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大自然中的朋友》精品教案
学科渗透法治教育《大自然中的朋友》教学设计

学科渗透法治教育《大自然中的朋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大自然中的朋友》这篇文章,使学生了解大自然中不同动物之间的友谊和相互依存关系,并能够描述并分析其中的渗透法治教育。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敬畏之情,鼓励学生关注和保护动植物资源,提倡友善与和谐。
3.学术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和判断、写作表达等综合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学生对文章中的渗透法治教育的理解和分析,以及对大自然中不同动物之间友谊和相互依存关系的认识。
2.难点:学生对大自然中的渗透法治教育的深层次理解和思考。
三、教学准备:1.教材:《大自然中的朋友》一篇文章。
2.多媒体教学设备。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用图片或短视频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一些大自然中不同动物之间的友谊和相互依存的场景,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动植物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2.检查与指导(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浏览并阅读课文《大自然中的朋友》,然后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进行检查。
教师可以提问一些与渗透法治教育相关的问题,如动物们是如何相互依存和互助的?为什么说大自然中动物朋友之间存在一种渗透法治教育?3.讨论与分析(40分钟):教师组织全班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问题包括:a.文章中提到的几种动物的友谊和相互依存关系是怎样的?b.动物之间的相互依存是否存在渗透法治教育?为什么?c.你有没有见过或听说过类似的动物友谊和相互依存的事例?d.你认为人类应该如何对待和保护大自然中的动植物资源?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并记录学生的观点和意见。
然后,教师从发言中提取学生的观点,进行点评,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
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扩展讨论,引入更广泛的话题,如人类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环境保护等。
4.总结与归纳(10分钟):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和思考,总结和归纳文章中的渗透法治教育,并与学生一起完成知识的整理。
小学科学《大自然中的朋友》精品教案

小学科学《大自然中的朋友》精品教案小学科学《大自然中的朋友》精品教案一、课前谈话导入:(板书:朋友)1.师:同学们,当朋友这两个字呈现在你们面前时,你想起了谁?你们之间又发生过哪些故事?谁来和我们一起分享?(学生自由交谈)小结:是的。
朋友能带给你快乐,朋友能给予你帮助,朋友是我们一生的财富。
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些特殊的朋友。
它们在哪儿呢? (板书:大自然中的)2.师:说到大自然中的朋友,你会想到是哪些朋友?(鲜花、小草、大树、蝴蝶……)小结:板书植物动物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了许多有关大自然总你喜欢的动植物的资料,请大家本小组内相互交流。
(小组交流材料)3.师:谁愿意把你的朋友介绍给大家?(生自由回答)老师也愿意把我的朋友介绍给大家。
【播放课件】小结:小鸟、鲜花、蓝天、绿树都是大自然赐予我们最珍贵的礼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它们。
一.活动过程活动一:课前调查。
师:课前,老师发给大家一张表格,调查我们生活中吃的、穿的、用的等物品,有哪些来自大自然?同学们都填好了吗?我们一起来交流。
【出示展板】大自然给予我们吃的穿的用的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后小结:大自然不仅给我们营造了一个美丽的自然环境,还提供着我们的衣食住行。
其中大多数都是植物、动物朋友提供给我们的,我们本应该感谢它们,可是我们是如何做的呢?活动二:人们对植物的伤害,对环境的破坏。
1.【出示课件】图片1、2①你们看到了什么?②你又仿佛听到了什么?是呀!森林是小鸟的家,它们曾在这里快乐的歌唱,它们曾在这里自由飞翔,可如今,它们的家又在哪里?是谁让它们无家可归?树被砍光了,小鸟只能栖息在这毫无生机的电线杆上,孤独地唱着歌。
【点击课件。
音乐:《我想有个家》画面:树桩、小鸟到处寻觅家的情景图。
】师总结:多么令人心酸的情景,多么凄凉的呼唤,我想大家的心情一定和小鸟(悲伤、难过、沉重、同情……)森林被破坏,小鸟失去了温暖的家,大自然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我们的生活又会受到什么影响呢?(小组讨论,小组长整理讨论结果。
《大自然中的朋友》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主题三授课人:利州区盘龙第二小学兰红丽《大自然中的朋友》教学设计教科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主题三利州区盘龙二小兰红丽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题是我的绿色日记,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引导学生对家乡的水、空气、动植物等环境问题的原因和危害进行考察和探究,使学生初步树立环保的意识和责任感,激发他们对美好绿色家园的热爱与向往之情。
本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身边的许多小事领悟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懂得保护环境要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
学情分析:四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
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参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教学目标:1、情感与态度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明白保护环境的紧迫性,进一步加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2、行为与习惯目标:不捕杀和伤害鸟类、青蛙等人类的朋友,用自己的行动保护野生动植物;3、知识与技能目标:关注家乡的动植物,初步了解人们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由此给自己的生产、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4、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小组讨论、设计环保广告语等形式,让学生知道环境问题的原因及其危害,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学生感兴趣地实践活动,培养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之情。
教学方法讲授法,课堂讨论法。
教学准备多谋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课件出示:朋友)1.师:同学们,当朋友这两个字呈现在你们面前时,你想起了谁?你们之间又发生过哪些故事?谁来和我们一起分享?(学生自由交谈)小结:是的。
朋友能带给你快乐,朋友能给予你帮助,朋友是我们一生的财富。
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些特殊的朋友。
它们在哪儿呢?(课件出示:大自然中的)2.师:说到大自然中的朋友,你会想到是哪些朋友?(鲜花、小草、大树、蝴蝶……)【板书植物动物】小结:小鸟、鲜花、蓝天、绿树都是大自然赐予我们最珍贵的礼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它们。
小学科学《大自然中的朋友》精品教案

小学科学《大自然中的朋友》精品教案一、课前谈话导入:(板书:朋友)1.师:同学们,当朋友这两个字呈现在你们面前时,你想起了谁?你们之间又发生过哪些故事?谁来和我们一起分享?(学生自由交谈)小结:是的。
朋友能带给你快乐,朋友能给予你帮助,朋友是我们一生的财富。
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些特殊的朋友。
它们在哪儿呢? (板书:大自然中的)2.师:说到大自然中的朋友,你会想到是哪些朋友?(鲜花、小草、大树、蝴蝶……)小结:板书植物动物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了许多有关大自然总你喜欢的动植物的资料,请大家本小组内相互交流。
(小组交流材料)3.师:谁愿意把你的朋友介绍给大家?(生自由回答)老师也愿意把我的朋友介绍给大家。
【播放课件】小结:小鸟、鲜花、蓝天、绿树都是大自然赐予我们最珍贵的礼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它们。
一.活动过程活动一:课前调查。
师:课前,老师发给大家一张表格,调查我们生活中吃的、穿的、用的等物品,有哪些来自大自然?同学们都填好了吗?我们一起来交流。
【出示展板】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后小结:大自然不仅给我们营造了一个美丽的自然环境,还提供着我们的衣食住行。
其中大多数都是植物、动物朋友提供给我们的,我们本应该感谢它们,可是我们是如何做的呢?活动二:人们对植物的伤害,对环境的破坏。
1.【出示课件】图片1、2①你们看到了什么?②你又仿佛听到了什么?是呀!森林是小鸟的家,它们曾在这里快乐的歌唱,它们曾在这里自由飞翔,可如今,它们的家又在哪里?是谁让它们无家可归?树被砍光了,小鸟只能栖息在这毫无生机的电线杆上,孤独地唱着歌。
【点击课件。
音乐:《我想有个家》画面:树桩、小鸟到处寻觅家的情景图。
】师总结:多么令人心酸的情景,多么凄凉的呼唤,我想大家的心情一定和小鸟(悲伤、难过、沉重、同情……)森林被破坏,小鸟失去了温暖的家,大自然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我们的生活又会受到什么影响呢?(小组讨论,小组长整理讨论结果。
大自然中的朋友教学设计

《大自然中的朋友》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课件出示:朋友)1.师:同学们,当朋友这两个字呈现在你们面前时,你想起了谁?你们之间又发生过哪些故事?谁来和我们一起分享?(学生自由交谈)小结:是的。
朋友能带给你快乐,朋友能给予你帮助,朋友是我们一生的财富。
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些特殊的朋友。
它们在哪儿呢?(课件出示:大自然中的)2.师:说到大自然中的朋友,你会想到是哪些朋友?(鲜花、小草、大树、蝴蝶……)【板书植物动物】小结:小鸟、鲜花、蓝天、绿树都是大自然赐予我们最珍贵的礼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它们。
二、活动过程活动一:调查【出示调查表】(小组合作完成)大自然给予我们吃的穿的用的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后小结:大自然不仅给我们营造了一个美丽的自然环境,还提供着我们的衣食住行。
其中大多数都是植物、动物朋友提供给我们的,我们本应该感谢它们,可是我们是如何做的呢?活动二:人们对植物的伤害,对环境的破坏。
1.【出示课件图片】小鸟的诉说①你们看到了什么?②你又仿佛听到了什么?是呀!森林是小鸟的家,它们曾在这里快乐的歌唱,它们曾在这里自由飞翔,可如今,它们的家又在哪里?是谁让它们无家可归?树被砍光了,小鸟只能栖息在这毫无生机的电线杆上,孤独地唱着歌。
【点击课件。
音乐:《我想有个家》画面:树桩、小鸟到处寻觅家的情景图。
】师总结:多么令人心酸的情景,多么凄凉的呼唤,我想大家的心情一定和小鸟(悲伤、难过、沉重、同情……)森林被破坏,小鸟失去了温暖的家,大自然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我们的生活又会受到什么影响呢?(小组讨论,小组长整理讨论结果。
)师:滥砍乱伐森林,定会给人类的生存带来危机。
2.我们一起来读《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交流:听了故事,你们有什么感想?3、思考:A、森林有哪些作用?B、如果森林遭破坏,我们的生活又会受到什么影响呢?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生交流)4、小结:森林不仅是许多野生动植物栖息的家园,而且能起到涵养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如果森林遭到破坏,就会遭沙尘暴和洪水的袭击。
《大自然中的朋友》教案3

《大自然中的朋友》教案教学目标:1、关注家乡的动植物,初步了解人们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由此给自己的生产、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
2、不捕杀和伤害鸟类、青蛙等人类的朋友,用自己的行动保护野生动物。
3、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明白保护环境的紧迫性,进一步加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关注身边动植物的生存现状,初步树立生态意识。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明白浅显的生态学的知识。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大图、谜语。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朋友,你的朋友是谁呢?看看哪位孩子愿意向我们介绍他们的好朋友呢?(教师适时评价)2、教师引导:今天呀我们再来认识一些特殊的朋友,看看哪个孩子最机灵,能一下子大声叫出它们的名字。
(课件展示植物图片)它们都是我们的什么朋友?它们都来自哪里?是的,它们是大自然的朋友。
(板书课题)二、进入课题,初步感悟。
1、教师引导:你们喜欢这些植物朋友吗?为什么?2、教师引导:在我们上课的这个地方,就有许多东西和植物朋友有关系,看谁的火眼金睛能把它们找出来。
三、合作学习,体验感悟。
1、师:是啊,正因为有了这些植物朋友,我们才能吃到新鲜的水果,可口的饭菜,呼吸到清新的空气。
如果没有植物会怎么样呢?我们来做个小体验,请同学们屏息不呼气30秒,试试是什么感觉?2、师:如果没有这些植物朋友,我们不仅呼吸不到人类赖以生存的氧气,而且(课件展示:土地沙漠化、沙尘暴、洪水……的图片)3、师小结:总之,植物朋友为我们提供了衣食住行,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这些植物朋友。
(板书:植物)4、师:学习了这么长时间,我们来轻松一下,我们来猜谜语好吗?(出示谜语)你们发现了什么?对,这些谜语都是和动物有关的。
(板书:动物)而且都是对人类有益的动物。
5、师:我看到有的同学眼睛里疑问,黄鼠狼偷鸡吃,老师怎么还说是对人类有益的动物呢?其实,这是误解,黄鼠狼主要的食物是鼠类,尽管有时也会偷鸡,但功大于过,是对人类有益的动物。
《大自然中的朋友》教学设计_模板

《大自然中的朋友》教学设计_模板《大自然中的朋友》教学设计凡春丽阜阳市颍泉区实验小学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题是“我的绿色日记”,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引导学生对家乡的水、空气、动植物等环境问题的原因和危害进行考察和探究,使学生初步树立环保的意识和责任感,激发他们对美好绿色家园的热爱与向往之情。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关注身边动植物的生存现状,初步树立生态意识。
学情分析:四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
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参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教学目标:1、情感与态度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明白保护环境的紧迫性,进一步加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2、行为与习惯目标:不捕杀和伤害鸟类、青蛙等人类的朋友,用自己的行动保护野生动植物。
3、知识与技能目标:关注家乡的动植物,初步了解人们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由此给自己的生产、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
4、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小组讨论、设计公益广告等形式,让学生知道环境问题的原因及危害,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多谋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 (课件出示:朋友)师:同学们,当朋友这两个字呈现在你们面前时,你想起了谁?你们之间又发生过哪些有趣的故事?谁来和我们一起分享一下?小结:是的。
朋友能带给我们快乐和帮助。
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些特殊的朋友。
它们来自于——(课件出示:大自然中的)。
2. (课件出示:大自然的美景)师:让老师看一看哪些孩子最机灵,能一下子叫出这些朋友的名字?小结:动物和植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也是人类的宝贵财富。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它们。
【随机板书:植物动物人类】【设计意图:以轻松活泼的谈话导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本节课的学习中来。
小学大自然中的朋友说课稿

小学大自然中的朋友说课稿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我们往往忘记了自然的重要性。
对于孩子们来说,大自然不仅是一个游乐场,更是一个充满知识和乐趣的学习宝库。
在这篇说课稿中,我将分享如何通过“小学大自然中的朋友”这一主题,引导孩子们走进自然,探索和认识我们周围的生物和环境,从而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好奇心和环保意识。
首先,我们需要设定一个情境,让孩子们对大自然产生兴趣。
可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森林冒险的故事开始,让孩子们想象自己是故事中的探险家,去发现和认识森林里的各种生物。
在故事中,我们可以穿插介绍一些常见的动植物,比如松鼠、鸟类、昆虫和树木等,让孩子们对这些生物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接下来,我们可以组织一次实地考察活动。
选择一个附近的公园或者自然保护区,带领孩子们走进大自然。
在活动中,我们可以设置一些观察任务,比如寻找某种特定的鸟类或植物,观察它们的行为和生活环境。
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孩子们不仅能够亲身体验自然,还能够锻炼他们的观察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观察活动之后,我们可以回到教室进行讨论和分享。
让孩子们讲述他们的发现,分享他们的观察心得。
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思考这些生物如何相互依存,如何与环境相互作用。
此外,我们还可以讨论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让孩子们意识到保护自然的重要性。
为了加深孩子们对自然的理解,我们可以引入一些简单的自然科学实验。
例如,通过观察植物的光合作用,让孩子们了解植物是如何制造食物的;或者通过解剖昆虫,让孩子们了解昆虫的身体结构和生存策略。
这些实验不仅能够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还能够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在课程的最后,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们进行一些创意活动,比如制作自然主题的手工艺品,或者绘制他们心中的自然景象。
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孩子们将他们的观察和学习转化为具体的成果,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艺术感和创造力。
总结来说,“小学大自然中的朋友”这一主题不仅能够让学生们亲近自然,还能够通过观察、实践和创作等多种方式,全面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大自然中的朋友》精品教案
一、课前谈话导入:
(板书:朋友)
1.师:同学们,当朋友这两个字呈现在你们面前时,你想起了谁?你们之间又发生过哪些故事?谁来和我们一起分享?
(学生自由交谈)
小结:是的。
朋友能带给你快乐,朋友能给予你帮助,朋友是我们一生的财富。
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些特殊的朋友。
它们在哪儿呢? (板书:大自然中的)
2.师:说到大自然中的朋友,你会想到是哪些朋友?(鲜花、小草、大树、蝴蝶……)小结:板书植物动物
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了许多有关大自然总你喜欢的动植物的资
料,请大家本小组内相互交流。
(小组交流材料)
3.师:谁愿意把你的朋友介绍给大家?(生自由回答)老师也愿意把我的朋友介绍给大家。
【播放课件】
小结:小鸟、鲜花、蓝天、绿树都是大自然赐予我们最珍贵的礼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它们。
一.活动过程
活动一:课前调查。
师:课前,老师发给大家一张表格,调查我们生活中吃的、穿的、用的等物品,有哪些来自大自然?同学们都填好了吗?我们一起来交流。
【出示展板】
大自然给予我们
吃的
穿的
用的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后小结:大自然不仅给我们营造了一个美丽的自然环境,还提供着我们的衣食住行。
其中大多数都是植物、动物朋友提供给我们的,我们本应该感谢它们,可是我们是如何做的呢?
活动二:人们对植物的伤害,对环境的破坏。
1.【出示课件】图片1、2
①你们看到了什么?
②你又仿佛听到了什么?
是呀!森林是小鸟的家,它们曾在这里快乐的歌唱,它们曾在这里自由飞翔,可如今,它们的家又在哪里?是谁让它们无家可归?
树被砍光了,小鸟只能栖息在这毫无生机的电线杆上,孤独地唱着歌。
【点击课件。
音乐:《我想有个家》画面:树桩、小鸟到处寻觅家的情景图。
】
师总结:多么令人心酸的情景,多么凄凉的呼唤,我想大家的心情一
定和小鸟
(悲伤、难过、沉重、同情……)
森林被破坏,小鸟失去了温暖的家,大自然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我
们的生活又会受到什么影响呢?
(小组讨论,小组长整理讨论结果。
)
师:滥砍乱伐森林,定会给人类的生存带来危机。
2.我们一起来听《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师:是呀!为了眼前的利益,小村庄里的人们把树砍光了。
拥有了自
己所需要的一切,却最终失去了整个家园,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师:一味地向大自然索取,不懂得回报,最终受到惩罚的就是人类自己!
“我想有个家”不只是小鸟的呼唤,是大自然对人类的呼唤,更是人类自己发自内心的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