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新闻学概论》考研题集(复旦大学出版社 李良荣版本)

合集下载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学概论考研模拟题(复旦大学出版社 李良荣)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学概论考研模拟题(复旦大学出版社 李良荣)

模拟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世界上第一张铅印新闻纸诞生于()A.德国B.日本C.美国D.中国2.提出“两级传播理论”的人是()A.卢因B.李普曼C.约翰·弥尔顿D.拉扎斯菲尔德3.提出“观点的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过程”观点的著作是()A.《论出版自由》B.《舆论学》C.《德国新闻事业史》D.《新闻学原理》4.《报刊的四种理论》的作者是()A.拉斯韦尔B.王韬C.施拉姆D.洪仁轩5.新闻学中的“本质真实论”概念来源于()A.文学B.史学C.哲学D.社会学6.“舆论”是指()A.政党的主张B.民众的共同意见C.社会集团的意志D.媒介的观点7.《实际应用新闻学》是中国第一部业务新闻学著作,它的作者是()A.邵飘萍B.梁启超C.徐宝璜D.戈公振8.新闻自由思想的影响从顶峰开始跌落现象发生于()A.17世纪B.18世纪C.19世纪D.20世纪9.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一新闻定义出自()A.范长江的《记者工作随想》B.徐宝璜的《新闻学》C.甘惜分的《新闻理论基础》D.陆定一的《我们对新闻学的基本观点》10.在无产阶级新闻史上,第一个明确使用“党性”概念的人是()A.马克思B.列宁C.恩格斯D.斯大林11.在传播方式上,新闻事业形成的标志是()A.点—点B.面—面C.点—面D.面—点12.在新闻传播关系中,就受众而言,对其身份最合适的表达是()A.客体B.主体C.上帝D.既是客体又是主体13.新闻事业产生与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B.传播技术的进步C.民主意识的增强D.先进文化的形成14.在新闻事业发展的集权主义阶段()A.新闻财团垄断报刊B.媒体间进行自由竞争C.政府严格控制新闻D.传媒成为人民的喉舌15.在社会结构中,新闻事业()A.处于生产力层次B.处于经济基础层次C.属于政治上层建筑D.属于思想上层建筑16.新闻事业最主要的功能是()A.引导舆论B.报道新闻C.介绍知识D.提供娱乐17.新闻报道对于社会实践与生活的反映是()A.被动反映B.合理想象C.能动反映D.有闻必录18.新闻传播事业的“本位主体”是()A.传播者B.资产所有者C.上层决策者D.宏观管理者19.资本主义新闻自由的底线是不能()A.批评政府B.揭露政要丑行C.否定资本主义制度D.批评公众20.关于新闻法律制度对于新闻自由的作用,最适合的表达是()A.打压B.保护C.限制D.保护与限制21.新闻控制的实质是()A.剥夺媒介传播自由B.规范媒介传播行为C.消除媒介舆论表达D.取缔媒介职能权力22.资本主义社会的新闻传播之所以黄毒泛滥,最直接的原因是()A.新闻自由B.媒体间竞争C.剥削制度D.媒介商业化23.陆定一说“有信用,报纸就有人看了”,报纸的这种“信用”来自于()A.媒介权力B.媒介功能C.新闻真实D.新闻价值24.媒介报道各阶层的共同利益和共同生活,这体现了新闻事业的()A.阶级性B.社会性C.民族性D.政治性25.“以偏概全”的报道现象作为报道的一种失实,它体现于()A.背景材料B.细节与情节C.概括性事实D.新闻基本要素26.坚持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就是要坚持革命性和()A.阶级性的一致B.倾向性的一致C.政治性的一致D.科学性的一致27.对于公众,新闻传播的指导具有()A.指令性B.滞后性C.多样性D.强制性28.我们的传播要满足群众的需要,就是()A.迎合群众一切趣味B.要“满足”也要“引导”C.当群众的“尾巴”D.崇拜群众自发性29.新闻职业的弱点是缺乏()A.调查研究的细致性B.权威性C.创造性D.与社会联系的广泛性30.批评报道与正面宣传()A.相互对立B.二者平行C.互不相干D.相辅相成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章节题库 (新闻生产与新闻选择)【圣才出品】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章节题库 (新闻生产与新闻选择)【圣才出品】

第十八章新闻生产与新闻选择一、概念题1.新闻生产(川大2016年研)答:新闻生产是指新近变动的新闻事实经过加工形成新闻作品的过程,新闻是新闻生产者经过有意识的加工的产物。

新闻生产者建构新闻事件,进而建构拟态环境。

新闻生产过程是各种力量博弈的过程。

新闻生产产品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决定新闻生产的主要因素包括新闻选择的基本标准、新闻法规、形势、决策者、市场和媒体定位等。

这六个基本要素中,前三个要求构成新闻语境,后三个要素构成新闻场域。

2.新闻生产的场域(复旦大学2016年研)答:新闻生产的场域是指在新闻生产过程中,新闻生产者与社会方方面面的客观关系。

场域是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提出的概念:“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各个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型。

”这种关系处在不同位置上,有不同的矢量,对新闻生产产生不同的影响或压力。

从这个意义上讲,新闻生产的场域是各种不同力量之间博弈的场所。

新闻产品是各种力量博弈的产物。

3.新闻选择(暨大2019年研;中传2016年研;南大2016年研;复旦大学2015年研;重庆大学2013年研;华南理工2012年研;山西大学2011年研;华中农大2009年研)答:新闻选择是指新闻媒介对新近发生的事实加以鉴别遴选,择定其中能够和值得传播的事实的过程。

新闻选择通常表现为对稿件的选择,其实质则是对新闻事实的选择。

新闻选择有两个主要标准:一是新闻价值标准;二是新闻政策标准。

只有新闻价值标准与新闻政策标准的和谐统一,才是新闻的最佳选择。

新闻选择包括三种类型:①内迫性选择,即受制于媒介内部技术条件、篇幅容量而进行的选择和取舍;②需要性选择,即根据对受众已知需要的认识和未来需要的预期进行新闻选择;③外迫性选择,即在社会环境诸因素的制约下对新闻事实的取舍。

4.新闻的接近性(黑龙江大学2006年研)答:新闻的接近性,是指新闻内容与受众的接近程度,即新闻与受众在地理上、心理上、思想上、职业上、性别上、年龄上以及利害关系上等的接近关联。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独家资料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独家资料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第六章新闻事业的性质第一节新闻媒介的共性、特性、个性新闻媒介的共性:整个新闻事业比较其他事物的基本特点新闻媒介的特性:一类新闻媒介比较另一类新闻媒介的基本特点新闻媒介的个性:一家新闻媒介比较其他家新闻媒介的基本特点一.新闻媒介的共性:首先,新闻媒介作为精神产品的生产机构和立法、司法、行政机构一样。

同属上层建筑,在社会上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其次,新闻媒介作为以传播为主要内容的机构,和其他传播意识形态的机构、载体的区别在于:①新闻媒介是反映现实变动的,这是它区别于一切历史作品和教科书②新闻媒介使用真实的事实反映现实变动的,这是它区别于电影、戏剧、小说、诗歌等文学作品③新闻媒介是迅速及时地反映社会变动的,这是它区别于书籍、杂志和文学艺术④新闻媒介是面向社会大众的,这是它区别于书信、内部简报、军事情报等所以说新闻媒介的共性是:真实地、及时地反映世界新近变动的大众传播工具新闻媒介的机构性质:是以采集和公开向社会提供新闻为主的传播机构。

2.新闻媒介的特性①从所有制方面来看:私营:极个别独资外,绝大数新闻媒介是公开或内部股份制方式创办。

公营:由社会公众共同拥有的新闻媒介国营:由国家直接控制或国家控股的新闻媒介②与政府与执政党关系方面来看独立的新闻媒介:政治上标榜客观中立,只以国家、公众利益作为是非标准官方新闻媒介:代表政府(或执政党)立场,宣传政府的施政纲领半官方新闻媒介:名义上是独立运作的,但在重大政治问题、重要时刻往往代表政府发言,替政府宣传③从阶级性方面来看:无产阶级新闻媒介和资产阶级新闻媒介④从办报(台)方针方面:商业性报纸、政治性报纸、政企合一型报纸⑤从媒介的内容上看:严肃的高级报纸:以刊登硬新闻和评论为主大众化的通俗报纸:以刊登娱乐、服务新闻为主3.新闻媒介的个性新闻媒介的个性是指媒体在内容选择、编排方式、行文风格上的与众不同。

有鲜明个性的新闻媒介往往体现在:①以新闻报道的迅速及时见长②以新闻报道的真实、客观、公正取胜③以发表具有独到见解的评论为世人瞩目④以编排的新颖活泼、具有独创性显得抢眼、以社区新闻、或国际新闻、或煽情新闻来显示个性如,NBC以硬新闻见长,ABC以国际新闻见长,CBS以选举报道见长;《北京晚报》具有京派文化典雅、庄重、厚实的风格,《新民晚报》具有海派文化的实用、精致、活泼的风格,《羊城晚报》体现了岭南文化的开拓创新风格。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配套题库(6-10章)【圣才出品】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配套题库(6-10章)【圣才出品】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配套题库(6-10章)【圣才出品】第六章互联网与新媒体一、概念题1.即时(华南理工2019年研)答:即时是新媒体的特点之一,是指立即得到结果。

新媒体的即时性,首先与互联网在传播技术上的优势相关,但更重要的是网民的积极参与,尤其是Web2.0时代下UGC(用户生成内容)的出现,进一步发挥了互联网在即时传播上的特色。

即时信息是相对较新的交流方式,它通过即时工具发送,广泛应用的包括腾讯QQ、微信、飞信等。

2.互联网电视(人大2015年研;中山大学2015年研)答:互联网电视(NTV,Network Television)又称网络电视,是指以宽带网络为载体,以视音频等多媒体为形式,以互动个性化为特性,为所有宽带终端用户提供全方位、有偿服务的业务。

互联网电视在数字化和网络化背景下产生,是互联网网络技术与电视技术结合的产物。

在整合电视与网络两大传播媒介的过程中,网络电视既保留了电视形象直观、生动灵活的表现特点,又具有了互联网按需获取的交互特征,是综合两种传播媒介优势而产生的一种新的传播形式。

3.IPTV(复旦大学2012年研)答:IPTV(Internet Protocol TV),即交互式网络电视,是指通过可控、可管理、安全传送并具有QoS保证的无线或有线IP网络,提供包括视频、音频(包括语音文本、图形和数据)等业务在内的多媒体业务。

其中,接收终端包括电视机、掌上电脑、手机、移动电视及其他类似终端。

IP电视可以分为IPTV交互式网络电视和互联网交互式网络电视两种,前者通过电信网进行节目传输,后者则以互联网为传输渠道。

交互式网络电视集互联网、多媒体、通讯等多种技术于一体,扩展了“看电视”的概念。

它是由广电或者通信运营商建立IP专网(有别于传统的同轴电缆有线电视网络)用于承载IP化的数字视频内容,用户终端安装IP机顶盒进行流媒体接收和解码的数字电视业务模式。

其最大的特点是具有交互功能。

二、简答题1.请解释何为“两个舆论场”,当前“两个舆论场”发生哪些新变化。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要点详解及考研真题解析(传媒业经营)【圣才出品】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要点详解及考研真题解析(传媒业经营)【圣才出品】

第十二章传媒业经营12.1 知识框架图12.2 本章要点详解[视频讲解]一、传媒业经营的基本原则1.普遍服务的原则这是传媒业公众利益至上理念在经营中的具体体现。

其基本要义是公平、公道地为全体人民提供信息等服务,而不考虑其成本,这无疑是超越市场的。

2.编营分离原则传媒业的新闻生产和经营必须分开,在编辑部和广告部之间要筑起一道防火墙,保证编辑的独立性,使新闻生产保持客观性、公正性。

3.受众中心的原则20世纪70年代以前,全球的媒体是以传者为中心而设立的。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新办媒体开始寻找特定受众,这种日益强大的分众化趋势意味着:传播开始转向以受者为中心。

(1)4P理论4P理论由美国行销专家J·麦卡锡1960年提出,这个理论构造了传统市场营销策略的基本框架,包括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四个要素:①产品(product)。

注重开发产品功能。

②价格(price)。

根据不同的市场定位制定不同的价格策略。

③渠道(place)。

企业不直接面对消费者,而是注重培育经销商和建立销售网络,企业和消费者的联系通过分销商进行。

④促销(promotion)。

企业注重销售行为的改变来刺激消费者,以短期行为(如让利、买一送一等)促使消费增长。

这个理论的基本点是制造商控制整个流程。

(2)4C理论1990年,美国的营销专家劳特鹏提出营销的4C理论,即需求(consumer wants and need)、成本(cost)、方便(convenience)、沟通(communication)。

①消费者需求。

企业应生产消费者所需要的产品而非自己能制造的产品。

②消费者愿意付出的成本。

企业要研究消费者的收入状况、消费习惯和同类产品的市场价,而非品牌策略。

③为消费者所提供的方便。

销售的过程在于如何使消费者快速便捷地买到该产品,由此产生送货上门、电话订货、电视购物等新的销售行为。

④与消费者的沟通。

消费者不只是单纯的受众,本身也是新的传播者,必须实现企业与消费者的双向沟通,以谋求与消费者建立长久不散的关系。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要点详解及考研真题解析(新闻媒介的受众)【圣才出品】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要点详解及考研真题解析(新闻媒介的受众)【圣才出品】

第十三章新闻媒介的受众13.1 知识框架图13.2 本章要点详解[视频讲解]一、受众是谁1.受众是学生(1)在媒介面前,受众是受教育对象。

媒介工作者就像学校的教师,确保媒介内容严肃、负责是其职责。

(2)新闻传媒的确具备教育指导功能,特定的历史时期基于特定的社会发展需要,这种教育指导功能更为重要。

(3)媒介的本质属性是社会的耳目,是社会信息交流沟通的工具,教育只是其附属功能。

因此,从长远和整体来看媒介不能只把受众当作学生。

2.受众是接受指挥的芸芸众生传媒俨然是不露面的指导员甚至司令员,传播的内容就是指示、命令。

受众被剥夺自尊、自由和权利。

例如二战期间法西斯主义的新闻理念,以及文革时期的中国新闻业。

3.受众是消费者(1)这是一切商业媒体最容易接受也最愿意信奉的受众观。

媒介等同于企业,执行利润最大化原则。

媒介高扬消费者至上的旗帜,满足受众需要,捍卫受众权利与满足消费者需要。

(2)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争取消费者,争取广告,获取最终的利润。

娱乐化成为商业性媒介的共同取向。

(3)对于商业性或具有商业化倾向的媒介,广告与市场是主宰,发行量、收视率等标志着受众群的量的指针,已成为生命线。

4.受众是公民这是国有或公营媒介的受众观。

把受众看成公民,把维护公民权利作为媒介责任和运营基础,是现代民主政治发展和市场经济内在运作机制在媒介观上的折射和反映。

二、受众是新闻媒介的参与者1.受众的定义在大众传播领域里,受众是指大众传播媒介信息的接受者,其中最主要的,是指三大新闻媒介即报纸的读者、广播的听众和电视的观众。

2.受众的作用(1)决定着新闻媒体内容的取舍新闻媒介内容的最后取舍权在受众,任何信息的发布必须从满足受众实际需要出发,任何宣传必须从受众能接受的实际程度出发。

(2)决定着新闻媒体的风格定位报纸风格的定位是报人从读者的心理定势和阅读习惯的实际出发的经验总结,读者的文化底蕴决定了报纸风格。

(3)决定着新闻媒介变革的方向和进程媒介变革的依据是受众的新需求。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整理版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整理版

新闻学概论绪论一、名词解释:1、新闻学: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它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

研究的内容是新闻理论、新闻史(重点是新闻事业的发展的历史)、新闻业务。

2、新闻学的中心议题:客观世界的诸条件对人类社会新闻活动的决定、支配作用,及新闻活动对社会的反作用。

3、新闻主导理论:是各国新闻立法、制定新闻政策的理论依据,也是影响新闻人观念的一个决定理论主张。

世界各国新闻学主导理论有四种: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社会责任论、发展新闻学、党报理论。

二、简答1、新闻学和新闻工作的区别与联系:第一、新闻学仅仅是一门专业学科,而新闻工作却是多种学科和新闻工作实践经验的综合运用。

第二、新闻语言要求准确、简洁,让人一看(听)就懂;新闻工作涉及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文学、历史学以及自然科学等;分析能力、判断能力是新闻工作最重要的素质。

2、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内涵和原则是什么?第一、自由主义报刊理论起源于欧洲,至今却盛行于北美尤其美国。

其主要内涵是探讨新闻自由和政府、社会、个人的关系。

第二、其主要观点是:1)报刊独立自主,不受政府的干涉。

政府不得采取任何措施干涉、收买或控制报刊,唯一职责是采取措施来保护新闻自由。

2)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

报刊是行政、立法、司法以外的国家第四势力或第四种权利。

3)"自由意见市场"和"自我修正"理论。

让人民群众、让各党派都利用报纸充分地自由地表达各自的意见。

前提是给予人民有关各项事务的充分信息。

4)对事实的信念。

报道的最终目的是客观地反映现实,让人们对外部世界形成独立的见解。

第三、自由主义报刊理论把客观地向公众提供事实作为新闻报道的最高标准和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标准。

客观性报道是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在新闻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支配着西方报刊的不是理想的理性至上,而是利润至上、金钱至上。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要点详解及考研真题解析(新闻媒介的运行体制与管理模式)【圣才出品】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要点详解及考研真题解析(新闻媒介的运行体制与管理模式)【圣才出品】

第十一章新闻媒介的运行体制与管理模式11.1 知识框架图11.2 本章要点详解[视频讲解]一、世界新闻媒介的三大运行体制1.以美国为代表的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完全商业化运作体制私营台名义上是独立运作、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不受政党、政府的控制;基本上依靠广告收入作为主要的财源。

这决定了它们运作的商业化特点。

(1)以赢利作为最终目标。

(2)以收视率作为节目制作、播出的直接目标。

(3)以迎合受众为节目策划的基本原则。

这必然使节目有媚俗、低级的倾向。

(4)垄断竞争是美国整个广播电视业运作的基本模式。

六大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美国广播公司(ABC)、全美广播公司(NBC)、福克斯广播公司(FBC)、派拉蒙广播公司(UPN)、时代华纳公司(WB)。

2.以西欧各国为代表公私并举的双轨制运作体制(1)公私兼顾的双轨制运作体制,主要在西欧和日本。

(2)欧洲各国允许甚至鼓励私营电视台的创办,同时继续保留、保护公营台的原因:①在政治上,旨在防止极少数人或少数集团垄断、控制全国舆论。

公私并存的双轨制有助于保护政治上的多元化,保护西方的民主制度。

②在经济上,公私并存,相互竞争,但“分灶吃饭”,从不同渠道获得收益,避免在有限的广告市场上恶性竞争,自相残杀。

③在文化上,旨在保护传承本民族文化传统,尤其是公营台的存在,对保护本民族文化、避免外来文化、低俗的商业文化冲击具有重要作用。

(3)实施双轨制的问题①私营台的商业化操作促使电视台的娱乐化倾向,从而“引狼入室”,使美国的电视片充塞西欧电视台。

②公营台在和私营台竞争中渐处下风。

3.以中国为代表的完全国有的有限商业运作体制(1)电视台的所有权完全属于国有。

(2)电视台是党和政府的宣传机构,即党和政府的喉舌。

电视台的主要领导人是由党和政府任命的;电视台的宣传报道方针必须和党的行动纲领、政府的施政纲领保持一致并经党和政府的批准。

(3)电视台义不容辞地承担着宣传党和政府的重大理论、方针、政策的职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题
一、选择题
1、西方新闻学的研究最早产生于().
A美国B英国C德国D意大利
2、当今我国新闻事业的性质是()
A国有性质,统一调配
B私有性质,企业管理
C事业性质,企业管理
D事业性质,宏观调控
3、()年,美国密苏里大学成立了新闻学院
A1908B1909C1918D1919
4、1996年1月,我国第一家报业集团()成立
A南方报业集团
B光明日报报业集团
C人民日报报业集团
D《广州日报》报业集团
5、新闻学的中心议题是()
A社会生活的诸条件对人类新闻活动的决定、支配作用以及新闻活动对社会的反作用。

B客观社会的诸条件对人类新闻活动的决定、支配作用以及新闻活动对社会的作用。

C社会生活的诸条件对人类新闻活动的决定、支配作用以及新闻活动对社会的作用。

D客观社会的诸条件对人类新闻活动的决定、支配作用以及新闻活动对社会的反作用。

6、国人自撰的第一本新闻学著作()
A《新闻学》,徐宝璜著B《中国报学史》,戈公振著
C《新闻学》,王韬著D《实际应用新闻学》,邵飘萍著
7、中国第一篇新闻学专文是()
A《论新闻学》B《新闻纸略论》
C《论报刊》D《报刊史学论》
8、中国共产党新闻史上的第一次改革在()
A1840年代B1930年代
C1940年代D1950年代
9、世界第一个现代新闻学院在()成立
A密苏里大学B伯明翰大学C哥伦比亚大学D斯坦福大学10、我国第一个新闻学术研究团体是()
A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B清华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C上海圣约翰大学研究会D复旦大学研究会
二、填空题
1、新闻学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三部分内容。

2、中国第一本采访学专著是_____________著的_____________。

3、中国第一个新闻教育机构是_____________成立的_____________。

4、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周报在_____________年的_____________国出现。

5、徐宝璜的_____________、邵飘萍的_____________和戈公振的_____________可以视为中国新闻学的三部奠基著作。

6、新闻界的四大公害是:虚假新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不良广告。

三、判断正误
1、1940年代的新闻改革是由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发表《致读者》社论发起()。

2、1978年以来的新闻改革,我国新闻界重新确认新闻价值是新闻选择的标准之一()。

3、狭义的新闻学专指新闻理论或理论新闻学()。

4、新闻学是以我国新闻事业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5、新闻学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

四、名词解释
《新闻学》事业行政企业管理有偿新闻
五、简答题
1、《新闻纸略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学习新闻理论的意义是什么?
3、学习新闻理论方法有哪些?
4、1942年新闻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5、1956年新闻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6、学习新闻理论的方法有哪些?
六、论述题
1、1978年以后的新闻改革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2、谈谈新闻竞争的两面性
第一章新闻概念及特点
一、填空题
1、陆定一对新闻的定义是()
A新闻是最近产生的报道B新闻是新近报道
C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D新闻是发生事件的报道
2、定义新闻概念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基本范式,它们是()
A实践派范式与理论性范式B实践派范式与学院派范式
C经验派范式与理论派范式D经验派范式与批判派范式
3、我国新闻学术史上的第一个新闻定义由()提出
A徐宝璜B邵飘萍C戈公振D李大钊
4、传播的信息具有的两重性是()
A物质属性与精神属性B商业属性与文化属性
C计划属性与市场属性D商品属性与文化属性
5、新闻来源是指新闻()
A新闻价值B新闻时效C新闻出处D新闻真实
6、关系到国计民生和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是()
A硬新闻B全国新闻C软新闻D社会新闻
7、每一件具体的新闻报道,它的生命力使非常短暂的,因此西方学者称新闻报道为()
A易碎品B速效品C时效性D新鲜品
8、新闻区别于历史是新闻的()特征
A真实性B新鲜性C时效性D公开性
9、新闻的本源是()
A事件B实际C报道D事实
10、对出乎人们意料而突然爆发的事件的报道被称为()
A突发性新闻B突然性新闻
C意料外新闻D突现性新闻
二、填空题
1、新闻的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美国纽约原《太阳报》采访部主任博加特对新闻的著名定义是: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指新闻报道与客观事实之间的准确度。

4、事实是第一性的,_____________是第二性的。

5、新闻来源的途径一般有:记者采访他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新闻线人等。

三、判断正误
1、我国最有名的定义是由胡乔木提出的()
2、公开性是指新闻报道必须面向尽可能多的受众()
3、现阶段新闻的定义已经明确()
4、事实是新闻传播学的基本范畴,甚至有人称为新闻传播学研究的逻辑起点()
5、新闻来源是指新闻从何处获得,又称新闻出处()
四、名词解释
时效性新闻本源新闻来源公开性
五、简答题
1、新闻的本源是什么?它与新闻来源有何不同?
2、以新闻的时间性来分类,新闻可以分为几种类型?
3、新闻与事实的关系是什么?
4、以新闻与受众的关系分,新闻可以分为几种类型?
六、论述题
1、罗列几种新闻概念并进行评价。

2、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严肃媒体更应该注重哪类新闻报道?
第二章新闻选择
一、选择题
1、最早将新闻价值这一概念最早引入中国的是()
A邵飘萍B戈公振C陆定一D徐宝璜
2、新闻的前在价值客体是()
A新闻事实B新闻文本C新闻内容D新闻效果
3、新闻的后在价值客体()
A新闻事实B新闻文本C新闻内容D新闻效果
4、()是指新闻事业所具有的属性、功能对社会和人们产生的效应。

A新闻事业的功能B新闻事业的性质
C新闻事业的价值D新闻事业的效率
5、()年以后,关于新闻价值的研究在中国的新闻界真正步入正轨。

A1950B1960C1970D1980
6、()指新闻事实同受众的相关度和贴近度
A亲近性B接近性C贴近性D符合性
7、()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价值属性,是处于第一层次上的价值属性
A新闻的时新性B新闻的接近性C新闻的重要性D新闻的显著性8、毛泽东提出、江泽民重申的党报要(),也是要求报纸要有政治敏感性,从政治方向出发选择新闻
A全党办报B群众办报C同人办报D政治家办报
9、新闻的针对性越强,()越大
A显著价值B报道价值C宣传价值D舆论监督
10、()是解决新闻传播的社会效果的
A宣传价值和新闻法规B宣传价值和报道
C趣味性与宣传价值D重要程度与新闻法规
二、填空题
1、新闻选择的标准主要有:新闻定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新闻法规。

2、新闻价值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大众化报纸蓬勃兴起时提出的,最早形成于_____________。

3、宣传价值指的是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有利于_____________,能够证明和说明传播者主张的素质。

4、时新性包括两个基本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接近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
1、新闻的价值是独立的、单一的()
2、新闻价值观是主观的,与人们的哲学思想、政治倾向、道德观念、文化水平、审美趣味相关()
3新闻传播的及时性和时效性的差别不大()
4、不同价值属性在规定一件事实成为新闻事实的地位作用上是不同的,是有层次差别的()
5、新闻价值的五种属性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有相互的内在联系性()
四、名词解释
新闻的价值新闻价值观宣传价值
五、简答题
1、什么是新闻选择?影响新闻选择的因素有哪些?
2、列举几种新闻价值的概念,并简要评价。

3、时新性包括几层意思?
4、新闻接近性的内涵。

5、什么是宣传价值?结合有关新闻报道理解宣传价值的要素。

六、论述题
1、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有哪些?结合一篇新闻报道进行分析。

2、结合新闻传播实例分析新闻选择的过程。

第三章古代社会的新闻传播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