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心理学(完整版) (2)
04462设计艺术心理学第二章--《设计艺术心理学发展概述》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2)

《设计艺术心理学》教材版本:柳沙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练习题集:第二章设计艺术心理学发展概述一、复习要点及主要概念1.设计艺术心理学的发展线索2.距离说3.实验心理美学4.格雷夫斯的用户心理研究5.感性工学6.有限理性二、问题与讨论1.简要论述工业心理学与人际工程学的发展阶段及发生转变的原因。
2.目前国内外设计艺术心理学研究现状如何?练习题集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复习要点及主要概念1.设计艺术心理学的发展线索:(1)心理美学的思想最早起源于哲学家们的思辨。
例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提出的“迷狂说”,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净化说”,中国古代老子、庄子提出的“虚静说”、“天人合一说”,以及之后出现的“顿悟说”、“意境说”1750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发表《美学》一书,标志着美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许多重要的美学论断仍是由哲学及所提出来的,他们的美学理论主要是从认识论的高度通过抽象思辨来探讨“美”的本质以及审美活动及其规律等问题;(2)心理美学受到科学心理学影响而倾向实证研究之后,成为了现代科学美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与行为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心理学分支相比,较重视探索情绪、情感及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感受、体验,具有较强的主观性;(3)实验心理美学,早期代表人物德国心理学家费希纳将心理实验引入到心理美学研究中,通过心理学实验对各种审美现象进行研究,从他开始,心理美学进入实验心理美学的阶段;(4)20世纪初与实验心理美学同时兴起的重要理论还有“移情说”和“距离说”,也是运用心理学的观点来分析美感和审美体验;(5)20世纪现代心理美学蓬勃发展,精神分析学派对心理美学影响最大,该学派重视无意识,强调无意识对于艺术创作和审美体验的作用;(6)其后,心理美学主要沿着科学心理美学和实验心理美学的路线前进,并且将新尽的心理学理论、知识融入其中;(7)此外,与西方的心理美学流派相比较,俄国心理美学的发展具有特殊性,并且对我国影响较大,如“社会历史文化美学”。
教育心理学教学设计(15篇)

教育心理学教学设计(15篇)教育心理学教学设计1辅导目的:1.帮助学生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你愿意做一个诚信的人吗?你在别人眼里是一个值的信赖的人吗?。
2.引导学生以别人为镜子进行自我鞭策、自我鼓励,达到完善自己、超越自己的目的。
3.试题测试110之后,在小组里交流,看看你得的分是高还是低,如果你得分高那么你是个诚信的人,如果你得分低,那么你在这方面可得注意.主题分析:1.除了国家政治生活,诚信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更重要的作用.2.在法制社会里更讲究道德,没有诚信寸步难行.3.任何本领都不比良好的品格与态度更受人欢迎:生活是期骗不了的',一个人要生活的光明磊落:天下没有一种广告,比诚实更能取的他人的相信.辅导过程:一、你知道历史上商殃变法的故事吗?读了《诚信立信》你就会知道诚信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P16,《隔日作废》P19。
二、分组讨论:在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中,你身上存在着什么优点和缺点,读了P19文后对照发现自己身上的优点和缺点,有,无不讲诚信的地方和事.1.用上述方法,让同学帮自己找优点和缺点。
2.谈自己的打算,如何发扬优点,改正缺点。
3.每小组推荐一个代表上来交流。
三、总结:是的,只有把你身边的人或事当作一面镜子,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清楚地了解自己。
发现缺点,及时改正;发现优点,继续发扬,就能一步步走向成功。
四、送你一句话:以铜为镜,可以整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正身。
五、课外延伸:在《唐太宗纳谏》中,唐太宗中说:“……魏征死后,我失去了一面镜子。
”联系自己的实际,以《镜子》为题,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育心理学教学设计2一、指导思想:为了营造人人关注心理健康、人人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促进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广泛深入的开展,今年我校结合本校学生特点及环境因素,特制定我校在这次心理健康教育月实施方案。
二、活动时间:5月18日——5月25日三、活动主题:快乐成长,创建美好的学习生活。
(完整版)心理学实验设计方案

(完整版)⼼理学实验设计⽅案⼼理学实验设计⽅案⼀,实验题⽬:⼈类在背诵英语单词时,英语单词的长度和被试背诵的时间是否影响背诵者的记忆效果1假设1.1选⽤短的英语单词背诵时,背诵者的记忆效果⽐选⽤长的英语单词好;1.2背诵英语单词的时间长的⽐背诵时间短的记忆效果好2变量及额外变量的操纵⽅法2.1⾃变量:单词的长度,背诵时间2.2因变量:背诵者的记忆效果(在分析中,选取单词默写正确个数为2.3额外变量:被试的性别、智商⽔平,疲劳效应等2.3.1额外变量的操控⽅法:2.3.1.1选择性别数量上相等的被试(男10⼥10)2.3.1.2选择在同⼀智商⽔平(按韦克斯勒智⼒量表)的被试2.3.1.3让被试在实验中休息3被试的选择及分组选取男⼥被试各10名,每位被试接受四种⽔平(长单词—长时间、长单词—短时间、短单词—长时间、短单词—短时间)的实验处理4实验实施过程及⽅法4.1选择100个英语单词(其中,长短单词各50个)作为实验材料,20名被试把他们随机分配到四个处理⽔平上,每个处理⽔平上分配5名被试。
4.2让每组被试记忆单词,短单词选取CET四级词汇中含5-6个字母的单词,长单词选取CET四级词汇中含9-11个字母的单词;记忆的短时间为5分钟,长时间为10分钟。
4.3记忆时间到时,让被试默写⾃⼰记忆的单词;批改被试默写的单词⼆、计算机键盘与⽔平⾯可有三种倾斜度:0度、10度和15度,试设计⼀项实验来证明,哪⼀种倾斜度最有利于输⼊字符。
单因素被试间设计1. 提出假设:在计算机和⽔平⾯之间的三种倾斜度中,0度,10度和15度中,打⼀段相同的材料(使⽤相同的语⾔),在完成任务以后,⽐较⼀下哪种任务完成的时间是最少的,假设倾斜10度所需要的时间是最少的。
2. 被试筛选被试:筛选被试:在对被试进⾏选择的过程中,需要进⾏严格的筛选。
在进⾏最后的测试之前,要对每个被试进⾏测试。
让所有被试在同⼀个房间⾥进⾏,给他们500字的中⽂⽂字,在最后的结果中筛选出在3-4分钟内完成的被试,这样能够排除掉打字技术对成绩的⼲扰。
心理学教案(完整版)全文

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创新
随着技术的发展,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如大数据分析、社交媒体分析等 ,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人类的社会行为和心理机制。
Part
06
总结
本课程回顾
课程目标
回顾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掌握心 理学基本概念、了解心理学的应用领 域以及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心理特点,采用 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教 学质量。
评估与反馈
通过科学评估和及时反馈 ,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 习状况,调整学习策略。
工作场所心理学
STEP 01
员工激励
STEP 02
团队建设
研究如何激励员工,提高 工作积极性和绩效。
STEP 03
工作压力管理
帮助员工有效应对工作压 力,保持身心健康。
Part
02
心理学基础
心理学定义
总结词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和思维的学科。
详细描述
心理学主要关注人类行为、思维、情感和认知等方面的研究,旨在理解人类行 为的原理和心理过程的发生机制。它涉及到多个领域,如神经科学、生理学、 社会学和哲学等。
心理学发展史
总结词
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哲学思辨到实证研究。
观察法
总结词
通过直接观察个体的行为、言语、表情 等外部表现,以了解其心理状态和特征 。
VS
详细描述
观察法是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研究者通过直接观察个体的外部表现,如 行为模式、言语特点、面部表情等,来推 断其内在的心理状态和特征。观察法可以 提供大量真实、自然的数据,帮助我们深 入了解人类行为的规律和特点。
(完整word版)实验心理学实验设计方案

实验心理学实验设计:记忆的测量—再认与知觉辨认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班级:10级应用心理学姓名:王志龙学号:201041330147研究课题:内隐记忆是否存在及其与外显记忆的区别主试:王志龙被试:程东青、林强、阮仁斌、王孝武、张飞飞引言:Schacter等1980年进行了一个实验研究。
首先让被试阅读一些单词,例如:assassin,octopus,avocado,mystery,sheriff,climate.一小时后,再做两次实验:首先是再认测验,被试不会有任何困难;其次是补笔测验,向被试呈现一些有字母残缺的单词,要求尽可能地将残缺字母填补上,例如:ch__nk,o_t_us,_og_y_,_l_m_te。
在这次测验中,被试对其中的两个残缺单词很难做出正确解答,即chipmunk和bogeyman;而对其它单词就很容易了。
这是因为在一小时以前见过octopus和climate这两个词。
这种记忆被称为启动效应(priming effect)。
在实验中,Schacter等人对测验的时间间隔进行了控制,有的是在一小时后,有的是在一周后进行测试。
在这两种情况下,后者对所学单词的再认,即有意识的回忆,远不如前者准确,但对于补笔测验的结果,两种情况下完全等同。
这就是说,引起单词填补测验中的启动效应的,是在测验前看到这一单词所引起的某种并非自觉记忆的因素。
同样有意思的是,对某一单词而言,即使被试不记得在学习阶段看到过这一单词,启动效应也会产生。
事实上,不管被试记不记得在学习阶段看到过该单词,启动效应的强度是一样的.这些研究结果似乎告诉我们:启动效应的产生不依赖于有意识的记忆。
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Graf和Schacter于1985年提出了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两个概念,内隐记忆从现象上来讲就是:被试在操作某任务时,不经有意识地回忆,存储在大脑中的信息会在操作中自动起作用。
内隐记忆的特点是:被试对信息的提取是无意识的。
心理学实验设计2

最简单的拉丁方设计
例子(鲍尔Bower,1961):以老鼠来研究奖赏对反应形 成的影响。 实验任务是老鼠走迷宫。 自变量是奖赏量,三个水平:第一个水平老鼠走完迷宫得 到8粒食丸;第二个水平是得到5粒食丸。第三个水平则 是得到1粒食丸
(2)被试内设计的局限性
位置效应(position effects)
三、实验设计的基本类型
从对实验控制条件的严密程度的不同: ①真实验设计 ②准实验设计 ③非实验设计
根据实验中要操纵变量的多少: ①单因素实验设计 ②多因素实验设计
根据在各种自变量及各种处理水平中是否用 相同被试: ①被试内设计 ②被试间设计 ③混合设计
三个基本问题
实验采用多少自变量和因变量?
由于在实验中额外变量是必须加以控制的,所以额外 变量也被称为控制变量。
(1)心理学实验中典型的额外变量
主试和被试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干扰实验、使实验发生混淆 的相互作用
试验者效应(皮革玛丽翁效应和罗森塔尔效应) 要求特征(安慰剂效应和霍桑效应)
(2)额外变量的控制
1.排除法 2.恒定法 3.匹配法 4.随机化法 5.抵消平衡法 6.统计控制法
(1)ABA设计 例子(Hart,1964): 被试为托儿所4岁儿童比尔,比尔过分能哭。
研究者假设成人的注意强化了比尔哭的行为。 研究:自变量为老师对哭行为的治疗。 A代表了治疗前的基准状态(哭的次数很多),
B表示治疗后的状态(哭的很少)。 第二个A代表退回到原来的状态。 如图2-2(p84)
实验心理学课程二
第二部分:实验设计
本章主要内容: 一、心理实验的变量及控制 二、实验设计的概念 三、实验设计的基本类型 四、实验研究的效度
一、实验中的几种变量
(完整版)2016年设计心理学考试重点

第一章设计心理学概述赫伯特。
A。
西蒙最早奠定设计心理研究基础,最早明确提出设计是一门关于人工造物的学科唐纳德·A。
诺曼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并对“可用性设计”和“情感化设计”进行深入研究。
在《设计心理学》一书中运用认知心理学、人机工程学等学科中的心理学常识,提出了可视性、反馈、限制、一致性、启示性重要的可用性设计法则.“再认"的过程存在四种模式,唐纳德· A.诺曼提出模板匹配模式心理学认为“不可能图形”形成的原因是:感知对象需整合时间与空间上的信息.是研究设计艺术领域中的设计主体和设计目标主体(消费者或用户)的心理现象,以及影响心理现象的各个相关因素的科学。
设计心理学研究对象:设计主体心理(设计师)和设计目标主体(用户或消费者)心理。
设计心理学应用于:人机界面设计、网页设计、数字媒体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影响个体心理行为的四大因素:生理基础、动力系统、心理过程以及个性心理。
设计艺术心理学的研究范畴:使用与情感普通心理学把心理过程分为知、情、意三个部分。
提出天人合一说的是庄子。
费肖尔父子最早提出,德国的立普斯进一步认为,美感的产生是由于审美时人们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审美对象上,将自身的情感与审美对象融为一体.这些理论对设计情感的掌握和运用具有指导意义;1/ 182 / 18距离说:即“距离产生美”,由瑞士心理学家布洛提出,他同时认为,只有“非功利”地、“纯精神”地关照对象,才能产生美感,这一观点由于并非建立在科学的实验基础上,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精神分析心理学与艺术心理代表人物:弗洛伊德和荣格。
强调无意识对艺术创作和审美体验的作用的心理学学派是精神分析学派,该学派的创立者是佛洛伊德. “集体无意识”理论的提出者是瑞士心理学家荣格.,通过结构化的方法提高交互产品的可用性的新兴学科。
可用性工程建立于认知心理学、实验心理学、人类学和软件工程学等基础学科的基础上。
可用性工程的实施步骤:用户需求分析,设计/测试/开发 ,安装(使用与反馈)“可用性"是指产品在特定使用环境下为特定用户用于特定用途时所具有的有效性、效率和用户主观满意度。
(完整版)实验心理学的相关实验设计

1.设计一个多因素实验,要求有一个自变量与语言有关,一个与自变量与语言无关,分别说明:(1)你研究的问题;(2)自变量;(3)因变量;(4)变量控制;(5)实验材料的处理;(6)实验过程;(7)数据的统计处理。
答:(1)我研究的问题是:年龄与文章主题熟悉度对小学儿童阅读理解的影响。
(2)自变量①年龄(被试间变量),分三个水平:8岁(小学一年级儿童)、10岁(小学三年级儿童)、12岁(小学五年级儿童);②文章主题熟悉度(被试内变量),分两个水平:熟悉(和儿童生活紧密相关的文章,如描述游乐园的文章)、不熟悉(儿童很难接触领域的文章,如论述某个生僻物理原理)。
(3)因变量因变量为阅读理解成绩,对被试回答文章后选择题的情况进行评分,每道题答对计1分,答错或未答计0分,共30 题,满分为30分。
每位被试的得分即阅读理解成绩。
(4)变量控制①儿童性别,控制方法:在同一个年龄选择同样数量的男生、女生;②儿童智力水平,控制方法:排除智力水平太高或太低的儿童(教师评定);③文章字数,控制方法:全部选择字数在400左右的文章,字数变动在20字之内;④生字水平,控制方法:将生字控制在5~10个,生字指超出小学语文大纲的汉字。
(5)实验材料①与儿童生活紧密相关的文章3篇,每篇400字左右,包含生字5~10个每篇文章后有5道针对文章内容的选择题,四选一,由五位资深语文教师共同编制;②儿童很难接触领域的文章3篇,每篇400字左右,包含生字5~10个每篇文章后有5道针对文章内容的选择题,四选一,由五位资深语文教师共同编制。
(6)被试选择、材料分配与实验过程共60人。
每个被试均阅读全部的6篇文章,阅读完每篇文章都要完成文章后的选择题,共限时40分钟,文章呈现的顺序在被试间按照拉丁方进行平衡。
(7)数据的统计处理①数据整理:删除得分在平均数上下三个标准差之外的被试数据;②描述统计分析:计算出6个处理水平结合下被试得分的平均数和标准差;③方差分析:使用SPSS软件分析主效应和交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