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
202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教案新人教版

10. 情感态度: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提升自我表达能力和自信心。他们在写作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培养同理心和包容心。
七、反思改进措施
(一)教学特色创新
1. 情境教学: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通过故事、游戏等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发挥联想和想象进行写作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发挥联想和想象进行写作的学习状态。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写作基础知识和技巧,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发挥联想和想象进行写作的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3. 思维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他们能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思考问题,形成独立的观点和见解。
4. 文化理解:通过对优秀范文的分析和讨论,学生对文化、社会现象有更深入的理解和尊重。他们在写作中能够体现人文关怀,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
5. 审美鉴赏:学生通过欣赏和分析优秀的写作作品,培养审美鉴赏能力,能够更好地把握语言美、情感美,创作出具有美感的文章。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发挥联想和想象进行写作的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六、学生学习效果
1. 知识掌握:学生将掌握发挥联想和想象进行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对写作过程中如何观察生活、体验情感、运用语言表达等方面有更深入的理解。
七年级上册语文《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教案

教学设计:2024秋季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语言建构与运用: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联想与想象的基本概念,学会在写作中灵活运用这两种思维方式来丰富文章内容。
2.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培养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能力,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3.审美鉴赏与创造:引导学生欣赏优秀文学作品中的联想与想象手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4.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联想与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教学重点•理解联想与想象的概念及其在写作中的作用。
•掌握几种常用的联想与想象方法,并能在写作中尝试运用。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联想与想象,避免空洞无物或脱离实际的想象。
•培养学生将联想与想象转化为具体、生动的文字表达能力。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包含联想与想象的概念讲解、实例分析、练习题目等)•优秀文学作品片段(含丰富联想与想象手法的)•学生习作样本(用于对比分析)•练习纸或电子文档(供学生写作练习)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联想与想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示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优秀文学作品中的联想与想象手法,引导学生理解其运用技巧。
•讨论交流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联想与想象成果,促进思维碰撞。
•实践操作法:布置写作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联想与想象进行创作。
教学过程要点导入新课•情境创设:通过讲述一个简短而富有想象力的故事或展示一幅引人遐想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
•引入主题:引出“联想与想象”在写作中的重要性,明确本课学习目标。
新课教学•概念讲解:简要介绍联想与想象的概念,区分二者的不同点。
•方法传授:讲解几种常用的联想与想象方法,如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时空转换等,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实例分析:选取几段优秀文学作品中的联想与想象片段,引导学生分析其特点、作用及运用技巧。
•技巧练习:设计几个小练习,如“一词多联想”、“场景重构”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联想与想象的方法。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写作 发挥联想和想象》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联想和想象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
2. 引导学生掌握联想和想象的基本方法,并能在写作中灵活运用。
3.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联想和想象的基本方法,并能在写作中加以应用。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联想和想象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写出有深度、有新意的文章。
三、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包含联想和想象的相关案例、图片等。
2. 学生作文本、笔等写作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幅有趣的图片或讲述一个富有想象力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联想和想象的概念。
2. 知识讲解(1)联想:从一个事物联想到另一个事物,可以是相似联想、相反联想、因果联想等。
(2)想象:在脑海中创造出新的形象或情境,可以是虚构的、夸张的、变形的等。
通过具体案例和图片,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联想和想象的概念及特点。
3. 方法指导(1)联想方法:通过观察、体验、阅读等方式积累素材,运用相似联想、相反联想、因果联想等方法进行拓展。
(2)想象方法:结合现实生活,运用夸张、变形、虚构等手法进行想象创作。
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掌握联想和想象的基本方法。
4. 实践操作(1)联想练习:给出一些关键词或图片,让学生尝试进行联想,并写下联想的内容。
(2)想象创作:给定一个主题或情境,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一篇短文。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给予鼓励和帮助。
5. 作品展示与点评选取部分学生作品进行展示,并邀请其他同学进行点评。
教师结合学生的作品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和指导。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联想和想象在写作中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多观察、多体验、多阅读,积累素材,提高写作水平。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导入、详细的知识讲解、实用的方法指导以及实践操作等环节,让学生充分了解了联想和想象在写作中的应用方法和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认识到在教授联想和想象的过程中,需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人教版七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教案:第六单元《写作 发挥联想和想象》

人教版七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教案:第六单元《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的第六单元《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和写作,学会如何运用联想和想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联想和想象的概念,并通过具体的例句和练习,让学生学会如何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联想和想象。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基础,对于基本的写作技巧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写作时,往往会出现思路不清晰、内容空洞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联想和想象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2.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敏锐的观察力。
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联想和想象的概念。
2.培养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写作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实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例句和练习,让学生理解联想和想象的概念,并学会如何运用。
2.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互相学习和借鉴。
3.练习法:通过布置相关的写作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联想和想象。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包括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
2.相关例句和练习:用于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联想和想象。
3.小组讨论材料: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联想?什么是想象?并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运用联想和想象的经历。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相关的例句和练习,让学生理解联想和想象的概念,并学会如何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
3.操练(10分钟)教师布置一个简单的写作练习,要求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写一段关于“春天”的描写。
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练习,教师进行现场指导。
4.巩固(5分钟)教师挑选几篇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重点关注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情况,并对学生的写作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2016部编版)第6单元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教案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联想和想象的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但在实际运用中还存在一些困难。首先,他们在写作时往往不知道如何找到合适的联想点,这就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多给予指导,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技巧。例如,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入手,多观察、多思考,从而培养他们的联想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联想和想象的概念:重点讲解联想和想象的定义,以及它们在写作中的作用,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明确这两个概念。
举例:以“云”为例,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联想,如形状、颜色、季节等,进而展开想象,编写故事。
(2)掌握联想和想象的方法:教授学生如何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写作,包括如何寻找写作灵感,如何将不同元素融合在一起。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联想和想象在实际写作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举例: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理解联想是基于现实的基础上的延伸,而想象则是在联想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拓展。
(4)作文结构的合理安排: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往往忽略作文结构的合理安排,需要教师指导。
举例:讲解常见的作文结构,如总分总、分总等,让学生学会在写作中合理布局,使文章条理清晰。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2016部编版)第6单元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教案
一、教学内容
《发挥联想和想象》为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2016部编版)第6单元的写作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理解联想和想象的概念及其在写作中的作用;2.学会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写作;3.通过实例分析,掌握联想和想象的方法;4.结合个人生活经验,创作一篇富有想象力的作文。教学内容围绕课本要求,旨在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创新能力,使其文章更具生动性和吸引力。
《发挥联想和想象》(教学设计)

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教学设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版)中明确指出:“积极观察、感知生活,发展联想和想象,激发创造潜能,丰富语言经验,培养语言直觉,提高语言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形象思维能力。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写作”板块的教学内容是《发挥联想和想象》,这一训练内容在前面几个单元的梯度训练的基础上提出了更高的写作训练要求。
本单元的阅读篇目《小圣施威降大圣》、《皇帝的新装》、《女娲造人》、《寓言四则》已为学生提供了示范的名篇佳作,《发挥联想和想象》就是在典范之作的引领下对这一知识进行能力转化、提升的一次训练。
1.运用发散思维,充分进行联想和想象,了解其特点。
2.学习多角度发挥联想和想象的方法,使文章内容更丰富,有新意、有深意、有创意。
3.在写作中学会自主审题的作文习惯。
教学重点:运用发散思维,充分进行联想和想象,了解其特点。
教学难点:学习多角度发挥联想和想象的方法,使文章内容更丰富,有新意、有深意、有创意。
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
——黑格尔写作时善于运用联想和想象,就好比长了“千里眼”和“顺风耳”,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有助于打开思路,激发灵感,写出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的文章。
这一节作文课,就让我们走进想象和联想的殿堂,一起学习联想和想象的技巧吧!任务一:自学探究整体感知请同学们回顾学过的第六单元课文明确联想和想象的概念,学习课本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内容,注意圈点勾画下来你认为有启发性的句子。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两事物之间或具有因果关系或具有相似关系。
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事物形象进行加工,经过新的组合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1.联想和想象的作用。
联想是人们在观察的基础上,由当前的某一事物回忆起或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思维活动。
丰富的联想,不仅使文章内容丰富饱满,行文挥洒自如,而且能够带给读者更多的审美体验,还能激发读者在语言之外的联想和想象。
比如由江南的冬雪联想到北国“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奇景,再联想到“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的雪霁梅开图。
《发挥联想和想象》教学设计

《发挥联想和想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链接名家素材,帮助学生了解联想和想象两种思维方式及特点。
2 .借助写作支架,训练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力求联想和想象自然贴切、合情合理、富有新意。
3 .展开联想和想象,放飞思想,进行写作实践,发现生活、自然之美【教学重点】把握运用联想和想象的要求:自然贴切,合情合理,富有新意。
【教学难点】能灵活自如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写作实践,感受生活、自然之美。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神秘嘉宾,大家猜猜,他是谁?掌声欢迎今天的神秘嘉宾——"云"。
下面,我们就随着这片云走进联想和想象的世界。
(二)回顾知识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与之相关的另一事物。
想象:则是在头脑中创造出未曾有过的新形象。
参照示例,列举我们课文中的联想和想象。
示例:郭沫若由街灯想到明星,是联想。
预设:郭沫若由明星想到街灯,是联想。
郭沫若由星空想到天上的街市,是想象。
郭沫若由星空想到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是想象。
郭沫若由流星想到灯笼,是联想。
朱自清由桃花、杏花、梨花,想到火、霞、雪,是联想。
谢道福由白雪想到柳絮纷飞,是联想。
老舍由矮松上的雪联想到顶着一髻儿白花的日本看护妇。
归纳:联想是由此及彼,想象是无中生有。
联想是关联,想象是创造。
联想是想象的初级阶段,想象是在联想基础上的升华。
其实,联想和想象就像一对如影随行的好朋友,总是结伴而行。
我国古代文学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里对想象有这样的描述: 【链接材料】文之思也,其神远矣。
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倘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
大意是:写作的构思,它的想象往往飞向遥远的地方。
所以作家默默地凝神思考时,他就会想象到千年之前的生活;悄悄地改变面部表情时,他的眼睛似乎看见了万里之外的情景;他吟咏文章时,好像听到了珠圆玉润的悦耳声音;眼睛闪动时,就出现了风云变幻的景色。
可见,想象对于文学创作有很重要的意义。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 上册 第六单元 写作要发挥联想和想象 教案

分析思考
齐读教学目标
5
教学内容及流程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时间
二次备课
2、自学指导
合作探究
1、写作实践(一)
1)导语
2)学生讲故事
3)将自己的故事写出来并修改。
4)范文
2、写作实践(二)
1)导语
2)续写指导
3)范文
3、写作实践(三)
1)导语
2)交流指导
3)范文
自学指导法
归纳总结法
讲解点拨法
不管它多么荒诞不经,都曾在我们的头脑中缤纷灿烂过,今天,我们来进行故事接龙,讲一讲你头脑中那些奇异的想象。
五、课堂小结
归纳整理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
教师点拨法
讲解法
不要只顾想象,而不注意对具体事件的叙述。十年后的“我”要在一件或几件事中去突出性格特征,这样虽是想象作文,也能真实可信。
练习指导法
讲授法讲解法等
注意续写故事中人物的言行和性格要与原文中的一致,故事的发展和情节的设计合情合理。
结合自身情况,谈收获,谈体会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悟。
3.运用联想和想象,使文章内容更丰富,表达更生动
重点
运用联想和想象,使文章内容更丰富,表达更生动。
难点
运用联想和想象,使文章内容更丰富,表达更生动。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及流程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时间
一、有效导入
明确目标
1、每个人的童年,都是一片宽阔的原野。
2、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小时候的我们,也曾异想天开,你有过哪些奇特的想象?
想象作文,作者可以上天入地、探奥搜奇;可以和草木交往,与鸟兽倾谈,可以历洪荒远古、访古人来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教学设计
班第______小组学生姓名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联想与想象,表达功能。
2、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悟在生活中学习知识的一项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在生活中主动探究的意识。
3、培养学生在写作中恰当地运用联想和想象。
4、激发学生写作文兴趣,增强学生学好语文的信心。
学习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联想与想象,表达功能。
难点:培养学生在写作中恰当地运用联想和想象。
学习器材:多媒体
自主学习指导:
一、什么是联想呢?
1.所谓联想,是人们在观察的基础上,由当前的某一事物回忆起或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思维活动。
2、联想的分类:
①相似联想:抓住事物的相似性进行联想.
例: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②相关联想:由一件事物联想到与之相关的任何事物
例:由眼前的荷花想起江南采莲旧事
③相反联想:由一件事物联想到它的反面
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④因果联想:由因而果,由果而因
例:一片叶子落下来——
秋天到了;树生病了……
巩固:
(1)相似联想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2)相关联想
庄稼农民土地
现实过去未来
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
们不再像我,又都大家隔膜起来。
(3)相似联想
西北的白杨树那伟岸、正直、质朴、严肃……坚强不屈与挺拔
联想到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战军民的伟大、质朴、团结向上、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
(4)相反联想
幸福痛苦
现实过去
搬进宽敞明亮的楼房从前低矮潮湿的小屋
某人的自私自利先进人物的大公无私
3、联想的贴切
《世说新语》中有一个故事:
东晋著名的政治家谢安有一次和他的家人一起吃午饭,窗外纷纷扬扬下起了雪,这么大的雪南国还是少见的,孩子们都瞪在眼睛向外看着。
谢安乘机问他的侄子谢朗和他的侄女道韫道.
谢安:白雪纷纷何所似
谢朗:空中撒盐差可拟
道韫道:未若柳絮因风起
那么,分析谢朗与谢道韫的联想,沉甸甸的盐粒除了形状、颜色与雪花相似以外,再无共同之处,谢朗的联想非常一般。
而“柳絮因风起”则传神地描绘出了雪花轻柔飞旋之状,轻灵而美丽,谢道韫的联想的确深刻独到。
所以说联想人皆有之,但深度、广度、强度、层次很不一样,人们对生活感悟力的不同决定了这一点。
4、思考:现在请大家思考:由“绿”,你会想到什么?
小草、草坪、森林、环保
春天、希望、青春
唐诗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映阶碧草自春色”等。
刘禹锡的“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
修辞中的比喻就是利用联想来完成的。
绿——草、树、森林、军人、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相似联想)
绿——生命,和平、希望、朝气、青春……(相关联想)
绿——枯黄、污染……(对比联想)
二、什么是想象呢?
有位作家说:“没有一篇真正的文学作品不创造新形象,没有一首真正的诗歌不是想象的产物,如果我们把我们对生活的感受比作金子,不管这生活多美,如果没有想象,也只不过是一座沉默的金矿。
想象就是点金术,能使我们把对生活的感受化成文学,化成诗歌。
”那什么是想象呢?(联想:是由此想到彼)
1、想象:是在原有材料的基础上,创造出没有经历过的,甚至是现实中根本不存在的事物形象。
例如:月亮上有什么?天上有什么?
当你们看见这个圆圈时,你会想到什么呢?
眼睛、瓶盖、地球仪。
月亮、月饼、太阳。
耳环、轮胎、团圆。
修辞中的比拟就是靠想象来完成的。
2、练习:如果是同一道作文题,我们如果从多角度,多层面运用联想和想象,就可以使思路宽阔,文思如泉水般往外涌。
那么我们如何借“联想和想象”来拓宽我们的思维,从而运用到写作中来呢?请以“时间”为题,展开联想和想象。
大家先从题目到教材展开联想,看能想到什么。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
陶渊明的“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
从名言警句方面你能想到哪些呢?
鲁迅先生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
莎士比亚说:“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
”
聚萤读书”的故事,车胤,是晋朝时候的人,本是富家子弟,后来家道中落,变得一贫如洗。
可是,他在逆境中却能自强不息。
三、联想与想象的区别:
想象是“虚”的,是人脑主观创造出来的。
联想是“实”的,由此物到彼物,想到的是客观实际的。
总结:联想与想象的丰富性
相似相关相反 (横向)
过去现在将来 (纵向)
纵横交错:超时空的想象
第一课时
一、实例探究
1、大家小时候都听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吧?有位小学老师问孩子们:谁知道小蝌蚪为什么要去找妈妈呀?有个可爱的小孩子就说:因为他被爸爸打屁股了!你觉得这个答案好吗?
2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路上,经过盘丝洞,洞中住着蜘蛛精七姐妹。
七人听说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于是设计捉拿唐僧。
偏巧唐僧这日单独出外化斋,肉眼凡胎的他被假扮成村姑的蜘蛛精抓住。
悟空独自寻师,混进了盘丝洞,躲在暗处观察动静,当他看到唐僧被五花大绑捆在石柱上,而七个女妖正嬉笑着谈论着今晚的美味时,不禁怒从心头起,伸手从耳朵眼儿里掣出金箍棒……
要求:(1)发挥想象力续写内容;(2)仔细构思。
原文:忽然,悟空又收住金箍棒,摇摇头,随后诡秘一笑,道:“待俺去寻八戒来。
”
二、体会平时表达中的联想与想象
1、下列语言交流中有没有联想与想象,如果有,那些是联想,那些是想象?
考试考完了有的同学拿着成绩单回家,老妈一看:嗯?怎么才考这么点?你看看隔壁的某某某,人家每次都考100分!你看你还每天都想看电视,作业不做,书也不看……
然后老妈还会说:现在不好好读书,以后就只能回家种田,晒的乌黑,满手老茧。
第一则属联想第二则属想象
2、一个狂风暴雨的晚上,你开车经过一个车站,发现有三个人正苦苦地等待公交车的到来:第一个是一个看上去濒临死亡的老妇人;第二个是曾经挽救过你生命的医生;第三个是你的梦中情人。
但你的汽车只能再容得下一位乘客,你会选择谁?想象
明确:这是一道人格测试题。
每个人的答案都有他的理由:也许你会选择老妇人,因为她就要死了,我们应该挽救她的生命;也许你会选择医生,因为他曾经救过你的命,现在是你报答他的最好机会(但也许你也可以在将来不断地回报他);也许你会选择你的梦中情人,错过这个机会,也许你就永远也找不回她(他)了......
最后唯一入选者的答案是:我把车钥匙交给医生,让他赶紧把老妇人送往医院,而我则留下来,陪着我心爱的人,一起等待公交车的到来......
凡有作文处皆需联想与想象!
三、想象与联想训练
1.给六指做整形手术
拇指关键的一指重要人物
拇指被截重要人物被残害
2.咏物——从物的某一性质联想到人的某种品质或哲理。
镜子
①从来不会逢迎,只给你一个真实的自己;
②看得见别人,却从来看不到自己;
③不关心别人的内心,只在乎别人的外貌;
④你给予什么,它回报什么。
……
3、想一想下列事物包含的哲理
昙花:我之所以异常美丽,是因为我的生命短暂得令人倍加珍惜。
一滴水:我很渺小,却可以反射整个太阳。
啄木鸟:真挚的爱,往往是残酷的爱。
4、草:由小草你想到了什么?(字数在50字左右)
没有花朵的艳丽,没有树的伟岸,默默无闻,小草就像那些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劳动人民。
5、看到如图波浪线,你想到什么?
绳子、大海的波涛、妈妈的皱纹、蜿蜒的小路、屋檐上将化未化的雪痕、音乐的旋律……
想象出抽象的内容
比如人生的起落、命运的起起伏伏、不平静的心情、曲折前进的人生道路……
课堂小结:
评价人_________
第二课时
当堂训练:
题目:根据下列情境运用想象与联想,补写出文章内容。
一年以后,我参加了高考,考试结束后,我走出考场,一个人走在回家的路上……
要求:
1、在文题的横线上填写表达某种情感或心理的词语。
2、要说真话,抒真情,写出真实感受。
3、字数在600字以上。
第三课时
作文批改:
1.写够600字,每少一行扣5分。
(共30分,扣完为止)
2.无错字、病句,每出现一个错字扣1分,每出现一个病句扣2分,标点使用不正确扣1分。
(共30分,扣完为止)
3.主题突出、观点鲜明、富有条理。
(30分)
4.字体工整。
(10分)
用~~~~~画出精彩句,每一处加10分
评价人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