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皮肤病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美容美妆皮肤美容知识讲座授课课件ppt

美容美妆皮肤美容知识讲座授课课件ppt

SKIN KNOWLEDGE
痘的形成
不管内因、外因、可控或不可控因素都会造成内分泌紊乱、 毛囊堵塞,不因为毛囊堵塞,就没有新陈代谢的废物堆积, 时间一长,形成白头,氧化形成黑头、发炎形成红疹,再久 就会导致粉刺丙酸杆菌的形成,就形成痘痘
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 十分重 要的能 力,同 时也是 每个学 生都应 该具备 的一个 重要素 质。阅 读能力 的强弱 ,与学 生获取 知识, 提高学 习兴趣 ,增长 见识, 以阅及读培能养力自,学对能一力个等学方生面来都说,有是密一切种联十系分。重 要的能 力,同 时也是 每个学 生都应 该具备 的一个 重要素 质。阅 读能力 的强弱 ,与学 生获取 知识, 提高学 习兴趣 ,增长 见识, 以及培 养自学 能力等 方面都 有密切 联系。
斑的形成与补水
基底层由黑色素细胞和基底细胞组成,不管内因还 是外因,可控或不可控因素,都会使黑色素细胞分 泌大量黑色素小体,从而激活络氨酸酶的活性,在 有氧运动下,形成固定黑斑
这个季节是做皮肤修复最好的季节,因为温度每升 高一度,皮肤的排泄就会增加10%,是其他三个季 节无法比拟的,利用好老天给我们的天然优越条件, 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时也是每个学生都应该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阅读能力的强弱,与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增长见识,以阅及读培能养力自,学对能一力个等学方生面来都说,有是密一切种联十系分。重要的能力,同时也是每个学生都应该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阅读能力的强弱,与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增长见识,以及培养自学能力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 快速修复,随话说:冬病夏治,皮肤的各种问题要 在这个季节修复。建议做六道刷的项目,最好搭配 钒钛水光一起做,效果更佳
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 十分重 要的能 力,同 时也是 每个学 生都应 该具备 的一个 重要素 质。阅 读能力 的强弱 ,与学 生获取 知识, 提高学 习兴趣 ,增长 见识, 以阅及读培能养力自,学对能一力个等学方生面来都说,有是密一切种联十系分。重 要的能 力,同 时也是 每个学 生都应 该具备 的一个 重要素 质。阅 读能力 的强弱 ,与学 生获取 知识, 提高学 习兴趣 ,增长 见识, 以及培 养自学 能力等 方面都 有密切 联系。

与化妆品相关皮肤科学ppt课件

与化妆品相关皮肤科学ppt课件
6
皮肤的功能
• ①保护作用皮肤具有以下屏障功能: 机械性损伤的防护 物理性损伤的防护 化学性刺激的防护 微生物的防御作用 防止体液丢失过多
7
感觉作用
• 单一感觉:触觉、痛觉、冷觉等; 复合感觉:干、湿、硬、软、糙等; 瘙痒:产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8
③调节体温作用
皮肤对体温的调节,既是作为外周感受 器,也是效应器。皮肤通过汗液挥发、血 管舒缩、流经皮肤血流量的多少在调节体 温上起着重要作用。
• (4)电离度:溶解度高的物质比溶解度低的物 质易于吸收,比如说水杨酸钠(消炎作用,主 要用在抗痤疮类皮肤病中)易溶于水而水杨酸 不溶于水故吸收没水杨酸钠好。
19
化妆品的因素
• 赋形剂:化妆品不同剂型对角质层水合作 用的影响不同,故同一种物质的不同剂型 的吸收不同,一般来讲霜剂和乳液的吸收 大于粉剂和水溶液。
9
④分泌与排泄作用
• 小汗腺分泌汗液。正常情况下,24h 约分泌500ml 汗液,称为不显性出汗。当环境温度高于30℃、 精神紧张、恐惧或进食刺激性食物时,小汗腺分 泌活动明显增加,出汗增多,称为显性出汗,通 过汗液挥发带走热量起调节体温的作用; 皮脂腺分泌在皮肤表面构成—乳化的膜,起 润泽皮肤、毛发的作用,还有抑制体表微生物繁 殖的作用
与化妆品相关皮肤科学
1
皮肤的结构
2
表皮层
• 角质层(死皮层): 保护功能 吸收功能 • 透明层: 防止水及电解质通过的屏障作用 • 颗粒层:具有代谢和分解能力 • 棘层:含有脂质 • 基底层:表皮细胞生发层 维持细胞更新
3
表皮细胞图
4
真皮层
• 真皮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还有神经、血 管、淋巴管、肌肉等;
24

第3章 化妆品与皮肤生理 ppt课件

第3章  化妆品与皮肤生理  ppt课件
2、分泌和排泄作用 3、吸收作用: 可以有选择的吸收一些物质对皮肤局
部或全身产生影响。 皮肤吸收主要有三个途径: ①渗透通过角质层细胞膜,进入角质层细胞,然后 再通过表皮其他各层。 ②大分子物质及不易渗透透的水溶性物只有少量可 以通过毛囊、皮脂腺和汗腺导管而被吸收。 ③少量通过角质层细胞间隙而渗透进入皮肤内。
19
ppt课件
第2章 化妆品与皮肤生理
四、皮肤类型的鉴别
1、皮肤测试仪测定 2、简易测试法: 目测:用眼睛观看。 擦拭法:用棉纸擦拭后观看。 洗面法: 洗面30分钟后皮肤感觉正常为中性皮肤。 洗面20分钟后紧绷感消失的为油性皮肤。 大于40分钟紧绷感消失的则为干性皮肤。
20
ppt课件
第2章 化妆品与皮肤生理
23
ppt课件
医学美容契机之一:基因治疗技术
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将会发现更多的功 能基因。彩基因治疗技术治疗顽固性色斑,尤 其有交。基因治疗技术还可以使脂肪细胞合成 减少,分解增加,在很短时间内“燃烧”脂肪, 从面达到减肥的效果。不久的将来,也许人类 还可以用克隆部分功能基因的方法来选择各种 不同的头发色泽、器官形状等。
ppt课件
22
医学美容契机之一:基因工程技术
利用DNA重组技术,可加快损作皮肤修复过程中 胶原合成的速度,增加血管内皮细胞受体的敏感性, 加速破损细胞的上皮组织愈合,有效地减少了继发感 染及延迟等现象的发生。基本工程技术对于整形手术, 如文眉、文唇、文眼线及各种修复术等,有着积极作 用。 细胞因子以一定的有效浓度添加到化妆品中,可 以有效地与皮肤细胞发生作用,促进上皮细胞营养代 谢,预防皮肤受到各种损作,并能增强皮下胶原细胞 的功能,加速皮肤胶原细胞的生长及胶原分泌,从而 达到抗皱及延缓衰老的作用。

化妆品皮肤损伤表现ppt课件

化妆品皮肤损伤表现ppt课件
约占化妆品皮肤病的0.5-1.15%左右 可• 三、化妆品皮肤色素异常
使用化妆品引起的面部色素沉着或色素脱失 约占化妆品皮肤病的10-50%不等 以色素沉着多见 单独发生或继发于接触性皮炎、光感性皮炎后
11
常见的化妆品皮肤病四
• 四、化妆品痤疮
来上升较明显
16
八、皮肤损伤原因:化妆品产品
• 化妆品的质量低劣 • 化妆品中微生物污染 • 化妆品有毒物质含量超标 • 化工原料的毒性刺激 • 化妆品中所含药物的毒副作用 • 产品说明书问题
17
八、皮肤损伤原因:消费者方面
• 患者的过敏体质 • 选择化妆品类型不当 • 患者使用不当
使用前没有详细阅读产品说明书 使用前没有作相应的皮肤敏感试验 出现不适时没有及时停用并就诊
19
化妆品引起皮肤病受多种因素影响
化妆品的组成 原料的浓度和纯度 产品的使用条件和部位 与皮肤接触时间 使用频率 产品保存
20
化妆品皮肤病的诊断和 处理
21
一、几点注意事项
• 发生化妆品皮肤病并不都是产品的质量问题, 消费者本身也有很大责任
• 处理化妆品的纠纷时应先辩明责任之所在,然 后再作处理
Hypopigmentation &Hyperpigmentation)
化妆品痤疮(Acne induced by cosmetics) 化妆品毛发损害(Hair damage) 化妆品甲损害(Nail damage)
5
常见的化妆品皮肤病
• 一、化妆品接触性皮炎
是化妆品皮肤病的主要类型,约占化妆 品皮肤病的50-70%
以便工作人员安排合资格的人员来处理 • 嘱就诊时要配合医务工作者采集病损的图象、
照片及相关资料,并做相应的检查或皮肤试验 • 嘱配合诊断机构对其化妆品皮肤病的治疗 • 由诊断机构出具化妆品皮肤病诊断证明书

皮肤组织结构与化妆品PPT课件

皮肤组织结构与化妆品PPT课件

抗衰老成分如维生素C、维生素 E、胜肽等可以刺激胶原蛋白的 生成,增加皮肤弹性和紧致度,
减少皱纹和细纹的出现。
防晒成分与表皮层和真皮层
紫外线是导致皮肤损伤的主要因素之 一,长期暴露在阳光下会导致皮肤晒 伤、晒黑、光老化甚至皮肤癌。
常见的防晒成分包括氧化锌、二氧化 钛、水杨酸乙基己酯等,它们能够吸 收或反射紫外线,减少紫外线对皮肤 的伤害。
润。
常见的保湿成分包括甘油、透明 质酸、海藻糖等,它们能够吸收 相当于其自身重量数百倍的水分,
为皮肤提供长时间的保湿。
抗衰老成分与真皮层
真皮层位于表皮之下,主要由胶 原蛋白和弹性纤维组成,对维持 皮肤的弹性和紧致度至关重要。
随着年龄的增长,真皮层的胶原 蛋白和弹性纤维会逐渐减少,导
致皮肤松弛和皱纹的出现。
04 化妆品使用注意事项
避免过度清洁和去角质
过度清洁和去角质会 破坏皮肤屏障,导致 皮肤干燥、敏感和炎 症。
注意不要使用过于刺 激的产品,以免对皮 肤造成伤害。
选择温和的洁面产品 和去角质产品,并控 制使用频率,以保持 皮肤健康。
注意防晒和抗氧化
01
紫外线是皮肤老化和损 伤的主要因素,因此防 晒非常重要。
02
选择SPF值高、PA等级 高的防晒霜,并定期补 涂,以全面保护皮肤不 受阳光伤害。
03
04
抗氧化剂能够中和自由 基,减少氧化应激反应, 有助于保持皮肤年轻态。
可以选择含有抗氧化剂 的护肤品,如维生素C、 维生素E等。
定期更换化妆品
长期使用同一种化妆品可能导 致皮肤产生依赖性和耐受性。
建议定期更换不同品牌和类型 的化妆品,以保持皮肤的新鲜 感和活力。
角质层
由角质细胞和细胞间脂质构成, 具有保护、保湿和调节体温的 作用。

皮肤病精品PPT课件

皮肤病精品PPT课件

四、感觉作用 皮肤具有丰富的神经末梢,构成精密的情
报网,感受外界的各种刺激;它们的冲动沿着感觉 通路传入中枢神经系统,并借大脑皮层活动而产一 种感觉,例如,冷觉、热觉、触觉和痛觉等。这些 感觉对于保持机体免受外界环境的伤害起着保护作 用。

病史调查
对患皮肤病的动物来说,详细病史调查非常必要! 发病持续时间; 最初发病部位; 发病年龄(幼龄-食物跳瘙过敏、真菌病等,
结痂(crust) ,系指皮损表面的浆液、 脓液、血液及脱落组织等干涸而成的附着 物
瘢痕(scar) 系指真皮或更深层的组织缺损或破 坏后由新生结缔组织修复而形成的损害。损害高于 皮面者为增生性瘢痕;低凹于皮面者为萎缩性瘢痕; 其与皮面平,不凹下,亦无凸起为平滑瘢痕。
苔藓样变(lichenification) 也称苔藓化,是指 皮肤限局性浸润肥厚,粗糙变硬,干燥脱屑,皮沟 加深,皮嵴突起等类似革样的表现。多因摩擦或搔 抓使角质层及棘细胞层增厚,真皮慢性炎症浸润所 致。
二、症状 在皮肤褶皱处出现渗出、红斑、湿 性损伤为特征。病变经常出现在面、唇、颈下、 外阴、后肢内侧、尾部等。
脓疱(pustule) 为含有脓液的疱。多由化脓细菌感 染所致,疱周有红晕,如脓疱;少数为非细菌性脓疱, 如脓疱性银屑病。
囊肿(Cyst):为含有液体或粘稠物质和细胞成分的囊 样结构。一般位于真皮或皮下组织中,有由上皮细胞组 成的囊壁,多呈圆形或卵圆形,扪之有囊性感,如表皮 囊肿、皮脂腺囊肿。
高色素化
角化过度
肿瘤
犬猫皮肤病的诊断方法
一、皮肤刮片 1、用具 载玻片、10#刀片、显微镜、矿物油、
盖玻片、镊子 2、方法 浅表-广泛刮取;深部-捏起刮至渗
血。 3、可用于寄生虫成虫、卵或粪便的检查。

化妆品引起的不良反应ppt课件

化妆品引起的不良反应ppt课件
10
• 氧化染发剂中引起过敏的组分:
对苯二胺、氨基苯酚、间苯二酚
• 对苯二胺是国内采用最多的氧化染料,
也是很强的致敏原;
• 动物营养性成分:如珍珠、蜂皇浆、胎
盘提取液等,做为异种蛋白,对人体有 明显抗原性。
11
光变应性接触性皮炎(photo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 PCD)
21
使用润肤霜后, 因化妆品刺激性 接触性皮炎引起 的痤疮
22
• 具有油性皮肤的人,皮脂腺分泌旺盛,如经常地用面
霜类化妆品时,会使皮肤的皮脂腺和汗腺堵塞,皮脂 不能充分地从皮脂腺导管排出,积聚在毛囊口,形成 乳酪样物质的栓塞,出现痤疮。
• 脸部皮肤有螨虫者,如过度使用化妆品,会使毛孔堵
塞和皮脂排出受阻,螨虫就会在皮脂腺内大量繁殖, 产生的毒物增多又不易排出,对皮肤产生明显的刺激 作用。颜面出现红斑或浅在性针尖样丘疹,病变以鼻、 颊部明显也可累及整个面部。
• 消费者有过敏体质、选择化妆品不当或使用不当 。 • 标签、说明书夸大宣传,误导消费者。 • 美容院对消费者施用化妆品不当。
30
《化妆品皮肤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GB17149. 1-1997) 1997年由卫生部提出,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 包括:
• 《化妆品接触性皮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 《化妆品光感性皮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 《化妆品皮肤色素异常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 《化妆品痤疮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 《化妆品毛发损害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 《化妆品甲损害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停用致病化妆品后症状可逐渐消退。
5
使用XXX换肤霜后引起 的化妆品刺激性皮炎
使用XX去痘洗面奶后 引起的化妆品刺激性皮炎

化妆品皮肤病医学ppt课件

化妆品皮肤病医学ppt课件

PPT学习交流
6
3 临床分型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和国家技术监督局联台发 布的化妆品皮炎的范围包括:化妆品接触性皮炎、 化妆品光感性皮炎、化妆品痤疮、化妆品皮肤色 素异常、化妆品毛发损害、化妆品甲损害。
PPT学习交流
7
3.1 化妆品接触性皮炎
3.1.1 化妆品刺激性皮炎 大部分化妆品不 良反应是由化妆品刺激造成的。 可分为主观刺激和客观刺激。
PPT学习交流
18
3.3 化妆品痤疮
• 1972年,Kligman和Mills[17]提出用兔耳模型测试 化妆品致痤疮反应。
• 化妆品可引起兔耳的两种组织学改变:
• 一种是毛囊口缓慢扩张,充满致密的角化物质, 即化妆品的致痤疮反应;
• 另一种是毛囊口的炎症, 毛囊口内无致密的角化 物,由化妆品刺激滤泡上皮引起,伴炎性脓疱和 丘疹常不伴黑头粉刺。观刺激表现为在使用化妆品后的烧灼 感及刺痛感,可不伴明显的临床改变, 又称化妆品不耐受。Fisher把化妆品不 耐受综合征描述为患者对任何一种化妆 品均有反应,似乎不能使用任何一种化 妆品。
PPT学习交流
9
• 有两种亚型:
• 速发型:在涂抹于正常完整皮肤后数秒或数分钟 内出现刺痛反应,常被用来评价皮肤屏障功能。
PPT学习交流
21
3.4化妆品皮肤色素异常
• 色素性化妆品皮炎主要发生在女性面部。此型皮 炎中,炎症的成分较轻而色素沉着的特点显著。 目前认为其发病是从小计量接触变应原开始,并 且每天都接触,这种连续爆露于低计量的变应原 并不引起皮肤的红斑、丘疹、肿胀或搔痒,而是 表现为色素沉着。
首次接触后发 病情况 光照后
发病时间 光敏物的计量
低 不发生
通常24-48小时 (6-72小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者的主要区别见表1。
表1 光变应性皮炎和光毒性皮 炎的主要区别[14]
特征
光变应性皮炎 光毒性皮炎
发病率
首次接触后发 病情况 光照后
发病时间 光敏物的计量
低 不发生
通常24-48小时 (6-72小时)
非决定性
高 发生 数分钟到数天
重要
光照时间的长短 非决定性
重要
临床特点 组织学改变 光斑贴试验 (鉴别)诊断
我国《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的定义是: 以涂抹、喷洒或其它方法,施于人体表面 任何部位,以达到清洁、消除不良气味、 护肤、美容和修饰目的的产品。
化妆品的范围
广义上说清洁剂(洗面奶、香皂、牙膏 等)、调色剂(眼影、口红、染发剂等)、 定型剂、芳香剂(香水、除臭剂等)、防 晒剂、营养保护剂(润肤霜、营养霜等)、 治疗用产品(除汗剂等)等都属化妆品。
主观刺激表现为在使用化妆品后的烧
灼感及刺痛感,可不伴明显的临床改 变,又称化妆品不耐受。Fisher把化妆品 不耐受综合征描述为患者对任何一种
化妆品均有反应,似乎不能使用任何 一种化妆品。
有两种亚型:
速发型:在涂抹于正常完整皮肤后数秒或 数分钟内出现刺痛反应,常被用来评价皮 肤屏障功能。
迟发型:在化妆品涂抹于正常完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肤后 数十分钟,甚至更长时间出现反应。
对化妆品迟发型超敏反应的报告很多,接 触性荨麻疹的例子相对较少,有使用含芝 麻油的粉底霜后发生接触性荨麻疹的例子 [12],也有染发后对PPD同时产生速发和迟 发型超敏反应的报告[13]。
3.2 化妆品光感性皮炎
光敏感可分为光毒性反应和光变态反应, 由非免疫性机制引起的光敏感称作光毒性 反应,由免疫性机制引起的反应称作光变 态反应。
湿疹
棘细胞层水肿 性皮炎 阳性
红斑,大疱, 色素沉着
坏死的角质形 成细胞
阴性
光斑贴试验 临床史及体检
光毒性皮炎由接触光毒物质后经日光照射 引起,众所周知的光毒物质有补骨脂素、 煤焦油及其衍生物等。
不同时期引起光变应性皮炎的变应原也不 同,60年代,主要是皂类和清洁剂里的卤化 水杨(酰)苯胺及其相关成分。70年代末,麝 香是最常见的光变应原。现在,防晒霜[15] 成为光变态反应的主要原因。
但和人类皮肤相比兔耳实验模型非常敏感,
所以在实验中弱的产生粉刺的物质对人类 来说也许是安全的。
化妆品痤疮的发病主要依赖于[7]个人痤疮 易感性及日晒等能加重痤疮反应的因素。
已知的化妆品中能引起痤疮的物质有[18]: 碳氢化合物、羊毛脂衍生物、酯类及蜡类 等。
3.4化妆品皮肤色素异常
色素性化妆品皮炎主要发生在女性面部。 此型皮炎中,炎症的成分较轻而色素沉着 的特点显著。目前认为其发病是从小计量 接触变应原开始,并且每天都接触,这种 连续爆露于低计量的变应原并不引起皮肤 的红斑、丘疹、肿胀或搔痒,而是表现为 色素沉着。
3 临床分型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和国家技术监督局 联台发布的化妆品皮炎的范围包括:化妆 品接触性皮炎、化妆品光感性皮炎、化妆 品痤疮、化妆品皮肤色素异常、化妆品毛 发损害、化妆品甲损害。
3.1 化妆品接触性皮炎
3.1.1 化妆品刺激性皮炎 大部分化妆品不良 反应是由化妆品刺激造成的。 可分为主观刺激和客观刺激。
3.3 化妆品痤疮
1972年,Kligman和Mills[17]提出用兔耳模型 测试化妆品致痤疮反应。
化妆品可引起兔耳的两种组织学改变: 一种是毛囊口缓慢扩张,充满致密的角化
物质,即化妆品的致痤疮反应; 另一种是毛囊口的炎症, 毛囊口内无致密
的角化物,由化妆品刺激滤泡上皮引起, 伴炎性脓疱和丘疹常不伴黑头粉刺。
3.1.2 化妆品过敏性皮炎
过敏性接触性皮炎和接触性荨麻疹都是免 役介导的反应。其发生大多是重复或在已 破坏的皮肤上使用造成的。
致病因素有:化妆品成分、变应原浓度、 作用部位、皮肤屏障的完整性、接触时间、 接触频率。
化妆品变应性反应比刺激性反应发生率小 得多,但对某种成分过敏后,对含有相关 成分的其它化妆品也可以发病,因此是皮 肤科研究的重点。
化妆品皮肤病 Contact Dermatitis to Cosmetics
与化妆品使用的广泛程度比,不良反应的 发生率相对较低。过敏性化妆品接触性皮 炎患者的不断增多,主要与化妆品消费者 的不断增加有关,因此有必要对化妆品中 的变应原加以介绍。
1 化妆品的概念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对化妆品的定义为: 用于人体为了清洁、美化、增加魅力或改 变体表形态而不影响身体结构和功能的物 质。
2 流行病学
Nielsen[1]在丹麦调查发现1998年化妆品皮炎 的发生率是1990年的2倍,患者年龄大都在 20-55岁。
Pramod[2]在印度的调查显示:有31.58%的 女性患者在41-50岁间,38.71%的男性患者 在21-30岁间,42.11%的男性对染发剂过敏, 45.16%的女性对面霜过敏。
客观刺激[7]为非免疫介导的炎症反应,多 数情况下表现为皮炎。
刺激性皮炎的发生需要以下条件:个体皮 肤特性、刺激强度、刺激物的浓度、刺激 持续时间、当前的皮肤敏感性、环境条件 (尤其是气候因素)等。
任何化妆品都可引发刺激性皮炎,如有使 用含氯化苯甲烃铵的洗发水后发生刺激性 皮炎的报告[9]。
3.5 化妆品毛发损害
烫发会破坏给毛发角蛋白提供强韧度的二 硫键,不恰当的使用烫发药水会使头发断 裂,氧化漂白或过度日光爆晒等也会破坏 头发。
3.6 化妆品甲损害
使用美甲化妆品后可引起甲周湿疹、甲松 离、指甲破坏、甲变色、指(趾)甲营养不良 等甲改变。
3 化妆品中主要的变应原
化妆品中最主要的变应原是香料和防腐剂, 此外,对苯二胺,抗氧化剂、乳化剂、遮 光剂等成分也常引起过敏性接触性皮炎。 不同化妆品中的常见变应原见表1。
中国学者[3]统计发现:化妆品皮炎的发病 部位以手部最多为36.7%,其次是面部29.2%, 腿18.8%。
根据IVDK(皮肤病学信息网络系统)的数 据显示[4]:美甲产品引起的不良反应占 17.8%,其次是脱毛类占12.5%,美发类占 10.3%,按摩品占9.1%,面、手、足的乳膏、 乳液占8.6%,香水、花露水等占7.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