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物理环境与人体健康(标准版)

合集下载

浅谈环境卫生与人类健康的相互关系

浅谈环境卫生与人类健康的相互关系

一方面 获得了食品及生活资料供应的多样 性和稳定性,丰富了人类的物质条件,创造 更加舒适方便、有利于人类生存和繁衍的生 活环境。 另一方面 造成了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自然资源耗竭等 环境问题。
特别是二十世纪中期以后,生产力迅猛发 展,人类的活动达到了可以对环境产生全 球性影响的程度。 环境问题反过来对人类健康所造成的威胁 和危害,其规模之大,影响之深远,是人 类始料未及的。
典型的二次污染物,如光化学烟雾主要由 汽车废气中的氮氧化物(NOX)和碳氢化物 (HC)在强烈的太阳紫外线照射下,经过 一系列化学反应所形成的,其成分包括臭 氧、过氧酰基硝酸酯(PANS)和醛类等复 杂化合物。光化学烟雾是一种带有刺激性 的棕红色烟雾,长期吸入会引起咳嗽和气 喘,浓度达50ppm时,人将有死亡危险。 世界上首例光化学污染于1943年发生于美 国洛杉矶市。
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维系生物种群间物质 和能量流的 渠道和纽带。
食物链
一种生物被另一种生物吞食,后者再被第 三种生物吞食,彼此以食物联接起来的锁 链关系称为食物链(food chain)。而各种 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又彼此交错构成食物 网。 食物链(网)概念的重要性揭示了环境中 有毒污染物转移、积累的原理和规律。



生物放大作用 重金属毒物和某些难降解的毒物, 随着食物链的延长,使处于高位级的生物体内 的浓度比处于低位级的生物体内的浓度逐渐增 多加大,这种情况称为生物放大作用。 生物蓄积作用 一种生物对某种物质的摄入量大 于其排出量,随着生物生命过程的延长,该物 质在生物体内的含量逐渐增加,称为生物蓄积 作用。 生物浓缩作用 某种生物摄取环境中的某些物质 或化学元素后,在生物体内的某个部位或器官 逐步浓缩起来,使其浓度大大超过环境中原有 的浓度,称为生物浓缩作用。

物理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物理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4)爆震性耳聋(explosive deafness)
高频听力易受损伤旳解释
①以为早期受损伤旳是耳蜗基底部; ② 外耳道对高频音有共振效应。
噪声所致听力损伤旳机制
➢长久强烈噪音致毛细胞纤毛机械损伤; ➢长久强烈噪音致耳蜗末梢血管痉挛。
听力损伤分级
▪ 轻度听力损伤26~40dB ▪ 中度听力损伤41~55dB ▪ 重度听力损伤56~70dB ▪ 噪声聋71~90dB
单位面积内声波旳能量(W/m2) ②声压:因为声波振动而对介质产生旳压
力(1 Pa=1N/m2)
(2)声压级(LP) 为便于计算和测量而提出旳概念
LP=20 Log PP0(dB) LP:声压级(dB) P:被测声压 P0:基准声压(1000Hz纯音听阈声压)
(3) 响度 人耳对声音强弱旳主观感觉量
循环系统
皮肤血管扩张,末梢循环血量增长,出汗造成血浓 缩,血粘,有效循环血量降低,工作肌群需要足够 血液灌注。 收缩压升高,舒张压不变,脉压差大,是高温作业 工人生理性适应体现。
消化系统
消化腺分泌功能减弱,消化酶旳活性降低, 胃液酸度降低 胃肠蠕动差,吸收、排空速度降低 唾液分泌降低,淀粉酶活性降低 消化道血流量少,影响营养吸收 大量饮水胃液稀释加重消化道承担
分类
机械性噪声
(1)噪声起源 流体动力性噪声
电磁性噪声
(2)强度变化
低频:< 300Hz
稳态噪声 中频:300~800Hz
连续噪声
高频:> 800Hz
非稳态噪声:声压波动
间断噪声
(脉冲噪声:连续时间<0.5s、间隔时间>1s、
声压变化>40dB)
(二)声音旳物理特征及评价

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光污染的危害
•反射光污染:视力下降,引发白内障; 头昏心烦,失眠、食欲下降等类似神经 衰弱的症状;使室内温度增加;反射光 汇聚容易引起火灾;容易诱发车祸。
•彩光污染:长期接受这种照射,可诱发 •流鼻血、脱牙、白内障,甚至导致白血 •病和其他癌变;还会影响心理健康。
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二)热污染 •热污染的类型
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对人体的心理影响 (1) 干扰睡眠和休息; (2) 使人烦恼、激动、易怒,甚至失去理智; (3) 容易使人疲劳,影响精力集中和工作效率; (4) 由于噪声的掩蔽效应,使人不易察觉一些
危险信号,从而易造成工伤事故。
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960年11月,日本广岛市一男子因为不能 忍受附近工厂的噪声而刺杀了该工厂的工厂主。 1961年,一名住在铁路附近的日本青年因为被 过往车辆的噪声折磨,患了失眠症,不堪忍受 痛苦,自杀身亡。同年10月,东京都品川区一 家母子3人因无法忍受附近建筑器材厂发出的噪 声,试图自杀,未遂。
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三、污染物对人群健康损害的方式
化学性污染物在食物链中延伸和放大,并 转移到人体内不断积累,导致人体急性中毒, 或引起慢性中毒;
污染使人体免疫力下降,对不良环境的抵 抗力明显降低,对病原生物的敏感性增加,人 群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增加,儿童生长发育受到 影响。
返回目录
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3、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
接触强烈噪声的妇女,其妊娠呕吐的发生 率和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的发生率都更高,而且 噪声使母体产生紧张反应,引起子宫血管收缩, 影响供给胎儿发育所必需的养料和氧气。
此外,噪声还会导致出生儿体重偏轻。

健康城市的标准是什么

健康城市的标准是什么

健康城市的标准是什么健康城市是指一个城市在经济、社会、环境等各个方面都能够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保障居民的健康和幸福。

那么,健康城市的标准究竟是什么呢?在我看来,健康城市的标准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健康城市应该有清洁的环境。

这包括空气、水质、土壤等各个方面。

空气质量直接关系到居民的健康状况,因此城市应该加强空气污染治理,减少工业排放和机动车尾气排放。

水质也是健康城市的重要指标,城市的自来水应该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避免因为水质问题导致居民患病。

此外,城市的土壤也应该保持清洁,避免受到重金属等污染物的影响。

其次,健康城市应该注重居民的健康教育。

城市应该开展各种健康宣传活动,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引导他们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比如,要倡导少吃油炸食品、多吃蔬菜水果,鼓励居民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此外,城市还应该建立健康档案,定期对居民进行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和干预慢性病,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

再次,健康城市应该有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城市应该建立健全的医疗机构,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同时,城市还应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让居民能够享受到及时、方便、经济的医疗保健服务。

此外,城市还应该加强疾病监测和防控体系,及时控制传染病的传播,保障居民的健康安全。

最后,健康城市还应该有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城市应该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水平。

同时,城市还应该关注特殊群体的健康需求,比如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综上所述,健康城市的标准是一个城市在环境、健康教育、医疗卫生服务和社会保障等各个方面都能够为居民提供良好的保障和服务。

只有这样,城市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健康城市,让居民能够享受到健康、幸福的生活。

城市环境物理考试要点

城市环境物理考试要点

城市环境物理2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在一段时间内,在一定的条件下,保持着自然的,暂时的、相对的动态平衡关系。

4城市型公害:主要表现在大气污染、水之污浊、噪声、振动、地基下沉、废弃物、日照和水源不足、绿地和水面等自然环境的减少、地震和火灾等发生的危险性增加、交通堵塞的方面。

7太阳高度角:h地球表面上某点和太阳的连线与地面之间的交角。

8太阳方位角。

太阳至地面上某给定点连线在地面上的投影与南向的夹角。

9相对湿度:一定温度,一定大气大气压力下,湿空气的绝对湿度与同温同压下的饱和蒸汽量的百分比称为该空气的相对湿度。

10露点温度:使室内不饱和的空气达到饱和状态的特定温度。

即渗出液态水。

11城市热岛:城市市区气温高于郊区。

越接近市中心气温越高,市区任一水平面的等温线图是如同海岛等高线一样的一族曲线。

将气温分布的这种特殊现象称作城市热岛。

12热岛环流:由市区与郊区气温差形成热压差而产生的局地风,其风速一般都比较小。

14气温日较差:一天当中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只差。

16主导风向:也称为单一盛行风向,即该地区只有一个风向频率较大的风向。

18大气污染:指由于自然环境或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使烟尘、有害气体等在大气中的数量、浓度、持续时间等达到一定程度,从而对人的健康及精神状态带来不利影响,或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20噪声:各种不同频率和强度的声音无规律的杂乱组合。

22光通量:由于人眼对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具有不同的灵敏度,我们就不能直接有光源的辐射功率或辐射通量来衡量光能量,必须采用以人眼对光的感觉量为基准的单位即光通量来衡量。

光源发光的基本量。

28泛光照明:对于一些形体较大,轮廓不突出的建筑物可用灯光将整个建筑物或建筑物某些突出部分均匀照亮。

29轮廓照明:以黑暗夜空为背景,利用沿建筑物周边布置的灯,将建筑物的轮廓勾画出来。

简答题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由哪4部分组成?8生产者,包括大部分植物及某些细菌;消费者,动物和非绿色植物;分解者,主要为土壤和地表中的微生物,包括大多数细菌、真菌;非生命物质,指各种无机物、无生命有机物和自然因素,构成生态系统的自然营养物理环境。

环境科学导论_03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

环境科学导论_03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

(4)生物性污染:指病原微生物排
入水体,直接或间接地传染各种疾病。
第三章 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
二、水体自净作用
水体本身有一定的净化污水的能力,即经过水体的物理、化学 与生物的作用,使污水中污染物的浓度得以降低,经过一段时 间后,水体往往能恢复到受污染前的状态,并在微生物的作用 下进行分解,从而使水体由不洁恢复为清洁,这一过程称为水 体的自净过程。 (一)水体自净的特征 (1)进入水体中的污染物,在连续的自净过程中,总的趋势 是浓度逐渐下降。 (2)大多数有毒污染物经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转变 为低毒或无毒化合物。
(二)大气污染危害生物的生存和发育 大气污染主要是通过三条途径危害生物的生存和发育的:一是 使生物中毒或枯竭死亡,二是减缓生物的正常发育,三是降低 生物对病虫害的抗御能力。植物在生长期中长期接触大气的污 染,损伤了叶面,减弱了光合作用;伤害了内部结构,使植物 枯萎,直至死亡。各种有害气体中,二氧化硫、氯气和氟化氢 等对植物的危害最大。大气污染对动物的损害,主要是呼吸道 感染和食用了被大气污染的食物。其中,以砷、氟、铅、钼等 的危害最大。大气污染使动物体质变弱,以至死亡。大气污染 还通过酸雨形式杀死土壤微生物,使土壤酸化,降低土壤肥力, 危害了农作物和森林。
第三章 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
表3-1 颗粒污染物和气态污染物
颗粒污染物 污染物种类 粉尘 烟 飞灰 黑烟 雾 污染物颗粒大小 1~200μm左右 0.01~1μm左右 污染物种类 含硫化合物 含氮化合物 碳的氧化物 碳氢化合物 卤素化合物 气态污染物 污染物列举 SO2、SO3、H2S NO、NO2、NH3 CO、CO2 CH4等 HF、HCL
第三章 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
第三章
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

环境与健康

环境与健康

环境与健康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进展的各种因素(或条件)的总称,依据这些因素的属性,可以把环境分为两大类,即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又称物质环境,使之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如空气、水、食物和阳光等。

社会环境又称非物质环境,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活动中相互间形成的生产关系、阶级关系和社会关系等,它包括社会政治制度、经济状况、文化水平和卫生服务等。

第一节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一、自然环境的影响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进展的物质基础。

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有着极为亲密的关系。

自然环境供应人类生存和进展所必需的一切条件,当环境条件变化时人类通过调整自身以适应这种变化,同时,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制造有利于自身生存和进展的环境条件。

然而,人类在为自己制造更加舒适便利的生活条件的过程中,又不断把大量的废弃物和各种污染物带给了环境,造成了环境的污染,从而,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讨论自然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熟悉环境与健康问题的首要任务。

(一)影响人体健康的自然环境因素影响人体健康的自然环境因素大致可分为三类:①化学性因素,是指向环境直接排放有毒的化学物质,或者是由于化学反应的结果在环境中生成有害的产物。

例如,汞、镉、碑、氧化物、酚、多氯联苯、农药等。

②物理性因素,指放射性物质的辐射,机械振动、噪声、废热等。

③生物性因素,指各种病菌、致病霉菌、病毒、寄生虫卵等。

它们当中以化学性因素影响最大。

当这些有害因素进入大气、水中和土壤时,便造成自然环境的污染,直接、间接或潜在地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二)环境污染影响人体健康的特点环境污染影响人体健康的特点很多,主要有:1.污染物质种类繁多,作用机理简单自然环境中的污染物来源广,品种多,成分杂。

它们对人体的影响既可以是个别物质的单一危害,又能以多种物质相互结合共同作用于人体。

2.污染物含量少、浓度低,但作用时间长环境中化学污染物质的相对浓度一般是很低的。

环境与人类健康复习题(完整版)

环境与人类健康复习题(完整版)

一.请解释以下各个名词:1. 环境问题:分为两类,一类是环境污染,另一类是生态破坏;实质是由于人类活动超出了环境的承受能力,对其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了破坏作用,导致人与其生存环境的不协调。

2. 温室效应:大气中对长波辐射具有屏蔽作用的温室气体的浓度增加使较多的辐射能被截留在地球外表而导致温度上升的现象。

3. 光化学烟雾:排入大气中的氮氧化物〔NOx〕和碳氢化合物〔HCs〕等一次污染物在强烈紫外线的作用下,发生一系列的光化学反响生成的光化学氧化物等二次污染物,这些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在大气中蓄积可呈浅蓝色烟雾状,具有很强的刺激性。

4. 生物入侵:由于自然或人类因素的影响,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

5. 大气逆辐射: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同时,又以辐射的方式向外放射能量。

6. 电磁污染:指电磁辐射强度超过了人类所能承受的程度或仪器的容许限度从而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的现象。

起作用的是电磁波。

7. 化学需氧量〔COD〕:在一定条件下,用一定量的强氧化剂氧化水样中的有机物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mg/L表示,它是指示水体被复原性物质污染的主要指标。

二、简要答复以下各个问题:1. 简述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

1,人口迅猛增加2,生存环境的破碎化3,环境污染4,外来物种入侵2. 什么是室内污染,有什么特点?室内污染指的是家庭居住场所和公共场所的环境污染,特点:1,影响范围广2,接触时间长3,污染物浓度高4,污染物种类多5,污染物排放周期长6,受污染的程度和时间不同3. 简述臭氧层破坏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臭氧层破坏,吸收紫外辐射的能力大大减弱,导致到达地球外表的紫外线明显增加,阳光紫外线UV—B的增加对人类健康有严重的危害作用,潜在的危险包括引发和加剧眼部疾病,皮肤癌和传染性疾病;长期暴露于强紫外线的辐射下,会导致细胞内的DNA改变,人体免疫系统的机能减退,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下降4. 什么是环境激素,有哪些危害?由人类活动而释放到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包括许多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具有与人和生物内分泌激素作用类似的物质,能引起生物内分泌紊乱的物质;危害:1,影响机体的正常内分泌功能2,导致人类生殖功能异常3,“三致〞作用:致癌,致畸,致突变5. 什么是转基因食品,它的平安性如何?转基因食品是转基因生物的产品或者加工品,可以是活体,也可以是非活体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安全论文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城市物理环境与人体健康(标准
版)
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
城市物理环境与人体健康(标准版)
摘要:从建筑物理角度系统地分析了城市物理环境因子(热、光、声、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提出:物理环境因子可能是某些流行病和地方病的潜在致病因子。

最后指出,健康型的城市物理环境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模式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物理环境人体健康健康建筑人居环境模式
1城市物理环境与人体健康
居住环境与人们生理、心理健康的关系最大。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所处城市物理环境(热、光、声、电等)及对人体健康的关系日益重视。

1.1城市物理环境评价
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当今全世界有10亿人生活在不适当的住宅中,该组织提出了有关住宅与健康的11项原则。

人们对于环境刺激
的精神和物质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具体从以下两方面加以分析:1)室外环境对人的刺激,受到城市规划的影响。

2)创造绿色室内环境,实现绿色装修逐渐成为广大消费者的共识。

绿色室内环境主要指无污染、无公害、可持续、有助于消费者健康的室内环境。

1.2城市物理环境因子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目前对城市物理环境研究比较多的集中于以下三方面:一是城市热环境效应;二是光环境对人体的影响;三是城市噪声的危害。

此外,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1)在城市化地区聚居了大量的非农业人口,有高强度的经济活动,覆盖着特殊的下垫面,这些特征使空气中增加了许多有害的成分,也影响了城市气候,可以用城市热岛效应加以解释。

2)人们在光环境中所受到的影响主要是视觉刺激,仅从中小学教室因采光、照明条件不好,使青少年视力普遍下降的严重情况,就可见一斑。

有关专家呼吁,目前在公众生活环境中普遍存在的光污染将会成为本世纪直接影响到人类健康的又一无形环境“杀手”。

正常情况下,人的眼睛由于瞳孔的调节作用,对一定范围内的光辐
射都能适应。

但光辐射增至一定量时,将会对人的生活和生产环境以及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这称之为光污染。

一般来说,视环境中的光污染可分为三种:一是室外环境污染,如建筑物外墙,典型的是玻璃幕墙;二是室内视环境污染,如果内装修、室内不良的光色环境等,较典型有歌舞厅等;三是局部视环境污染,如书本纸张以及电脑等。

据科学测定:一般的粉墙光反射系数值为69%~80%,镜面玻璃光反射系数为82%~88%,特别是滑的粉墙和洁白的书簿纸张的光反射系数高达90%,比草地、森林或毛面装饰物面高10倍左右。

这个数值大大超过了人所能承受的适应范围。

如果人长期在这种反光条件下工作或生活,视网膜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视力急剧下降,白内障发病率高达45%。

视觉环境污染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生活和工作效率,每年给人们造成大量损失。

3)我国目前对城市居民影响最大的噪声是道路交通噪声,约占各类城市噪声的40%,据全国120个城市对道路交通噪声调查,平均65%的交通干线白天的等效噪声超过70dB。

工业噪声范围约占城市面积的20%。

近年来,强噪声的污染范围有向郊区的小城镇扩散的趋势。

噪声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噪声可以使人听力衰退,引发多种疾病;同时,还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与生活,降低劳动生产率。

4)电磁辐射已成为继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之后的第四大公害。

电磁能量以波的形式由振源向四周传播的过程叫做电磁辐射。

电磁波辐射人体后被人体皮肤反射或被人体吸收,容易造成对人体的伤害。

电磁辐射危害人体的机理主要是热效应、非热效应和累积效应等。

如“克山病”与电磁辐射有一定关系,虽然目前超低频电磁场对人类健康影响的证据仍然是混沌不清的,毕竟这种影响有可能确实存在。

2努力营造健康型的城市物理环境
营造健康型的城市物理环境就是使声、光、热等物理环境因子对人的刺激作用调节到人们实际需要或可以容忍的程度。

也就是为人们提供适宜于从事各种活动的环境条件的“舒适区”。

城市物理环境涉及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诸多因素,除了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法规及管理以外,从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角度出发,重视发挥绿化、水体等自然景观资源的生态环境效益,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