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三角形》单元作业设计

合集下载

最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教学设计(共6课时)

最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教学设计(共6课时)

第五单元:三角形第1课时(共6课时)师:谁能说一说这三个三角形都有哪些共同特征?指名口答,根据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教师指出:每个三角形都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这就是三角形在黑板上先画一个三角形。

教师边示范边说明:(四)评价反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师生共同归纳:认识了三角形的特征;认识了三角形的底和高并学会了画三角形的高。

第五单元:三角形第2课时(共6课时)为什么要这样做呢?2、导入课题:其实三角形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运用,你对三角形有哪些认识?(学生回答)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三角形的特性。

板书课题:三角形的特性。

(二)探索发现教学教材第61页例2。

1、小组活动:用3根小棒摆三角形,用4根小棒摆四边形,看看各能摆出几个?(小棒的长度都一样)教师巡视指导,交流后反馈:摆三角形:不管怎么摆,只能摆出一种三角形。

摆四边形:可以摆出多种不同的四边形。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你发现了什么?师生交流后明确:用同样长的小棒摆三角形和四边形,发现三角形不管第五单元:三角形第3课时(共6课时)第五单元:三角形第4课时(共6课时)启发学生思考:①一个三角形最多有几个锐角?最少有几个锐角?(3)认识直角三角形。

课件出示一个直角三角形:直角的两条边叫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条边叫斜边。

师:量一量这个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和斜边长,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3、动手画一个直角三角形。

(四)评价反馈三个角都是锐角有一个角是直角有一个角是钝角有两条边相等三条边都相等第五单元:三角形第5课时(共6课时)2、算出下面三角形中∠3的度数。

它们各是什么三角形?(1)∠1=42°,∠2=38°(2)∠1=34°,∠2=56°∠1+∠2+∠3=180°,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第五单元:三角形第6课时(共6课时)4、回顾与反思。

小学数学《三角形》单元作业设计

小学数学《三角形》单元作业设计

小学数学《三角形》单元作业设计小学数学《三角形》单元作业设计一、作业设计的目的和要求在小学数学课程中,三角形的学习是几何部分的重要内容。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和分类,我们设计了以下作业,旨在达到以下目的:1、巩固学生对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的掌握,包括三角形的定义、边、角、内角和、外角等。

2、加深学生对三角形分类的理解,如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

3、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解决与三角形相关的问题,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4、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通过有趣且具有挑战性的题目,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作业设计的具体内容1、基础题:请列举出三个不同的三角形,并分别指出它们的边、角以及内角和。

2、稍难题: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3厘米和4厘米,求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3、应用题:有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6厘米,底边上的高为5厘米,求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面积。

4、拓展题:有一个等边三角形,它的边长为10厘米。

求这个等边三角形的高和面积。

三、作业的完成方式作业的完成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两种:1、书面作业:学生需要在作业本上完成作业,可以选择手写或使用电子设备。

2、在线作业:教师可以将作业发布在在线教学平台上,学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提交作业。

四、作业的评估方式作业的评估方式应该多样化,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以下是我们建议的评估方式:1、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评分,给出ABC等级或分数。

2、分析学生的解题过程,看其是否使用了正确的解题方法。

3、观察学生的思考过程,看其是否理解了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

4、通过学生的提问和讨论,了解他们在学习中的困惑和问题。

通过这样的评估方式,不仅可以了解学生对三角形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可以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以便及时进行指导和帮助。

五、作业设计的反思与改进在作业设计完成后,我们需要对作业进行反思和改进。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作业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作业设计)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作业设计教材来源:小学《数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版内容来源:小学四年级数学(下)第五单元主题:三角形适合对象:四年级一班学生作业性质:课后作业设计者:一、作业目标1、会判断两点间哪条线段最短,并会说明理由;2、会运用“三角形任意两边得与大于第三边”解决生活中得实际问题。

题目序号 1 题型问答题作业题指标目标指向能力层级题目难易度完成用时(分钟)目标1 基础容易3分钟图书馆小明家学校题目序号 2 题型判断题作业题指标目标指向能力层级题目难易度完成用时(分钟)目标2 基础容易3分钟(1) 6cm ,4cm, 3cm ()(2) 1cm ,2cm, 3cm ()(3) 5cm ,7cm, 11cm ()(4) 5cm ,5cm, 5cm ()题目序号 3 题型解决问题作业题指标目标指向能力层级题目难易度完成用时(分钟)目标2 拔高题适中5分钟3 43 5 3题目序号 4 题型解决问题① 3 3 3作业题指标目标指向能力层级题目难易度完成用时(分钟)目标2 拔高题适中2分钟4、一个巨人得腿长就是1m28cm,她一步能走3m吗?为什么?能摆出()种三角形题目序号 5 题型解决问题作业题指标目标指向能力层级题目难易度完成用时(分钟)目标2 拓展题较难5分钟长就是多少厘米?最短就是多少厘米?(取整厘米数)三、评价标准1、第1题能准确判断走中间得线段最短,并能说出判断理由就是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2、第2题能根据三角形任意两边得与大于第三边准确判断哪组线段可以围成三角形。

3、第3题能选择合适得小棒围成不同得三角形。

4、第4、5题能根据三角形得三边关系解决生活中得实际问题。

四、评价、反馈得形式及其合理性分析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反馈。

采用书面评语与等级评价相结合得评价方式对学生得作品进行评价。

这种反馈形式能够比较全面得了解学生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知识得掌握情况,也就是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得培养与提高。

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课堂作业设计(9课时)

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课堂作业设计(9课时)

第7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第1课时认识三角形1、画一个三角形,并标出它的顶点和边。

从上面所画的三角形中可以知道:每个三角形有()个顶点、()条边、()个角和()条高。

2、如图的人字梁是一个三角形,()是这个三角形的高,因为三角形的高是从三角形()到()的垂直线段。

3、量出下面每个三角形的底和高的长度。

底:()毫米底:()毫米高:()毫米高:()毫米4、分别画出下面各三角形指定边上的高。

5、在点子图上画两个高是2厘米的三角形。

6、下图中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2厘米。

(1)以AB为底边,画出两个不同的三角形。

要求画出的三角形的顶点(除A、B外)都在另一条直线上。

(2)画出的三角形AB边上的高都是()厘米。

7、下面图形中各有多少个三角形?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第2课时三角形的三边关系1、有10厘米和5厘米的小棒各一根,和下面哪种长度的小棒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在正确答案后的方框里画“√”。

(1)10厘米能□不能□(2)9厘米能□不能□(3)15厘米能□不能□(4)4厘米能□不能□2、用长24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每边长度都是整厘米的三角形(没有剩余)。

(1)如果其中两条边的长分别是7厘米和8厘米,那么第三条边长是()厘米。

(2)如果其中一条边长是6厘米,那么另外两条边长的和是()厘米。

(3)如果围成的三角形的三条边长都相等,那么每条边的长是()厘米。

(4)在围成的三角形中,最长的一条边的长要小于()厘米。

3、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都是整厘米数,且其中的两条边分别长5厘米和8厘米,另外一条边的长可能是多少厘米?4、朝晖小学和少年宫中间隔着一条小河,河上有A、B、C三点。

在哪里建桥可以使朝晖小学到少年宫的路最近?5、把一根12厘米长的吸管剪成3段(每段长度都是整厘米数),用线串成一个三角形。

可以怎么剪?6、判断题。

(1)张昊把一根长18厘米的电线,先剪下10厘米,再将余下的电线剪成两段,最后围成了一个三角形。

()(2)因为三角形有三个顶点,所以一定有三条高。

数学单元作业设计一等奖案例

数学单元作业设计一等奖案例

数学单元作业设计一等奖案例
我参加了一个数学竞赛,其中的一个单元要求设计一份不同于平时的
数学作业,我想出了一个想法:让学生通过拼图游戏学习三角形的性质和
公式。

我首先设计了一个简单的三角形拼图游戏,包括三角形的三边和三个角,同时提供一个空白的三角形图形可以让学生填入缺失的信息。

学生需
要根据三角形的性质和公式,如勾股定理、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等,来填
写缺失的信息。

例如,如果给出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和夹角的信息,学生需
要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来计算第三边和缺失的角。

游戏的难度随着学生
的学习进度逐步升级,更复杂的三角形和公式也会逐步出现。

此外,我还设计了一个自我评估表,让学生在完成作业后能够自己对
自己的工作做出评估。

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表现在标出相应的等级,包括
A(完美)、B(良好)、C(一般)和D(需要进一步提高)。

如果学生
评估为D,则需要重新完成作业和学习相关的知识点,以提高自己的技能
和理解。

我的数学单元作业设计获得了一等奖,因为它不仅结合了学生的兴趣
和需求,还能够促进学生对三角形性质和公式的深入理解。

通过这份作业,学生可以自己发现并理解三角形的各项性质,从而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同时,自我评估表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责任和独立性,使学生具
备更好的学习能力和方法。

这份作业不仅创新,也能够为学生的学习带来
更多的成果。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大单元集体备课整体设计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大单元集体备课整体设计
(四)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推理在数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具有一定的推理能力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比如,本单元中在探究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内角和时,就是在学生掌握了三角形内角和以后,运用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的经验来进行的,让学生通过“画一画”,把多边形分成若干个三角形,利用三角形内角和求出多边形的内角和,并从中发现多边形与三角形的关系,从而逐步探究出多边形内角和的规律。在此过程中不但可以渗透转化思想,还可以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几何图形的直观性为各种教学手段的运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利用各种教具、学具和现代教学技术,可以使学生认识和探索图形的过程更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也是进一步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单元结构图及课时安排
单元主题
模块主题
模块内容
所需课时8
三角形
模块一:三角形的特性
概括特征,了解各部分的名称和含义,了解其稳定性及其应用
(二)注重以知识为载体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数学学科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为“三会”,主要表现为数感、量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意识、数据意识、模型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数学课程固然应该教会学生许多必要的数学知识,但是绝不仅仅以教学数学知识为目标,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这些结论的过程中获得数学思想方法。在三角形这一单元中主要有:分类思想、转化思想、集合思想、归纳法和模型意识。如分类思想:三角形的分类这一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直角、钝角、锐角和三角形的基础上展开学习的。要给三角形分类,学生首先要确定好分类的标准,而且在分类时标准要统一明确。

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五单元《三角形》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五单元《三角形》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五单元《三角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五单元《三角形》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掌握三角形的定义、特性以及分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三角形的定义、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的分类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图形认知能力,他们对平面几何图形有了一定的了解,能够观察和描述图形的特征。

但是,对于三角形这一概念,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大量的操作和实践活动来感知和理解。

此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不够成熟,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三角形的定义,掌握三角形的特性,学会分类三角形,并能运用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自信心,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三角形的定义、特性和分类。

2.难点:三角形内角和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导入,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知和理解三角形。

2.操作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和探究三角形的特性。

3.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三角形模型、图片、卡片等。

2.学具准备:学生手册、练习题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三角形物品,引导学生关注三角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提问:“你们在哪里见过三角形?三角形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三角形的定义和特性。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实物展示,呈现各种三角形,让学生观察和描述三角形的特征。

同时,教师讲解三角形的分类,引导学生掌握三角形的各种类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选择一个三角形,用卡片或画笔在纸上表示出这个三角形,并标明其类型。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作业设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作业设计

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一、单元信息二、单元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是小学阶段图形与几何部分的重要基础知识之一。

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本特征,积累平面图形的学习经验,培养观察、操作、比较、分析、抽象、概括、归纳、类比等能力,发展空间观念,为后续学习和探索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知道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了解三角形的分类方法,掌握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特征。

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本特征,能正确测量或画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底边上的高。

教学难点: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正确画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认识并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基本特性,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底和高,能测量或画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高。

理解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懂得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能判断一种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

认识等腰梯形。

能运用所学解释某些生活现象、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经历探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基本特性的过程,培养观测、操作、分析、概括、推理等能力,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数学结论确定性,体验合作交流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分层设计作业。

每课时均设计“基础性作业”(面向全体,体现课标,题量2-5大题,要求学生必做)和“发展性作业”(体现个性化,探究性、实践性,题量为2-6大题,要求学生有选择的完成)。

具体设计体系如下:五、课时作业认识三角形基础性作业三角形有()个角,()条边。

三角形最多有()个锐角,最多有()个直角,最多有()个钝角。

一个三角形中最少有()个锐角,最多有()个钝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单元作业内容
第一课时作业
1、三角形按角来分可以分成( )、( )、( );如果按边来边分可以分为( )、( )、( )。
2、三角形具有( )。
3、每个三角形中至少有( )个锐角;最多有( )个直角或钝角。
第二课时作业
1、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都( ),三个角都是( )。所以等边三角形是( )三角形。
第五课时作业
1、三角形只能有一个直角或一个钝角。 ( )2、所有的等腰三角形都是锐角三角形。 ( )3、一个三角形中,最大的角是锐角,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
4、等边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 )
5、用三根分别是3厘米、4厘米和7厘米的小棒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 )
已知等腰三角形三边长度之和是62厘米,若一条腰长是22厘米,求它底边的长度。
四、作业实施与反思
本单元作业设计将新课程将探究式学习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着重点放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在探究问题的活动中获取知识并主动建构新的认知结构,了解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技巧。
作业设计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实验、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要求学生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在学生猜测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来验证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从而激发求知的渴望和学习的热情,最后达成共识。
4、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35。,求其他两个角的度数?
第四课时作业
1、一个等腰三角形,它的一个底角等于70度,它的顶角是( )。
2、在一个三角形中,已知它的两个内角的度数是45度和65度,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三角形。
3、判断下面的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把序号填在相应的括号里。
4、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35。,求其他两个角的度数?
单元作业设计模板
要求:在教材单元分析的基础上,基于课程标准、学情分析,设计一份单元作业(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可根据学科特点做适当调整),并写出理由。
教材名称
小学数学
单元内容
三角形
一、单元教学内容与要求
本单元作业的主要内容有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的内角和及多边形的内角和。三角形是图形与几何领域中“平面图形”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知识,进一步丰富对三角形的认识和理解,获得图形与几何学习的实践经验和思维经验。
第六课时作业
1、填表:(表中∠1、∠2、∠3是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共10分)∠1 75。90。60。50。∠2 65。120。60。∠3 42。15。50。
2、已知正三角形三边长度之和为33厘米,求每边的长?
三、作业设计理由
在一年级下册,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5种平面图形,能够在众多的平面图形中辨认出三角形。本单元作业设计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学习,引导学生从直观层面向关系层面把握三角形发展,为以后学习三角形其他知识奠定基础,同时也为后续学习其他平面图形做好铺垫。
2、每个三角形都有( )条高。
3、三角,求另一个锐角是多少度?
第三课时作业
1、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 )第三边。
2、等腰三角形的两腰( ),( )也相等。
3、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等于45度,另一个锐角等于( ),这个三角形又叫(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