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电式传感器的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本科学位论文
压电式传感器的发展与应用

压电式传感器的发展与应用压电式传感器是一种基于压电效应工作的传感器,它将外界的压力、振动、加速度等物理量转化为电信号输出,具有高灵敏度、宽频响特性、快速响应速度等优点。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压电式传感器的发展和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压电式传感器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主要应用于水听器和石英晶体振荡器等领域。
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电子器件技术的发展,压电式传感器开始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压电式传感器已经成为电子测量技术中的一种重要传感器,应用于军事、工业、医疗、环保、航天、汽车等领域。
压电式传感器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军事领域,压电式传感器可以应用于声纳系统、地震探测、战车装甲监测等方面。
在工业领域,压电式传感器可以应用于压力传感、温度测量、物料流量检测等方面。
在医疗领域,压电式传感器可以应用于心电图监测、血压测量、呼吸检测等方面。
在环保领域,压电式传感器可以应用于噪声监测、震动控制等方面。
在航天领域,压电式传感器可以应用于火箭探测、空间站定位等方面。
在汽车领域,压电式传感器可以应用于车速控制、安全气囊控制等方面。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压电式传感器在技术上也在不断创新。
目前,压电式传感器不仅仅可以测量静态压力和振动加速度,还可以测量动态压力、温度、流量等多种物理量。
此外,压电式传感器还可以实现智能化和自适应控制,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精度。
虽然压电式传感器在应用领域和技术水平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线性度需要进一步提高。
其次,传感器的工作温度范围需要扩大,以适应更广泛的应用环境。
再次,传感器的功耗和体积需要进一步减小,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
综上所述,压电式传感器的发展和应用前景广阔。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压电式传感器将在更多的领域得到应用,为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和可能性。
压电式传感器的应用

3、常见压电材料:以石英晶体为例 天然结构石英晶体的理想外形是一个正六面体,在晶体 学中它可用三根互相垂直的轴来表示,其中纵向轴Z-Z 称为光轴;经过正六面体棱线,并垂直于光轴的X-X轴 称为电轴(electrical axis) ;与X-X轴和Z-Z轴同时 垂直的Y-Y轴(垂直于正六面体的棱面)称为机械轴。 通常把沿电轴X-X方向的 Z Z 力作用下产生电荷的压电 效应称为“纵向压电效应 Y Y ”,而把沿机械轴Y-Y方 向的力作用下产生电荷的 X 压电效应称为“横向压电 X (a) (b) 效应”,沿光轴Z-Z方向 (a)理想石英晶体的外形 (b)坐标系 理想石英晶体的外形 坐标系 受力则不产生压电效应。
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
• 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又 称压电加速度计。它也 属于惯性式传感器。它 是利用某些物质如石英 晶体的压电效应,在加 速度计受振时,质量块 加在压电元件上的力也 随之变化。当被测振动 频率远低于加速度计的 固有频率时,则力的变 化与被测加速度成正比。
常用的压电式加速度计的结构形式如图一所示。S是弹 簧,M是质块,B是基座,P是压电元件,R是夹持环。图 一a是中央安 装压缩型,压电元件—质量块—弹簧系统 装在圆形中心支柱上,支柱与基座连接。这种结构有高 的共振频率。然而基座B与测试对象连接时,如果基座B 有变形则将直接影响拾振器输出。此外,测试对象和环 境温度变化将影响压电元件,并使预紧力发生变化,易 引起温度漂移。图一c为三角剪切形,压电元件由夹持 环将其夹牢在三角形中心柱上。加速度计感受轴向振动 时,压电元件承受切应力。这种结构对底座变形和温度 变化有极好的隔离作用,有较高的共振频率和良好的线 性。图一b为环形剪切型,结构简单,能做成极小型、 高共振频率的加速度计,环形质量块粘到装在中心支柱 上的环形压电元件上。
国内外传感器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传感器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传感器现状
传感器是当今技术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它是检测和控制环境的器件,能够检测到物体、生物体及其他环境参数,并将检测到的信息转化为电信号处理,控制环境参数,使得系统能够自动化操作并取得正确的结果。
近年来,由于电子技术的发展,传感技术也取得长足的进步,它不仅可以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工厂自动化等领域,而且可以应用于仪器仪表、通信等军事领域,并且在生物医学、环境科学、空间探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国内外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已经达到了非常可观的水平,技术的改进使其性能有了质的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更高,噪声更低,广泛的可调,价格也较低,较常规传感器可以检测更小单位的变化,这都为后续的技术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传感器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感器技术也在迅速发展,未来几年传感器技术将出现以下发展趋势:
(1)开发更多高灵敏度、超小体积的传感器。
目前,国际上有不少国家正在加大投入,开发更多高灵敏度、超小体积的传感器,满足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要求。
(2)开发更多低功耗传感器。
国内外传感器技术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结课论文国外传感器现状及发展趋势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通信工程班级:13级通信工程学号::指导教师:袁博学年学期: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摘要:传感器技术是现代技术的应用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通过传感器技术的应用现状,在未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传感器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关键字:传感器,现状,发展趋势。
正文:一、传感器的定义和组成根据国家标准(GB7665—87),传感器(transduer/sensor)的定义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
这一定义包含了以下几方面的含意:①传感器是测量装置,能完成检测任务:②它的输出旦是某一被测量,可能是物理量.也可能是化学量、生物量等;②它的输出量是某种物理量,这种量要便于传输、转换、处理、显示等,这种量可以是气、光、电物理量,但主要是电物理量;④输出输入有对应关系,且应有一定的精确程度。
关于传感器,我国曾出现过多种名称,如发送器、传送器、变送器等,它们的涵相同或相似。
所以近来己逐渐趋向统一,大都使用传感器这一名称了。
但是,在我国还经常有把‘传感器”和“敏感元件”等同使用的情况。
当从仪器仪表学科的角度强调是一种感受信号的装置时,称其为。
传感器”:而从电子学的角度强调它是一种能感受信号的电子元件时,称其为“敏感元件”。
两种不同的提法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矛盾。
例如热敏电阻,既可以称其为“温度传感器”,也可以称之为“热敏元件”。
但在有些情况下则只能概括地用“传感器”一词来称谓。
例如,利用压敏元件作为敏感元件,并具有质量块、弹按和阻尼等结构的加速度传感器,很难用“敏感元件%类的词称谓,而只“传感器”则更为贴切。
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和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
(1)敏感元件:它是直接感受被测量,并输出与被测量成确定关系的某一种量的元件。
是一种气体压力传感器的示意图。
膜盒2的下半部与壳体l固接,上半部通过连扦与磁芯4相连,磁芯4置于两个电感线圈3中,后者接人转换电路5。
压电式传感器的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逆压电效应 若对上述电介质施加电场作用时, 若对上述电介质施加电场作用时,同样会引起电介质内部正 负电荷中心的相对位移而导致电介质产生变形,且应变ε 、负电荷中心的相对位移而导致电介质产生变形,且应变 与外电场强度E成正比 如图2-1(b) 成正比, 与外电场强度 成正比,如图 ε=dtE 式中d 逆压电常数矩阵 式中 t—逆压电常数矩阵 这种现象称为逆压电效应
第二阶段:到了 ~ 年代中期 出现了IEPE 年代中期, 第二阶段:到了80~90年代中期,出现了 (InElectronics Piezoelectricity)传感器, 传感器, 传感器 也被称为低阻抗电压输出传感器, 也被称为低阻抗电压输出传感器,它主要解决了 压电信号以高阻抗传输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压电信号以高阻抗传输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第三阶段: 年代中期至今 年代中期至今, 第三阶段:90年代中期至今,即插即用智能 TEDS混合模式接口传感器。 混合模式接口传感器。 混合模式接口传感器
图2-3 压电式传感器等效电路
压电
PDVF压电 传感
传感
应
压电 加 传感
PDVF压电式传感器
1.PDVF压电薄膜 压电薄膜 压电方程
D i = d ip T p + ε ij T E ij
T是应力,E是电场强度,D是 是应力, 是电场强度 是电场强度, 是 是应力 电位移, 电位移,εT是介电常数矩阵的 转置矩阵,d是压电应变常数 转置矩阵,d是压电应变常数 矩阵, 矩阵,i,j=l、2、3,P=1、2 、3、4、5、6。 PVDF拉伸极化后具有 拉伸极化后具有4mm点 拉伸极化后具有 点 群的对称性。常选取x轴为拉 群的对称性。常选取 轴为拉 伸方向, 轴垂直于膜面平行 伸方向,z轴垂直于膜面平行 于极化方向, 轴右手定则选 于极化方向,Y轴右手定则选 如图3-1所示。 所示。 取,如图 所示
压电式传感器的发展和应用

压电式传感器的发展和应用摘要:压电式传感器是以某些电介质的压电效应为基础,在外力作用下,在电介质的表面上产生电荷,从而实现非电量测量。
压电传感元件是力敏感元件,所以它能测量最终能变换为力的那些物理量,例如力、压力、加速度等。
压电式传感器具有响应频带宽、灵敏度高、信噪比大、结构简单、工作可靠、重量轻等优点,因此,在工程力学、生物医学、石油勘探、声波测井、电声学等许多技术领域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关键字:压电式传感器,压电效应,发展与应用正文:1.压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1.1压电效应压电式传感器是利用电解质的压电效应工作的。
某些晶体,在一定方向受到外力作用是,内部将产生极化现象,相应的在晶体的两个表面产生符号相反的电荷;当外力作用除去时,又恢复到不带电状态。
当外力方向改变时,电荷的极性也随之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压电效应。
1.2压电材料压电材料分三类压电晶体,如石英等;压电陶瓷,如钛酸钡、锆钛酸铅等;压电半导体,如硫化锌、碲化镉等。
1.3压电式传感器等效电路右图是压电压电式传感器的等效电路。
当压电传感器中的压电晶体承受被测机械应力的作用时,在它的两个极面上出现极性相反但电量相等的电荷。
其电容量为2.压电式传感器的发展2.1压电式传感器的发展压电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60~70年代,传感器以电荷输出为主,测量系统包括压电传感器和以电荷放大器为主的信号适调装置;到了80~90年代中期,出现了IEPE(In Electronics Piezoelectricity)传感器,也被称为低阻抗电压输出传感器,它主要解决了压电信号以高阻抗传输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第三阶段是90年代中期至今,即插即用智能TEDS 混合模式接口传感器2.2国内发展现状在我国压电传感器的研究与应用明显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自70年代以来,压电传感器的应用主要是为了满足航天技术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国民经济进入快阶段,现代测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成为必然。
传感器国内外发展现状

传感器国内外发展现状传感器是现代科技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工业制造、医疗保健、智能家居、物联网等。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国内外在传感器技术发展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
国外传感器技术的发展相对较早,尤其是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等。
这些国家有着强大的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推动着传感器技术向前发展。
目前,国外在传感器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首先,在传感器技术方面,国外已经研发出许多先进的传感器产品。
这些产品具有高精度、高灵敏度和高可靠性的特点。
比如,气体传感器可以实现对环境中各种有害气体的检测和监测;压力传感器可以测量和控制各种气体和液体中的压力变化;温度传感器能够精确测量温度值等等。
此外,国外还研发出了许多新型的传感器技术,如光纤传感器、生物传感器、MEMS传感器等,这些传感器在不同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次,在传感器应用领域方面,国外的发展也比较成熟。
工业制造、汽车行业、医疗保健领域是传感器应用的主要领域。
国外的制造业在传感器技术的应用上更加广泛,能够精确地监测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变化。
汽车行业则广泛应用各种传感器来提高安全性和驾驶体验。
医疗保健领域也借助传感器技术来监测患者的健康状况。
但是,国内在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上也有一定的突破。
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大对传感器技术的研发投入。
国内一些企业也开始在传感器领域进行技术创新,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例如,一些高校和科研机构在MEMS传感器、光纤传感器等领域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
同时,国内的制造业、医疗保健、智能家居等领域也开始广泛应用传感器技术。
综上所述,国内外在传感器技术发展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
国外在传感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上具有较大的优势,但国内也在积极迎头赶上,通过政府的支持和企业的努力,国内传感器技术的发展正在逐步加快。
未来,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将有望推动各个领域的创新与进步。
传感器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传感器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传感器技术是当今科技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机械、工业、医疗、农业等领域。
传感器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传感器技术在小型化与集成化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传感器体积越来越小,并且多种传感器可以集成在一个芯片上,实现多种功能。
这种小型化与集成化的趋势使得传感器在各种应用场景中更加灵活可靠。
其次,传感器技术在性能指标方面不断提升。
传感器的灵敏度、分辨率、精度等性能指标得到了显著改善,能够更准确地感知环境变化。
同时,传感器的响应速度也得到提高,能够更快地反映环境的变化。
再次,传感器技术在无线通信与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不断创新。
传感器网络技术的出现,使得大规模传感器网络的部署和管理变得可行。
通过无线通信与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传感器数据可以实时上传到云端进行处理与分析,为智能化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同时,传感器技术在材料创新与能耗优化方面也有了新的突破。
纳米材料、生物材料等的应用使得传感器能够对细微的环境变化进行感知。
同时,传感器在能耗方面的优化,使得其能够更加节能环保,延长使用寿命。
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多功能性与智能化是传感器技术的发展方向。
传感器不再是单一的感知设备,而是通过内部处理和算法,能够实现多种功能。
例如,光学传感器可以实现光强度、颜色、形状等多方面的感知,从而提高应用的灵活性和可行性。
其次,无源传感器技术是未来发展的热点之一、无源传感器不需要外部电源供电,通过环境中的能量(如光、震动等)驱动,可以实现长寿命、低成本的传感器。
这种技术的发展将推动传感器的广泛应用,尤其是在物联网领域。
再次,自愈性与自适应性是传感器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
传感器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环境影响或损坏,自愈性的传感器可以通过自动修复或切换备份模块等方式提高可靠性。
同时,传感器的自适应性可以根据不同环境情况调整工作参数,提高适应性和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硕士研究生课程《智能传感器技术》(考查)自选课题题目:压电式传感器的国内外现状与发展趋势学院:自动化工程学院压电式传感器的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endency ofPiezoelectric Sensor at Home and Aboard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设计)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毕业论文(设计)授权使用说明本论文(设计)作者完全了解**学院有关保留、使用毕业论文(设计)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论文(设计)并向相关部门送交论文(设计)的电子版和纸质版。
有权将论文(设计)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设计)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
学校可以公布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保密的论文(设计)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日期:日期:注意事项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4)外文摘要、关键词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7)参考文献8)致谢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3.附件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
4.文字、图表要求:1)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字迹工整,打印字体及大小符合要求,无错别字,不准请他人代写2)工程设计类题目的图纸,要求部分用尺规绘制,部分用计算机绘制,所有图纸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规范。
图表整洁,布局合理,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不准用徒手画3)毕业论文须用A4单面打印,论文50页以上的双面打印4)图表应绘制于无格子的页面上5)软件工程类课题应有程序清单,并提供电子文档5.装订顺序1)设计(论文)2)附件:按照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次序装订3)其它摘要压电式传感器是一种典型的自发电式传感器。
它具有灵敏度高、使用频带宽、信噪比高、结构简量轻、工作可靠等优点。
压电式传感器正不断地向智能化发展。
文章首先介绍了压电传感器的理论基础即压电效应,压电材料,压电方程以及压电传感器的等效电路。
接着又介绍了两种压电式传感器。
一是PDVF压电式传感即由一种新型压电材料PDVF薄膜制作的传感器,分别阐述了PDVF薄膜的优点,压电特性,用其制作的正余弦压电式传感器以及PDVF压电式传感器测量振动梁的物理量的工作原理。
二是IEPE压电加速传感器,包括加速传感器的优点,工作原理以及其在振动压路机振动测试中的应用。
关键词:压电式传感;IEPE加速计;加速度传感器;PDVF压电模AbstractThe piezoelectric sensor is a kind of typically spontaneous electricity sensor. 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sensitivity, wide frequency band, high signal-to-noise ratio, simple in structure, and reliable lightweight etc. And the piezoelectric sensors are constantly to intelligent developmen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theory of piezoelectric sensors which are piezoelectric effect, piezoelectric materials, piezoelectric equation and piezoelectric sensor equivalent circuit. Then it introduces two kinds of piezoelectric sensors. One is PDVF piezoelectric sensor which is made by a new type of piezoelectric materials. It respectively explains the advantages of PDVF film, piezoelectric properties, cosine and sine PDVF piezoelectric sensor and the use of measuring vibrates beam. Another is IEPE piezoelectric sensor, including acceleration sensor accelerated the advantages, working principle and the application of vibration compacting roller test.Keywords:piezoelectric sensor, IEPE acceleration, acceleration sensor, PDVF film目录第1章绪论 (1)1.1压电传感器的特点及发展 (1)1.2压电传感器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1)1.3智能传感器的产生与发展前景 (2)第2章压电传感器的理论基础 (4)2.1压电传感器的基本特性 (4)2.1.1压电效应 (4)2.1.2压电材料 (5)2.1.3压电方程与压电常数 (5)2.2压电式传感器的等效电路 (8)2.3压电式传感器的信号变换电路 (9)2.3.1变换电路的必要性 (9)2.3.2电压放大器 (10)2.3.3电荷放大器 (12)第三章PDVF压电传感器 (13)3.1PVDF压电薄膜 (13)3.1.1 PVDF 压电薄模的压电方程 (13)3.1.2 PVDF压电薄膜制作传感器的理论分析 (14)3.2PVDF压电传感器的设计 (17)3.2.1 梁的弯曲波 (17)3.2.2振动粱的基本物理量 (19)3.3传感器的设计 (19)3.3.1 形状设计 (19)3.3.2正弦传感器的设计 (20)3.3.3 余弦传感器的设计 (20)3.4正余弦传感器测量物理量的原理 (22)第四章压电加速传感器 (24)4.1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的基本概念 (24)4.2加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24)4.3IEPE加速计 (25)4.3.1 IEPE加速计的工作原理 (26)4.3.2 IEPE加速计的优点 (26)4.4压电加速传感器在振动测量中的应用 (27)4.4.1压电式加速计的测振原理 (27)4.4.2用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的振动测试方案 (28)4.4.3振动压路机振动的测量 (30)第五章结论 (35)致谢 (36)参考文献 (37)第1章绪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7665-87),传感器(transducer/sensor)的定义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其中,敏感元件(sensing element)是指传感器中能直接感受或响应被测量的部分;转换元件(transduction element)是指传感器中能将敏感元件感受或响应的被测量转换成适于传输或测量的电信号部分[1]。
1.1 压电传感器的特点及发展压电式传感器是一种典型的自发电式传感器。
它以某些晶体受力后在其表面产生电荷的压电效应为转换原理,压电晶体是机电转化元件,它可以测量最终转化为力的那些非电学物理量。
例如力、压力、加速度等。
压电式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使用频带宽、信噪比高、结构简量轻、工作可靠等优点。
压电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60~70年代,传感器以电荷输出为主,测量系统包括压电传感器和以电荷放大器为主的信号适调装置;到了80~90年代中期,出现了IEPE(In Electronics Piezoelectricity)传感器,也被称为低阻抗电压输出传感器,它主要解决了压电信号以高阻抗传输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第三阶段是90年代中期至今,即插即用智能TEDS混合模式接口传感器1.2 压电传感器的国内外发展现状现代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是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它们分别构成信息系统的“感官”“神经”和“大脑”,因此,传感器技术是信息社会的重要基础技术,传感器是信息获取系统的首要部件。
然而,目前不论国内还是国外,传感器技术大大落后于信息系统中其它的技术,满足不了信息技术系统的需要。
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已经达到了飞跃发度,但是计算机的信息输入部分直到今天还没能与其发展相适应。
该部分的落后影响了计算机的效率。
可以说,整个信息系统水平的提高,主要取决于传感器技术水平的提高”。
在我国压电传感器的研究与应用明显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自纪70年代以来,压电传感器的应用主要是为了满足航天技术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国民经济进入快阶段,现代测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成为必然。
因此,压电传感器测术引起了一定程度的重视。
但是,由于在压电传感器测量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上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技术基础薄弱。
直到目前压电传感器总体技术水平依然处于上述的第一发展阶段。
目前,国内仅有一家产IEPE加速计的厂家,但完全依赖于国外提供的内装微电子电路,并不能自主研发。
国内进行智能传感器研究的单位主要有:中科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传感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安徽省自然科金资助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中国科技大学;电子科学自动化系;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华南理工大学机电工程系(广州省重点攻关项目;广州市重点攻关项目);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系(973计划项目)。
通过几年的努力,这些单位都在网络化测控系统和智能传感器开发平台的研究中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就。
当我们正在致力于经典传感器的开发、研制及其推广应用,以力求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之时,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又在该领域结提出了新的课题、新的任务和新的方向,这就是智能传感器的发展。
在美国NI公司的倡导下,目前共有16家全球领先的传感器生产商作为即插即用智能传感器计划项目的合作伙伴,这些成员已经开始向市场供应或研制符合IEEEl451.4传感器电子数据表(TEDS)的传感器,这种传感器被称为TEDS传感器、即插即用传感器或智能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