposition of useful signal and interference signal source, phase 0-180 of the output signal of the adder to achieve phase shifter module, adaptive filter module adopts parallel LMS algorithm, to achieve the automatic tracking and filtering of signal interference.
三.电路与程序设计 ................................................................................7
3.1 电路设计.......................................................................................................... 7 3.2 程序设计.......................................................................................................... 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