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do航图与电子航图合作计划 - 中国民用航空局

合集下载

基于性能的导航(PBN)是国际民航组织(ICAO)在整合各国区...

基于性能的导航(PBN)是国际民航组织(ICAO)在整合各国区...

序基于性能的导航(PBN)是国际民航组织(ICAO)在整合各国区域导航(RNA V)和所需导航性能(RNP)运行实践和技术标准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型运行概念。

它将飞机先进的机载设备与卫星导航及其他先进技术结合起来,涵盖了从航路、终端区到进近着陆的所有飞行阶段,提供了更加精确、安全的飞行方法和更加高效的空中交通管理模式。

PBN是飞行运行方式的重大变革,能有效促进民航持续安全,增加空域容量,减少地面导航设施投入,提高节能减排效果,是我国从航空大国向航空强国迈进,建设新一代航空运输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

中国民航局决定按照ICAO的有关要求和亚太地区实施规划,加快这项技术的应用,组织全面实施。

本路线图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明确了中国民航从当前到2025年期间实施PBN的政策和总体工作计划,为各利益相关方提供指南,促进全球标准统一和国际合作。

希望有关各方在该路线图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提出修正意见,使之不断更新完善,适应中国民航快速发展的需求,并成为中国民航航行新技术发展的标志性规划和国际航空界的蓝图范本。

民航局PBN实施领导小组组长目录1. 背景..................................................................................................................................- 1 -1.1 PBN概念..................................................................................................................- 1 -1.2 作用及优势.............................................................................................................- 2 -1.3 ICAO要求................................................................................................................- 2 -2. PBN实施路线图目的.......................................................................................................- 3 -2.1 明确决策和计划.....................................................................................................- 3 -2.2 帮助沟通和理解.....................................................................................................- 3 -2.3 确立职责和分工.....................................................................................................- 3 -3. 中国民航运输系统..........................................................................................................- 4 -3.1 现状.........................................................................................................................- 4 -3.2 挑战.........................................................................................................................- 4 -3.3 未来发展.................................................................................................................- 6 -4. 实施具体工作..................................................................................................................- 7 -4.1 总体目标.................................................................................................................- 7 -4.2 关键任务.................................................................................................................- 7 -4.2.1 规章标准的制定...........................................................................................- 7 -4.2.2 航路规划和飞行程序设计...........................................................................- 7 -4.2.3 航空运营人运行能力的建立.......................................................................- 8 -4.2.4 宣传与培训...................................................................................................- 8 -4.2.5 国际协调.......................................................................................................- 8 -5. 实施时间表......................................................................................................................- 9 -5.1 近期(2009-2012).............................................................................................- 9 -5.2 中期(2013-2016)...........................................................................................- 10 -5.3 远期(2017-2025)............................................................................................- 11 -6. 通用航空........................................................................................................................- 12 -6.1 现状.......................................................................................................................- 12 -6.2 发展策略...............................................................................................................- 13 -7. 航空器能力....................................................................................................................- 14 -7.1 现有机队总体情况...............................................................................................- 14 -7.2 机载设备标准.......................................................................................................- 16 -7.3 机队PBN能力现状...............................................................................................- 16 -7.4 机队改装计划.......................................................................................................- 17 -8. 导航基础设施................................................................................................................- 19 -8.1 现状.......................................................................................................................- 19 -8.1.1 传统导航设施.............................................................................................- 19 -8.1.2 GNSS导航设施............................................................................................- 20 -8.2 GNSS未来发展......................................................................................................- 22 -8.2.1“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 22 -8.2.2 GPS现代化...................................................................................................- 22 -8.2.3 GLONASS现代化.......................................................................................- 22 -8.2.4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23 -8.3 导航设施规划策略...............................................................................................- 24 -8.3.1 过渡计划.....................................................................................................- 24 -8.3.2 地基导航设施.............................................................................................- 24 -8.3.3 GNSS导航设施............................................................................................- 24 -9. 安全实施原则................................................................................................................- 25 -10. PBN与其他技术的融合及展望...................................................................................- 26 -10.1 通信技术.............................................................................................................- 26 -10.2 监视技术.............................................................................................................- 26 -10.3 其他进近着陆能力.............................................................................................- 27 -10.3.1 “北斗”终端导航........................................................................................- 27 -10.3.2 有垂直引导的进近(APV)........................................................................- 27 -10.3.3 GBAS着陆系统(GLS)..........................................................................- 27 -11. 路线图的修订..............................................................................................................- 29 - 附件A-PBN导航规范简介..............................................................................................- 30 - 附件B-PBN整体规章标准框架......................................................................................- 32 - 附件C-国际PBN实施整体概况......................................................................................- 33 - 附件D-术语......................................................................................................................- 35 - 致谢.....................................................................................................................................- 38 -1. 背景1.1 PBN概念在航空飞行中,传统导航是利用接收地面导航台信号,通过向台和背台飞行实现对航空器的引导,航路划设和终端区飞行程序受地面导航台布局与设备种类的制约。

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器适航审定司关于就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海鸥300型飞机专用条件征求意见的通知

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器适航审定司关于就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海鸥300型飞机专用条件征求意见的通知

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器适航审定司关于就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海鸥300型飞机专用条件征求意见的通知
文章属性
•【公布机关】中国民用航空局,中国民用航空局,中国民用航空局
•【公布日期】2022.11.21
•【分类】征求意见稿
正文
关于就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海鸥300型飞机专用条件征求
意见的通知
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的海鸥300型飞机是轻型水陆两栖飞机,采用了水舵设计,根据《民用航空产品和零部件合格审定规定》第21.16条规定,拟针对该型飞机颁发2份专用条件。

根据管理程序《颁发专用条件和批准豁免的程序》(AP-21-AA-2018-21R1)第3.5节有关要求,现就专用条件草案广泛征求行业和社会意见,意见征集期为15个工作日。

征求意见稿可通过中国民用航空局网站“意见征集”栏目(/HDJL/YJZJ/)下载。

任何单位和个人可使用所附《颁发专用条件/批准豁免反馈意见表》(CAAC表AAC-267)将意见反馈至我司(airworthinesspolicy ),邮件标题请注明“海鸥300专用条件反馈意见”。

民航局航空器适航审定司
2022年11月21日。

中国民航平视显示器(HUD)应用路线图

中国民航平视显示器(HUD)应用路线图
第六章 航空器HUD运行能力................................................................................................................ 10 6.1 现有机队总体情况...................................................................................................................... 10 6.2 机队HUD能力现状........................................................................................................................ 12
第三章 中国民航运输系统.................................................................................................................... 3 3.1 现状................................................................................................................................................ 3 3.2 挑战................................................................................................................................................ 3 3.3 未来发展................................................................................................. 4

导航数据库胡宪威

导航数据库胡宪威

标准化和客户化
标准化和客户化数据 标准化数据:jeppesen自己掌握的数据源,他们收集的官方公布的数据, 具体表现为就是AIP中公布机场的进离场程序,有些机场与NAIP不一致, 如济南机场ABT2A,ABT4A在DPNDB的等待程序方向,AIP为向左, NAIP为向右,jeppesen不能对标准化数据进行更改,我们也不能进 行更改,这就造成实际数据库中的数据与NAIP数据的不一致,对于 这种情况,只要AIP不改,我们是无法更改数据库的。 客户化数据:是咱们自己可以进行添加、删除、更改的数据,公司化航 路是其典型代表。
Copyright ©2013 AIS Department of AOC Hebeiairlines. 河北航空有限公司运控部情报室
河北航数据库
几条原则: 1、无管制一号的航线不做公司航路(如温州-绵阳) 2、居民合用机场不做公司航路(如秦皇岛、唐山) 3、管制一号与实际飞行不一致的不做公司航路(如石家庄-沈阳)
Code
Path Definition
Constant radius ARC (ARC center) Arc to a fix (ARC is a DME ARC) Heading to an altitude Heading to a DME distance Heading to an intercept Heading to a manual termination Heading to a radial Procedure turn Altitude termination Single circuit terminating at the fix Manual termination
Copyright ©2013 AIS Department of AOC Hebeiairlines. 河北航空有限公司运控部情报室

雷达与图像融合算法在航空导航中的应用技巧

雷达与图像融合算法在航空导航中的应用技巧

雷达与图像融合算法在航空导航中的应用技巧引言:航空导航在现代飞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飞行员确定航向、位置和高度的基石。

随着科技的进步,雷达与图像融合算法被广泛应用于航空导航领域,有效提高了导航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雷达与图像融合算法及其在航空导航中的应用技巧,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一、雷达与图像融合算法的基本原理1.1 雷达原理雷达是一种利用射频波和回波反射特性进行距离测量和探测的设备。

它通过发射电磁波,接收返回的回波来探测目标的位置、速度和方位角等信息。

1.2 图像融合算法原理图像融合算法是将多个图像融合为一个具有更高质量和更全面信息的图像的过程。

它通过整合不同传感器获得的图像信息,提高图像的清晰度、分辨率和对比度。

1.3 雷达与图像融合算法原理雷达与图像融合算法是将雷达获取的信息与图像获取的信息相结合,实现对目标的准确位置和特征的判别。

该算法主要利用雷达的高精度测距和图像的高清分辨率,将两者相互补充,提高导航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二、雷达与图像融合算法在航空导航中的应用2.1 目标检测与跟踪雷达与图像融合算法可以通过联合使用雷达和视觉传感器,实现对飞行器周围障碍物的检测和跟踪。

通过融合雷达的距离信息和图像的颜色和纹理信息,可以更准确地识别和定位障碍物,为飞行员提供可靠的导航指导。

2.2 地形识别与导航在航空导航中,了解飞行器所处的地形是至关重要的。

雷达与图像融合算法可以将地形数据与图像进行融合,实现对地形的精确识别和导航。

通过利用雷达测距的精确性和图像的高清分辨率,该算法可以提供飞行器所在位置的准确高度和地形数据,保证飞行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2.3 气象信息获取雷达与图像融合算法还可以应用于获取气象信息,包括降水、云层、大气湿度等。

通过融合雷达的回波信息和图像的纹理信息,可以实现对降水和云层的检测和识别。

这为飞行员提供了重要的天气预警和导航信息,保障飞行安全。

三、雷达与图像融合算法的应用技巧3.1 数据预处理与配准技术在雷达与图像融合算法中,数据预处理和配准技术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航空情报服务》第7章 电子飞行包(EFB)

《航空情报服务》第7章 电子飞行包(EFB)

一. 电子飞行包介绍
• 2010年12月3日,中国民 用航空局飞行标准司发布 管理程序AP-121-FS2010-04《电子飞行包的 批准管理程序》
• 该管理程序为 局方监察员 对电子飞行包的运行批准 提供指子飞行包(EFB)的适航和运行批准指南》对电子飞行包 的定义如下: • 包含用于支持一定功能的软硬件,用于驾驶舱或客舱的电
• C级应用软件:
– 可用于二类、三类EFB硬件设备; – 除用户可修改的部分外,需要TC的设计许可。
波音EFB软件应用
21
EFB功能展示
编号 1 2 3 4 5 6 7
应用名称 Electronic Document Browser Onboard Performance Tool (OPT)
• 航空公司通过地面CMS完成机载EFB系统使用数据的管理 与维护
• CMS提供EFB上所有EFB应用所需的文件与资料 • CMS还可从EFB获取飞机实时数据下传至地面系统应用
EFB & CMS集成架构
二. 电子飞行包硬件与软件
二. 电子飞行包硬件与软件
数据通信与电子飞行包的集成
• USB:U盘,移动硬盘等移动存储设备 • 局域网:机场局域网,适用于可带下飞机的1类EFB • GPRS/EDGE/3G:使用基于移动通信网的连接 • WiFi:使用机场提供的无线局域网接入点 • GateLink:飞机通过有线、红外或无线的方式,在停靠时可连入机场
子显示系统 • EFB能显示多种航空信息数据或进行基本的计算(如性能
数据、燃油计算等)。其中的一些功能传统上是使用纸质 参考材料或是基于航空公司“飞行签派”向机组提供数据 来完成的 • EFB的功能范围可包括各种数据库和应用程序 • EFB显示可以使用多种技术、格式和通信形式

中国民航平视显示器(HUD)应用路线图

中国民航平视显示器(HUD)应用路线图
第五章 应用时间表 ............................................................................................................................... 7 5.1 近期(2012-2014).......................................................................................................................... 8 5.2 中期(2015-2017).......................................................................................................................... 8 5.3 远期(2018-2020).......................................................................................................................... 9
第二章 路线图目的 ............................................................................................................................... 2 2.1 决策和计划.................................................................................................................................... 2 2.2 沟通和理解................................................................................................................................... 2 2.3 职责和分工................................................................................................................................... 2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的18个附件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的18个附件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的18个附件之老阳三干创作自国际民航组织成立以来,该组织的主要技术成绩是在平安、规范和高效的航空服务方面实现了标准化,从而使国际民航许多领域的可靠性到达了一个高水平,尤其是在航空器、把持航空器的机组和空中设施与服务方面.标准化是通过创建、采纳和修订国际民航组织公约的附件来实现的,这些附件被称作国际标准和建议办法.标准是指令性的,国际民航组织成员国同意遵守这些标准.如果成员国的标准与国际民航组织的标准分歧,该成员国必需向国际民航组织通告分歧之处.建设办法是建议性的,不是必需的.某一条款是否被确定为标准取决于对如下问题做出的回答:“所有缔约国一致使用该条款是否需要?”这些标准的适用性可能会受到一些地形、交通密度、飞行阶段和气候等因素相关的制约条件的影响,可是,不论是否遇到这些制约条件,所有缔约国必需同样的使用这些标准,除非该缔约国向国际民航组织通告了不同.国际民航组织附件包括了通过国际协商已经采纳的标准和建议办法.对其18个附件说明如下:(1)附件1,人员执照(personnel licensing),提供有关飞行机组人员、飞行签派员/飞行运行人员、空中交通管制员和飞机维修人员执照的信息.(2)附件2,飞行规则(rules of the air),包括和目视与仪表飞行相关的规则.(3)附加3,国际空中航行的气象服务(meteorological service for international air navigation),规定国际空中航行的气象服务和航空器观察的气象陈说.(4)附加4,航图(aeronautical charts),包括国际航空中使用的航图规范.(5)附加5,在空中和空中把持中使用的计量单元(measurement units used in air and ground operations).该附件列出在空中和空中把持中使用的量纲系统.(6)附件6,航空器运行(operation of aircraft).该附件包括了各种规范,以保证全世界各种运行的平安水平坚持在规定的最低标准之上.这个附件有以下三部份:第一部份国际商业航空运输-飞机第二部份国际通用航空-飞机第三部份国际运行-直升机(7)附件7,航空器国籍和挂号标识表记标帜(aircraft nationality and registration masks).该附件规定航空器识别和挂号的要求.(8)附件8,航空器适航性(airworthiness of aircraft).该附件规定航空器审定和检查的统一法式.(9)附件9,简化手续(facilitation).该附件规定过境手续的简化法式.(10)附件10,航空电信(aeronautical telecommunication).第1卷规定通信设备和系统的标准;第2卷规定标准的通信法式.(11)附件11,空中交通服务(air traffic services),包括建立和使用空中交通管制、飞行情报和告警服务的信息.(12)附件12,搜寻与救援(search and rescue).提供搜寻与救援所必需的组织和使用有关设施与服务的信息.(13)附件13,航空器事故调查(aircraft accident investigation).该附件对航空器事故的通知、调查和陈说规定了统一的作法.(14)附件14,机场(aerodromes).提供机场设计和设备的规范.(15)附件15,航行情报服务(aeronautical information services).包括收集和分发飞行所必需的航行情报的方法.(16)附件16,环境呵护(environmental protection).包括航空器噪声的审定、噪音监测和供制定土天时用计划的噪声影响范围的规范(第1卷)以及航空器发念头的排放物的规范(第2卷).(17)附件17,平安捍卫(security)-呵护国际民用航空免受非法干扰,规定了呵护国际民用航空免受非法干扰的方法.(18)附件18,危险物品的平安运输(the safe transport ofdangerous goods by air).包括危险品的标识、包装和运输的规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材编写教师,曾参与Lido相关资料的翻译和校核 ,并且必须接受Lido知识的系统培训;第一批教师 计划于2012年8月底前往苏黎世交流培训; 所有授课教师,必须接受Lido知识系统培训并通过 资格审核; 课程负责人必须在第一时间收到Lido信息变更通知 ,并负责传达到所有授课教师; 教材由民航飞行学院编写完成并公开出版,汉莎系 统指派人员指导和参与编写。
5.后续合作
随着中国民航运输业的不断增长以及国际化程度的 不断提高,中国民航国际化、规范化航图及航行情 报服务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航图、导航数据库、航行情报服务等在中国实现本 土化是大势所趋; 在民航局的指导下,民航飞行学院愿与包括汉莎系 统在内的相关公司,在Lido航图及相关产品教学培 训、导航数据库制作、飞行训练及科目设置、新产 品验证及试飞等领域开展合作,为中国民航的发展 作出应有的贡献。
汉莎系统运行控制Biblioteka 术研讨会Lido航图与电子航图合作计划
报告人:张光明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 2012年7月11日
报告内容
1. 2. 3. 4. 5.
合作背景及专业基础 教材合作编写计划 教师合作培养计划 合作培训计划 后续合作
1.合作背景及专业基础
2011年3月22日,汉莎系统林祈桦先生到民航飞行 学院调研; 2011年11月28日, 2011年11月28日至29日, 汉莎 航空导航公司相关领导一行四人,前往民航飞行学 院进行访问,双方商谈了合作内容及合作方式; 汉莎系统向师生们作了“航空-激情与责任”主题 演讲。
教材主要使用对象是在校飞行技术专业学生,同时 可作为其他专业级成人培训的参考资料; 教材至少要包含这些内容:航路及区域图、终端区 图(传统、RNAV)、进近图(传统、APV)等图符 识读、解释及应用;导航数据库;飞行计划;飞行 情报服务等; 结构和内容,既要考虑飞行技术专业的知识需要, 又要结合Lido/Flight的特点,并且要符合航图、导航 数据库、飞行情报服务的当前情况和未来发展; 教材所有内容以汉莎系统提供的第一手资料为准。
3.教师合作培养计划
计划教学团队,目前教授1名、副教授3名、讲师7名 ,其中博士3名、硕士7名; 教材拟定主编具有20年教学经验,并且熟悉航图、 仪表飞行程序设计、导航数据库及编码、飞行计划 、飞行情报服务、PBN等及相关航行新技术; 所有参编教师均为骨干教师,至少具备5年以上航图 、导航数据库及相关课程教学经验;
4.合作培训计划
主要教学对象,为在校飞行技术专业学生(含养成 生、大改生),2011年民航飞行学院飞行技术专业 实际招生人数已突破1800人,计划2020年民航飞行 学院每年将招收3000飞行学生; 在飞行技术专业学生中,计划并行开设杰普逊航图 及Lido课程,课程均属于专业 必选课; 根据民航局、航空公司和相关单位的要求,配合汉 莎系统公司,开展Lido相关知识培训。
现代飞行及运行,对航图及相关航行情 报服务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主要体现 在以下方面:
种类更多、分类更细、针对性更强; 精度更高、信息更准确、内容更丰富; 航图及航行情报信息向电子化、网络化、云服务方 向发展; 飞行机组、机载航电系统、ATC、AOC及相关部门 和人员共享航行情报,并且可实现信息交互;
2006年3月2日,民航局于 振发总飞行师、飞标司白福 志副司长等一行莅临我校, 考察调研飞行技术专业“杰 普逊航图”的教学工作。
从2007年(飞行技术2005级)开始至今,超过120个 期班共计5000余飞行技术专业学生,学习了“杰普 逊航图与导航数据库”课程(中英文双语教学); 民航飞行学院“杰普逊航图与导航数据库”(双语 )课程建设和教学,受到民航局张建强、杨洪海等 领导的肯定,该课程于2010年被评为四川省精品课 程。
航空-激情与责任演讲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为了满足中国民航全面 国际化的需要,民航飞行学院在“航行情报”、 “仪表飞行程序”、“空中领航”等课程中,就开 始讲授航图及航行情报服务内容。 2006年3月,在民航局于振发总飞行师、飞标司 等相关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民航飞行学院与相关 单位一起主编了《杰普逊航图教程》,2008年已由 中国民航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
航行情报及导航数据库内容更新快、管理难度大; 航图、导航数据库及飞行情报服务,必须满足FMC 、GNSS、PBN、EFB、ADS-B、GLS等新技术发 展和应用的需要; 既要满足一般服务要求,又要满足不同国家/地区、 航空公司、航空器、机场及程序等差异化、客户化 服务网要求等。
2. 教材合作编写计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