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复习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复习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复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光现象》这一章主要介绍了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概念和现象。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了解光的传播规律,掌握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原理,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光现象。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光的传播知识,但对于光的反射和折射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加深对光现象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光的传播规律,掌握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原理。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光现象。
3.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光的传播规律的理解。
2.光的反射和折射原理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观察、讲解、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光现象的奥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验器材,如平面镜、凸透镜、光屏等。
2.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光现象,如影子的形成,引导学生思考光的传播规律。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和实验,呈现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的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身体验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4.巩固(10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对光现象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光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眼镜的原理、光纤通信等。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光的传播规律和光的反射、折射原理。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回家后进行复习和巩固。
8.板书(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以上是针对《光现象》这一章的复习教案,希望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一. 教材分析《光现象》这一章主要介绍了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概念和现象。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了解光的传播规律,掌握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原理,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光现象。
-学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第1节 光的直线传播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

word第四章光现象三环:自学展示反馈本章涉及的是光学基础知识.内容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传播速度、光的反射规律、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光的折射、光的色散以及看不见的光等.本章共有5节:“光的直线传播”,介绍了光源的概念及其分类,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知道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及应用;知道光线表示光的传播径迹,知道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光的反射”,通过实验探究出光反射时的规律;认识到物体表面能反射光,区别镜面反射与漫反射;会利用光的反射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明白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平面镜成像”,通过实验探究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认识到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理解平面镜成像原理,会画平面镜成像的光路图,掌握生活中的平面镜成像特点,简单地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光的折射”,通过实验探究出光折射时的规律,理解光发生折射的条件,认识生活中的折射现象,利用光的折射规律解决简单的物理问题.“光的色散”,认识光的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会利用光的色散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认识太阳的可见光谱,了解紫外线、红外线的概念和特性,以及红外线与紫外线在生活中的应用.本章教材的设计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突出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强调初中物理学习的基础性(如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础实验的教学),这对学生提升科学素质大有帮助,也是初中物理教学要注意的重点.本章特别强调实验在教学中的地位,让学生在观察和实验中体会、感悟实验方法对物理学习的重要性.光学知识渗透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要求学生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的实际来参与学习光现象的知识.1.在知识与技能方面:了解光源、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色散现象、太阳光谱和看不见的光的存在.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认识光反射的规律,理解反射、折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光反射、折射时的规律”“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某某息的记录.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初步尝试对不可见的事物通过其可见的效应来对该事物进行研究的方法.通过收集、交流关于红外线、紫外线的资料,获得处理信息的方法.“光反射、折射时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客观地看到社会进步的同时,人类的生存板.教学难点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简单的光现象.教学课时1课时课前预习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源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带箭头的直线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3.在空气中,光速比声速要快,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间最快的速度. c表示,大小取3×108m/s3/4c,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2/3c.备课笔记进行新课光源生活、生产中哪些物体可以发光?生1:太阳、电灯、蜡烛.生2:手电筒、火把、油灯.生3:霓虹灯、钠灯、汞灯、氖灯、萤火虫.我们把所有这些能够发光的物体都叫做光源.太阳和蜡烛都是光源,它们有何不同呢?生:太阳是天然光源,蜡烛是人造光源.板书: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都叫做光源.分类:光源可分为天然光源、人造光源.教师介绍人造光源的发展和应用,使学生意识到人造光源的前景十分广阔.【例1】(多媒体展示)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A.反射阳光的平面镜C.放电影时所看到的银幕解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平面镜、月亮只是反射太阳光,不是自己发光;放电影时看到的也是银幕的反射光,不是银幕自己发光,所以它们都不是光源.只有电视机的屏幕,是电子枪发射的电子打到荧光屏上,使屏上的荧光物质发光,所以电视机屏幕是光源.答案:D备课笔记特别提醒:“自身”发光的物体,而不是反射光,如月亮的光是反射的太阳光,月亮本身并不发光,所以不是光源.2.人眼看到物体时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进入人的眼睛,而不是人眼发出光.进行新课光的直线传播光在介质中是如何传播的?生:我猜测,光在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这位同学的猜测是否正确呢?下面我们用实验来检验一下.演示1:在暗室里,将一束光射到有烟雾的空玻璃杯中,观察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演示2:在暗室里,将一束光射到有少许牛奶的水中,观察光在水中的传播路径.刚才在演示实验中,大家看到什么现象?生1: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生2: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注意:①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学生的感性认识较少,一定要演示给学生看看.②演示实验可用激光器演示,也可用长手电筒演示(玻璃上用带有1~2毫米宽缝隙的厚牛皮纸或硬纸片挡住).演示时,为了能看到光路,可以把几支蚊香同时点燃,在空气中形成烟雾,可在水中滴少许牛奶或红墨水.板书: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教师总结:光在同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如果介质不均匀,光的传播方向也会发生偏折.例如地球周围的大气就是不均匀的,离地面越高,空气越稀薄,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的光线就会发生弯曲.早晨,当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我们就看见了它,就是因为不均匀的大气使光线变弯了.因此应该说,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理想模型法”.地球的影落在月球上,就形成了月食.月食情况与日食类似.(如图丙所示)说明:演示时,若无三球仪可用挂图或投影片,还可播放动画教学片.(3)小孔成像.演示5:在一个空罐的底部中央打一个孔,再用一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将小孔对着烛焰.(如教材P70“想想做做”)现象:可以看到烛焰在薄膜上呈现的像.教师启发学生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小孔成像的形成原因.丁师生共同观察讨论总结得:小孔成像的形成原因:烛焰上部的光线,由于光的直线传播,通过小孔后,射到了下部;下部的光线,由于光的直线传播,通过小孔后,射到了上部,就形成了备课笔记知识拓展:(1)像的大小跟物体到小孔的距离和光屏到小孔的距离有关.当物体到小孔的距离大于光屏到小孔的距离时,成缩小的像;当物体到小孔的距离小于光屏到小孔的距离时,成放大的像;当物体到小孔的距离等于光屏到小孔的距离时,成等大的像.(2)正确区别影和像的不同: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某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但二者却存在明显的不同:小孔所成的像是光实际照射到的区域,“像”的形状和物体一样;“影”是光实际照射不到的区域,“影”的形状不一定和物体一样.特别提醒:小孔成像时,像与物体形状相同,与孔的形状无关.进行新课小孔成像.(如图丁所示)教师总结: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条件是孔径必须很小,像的特点是成倒立的实像.小孔所成的像的形状与物体的外部轮廓相似,像的大小取决于物、孔与屏三者之间的距离.【例2】(多媒体展示)晴天,树阴下的地面上出现的圆形光斑是()解析:树叶间的空缝形成“小孔”,树阴里的光斑也就是我们所学的“小孔成像”现象,作为太阳的像,这个光斑也像太阳一样是圆的.这个光斑是太阳光射到地面上会聚形成的,所以是实像,C不对;这个光斑处有太阳光射到,自然也就不能叫影子了,B、D不对.答案:A【例3】(多媒体展示)大伟在课外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的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是()解析:根据小孔成像的特点,蜡烛发出的光线无论通过什么形状的小孔,都在半透明纸上成倒立的实像答案:D光的传播速雷声和闪电在同时同问题?生:这表明光的传播大家回忆一下,声音生:340 m/s.大家已知道声音在各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课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快的速度.光在空气中的×108m/s;光在水中的速光速的2/3.注意:光的传播不需真空中传播.板书:×108m/s.2.光在其他各种介质×108m/s.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渺和光的神奇,并请学生×1012km××1014km.备课笔记知识拓展:(1)天文学上把光在一年里传播的距离叫光年.光年是距离单位,而不是时间单位.1光年=365×24×60×60s××105km×1012km.(2)光速比声速大得多,一般来说,通过的介质的密度越小,光速越大,而声速越小.教学板书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知道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的形成等.我们进一步探究了光的传播速度,知道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最快,是3×108m/s,我们可以利用光速来求星球之间的距离.好,这节课就学到这,谢谢!难题解答【例4】如图所示,小孔前有一物体AB,请画出AB经过小孔成像的光路图,并在光屏MN上标出AB所成的像.解析: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根据其原理分别作出A、B的像点,连接像点即可得到物体AB的像A′B′.答案:如图所示.。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单元复习导学案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单元复习导学案版本:人教版课时:21 编者:备课组长:______ _______班级__________组名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课题】<<光现象>> 单元温习【学习目的】1、温习光学的各个知识点;2、会应用反射定律,折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作图;【重点、难点】重点: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定律难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定律【自主学习】〔同窗们,给大家16分钟时间,独立完成以下习题,小组内2人一组对学互查纠错,小组长反省效果,看哪个组完成又快又准确。
发现效果的小组派代表提出,其他小组帮助处置效果〕〔人之所以能,是置信能〕知识回忆:〔依据知识网络结合课本内容做好温习,课堂自主展现〕1、叫做光源。
光源分为和。
2、白色光不是单纯的光,它是由七种不同的色光组成,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七色光的现叫。
3、光的三原色是指。
4、光依照可见与不可见分红可见光和不可见光两类。
都属于不可见光。
5、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因此它具有效应;紫外线最清楚的性质是它能。
6、光在传达的进程中,假设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前面不能抵达的区域便发生了影子,这说明光是。
7、光在真空中的传达速度最大,其值是 m/s,光在空气中的速度与此值近似相等。
8、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是:①平面镜所成的像不能呈如今白纸上,是像。
②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
③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④像到镜的距离与物到镜的距离。
⑤像与物以镜面的。
9、光射到物体外表上时,有一局部光会被物体外表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我们能看见自身不发光的物体、平面镜成像都与有关。
10、光的反射定律是:;;。
11、平面镜成虚像的基本缘由是:它不是由实践光线集聚构成的,而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伸线集聚构成的,所以能用光屏来承接。
12、一束平行光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光仍是平行的,这种反射叫做反射;一束平行光射到凹凸不平的外表上,反射光射向各个不同的方向,这种反射叫做反射。
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光现象复习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15.如图2—13所示,一束光线沿与镜
面成450角的方向人射到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的O点上。
如果在不改变入射光传播方向的情况下,要使反射光与入射光成6O0的夹角,可采用的方法是将平面镜绕过入射点O的水平轴沿方向转过角。
16.画出由图2—1中光源A点发出的被平面镜 L反射后经过B点的反射光线
简答题
1.日食、月食的成因?
2.用所学知识解释水中的倒影为什么
是倒的?
3.为什么迎着月光走亮处是水,背着月
光走暗处是水?4.为什么黑板反光看不清字?
5.汽车的挡风玻璃为什么是倾斜的?
6.为什么夜间行车不开室内的灯?
7.为什么岸上
的人看水中
的池底变
浅?
8.为什么潜水员看上的树变高?
9.红外线紫外线的应用各举出两例
实验题
1、在“探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的活动中小明他们小组用蜡烛、玻璃板、刻度尺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11)。
请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为什么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2)实验中对蜡烛1和蜡烛2有什么要求?为什么?
(3)实验前,陈祥他们猜测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虚
像,你能帮他检验这个猜测是否正确吗?请写出你的方法。
(4)用刻度尺量出像和物体各自到玻璃板的距离,目的是什么?
2、如图12在研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第一步:如图12A 改变 光线的方向,观察反射光线方向是怎样改变
?
实
验
结
论
是: ;第二步:如图12B 把纸张的右半面向前
折或向后折,观察是否还能看到 光
线
,
实
验
结
论
是:。
A 图12 B。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光现象》复习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光现象复习学案知识回顾1.光源:自身能够 的物体叫光源。
2.光的色散:将光分解成红、 、黄、绿、蓝、 、紫七种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
3.光的三原色: 、 、 ;4.红外线主要特点:热效应,应用:取暖、摇控、探测、夜视等5.紫外线主要特点:使荧光物质发光,应用:灭菌、验钞等,适量照射紫外线有利于身体健康,过量照射紫外线有害于身体健康,要进行防护。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 中是沿 传播。
小孔成像、影子、看不见不透明物体后面的物体、日食、月食,属于光在同一种物质中6.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 m/s ,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m/s 。
7.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 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8.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 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 , 角等于 角。
(注:光路是可逆的) 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 。
9.平面镜成像特点:(1)像与物体大小 (2)s 像到镜面的距离 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3)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 (4)平面镜成的是 。
平面镜应用:(1) (2) 。
自我检测一、选择题1. 太阳、月亮、烛焰,其中是光源的是A.太阳、烛焰B.只有太阳C.太阳、月亮D.三个都是2.下列各现象,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A.水中的“白云”B.经放大镜放大的“字”C.沙漠中的“海市蜃楼”D.树的影子中圆形的“光斑”3.一束光垂直照到水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则反射角和折射角 度数分别是:A.0° 90°B.0° 0°C.90° 0°D.90° 90°4. 一束光线以30°角入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角增大20°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A.100 °B.120°C.140°D.160°5. 有人觉得自己家的客厅太窄小,决定在客厅中装一面大镜子,可以看起来大些,则应该装A.凸面镜B.凹面镜C.平面镜D.都一样6.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入薄壁容器中,并在容器底部形成一光斑,这时向容器中逐渐加水,则从侧壁看光斑的位置将A.慢慢向右移动B.慢慢向左移动C.慢慢向水面移动D.仍在原来位置不动7.下列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小孔成像B.人在河边看到岸边柳树的倒影C.阳光下树木的影D.插入水中的筷,在水中的部分看起来向上弯折8.某同学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面的电子钟的示数如图所示,这时的实际时间是光A.10:21B.21:10C.10:51D.12:019.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看到的湖水的深度比实际的浅B.阳光从树叶的缝隙中穿出C.平静的水面上清楚地映出了岸上的景物D.湖面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刺眼的白光10.用气枪射击池水中的鱼,为提高命中率,在射击时应瞄准A.看到的鱼B.看到的鱼的上部C.看到的鱼的下部D.看到的鱼的右边11. 星光灿烂的夜晚,仰望天空,会看到繁星在夜空中闪烁,好像在不时地眨着眼睛,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星星发光是断断续续的B.被其他星体瞬间遮挡的结果C.星光被地球大气层反射的结果D.星光被地球大气层折射的结果12.如图所示的军事观察孔,图中的虚线表示空气孔的观察范围,现在在孔中嵌入玻璃砖后观察的范围将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确定13.一个人从远处走近一盏路灯,然后又远离路灯,在此过程中,影子 的长度变化是A .一直在变长B .一直在变短C .先长后短,再由短变长D .先短后长,再由长变短(多选题)14.关于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无论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对应一条入射光线,只有一条反射光线B.镜面反射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规律C.漫反射中有些光线不遵循光的反射规律D.反射光线彼此平行时,这种反射才是镜面反射(多选题)15.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八年级物理上册4光现象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4光现象学案(新版)新人教版4.1 光的直线传播【知识与技能】1.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 m/s。
【过程与方法】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继学习打基础。
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情景导入】(影子谜语)你们知道影子形成的原理吗?学习内容:光的直线传播阅读课本P69至P71的内容,基本概念、定义用红笔做上记号,记住光源定义和真空中的光速。
【自学检测】1.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2.下列物体:①星星、②月亮、③太阳、④钻石、⑤电灯、⑥电视屏幕、⑦无影灯、⑧萤火虫、⑨灯笼鱼、⑩交通路牌。
上述物体中一定是光源的是③⑤⑥⑦⑧⑨,一定不是光源的是②④⑩,可能是光源的是①,属于人造光源的是⑤⑥⑦,属于天然光源的是③⑧⑨。
3.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光在水中的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光在玻璃中的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2/3。
【合作探究】教师巡视督促指导一、光的直线传播由图4.1-1可知: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演示实验图4.1-2得出: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实验要在水中滴几滴牛奶的目的是靠悬浮在水中的牛奶颗粒反射光呈现出光路。
问题:光总是沿直线传播吗?1.实验探究:探究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1)教师演示实验,然后小组间交流实验方法和结果。
方法:将激光沿白屏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可以看到光在空气和水中的路径都是直线,在空气和水的界面上发生了偏折。
归纳得出: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但在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发生了偏折。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复习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2018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光现象复习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1 / 512018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光现象复习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光现象复习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 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光现象复习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3 / 534 / 5415.如图2-13所示,一束光线沿与镜面成450角的方向人射到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的O 点上。
如果在不改变入射光传播方向的情况下,要使反射光与入射光成6O 0的夹角,可采用的方法是将平面 镜绕过入射点O 的水平轴沿 方向转过 角. 16.画出由图2—1中光源A 点发出的被平面镜 L 反射后经过B 点的反射光线简答题1. 日食、月食的成因?2. 用所学知识解释水中的倒影为什么是倒的?3. 为什么迎着月光走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暗处是水?4. 为什么黑板反光看不清字?5. 汽车的挡风玻璃为什么是倾斜的?6. 为什么夜间行车不开室内的灯?7. 为什么岸上的人看水中的池底变浅?8. 为什么潜水员看上的树变高?9. 红外线紫外线的应用各举出两例实验题1、在“探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的活动中小明他们小组用蜡烛、玻璃板、刻度尺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11)。
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为什么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2)实验中对蜡烛1和蜡烛2有什么要求?为什么?(3)实验前,陈祥他们猜测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虚像,你能帮他检验这个猜测是否正确吗?请写出你的方法.(4)用刻度尺量出像和物体各自到玻璃板的距离,目的是什么?2、如图12在研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第一步:如图12A改变光线的方向,观察反射光线方向是怎样改变?实验结论是:;第二步:如图12B把纸张的右半面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是否还能看到光线,实验结论是: .A 图12 B5 / 55。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4.教师点拨或精讲
(1)发生反射时的特点是什么?(2)如何画光的反射光路图?(3)生活中两种反射的区别。
三、学生质疑:本节课的知识我们已经学完了,看看本节课内容谁还有什么问题?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大家帮助解决。
教师预设质疑:
1.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这三线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实验二:利用光放射实验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解决预设问题2)
实验三:利用平面镜研究光路是否可逆。(解决预设问题3)
实验四:利用手电筒平面镜白纸探究两种反射(解决预设问题4)
解答自探提纲的相关问题。
二、合作学习
1.小组内讨论解决自探没有解决的问题,或别人没解决的问题
全班合探。
2.学生展示内容(解答或板演)
第四章光现象教案
课题
§4.1光的直线传播
课时
第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学生通 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能识别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2.通过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教材分析
重点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3.通过身边的事例和实验现象,感悟物理学在生活中的趣味性。
教材分析
重点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难点
用光的反射解释一些简单现象。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激光笔、手电筒、水、盆、光的反射实验器、平面镜、白纸
学生准备
橡皮筋、泡沫球
教学过程
主备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光现象
【学习过程】
一、独立自主学习:请快速回顾课本P68---P88的相关内容,然后独立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分为和。
2、光的传播
①传播规律:光在是沿直线传播的。
②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通常用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叫做光线。
光线所用到的物理研究法是。
③应用及现象: a b c
④研究光的传播时,显示光的径迹的方法有
3、光的速度
真空或空气中C= m/s= km/s
光在水中、空气中、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大小关系为。
(二)光的反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
3、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的。
4、反射分为和。
使我们从各个方向都能看清物体。
(三)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特点:
①②③④
2、成像原理:
3、实像和虚像:
实像:会聚点所成的像
虚像:的会聚点所成的像
4、平面镜的应用:和。
5、研究平面镜成像时,玻璃板的作用是,
用未点燃的蜡烛代表点燃的蜡烛的像,所采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
我们学过的采用同种方法的事例还有。
6、球面镜:
(1)凹面镜:用球面的作反射面。
对光线有作用
应用:、、
(2)凸面镜: 用球面的作反射面。
对光线有作用.
应用:。
(四)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现象:叫光的折射。
2. 光的折射的一般规律:。
3、生活中光的折射现象有。
(五)物体的颜色、看不见的光
1、光的色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把_____ _______ ______三种色光叫色光的三原色
3、________线和________线属于看不见的光。
下列实例中利用红外线的是:利用紫外线的是:
①加热、②夜视仪、③促进钙质吸收、④遥控、⑤拍红外线照片诊病、⑥杀死微生物(紫外线灯杀菌)、⑦使荧光物质发荧光。
请结对相互更正,然后在组内展示质疑,如果还有不清楚的地方,请其他小组来帮忙解决。
二、合作互助学习:先独立完成下列问题,有疑问的可以请教自己的对子。
例1.在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例2、大伟同学在课外做小孔成像实验。
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
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
A .蜡烛的正立像 B
.蜡烛的倒立像 C
.三角形光斑 D
.圆形光斑
例3.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当E 、F 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 沿纸板E 射向镜面,在
F 上可看
到反射光线
OB ,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再观测几组入射
角和反射角,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比较______ 。
若将AO 向ON 靠近,则OB____(选
填“靠近”或“远离”)ON .
(2)如图乙,以法线ON 为轴线,把纸板
F 向后缓慢旋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
了:____________________.
(3)
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
例4.如图是小红同学在学校体检时检查视力的情景,她通过平面镜看到的是视力表正立、等大的
_____( 填“实”或“虚
”)
像;平面镜中视力表的像到小红同学的距离为________m 。
例5.光源S 发出的一束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
A 点,试
画出这条光线的位置。
例6.如图所示,S 点是水中鱼所在的位置,S ′点是人的眼睛在
A 处看到的
鱼的像的位置.请完成此光路图.
教师出示答案,组长批改并反馈学生做题情况,教师引导纠错,评价学生本节内容的掌握情况。
S .
.A
六、光现象复习(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真空中(空气中)的速度为3×108m/s。
2、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
3、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简单的光现象。
4、通过对比分析,综合概括等方法比较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发生的条件,规律的异同以及各自特有的光现象。
【学习过程】
三、展示引导学习:
1、小组长派代表给大家展示。
2、其他小组对展示进行质疑,并分享自己的见解。
3、老师对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或者对内容做强调讲解。
强调:
1.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发生的条件、规律的异同
2、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理解,会选择器材设计实验,会分析讨论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3、光现象的作图方法,规范作图
四、评价提升学习(请快速独立完成以下各题,然后更正打分)
1.右图可以表明,光在空气中是沿传播的;
坐在不同位置的观众,都能看到银幕上的景物,这
是光的
2、在湖面上方的天空中停着一只小鸟,距水面20m,已知湖水深5m,
则小鸟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________m.
3.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界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请判断:__________是入射光线,玻璃在_______________(填“AB面的左方”、“AB面的右方”、“CD面
的上方”、“CD面的下方”)。
4.如图所示,人眼在杯旁的A处,恰好看不见杯底。
向杯中灌水,随
着水面的升高,人将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看见杯
底,这是由于光从__________射向__________时发生折射的缘故。
5、下列实例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现象是()
A.用放大镜看报纸上的字 B.阳光下人影子的形成
C、镜中花水中月 D.海市蜃楼
6、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平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
照射,如右图所示,则从侧面看去()
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
)
9、如图所示,小组用甲、乙两个相同的蜡烛、玻璃板、刻度尺等器
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他们在实验中发现,无论怎样移动
点燃的甲蜡烛,在玻璃板的另一侧都可以使乙蜡烛与甲蜡烛的像完
全重合。
他们进一步测量了两蜡烛到玻璃板之间的距离,记录数据
如下表所示。
(1)在探究活动中对玻璃板放置的要求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蜡烛A和B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①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
②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__________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③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__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④物体逐渐远离平面镜时,它的像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⑤如果在图中蜡烛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板做屏幕,则白纸板上将__________(填写“有”或“没有”)蜡烛的像;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一束光线与水平面成45度角照射。
根据光的传播规律,在图中画出这束光线射到水面
后的传播路径。
11.如图所示,S′是发光点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请在图中画出另一条入射光线和它的反
射光线。
教师出示答案,组长批改并反馈学生做题情况,教师引导纠错,评价学生本节内容的掌握
情况。
五、课堂小结
1、本节课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没有解决?
你认为哪个组和个人表现优秀?
2、老师对本节课进行评价
六、学习(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