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增长解读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政策解读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政策解读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逐渐推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这一战略的实施,已经在中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本文将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政策进行解读,探讨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首要任务是加强科技创新能力。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并提供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等措施来支持科技创新。
这些政策的实施,有效地激发了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力,推动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二、建立创新创业支持体系为了培育和发展一批创新创业企业,政府加大了对创业者的支持力度。
通过设立创新创业园区,提供低成本的办公场地和配套服务,政府为创业者提供了良好的创业环境。
此外,政府还加大了创新创业项目的资金支持,在风险投资和融资方面给予了更多的政策支持。
三、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还要求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政府通过制定产业政策,调整优化传统产业,培育和扶持新兴产业,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特别是在高技术产业、绿色产业和服务业方面,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作用更加显著。
四、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离不开人才的支持。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通过加大科研项目资金的投入和高校科研平台的建设,政府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和保障,为科技人才的成长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同时,政府还出台了人才引进政策,鼓励优秀的科技人才来华从事创新研究,促进了人才的国际合作和交流。
五、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政府高度重视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加强了与其他国家的科技交流与合作。
通过与发达国家开展科技合作项目,引进先进的科研设备和技术,推动了我国科技水平的提升。
同时,政府还鼓励企业与国外企业和机构开展科技合作,促进了科技成果的共享和创新的跨国合作。
总结而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政策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科技创新政策解读推动科技进步

科技创新政策解读推动科技进步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创新日益受到重视,各国纷纷制定科技创新政策来推动科技进步。
科技创新政策的目标是促进科技研发、提升技术水平、加强科技合作,以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在本文中,将对科技创新政策进行解读,探讨它如何推动科技进步。
1. 科技创新政策的背景和意义科技创新政策是国家为了推动科技进步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它的背景是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加剧,科技领域的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技创新政策的意义在于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激情,培育创新型企业,提升技术水平,推动产业升级,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 科技创新政策的主要内容为了推动科技进步,科技创新政策通常包括以下几方面的主要内容。
2.1 科研基础设施建设为了促进科技研发,科技创新政策通常会加大对科研基础设施的投入。
这包括建设科研实验室、研究机构、科技园区等,提供先进的科研设备和技术支持,为科技人员的研究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2.2 科研项目资助科技创新政策通常会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科研项目的开展。
这些资金可以用于科研人员的薪酬、科研设备的购置、科研成果的转化等方面,为科研人员提供稳定的支持,鼓励他们进行创新研究。
2.3 知识产权保护和激励科技创新政策通常会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鼓励科技人员进行创新研究。
这包括加大知识产权法律的执法力度,加强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打击,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的效率。
同时,科技创新政策还会提供相应的激励措施,如专利申请费的减免、专利权益的保护等,为科技人员创新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2.4 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科技创新政策通常会加大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
这包括加强科技人才的教育培训,提供奖学金和科研津贴等激励措施,吸引优秀的科技人才加入科研队伍。
同时,科技创新政策还会采取措施吸引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回国工作,促进人才的流动和交流。
3. 科技创新政策的推动作用科技创新政策的推动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解读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与机遇

解读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与机遇科技创新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对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解读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其中蕴含的机遇。
1. 科技创新是什么?在深入探讨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科技创新的概念。
科技创新是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中提出并应用新的思想、方法和技术,以推动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
科技创新可以涵盖各个领域,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材料科学等。
2. 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下面我们将从多个角度来进行解读。
2.1 提高生产效率科技创新能够带来生产效率的提升,从而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
通过引入新的技术和工具,企业能够更高效地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比如,自动化生产线的应用、智能设备的使用以及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的应用都能够提升生产效率,进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2.2 创造新的产业和就业机会科技创新也能够创造新的产业和就业机会,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随着新技术的涌现,新的产业和市场不断形成,从而促进了经济的结构调整和优化。
比如,互联网、电子商务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催生了新的互联网经济、在线零售和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
这些新兴产业不仅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动能,还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推动了社会的稳定和就业市场的活跃。
2.3 提升产业竞争力科技创新提升了企业和国家的产业竞争力,使其在全球经济中处于更有利的地位。
拥有领先的科技创新能力可以为企业带来技术壁垒和核心竞争力,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同时,科技创新也推动了产业的升级和转型,使得企业能够生产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和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这不仅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也有助于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提升。
3. 科技创新带来的机遇科技创新不仅对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也孕育着丰富的机遇,下面我们将进一步探讨。
3.1 优化资源配置和环境保护科技创新能够帮助优化资源的利用和配置,从而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与解读

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与解读近年来,创新已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
为了加强创新能力和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中国提出了创新驱动战略。
本文将重点探讨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和解读。
一、创新驱动战略的背景和意义创新驱动战略的提出源于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挑战。
传统产业模式的发展已经遇到了瓶颈,依靠资源和劳动力的红利也日益减弱。
而创新驱动战略通过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培育创新型企业,引导企业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致力于推动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
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创新是引领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可以带动全社会创新意识的提升,激发全民族的创新潜能。
其次,通过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可以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持续增长。
再次,创新驱动战略为解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了重要途径,可以满足他们对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多样化需求。
二、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路径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需要多个方面的协同作用。
首先是加大科研投入。
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资金支持力度,提高科研人员的待遇和奖励机制,吸引人才投身科研创新。
同时,建立科技创新评价体系,对科研成果进行评价和认定,激励科研人员追求卓越成果。
其次是培育创新型企业。
政府应该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降低创新型企业的研发成本和风险。
为创新型企业提供专项资金支持,并建立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提供创业孵化、技术咨询等支持服务,帮助企业发展壮大。
还需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知识产权是创新的核心要素,保护好知识产权对于激励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应加强知识产权法制建设,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的成效。
同时,加强知识产权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和重视程度。
三、创新驱动战略的解读创新驱动战略的本质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创新不仅仅是指科技创新,还包括制度、管理、市场、产品等各个方面的创新。
创新驱动战略着力于构建全面创新的生态体系,推动创新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鼓励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创新活动,形成全社会创新共同体。
我们关注创新与成长

原有的“ 深度解读变革” 已远远不能承载新经济的发展要义, , 作为新经济领域的主流媒体, “ 推动中国自主创新进程” 将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使命;高速成长和富有创新精神的新经济企业 ,
将是我们关注 的核心 , 关注他们的创新( 、 技术 营销 、 管理等创新 )解剖其 陕速成 长基因 , , 诠释 新经济企业家的思想和智慧 ,将是我们的报道 原则。 值得一提 的是 , 新思维 、 对 新理念以及挖掘新现象背 后的动因 , 依然将是我们报道 不可或
.
以 “ 企业 自主创新”为核心 的 “ 二次创新 ”已成为一种 国家意志 , 成为 中国转变经济增长
方式、 实现经济结构转型的一个重要手段 , 也是企业提升品牌 、占领市场 、 赢得用户的重要前
提 ;以 We 2 为标志的互联网第二次新经济投资浪潮正席 卷中国大地 ,“ b. 0 新经济”再次 广受 关 注 ;创唐: 继高新技术产业之后 ,加入新经济 “ 产业 战团” ,成为新经济重要 的引擎之一。
接下来,你将能看到我们的改变 , - 如果有话要说,欢迎拍砖。
本 刊编辑部
20 0 6年 7月 2 O日
6 /新经济导刊 /N wEo o y ek e n m W el c y
Hale Waihona Puke 缺的重头戏。 应当说, 我们在不断成长, 我们在新经济领域内的很多报道都领行业之先 , 对报道新经济
的信心 ,从没动摇 。不变的是 ,我们将继续持之 以恒 ,改变 的是 ,我们报道的视角和范 围。 新经济的核心 是创新 , 包括技 术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 ; 两年创意经济开始 慢崛起 。 而近 我
维普资讯
编者 的话 E i rS L t r d o ’ e e t t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解读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解读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指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下面是对此解读:
1. 创新驱动: 高质量发展需要依靠创新来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
通过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提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向高端、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2. 结构调整: 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实现供
给侧结构改革。
通过减少过剩产能,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
3. 提高创业创新环境: 鼓励创业创新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重要方向之一。
需要优化创业创新环境,降低创业创新成本,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创业创新的成功率,从而推动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提升。
4. 深化改革开放: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深化改革,加大对
外开放力度。
通过推进市场化改革,完善产权保护和法治环境,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提升国际竞争力,实现经济发展的高质量。
5.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重视环境保护
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加强环境管理和生态修复,控制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在创新驱动、结构调整、创业创新环境、深化改革开放和环境保护等方面下功夫,以实现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提高经济的质量和效益。
解读陶瓷制作技术的传承与创新

解读陶瓷制作技术的传承与创新陶瓷制作技术自古以来一直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从原始的手工技艺到现代的工业化生产,陶瓷的制作技术得到了不断的传承与创新。
本文将从历史角度和现代角度,对陶瓷制作技术的传承与创新进行解读。
一、历史传承陶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当时人们利用自然界的陶土制作简单的陶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演进,陶瓷制作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提升。
在中国,汉代的青瓷、唐代的三彩、宋代的宋瓷等都代表了不同历史时期的陶瓷制作技术的高峰。
这些古代陶瓷制作技术在传统工艺中得以保留,为后世的陶瓷制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传统工艺的传承在现代,虽然陶瓷制作技术面临着工业化生产的冲击,但传统工艺仍然得以保留和传承。
传统工艺所依赖的手工制作技术,在当今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陶器的整体造型、图案的绘制和釉料的调配等都需要经验丰富的陶艺师傅进行手工操作。
他们通过多年的实践积累,将传统的制作技术代代相传,使陶瓷制作技术得以延续。
三、机械化生产的创新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陶瓷制作技术也呈现出创新的趋势。
机械化生产的出现使得陶瓷制作的效率得以大幅提高。
在现代的陶瓷工厂中,各种先进的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被广泛应用。
这些设备可以实现大规模、高效率的陶瓷制作,同时也降低了人力成本。
机械化生产的创新为陶瓷制作技术带来了巨大的进步。
四、科技应用的创新除了机械化生产,科技的应用也为陶瓷制作技术带来了许多创新。
例如,使用现代化的窑炉技术,可以使温度和气氛等因素得到精确控制,从而更好地实现陶瓷的烧制工艺。
此外,新材料的研发也为陶瓷制作技术的创新提供了可能。
陶瓷材料的组分和配比进行科学调整,可以改变陶瓷的质地、颜色和性能等特性,满足不同需求。
五、传承与创新的平衡在陶瓷制作技术的传承与创新中,平衡是至关重要的。
传统工艺的传承保留了陶瓷制作技术的魅力和独特性,而创新则给予陶瓷制作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传统与创新的结合,可以使陶瓷制作技术在变革中获得新的突破。
2024年最新的科技趋势和创新技术解读

2024年最新的科技趋势和创新技术解读1. 引言1.1 概述在当前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每年都有新的科技趋势和创新技术不断涌现。
2024年将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和变革性的年份,预计将见证许多令人兴奋的科技进步和创新应用。
本文旨在深入探究2024年最新的科技趋势以及相关的创新技术,并解读这些趋势和技术对未来社会、经济、教育、医疗及环境可持续性等方面产生的影响。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五个主要部分:引言、2024年科技趋势概览、创新技术解读、科技对未来的影响分析以及结论与展望。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简要介绍文章整体内容,并阐明撰写本文的目的。
接着,在2024年科技趋势概览中,我们将重点关注三个主要领域:人工智能发展、区块链技术应用以及生物技术进步。
这些领域将在2024年获得突破性进展,对各行各业产生广泛而深远地影响。
然后,我们将进一步深入探究几项创新技术。
首先是量子计算机,这将是未来计算领域的里程碑;接着是脑机接口技术,这有潜力改变人与电子设备之间的交互方式;还有空间探索与开发进展,我们将看到更多创新的太空科技和探索成果。
接下来是科技对未来的影响分析。
分别从社会变革与经济发展、教育与医疗领域变革以及环境可持续性与挑战应对三个方面阐述科技对未来的重要影响及应对策略。
最后,在结论与展望部分,我们将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科技发展的前景,并表达我们对科技发展的期许和致谢之情。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解读2024年最新的科技趋势和创新技术,并分析它们对社会、经济、教育、医疗及环境可持续性等方面带来的影响。
通过深入剖析这些趋势和创新,我们希望提供给读者一个清晰而详尽的了解,为他们在未来做出科技相关决策和规划提供有用的参考。
通过本文,读者将能够了解2024年科技领域的主要趋势,并对即将到来的创新技术有所预知。
同时,我们还将探讨这些趋势和技术对社会变革、经济发展、教育模式、医疗改革以及环境可持续性等方面的影响,并提供一些对未来科技发展的期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对方安全感
以对方为重,积极倾听
能忍夏不热/能忍冬不凉宽容
沟通 的 6 块 基石
赞美良言一句三春暖/恶语半句六春寒
分享
这是一个分享的世界
过去就让它过去吧!(和尚)坦然
一. 沟
通
加份喜悦
减点冷漠
人生的加减乘除
乘上体贴 除去猜疑
公司
个体
创新沟通文化,去处沟通障碍
修炼人生修养,创建积极人生
二. 变
企业 Google
所关注的慢元素
第三篇
个人的增长
个人的增长
一.沟 通 二.变 革 三.专 业 化 四.职 业 化
个人生命周期曲线
一.沟 一. 沟
Triangle of Services
Firm 企业 内部营销与支持 Culture文化 Rewards奖励 Training培训
通 通
企业三角模型 服务业三角模型 :
2004—2005洋品牌卷土重来
企 业 失 误 突 破 创新点
波导
TCL 夏新
盲目扩大产能 进入汽车项目
盲目扩大产能 盲目扩大产能 进入其它领域 1.渠道变革 2.设立技术标 渠道/技术/ 准 3.北京“星网”工业 供应链创新 园
NOKIA
案例1:中国手机业的十年
2006:诺基亚最大,索爱最快
企 业 竞争结果 突 破 创新点
制度创新
企业创新
新品牌的“快就是慢”理念创新:舍弃品牌建设的 创新的创新 “快”元素(广告/促销),重点关注品牌形成的“慢”元素
网络生存的组织创新、用户体验 eBay 建立客户之上的组织架构、自由市场哲学 Samsung 内部组织能力、工业设计、六西格玛 Apple 苹果式体验、iPod体验、酷文化 Starbucks 投资于员工、第三空间、咖啡体验 宜家 民主式设计、与顾客结盟、口碑至上
中国制造的祸患
b.高消耗的中国制造,危及国家能源安全战略:
一方面在中东和美国正面竞争 另一方面又与日本进行地区性竞争 美国是第一经济实体,石油第一消耗国,日本是第二经 济实体,石油第三消耗国,没有地下资源,石油98%靠 进口 作为第二大石油消耗国,石油的争夺是必然的, 在未来很长时间内,石油始终将是世界地缘战略搏弈 的中心,中国正在与超级大国美国展开直接的竞争!
大规模营销 1.Product产品 2.Promotion推销 3.Place地点 4.Price价格
2.企业&员工 共同成长
Empioyee 员工 关系营销 People人群 Process过程
Customer 客户
服务行业控制质量是很难的
控制好”关键时刻”
一. 沟
通
四种状态
领导如意
内部沟通 企业三鼎力 和四种状态 外部沟通
1.世界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制造商和经销商。
2.拥有18个重要技术中心遍布世界13个国 家,拥有科研人员8300人。 3.1995年获得美国国家技术勋章。 4.现任董事长和总裁雅戈说:P&G只所以 能够发展到今天的规模,缘于一代代人 不断的创新。
案例4:Intel
1.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商. 2.1971年,推出全球第一个微处理器,一举改 变了公司的未来.由此带来的计算机和互 联网革命,改变了世界. 3.大连25亿设立芯片制 造工厂,亚洲第一个. 4.Intel inside直达终端的 品牌霸权.
技术创新
NOKIA
索爱 联想 夏新
No.1
增长速度最快 增幅超过60%
屏幕分辨率达 240*320像素
内置相机和音 乐\多媒体功能 新机型\功能强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
李宇春人气
营销创新
案例1:中国手机业的十年
总 结 1.创新伴随企业的始终,创新是企业永久的课 题,创新是企业最重要的课题。 2.只有不断的创新,企业才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 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企业创新包括产品、市场、营销、渠道、设 计、供应链、财务、人力资源管理、战略、 技术创新等方方面面。 4.最后的竞争还是要回归到技术创新。
Hair & Samsung比较
企业 2006营收 品牌 专利 产品 Hair 全球1000亿 全球100名? 国际专利100/年 空调/冰箱为主 Samsung Samsung中国2000亿 全球20名 国际专利1000/年 电子消费品
Hair & Samsung比较
Hair & Samsung比较
No.3
--------
5110新机型 产品创新 价格体系创新 销售/价格
案例1:中国手机业的十年
2001—2003国产厂商的幸福时光
企 业 竞争结果 No.1 突 破 创新点
渠道创新
波导
渠道制胜策略
TCL
夏新
No.2
No.3
镶钻石的手机 工业设计创新
高端产品 A8设计 战略创新 外观设计创新
案例1:中国手机业的十年
案例7:台湾王品牛排
案例7:台湾王品牛排
企业创新
企业
P&G Intel Dell Wal-mart
企业利润来源
丰富的有竞争力的系列产品 芯片技术升级引导市场 直销 准确合理的流程
创新点
技术创新/产品创新 多品牌创新 技术创新 品牌创新 销售创新 流程创新 流程创新 供应链创新
王品牛排 人力资源的挖掘
案例2:施乐公司的创新缺少了什么?
复印机发明者
世界500强企业
关于施乐
营收200亿美元
领先的复印机企业
案例2:施乐公司的创新缺少了什么?
在复印机领域与佳能的竞争 企 业 施 乐
佳 能
失
误
突
破
创新点
没有持续创新 市场敏感性不足
市场调查 设计的针对性 市场联合
产品创新 市场创新
案例2:施乐公司的创新缺少了什么?
第二篇
企业的创新
案例1:中国手机业的十年
1996—1998摩托罗拉被超越
企 业 竞争结果 1----3 失 误 突 破
Motorola
ERICSSON
NOKIA
2----1
3----2
案例1:中国手机业的十年
1996—1998摩托罗拉被超越
企 业 失 误 突 破 创新点
Motorola 对GSM判断 失误
1.内 2.内
耗 散 序
员工得意
顾客满意
3.内
互动沟通
4.内协/外争
一.沟
<<孙子兵法>>五事:
道 、 天 、 地
势
通
、将
干部
、 法
制度
与民同欲(沟通)
(领导、个人)绩效
Q:决策正确度
=
Q
*
A
A:下属、同事、粉丝认同度(台湾5566演出)
一. 沟
斯坦福大学 调查报告
通
如果把收入作为成功的代表 你的收入12.5%来自知识 87.5%来自你的沟通能力
总
结
1.创新是企业一种持续的行动,不能停滞。 2.技术人员的工程师情节严重,不利于商业化。 3.高级管理团队的创新精神不足。 4.企业的沟通机制存在问题。 5.企业文化的创新动因不足。 6.企业中创新是一种系统工程,创新的整体环境要优化。 7.从本案例看,技术创新不一定是最重要的。
案例3:P&G
自主创新
传统经济增长的困境
GNP的绰号:GNP=Garbage+Noise+Pollution 有关GNP的幽默:
经济学家张教授和物理学家王教授同去郊游.忽然,张教授看到地上有 一堆牛粪,便拿出20000元,向王教授提出:你要吃了这堆牛粪,这20000 元就给你.王教授听后,二话没说,一手收钱,一口把牛粪舔了。 不久又遇见了另一堆牛粪.这次王教授抢先提出:你如果吃了牛粪,我也 给你20000元。张教授这次经受不住金钱的诱惑,收了钱,吃了牛粪。 过了一会儿,王教授不解地问张教授:和一开始比,我们的钱都没有增加, 而且还都吃了牛粪,有什么意义呢? 张教授随口答到:当然不一样,我们刚刚完成了总值40000元的大买卖 哩! (更容易理解的案例:修路,向吃牛粪一样没有意义)
案例6:Wal-mart
Total Revenue 350,000.0 300,000.0 250,000.0 200,000.0 Total Revenue 150,000.0 100,000.0 50,000.0 04 03 02 01 00 99 98 97 96 95 94 93 92 91 90 89 88 87 86 85 Year
中国制造
财富更多地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 产品流动,中国制造只能是中国经济发展 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而不能永远是中国造 鼠标:3美元的故事: 旺达(Wanda)----”中国制造” 美国公司产品,在中国苏州制造(4000名) 美国售价40美元:销售环节18美元,设计 环节12美元,美国工人及税7美元,苏州的工厂3 台湾宏基施振荣:微笑曲线
二. 变
2005世界20强品牌 贸易公司起家
MUSD
案例6:Wal-mart
Total Net Income 12,000.0
10,000.0
8,000.0
MUSD
6,000.0
Total Net Income
4,000.0
2,000.0
04 03 02 01 00 99 98 97 96 95 94 93 92 91 90 89 88 87 86 85 Year
ERICSSON 对GSM准确判断 外观设计 时尚设计/营销策划 营销创新 目标客户选择
市场创新
NOKIA
案例1:中国手机业的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