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顿科学实验记录-无限长廊景观盒
小牛顿科学班课程介绍

小牛顿科学班课程介绍小牛顿科学班课程介绍小牛顿科学班课程介绍2011年11月11日幼儿时期好奇心强,动手欲望高,喜欢新奇的事物,是天生的科学家〜科学是幼儿教学五大领域之一,是多元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小牛顿科学班】专们为是为3,6岁的儿童设计的课程;手脑并进的教学方式,将一般人认为较枯躁难懂的科学知识及道理,透过动手游戏与的教学模式,化繁为简,最能产生<开悟〉式的学习效果。
它是一套将<科学知识与实验动手>紧密结合的系列课程活动,拥有100个有趣的科学实验活动,让小朋友在玩中学,在做中学的情境中,享受到更高的学习乐趣与成就。
【小牛顿科学班】课程体系幼儿阶段共六个级别,每学期学习一个级别。
每个级别十六个单元,每周学习一次,一个单元。
【小牛顿科学班】教学步骤背景与主题导入现象与基本原理制作与实验亲子互动【小牛顿科学班】教学特色每次课一人一套实验器材;深入浅出的教授原理;重视儿童的拓展表达及运用能力;拥有作品,成就感高;【小牛顿科学班】学习效果拓宽视野,扩大认知领域;提高动手能力,培养独立自主精神;观察,探究,解惑,培养良好学习方法;实践,运用,游戏,丰富生活乐趣;亲子互动学习,促进家庭和乐;培养良好的兴趣,成为科学爱好者;声音一自制简易电话摆动的现象一制作单摆人体认知一指纹实验色彩一颜色的分解光与紫外线一变色珠磁铁一走迷宫游戏透镜一认识放大镜浮力一大船小船载多少表面张力一神奇的泡泡力量的传送一好玩的带传动重心一制作不倒翁空气阻力一神奇的降落伞飞行一飞去来器电路一小灯泡亮了声音一自制排笛弹性实验一飞舞的飞盘光的反射一多变的万花筒静电一MINI吸尘器人体认知一人体消化路径磁铁一趣味钓鱼认识面镜一奇妙的哈哈镜声音一奇妙的四壬玄琴湿度计一制作湿度器风的力量一制作风车人体认知一人体骨骼溶解与过滤一东西哪里去了重力作用一纸筒电梯种子成长一种子发芽寻找历史的足迹一恐龙化石分类点数一制作图书温度与湿度一会跳舞的纸动物动物认知一昆虫重心实验一灵巧的小丑星空认识一认识星座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刷刷车杠杆一杠杆实验认识空间一奇妙的空间图形声音一塑料袋地图一认识中国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气球直升机风一风力与风向昆虫一蚂蚁王国简单机械一滑轮认识弹性一弹簧秤磁铁一磁力小车力一认识摩擦力人体认知一血液流动飞机一螺旋桨飞机时间空间一制作钟表空间认知一立体彩星排除法与中心对称一读心卡晶体一许愿水晶植物一制作花朵标本电一奇妙的门铃曲轴一跳跃的小熊声音一制作气球鼓错觉一思维的旋窝桥梁一纸桥实验磁力实验一有趣的电磁铁规律排列一彩珠连环空间认知一好玩的小棒棒1.一级至八级共八个级别,每个级别十五单元。
2--14无限长廊景观盒手工制作完美版

探究实验
三、无限长廊景观盒原理
无光?
两块平面镜 夹角为0度? 透光纸换成 普通纸?
科学点亮智慧人生
总 结
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2)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3)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二、光的反射
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来介质中, 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 。
小牛顿科学课
无限长廊景观盒
(少儿二级)
这 是 什 么?
长 廊
为什么盒子里会出现长廊?
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科学点亮智慧人生
探究实验
一、光的反射
科学点亮智慧人生
探究实验
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2)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3)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科学点亮智慧人生
三、无限长廊景观盒原理
能在小盒子里看到无限的长廊主要是由于在光的照射下,长廊的图片 经过两块平行放置的平面镜进行多次反射形成多个像,所以呈现出无限长 廊的效果。
科学点亮智慧人生
准备好了吗?开始实验啦!
人生
拓展表达
将长廊换成其他图案会是什么样呢?
科学点亮智慧人生
小牛顿科学实验馆作文

小牛顿科学实验馆作文
嘿,你知道吗?小牛顿科学实验馆里真的太好玩了!孩子们的眼睛都亮闪闪的,他们拿着试管,里面五颜六色的液体晃来晃去,就像是在玩变魔术。
你看那个小男孩,他眼睛瞪得老大,肯定是在想,“这到底是什么东西啊?”。
显微镜那边简直是个小宇宙!孩子们都凑过去看,想把那个小小的世界看得更清楚。
有个小女孩,她拿着一片树叶,放在显微镜下,然后哇地一声叫出来,“哇,原来树叶是这样的啊!”。
再过来这边,看!这些孩子正在玩搭积木,不过他们搭的可不是普通的积木,是要讲究平衡的!一个小男孩正在那儿搭个小桥,手都抖了,但眼睛还是死死地盯着,生怕它倒下来。
终于,小桥稳稳地立在那里,他高兴地跳了起来,就像赢了什么大奖一样。
还有那边,化学魔术表演开始了!孩子们拿着各种颜色的试剂瓶,一个个地往试管里倒。
哎呀,颜色变了!还冒泡泡了!孩子们都兴奋得不得了,纷纷讨论起来,“你看,这个变成了红
色!”“哇,这个还有烟冒出来呢!”就像在看一场真正的魔术表演一样。
无限长廊杨老师

无限长廊杨老师一:导入1.讲故事:把颐和园带回家(器材:一面大的镜子和一面小的镜子)(两个学生上来实验:怎么样能看到头上扎的花漂不漂亮?)2.展示无限长廊的图片。
请学生列举生活中见过的长廊。
问:用什么办法可以把颐和园带回家?二:兴趣点及引导质疑看老师把无限长廊装进盒子里了!让学生观察无限长廊景观盒,看里面都有些什么东西?猜测其中的奥秘三:探究验证实验探究一:探究描图纸的作用不遮描图纸和遮住描图纸分别观看无限长廊景观盒,看前后有什么不同,思考描图纸的作用。
(透光)实验探究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视频展示魔术:浇不灭的蜡烛。
(要求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做)方法:要一支蜡烛,一块玻璃,一个杯子,在玻璃的一边点燃一支蜡烛,在另一边会呈现蜡烛的像,在像的位置放上杯子,感觉蜡烛在杯子里面,再向杯子里倒水,就会看到神奇的景象:蜡烛浇不灭!(2)让学生破解魔术之谜,再一起学习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2.像与物体大小相等。
3.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4.平面镜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实验探究二:互成角度的两平面镜成像规律(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猜测无限长廊景观盒里有几面镜子?他们是怎么放的?学生分组实验:两人一组,组里两人要相互合作,看哪个小组完成的最快最好。
实验器材:每组两个平面镜,再加上自己随身携带的小物件。
实验内容:完成表格所成夹角呈现出像的个数180度1个90度3个45度多个30度多个0度(面面相对)无数个四:实验分析实验结束后接着问:为什么平面镜有如此大的魔力?为什么在镜子里能看到自己?为什么两面镜子相对就能看到无数个像?为什么么你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图片展示:光的反射无限长廊的原理:光的多次反射。
五:课后拓展1.回去和爸爸妈妈一起做小魔术:浇不灭的蜡烛。
2.想想平面镜还有哪些用途?3.把无限长廊景观盒里的长廊换成别的看看会有什么效果?(想更多的创意)4.想想万花筒怎么制作?(原理都是光的多次反射)上课心得:谁说中国人缺乏创造力?!那是中国的教育出了问题!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感受到孩子们极强创造力。
无限长廊教案

第一单元无限长廊一、活动主题:无限长廊科学原理:光的反射。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对无限景观长廊盒工作原理的探究,帮助儿童掌握有关光的知识。
2、能力目标锻炼学生利用简单器材完成实验能力。
3、思维目标通过以上两点提升学生的观察、分析的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转圈玩偶运动的工作原理。
难点:无限景观长廊盒的工作原理。
四、器材:纸模1个/人平面镜2个/人长廊图片2张/人双面胶硫酸纸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去过颐和园吗?生:去过......生:没有......师:去过的同学在颐和园里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呢?有同学说是颐和园长廊。
师:颐和园长廊全长700多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走廊,长廊横梁上面绘制的风景秀丽逼真,人物栩栩如生,具有强烈的艺术震撼力,你们相信我能把颐和园长廊装到一个盒子中,让你们没去过的同学看吗?生:半信半疑老师请同学看看。
师:现在大家相信我说的话了吧!那你们知道这个盒子叫什么名字吗?生:不知道。
师:我来告诉大家。
首先我们来观察一下它的特点:首先我们看到盒子中的景观是无穷无尽的,再加上它的样子是盒子看到的是长廊似的景观,所以我们叫它无限长廊。
2、探究活动让学生猜测无限长廊景观盒里有几面镜子?他们是怎么放的?究竟说的对不对呢?老师把课前做好的无限长廊景观盒拆开,让学生看一看它的真实结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下面我们来探究一下。
(1)一块平面镜立在桌子上,在平面镜前放置一物体,你看到了什么?(因为镜子能反光,所以在镜子里可以看到物体的像,在镜子里看到的不是真实的物体,所以人们把镜子里看到的叫做物体的“虚像”。
)光射到平面镜上发生了光的反射。
(2)仔细观察镜中的物体与现实物体有何区别?(镜子所成的影像与实物左右相反)(3)在上一块镜子的对面,再放一块镜子,你又看到了什么?(光经过平面镜发生了多次反射,多次成像,所以能看到多个物体。
)(4)当我们把长廊图片放到其中一面上,是不是就可以看到无限长廊呢?为什么要把纸模去掉一块粘上硫酸纸呢?老师解释:为了增加透光效果。
小牛顿科学结题报告

小牛顿科学结题报告摘要:1.引言:介绍小牛顿科学结题报告的背景和意义2.实验过程:详述小牛顿科学实验的具体步骤和方法3.实验结果:展示小牛顿科学实验的结果和发现4.实验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5.结论:总结小牛顿科学实验的结论和启示6.结语:对小牛顿科学结题报告进行总结和展望正文:【引言】小牛顿科学结题报告是一份详尽记录小牛顿科学实验过程和结果的报告,旨在通过对实验的详细描述和分析,探究科学领域的相关知识和现象。
这份报告不仅记录了实验的过程和结果,还对实验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解释,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科学知识。
【实验过程】小牛顿科学实验的具体步骤和方法如下:1.实验准备:准备所需的实验器材和材料,如试管、烧杯、砝码等。
2.实验操作: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具体的操作,如加入试剂、观察现象等。
3.数据记录: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和现象,如温度、重量等。
4.实验控制:对实验过程中的各种变量进行控制,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结果】小牛顿科学实验的结果和发现如下:1.实验现象: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了一些明显的现象,如液体的热胀冷缩等。
2.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如密度、比热容等。
【实验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如下:1.实验原理:根据实验原理,对实验现象进行了解释,如热胀冷缩的原理等。
2.实验误差:对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进行了分析,如仪器误差、操作误差等。
【结论】小牛顿科学实验的结论和启示如下:1.实验总结:总结了实验的过程、结果和分析,强调了实验的重要性和价值。
2.科学启示:通过实验,我们获得了一些关于自然现象和科学知识的启示,如热力学原理等。
【结语】总之,小牛顿科学结题报告是一份详尽的实验报告,通过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详细描述和分析,我们获得了丰富的科学知识。
奇妙的景观盒

龙源期刊网
奇妙的景观盒
作者:施彦竹
来源:《小学生作文选刊·低年级版》2015年第01期
星期六我参加了小牛顿科技班,这次我们研究的是“无限长廊景观盒”。
老师先拿出了一个方方的盒子,让我们通过方盒上方的小孔往里看。
哇,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我看到一个长廊无限地向前延伸。
太奇妙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老师神秘地说:“想要知道其中的奥秘,先请大家来跟我做个小实验。
”老师让我们把两面小镜子拼在一起平放着,镜子里出现了一个我。
接着把两面镜子慢慢合拢,随着镜子的角渐渐变小,镜子里的我由一个变成两个,两个变四个,四个变八个……等到两面镜子面对面快平行的时候,镜子里的我变成了无数个。
哈哈,好玩!真好玩!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看着我们疑惑的表情,老师告诉了我们其中的奥秘:原来镜子有反射功能,当两面镜子面对面时,它们不停地互相反射,于是我们就看到了无数个自己。
在生活中,我们看到的万花筒也是这个原理。
只不过,万花筒是由三面镜子组成,三面镜子不停地相互反射,我们就看到了一个五彩的世界。
哈哈,好玩的镜子,奇妙的景观盒!
(226100)江苏省海门市东洲小学
指导老师俞晨。
最新小牛顿科学实验班知识点总结教学内容

最新小牛顿科学实验班知识点总结教学内容小牛顿一级一、直升飞机知识要点:1、认识弹性物体:比如橡皮筋、弹簧、蹦蹦床等都属于弹性物体。
2、了解弹性势能:当弹性物质发生形变后,会有一种能量,这种能量叫做弹性势能。
3、直升飞机动力装置:橡皮筋。
4、直升飞机工作原理:扭转的橡皮筋带动螺旋桨转动,会产生升力,当升力大于机身重力时,直升飞机就飞了。
知识分享:1、如何判断自然界中的虫子哪些是昆虫?可利用昆虫的特征。
2、分别描述人、四条腿动物以及昆虫的足迹,人和四条腿动物的行走足迹是直线,昆虫是之字形。
创新作业:画一幅图昆虫的乐园二、道闸知识要点1、齿轮的作用:齿轮可以:改变转数、改变方向、传递力2、蜗轮蜗杆齿轮的特点:具有自锁型3、道闸工作原理:转动手柄—蜗杆转动—蜗轮转动—闸杆上下拓展作业1、你见过生活中哪些不同的道闸?它们有什么作用呢?2、你能将自己的道闸变得与众不同吗?三、昆虫运动知识要点:1、识记昆虫的特征:体躯三段头、胸、腹,两对翅膀三对足,一对触角头上生,遍布全球旺家族。
2、昆虫的行走方式:以“三角形支架”结构交替前行。
行走足迹是之字形。
拓展作业知识分享:1、如何判断自然界中的虫子哪些是昆虫?可利用昆虫的特征2、分别描述人、四条腿动物以及昆虫的足迹,人和四条腿动物的行走足迹是直线,昆虫是之字形。
四、表面张力知识要点:1,当液体与气体相接触时,会形成一个表面层,在这个表面层内存在着的相互吸引力就是表面张力。
2,通过“膜力实验”,水滴呈球形,环形针可以漂浮在水面上知道表面张力确实存在。
3,通过“水酒拉力赛”实验,知道不同液体的表面张力大小不一样。
4,通过“皂角动力船”实验,知道洗涤灵可以破坏水的表面张力。
拓展作业:1,改进膜力实验器材,做出更好玩的实验,展示给爸爸妈妈看一看2,和爸爸妈妈一起查阅相关资料制作一瓶好玩的泡泡液五、自制小手电知识要点:1、知道简单电路的组成部分:电源、用电器、导线、开关2、各电器元件的作用电源—提供电能用电器—消耗电能开关—控制电能3、小手电亮起来的原因:电池提供电能—导线传输电能—开关控制电能—灯泡亮起来拓展作业1、生活中小手电的用途2、你能将这个小手电改造成用其他能源做的小手电吗?六、恐龙化石知识要点:1,恐龙生活的三个时期: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2,恐龙出现于三叠纪,在白垩纪灭绝3,恐龙化石的形成:恐龙死后,身体中的软组织腐烂消失,骨骼等坚硬组织沉积在泥沙中,经过长时间以后骨骼石化得以保存4,了解恐龙的种类和不同恐龙的特征,认识一些常见的恐龙拓展作业:1,收集一些关于恐龙的相关知识、故事或图片,与同学分享2,完成课本第5页的探究实验七、龙卷风知识要点:1,龙卷风的特点:上粗下细呈漏斗状2,龙卷风形成的原因: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冷热空气对流形成龙卷风3,龙卷风的种类:陆龙卷,海龙卷,火龙卷拓展作业:1,遇到龙卷风我们应该怎么做?(趴在低洼处)2,生活中有哪些热空气会上升的例子?(孔明灯,热气球,走马灯,温泉冒热汽)八、啄木鸟知识要点:1、认识重力:任何物体都会受到地球对它的吸引力,也就是重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讲无限长廊景观盆
一、小牛顿视野
无限长廊在颐和园万寿山南麓沿昆明湖北岸构筑。
始建于清代乾隆十五年,东起邀月门,西至石丈亭,中间穿过排云门,两侧对称点缀着留佳、寄澜、秋水、淸遥四座重檐八角攒尖亭。
象征春夏秋冬四季,全长728米,共273间。
它的长度和丰富的彩画在1990年就被收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
二、小牛顿知识库
1.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
3.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像和物的连线
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三、观察、实验与记录
1.实验器材:
两片平面镜(一片带孔、一片不带孔)、描图纸一张、长廊
图片一张、纸模型一张、蜡烛一支、量角器、三角板、铅笔。
2.实验目的:
了解光的反射。
3.科学DIY:
(1)粘胶,将纸模型镂空处内侧粘上一圈双面胶条。
(2)贴纸,将描图纸固定在粘胶处。
(3)折盒,将纸模型折叠好上方口不封。
(4)粘镜,将长廊图片和镜子粘在一起。
(5)插镜,将带图片的镜子和带孔的镜子分别插进盒内并固定好。
(6)完成,最后把盒子封好就可以实验了。
4.实验记录:
实验条件实验现象
两面镜子成平面 1个像
两面镜子成钝角 2个
两面镜子成直角 3个
两面镜子成锐角多个
实验结论所成像的个数与两面镜子的夹
角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