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爱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墨子兼爱思想及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墨子兼爱思想及对现代社会的意义一、墨子“兼爱”思想的时代背景与基本内涵墨子出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正值社会转型期,诸侯兼并,战祸不断。
在这样一个生产关系变革、政治局势动荡的年代,旧的社会道德体系正逐步瓦解,建构新的社会道德体系更是刻不容缓,并且墨子对于当时贵族阶级的一切生活,抱着彻底反对的态度,因此提出了“非礼”“非乐”等相关主张,并把矛头直指提倡复兴周礼的儒家思想,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墨子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并以“兼爱”作为其主张的核心,构建了一套较完整的社会道德和社会政治理论。
生在战国初期的墨子,列强篡杀攻伐之事愈演愈烈,对人民造成的伤害不断加深。
对此墨子提出“当察乱何自起。
起不相爱。
虽至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
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
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
查此何自起。
皆起不相爱”。
的确如此,作为墨家思想的领袖。
墨子提出“兼相爱,交相利”的主张,即指“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这句话很好的说明了人的平等性问题,即人与人之间应平等相待,在这之中,“兼”取代“别”,指平等,而“别”指差别和等级。
出于游侠的身份,墨子正是以这种团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的处事理论为基础,极力扩大这种思想,采用宣扬兼爱学说的做法,呼吁大众平等无差别的对待身边的所有人。
二、墨子“兼爱”思想的实践诉求“兼爱”思想是否能顺利实行,应该说是墨子“兼爱”理论体系中最具有争议的地方,也是从古至今很多学者予以研究和争辩的核心。
对“兼爱”思想的质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兼爱”涉及到人的道德层面,当时社会秩序混乱,战争不止,百姓生活困苦,在这种情况下,几乎所有的人都在为了生存而奔命,反映出的都是人自利自保的天性,对自身的道德要求根本不高,因此“兼爱”这种高尚的道德情操不可能推行。
其次,“兼爱”实行需要有贤明君主作为保障。
“兼爱”不仅仅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调节,更注重国与国之间关系的维护。
“兼相爱、交相利”思想的内涵辨析及其实践意义word资料5页

“兼相爱、交相利”思想的内涵辨析及其实践意义一、“兼相爱、交相利”思想的来源和内涵(1)“兼爱”思想的来源对“兼”字的解释:《说文解字》里“异也,又从持?w,兼持二禾”一只手拿两颗谷子,引申为总、全、兼顾之意,及同时涉及或具有几种事物,或有部分合成为整体。
兼爱主要强调爱的广泛性。
就是人与人之间要以人格平等为前提,互相理解、宽容、平等。
中国古代思想家大都是以平治天下为己任,墨子提出兼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他创立学说、组织学派也是为了救世济民。
《兼爱上》开篇就提到,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
墨子经过一番考察,得出的结论是社会混乱“起不相爱”: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
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
墨子认为,世间一切罪恶都是由不相爱引起的。
[1]“墨子把社会混乱的根源归结为人与人之间的不相爱,主张不遗余力地宣传兼爱,以代替流行的偏爱弊端,使社会由乱到治。
(2)“兼相爱”与“交相利”关系墨家的观点是爱利合一,兼相爱与交相利是辩证统一的关系,[2]《经说下》对这个观点有进一步论述:“爱利此也,所爱所利彼也。
爱利不相为内外,所爱所利亦不相为外内。
”这就说明,无论在爱和利的施受双方,爱和利都不能有内外之分,兼相爱是道德理念,交相利则是实践体现。
二、对“兼相爱,交相利”思想理解的误区(1)是否为利己主义墨子认为,“为彼犹为己”,爱利他人,然后他人就会给自己对等的回报,其引用《诗经》中“无言而不仇,无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的诗句,说明了这个原则。
梁启超指出,墨子之所以这样说,是为了说服别人实行兼爱而利用人们的利己之心,但并不是以爱利人为手段,达到利己的目的。
因?槟?子也明确的提出过先“利人”,然后“人亦从而利之”,次序有先后之分;并且爱的程度也不同,当自己的利益与别人冲突时,“成人之所急”,可以牺牲自己利益。
对墨子兼爱的理解

对墨子兼爱的理解一、墨子兼爱的基本内涵1. 无差别之爱- 墨子主张兼爱,即对所有人都要一视同仁地去爱。
与儒家的“仁爱”有所不同,儒家的“仁爱”是有等差的爱,从爱自己的亲人开始,然后推己及人。
而墨子的兼爱则强调对他人的爱不应有亲疏远近、高低贵贱之分。
例如,对待自己的父母和对待陌生人的爱,在墨子的兼爱观念里应该是同等程度的。
2. 爱与互利的结合- 墨子的兼爱并非单纯的情感上的爱,还与实际的利益相关联。
他认为兼相爱必然会带来交相利的结果。
当人们都能做到兼爱时,就会互相帮助,从而实现共同的利益。
- 在一个社会中,如果人们都秉持兼爱思想,工匠就会用心制造坚固耐用的工具,农民就会辛勤耕种提供充足的粮食,商人就会公平交易提供所需的商品。
这样,整个社会就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每个人都能从他人的关爱和努力中获益。
二、墨子兼爱思想提出的背景1. 社会动荡不安- 墨子所处的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大动荡之中。
诸侯争霸,战争频繁,百姓生活困苦不堪。
各国之间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和财富,不断发动战争,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 例如,秦、楚等大国经常互相征伐,弱小的国家则在夹缝中求生存,百姓被迫服兵役、缴纳繁重的赋税,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墨子看到这种社会乱象,认为根源在于人与人之间缺乏爱,所以提出兼爱思想,希望通过倡导兼爱来平息战乱,改善社会状况。
2. 阶层矛盾尖锐- 当时社会存在着严重的阶层分化,贵族阶层享有大量的财富和特权,而普通百姓尤其是底层的劳动者则处于被压迫、被剥削的地位。
贵族们奢侈浪费,不顾百姓死活,而百姓则挣扎在温饱线上。
- 这种阶层矛盾的尖锐化使得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
墨子站在平民阶层的立场上,提出兼爱思想,试图打破阶层之间的隔阂,让贵族和百姓能够平等相待,互相爱护,从而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
三、墨子兼爱思想的现代意义1. 构建和谐人际关系- 在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各种矛盾和冲突时有发生。
浅析墨家“兼爱”思想及其对当今社会的启示

浅析墨家“兼爱”思想及其对当今社会的启示春秋战国时代,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种思想流派应运而生。
这一学术领域的繁荣景象,被后世成为“百家争鸣”。
墨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其系统的政治理论思想,不仅在历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进步性,而且对当今的社会经济发展和进步,也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兼爱”思想其内容墨家著有十大教义,分别是兼爱、非攻、尚同、尚贤、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用、节葬,其中兼爱是核心政治思想。
所谓兼爱,体现在人与人之间即是互爱互助,体现在国与国之间即是大国不侵略小国,国与国之间无战事,和平共处。
当时社会礼崩乐坏,战乱纷飞,墨子提出“兼相爱,交相利”的学说,并指出当时社会混乱的原因皆起于人们之间的“不相爱”。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
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i,这是墨子提出的解决之道,即“兼爱”。
人人做到“视人若己”,则能社会和睦,国家安宁。
二.“兼爱”思想的特点了解“兼爱”思想的特点,首先要了解何为“兼”?用现代白话文解释“兼”,即“全部,整个”。
所有的一切事物共同构成了一个整体,且各部分都是平等的。
那么,“兼爱”就是爱一切人和事,平等地对待一切人和事。
张岱年曾言:“墨子的兼,与孔子的仁,大体相近,然亦颇不同。
仁是由己推人,由近及远,以自己为起点,而渐渐扩大;由远近之程度,而有厚薄。
兼则是不分人我,不分远近,对一切人,一律同等爱之助之。
”ii其平等性的体现,不仅体现在社会范围领域,还体现在时空领域。
“爱尚世与爱后世,一若今之世人也”iii正印证了墨家的“兼爱”是超越时空的限制,为对全人类的爱。
由此可知,墨家的兼爱思想具有广泛性。
墨子“兼爱”思想的当代意义解读

倡导新型人际关系模式
平等相待
墨子的“兼爱”思想主张人人平等,反对等级制度和特权思想。这种平等相待的原则有助 于打破传统的人际关系模式,推动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模式。
互助合作
墨子认为,“兼爱”需要人们之间互助合作,共同谋求幸福。这种互助合作的精神有助于 增强人们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
墨子认为,通过“兼爱”可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在当代社会,这种思想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增 进不同群体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倡导和平
墨子主张“非攻”,即反对战争和暴力,强调和平解决争端。这种思想对于当代国际关系的和平发展具有重 要启示,有助于推动世界和平进程。
未来研究方向及实践价值展望
01
墨子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争频繁,民众生
活困苦。
儒家思想盛行
02
当时儒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但墨子认为儒家思想过于繁琐且
不符合实际情况。
追求平等
03
墨子主张通过“兼爱”来实现社会的平等与和谐,消除社会的
不公和战争。
“兼爱”思想内涵与特点
无差别之爱
墨子的“兼爱”思想主张无差别地爱所有人 ,不分亲疏贵贱。
尚同思想
墨子提倡“尚同”,即追求思想统一和社会 和谐,消除社会矛盾和冲突。
反对攻伐
墨子认为战争是最大的不义,他主张通过和 平手段解决争端,反对攻伐。
实用主义
墨子的思想具有实用主义倾向,注重实践和 应用,强调行动的重要性。
02
“兼爱”思想在当代社会 应用
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1 2
倡导平等与公正
墨子的“兼爱”思想强调无差别地爱所有人,这 有助于消除社会中的偏见和歧视,促进平等与公 正。
墨子的“兼爱”思想与幸福管理

墨子的“兼爱”思想与幸福管理墨子的“兼爱”思想与幸福管理墨子是中国古代民间伦理学派之一,有“墨学之祖”之称。
他所提出的“兼爱”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最为积极、正能量的智慧,尤其对于现代人的幸福管理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本文将从“兼爱”思想与幸福管理的角度探讨墨子思想的现实价值。
一、“兼爱”是一种普遍的关怀和关注墨子认为,“兼爱”是一种普遍的关怀和关注,包括了对父母、兄弟、朋友、同僚以及整个社会的关怀和关注。
他主张要“舍己为人”,即将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二位,关注社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
这种“兼爱”是一种高度包容和尊重人性、物性的智慧。
在工作中,我们应该善于沟通、理解他人、照顾他人,尽可能地让大家都能够分享自己的成功与幸福。
二、“兼爱”是一种实践的力量墨子认为,“兼爱”不仅是一种理论思想,更是一种实践力量。
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地体验到“兼爱”所带来的情感和认知上的变化,更能从中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
因此,“兼爱”能够帮助我们建立一种团结和谐的工作氛围,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工作满足感和幸福感。
三、“兼爱”是一种对人的尊重和爱护墨子认为,“爱人者,以其欲之。
”只有真正尊重和爱护他人,才能够得到他人的认可和支持。
在工作中,我们不仅要尊重并遵守职业道德,更要尊重身边的同事,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尊严。
这样,我们才能够建立一种健全的互信关系,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四、“兼爱”是一种终极的幸福和目标墨子认为,“兼爱”是一种终极的幸福和目标,真正的幸福不是个人的享受,而是全体成员的共享。
因此,“兼爱”在当今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提示作用,即使在物质极大丰富的现代化生活中,我们也有责任去争取自己的幸福,同时要尊重他人的幸福。
五、“兼爱”是一种有机结合的思想墨子的“兼爱”思想是一种有机结合的思想,其中包含了伦理、信仰、道德、文化等多个因素,这些因素彼此互动,产生共同作用,成就了人及其社会。
因此,我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应该善于让自己的思想与社会和谐结合,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墨子“兼爱”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墨子“兼爱”思想及其现代意义墨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提出了以“兼爱”为主旨和核心的一系列思想,并全面的阐述了“兼爱”思想的内涵。
本文解读了墨子“兼爱”的主要内容文化理念——“兼相爱”;经济思想——“交相利”;外交思想——“非攻”。
结合社会发展实际,从以下四方面阐释了“兼爱”思想的现代意义: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利于提高公民的道德修养,有利于促进人际关系和谐,有利于各国之间平等友好地相处。
标签:墨子;兼爱思想;现代意义当今时代和平与发展成为了世界两大主题,著名的思想家墨子以“兼爱”为理论基础,提出了“非攻”等治国思想。
他主张不发生战争,爱戴天下人,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新形势下,我国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想,这是利国利民的大举措,不仅关系个人的生活幸福,对于国家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
墨子的“兼爱”思想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具有其独特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1墨子“兼爱”思想解读1.1文化理念——“兼相爱”。
墨子在其“兼爱”的思想中所表述的这种爱,不是狭隘的爱,不仅仅局限于人与人之间的这种情感。
他放眼社会,把这种爱的外延扩大,指出社会成员应该相互关爱,这是一种大爱的格局。
墨子提出的这种爱,并不是单纯从自身出发或者是他人出发,而是站在天下人的角度提出“兼爱”。
所以,墨子的这种“兼爱”中既有“公爱”,也同时存有“私爱”。
这两种爱,相互连结,共同构建出了“兼爱”的思想。
1.2经济思想——“交相利”。
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为什么会有冲突呢?其中一个根本原因是因为有利益相争。
基于这样的现实思考,墨子提出在促进利益和谐的基础上实现世界的和谐。
在其思想理论中强调:“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令国家百姓之不治也,自古及今,未尝之有也。
”他认为,“兼爱”不应该附带诸多功利主义色彩,而应该以个人的行为本身对他人或者是社会产生的效应来判别这个人行为是否善恶。
古代思想家墨子的兼爱精神

古代思想家墨子的兼爱精神【古代思想家墨子的兼爱精神】墨子,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科学家,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伟大人物之一。
他提出了一种兼爱精神,强调所有人类都应该互相关爱,追求和平与和谐。
墨子的兼爱思想深刻影响了后世,为社会秩序的发展和人类关系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墨子及其思想背景墨子,名翟,故称翟墨。
他生活在战国时期的中国,这个时期国家纷争不断,兵戎相见,民不聊生,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始终处于巨大的威胁之下。
在这样的背景下,墨子以其独特的思想成就闻名于世。
墨子的思想背景主要源自于对社会动荡、战乱和人民痛苦的深刻反思。
他认为,战争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灾难,如果不能寻找和平的手段解决矛盾和冲突,人类就将陷入永无止境的恶性循环中。
在这种背景下,墨子提出了"兼爱"的思想,试图通过道德教育和和平主义的传播来解决社会问题。
二、墨子的兼爱思想墨子的"兼爱"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类平等:墨子认为,所有人类都应该平等对待,无论贵贱、贫富、种族、性别等都不应该成为人们相互衡量的标准。
他主张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有受到关怀和尊重的权利。
2.以德服人:墨子强调,人们应该以德行来影响和服从他人,而不是依靠武力和暴力。
他认为,通过教育和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可以更好地维护社会秩序和人类关系的和谐。
3.广泛关怀:墨子主张,我们不仅应该关心自己的家庭和亲友,还应该广泛关怀他人的利益和福祉。
只有通过普遍关爱,才能减少争斗和战争,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平衡。
三、墨子兼爱思想的意义与影响墨子的兼爱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具有深远的意义:1.强调人类共同价值:墨子的兼爱思想强调人类的共同价值。
它告诉我们,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国家还是国家,我们都应该平等地面对他人,并将他人的利益放在自己的利益之上。
2.推动和平发展:墨子提出了以德服人的观点,强调了通过道德教育和和平方法来解决矛盾和冲突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兼爱”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摘要:百家争鸣的时代,各派纷纷提出自己的思想。
墨家的创始者墨子也不例外。
本文主要分析墨子的兼爱思想,以及在春秋战国时代不被采用的原因,同时联系实际分析墨子兼爱思想在当今社会的思想价值,主要从个人道德修养,人际关系,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来分析其时代价值。
关键词:墨子、兼爱、空想性、现代意义
墨子(公元前480—公元前420)宋国人,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宋昭公时曾做过宋大夫,但以后地位下降,接近劳动者,做过工匠,被称为“贱人”,“北国鄙人”。
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是墨家学派的创始者。
墨子的一生都在为扶危济困的正义事业而奔忙,他与弟子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长期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
他怀着救国救民的远大理想,提出一套而又独具特点的学说,这就是墨学。
墨子的思想主要保存在《墨子》一书中。
墨子提出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乐非命节用节葬等十大主张,这些构成了墨家思想的整个思想体系。
“兼爱”思想
一、兼爱就是对一切人无所不爱,不分远近,不分等级,普遍广泛地爱所有的人。
兼相爱,交相利之法,将奈何哉?子墨子言:“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墨子·兼爱中》)
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
(《墨子·尚贤下》)
兼相爱交相利就是不分人与我,不只是单方面的爱自己,而且还要爱别人。
不是单方面的是自己有利,而且还要使别人有利。
墨子认为,兼相爱就要大家树立把别人的国看成自己的国,把别人的家看成自己的家,把别人的身体看成自己的身体。
有了这种思想就能把别人与自己同等看待了。
而且他还认为必须我先做那些爱和有利于别人亲人的事,然后别人再报答我的爱和有利于我的亲人的事,这样人与人之间就不会互相残害了。
这样人与人之间就平等了,也就是“爱无差等”
二,一切人间的怨恨、篡夺乃至天下大乱,其根源在于人们不相爱。
“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墨子·兼爱中》)而只要实行兼爱,一切不道德行为也就都没有了,天下也就大治了:
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墨子·兼爱上》)
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墨子·兼爱上》)兼爱或相恶是国家治乱的枢纽,兼爱则治,相恶则乱
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
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之人皆相爱(则)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
(《墨子·兼爱上》)若果做到“天下皆相爱”,社会矛盾就会泯灭,就会天下太平。
墨子在兼爱的基础上提出非攻——墨子的外交理念,他反对不义的兼并战争。
墨子强烈抨击大国对小国1、强国对弱国的攻伐,他认为,这种侵略别国的战争是“不与其劳,获其实,以非其所有而取”(《天志下》)的不义行为“此实天下之巨害也”(《天志下》)
为实行兼爱原则,栖栖遑遑奔走于世。
孟子评论墨子的行为,“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孟子·尽心上》)《淮南子》载“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刀,死不旋踵。
”(《淮南子·泰族训》)为天下的大利,虽牺牲自己的性命也再所不顾。
应当说这是一种崇高而伟大的精神。
兼爱思想的空想性。
一、时代特征。
春秋末期,新型地主阶级逐渐控制了一些诸侯国的政权,开
始了诸侯国的兼并,奴隶制度迅速崩溃,可以说在墨子所处的时代“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残酷战争屡见不鲜。
统一是必然趋势,所需要的仅仅是时间的问题。
对于诸位国君来说,通过战争兼并其他国家,实现自身的强大是一个触手可及的梦想。
当时各国需要的是一套能够帮助自己建立春秋霸业的富国强兵的制度,国军喜欢的是商鞅,李悝,申不害一类的人物,他们能够在军队,政治,经济等方面实行切实有效的措施,是一个国家能够在相对的劣势中强大起来。
进而开始的是一连串的战争,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很难说哪一场战争是正义的,哪一场战争是非正义的。
墨子的非攻思想在春秋战国社会急剧动荡,利益重组之
际,与孔子的复礼的思想追求一样,都是不合时宜的。
在中国社会进入封建时代以后,宗法制度在新的政治权力支持下得以稳定和扩充。
墨子的思想更加没有立足之地。
二、阶级原因
墨子的兼爱,超越了阶级局限,他希望各国君主通过实施兼爱的主张来减少战争,爱自己的国家,爱别人的国家,爱自己的国民,也爱他国的国
民。
但是如毛泽东所说:“世上绝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至于所谓”人类之爱“,自从人类分化成阶级以后,就没有过这种统一的爱。
过去的一切统治阶级喜欢提倡这个东西,许多所谓圣人贤人也喜欢提倡这个东西,但是无论谁都没有真正实行过,因为它在阶级社会里是不可能实行的,真正的人类之爱是是会有的,那是在全世界消灭了阶级之后。
阶级使社会分化为许多对立体,阶级消灭后,那是具有了整个的人类之爱,但是现在还没有。
”在墨子的思想中,他试图调和统治者与劳动者之间的矛盾,他希望维护自身的利益,同时使各方面的利益相安无事。
但这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空想。
统治者的目标是通过战争壮大自身,甚至在每一个统治者内心深处都会有一种统一天下的理想。
三、思想的局限
墨学即使在宋国,也没有成为显学,一直是私学,尽管墨子曾使宋国免于楚国的进攻,但这些政治上的贡献并没有给他赢得学术思想上的特殊地位。
由于墨子思想的平民色彩,以及他对清贫人生的钟情,对自我严格要求以至于苛刻的不近情理的行为不可能符合统治阶级的需要,甚至也未必能够得到平民的支持。
不仅统治者不喜欢,一般人也觉得可敬而不可亲。
这种两头不讨好的不合时宜的迂腐之见,果然就被成熟而老练的国人给轻轻的抛弃了。
荀子批评“蔽于用而不知文”过分强调公用而没有看到礼乐的调节功能,而庄子认为墨子的节用,非乐说法太过分,人活着连支歌都不能唱,还要“生也勤,死也薄”——那还活着做什么?
兼爱的现实意义
进入21世纪后,贫困疾病依旧困扰着人类,战争杀戮也曾未停止过,人们不但要同贫困和疾病做无休止的斗争,还要面临战争与和平的艰难选择。
兼爱思想对我们正确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和国的关系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其价值在今天仍闪烁着时代气息。
首先,兼爱思想是对个体的道德诉求,有利于提升人的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
假使所有的人都有兼爱的情操,有一种博爱的精神。
那么世界将会是无限美好。
当然要是所有的人都有这种博大的情怀是不可能的。
但是我们还是应该对这种理想境界报以无限美好的追求。
这样才能离理想境界越来越近,只有接近,才会有提升。
因此,在如今的社会中,还是应以兼爱的情怀来对人们自身的道德品质加以完善,加强个人素质的培养,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
这与我国提倡的思想道德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是相符合的。
其次,兼爱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有利于和谐社会构建。
除了提升个人的修养兼爱理论还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它主张人人关心爱护他人,交往时要相互尊重,爱人如爱己。
在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在享受物质繁
荣的同时也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人际危机。
表现在:贫富差距、城乡之间、沿海与内地之间的差距日益拉大,群体性对抗事件不断出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道德缺失、诚信缺失等问题导致人际关系日益冷淡和疏远。
而墨子的兼爱思想,一切为了百姓着想,爱人如己互利共赢,这对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关系都有着重要的协调作用。
若真如墨子所说,“视人之身若视其身”,那么也就不会在有“小悦悦事件”,也就不会有老人跌倒不去搀扶,那么和谐社会也就不再是一句空的口号,和谐社会的建设也就更加容易。
最后,作为兼爱思想延伸的非攻思想,倡导国与国之间的平等友好,互不侵犯,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和平发展。
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国与国之间良好关系的建立对和谐世界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墨子的兼爱思想是为了达到全人类之间的相互关爱,这个范围已经超越了民族,种族的本身,而是把这种大爱传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如果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就不仅仅是关心自己身边的一个小的团体,还应在力所能及时同样关爱整个社会乃至整个人类。
墨子的兼爱思想特别是非攻思想,对当今国际关系的处理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