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式的书写方法和训练题组
化学人教必修二1.3《化学键》

2.下列哪一组元素的原子间反应容易形成离子键( )
原子 a b c d e f g
M 层电子数 1 2 3 4 5 6 7
①a 和 c ②a 和 f ③d 和 g ④b 和 g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离子键的成键实质、成键条件,同时还考查原子结构 与性质的关系。由原子 a~g 的 M 层电子数可知,M 层即为原子的最外层,a~ g 均为第三周期元素,a、b 均为活泼的金属元素,f、g 均为活泼的非金属元素, 所以 a 与 f、b 与 g 形成的化学键为离子键。
教材整理 离子键与离子化合物 1.离子键的形成(以氯化钠的形成为例) (1)实验
现象:钠在氯气中剧烈燃烧,产生
黄色火焰,有
白烟
生成
结论:钠在氯气
中燃烧生成了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
2Na+Cl2=点==燃== 2NaCl
(2)理论分析
2.离子键的概念与本质
带相反电荷离子 阴离子 阳离子
【答案】 (1) (2)点及注意事项
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来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式子。例 原子
如:
简单 简单阳离子是由金属原子失电子形成的,原子的最外层已无电子,故
阳离 用阳离子符号表示,如 Na+、Li+、Ca2+、Al3+等
子
不但要画出最外层电子,而且还应用方括号“[ ]”括起来,并在右上
教材整理 2 化学键 原子
1.定义:使离子相结合或 相结合的作用力。
2.分类 离子
3.化学反应的本质 表象:反应物中的原子重新组合为产物分子; 本质: 旧化学键的断裂和 新化学键的形成。 4.用化学键的观点解释 H2 与 Cl2 反应形成 HCl 的过程 (1)步骤 1:H2 和 Cl2 中的化学键断裂(旧化学键 断裂 )生成 H 和 Cl ; (2)步骤 2: H 和 Cl 结合成 HCl ,形成了 H 和 Cl之间的化学键 H—C(l新 化学键)。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知识梳理及训练)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知识梳理及训练)核心知识梳理(一)化学键及类型化学键是物质中直接相邻的原子或离子间存在的强烈的相互作用。
(二)离子键、共价键的比较(三)判断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三种方法(四)化学键的断裂与化学反应1.化学反应过程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被破坏。
如H2+F2===2HF,H—H键、F—F键均被破坏。
化学反应中,并不是反应物中所有的化学键都被破坏,如(NH4)2SO4+BaCl2===BaSO4↓+2NH4Cl,只破坏反应物中的离子键,而共价键未被破坏。
2.物理变化过程(1)离子化合物,溶于水便电离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离子键被破坏;熔化后,也电离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离子键被破坏。
(2)有些共价化合物溶于水后,能与水反应,其分子内共价键被破坏。
如:CO2、SO3等;有些共价化合物溶于水后,与水分子作用形成水合离子,从而发生电离,形成阴、阳离子,其分子内的共价键被破坏。
如:HCl、H2SO4等强酸。
(五)微粒电子式的书写Na+(六)分子间作用力1.概念分子间存在着将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叫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包括范德华力和氢键。
2.特点(1)分子间作用力比化学键弱得多,它主要影响物质的熔沸点和溶解度等物理性质,而化学键主要影响物质的化学性质。
(2)分子间作用力只存在于由共价键形成的多数化合物分子之间和绝大多数非金属单质分子之间。
但像二氧化硅、金刚石等由共价键形成的物质的微粒之间不存在分子间作用力。
3.氢键(1)氢原子与电负性较大的原子以共价键结合,若与另一电负性较大的原子接近时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分子间或分子内作用,是一种比范德华力稍强的相互作用。
(2)除H原子外,形成氢键的原子通常是N、O、F。
4.变化规律(1)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由分子组成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高。
(2)与H原子形成氢键的原子的电负性越大,所形成的氢键越强,物质的熔沸点越高。
高一化学下学期化学键电子式元素周期律练习题55(附答案)

高一化学下学期化学键电子式元素周期律练习题一、单选题1.下列各组的三种元素,属于同一周期的是( ) A .C 、H 、OB .Li 、Na 、KC .Si 、P 、SD .F 、Cl 、Br2.我国科学家通过测量2SiO 中2610Al Be 和两种元素的比例来确定“北京人”的年龄,这种测量方法叫铝铍测年法。
下列关于2610Al Be 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5.2g 263+A1中所含的电子数约为1.204×1024 B .109Be Be 和是中子数不同、质子数相同的不同原子 C .263+262+A1Mg 和的质子数、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都不相同 D .10Be 原子核内的中子数比质子数多3.原子序数为83的元素位于: ① 第五周期; ② 第六周期; ③ ⅣA 族; ④ ⅤA 族; ⑤ ⅡB 族,其中正确的组合是( ) A.① ④B.② ③C.② ④D.① ⑤4.主族元素A 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则x 、y 及该原子3p 能级上的电子数分别为( )A. 18、6、4B.20、8、6C. 18、8、6D. 15~20、3 ~8、1 ~65.我国稀土资源丰富。
下列有关稀土元素14462Sm 与15062Sm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14462Sm 与15062Sm 互为同位素B. 14462Sm 与15062Sm 的质量数相同C. 14462Sm 与15062Sm 是同一种核素 D. 14462Sm 与15062Sm 的核外电子数和中子数均为626.运用元素周期律,判断下列语句,其中正确的组合是( ) ①碱金属单质的熔点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降低 ②砹(At )是第ⅦA 族,其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HCl ③硒(Se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硫酸弱④第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溶于水后,水溶液均为酸性 ⑤铊(Tl )与铝同主族,其单质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⑥第三周期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其碱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弱 A.①③④ B.①③⑥ C.③④⑤ D.②④⑥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晶体熔化时只破坏了离子键B.HCl、HBr、HI均是强酸C.BF3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D.碘升华只克服了分子间作用力8.若不断地升高温度,实现“雪花→水→水蒸气→氧气和氢气”的变化。
【高中化学 步步高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2022版】第五章 第29讲 化学键 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29讲化学键分子结构与性质复习目标 1.了解化学键的定义,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
2.了解共价键的类型、共价键的参数及作用。
3.了解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和杂化轨道理论的内容并能用其推测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空间结构。
4.了解范德华力、氢键的含义及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5.了解配位键、超分子的含义。
考点一化学键及化合物类型1.化学键2.离子键与共价键(1)概念①离子键: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②共价键: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2)对比离子键共价键成键粒子阴、阳离子原子成键方式得失电子形成阴、阳离子形成共用电子对成键条件活泼金属元素与活泼非金属元素一般在非金属原子之间作用力实质静电作用存在举例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如NaCl、KCl、MgCl2、CaCl2、ZnSO4、NaOH等①非金属单质,如H2、O2等;②共价化合物,如HCl、CO2、CH4等;③某些离子化合物,如NaOH、Na2O2等易错警示①由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形成的化学键不一定都是离子键,如AlCl3中Al—Cl键为共价键。
②非金属元素的两个原子之间一定形成共价键,但多个原子间也可能形成离子键,如NH4Cl等。
3.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项目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定义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构成微粒阴、阳离子原子化学键类型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只含有共价键物质类别①强碱②绝大多数盐③金属氧化物①含氧酸②弱碱③气态氢化物④非金属氧化物⑤极少数盐,如AlCl34.电子式的书写方法(1)概念: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式子。
(2)书写方法(3)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的形成过程①离子化合物如NaCl:。
②共价化合物如HCl:H×+。
5.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判断(1)根据化学键的类型来判断凡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第四章 第三节 第1课时 离子键

第三节 化学键 第1课时 离子键[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通过氯化钠的形成过程,认识离子键的概念与形成,了解离子化合物的概念,会判断离子化合物。
2.会用电子式表示常见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促进“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离子键1.从微观角度理解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不稳定的钠原子和氯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后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分别形成Na +和Cl -,两种带相反电荷的离子通过静电作用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物质氯化钠。
2.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 (1)离子键(2)离子化合物(3)关系:离子化合物一定含有离子键,含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1)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 (2)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 (3)单质中一定不含有离子键( ) (4)ⅠA 族元素与ⅦA 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 (5)离子键是阴离子和阳离子间的静电引力( ) 答案 (1)× (2)× (3)√ (4)× (5)×二、电子式1.电子式的定义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价电子)的式子叫做电子式。
2.电子式的书写(1)原子的电子式:以第三周期元素为例Na 原子:·Na Mg 原子:··Mg 或·Mg· Al 原子:··Al · 或·Al ·· Si 原子:··Si ··或·Si ··· P 原子:··P ···S 原子:·S ····· Cl 原子:··Cl ····· Ar 原子:··Ar ······ 提示 每个方向最多一对电子(两个电子)。
2022版《优化方案》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二配套文档:第一章第三节 化学键 Word版含答案

第三节化学键[学习目标]1.了解化学键的概念,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及形成。
2.了解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概念。
3.生疏化学反应的实质。
学问点一离子键与共价键、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自主探究自主学习探究归纳阅读教材P21~P23,思考并填空一、离子键1.氯化钠的形成过程——离子键的形成(1)试验探究(2)利用原子结构学问解释2.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二、共价键1.共价键(1)概念: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2)成键三要素①成键微粒:原子;②成键本质:共用电子对;③成键元素:一般是同种或不同种非金属元素。
(3)分类2.共价化合物(1)概念: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
(2)四类常见的共价化合物①非金属氢化物:如HCl、H2O等;②非金属氧化物:如CO2、SO3等;③含氧酸:如H2SO4、HNO3等;④大多数有机化合物:如甲烷、酒精等。
三、化学键1.概念:使离子相结合或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
2.分类3.化学反应的本质表象:反应物中的原子重新组合为产物分子;本质: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
自我测评►———————————————————(做一做)1.推断正误:(1)离子键就是阴、阳离子间的静电吸引。
(×)分析:离子键是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包括静电吸引和静电排斥。
(2)非金属元素间肯定形成共价键。
(×)分析:非金属和非金属也能形成离子键,如氯化铵。
(3)共价键只存在于共价化合物中。
(×)分析:共价键存在于非金属单质的双原子分子中、共价化合物和某些离子化合物中,如NaOH、Na2O2。
(4)全部的物质中都含有化学键。
(×)分析:稀有气体元素形成的单质为单原子分子,故稀有气体的单质内无化学键。
2.思考:(1)全部的金属与非金属化合都形成离子化合物吗?提示:不肯定。
一般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化合都形成离子化合物,但也可能形成共价化合物,如AlCl3。
第一章 第一节 第3课时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则(学生版)

第3课时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则一、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原则1.能量最低原理原子核外的电子应优先排布在 的能级里,然后由里到外,依次排布在 的能级里。
能级的能量高低顺序如构造原理所示(对于1~36号元素来说,应重点掌握和记忆“1s → →4p ”这一顺序)。
2.泡利原理(1)原理内容:在一个原子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 个电子,而且它们的自旋状态 ,用方向相反的箭头“↑↓”表示。
(2)电子排布图 ①将每一个原子轨道用一个方框表示,在方框内标明基态原子核外电子分布的式子。
②以铝原子为例,电子排布图中各符号、数字的意义为3.洪特规则(1)内容: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时,基态原子中的电子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状态相同。
(2)特例在等价轨道(同一能级)上的电子排布处于全充满、半充满和全空状态时,具有 的能量和 的稳定性。
相对稳定的状态⎩⎪⎨⎪⎧全充满:p 6、d 10、f 14全空:p 0、d 0、f 0半充满:p 3、d 5、f 7如24Cr 的电子排布式为 ,为半充满状态,易错写为1s 22s 22p 63s 23p 63d 44s 2。
判断正误(1)基态多电子原子中,可以存在两个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电子( )(2)若将15P 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写成1s 22s 22p 63s 23p 2x 3p 1y ,它违背了泡利原理( )(3)2p 3x 只违背了洪特规则( ) (4)某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3s 23p 2,其有14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 )深度思考1.以下列出的是一些原子的2p 能级和3d 能级中电子排布的情况,试判断,哪些违反了泡利原理,哪些违反了洪特规则。
(1) (2)(3)(4)(5)(6)违反泡利原理的有______,违反洪特规则的有______________。
2.用规范的化学用语表示下列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电子排布情况。
(1)画出硼的电子排布图___________________,核外电子共有____种运动状态。
2020-2021化学(2019)第一册学案:第四章 第三节 化学键含解析

新教材2020-2021学年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学案:第四章第三节化学键含解析第三节化学键一离子键1.形成(1)实验探究(2)形成过程2.概念及其理解(1)定义: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2)成键粒子:阴离子和阳离子。
(3)成键本质: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4)成键元素:活泼金属元素和活泼非金属元素。
二离子化合物1.定义:阴、阳离子间通过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2.离子化合物包括以下几大类。
(1)大多数盐:如NaCl、CaCO3、KNO3等。
(2)强碱:如KOH、Ba(OH)2等。
(3)大多数碱性氧化物:Na2O、CaO等。
三电子式1.定义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式子。
2.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NaCl:MgCl2:四共价键1.形成过程(以Cl2形成为例)用电子式表示:2.定义: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3.成键粒子:原子。
4.成键元素:同种或不同种非金属元素化合时能形成共价键。
5.存在(1)非金属元素的多原子单质,如H2、Cl2、N2、O2等。
(2)共价化合物,如HCl、H2O、CO2、NH3等。
(3)某些离子化合物,如NaOH、Na2O2、NH4Cl等.6.分类(1)非极性键①概念:共用电子对不偏向任何一方的共价键。
②形成条件:同种元素的原子间.(2)极性键①概念:共用电子对偏向于某一原子的共价键。
②形成条件:不同种元素的原子间。
7.共价化合物:以共价键形成分子的化合物。
五含有共价键分子的表示方法1.用电子式表示含共价键的粒子(1)单质分子H2:错误!、N2:错误!。
(2)化合物分子H2O:错误!、CO2:错误!、CH4:。
2.用电子式表示分子的形成过程N2:错误!。
CO2:错误!。
3.用结构式表示形成共价键的每一对共用电子对用短线表示而略去未成键电子的式子.例如N2:N≡N、HCl:H—Cl、CO2:O===C===O、CH4:.六化学键1.概念:使原子或离子相结合的作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级高三化学资料——电子式的书写 第 1 页 共 2 页
桂林十八中 廖玲秀
电子式书写规则
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和“×”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价电子),这种式子叫做电子式。
1. 原子的电子式
由于中性原子既没有得电子,也没有失电子,所以书写电子式时应把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全部排列在元素符号周围。
排列方式为在元素符号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均匀对称排列,每个方向不能超过2个电子。
例如:
2. 阳离子的电子式
①金属原子在形成最高价阳离子时,最外层电子已经失去,但电子式仅画出最外层电子,所以在画阳离子的电子式时,就不再画出原最外层电子,但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应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
所以金属阳离子的电子式即为离子符号。
如钠离子的电子式为Na +;镁离子的电子式为Mg 2+
.
②非金属元素形成的简单阳离子只有氢离子,表示为H +。
③非金属元素形成的阳离子只有铵根离子:
④特殊低价阳离子:Pb 2+
的电子式为:
3. 阴离子的电子式
①简单阴离子最外层一般都达到了稀有元素的稳定结构。
一般非金属原子在形成阴离子时,得到电子,使最外层达到稳定结构,这些电子都应画出,并将符号用“[]”括上,右上角标出所带的电荷数,电荷的表示方法同于离子符号。
例如,[:]H -
、[:..:]..
F -
、[:..
:]..
S 2-。
②常见的几种复杂阴离子(含共价键)的电子式:应把符号用“[]”括起来,右上角标出电荷数。
例如,氢氧根离子:[:..
:]..
O H -
4. 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
共价化合物是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结合而成的。
书写时将共用电子对画在两原子之间,每个原子的未成对电子和孤对电子也应画出。
因不同元素原子吸引电子能力不同,则共用电子对偏向吸引电子能力
强的原子,而偏离吸引电子能力弱的原子。
例如,H Cl :..:..、:..:..:....Cl Cl 。
5. 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
先根据离子电子式的书写方法,分别画出阴、阳离子的电子式,然后让阴、阳离子间隔排列,注意相同离子不能合并。
例如,NaCl 、MgCl 2、Na 2O 的电子式分别为Na Cl +
-
[:..:]..
、[:..:][:..
:]..
..
Cl Mg Cl -
+
-
2、
Na O Na +
-+[:..
:]..
2。
6. 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 ①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形成用“→”表示,形成之前为原子的电子式并用弯箭头表示电子得失,形成之后为离子化合物的电子
式。
例如,NaCl 的形成过程为:Na Cl Na Cl ⋅+⋅→+
-..:[:..:]..
..
MgCl 2的形成过程为::....:[:..:][:..
:]..
..
..
..
Cl Mg Cl Cl Mg Cl ⋅+⋅⋅+⋅→-
+
-2
②共价化合物或非金属单质的形成过程
表示方法基本同离子化合物相同,不同的是因没有电子得失,所以不要再画弯箭头,并且“→”之后为共价化合物或非金属单质的电子式。
HCl :H Cl H Cl ⋅+⋅→..::..:..
..
Cl 2::....::..:..
:..
..
..
..
Cl Cl Cl Cl ⋅+⋅→
H N O F Cl
Mg Al C N H H H H
10级高三化学资料——电子式的书写第2 页共2 页练习
写出练习1~6的电子式,含共价键的还有写出结构式:
【练习1】
H He
Na Mg Al Si P S Cl Ne
【练习2】
Na+、Mg2+、Al3+、K+、Ca2+、H+、
NH4+CH3+N5+(提示:线状结构) H3O+
【练习3】H-O2-O22-Cl-N3-S2-OH-NH2-【练习4】H2Cl2O2N2
CH4NH3H2O HF
CCl4CO2H2O2HClO
【练习5】
NaCl MgBr2Na2S Mg3N2Na3N
Na2O2CaC2
N H4C l NaOH
【练习6】
—CH3——OH —CHO 【练习7】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物质的形成过程:
①N2②NH3
③H2S ④KCl
⑤CaF2 ⑥Na2S
⑦CaO ⑧Na3N
⑨HF ⑩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