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全国自考写作(一)00506试题
00506自考写作(一)知识点汇总笔记

写作一全书笔记【纯文字】汇总版第一部分写作主体论第一章写作活动与写作行为第一节作活动的特征[单选]1.写作是一种以语言文字为媒介的文化交流行为,是人类社会各个领域都不可或缺的信息记录与传播方式。
作为人类凝聚思想、表达情感、加工与传递知识的基本手段,写作是人类精神生活与实践创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它也是我们创作文学艺术作品的重要途径,和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必备的一种基本技能。
2.人类的写作活动具有的主要特征是综合性、实践性、主体性。
第二节写作行为的诸环节1.写作过程分解为写作准备阶段、构思阶段和行文阶段三个大的步骤来考察。
简单地归纳就是由“知”到“思”再到“行”的过程。
1)准备阶段包括素材的积累、写作动机触发与选题的形成等,2)构思过程包含聚思与立意、布局谋篇等环节,3)行文阶段则指从落笔起草文本到最后修改定稿的整个过程,此中融合着叙述说明、情感抒发、形象塑造、论析辩理、语言传达、修改润色诸环节。
2.描写的手段很多,从描写对象看,包括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场面描绘;从描绘形象的角度看,有正面描写、侧面烘托、细节刻画和暗示性描写;从描写风格看,有简单勾勒的白描和浓墨重彩的工笔等。
3.写作中语言表达最基本的标准是得体。
因为不同的文类和文体有不同的言说方式与表达特点,这便是通常所说的语体。
根据不同的写作目的,我们可以把语体分为文艺语体、科技语体、政论语体与事务语体。
4.文艺语体追求表达的创造性和个性,因而常常突破固有的表达模式和语言规范,被认为是“陌生化”的语言操作。
文艺语体除了重视运用富有表现力的修辞手段,使表达生动形象之外,更注重表达的丰富性和高度的内涵,关注对语源的发掘利用,对民间语料和方言的吸收,语义的联想与暗示,甚至刻意制造歧义,形成多层面的语义形态,使作品所展现的形象和思想更令人回味,富有表现的张力。
此外,文艺语体还特别重视展现语言艺术自身的美感,因而在遣词造句上更加讲究推敲锤炼,以表现语言的声韵之美、节奏之美、句式之美和风格之美。
自考写作(一)(00506)试题及答案解析与评分标准

自考写作(一)(00506)试题及答案解析与评分标准2015年1O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写作(一) 试卷本试卷共3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 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
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运用感觉器官感受外界的各种刺激,捕捉周围事物的一种感知活动,称为A.艺术观察 B.科学观察C.实用观察 D. 重点调查2.研究和写作活动中,由于某种偶然机缘的触发,而突然产生思维豁然开朗的顿悟现象,此为A.形象思维 B.抽象思维C.批判性思维 D. 灵感思维3.下列不属于运思特点的是A.有序化 B.聚焦化 C.个性化 D.形象化4.按照时间范畴划分,小说可分为古代小说、现代小说、当代小说,这种说明方法是A.分类说明 B.举例说明C.诠释说明 D.定义说明5.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摹拟性的描绘,此为描写技巧中的A.烘云托月法 B.简笔白描法C.拟声模状法 D.工笔彩绘法6.用简洁的语言对人或事物的总体面貌做概括叙述,这种叙述方法是A.总叙 B.分叙 C.顺叙 D.平叙7.故事在叙述中以沉默跳过,比率无限大,节奏极快,称为A.叙述停顿 B.铺张叙述C.概括叙述 D.叙述省略8.多是围绕着单一的观念或素质塑造的,人物性格呈现的是一个简单的意念或特性,容易为读者辨认和记忆的是A.圆形人物 B.扁形人物C.正面人物 D.反面人物9.篇幅极为短小,情节单纯,往往只展现事件的某个瞬间或细节的小说类型是A.长篇小说 B.中篇小说C.短篇小说 D.微型小说10.在所有文学文体中,对情感的表达最直露、最强烈的是A.小说 B.诗歌 C.散文 D.戏剧11.互相干扰、冲突、排斥、互相抵消几方面在诗人手中结合成一个稳定的平衡状态,这种表达复义的语言技巧是A.隐喻 B.张力 C.复义 D.悖论12.侧重于写景状物,多采用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方式来抒发情绪,寄寓内心情感的散文类型是A.叙事性散文 B.抒情性散文C.哲理性散文 D.随笔13.在报道复杂的事件状况或丰富的人物阅历时,在历时性的线索中时常穿插共时性的事件,从多方面多角度来表现报告主题的结构方式是A.历时性结构 B.共时性结构C.时空交错式结构 D.因果性结构14.随笔体文学评论不包含A.随笔 B.序跋 C.特写 D.书评15.为撰写论文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位于论文最后部分的称为A. 摘要 B.关键词 C.夹注 D.参考文献16.一篇实用文务必在特定的时间范围内及时完成,这要求实用文写作应遵循A. 实用性原则 B.真实性原则 C.规范性原则 D.时效性原则17.上级领导机关、业务主管部门对下级机关或业务部门发出的公文是A. 下行文 B.上行文 C.平行文 D.内部公文18.可以广泛用于上行文、下行文和平行文的公文文种是A.批复 B. 决定 C.意见 D.通知19.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向社会公众公开告知某种事项,并希望获得给予支持或协助办理的事务文体是A.计划 B. 启事 C.简报 D.声明20.消息结构中具体陈述新闻事实的部分是A.标题 B.导语 C.主体 D.消息背景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二、判断说明题 (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判断正误,正确的划上“√”,错误的划上“×”,均需说明理由。
全国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写作(一)试题

全国2005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写作(一)试题-、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标题中用形象手法间接暗示主题的是()A.张坷《这也是幸福》B.陈启佑《永远的蝴蝶》C.三毛《什么叫快乐》D.新华社《我国选手获得奥运会第一块金牌》2•议论文的论证对象是()A.课题B注题C.辅题D.论题3•体验是文学创作积累生活素材的()A.基本态度B.基本素质C.基本要求D.基本途径4•一般说来有形有色有声,能显示鲜明的感情特征的材料是()A.新颖的材料B.生动的材料C.典型材料D.抽彖的材料5•贾谊《过秦论》的结尾方式是()A.归结论点B.改换论点c・调整论点D・重申论点6•小说《百合花》中三次写到那条〃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是照应,它的作用是()A.强化关键内容B.强化时空转换C.强化作者感情D.强化文章层次7 •下列作品属时空异常式的是()A.莫泊桑《项链》B.夏衍《包身工》C・杨改《梦萧珊》D.钱钢《唐山大地震》8•郁达夫《故都的秋》始终贯穿着对北国之秋,故都之秋的赞美和依恋,这体现了结构要求的()A.完整性B.严密性C.连贯性D.灵活性9•可造成叙述时空的某种纵深感的叙述方法是()A.插叙B.倒叙C.分叙D.总叙20•叙事性文章的最小描写单位是()A.细节描写B.语言描写C.场景描写D.环境描写4•在特定时间和环境中,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生活画面的描写是()A.环境描写B.景物描写C.场面描写D.客观描写12•造成含蓄、隽永、耐人寻味效果的抒情方式是()A.寓情于景B.寓情于事C.寓情于理D.寓情于物13•用公认的理论、公理、成语来证明一个个别性论点的手法是()A.引证法B.喻证法C.例证法D.对比法14•〃假如胡子长就顶事的话,那么山羊也可以当酋长了。
〃这句话使用的反驳方法是()A.喻证法B.类比法C.反证法D.归谬法15•〃紫禁城是明朝和清朝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
全国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试题与答案[小编推荐]
![全国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试题与答案[小编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ed0fd7f1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ca.png)
全国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试题与答案[小编推荐]第一篇:全国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试题与答案[小编推荐]全国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试题课程代码:0053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在《断魂枪》中,貌不惊人、干巴直率、武艺出众又深藏不露的形象是(A)A.孙老者 B.沙子龙C.王三胜 D.刘四爷2.在《小二黑结婚》中属于解放区新农民形象的是(C)A.三仙姑 B.二诸葛C.小二黑、小芹 D.金旺、兴旺3.下列作品中,具有浪漫主义特色的是(D)A.《潘先生在难中》 B.《在其香居茶馆里》C.《寒夜》 D.《山峡中》4.下列作家中,属于创造社的是(A)A.郁达夫 B.吴组缃C.萧红 D.孙犁5.“我是我自己的,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出自下列哪个人物之口?(B)A.华威先生 B.子君C.翠姨 D.小芹6.诗歌《发现》的作者是一位(D)A.九叶派诗人 B.七月派诗人C.现代派诗人 D.新月派诗人7.《雨巷》表现的思想情绪是(B)A.颓废堕落 B.感伤彷徨C.活泼欢快 D.闲适平和8.下列诗歌作品中,没有..使用暗喻手法的是(D)A.《星星》 B.《孤岛》C.《我爱这土地》 D.《断章》9.下列诗歌作品中,表现了诗人拥抱光明的激情和对于胜利前景的坚定信念的是(A.《再别康桥》 B.《航》C.《铸炼》 D.《给战斗者》10.散文《寄小读者》在文体上属于(C)A.日记体 B.散文诗体C.书信体 D.对话体11.散文诗《秋夜》中象征“倍受压迫而又做着好梦的青年”的是(C)A.天空 B.枣树C.小粉红花 D.小青虫12.下列关于《爱尔克的灯光》的艺术特色的概括,错误..的是(D)C)A.结构巧妙C.感情浓烈 B.运用象征手法 D.语言简洁通俗、幽默生动13.下列散文作品中,借鉴了电影表现手法的是(A)A.《风景谈》C.《白马湖之冬》14.戏剧《压迫》是一出(A)A.独幕喜剧C.独幕悲剧 B.多幕喜剧 D.多幕悲剧 B.《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D.《祝土匪》15.对戏剧《屈原》的叙述,错误的是(A)..A.它是一部悲喜剧C.它具有浓烈的诗意美 B.它是一部历史剧 D.它遵循了“失事求似’’的史剧原则16.小说《沉沦》使用的人称是(C)A.第一人称C.第三人称17.小说《桃园》的作者是(A)A.冯文炳C.萧红 B.许地山 D.路翎 B.第二人称 D.变化人称18.下列人物形象中,属于长篇小说《围城》中的人物是(C)A.赵玉林C.方鸿渐 B.汪二 D.鲁四老爷19.获得了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的小说是(C)A.《暴风骤雨》C.《太阳照在桑乾河上》 B.《财主底儿女们》 D.《寒夜》20.下列小说作品中,由女性作家创作的是(B)A.《铸剑》C.《丈夫》 B.《莎菲女士的日记》 D.《骆驼祥子》21.下列小说作品中,发表于20世纪40年代的是(A)A.《金锁记》C.《拜堂》 B.《春桃》 D.《祝福》22.题词为“算是向一个阶级的告别词”的诗歌作品是(B)A.《洗衣歌》C.《沙扬娜拉一首》 B.《别了,哥哥》 D.《偶成》23.下列诗歌中,选自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新诗集的作品是(B)A.《山》C.《泥土》24.下列属于冰心的作品是(D)A.《十四行》B.《上山》 D.《天上的市街》 B.《拜献》C.《红烛》25.《包身工》是一篇(A)A.报告文学C.游记26.《雅舍》的作者是(B)A.林语堂C.鲁迅 D.《春水》 B.杂文 D.小品散文 B.梁实秋 D.聂绀弩27.下列作品中,作者为李广田的是(B)A.《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C.《拿来主义》 B.《山之子》 D.《简论市侩主义》28.在儿童身上寄寓了自己的憧憬的散文作品是(D)A.《忆韦素园君》C.《钓台的春昼》 B.《蛇与塔》 D.《给我的孩子们》29.被誉为暴露国民党反动派的“新官场现形记”的作品是(D)A.《南归》C.《上海屋檐下》 B.《日出》 D.《升官图》30.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一部大型民族新歌剧是(C)A.《回延安》C.《白毛女》 B.《原野》 D.《虎符》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31.在巴金的小说《家》中,具有叛逆性格的形象有(BC)A.梅C.高觉民E.瑞珏32.下列关于茅盾小说《子夜》艺术特色的叙述,正确的有(ABD)A.结构宏大而严谨C.采用浪漫主义手法E.语言飞动飘逸、幽默生动33.下列关于诗歌《凤凰涅槃》的论述,正确的有(ABCDE)A.表现了强烈的爱国激情和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B.具有大胆而绮丽的想象C.彻底摆脱了旧诗的格律,实现了“诗体大解放”D.有泛神论色彩E.凤凰既是旧世界的反抗者形象,又是新世界的创造者形象34.下列哪些诗歌作品采用了象征的艺术手法?(AC)A.《死水》C.《手推车》B.高觉慧 D.高老太爷 B.运用多种手段刻画人物,人物形象具有立体感D.用政治经济学的方法对社会结构进行剖析B.《大堰河——我的保姆》 D.《生活是多么广阔》E.《我是一条小河》35.下列散文作品中,与“抗日”这一背景有关的有(AD)A.《雨前》C.《一种云》 B.《鹰之歌》 D.《囚绿记》E.《春末闲谈》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36.简述小说《边城》的主题意蕴。
00506 自考写作(一)(word文档良心出品)

【多选】小说选题时需要关注以下几点:捕捉“易感点”、 捕捉“命意点”、寻找“兴味素”.
第六章聚思与立意
第一节聚思的艺术
【辨析】科学家、理论家研究和写作中的想象与文学家 的想象是一样的.此观点错误.科学家、理论家研究和写作中 的想象和文学家的想象差别很大:前者的想象是为了对实际 事物对象有精确的把握,并不顾及对象的个性特征,牛顿的 想象最终是走向一一种抽象的普遍性推理;所有的假说,也 必须得到证明才能确立为原理,比如荣格的假说“集体无意 识”的提出和证明.而文学的想象则是具体的特殊的有感性 色彩的想象.在艺术想象中,不仅突出和表现了作者独特的 个性特征,而且在创造人物形象时,能够更准确地把握人物 的个性特征,要按照人物性格的发展逻辑出想象和塑造人 物,使其成为典型的“这一个”.想象不能背离人物性格的 发展轨迹
第二节写作能力的构成
【多选】我们把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提炼为下列五个 要素:
(l)对人类情感与心理世界的体察与领悟力.
(2)对客观世界和生命现象的感知与想象力.
(3)对文本所传达的精神价值与思想哲理的洞察力与批 判力.
(4)对文本语言形式的感受力、组合力、表现力.
(5)对所论对象进行逻辑梳理的判断力、分析力与思辨 力.
【多选】学术写作的素材包括:现象素材、事实素材、 实物素材、数据素材、文献素材.
第三节素材积累的途径与方法
【单选】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对写作素材的积累可分为 无意识积累与有意识积累.
【辨析】观察就是观看此观点错误.观察的第一步是观 看.即通过眼睛了解客观事物的外形、特征、性质、内涵等. 但仅凭“观看”很难获得独特的、生动的、深刻的事物素材, 必须是“眼看”联合“心看”内心观察,即视觉印象配合感 知体验、联想想象活动,并辅之以理性思考,才能把握事物 的内在规律,圆满完成有意识的观察活动.
自考_2010年7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文书学真题

2021年7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文书学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项选择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古代提出一文一事制度的时期是( )C.唐宋时期D.明清时期2.“条例〞用于( )A.对某项工作作具体的规定B.对某一方面的工作作比拟具体的规定C.对某一方面的工作作比拟全面、系统的规定D.对主要事项或重大行动做出安排××省交通厅主送下行文的机关是( )A.中共中央办公厅B. ××省委C. ××省人大D. ××省政府4.在公文中最常用的表达手法是( )A.顺序B.倒叙C.平叙D.插叙5.对公文承当办理或答复责任的机关称作 ( )C.上级机关D.下级机关6.公文的文面要求是( )A.严谨周密C.讲求实效D.简明庄重7.报告的特点是( )A.行文具有双向性B.内容具有单一性C.行文具有超前性D.表达具有陈述性8.属于发文定稿形成环节的是( )A.会商B.缮印C.校对D.签署9.履行归档手续的目的是( )A.确认移交行为B.确定归档范围C.核实档案数量D.检查案卷质量10.会议文件案卷题名的名称局部可选用( )A.材料B.文件C.来往文书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在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项选择、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1.文书的特点包括〔〕A.技术性B.传递性C.层次性D.记录性E.操作性12.属于公文格式主体要素的是〔〕B.公文标题D.抄送机关E.附件说明13.不适合公文的修辞方法有〔〕A.比照B.夸大C.比喻D.反语E.双关14.档案部门对公文处理业务进展指导和监视的范围包括〔〕B.收发文处理D.文件归档E.文件销毁15.文件归档章的工程包括〔〕A.全宗号B.保管期限C.年度D.机构E.件号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16.试行本17.分散式文书工作组织形式18.办毕文件19.规定〔文种〕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21.简述联合行文应遵守的规那么。
写作2010.4真题+答案

全国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写作(一)试题课程代码:0050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A.事实材料应该和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实际情况相符B.事实材料和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实际情况基本吻合C.不允许使用他人已运用过的材料D.不能对事实材料进行取舍7.文艺评论的写作首先要处理好的一个环节是(B)8-275来源:网络转载A.构思立意,遣词造句B.知人论世,精研作品C.摘录文句,叙述清楚D.有的放矢,感情真挚8.科普说明文的主要特点是(B)9-326A.条理性B.趣味性C.说服性D.扩引性9.文章语言准确的要求是(A)5-125A.选词贴切B.词语新颖C.避免堆砌D.多用比喻C.下行文D.祈请文16.我国古代的评点家提出的“千里伏线”、“隔年下种”指的行文照应类型是(B)3-65A.解题的照应B.远照应C.近照应D.正文与标题的照应来源:网络转载17.通讯写作中细节描写的原则是(A)7-197A.符合生活真实B.允许虚构C.主要借助想象D.贵在“形似”18.解说词的指要性是指(D)9-315A.对客观事物进行说明时,增加补充必要的内容B.对实物和画面解说时,要清楚明白、顺耳上口C.把解说对象的基本内容说清楚D.在介绍事物时注重介绍它的重点和要点C.抽象、研究式D.比较、边缘式E.综合、资料式24.描写的基本要求是(ABE)4-99A.具体形象B.特征鲜明C.线索清楚D.富于波澜来源:网络转载E.形神兼备25.文章语言的语境性含义是指(ABD)5-123A.语言受上下文制约B.语言受交际的时空、目的和对象等制约C.语言受语体制约D.语言受语言使用者主观情况制约E.语言受作者语言风格制约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0分)(1)开创性的,即前人没有做过的或没有解决的问题。
(2)延伸性的,即前人虽已做过研究,但还大有发展、补充或修正余地的课题。
全国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写作(一)试题课程代码00506教学提纲

全国 2012年 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写作 (一 )试题课程代码: 00506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20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 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议论的要素是() A .论断、立论、驳论C .例证、引证、反证 B .论点、论据、论证D .因果法、对比法、类比法) B .联想法 D .电脑修改法B .以肯定成绩为主D .以总结教训为主4. 学术论文的写作中,作者用自己的语言把要引用的原文的主要意思简要地转述出来,称为( )A •完整引用C •概括引用5. 通讯的特点之一是(A .文学性C •先进性6. 肖像描写描绘的是(A .景物的外部特征C .人物的外部特征7. 表达方式是( )A .立意形式之一 C .文章要素之一 8. 寓情于景是( ) A .不借助于媒介而直接抒发感情B .分析引用 D .综合引用 ) B .简短性 D .灵活性 ) B .人物的行为D .人物的心理2.为了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文章修改宜采用(A .诵读法C .冷却法3.评论文艺作品,应该( )A .有好说好,有坏说坏C .着重指出问题B .内容要素之一D .材料要素之一B •把情感渗透于对人和事的描述C •以景物为媒介来寄寓作者的感情D •通过对某一生活事件的描述来抒发感情A •含义精确的语言C .模棱两可的语言10.说明文的表达功能是() A •塑造形象,提供艺术想象空间C •介绍知识,扩大人们知识视野11. 在规约文书中,条例的主体部分是(A •目的C .条规12.文章中作者的语言习惯或风格的特点表现为()A .语境性B .符号性C .个体性D .具体性13.提出《诗经》的特点是 “首句标其目”的是()A .毛宗岗C .李白14. 行文中前后照应指(A .解题照应C .远、近照应B .杜甫 D .白居易 ) B .点题照应 D .主题照应15.普遍调查是指( ) A .抽取若干个体作为 “样本”进行调查9.在有些语境中模糊语言表达效果最好,因而它是一种() B •特殊的准确语言 D .曲折表达的语言 B •逻辑推理,使读者心悦诚服 D .抒发情感,传递微妙的感情 ) B .根据 D .实施说明B .对所有相关对象进行调查C.针对重点对象进行调查D .选择典型对象进行调查16. 公文的成文时间一般以(A .盖公章的时间为准C .领导人签发的日期为准17. 为了使语言简练,除了多用短句,还要())B .正式定稿的时间为准D .正式印刷的时间为准适当采用现成或文言词语、讲究含蓄外,A .选词贴切C .避免堆砌18.说明书的文体特征是() A .实用性、科学性、条理性C .指要性、扩引性、明晰性19.主题要贴切是指() A .主题的简明和单一B .主题有较高的思想性、科学性和审美价值C .主题应揭示事物的本质D .主题同文章中所使用的材料完美统一20.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叙事散文集是(A .《史记》C . 《汉书》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B .搭配稳妥D .多用比喻 B .说服性、逻辑性、严密性 D .文学性、情感性、通俗性 ) B .《尚书》 D .《春秋》 2 分,共 10 分 ) 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写作(一)试题
课程代码:0050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文学作品中,主题一般称为( )
A.中心思想
B.中心内容
C.主题思想
D.基本论点
2.下列标题中标明主题线索的是( )
A.三毛《什么都快乐》
B.鲁迅《无花的蔷薇》
C.孙梨《菜花》
D.贾平凹《丑石》
3.从现场或知情者那里获取写作材料的途径称为( )
A.观察
B.体验
C.调查
D.检索
4.下列文章不是以某物事为线索的是( )
A.茹志鹃《百合花》
B.孔尚任《桃花扇》
C.吴伯箫《记一辆纺车》
D.鲁迅《药》
5.古代评点家所说“千里伏线”、“隔年下种”是指行文中的( )
A.点题照应
B.前后照应
C.首尾照应
D.解题照应
6.在叙述主要事件过程中暂时中断线索,插入另一件事的叙述手法是( )
A.倒叙
B.补叙
C.插叙
D.分叙
7.工笔描写的艺术效果是( )
A.廖廖几笔勾勒出事物的主要特征
B.给读者留下较大的自由想象空间
C.增加描写对象的主题内涵和艺术感染力
D.具体细致地表现事物复杂斑斓的状貌
8.“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了灰尘……我们同志的思想,我们党的工作,也会沾染灰尘的,也应该打扫和洗涤。
”这段文字使用的论证方法是( )
A.类比法
B.对比法
C.比喻法
D.例证法
9.先假定对方的论点正确,然后用它做前提,推导出一个极为荒谬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论点不能成立的论证方法是( )
A.反证法
B.归谬法
C.比喻法
D.引证法
10.下列不属于说明的一般要求的是( )
A.内容科学
B.表述明晰
C.态度客观
D.特征鲜明
11.多用贴切的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语言( )
A.准确
B.简练
C.适体
D.生动
12.兼有新闻和评论两种作用的新闻体裁是( )
A.综合消息
B.动态消息
C.经验性消息
D.评述性消息
13.《我最喜爱的一本书》这一作文命题,提供了文章写作的( )
A.具体材料
B.取材范围
C.主要线索
D.内容重点
14.《光辉的足迹——关于蒋筑英的故事》是一篇( )
A.人物通讯
B.事件通讯
C.工作通讯
D.概貌通讯
15.下列不属于记人叙事散文的是( )
A.《藤野先生》
B.《白杨礼赞》
C.《一个老战士眼中的许世友》
D.《记铭璜同志》
16.游记以记述游览活动的见闻感受为内容,兼顾文学性和( )
A.抒情性
B.说明性
C.知识性
D.哲理性
17.许多报刊开辟了“群言”、“七嘴八舌”、“各抒己见”、“读者论坛”等专栏,体现了短论的什么特点?( )
A.针对性
B.单一性
C.群众性
D.论辩性
18.学术论文中主要用以说明研究的动机、目的和意义的是( )
A.绪论
B.本论
C.结论
D.主体
19.说明书的文体特征是( )
A.指要性、扩引性、明晰性
B.说服性、逻辑性、严密性
C.实用性、科学性、条理性
D.文学性、情感性、通俗性
20.解说词在解说画面的同时,插入一些精辟的议论,或者熔铸某种感情,这被称作( )
A.知识的扩引
B.必要的议论
C.必要的抒情
D.情理的扩引
21.下列不属于科普说明文特点的是( )
A.知识性
B.趣味性
C.逻辑性
D.通俗性
22.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公文是( )
A.报告
B.函
C.指示
D.批复
23.下列不属于事务文书的是( )
A.调查报告
B.会议纪要
C.总结
D.计划
24.编者在简报前面说明编发简报的原因和目的,以引起读者重视的那一段文字,称为简报的( )
A.导语
B.按语
C.前言
D.导读
25.下列属于规章类文书的是( )
A.规划
B.纲要
C.细则
D.要点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文章选材应该遵循的原则是( )
A.可靠
B.典型
C.生动
D.新颖
E.照顾文体特征
27.“我这几年,曾多次听到曲啸同志的感人事迹,一次又一次地激动着我年轻的心。
”这一句子的语病是( )
A.句子成分不完整
B.分句缺主语
C.词语搭配不当
D.不合逻辑
E.用词不准确
28.新闻的背景性材料可分为( )
A.历史性材料
B.环境性材料
C.对比性材料
D.说明性材料
E.注释性材料
29.书信中有特定的称谓和用语,不同的对象用法不同,不能混淆。
在给晚辈的书信中,不能使用的提称是( )
A.青鉴
B.膝下
C.如面
D.手足
E.台鉴
30.总结的正文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哪几个部分?( )
A.基本情况的回顾
B.具有启发作用的新思想
C.成绩、做法、经验和体会
D.领导同志重要讲话
E.存在问题和今后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