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一自考复习知识点整合

写作一自考复习知识点整合
写作一自考复习知识点整合

汉语言专业写作(一)00506复习资料整理

第一章写作活动与写作行为

1、写作的概念及其基本性质:写作是一种以语言文字为媒介的文化交流行为,是人类社会各个领域都不可或缺的信息记录或传播方式。

2、写作活动的主要特征:综合性、实践性、主体性。

3、写作活动的操作过程:准备阶段:素材积累、写作动机触发、选题的形成;构思阶段:聚思(写什么)与立意(主旨)、运思(文章整体设计)与谋篇(剪裁与布局);行文阶段:表达与行文(叙述抒情描写议论说明)、文章修改润色。

4、语体:不同的文类和文体有不同的言说方式和表达特点。

5、文艺语体:注重表现力丰富的修辞手段、注重表达的丰富性和高度的内涵;注重语言艺术自身的美感。

6、科技语体:精确严谨凝练。

7、政论语体:严密的逻辑性、注重说服力、感染力和鼓动性。

8、事务语体:表意明确、直接。

第二章写作主体的修养与写作能力建构

1、优秀的写作者应当具备的素质和修养:首先应当是一个视野开阔、知识准备丰富或在某个学科领域术有专攻的人;一个优秀的写作者应该是一个思想者;应当是一个健康精神价值的坚守者和扞卫者;应当是热爱生活,能体察生命之美的人;应当具有健全的人格。

2、写作者能力构成:对人类情感和心理世界的体察与领悟力;对客观世界和生命现象的感知与想象力;对文本所传达的精神价值与思想哲理的洞察力与批判力;对文本语言形式的感受力、组合力、表现力;对所论对象进行逻辑梳理的判断力、分析力与思辨力。

3、对情感的体察在写作中具有怎样的作用:是阅读和写作的基本功,领悟生命价值、理解人性的起点。

4、为什么说“有责任感的作者应当是一个健康精神价值的坚守者和扞卫者”:最能显示作品境界的是作者融入其中的价值判断。

5、提升自身读写能力的途径和方法是什么:在大量的经典阅读中不断汲取和借鉴,留心领略文章的语言技艺。

第三章写作思维与写作实践

1、写作思维及其意义:为写作做准备的阅读与选材,到构思、赋形和成文的全过程。主要关注写作意识的建立。

2、形象思维:基于事物间相似性和关联性的比较而展开的思考,主要形式是联想和想象。

3、抽象思维: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世界中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公式和模型。

4、逻辑思维:对于语言表达的指导与规范,运用概念、判断对大量的感性材料进行分析概括。(种属关系-分类-重新整理-建立合理秩序)分为演绎和归纳。

5、灵感思维特点:突发性、偶然性、短暂性、亢奋行、突破性。

6、目的思维:明确写作意图,明确建立两个意识:问题意识和读者意识。

7、形式思维:包括文体、结构、修辞。作用:将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纳入形式规范的轨道加以熔铸。

第四章写作素材的积累

1、素材概念:既指为创作需要而收集的原始材料,也指在写作目标出现前,作者生命中的原始事件、事实、表象以及知识、日常经验等。

2、素材积累在写作中的作用:激活作者写作动机的心理机制、促使写作灵感发生、是形成文章思想观点的物质基础。

3、素材积累特点:自然性(按大脑自身的生理法则储存)、持续性(生命不息积累不止)、系统性(积累的条理性和系列化)、独特性(带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和职业色彩)。

4、素材积累的要求:贵在勤奋、要丰富、与思考紧密结合、及时整理。

5、写作素材的类别:感性素材储备、知识素材、思想观点素材、情感素材。

6、文学写作:注重对人事物等景物的积累;学术写作:注重对有关的现象、事实、实物、数据、文献等素材资料的积累。实用写作:注重对政策法令规章制度以及有关的情况问题事件事实等素材的收集。

7、素材积累的方式:无意识自动积累和有意识自觉积累(观察、调查、阅读集录)。

8、观察的类别:艺术观察、科学观察、实用观察。

9、调查的类别:社会调查、科学调查。

10、艺术观察内容实施:选理想观察视点和方法;抓观察对象特点;做好观察记录。

11、科学观察内容实施:选观察对象;确定观察内容;选观察方法;观察实施;整理观察资料。

12、调查实施:调查准备;调查思路的形成;调查问题的提出;调查问卷的设计;调查素材的记录。

13、阅读集录的方式:剪贴记录;专题卡片记录;图表演示集录;网络集录。

14、阅读的分类:审美的阅读和理解的阅读;浏览/分析/研究。

第五章写作动机与选题

1、写作动机:作者投入写作活动的内在动力。

2、写作动机构成四要素:需要:是人机体内一种不平衡状态,它表现为人对某种客观事物的要求。(动机产生的内在条件、基础)目标意图:指行为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借助意识、观念的中介作用,预先设想的行为目的和结果。(动机产生的归宿和努力方向)情绪情感: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是联结需要和意图的动力。(使动机变为现实)意志:是要实现目的而产生的心理状态,它伴随着动机的发生而发生,常以语言或行动表现出来。(强化动机)

3、写作动机不同类型:文学文体:外物激发和内部刺激/无意识发动,内部激发式动机;学术文体:职业关系(主被动);实用文体:外部力量和内部驱动力(记者)。

4、选题的特征:剥离性(图化形态鲜明)、层级性、图示性(思维架构)。

5、选题的基本要求:本色与当行、适度与适当、辨识与辩证。

6、学术写作选题的方法与步骤:追问疑点探索法、学术动态定位法、学术盲点补漏法。

7、文学写作的题材与选择:捕捉易感点、捕捉命意点、寻找兴味素。

8、文学写作的题材选择:自由性、主观性、命意性。

第六章聚思与立意

1、聚思:主体从自己的心理尺度和心理内容出发,将注意力指向选题已甄选过的素材,进行再体验、再认识的思维活动,其过程中表现出选择、维持、调节、监督的基本功能。

2、聚思特点:拓展性、创新性。

3、聚思的方法:想象(黏合联想夸张典型化)和抽象(分析综合比较)。

4、立意:通过文章整体构思提炼和孕育那个核心理念的过程。

5、立意的作用:写作者构思文本的出发点,达到写作目的的关键一环。

6、立意与主题的不同:主题是完成的作品所呈现的中心主旨,在读者和评论家那里可以见仁见智;立意则是通过文章整体构思提炼和孕育那个核心理念的思维过程,是写作者构思文本的出发点,是作者写作意图的凝结,是应当明确而没有歧义的。

7、立意特征:目标性、思想性、过程性。

8、立意的方法:因果律和相似律。

9、文学写作立意的策略:设计、优选、提纯。

10、学术写作立意的策略:概括、归纳和类比。

11、实用写作立意的策略:从分析具体的材料入手、提炼主题立意要从全局着眼。

第七章运思与谋篇

1、运思:是写作立意完成后作者对文章走向符号化阶段的整体性考虑。属于写作思维运动的定性阶段。

2、运思的作用:加深作者对生活元符号意义的认识,形成写作心境的通道,是决定文章质量的关键。

3、运思特点:有序化、聚焦化和个性化。

4、运思方式:形象组合运思:在小说中表现①以人物性格的因果逻辑演变而推进;②非因果线性逻辑呈现,象征符号式文学形象。在散文中表现以作者的思想感情流动而推进。逻辑推导思路:确定文体,明确主体→围绕意旨进行思考推导→归纳出结论。

5、谋篇:是文章全面物化以前结构系统的确立。定体、定纲、定调。谋篇方式:打腹稿和编写文字提纲。

6、段落和层次:段落是承担“篇意”的最小结构单位;层次是具有结构形态的组织,它是由两个以上自然段组成的意义结构。是“场”的次序迭出。段落是小“场”、层次是大“场”。

7、开头和结尾的作用:开头:切合文体、符合表达内容的需要,要求考虑读者的接受;结尾:符合作品的总体构思的要求。

第八章表达与行文

1、叙述含义:最基本的一种表达方式。

2、叙述视角:指作品叙述事物的立足点。

3、叙述人称:作者为表达内容和目的所选择的叙述身份。

4、总叙:用简洁的语言对人或事物的总体面貌做概括叙述,给读者一个总的印象。分叙:对一件事情从不同方面进行叙说。(按叙述角度分类)

5、顺叙:按照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或人物的经历、思想感情发展的自然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平叙:叙述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发生的两件或更多件事情,也就是先叙一件,再叙另一件,也可以几件事情并行交叉地进行叙述。(按叙述的时间、空间顺序分类)

6、倒叙:把事情的结果放到文章的开头来写,然后再回到事情发生的开头进行叙述;或者把事情发展过程中最动人、最突出的片段提到开头写,再从头顺叙。插叙:在叙述事件发展中暂停一下,插入另外一段叙述,插叙完毕,再把原叙述进行下去。追叙:插入往事片段。补叙:对上文补充说明。逆叙:插进来的内容在表达顺序上与原叙述的顺序相反。

7、第一人称叙述:以“我”的身份在文章中出现,“我”可以是作者,也可以是作品中的人物;第二人称叙述:作者以向人物说话的口吻,叙述“你”的言语行动。曲陈见闻感受。第三人称叙述:以局外人的口吻进行全知叙述。

8、描写: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状态、动作,景物的性质、特征,环境的色彩、布局等具体地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

9、人物描写对象: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环境描写对象: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场面。细节描写:对典型意义的细枝末节的刻画与描绘。

10、描写方法:正面和侧面、主观和客观、静态和动态。

11、议论: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阐明作者立场和观点的一种表达方式。

12、议论四要素:论题:是有待于证明的命题,是所要议论的对象。论点:是对论题的回答,是作者在剖析客观事物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或是作者对阐述的问题提出主张、看法和表明的态度。论据:用来表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论证:证明论据和论点之间逻辑联系的过程和推理的方式。

13、议论在学术类文体(议论是主要表达方式)实用类文体(说理议论、夹叙夹议)、文学类文

体中的作用(次要表达方法)。

14、抒情:作者或文章中的人物对事件或景物的主观情感、情绪的抒发和表露,是作者反映客观事物不可缺少的一种表达方式。

15、抒情特征:依附性、主观性、个性化。

16、抒情的要求:真实、忌直陈,要与其他表达手段融合。

17、说明:以阐释事理、解说事物、传授知识为目的,对特定事物的形态、性质、特点、构造、成因、功能、用途等进行阐释或介绍的一种表达方法。

18、说明的要求:带有解释的特征,要求客观解说事物,不允许掺杂作者的主观因素。

19、行文语言原则:准确性、简明性和生动性。

20、语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语体感:就是语言体式。

21、文艺语体:形象性和情感性特征;科学语体:概括性、抽象性、逻辑性、准确性、客观性等特征;政论语体:多采用社会政治词汇、语言准确、规范,语体严肃性。

第九章文章修改

1、主题的完善:能以读者的视点审阅自己的文章,能辨析主题不完善的原因;根据不同体类文章主题表达的要求选择合适的修改方法。

2、结构的调整:结构美学:和谐美、变化美、逻辑美。

3、语言的修饰:主题、文体、语言的“规范性”三角度。

第十章文学创作综论

1、文学:是关于个人“亲身体验”的,具有“创造性”或“想象性”的作品。

2、文学创作:写作者运用文字语言符号描写社会生活及心理,传达思想情感的一种审美艺术活动。(无功利性的审美性的创造物)

3、文学创作特征:个人性、非功利性、情感性、个体无意识性。

第十一章小说

1、小说:是一种以散文体书写的,通过人物、情节、环境的具体描绘展现人类生活画面及其意义的虚构故事。

2、小说类型:古典小说:笔记体/章回体;文言文/白话文。现代小说:长中短微。情节心理背景。

3、小说的文体特征:虚构性情节、体验式人物、具有生命感的自由时空、形象而多层次地揭示生活的意义。

4、小说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5、情节形成的两个条件:时间上的序列、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

6、人物的两种功能:行动元(人物作为一个发出动作的单位对故事进程产生推动作用的功能)、角色(富有个性特征的人物形象)。

7、两种人物形象的塑造:扁形和圆形。

8、叙述次序:顺时模式、错时模式(回叙:对往事的追叙)、语叙(对未来的暗示与预期的叙述方法)。

9、五种不同的叙述节奏:停顿、铺张、场景、概括、省略。

10、叙述频率的几种类型:单指、反复、重复、复指。

11、三种类型的叙述视角:无聚焦或零聚焦(叙>人)、内聚焦(叙=人)、外聚焦(叙<人)。

12、叙述者:具体作品中发出叙述动作的人。

13、叙述动作:即叙述者的声音。讲故事行为本身。

第十二章诗歌

1、诗歌定义:一种以意象为元素、以想象为方式、以建构精神意境为中心,以韵律节奏为外形的语言艺术。

2、古今诗歌的类型:旧体诗/新诗;叙事诗/抒情诗/;长/短/组;田园/爱情/山水/边塞。

3、诗体流变:诗经→楚辞→汉乐府诗歌→建安诗歌→唐诗宋词元曲→现代诗歌。

4、诗歌的四种基本特征:强烈的抒情性、凝聚的意象感、直观的形式美、独特的语言效果。

5、抒情内容:诗歌所要表现的某种情感过程和意义。

6、抒情话语:是一种表现性的话语形式。

7、意象:即充满意蕴、意义、意味的表意之象,是诗歌核心。

8、多种节奏韵律的语言方式:传统:对仗、重复、排比、押韵、平仄、回环、照应等。现代:复义(含混)、反讽、悖论、张力、隐喻等。

第十三章散文

1、散文的广义:是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学性的散体文章。

2、散文的狭义:专指文艺性散文,它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

3、古今各种散文门类:

古:先秦历史散文→先秦诸子散文→汉赋《史记》→骈文→中唐“古文运动”唐宋八大家→明代八股文→晚明小品文→清代桐城派散文。

今:现代散文1阶(《新青年》作家的随感录、周作人的知识小品文、“冰心体”美文、朱自清抒情散文、丰子恺生活随笔等)→现代散文2阶(1阶后三四十年代林语堂幽默闲适小品、左翼作家鲁迅风杂文、京派文人团体艺术抒情散文)→报告文学文体产生→通讯特写回忆录等→散文文体观念政论。

4、散文基本特征:题材广泛、情思串联、文辞优美。

5、文学描写特色:是蕴含着一种内在的动态感的,它表现的是静中之动。

6、诗歌语言凝练雕琢、小说语言过于叙述性、散文语言自然本色。

第十四章报告文学与纪实性写作

1、报告文学定义:是一种以文学手法及时反映和评论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的新闻文体。

2、纪实文学定义:是以事实和现实内容为依据,但仍然运用想象与虚构的文学手段的一种文体形式。

3、报告文学分类:人物性报告文学和事件性报告文学。

4、纪实文学分类:纪实性较强文体和有点虚构倾向和情感色彩。

5、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新闻的功效、文学的风格、政论的色彩。

6、纪实文学的美学特征:纪实性(允许一定虚构)、文学性(比报告文学色彩更浓厚)和论说性(报告文学是站在社会时代的理性层面进行判断、纪实文学较多表现出个人的社会见识和情感倾向性)。

7、报告文学写作的步骤与过程:深入体验生活、收集写作材料;对材料进行筛选、甄别和加工;掌握具体的撰写方式。

8、报告文学的撰写方式:

标题:公文式标题《×××报告》、新闻式双标题《世界大串连——中国出国潮纪实》、一般文学作品式《扬眉剑出鞘》。

公文报告正文:报告缘由(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报告内容、报告结语(特此报告)。

文学性报告开头:说明式、叙述式、描写式、议论式、提问式、数据摘要式。

9、报告性文学结构:历时性(按时间发展顺序)、共时性(围绕一个主题同时报道几个人物或几件事情)、时空交错式结构(历时性线索中穿插共时性事件)。

第十五章学术思考和学术写作

1、学术思考的问题意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于学术思考非常重要。问题意识是学术研究的基本立足点。学术思考的问题,应该是在学科体系中尚待发现或尚需深入研究发掘的问题。

2、学术思考的事实意识:学术思考的一切观点都要建立在客观事实基础之上。必须从事实出发、必须充分尊重事实,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得出结论。

3、学术思考的基本品格:好奇、脱俗、求真、务实。

4、学术思考的基本精神:严谨、专注、理性、大胆。

5、学术思考的特性:科学性(正确揭示科学规律)、客观性(符合客观事实,不是主观想象)、创新性(发现新问题探索新领域提出新观点)。

第十六章文学评论

1、文学评论的写作目的:重在评价当下文学创作成果,总结创作规律,指出出现问题,推动文学发展。

2、文学评论的写作内容:一般为当前的文学现象,即主要是当代文学现象。

3、文学评论论述类型:作品论、作家论、现象论。

4、文学评论文体类型:论文体文学评论、随笔体文学评论(随笔序跋书评书信对话等)。

5、文学评论的选题范围:新文学现象、热点文学问题、重要的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对文学创作的归纳总结。

6、选题角度:不要要求贪大求全、面面俱到,要选择一个叙述角度展开分析。(文本意蕴人物形象叙事方式语言文体审美风格等)

7、文学评论写作准备工作特点:熟悉评论对象(只有十分了解才可准确分析)、广泛收集材料、选择批评方法(社会历史批评、审美批评)。

8、文学评论写作模式:叙议结合、析赏结合、情理结合。

9、文学评论结构模式:并列式、对比式、递进式、复合式。

第十七章学术论文

1、学术论文选题的一般策略:选择具体而微、有独创性的问题、选择从事实出发而非从概念出发的问题。

2、选题常见思考向度和切入点:填补空白、对前人研究的完善发展、质疑颠覆、分歧争议。

3、学术论文构思要点:确立论点、设立论据、确定方法、理清头绪。

4、学术论文的基本架构:标题、摘要、关键词、文章正文(绪论本论结论)及注释、参考文献6部分。

5、绪论撰写:内容:点明文章主旨、交代写作动机、介绍研究方法、说明研究背景、界定研究对象。表达模式:首句扣题(点明文章论述对象)、高屋建瓴(从大架构逐渐论到小问题)、开端话题(讲故事等)、开端引用(引用有关语句)。

6、本论撰写:并列式、递进式。

7、结论撰写:总结概括本文基本论点、指出需要补充说明的某些问题、指出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第十八章实用写作综论

1、实用文:工作和生活中实用的文章。

2、实用写作:为处理社会生活及日常工作中的具体事务或传递某种社会信息而进行的一种写作活动。

3、实用写作与文学写作的区别:文学写作以审美为主要功能,以抒情叙述为主要表现方式,提倡虚构彰显个性。实用写作以实用为目的,以客观真实为原则,力避主观化,简洁准确不求夸示。

4、实用写作原则:实用性原则、真实性原则、规范性原则和实效性原则。

第十九章公务文书举要

1、广义公文概念:是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在行使职权、办理公务时所使用的文书。

2、狭义公文概念:专指法定公文、是党政机关用规范性文件的正式发布的实用文种,具有权威

性和法定效力。一经制发,有关组织和个人、必须严格遵守,不能违反。(红头文件)

3、公文的分类:行文关系: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公文来源:发文/收文/内部公文;涉密:涉密公文/普通公文(绝密机密秘密);办理时限:特急加急常规;公文的性质和作用:指挥性公文、报请性公文、知照性公文和记录性公文。

4、公文的格式规范:版头(公文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等)、主体(红色隔线、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和标注等)、版记(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时间、页码等)。

5、决定:是党政机关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做出决策和安排的指挥性公文。

6、批复:是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下行公文、只用于答复请示。

7、意见: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的新兴文种。

8、基本结构:标题+主送机关+正文+落款。

9、报告:是下级机关经常使用的陈述性公文。

10、请示:作为上行文,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批准或指示的报请性公文。

11、公告:国家机关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的法定公文。

12、通告:行政机关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的公文。

13、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

14、函:适用于不想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的公文。主要用于平行机关之间,例如答复群众来信等。

第二十章事务文体举要

1、计划: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对将要进行的生产、工作、学习或其他活动做出的筹划、部署与安排。

2、总结: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对已经开展的工作、生产、学习或其他活动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或完成任务时,进行的回顾、反思和分析研究,旨在找出成绩与问题、经验与教训。

3、总结结构特征:四项三层、条文并列、阶段展开。

4、调查报告:是在实际调查、研究基础上写出的反映客观真实的书面报告。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使用频率很高的事务文体。

5、调查报告的作用:反映真实的社会情况,为领导部门提供科学决策、制定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二是揭露真相,澄清事实,明辨是非,引导社会健康发展;三是发现新生力量,推动社会前进。

6、调查报告的特点:明确的针对性和客观的真实性。

7、调查报告基本框架:标题、署名、前言、主体、结尾。

8、调查报告常见结构:横向结构、纵向结构、块状结构。

9、简报: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用来汇报工作、反映问题、交流经验的事务文书。

10、启事: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向社会公众公开告知某种事项,并希望给予支持或协助办理的事务文体。

11、声明:是国家政府、党派、机关团体、单位或个人就某一事项或问题公开表明态度、立场、观点或说明真相的事务文体。

第二十一章新闻文体举要

1、消息的特点:新、快、短。

2、消息的分类:篇幅:一句话新闻短讯短消息长消息;载体:报纸消息广播消息电视消息网络消息;写作角度:动态消息人物消息综合消息经验消息述评消息。

3、消息的基本构成: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及必要的背景构成。

4、消息的常用结构:倒金字塔结构、金字塔结构、悬念式结构。

5、通讯:一种新闻体裁。

6、通讯的特征:真实性、新闻性、及时性。

7、通讯的类型: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

网络工程师考试重要知识点梳理及华为相关命令汇总2018.4.23

补充网络工程师考试重要知识点梳理汇总 1、当发现主机受到ARP攻击时需清除ARP缓存,使用命令:arp –d。 2、以太网出现冲突后,发送方什么时候可以再次尝试发送:在JAM信号停止并等待一段随机时间后。 3、要在一台主机上建立多个独立域名的站点:可使用虚拟目录。 4、在linux中,ls-c命令可将文件以修改时间顺序显示。 5、DHCP协议的4种消息,其正确顺序是:○1DHCP Discover ○2DHCP offer ○3DHCP Request ○4DHCP ACK 6、在建立TCP连接过程中,出现错误连接时,RST标志字段置“1”。 7、PPTP与L2TP的比较(相同点:2者都使用PPP协议对数据进行封装,然后添加附加包头用于数据在互联网 络上传输)区别:○1PPTP要求因特网为IP网络,L2TP只要求隧道媒介提供面向数据包的点对点连接。L2TP 可以在IP(使用UDP)、帧中继永久虚电路(PVCs)、X.25虚电路或ATM网络上使用;○2PPTP只能在两端点间建立单一隧道,L2TP支持在两端点间使用多个隧道,使用L2TP用户可以针对不同的服务质量创建不同的隧道;○3PPTP协议系统开销占用6字节,L2TP可以提供包头压缩,当压缩包头时,系统开销占用4字节。○4 PPTP不支持隧道验证,L2TP可以提供隧道验证,但当L2TP或PPTP与IPSec共同使用时,可以由IPSec提供隧道验证,不需要在第2层协议上验证隧道。第5版教材P333 8、SSL和IPSec的特点:SSL VPN与IPSec VPN一样,都使用RSA或D-H握手协议来建立秘密隧道。SSL和IPSec都使用了预 加密、数据完整性和身份认证技术,例如3-DES、128位的RC4、AES、MD5和SHA-1等。两者的区别是:IPSec VPN是在网络层建立安全隧道,适用于建立固定的虚拟专用网,而SSL的安全连接是通过应用层的Web连接建立的,更适合移动用户远程访问公司的虚拟专用网。SSL/TLS在web安全通信中被称为HTTPS。第5版教材P337 9、RIPV2与RIPV1相比,它改进了什么:RIPV2变成无类别的协议,必须配置子网掩码。 10、ARP协议通过主机的逻辑地址查找对应的物理地址。代理ARP是指:由一个路由器代替远端目标回答ARP请求。 11、连接终端和数字专线的设备CSU/DSU被集成在路由器的同步串口端口。 路由器包含多个端口以连接不同类型的网络设备,其中能连接DDN、帧中继、X.25和PSTP等广域网络的是同步串口。 12、IPV6的链路本地地址是在地址前缀1111 1111 10之后附加MAC地址。 13、TCP/IP网络中,传输层实现应答、排序和流控功能。 14、计算机在一个指令周期的过程中,为从内存读取指令操作码,首先要将程序计数器的内存送到地址总线上。 15、在程序运行过程中,CPU需要将指令从内存中取出并加以分析和执行,CPU依据指令周期的不同阶段来区分在内存中以二进制编码形式的指令和数据。 16、建立组播树是实现组播传输的关键技术,利用组播路由协议生成的组播是:以组播源为根的最小生成树。 17、在ADSL技术中能提供上下行信道非对称传输的技术是:ADSL、VDSL和RADSL。(对称传输的技术是HDSL 和GSHDSL),其中VDSL是数据速率最高的DSL。 18、○1客户端采用DhcpDecline报文来拒绝DHCP服务器提供的IP地址。参见326题 ○2当DHCP服务拒绝客户端的IP地址请求时发送DhcpNack报文。 19、为了弥补WEP协议的安全缺陷,WPA安全认证方案增加的机制是:临时密钥完整性协议。 20、Cisco路由器高速同步串口默认的封装协议是HDLC。 21、○1关于网桥和交换机的区别是:交换机比网桥的端口多,转发速度更快。(交换机和网桥都是2层设备,网络是基于软件的方式实现,交换机是基于硬件实现,交换机和网桥都是分割冲突域,每一个接口就是一个冲突域。交换机和网桥都是基于MAC地址进行转发。) ○2集线器是物理层设备,而网桥是数据链路层设备。 ○3集线器是多端口的中继器,网桥能分割冲突域。○4从工作原理上讲,以太网交换机是一种多端口网桥。 22、点对点协议PPP中LCP的作用:建立和配置数据链路。 23、甲、乙两厂生产的产品类似,且产品都似使用的“B”的商标,两厂于同一天向商标局申请商标注册,且申请注册前两厂均未使用“B”商标,此情况下,由甲、乙两厂抽签确定的厂能核准注册。 24、假设系统有n个进程共享资源R,且资源R的可用数为3,其中n≥3,若采用PV操作,则信号量S的取值范围应为:-(n-3)~3。(解:PV的基本概念,信号量S的取值范围为-(n-Z) ~Z),其中n为进程数,Z为资源数。 25、在敏捷过程的开发方法中,并行争球法使用迭代的方法,其中,把每段时间(30天)一次的迭代称为一个“冲刺”,并按需求的优先级别来实现产品,多个自组织和自治的小组并行地递增实现产品。 2016.11 (解:敏捷

计算机基础自考知识点总结

基础知识 1946.2 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弹道计算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微型化、巨型化、网络化、智能化 ●第一代(电子馆、电子射线管、机器语言、军事研究科学计算) ●第二代(晶体管、磁芯、高级语言、数据处理) ●第三代(中小规模、半导体、操作系统、广泛应用) ●第四代(大规模、更高的半导体、应用软件、更广泛) 计算机应用: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计算机辅助系统、过程控制、人工智能 (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M 计算机辅助制造;CAI计算机辅助教学;CAT计算机辅助测试)计算机硬件系统五大部件: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冯.诺伊曼思想:计算机由上面五大部件组成、二进制、程序存储 指令的执行过程:取出指令、分析指令、执行指令、形成新的指令地址 RAM随机存取器,断电后内容丢失;ROM:只读存取器,断电内容不丢失 总线:一组连接计算机各部件的公共通信线路。根据总线上传送的信息不同,一般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 总线标准:ISA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ESA扩展的工业标准体系结构PCI 外围元件互联 软件:计算机程序以及开发、使用和维护程序所需要的技术文档资料。 系统软件:管理、监控、维护计算机,并为用户操作使用计算机提供服务的一类软件。 应用软件;利用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为某一专门的应用目的而开发的软件。 编码:采用少量的基本符号和一定的组合原则来区别和表示信息。 采用二进制编码的原因:物理上容易实现、可靠性强、运算规则简单、易于实现逻辑运算和判断 十进制转换为二(八、十六)进制:除R取余法,倒排 二(八、十六)进制转换为十进制:按权展开,求和;二、八、十、十六进制=(B 、O 、D 、H)计算机的数据单位:位、字节、字(计算机一次存取、加工和传送的字节数). ASCII: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A:65 ;a 97; 0:48 汉字编码:汉字输入码-机内码(区位码-国标码-机内码)-字形码 处理速度:cache(高速缓存)-内存-外存 BIOS:PC机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其内容被集成在主板的一块特殊芯片中,该芯片被称为BIOS芯片。串口:串行接口COM接口;并口:并行接口LPT接口; USB接口:通用串行总线接口;可以树状连接127个外部设备,规范USB1.1(传输速率可达12Mbps)

江苏自考06092工作分析-章节重点归纳

第一章工作分析的历史与发展 1、许多中外学者如管仲、荀况、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当斯密等都论述并强调它对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个人能力发展的作用。(多) 2 、工作分析最初产生于美国的工业企业中。1747 年,狄德罗在编纂百科全书的过程中实施了一次工作分析。系统的工作分析最早出 现于19 世纪末20 世纪初。他是在美国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单、填) 3、1950 年,赛迪范提出了“职能职业分类计划”理论。工作分析被誉为“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基石”。(单) 4、工作分析面临的挑战有:(1)工作分析者面临的挑战;(2)组织体系面临的挑战;(3 )工作面临的困难;(4)工作条件的 变化。(多) 5、工作分析的发展趋势:(1)工作分析的战略化;(2 )工作分析信息来源的扩大化;(3)工作分析技术的信息;(4)对客户 进行工作分析;(5)角色说明书取代岗位说明书。(简、多) 第二章工作分析概述 1、工作分析也叫职务分析,是指在组织中通过采用标准的程序和科学的方法,经过系统的岗位调查,收集有关工作职务的信息,包括职 务的目的、任务或职责、权力、隶属关系、工作条件、任职资格等全面的信息,进行分析与整理,进而制定出岗位规范、工作说明书、岗位分类图等各种人力资源管理文件,为组织的人员甄选、员工培训与开发、薪酬设计、劳动关系、工作设计等一系列基础职能活动提供客观依据的系统过程。(名) 2、工作要素:是指工作活动中不能够在继续分解的最小动作单位,是形成职责的信息来源和分析基础,并不直接体现在岗位说明书中。 (名) 3、任务:是指一系列为了不同的目的所担负完成的不同的工作活动,即工作活动中达到某一工作目的的要素集合。(名) 4 、职责:是指一个人负担的一项或多项相关联系的任务集合,常用任职者的行动加上行动的目标加以表达。(填) 5 、职位:即岗位,是某一时间内某一主体所担负的一项或数项相互联系的职责集合。(单) 6 、职务:是指主要职责在重要性与数量上相当的一组职位的集合或统称。(单)

网络工程师知识点

20XX年软考《网络工程师》知识点总结(1) 线路交换 1、线路交换进行通信:是指在两个站之间有一个实际的物理连接,这种连接是结点之间线路的连接序列。 2、线路通信三种状态:线路建立、数据传送、线路拆除 3、线路交换缺点:典型的用户/主机数据连接状态,在大部分的时间内线路是空闲的,因而用线路交换方法实现数据连接效率低下;为连接提供的数据速率是固定的,因而连接起来的两个设备必须用相同的数据率发送和接收数据,这就限制了网络上各种主机以及终端的互连通信。 分组交换技术 1、分组交换的优点:线路利用率提高;分组交换网可以进行数据率的转换;在线路交换网络中,若通信量较大可能造成呼叫堵塞的情况,即网络拒绝接收更多的连接要求直到网络负载减轻为止;优先权的使用。 2、分组交换和报文交换主要差别:在分组交换网络中,要限制所传输的数据单位的长度。报文交换系统却适应于更大的报文。 3、虚电路的技术特点:在数据传送以前建立站与站之间的一条路径。 4、数据报的优点:避免了呼叫建立状态,如果发送少量的报文,数据报是较快的;由于其较原始,因而较灵活;数据报传递特别可靠。 5、几点说明: 路线交换基本上是一种透明服务,一旦连接建立起来,提供给站点的是固定的数据率,无论是模拟或者是数字数据,都可以通过这个连接从源传输到目的。而分组交换中,必须把模拟数据转换成数字数据才能传输。 6、外部和内部的操作

外部虚电路,内部虚电路。当用户请求虚电路时,通过网络建立一条专用的路由,所有的分组都用这个路由。 外部虚电路,内部数据报。网络分别处理每个分组。于是从同一外部虚电路送来的分组可以用不同的路由。在目的结点,如有需要可以先缓冲分组,并把它们按顺序传送给目的站点。 外部数据报,内部数据报。从用户和网络角度看,每个分组都是被单独处理的。 外部数据报,内部虚电路。外部的用户没有用连接,它只是往网络发送分组。而网络为站之间建立传输分组用的逻辑连接,而且可以把连接另外维持一个扩展的时间以便满足预期的未来需求. 帧中继交换 1、X.25特性:(1)用于建立和终止虚电路的呼叫控制分组与数据分组使用相同的通道和虚电路;(2)第三层实现多路复用虚电路;(3)在第二层和第三层都包含着流控和差错控制机制。 2、帧中继与X.25的差别:(1)呼叫控制信号与用户数据采用分开的逻辑连接,这样,中间结点就不必维护与呼叫控制有关的状态表或处理信息;(2)在第二层而不是在第三层实现逻辑连接的多路复用和交换,这样就省掉了整个一层的处理;(3)不采用一步一步的流控和差错控制。 3、在高速H通道上帧中继的四种应用:数据块交互应用;文件传输;低速率的复用;字符交互通信。 信元交换技术 1、ATM信元 ATM数据传送单位是一固定长度的分组,称为信元,它有一个信元头及一个信元信息域。信元长度为53个字节,其中信元头占5个字节,信息域占48个字节。 信元头主要功能是:信元的网络路由。

自考公务员制度考核知识点总结

公务员制度 加油!必过!\(^o^)/ 第一章 1.我国公务员与公务员制度的含义 公务员: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包括政府机关、共产党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民主党派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公务员制度:指国家对公务员的管理制度,包括通过制定法律规范,对公务员的“进口”管理、使用管理与“出口”管理的各项管理制度。 2.英国政府官员制度:“恩赐官职制”转为“政党分肥制”。 3.1870年6月,英国产生公务员制度。(最早) 4.1993年1月,我国开始实施《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 2006年1月1日,我国开始施行《公务员法》。 5.我国公务员制度对原干部人事制度的继承: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党的基本路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务员制度的根本指导原则。 2)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 3)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 德才兼备、任人唯贤,是原干部人事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干部人事管理的核心。 4)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由我国政权的性质和国家机关职能的本质决定。 5)坚持中国特色的分类制度 推行职位分类为主,职位分类与品位分类相结合的模式。 6.我国公务员制度对原干部人事制度的发展 1)实行分类管理体制 分类管理成为与原干部人事制度相区别的首要特点。 2)实行激励竞争机制 3)实行新陈代谢机制 4)实行勤政廉政保障机制 5)实行法制化管理体制 第二章 7.公务员法中的权利主要是与公务员身份而非公民身份相联系的权利。 8.我国公务员义务:

1)忠于宪法的义务 2)依法履职的义务:(不是直接来源于《宪法》规定) a)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认真履行职责 b)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3)为民服务的义务 4)忠于国家的义务 5)服从命令的义务: a)“忠于职守”和“服从命令”两项基本要求,是科层制组织固有本性的表现, 是宪法规定“实行工作责任制”的具体要求。 b)上级的命令应当具有合法性:权限、内容、程序合法。 c)法律没有为法官和检察官设定服从命令的义务。 6)保守秘密的义务: a)与公务员保守秘密的义务和公民享有知情权之间的矛盾 b)公务员保守秘密和依法作证两个义务之间的矛盾 7)保持操行的义务 “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的义务。知廉耻,不得弄虚作假, 不得挥霍公款,不得对民众无礼,不得参与或支持色情、吸毒、迷信赌博等活动。 8)公正清廉的义务:清正廉洁,公道正派 9)其他法定的义务 9.规定公务员权利的原则: 1)保护原则 2)民主原则 3)权利可放弃与不可放弃原则 有些权利是不可放弃的,如依法执行公务与接受培训等。 10.我国公务员权利: 1)身份保障权: 公务员享有“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处分”的权利。 2)获得报酬权: 享有“获得工资报酬,享受福利、保险待遇”的权利。 11.对于聘任制公务员而言,公务员可以寻求审判机关的司法保护,但对于其他公务员而 言,只能寻求行政救济。 12.关于集体性的辞职行为,属于禁止行为之列。 13.公务员义务的结构要素:非自主性、规范性、强制性 14.公务员权利的结构要素:自主性、规范性、保障性 第三章 15.公务员职务级别的含义: 职务:是公务员所承担的应该完成的任务,是机关对公务员职权、职责的委托。职务把人和事结合在一起,把职权与职责相结合起来。 级别:是反应公务员职务、能力、业绩、资历的综合标志。

江苏省自考工作分析重点复习资料

江苏省自考06092工作分析重点复习资料 一、单选1*20=20 1. 工作分析最初产生于美国的工业企业中p2 2. 1747年,狄德罗在编纂百科全书的过程中实施了一次工作分析,据说他是历史上首次大规模实施工作分析的人 3. 系统的工作分析最早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p2 4. 系统的工作分析是在美国科学管理之父——F.W.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p2 5. 1950年,赛迪.范提出了“职能职业分类计划”理论p4 6. 工作分析被誉为“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基石”p8 7. 职位即岗位,是某一时间内某一主体所担负的一项或数项相互联系的职责集合p1 9 8. 职务是指主要职责在重要性与数量上相当的一组职位的集合或统称p19 9. 职系又被称为工作族,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工作组成,是职责繁简难易、轻重大小及所需资格条件不同,但工作性质充分相似的所有职位的集合。P19 10. 职组是指若干工作性质相近的所有职系的集合,也叫职群p19 11. 职级是同一职系中职责繁简、难易、轻重及任职条件充分相似的所有职位集合p 20 12. 职等是指不同职系之间,职责的繁简、难易、轻重及任职条件要求充分相似的所有职位的集合p20 13.工作任职者是工作分析的一个最关键主体p21 14.工作岗位的任职者是工作分析中的“天然的”最佳主体p21 15.工作分析内容的确定是进行工作分析的一个最重要和最基本的要素p26

16.系统原则:任何一个组织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组织中的每一个职位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整个组织系统的一部分p30 17. 动态原则:工作分析的结果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加以调整p3 0 18. 参与原则:工作分析一般由人力资源部门组织实施,但不能把这项工作看成仅仅是人力资源部的事p30 19. 经济原则:工作分析是一项非常费心费力费钱的工作,它涉及企业组织的各个方面。P31 20. 岗位原则:工作分析的出发点是从岗位出发分析其内容、性质、关系、环境以及任职资格等,即分析完成这个职位工作的从业人员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资格与条件,而不是分析在岗的人员如何,否则会产生防御心理等不利于工作分析结果结果的问题p31 21. 访谈法即适用于短时间可以把握的生理特征的分析,又适用于长时间能把握的心理特征的分析p40 22. 除访谈法外,问卷法也是国内目前运用最广泛、效果最好的工作分析方法之一p 48 23. 一般来说,观察法适用于短时间的外显行为特征的分析,适用于比较简单、不断重复,又容易观察的工作分析 24. 工作评价因子是用来评价管理类工作相对价值的纬度,即用来衡量某一管理工作(职位)相对其他工作(职位)而言对组织的贡献度有多大p88 25. 职能工作分析法最早起源于美国培训与职业服务中心的职位分类系统p90 26. 通用技能就是指是人能够将事、人和信息(数据)有机联系在一起,虽然受个人偏好和个人能力的影响,联系的程度存在差异p91

网络工程师知识点总结

网络工程师知识点总结 线路交换 1、线路交换进行通信:是指在两个站之间有一个实际的物理连接,这种连接是结点之间线路的连接序列。 2、线路通信三种状态:线路建立、数据传送、线路拆除 3、线路交换缺点:典型的用户/主机数据连接状态,在大部分的时间内线路是空闲的,因而用线路交换方法实现数据连接效率低下;为连接提供的数据速率是固定的,因而连接起来的两个设备必须用相同的数据率发送和接收数据,这就限制了网络上各种主机以及终端的互连通信。 分组交换技术 1、分组交换的优点:线路利用率提高;分组交换网可以进行数据率的转换;在线路交换网络中,若通信量较大可能造成呼叫堵塞的情况,即网络拒绝接收更多的连接要求直到网络负载减轻为止;优先权的使用。 2、分组交换和报文交换主要差别:在分组交换网络中,要限制所传输的数据单位的长度。报文交换系统却适应于更大的报文。 3、虚电路的技术特点:在数据传送以前建立站与站之间的一条路径。 4、数据报的优点:避免了呼叫建立状态,如果发送少量的报文,数据报是较快的;由于其较原始,因而较灵活;数据报传递特别可靠。 5、几点说明: 路线交换基本上是一种透明服务,一旦连接建立起来,提供给站点的是固定的数据率,无论是模拟或者是数字数据,都可以通过这个连接从源传输到目的。而分组交换中,必须把模拟数据转换成数字数据才能传输。 6、外部和内部的操作 外部虚电路,内部虚电路。当用户请求虚电路时,通过网络建立一条专用的路由,所有的分组都用这个路由。 外部虚电路,内部数据报。网络分别处理每个分组。于是从同一外部虚电路送来的分组可以用不同的路由。在目的结点,如有需要可以先缓冲分组,并把它们按顺序传送给目的站点。 外部数据报,内部数据报。从用户和网络角度看,每个分组都是被单独处理的。 外部数据报,内部虚电路。外部的用户没有用连接,它只是往网络发送分组。而网络为站之间建立传输分组用的逻辑连接,而且可以把连接另外维持一个扩展的时间以便满足预期的未来需求. 帧中继交换 1、X.25特性:(1)用于建立和终止虚电路的呼叫控制分组与数据分组使用相同的通道和虚电路;(2)第三层实现多路复用虚电路;(3)在第二层和第三层都包含着流控和差错控制机制。 2、帧中继与X.25的差别:(1)呼叫控制信号与用户数据采用分开的逻辑连接,这样,中间结点就不必维护与呼叫控制有关的状态表或处理信息;(2)在第二层而不是在第三层实现逻辑连接的多路复用和交换,这样就省掉了整个一层的处理;(3)不采用一步一步的流控和差错控制。 3、在高速H通道上帧中继的四种应用:数据块交互应用;文件传输;低速率的复用;字符交互通信。 信元交换技术

自考本科《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点总结及复习大纲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马克思主义含义 1、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学说是关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①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标志:1848年出版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 ②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2、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3、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发展的。 4、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统一。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世界观与哲学的基本问题 1、世界观与哲学的基本问题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只有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才是哲学。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2、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关系的问题。 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依据。 3、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①可知论: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包括唯物主义可知论和唯心主义可知论。 ②不可知论:主张世界是不可以认识的,只有少数唯心论是不可知论。 4、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①辩证法是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待世界,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的,变化的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②形而上学是用孤立、静止的观点看待世界,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孤立存在的,是静止不变的。形而上学否认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③辩证法的三种基本历史形态:朴素辩证法、唯心主义辩证法,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④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 客观辩证法:是指自然界、人类社会本身固有的辩证运动规律。主观辩证法:亦称“思维辩证法”。唯物辩证法认为:客观辩证法是第一性的,主观辩证法是第二性的。 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为划分哲学中的基本派别确定了科学的标准。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极其理论意义 1、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 列宁的物质概念是:“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在于: ①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的一元论。 ②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③坚持把物质当作客观实在性,坚持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 2、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①意识的产生、本质和能动作用 第一,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第二,意识又是社会的直接产物。劳动促进了人脑的形成,并产生了语言。 ②从意识的本质看,意识是物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意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 ③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意识反映世界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主动创造性;意识指导人们的行动,能动地改造世界。 3、物质运动,运动和静止 ①物质与运动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的根本的方式。运动和物质不可分割:物质离不开运动。

自考《工作分析》主观题重点内容1

自考《工作分析》主观题重点内容 名词解释: 1.工作描述:工作描述主要是解决本工作主要干什么的问题,它是对有关工作职责、工作活动、工作条件、工作对人身安全危害程度等工作特征方面信息进行描述。 2.工作丰富化:也叫充实工作内容,是指在工作内容和责任层次上作具体改变,使得员工对计划,组织,控制和个体评价承担更多的责任。 3.工作评价因子:是用来评价管理类工作相当价值的维度,即用来衡量某一管理工作(职位)相当其他工作(职位)而言对组织的贡献度有多大,通常薪酬专家们应用他们来确定职位或工作的薪酬等级,并最终确定他们的薪酬水平。 4.关键事件法:是一种由工作分析专家、管理者或工作人员在大量收集与工作相关信息的基础上详细记录其中关键事件以及具体分析其岗位特征、要求的方法。 5.报酬要素:是指一个组织认为在多种不同的职位中都包括的一些对其有价值的特征,这些特征有助于组织战略的实现以及组织目标的达成。 6.工作分析系统的实用性:是指运用某种工作分析系统进行工作分析的可行性与难易程度。 7.工作要素法:是一种典型的开放式的人员倾向性工作分析系统。他的目的是确定对成功完成特定领域的工作有显著作用的行为及此行为的依据。他的开放性在于它研究的行为或行为的特征要素与其他工作分析系统所研究的行为或行为的他在要素有所不同。 8.管理工作因子:是一组描述工作内容的因素,根据不同职位工作内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区分管理工作因子,可以使工作描述更容易。 9.工作说明书:就是对有关工作职责、工作活动、工作条件、工作对人身安全危害程度等工作特征方面信息进行描述,以及规定工作对从业人员的品质、特点、技能和工作背景或经验等发面要求的书面文件。它由工作描述和工作规范(任职要求)两部分组成。 10.工作任务:是指在工作中,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一系列工作要素,是职位分析的基本单位,是对工作要素的进一步分解。例如:回答客户的电话咨询。 11.工作要素:是指工作中不能再继续分解的最小活动单位,工作要素是形成职责的信息来源和分析基础,并不直接体现于职位说明书之中。例如:接电话。 12.面谈法:又称访谈法,是一种应用最为广泛的工作分析方法,工作分析者就某一职务或职位面对面地询问任职者、主管、专家等人对工作的意见和看法。面谈的程序可以标准化,也可以非标准化。 13.管理工作因子:是一组描述工作内容的因素,根据不同职位工作内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区分管理工作因子,可以使工作描述更容易。 14.任务清单分析系统:是一种典型的工作倾向性的工作分析系统。任务清单系统一般由两个子系统构成:一是用于收集工作信息的一套系统的方法、技术;二是与信息收集方法相匹配的用于分析、综合和报告工作信息的计算机应用程序软件。 15.工作调查:是指为了改进已经与现实状况不相适应的工作说明书,重新进行工作再设计而进行的调查活动。 16.工作要素:是指工作中不能再继续分解的最小活动单位,工作要素是形成职责的信息来源和分析基础,并不直接体现于职位说明书之中。例如:接电话。 17.观察法:是指由有经验的分析者在工作现场运用感觉器官或其他工具观察员工的实际工作过程,用文字或图表形式记录某一时期工作的内容、程序、形式和方法。 18.工作分析系统的效度:效度是指测量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所要测量内容的真实含义。对工作分析系统而言,就是指某工作分析系统在多大程度上真实地反映被分析工作的内容以及工作对任职者的要求。 19.工作评价:是指通过一些方法来确定企业内部工作与工作之间的相对价值。具体来讲,

软考中级网络工程师学习笔记(考点归纳总结全)

网络工程师学习笔记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一、硬件知识 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硬件系统分为三种典型结构: (1)单总线结构(2)、双总线结构(3)、采用通道的大型系统结构 中央处理器CPU包含运算器和控制器。 2、指令系统 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 3、存储系统分为主存—辅存层次和主存—Cache层次 Cache作为主存局部区域的副本,用来存放当前最活跃的程序和数据。 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 Cache的基本结构:Cache由存储体、地址映像和替换机构组成。 4、通道是一种通过执行通道程序管理I/O操作的控制器,它使CPU与I/O操作达到更高的并行度。 5、总线从功能上分类,系统总线分为地址总线(AB)、数据总线(DB)、控制总线(CB)。 6、磁盘容量记计算 非格式化容量=面数*(磁道数/面)*内圆周长*最大位密度 格式化容量=面数*(磁道数/面)*(扇区数/道)*(字节数/扇区) 7、数据的表示方法 原码和反码 [+0]原=000...00 [-0]原=100...00 [+0]反=000...00 [-0]反=111 (11) 正数的原码=正数的补码=正数的反码 负数的反码:符号位不变,其余位变反。 负数的补码:符号位不变,其余位变反,最低位加1。

二、操作系统 1、操作系统定义:用以控制和管理系统资源,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的程序的集合。 2、功能:是计算机系统的资源管理者。 3、特性:并行性、共享性 4、分类:多道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 5、进程:是一个具有一定独立功能的程序关于某个数据集合的一次运行活动。 6、进程分为三种状态:运行状态(Running)、就绪状态(Ready)、等待状态(Blocked)。 7、作业分为三种状态:提交状态、后备运行、完成状态。 8、产生死锁的必要条件: (1)、互斥条件:一个资源一次只能被一个进程所使用; (2)、不可抢占条件:一个资源仅能被占有它的进程所释放,而不能被别的进程强行抢占; (3)、部分分配条件:一个进程已占有了分给它的资源,但仍然要求其它资源; (4)、循环等待条件:在系统中存在一个由若干进程形成的环形请求链,其中的每一个进程均占有若干种资源中的某一种,同时每一个进程还要求(链上)下一个进程所占有的资源。 9、死锁的预防:1、预先静态分配法2、有序资源使用法3、银行家算法 10、虚拟存储器:是指一种实际上并不以物理形式存在的虚假的存储器。 页架:把主存划分成相同大小的存储块。 页:把用户的逻辑地址空间(虚拟地址空间)划分成若干个与页架大小相同的部分,每部分称为页。 11、页面置换算法有:1、最佳置换算法OPT 2、先进先出置换算法FIFO 3、最近最少使用置换算法LRU 4、最近未使用置换算法NUR 12、虚拟设备技术:通过共享设备来模拟独占型设备的动作,使独占型设备成为共享设备,从而提高设备利用率和系统的效率。 13、SPOOL系统:实现虚拟设备技术的硬件和软件系统,又Spooling系统,假脱机系统。 14、作业调度算法: (1)、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FIFO:按照作业到达系统或进程进入就绪队列的先后次序来选择。 (2)、优先级调度算法:按照进程的优先级大小来调度,使高优先级进程得到优先处理的调度策略。 (3)、最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每个作业都有一个优先数,该优先数不但是要求的服务时间的函数,而且是该作业为得到服务所花费的等待时间的函数。

全国软考网络工程师知识点

网络工程师复习结构 1.计算机及网络知识试题分析 [1] 网络概念题目比较多,一般了解了定义就能给出正确答案。 [2] 考查了更多的路由器、交换机及服务器配置的内容,由此我们可以推断,今后的出题人员更加重视这方面知识的考核,而且网络工程师考试的上、下午试题钭不会将软件设计师等级别的考试一样有明显的区别。 [3] 软件工程、企业信息化、标准化及知识产权方面的比重有所下降,分数仅有6分。 [4] 计算机组成原理、软件工程题、企业信息化、标准化及知识产权方面知识和同级别的软件设计师上午试题是完全相同的,前后有34分的题目是一样的。 表1 按试题号分布的考查内容

2.网络系统设计及管理试题分析 下午试题从题型上来看最大的变化是着重考查考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主要体现在无线网卡的设置,交换机VLAN的设置,路由器的基本设置等方面。这样的考核,更能体现网络工程师的能力。符合网络设计师的发展趋势。因此要求网络设计师有更宽的知识面和更熟练的动手能力,特别是配置实际设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等,这也是网络工程技术人员发展的方向。 及往年惯例不同的是,网络分析、综合应用、网络故障排除等成熟的考点,在本次考试中没有出现。 从本次试题结构来看,网络设计师下午试题偏向实际应用。局域网络技术、VLAN、无线局域网、居民接入网以及路由器的基本设置等都是本次考试的重点。本次考试的知识点和分值分布如表2所示 专业老师总结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中介绍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全部在上午题出),这个部分的内容现在一般有8分左右,有一定难度,而且知识的覆盖面很广但目前考察的难度有所降低,大部分的题目都是以前考过的真题(尤其是这个部分的计算机).. 第二章《计算机网络概论》主要讲述了网络的七层模型,建议大家简单地了解一下,书的后面有详细的讲解。 第三章《数据通信基础》,这一章的考题主要集中在上午的考试,一般2分左右,本部分内容有难度,但从考试方面来看不必研究太深,本章的考点有: (1)熟练信道带宽、误码率的公式(计算题); (2)了解数据的编码格式; (3)熟悉数据交换的三种不同的方式; (4)了解多路复用技术的概念以及原理; (5)熟悉差错控制的概念,特别需要掌握的是海明码以及循环冗余效验码。 第四章《广域通信网》的重点有: (1)HDLC协议的特点、帧结构、三种的基本配置方式以及三种帧的类型; (2)帧中继协议的特点、帧结构、关于拥塞控制的办法; (3)ISDN的特点、ATM层的特点,其中ATM高层的特点是比较重要的,同时ATM适配层也需要很好地掌握。 第五章《局域网和城域网》的重点有: (本部分内容有一定难度,大家不必在上面花太多时间) (1)了解802.1到802.11各个标准的特点; (2)对于CSMA/CD协议,了解它的工作原理; (3)了解令牌环总线、令牌环网的概念以及工作原理; (4)熟悉ATM局域网的工作原理,对于ATM局域网仿真要熟悉并掌握,这部分是比较重要的内容;

自考互联网及其应用笔记知识点打印版

精心整理第一章:互联网概述 1、互联网是一种计算机网络的集合,以TCP/IP进行数据通信,把世界各地的计算机网络连接在一起,实现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 互联网是建立在一组共同协议之上的网络设备和线路的物理集合,是一组可共享的资源集。它包括基于TCP/IP协议的网间网;使用和开发这些网络的用户群;可以从网络上获得的资源集。狭义的互联网是所有采用IP协议的网络互连的集合,TCP/IP 协议的分组可通过路由选择实现相互传输,它也可称为IPInternet。广义的互联网是 指IP互联网加上所有能通过路由选择至目的站的网络,包括使用电子邮件等应用层网关的网络、各种存储转发的网络以及采用非IP协议的网络互连的集合。 2、互联网起源于ARPA网。NSFnet已成为互联网的重要骨干网之一。 1969年到1983年是互联网的形成阶段,主要用作网络技术的研究和试验。 1983年到1994年是互联网的实用阶段。 1989年由CERN开发成功的万维网,使互联网开始进入迅速发展时期。 互联网最初的宗旨是用来支持教育和科研活动。 三金工程:金桥;金关;金卡。主要网络接入商:CHINANET CSTNET CERNET 3、互联网:是指互相连接起来的多台计算机的集合。通常包括互连和互联两层次。互连是物理的,由硬件实现。互联是逻辑的,由软件实现。在网络结构的最低层,信息交换体现为直接相连的两台机器之间的比特流传输。信息交换在网络的低层由硬件实现,而到了高层则由软件实现。 计算机网络:是以相互共享资源方式连接起来的、各自具备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的集 合。(独立自治、相互连接的计算机集合) 精心整理

计算机网络:凡是地理位置不同,并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 和线路连接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的系统。(2012.10.41) 4、网络硬件是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物质基础。常见的网络硬件有:计算机、网络接口 卡、集中器、结点机、调制解调器、路由器以及传输介质等。 网络中的计算机主要分为两类 ①客户机:具有访问网络功能的普通计算机,它们向网络客户提供服务,也称工作 站。 ②服务器:具有较强的计算功能和丰富的信息资源的高档计算机,它们面向网络客户提供服务,并负责对网络资源的管理。 网络软件是实现网络功能所不可缺少的软环境。通常包括:网络协议和协议软件、 网络通信软件和网络操作系统。 5、网络体系结构?:是用层次结构设计方法提出的计算机网络的层次结构及其协议的集合。? 在网络分层结构中?:每一层在逻辑上都是相对独立的;每一层都有具体的功能?;层 与层之间的功能有明显的界限;相邻层之间有接口标准,借口定义了底层向高层提供的操作服务?;计算机间的通信是建立在同层次之间的基础上?。 分层体系结构的特点孑①层间的独立性孑②适用的灵活性③结构上的可分割性?④易于实现和维护?⑤促进标准化?。 6、互联网采用分组交换和包交换技术作为通信方式。 7、总线结构?优点:信道利用率高,结构简单,价格相对便宜。缺点:同一时刻只 能有两个网络节点在相互通信,网络延伸距离有限,网络容纳节点数有限?。环型结构?优点:一次通信信息在网中传输的最大传输延迟是固定的;每个网上结点只与其他两

自考工作分析理论与应用复习资料资料

工作分析理论与应用 1.工作分析的内容是什么?工作分析内容包括工作职责分析、工作流程分析、工作权限分析、工作关系分析、工作环境条件分析、任职资格条件分析. 2.工作分析系统的选择应慎重,主要应考虑哪几种因素?①工作的结构性.工作分析系统的选用首先取决于工作的结构性.②产业的类型.工作分析系统的选择与产业的类型相关.③工作结果和过程特征.工作结果和过程特征也影响工作分析系统的选择.④企业价值观.工作分析系统的选择取决于企业价值观中对人性的假设.⑤研究的对象.研究的对象也与工作分析系统的选择密切相关. 3.工作说明书的内容,其含义以及作用?内容:工作说明书的主要内容包括工作标识、工作概要、工作职责和任务、工作联系、工作的绩效标准、工作环境条件、工作规范. 含义及作用:工作说明书是对企业各类工作岗位的工作性质、任务、责任、权限、工作内容与方法、工作应用实例、工作条件与工作环境以及人员资格条件等所做的统一要求. 工作说明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基本依据. 4.科学编写工作说明书,应注意哪几方面?1.高层的支持和认可.在编写工作说明书之前,人力资源的经理一定要和相关的高层领导进行讨论,明确工作分析的意义,正确定位工作说明书的编写工作,取得领导对工作分析和工作说明书编写的理解和支持.2.员工的参与和配合.企业在编写工作说明书时,各部门的主管以及员工应该积极参加人力资源部提供的编写技术培训、指导和审核.人力资源部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向员工宣传制定工作说明书的意义,界定说明书中各项内容的含义.3.逐步分层实施.(1)开展工作分析与调查.(2)界定部门职责(3)分析部门职责(4)分解部门工作任务.4.使用规范用语.规范工作说明书的描述方式和用语关系到工作说明书的质量,因此这一工作不容小视. 5.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工作说明书的管理工作相当重要,行业的发展、企业的变革会给工作岗位提出不同的要求.因此企业编写出规范的工作说明书后,人力资源部门应建立工作说明书的动态管理机制,由专人负责管理更新. 5.编制工作说明书的一般准则是什么?(案例分析题)1.确定工作说明书的内容.工作说明书的内容要依据工作分析的目的加以调整,可简可繁.2.选择工作说明书的格式.可以采用叙述式,也可采用表格式.3.界定岗位.必须指明工作范围和性质,可以使用“为部门”或“按照经理的要求”这样的词语来说明.4.使用专业词汇.在编制工作说明书时,选用最专业的词汇来表述,比如分析、收集、分解、监督等.5.使用规范文字.工作说明书应使用规范文字填写,字迹要清晰,地方不够可续页. 6.使用正确的表述方式.如使用简明、直接的语言;每个句子应该以动词开头;每个句子必须反映出一定的目的,应该使用让读者一目了然的表达方式;不必要的词语应省略,在使用那些只有唯一含义的词语以及用来详细描述工作方式的词语时,要小心谨慎;对于工作任务的描述应能反映所分配工作的执行情况以及任职者的性格特征. 7.使用统一的格式.所有的工作说明书最好都用统一的格式,注意整体的协调,做到美观大方. 8.多层次、多角度审核把关.为了搞好工作说明书的编写工作,需要企业最高层领导、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典型岗位代表、部门经理及主管和员工代表、外聘工作分析专家协同工作,共同审核把关. 6.为了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行,在安排各类岗位及人员的比例时,应处理好哪几个关系?1.企业直接与非直接生产岗位的比例.直接生产岗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处在生产第一线,对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起着决定性作用.非直接生产岗位,为直接生产岗位提供服务,对于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也是必不可少的.2.企业中生产工人内部基本工人岗位与辅助工人岗位的比例.基本工人岗位与辅助工人岗位都是直接从事生产的岗位,是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它们两者之间的比例,要根据生产条件和各自的工作量大小进行合理安排.3.基本生产工人和辅助生产工人内部各工种之间的比例.在生产工人和辅助生产工人内部,由于劳动分工的不同,又可分为许多不同的工种.这些工种需相互协作,才能使生产经营活动协调地进行.4.管理人员与全体员工的比例.企业在保证做好各项管理工作、减少管理工作失误的前提下,应力求降低管理人员的比重,消除机构臃肿和人浮于事地现象.5.服务人员与全体员工的比例.企业内部的各种服务性岗位,应

网络工程师教程最新版(第三版)知识要点

网络工程师教程(第三版) 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论 1、计算机网络是指由通信线路互相连接的许多自主工作的接收机构成的集合体。组成元素可分为网络节点和通信链路。接收机网络包括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 2、常见的拓扑结构有全连接型(理想的)、树型、不规则型(广域网常见)、星型、环型、总线型(局域网常见)。网络可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 3、OSI/RM协议包括: (1)应用层:最高层,直接为端用户服务,提供分布式处理环境; (2)表示层:提供一个可供应用层选择的服务的集合,使得应用层可以根据这些服务功能解释数据的涵义; (3)会话层:支持两个表示层实体之间的交互作用; (4)传输层:在低层服务的基础上提供一种通用的传输服务,以下功能层协议属于通信子网协议; (5)网络层:通过网络连接交换传输层实体发出的数据; (6)数据链路层:建立、维持和释放网络实体之间的数据链路,这种数据链路对网络层表现为一条无差错的信道; (7)物理层:规定通信设备机械的、电气的、功能的和过程的特性,用以建立、维持和释放数据链路实体间的连接。 第2章数据通信基础 1、产生和发送信息的一端叫做信源,接收信息的一端叫做信宿,信源和信宿之间的通信线路叫信道。 2、模拟通信:信源是模拟数据,并以模拟信道传输。 数字通信:信源是模拟数据,并以数字信道传输。 数据通信:信源是数字数据。 根据通信信号的传输方式可分为模拟传输和数字传输。 3、信道带宽:W=f2-f1。 码元:一个数字脉冲; 码元速率B(波特率):单位时间内通过信道传输的码元个数。 尼奎斯特定理:B=2W,波特率是信道带宽的2倍。 数据速率R(比特率):R=Blog2N=2Wlog2N,W为信道带宽,N为码元种类。 香农定理(有噪声的传输信道极限数据速率):C=Wlog2(1+S/N)= Wlog2(1+10db/10),S/N称为信噪比。 4、光纤分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 单模光纤采用LD为光源,波长分为1310nm和1550nm,纤芯直径8.3纳米,适用于远程通信。 多模光纤采用LED为光源,波长分为850nm和1300nm,纤芯直径50纳米和62.5纳米,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