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逻辑学第八章归纳推理研究汇编
第八章归纳推理资料

32 - 1 = 8 72 - 1 = 48 112 - 1 = 120 152 - 1 = 224
…… ----------------------------------------∴所有大于1的奇数的平方减去1,得到的数是8的 倍数
归纳推理概述—Biblioteka 类考察了某类的全部
归 纳
个体对象
推 理
考察了某 类的部分
二、完全归纳推理
性质 必然性推理
要求 (1)前提中对于每一个对象的断
定都必须是真实的。 (2)前提中必须考察一类事物的 全部对象,不得有所遗漏。
三、不完全归纳推理
简单枚举法 科学归纳法
定义 形式 提高结论可靠性
的要求
三、不完全归纳推理—简单枚举
定义
简单枚举法是以经验的认识为主要
Sn是P S1,S2,S3,…,Sn是S类的部分对象, 并且不存在Si(i=1,2,…,n)不是P 所以,所有的S是P
三、不完全归纳推理—简单枚举
要求
➢ 前提中考察的对象要尽可能多 ➢ 前提中考察对象的范围要尽可能广
以偏概全 轻率概括
三、不完全归纳推理—科学归纳
定义
科学归纳推理是依据某类事物部分
依据,根据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 种属性,并且在已考察的事例中未出现 相反事例,从而推出关于该类事物的一 般性结论的推理。
18世纪末,法国化学家普鲁斯特把多种不 同化合物的重量组成作了仔细的定量研究。他 发现,天然孔雀石所含的碳酸铜和用铜制出来 的碳酸铜的重量组成一样,其中含氧化铜 69.4%,二氧化碳25%,水5.6%;发现西班牙 的朱砂和日本的朱砂重量组成一样,其中含汞 86.2%,硫13.8%;发现秘鲁的氯化银和西伯 利亚的氯化银的重量组成一样,其中含银 75.3%,氯24.7%;发现各地的食盐的重量组 成一样,其中含钠39.3%,氯60.7%;发现各 地的水的重量组成一样,其中含氢11.2%,氧 88.8%。
逻辑学[第八章归纳推理] 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逻辑学[第八章归纳推理] 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56d2dd10ff00bed5b9f31d16.png)
第八章归纳推理【内容提要】一、归纳推理的定义、性质与分类,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区别和联系。
二、完全归纳推理的逻辑形式及作用,要理解完全归纳推理的必然性以及它的论证作用。
三、简单枚举归纳推理和科学归纳推理的逻辑形式及作用,科学归纳推理和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的区别与联系。
要理解这两种不完全归纳推理的或然性,在运用时应注意提高其结论的可靠程度。
四、探求因果联系五种逻辑方法(穆勒五法)的各自不同的逻辑形式,以及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五、概率的定义,概率推理的形式、作用与局限性;统计推理的形式、运用及提高其结论的可靠性应遵守的原则。
【重点】一、归纳推理及其分类归纳推理是从个别性知识的前提推出一般性知识的结论的推理,它是人们认识活动中一种主要的思维形式。
作为这种推理前提的个别性知识,是一些关于某类中个别的、特殊的事物子类的属性的认识,而作为结论的知识则是经过归纳得到的关于包含着个别或特殊的事物大类的属性的一般性知识。
也可以说,人们对一类事物的全部对象或部分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属性进行考察,推出该类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属性的结论。
归纳推理的前提可以考察某类事物的全部对象,也可以考察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据此可把归纳推理分为两类:(一)完全归纳推理完全归纳推理是通过对一类事物中的每一对象进行研究,从而概括出关于这类对象的一般性结论的推理形式。
这种推理的结论是必然的,属必然性推理。
(二)不完全归纳推理不完全归纳推理是通过考察一类事物的部分对象,从而得出关于这类对象的一般性结论的推理形式。
它的结论是或然的,属或然性推理。
按照前提过渡到结论的根据方面的差别,我们还可以将不完全归纳推理进一步区分为简单枚举归纳推理和科学归纳推理。
(1)简单枚举归纳推理是根据经验认识,考察到了某类中部分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并且没有遇到与之相反的情况,从而得出整个类都具有(或不具有)该属性的结论的一种不完全归纳推理。
(2)科学归纳推理是根据对某类中部分对象与某种属性间因果联系的考察,从而对整个类作出一般性结论的一种不完全归纳推理。
第八章 归纳推理 逻辑学教学课件

第八章
归纳推理
第一节 归纳推理的概述
一、什么是归纳推理 归纳推理是以个别性的知识为前提,推出 一般性的知识为结论的推理。它的前提是 关于某一类事物中的许多个别性的认识; 结论则是从中概括出的该类事物的共同特 征。归纳推理的过程,就是从个别前提中 概括出一般性结论的过程。
第四节 探求因果关系的逻辑方法
三、求同求异并用法(又称契合差异并用
法) 1、什么是求同求异并用法
内容:如果在被研究现象出现的几个场 合中,都有某一情况出现,而在被研究 现象不出现的几个场合中,都没有这个 情况出现,那就得出结论:这个情况与 被研究的那类现象之间有因果联系。
第四节 探求因果关系的逻辑方法
第四节 探求因果关系的逻辑方法
四、共变法
1、什么是共变法 内容:共变法的内容是如果在被研究 现象发生变化的几个场合中,其它有 关情况都不变化,惟有一个情况相应 地变化,那就得出结论:这个相应变 化的情况与被研究现象之间有因果联 系。
第四节 探求因果关系的逻辑方法
四、共变法
2、形式(可用图式表示):
第四节 探求因果关系的逻辑方法
二、求异法
2、形式(可用公式表示为):
场合 相关情况
被研究对象
(1) ABCD
a
(2) -BCD
—
…… ……
……
所以,A情况是a现象的原因。
第四节 探求因果关系的逻辑方法
二、求异法 3、注意: 两个场合的差异情况必须是惟一 的。 注意分析两个场合的差异情况是 被研究对象的全部原因还是部分 原因。
第八章 归纳推理

第八章归纳推理一、归纳推理概述(一)归纳推理的含义、性质归纳推理是以某类思维对象中个别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属性为前提,推出该类全部对象也具有或不具有某属性为结论的推理。
归纳推理(除完全归纳推理外)的前提不蕴涵结论,是或然性推理。
(二)归纳推理的种类1.完全归纳推理2.不完全归纳推理①简单枚举归纳推理②科学归纳推理③概率归纳推理邵夏主编《普通逻辑原理》(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辅导用书)对归纳推理的分类:(1)完全归纳推理(2)不完全归纳推理 A、简单枚举法 B、科学归纳法(3)概率推理(4)统计推理(三)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1.联系:归纳推理为演绎推理提供前提;归纳推理领带演绎推理。
2.区别:前提与结论的联系性质不同;前提与结论所断定的知识范围不同;思维的进程不同。
二、完全归纳推理(一)含义、性质(前提蕴涵结论,是必然性推理)、逻辑形式指根据某类思维对象的每一个对象有(或没有)某种属性,从而推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有(或没有)某种属性的归纳推理。
逻辑形式为:S1是(或不是)P, S2是(或不是)P, S3是(或不是)P,……Sn是(或不是)P, S1… Sn是S类的全部对象;所以,所有S是(或不是)P。
有人举例如下:磨擦双手(S1)能产生热(P),敲击石头(S2 )能产生热(P),锤击铁块(S3)能产生热(P),磨擦双手、敲击石头、锤击铁块都是物质运动;所以,物质运动能产生热。
按:这不属于完全归纳推理,属于简单枚举归纳推理(二)应用完全归纳推理的条件(三)完全归纳推理的作用及其局限性三、不完全归纳推理不完全归纳推理是根据某类思维对象的部分分子(或小类)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从而推出该类的全部类对象都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的归纳推理。
不完全归纳推理分为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科学归纳推理和概率归纳推理。
它们都是前提不蕴涵结论,都是或然性推理。
(一)简单枚举归纳推理1.含义、逻辑形式它是根据某类思维对象的部分分子(或小类)对象都有(或没有)某种属性,并且没有遇到矛盾情况,从而推出该类的全部对象有(或没有)某种属性的归纳推理。
普通逻辑第8章 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

③ 求同求异并用法: 如果在被研究现象出现的若干场合中,只有一个共同的情况;在被研究现 象不出现的若干场合中,都没有这个共同的情况,那么,这个情况就与被 研究现象之间有因果联系。该法的步骤是两次求同一次求异。
如: 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发现,种植大豆、豌豆、蚕豆等豆科植物时,不仅不需要给土壤施氮肥, 而且这些豆科植物还可以使土壤中的含氮量增加。但在种植小麦、玉米、水稻等非豆科植 物时却没有这种现象。 经过研究后人们发现,这些豆科植物的根部都长有根瘤。而其他植物则没有。人们因此得 出:豆科植物的根瘤能使土壤的含氮量增加。
如: 测试者在斯坦福大学附属幼儿园里选择了一群四岁的孩子,让他们在老师 不在场的时候坚持不把面前的糖果吃掉,如果没吃掉就再奖励他们一颗糖。 有的孩子缺乏控制力把糖吃了,有的孩子用各自的方法控制自己不把糖吃 掉。 测试者对这些孩子进行了长期跟踪调查,发现孩子们进入社会后,只得一 块糖的孩子普遍不如得到两块糖的孩子取得的成就大。 因此测试者得出:控制力的强弱与成就大小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可以是一类中的若干个体与另一个类的所有个体 ▲但绝不会是某个个体与该个体所属类中的所有个体 ▲类比推理的几轮超出了前提断定的范围,属于或然性
推理
3、如何提高类比推理结论的可靠性:
(1)类比对象之间相同的属性越多,则结论的可靠程度就越高。 (2)类比对象之间已知的相同属性与未知的类推属性其联系愈密切,则结 论的可靠程度就愈高。
普通逻辑
课程代码 00024
第八章 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
(一)归纳推理概述
1、归纳推理: 是根据一类事物中若干个对象具有某种属性推出该 类事物的所有对象都具有该属性的推理。
如: 天鹅会飞,老鹰会飞,大雁会飞,野鸭会飞,天鹅、老鹰、 大雁、野鸭都是鸟,所有鸟都会飞。
逻辑学第八章归纳逻辑

完全归纳推理的作用:
(1) 认识作用.完全归纳推理的前提是关于个别性知识 的论断,结论是关于一般性知识的论断,是对某类中 一切个别认识的概括,整个推理能使人们的认识从个 别上升到一般.如已知某厂的三个车间中,一车间提 前完成了本季度生产任务,二车间提前完成了本季度 生产任务,三车间提前完成了本季度生产任务,则该 厂所有车间都提前完成了本季度生产任务. (2) 论证作用.完全归纳推理的前提和结论间的联系是 必然的,常用于论证.如论题:三角形的面积等于1/2 ah("a"表示三角形的底边,"h"表示三角形的高).论 证: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1/2 ah,钝角三角形的面积 等于1/2 ah,锐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1/2 ah,直角三角 形,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是三角形的全部对象, 所以,全部三角形的面积等于1/2 ah.
84先验概率定义先验概率是指对于某一特定事件a如果总共有n种等可能而且互斥的结果并且其中有m种对事件a出现是有利的那么事件a的概率pa就等于有利事件出现的数目与所有可能出现的数目之比即如投掷一枚硬币总共有正面和反面两种可能的结果而出现正面的可能性又是全部可能性的一半所以投掷一枚硬币出现正面的概率是12
归纳和演绎的区别
(1) 思维进程的方向不同.演绎是从 一般性命题引出个别性命题.归纳是从 个别性命题引出一般性命题. (2) 对前提真实性的要求不同.演绎 不要求前提必须真实,归纳则要求前提 必须真实. (3) 结论断定的知识范围不同.演绎 的结论没有超出前提所断定的知识范围. 归纳的结论超出前提所断定的知识范围.
逻辑形式 S1是P S2是P …… Sn是P S1,S2,…,Sn是S类部分对象,并且 如果S则M,如果M则P 所以,所有S是P
科学归纳和简单枚举归纳的关系
8形式逻辑-第八章 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

不完全归纳推理就是根据对某类思维对象部分个体 的考察,发现它们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从而 推出该类思维对象都具有(或不具有)这种属性的一 般性知识的结论的推理。
不完全归纳推理结论的断定范围超出其前提的断定 范围,因而未必是真的,即是或然性的。因此,对不 完全归纳推理的作用,一直存在激烈的争论。
1.完全归纳推理
完全归纳推理就是根据对某类思维对象所有个体的 考察,发现它们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从而推出 该类对象都具有(或不具有)这种属性的一般性知识的 结论的推理。例如,高斯迅速回答了老师要求计算 1+2+3+┅┅+98+99+100=? 是5050。公式如下∶
S1—P S2—P ┅┅ Sn—P S1、S2、┅┅Sn是S类的所有分子 所以,S—P
2.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联系
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逻辑特点不同,但二者又是 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具体表现为:
⑴演绎推理以归纳推理为基础; ⑵归纳推理以演绎推理为先导。 因此,不能把两者机械地对立起来、隔裂开来。
二、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
根据是否考察了一类思维对象的全部个体,归纳推 理分为完全的和不完全的两种。
科学归纳推理的特点是,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 以然,因此其结论较之简单枚举归纳推理更可靠。 对 科学归纳推理而言,其结论的可靠性,取决于所考察的 思维对象是否具有代表性或典型性,而不在于其数量的 多少。要避免出现“样本不具代表性”的逻辑错误。
三、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
——古典的排除归纳推理
1.因果联系及其特点
思路:在被研究现象出现的若干场合,其中只有一 个情况是相同的,而其他情况都不相同,那么这个唯 一共同的情况就是被研究现象的原因(或结果)。
公安部规划大学教材《逻辑学教程》经典教案第八章 归纳推理,第九章类比推理

第八章:归纳推理第一节归纳推理概述一、什么是归纳推理?归纳推理就是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
它也是由一般性程序较小的知识过渡到一般性程度较大的知识,由特殊事例推导出一般原理的思维方法。
二、归纳与演绎的关系,既有区分,又有联系,(一)区别1、思维的方向不同。
演绎是一般到个别,归纳则是由个别到一般。
演绎推理的大前提通常是一般原理,因此,同经验没有直接的关系。
归纳推理的前提常常涉及个别的事物,因而,它们直接与经验相关。
2、结论的断定的范围不同。
演绎推理的结论没有超出前提的范围。
归纳推理的结论一般都超出前提的范围。
(完全归纳除外)3、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不同。
演绎推理的结论和前提的联系是必然的,归纳推理的结论和前提的联系不一定都是必然的,有的结论是确实可靠的,有的结论只具有一定程度的可靠性。
演绎推理的前提蕴涵结论,一般来说归纳推理的前提不蕴涵结论。
(二)联系:1、演绎推理离不开归纳推理。
其大前提要靠归纳推理来提供。
2、归纳推理也离不开演绎推理。
因为进行归纳推理并非是盲目的,要有科学知识作指导。
提高归纳推理结论的可靠程度,也要应用科学知识来分析所研究的现象。
不论以一般性的知识作指导,或者对归纳推理的前提进行科学分析,都要应用演绎推理。
在实际思维过程中,归纳之中有演绎,演绎之中有归纳,两者相互依赖相互补充,只不过有时以归纳为主,有进以演绎为主罢了。
三、归纳推理的分类完全归纳推理全称归纳归纳推理不完归纳推理统计归纳典型归纳推理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穆勒五法)。
根据在前提中是否考察了一类事物的全部对象,可分为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
在不完全归纳推理中,又分为简单枚举归纳推理(又叫全称归纳推理)和统计归纳推理。
第二节完全归纳推理1、定义:完全归纳推理是根据对一类事物中的每一对象的考察,从而对该类整个对象作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完全归纳推理是这样一种必然性推理,它根据某类的每一个对象具有(或不是有)某种属性,推出一个关于某类的一般性知识的结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7/14
Jinlong
12
第二节 观察、实验和一些整理经验材料的方法
3 整理经验材料的方法 在搜集材料的过程中,还要对材料进行整理和研究。也就是 说,人们还要对经验材料进行思维加工,这就需要运用理论
思维的方法,即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等。
比较法是在思维中用以确定对象之间相同点和相异点的逻辑 方法。比较法的基本功用是辨同和别异。在进行比较时,必 须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必须在同一关系下进行比较。如, 一个国家在使用旧货币时期的物价与币制改革后使用新货币 时的物价,就不能直接地加以比较。其次,要就对象的实质 方面进行比较,不要因某种表现上的相同,而忽略实质上的 差异;也不要因表面上的差异,而忽略实质上的相同。
逻辑学第八章归纳推理研究
第一节 归纳推理的概述
乌拉圭队是传统足球强队, 欧洲人曾长期以为所有的天鹅
意大利队是传统足球强队, 都是白的。其推理过程如下:
德国队是传统足球强队, 观察到的天鹅S1是白的; 巴西队是传统足球强队, 观察到的天鹅S2是白的; 英格兰队是传统足球强队, …… …… …… …… ……; 阿根廷队是传统足球强队, 观察到的天鹅Sn是白的; 法国队是传统足球强队, 所以,所有的天鹅都是白的。 西班牙队是传统足球强队,
而搜集事实材料则必须运用经验的认识方法,主要 是观察和实验的方法。
2020/7/14
Jinlong
8
第二节 观察、实验和一些整理经验材料的方法
1 观察 这里所说的“观察”是“科学的观察”的简称。一般来说,
人们把外界的自然信息通过感官输入大脑,经过大脑的处理, 形成对外界的感知,就是观察。 然而,盲目的、被动的感受过程不是科学的观察。
2020/7/14
11
第二节 观察、实验和一些整理经验材料的方法 可以把容易消失的自然现象或在自然条件下不易出
现的自然现象,人为地引发出来,使之重复出现, 以便于人们进行观察。 例如,天空中的闪电,一闪即逝,不易观察出究竟 来。在物理实验室里可以采取人工模拟的办法,引 发闪电现象的重复出现,以便反复地进行观察。
科学归纳推理是以科学分析为主要依据,根据某类事物中部 分对象与其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推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 都具有某种属性的推理。
2020/7/14
Jinlong
Hale Waihona Puke 7第二节 观察、实验和一些整理经验材料的方法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特殊性知识的前提得出一般性知 识的结论的推理。
显然,人们在进行归纳推理的时候,总是先要搜集 到一定的事实材料,有了个别性的、特殊性的知识 作为前提,然后才能进行归纳推理。
2020/7/14
Jinlong
4
第一节 归纳推理的概述
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的主要 联系是:两者互相依赖、互为
补充。
演绎推理以归纳推理为基础;
归纳推理以演绎推理为先导。
2020/7/14
Jinlong
5
第一节 归纳推理的概述
根据前提中是否考察了一类事物的全部对象,可以 将归纳推理分成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 (complete inductive inference and incomplete inductive inference)。 完全归纳推理是根据某类事物中每一对象都具有某 种属性,推出该类事物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的推理。 不完全归纳推理是根据一类事物中的部分对象具有某 种属性,推出该类事物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的推理。
2020/7/14
Jinlong
6
第一节 归纳推理的概述
根据前提中是否考察了事物对象与其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 不完全归纳推理分为简单枚举归纳推理和科学归纳推理。
简单枚举归纳推理是以经验认识为主要依据,根据一类事物 中部分对象具有某种属性,并且没有遇到反例,从而推出该 类所有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的推理。
备,人为地控制或模拟自然现象的条件,排除干扰因素,突 出主要因素,在相对的纯粹状态下研究自然现象的认识活动。 例如,要研究某一植物在某种条件下对具有一定酸碱度的土 壤的适应情况,人们可以在实验室中,人为地控制大自然对 植物生态的影响,只就酸碱度这一特定的因素进行考察。
2020/7/14
Jinlong
所以,世界冠军都是传统足球强队。
2020/7/14
Jinlong
2
第一节 归纳推理的概述
归纳推理是以个别性知识为前提而推出一般性知识为结论的 推理。 归纳推理的前提是关于个别事物或现象的命题,而结论则是 关于该类事物或现象的普遍性命题。
归纳推理是必然性推理
还是或然性推理?
2020/7/14
Jinlong
10
第二节 观察、实验和一些整理经验材料的方法 实验是自然科学研究中最基本的研究方法。与观察比
较有以下优点: 实验可根据研究工作的需要,使被研究的对象或现象
在极其纯粹的状态下再现出来,并借助于人工的隔离 条件,使其依照一定的顺序,不断地重复出现。 这就便于人们观察某种对象或现象的发生过程以及对 象或现象间的因果关系。
科学的观察往往不是单纯地靠眼耳鼻舌身五官去感受自然界 所给予的刺激,而要借助一定的科学仪器去考察,描述和确 认某些自然现象的自然发生。
全面、客观~
2020/7/14
Jinlong
9
第二节 观察、实验和一些整理经验材料的方法
2 实验 人们在控制对象或现象的条件下有目的地通过感官去认识对
象或现象,就叫做实验。 具体而言,实验是人们根据研究的目的,利用科学方法、设
3
第一节 归纳推理的概述
2 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区别和联系 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的主要区别是: 首先,从思维运动过程的方向来看,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的知识的前提推 出一个特殊性的知识的结论,即从一般过渡到特殊;而归纳推理则是从一些 特殊性的知识的前提推出一个一般性的知识的结论,即从特殊过渡到一般。 其实,从前提与结论联系的性质来看,演绎推理的结论不超出前提所断定 的范围,其前提和结论之间的联系是必然的,即其前提真而结论假是不可能 的。一个演绎推理只要前提真实并且推理形式正确,那么,其结论就必然真 实。而归纳推理完全归纳推理除外的结论却超出了前提所断定的范围,其前 提和结论之间的联系不是必然的,而只具有或然性,即其前提真而结论假是 有可能的。也就是说,即使其前提都真也并不能保证结论是必然真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