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顿科学实验班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小牛顿知识点总结

小牛顿知识点总结

小牛顿知识点总结小牛顿是一种儿童学习方法,旨在通过启发式教育和寓教于乐的方式,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科学和工程等领域的知识。

小牛顿课程设计灵感来源于新颖的教学方式和认知科学,旨在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牛顿的学习内容涵盖了许多领域,包括数学、科学、工程、编程和艺术等。

通过有趣的实践活动和项目,孩子们可以学习到丰富的知识,并培养自己在各个领域的技能。

下面将从这几个方面对小牛顿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介绍。

数学知识在小牛顿的数学课程中,孩子们将学习到基本的算术操作,如加减乘除,以及分数、小数、百分数、整数等概念。

通过实际操作和游戏,他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些数学知识,并且对数学产生兴趣和信心。

此外,小牛顿还注重培养孩子们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孩子们需要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推理和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种训练对于孩子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是非常有益的。

科学知识科学是小牛顿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孩子们将学习到大自然界的奥秘和规律。

不仅仅是理论知识,小牛顿更注重让孩子们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索科学的奥妙。

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他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科学理论,并培养对科学的好奇心和热爱。

在小牛顿的科学课程中,孩子们将接触到各种实验和项目,如水循环实验、简单机械制作、植物生长观察等。

这些实践活动既能够增强他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也能够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验精神。

工程知识工程知识是小牛顿课程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工程项目和实践活动,孩子们将学习到基本的工程原理和技能。

他们将亲自动手制作一些小型的机械装置或者自制玩具,以此来了解工程的实际应用和原理。

在工程课程中,孩子们需要从实际问题出发,进行设计、制作和测试,这种流程式的学习方法不仅可以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也可以培养他们对工程科学的兴趣和理解。

编程知识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编程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技能,小牛顿也将编程知识融入到了课程中。

小牛顿的科学探索

小牛顿的科学探索

小牛顿的科学探索在小牛顿的科学课堂上,孩子们总是满怀好奇,积极参与各种实验和观察活动。

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探索着科学的奥秘,培养着对自然的热爱和求知的激情。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起回顾小牛顿在科学探索中的一些精彩瞬间。

第一章:发现物体的性质小牛顿的科学课程始于对物体的性质的观察和研究。

一次小实验引发了孩子们对物体的密度和浮沉原理的思考。

学生们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了小船,并在水池中尝试,观察它们的浮沉情况。

通过这个实验,他们发现了会浮在水面上的物体通常比水的密度小,而会沉下去的物体通常比水的密度大。

第二章:了解生物的特点在学习生物科学的过程中,小牛顿的学生们研究了树叶的结构和功能。

他们用显微镜观察了树叶的细胞,并学习了光合作用的过程。

通过观察和分析,他们发现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而光合作用是植物进行能量转化的重要过程。

第三章:探索力学力学是小牛顿科学课程中的重要一环。

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小规模的力学实验。

他们学习了弹簧的伸缩性,明白了弹簧的伸长与外力的关系。

同时,他们还讨论了运动的原理,如摩擦力、重力和空气阻力。

通过这些实验,孩子们不仅理解了力学的基本概念,还锻炼了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四章:掌握化学实验在小牛顿的化学课程中,许多有趣的实验都让孩子们兴奋不已。

一次实验中,他们学习了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孩子们尝试了不同的酸碱溶液的混合以观察反应的变化。

通过他们的努力,他们发现酸和碱可以中和,生成盐和水。

他们还了解到酸和碱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洗衣粉、洗洁精等。

第五章:观察天体在小牛顿的天文课程中,孩子们通过天文望远镜观察星星和行星。

他们学习了星座的形成和运动规律。

孩子们尝试绘制星座,通过对比观察时的天空图和星座图,锻炼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他们还通过实验,了解了月球的阴晴圆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等基本知识。

结语:小牛顿的科学探索课程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展示、实践和探索科学的平台。

孩子们获得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培养了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小牛顿科学实验班知识点总结

小牛顿科学实验班知识点总结

小牛顿科学实验班知识点总结1.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学生需要了解自然界的基本规律,如物理学中的牛顿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化学中的元素周期表和物质的性质变化等,生物学中的生物分类和遗传学等。

这些基础知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实验中的现象和结果。

2.科学实验方法:学生需要学会使用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记录、分析和推理等。

他们需要学会制定实验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并且进行实验操作。

同时,他们还需要学会整理和解读实验数据,总结实验的结论。

3.科学研究报告:在科学实验中,学生需要撰写科学研究报告。

这包括对实验目的、方法和结果的描述,以及对实验结论的解释。

学生需要学会用科学的语言和逻辑思维来表达和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

4.科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方法:学生应该具备提出科学问题的能力,并且学会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等方法来解决问题。

他们需要学会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并能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5.科学仪器和设备的使用:学生需要学会使用科学实验中常见的仪器和设备,如显微镜、天平、实验室玻璃仪器等。

他们需要了解这些仪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并且能够正确操作和维护。

6.实践操作技巧:学生需要注意实验操作中的安全问题,如化学品的储存和使用、实验室的卫生和安全等。

他们需要学会正确、精确地进行实验操作,并且能够处理实验中的意外情况。

7.科学伦理:学生需要遵守科学研究的伦理规范,如诚实、公正、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等。

他们需要学会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并且应该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总之,小牛顿科学实验班的知识点涉及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科学实验方法和技巧、科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方法、科学仪器的使用和科学伦理等方面。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能够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并且能够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

小牛顿科学实验记录-音乐投币盒

小牛顿科学实验记录-音乐投币盒

第一讲音乐投币盒
一、小牛顿视野
了解储钱罐知识和它以前的名字“扑满”,以及“扑满”名字的来历。

二、小牛顿知识库
了解音乐盒发声的原理。

发声奥秘之一:集成电路
发声奥秘之二:电流
发声奥秘之三:小铁片、硬币
三、观察、实验与记录
1.实验器材:
音乐投币盒套件、硬纸片、硬币、纸币。

2.实验目的:
验证影响音乐投币盒发出音乐的原因。

3.科学DIY
(1)粘胶,在集成电路、蜂鸣片、盒口处分别粘上双面胶条。

(2)固定,将电路部分固定在盒盖上,并把两根导线分别粘在盒盖两边的胶条上。

(3)粘铁片,把两片铁片分别粘在两端双面胶上。

(铁片与导体直接接触)
(4)封盒,把卡纸折成盒子,小小的音乐投币盒就完成
了。

4.实验记录:
实验条件实验现象硬币
纸币
铁片
纸片
导线与铁片接触
导线与铁片不接触
结论。

小牛顿的知识点总结

小牛顿的知识点总结

小牛顿的知识点总结编程知识小牛顿的编程知识主要包括基本的编程概念、算法和程序设计。

它通过图形化的编程语言让孩子们学习如何编写程序、控制机器人的动作,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编程知识的重点包括:顺序结构、循环结构、条件结构、函数封装、递归等。

小牛顿通过丰富的编程任务和挑战,让孩子们逐步掌握这些知识,并将它们运用到实际的问题当中。

科学知识小牛顿还涉及到丰富的科学知识,包括生物、化学、物理等多个领域。

它通过有趣的实验和科学知识问答,让孩子们对科学产生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

在生物方面,小牛顿介绍了植物和动物的基本知识,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孩子们了解它们的生长过程、生存环境等;在化学方面,小牛顿通过简单的化学实验,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化学反应和物质变化;在物理方面,小牛顿介绍了力、能量、运动等基本物理概念,通过实验让孩子们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和应用。

数学知识小牛顿也涉及到丰富的数学知识,包括基本的算术、几何、代数等内容。

它通过有趣的数学游戏和挑战,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

数学知识的重点包括:加减乘除、比例关系、图形分类、方程求解等。

小牛顿通过丰富的数学题目和游戏,让孩子们逐步掌握这些知识,并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思维能力小牛顿还通过编程任务、科学实验、数学挑战等方式培养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它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任务和挑战,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潜力。

小牛顿还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通过合作编程、合作实验等形式,让孩子们学会倾听、表达和互相帮助。

总结小牛顿作为一款智能编程机器人,致力于为儿童提供一种全方位、多元化的学习方式。

它不仅涵盖了编程、科学、数学等多个学科知识,还注重培养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乐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潜力。

通过小牛顿的学习,孩子们可以在玩中学,在学习中成长,成为具有创造力、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未来人才。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知识清单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知识清单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知识清单一、牛顿第一定律的发现历程在物理学的发展长河中,牛顿第一定律的发现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早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对物体的运动进行了思考和研究。

他认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如果力消失了,物体的运动就会停止。

这一观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人们所接受。

然而,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运动的认识逐渐深入。

伽利略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和观察,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提出了质疑。

他设计了一个斜面实验,让小球从一个斜面滚下,再滚上另一个斜面。

通过改变斜面的坡度,他发现小球在第二个斜面上上升的高度逐渐降低,但运动的距离却越来越远。

伽利略由此推断,如果斜面是光滑的,没有摩擦力,小球将会永远运动下去。

笛卡尔在伽利略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对于运动的认识。

他认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

最终,牛顿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上进行了总结和归纳,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的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

二、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解读牛顿第一定律包含了两个重要的概念:惯性和力。

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

质量是衡量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质量越小,惯性越小。

例如,一辆重型卡车比一辆小型轿车更难改变运动状态,就是因为重型卡车的质量大,惯性大。

力则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当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其运动状态会发生改变,可能从静止变为运动,或者从运动变为静止,也可能改变运动的速度大小或方向。

三、牛顿第一定律的适用范围牛顿第一定律适用于宏观、低速的物体。

在微观世界中,量子力学的规律起主导作用,牛顿第一定律不再适用。

在高速运动的情况下,相对论效应变得显著,牛顿力学的一些结论也需要修正。

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大多数物体的运动,都可以用牛顿第一定律来描述和解释。

四、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验证虽然牛顿第一定律无法直接通过实验完全验证,因为完全不受力的情况在现实中很难实现,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近似实验来理解和验证它。

小牛顿科学实验班知识点总结

小牛顿科学实验班知识点总结

小牛顿科学实验班知识点总结小牛顿科学实验班是一种特色,针对小学生的科学实验教育课程,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实验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个实验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培养综合实践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生将学习到很多关于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知识。

物理方面的知识点在小牛顿科学实验班中,学生将会学习到关于物理方面的知识。

物理是自然科学的核心学科之一,研究的是物质的运动、能量的转化和规律性。

在这个实验班中,学生将会学习到力学、热学、光学等方面的知识。

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力的作用和物体的运动规律。

学生在力学课上将会学习到牛顿三定律、动量守恒定律等内容。

通过实验操作和探究,他们可以深入理解这些定律的原理,并且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

热学是物理学的另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热量和能量的转化。

在实验班中,学生将会进行一些实验,比如热量传递实验、热膨胀实验等,通过这些实验,他们可以了解热量的传递规律、热膨胀规律等内容。

光学是物理学的另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光的传播和光现象。

在实验班中,学生将会进行一些光学实验,比如折射实验、反射实验等,通过这些实验,他们可以了解光的传播规律、折射定律等内容。

化学方面的知识点在小牛顿科学实验班中,学生也将学习到关于化学方面的知识。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结构和变化的学科,在这个实验班中,学生将会学习到物质的组成、反应原理、化学实验操作等内容。

物质的组成是化学的基础知识之一,在实验班中,学生将会学习到各种物质的组成结构,了解物质的基本组成单元和种类。

通过实验操作,他们可以亲自操作化学实验,观察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反应原理是化学的另一个重要知识点,学生在实验班中将会学习到各种化学反应的原理和条件,了解反应速率、平衡常数等内容。

通过实验操作,他们可以探究不同化学反应的条件和原理,观察反应过程,加深对化学的理解。

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的总结大全

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的总结大全

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的总结大全牛顿运动定律必背知识点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运动状态为止。

(1)运动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2)定律说明了任何物体都有惯性。

(3)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但是建立在大量实验现象的基础之上,通过思维的逻辑推理而发现的。

它告诉了人们研究物理问题的另一种新方法:通过观察大量的实验现象,利用人的逻辑思维,从大量现象中寻找事物的规律。

(4)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不能简单地认为它是牛顿第二定律不受外力时的特例,牛顿第一定律定性地给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定量地给出力与运动的关系。

2.惯性: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1)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即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与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无关。

因此说,人们只能"利用"惯性而不能"克服"惯性。

(2)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3.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外力的合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表达式F合=ma(1)牛顿第二定律定量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即知道了力,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出物体的运动规律;反过来,知道了运动,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研究其受力情况,为设计运动,控制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

(2)对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F合=ma,F合是力,ma是力的作用效果,特别要注意不能把ma看作是力。

(3)牛顿第二定律揭示的是力的瞬间效果。

即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它的效果是瞬时对应关系,力变加速度就变,力撤除加速度就为零,注意力的瞬间效果是加速度而不是速度。

(4)牛顿第二定律F合=ma,F合是矢量,ma也是矢量,且ma与F合的方向总是一致的。

F合可以进行合成与分解,ma也可以进行合成与分解。

4.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牛顿一级一、直升飞机知识要点:1、认识弹性物体:比如橡皮筋、弹簧、蹦蹦床等都属于弹性物体。

2、了解弹性势能:当弹性物质发生形变后,会有一种能量,这种能量叫做弹性势能。

3、直升飞机动力装置:橡皮筋。

4、直升飞机工作原理:扭转的橡皮筋带动螺旋桨转动,会产生升力,当升力大于机身重力时,直升飞机就飞了。

知识分享:1、如何判断自然界中的虫子哪些是昆虫?可利用昆虫的特征。

2、分别描述人、四条腿动物以及昆虫的足迹,人和四条腿动物的行走足迹是直线,昆虫是之字形。

创新作业:画一幅图昆虫的乐园二、道闸知识要点1、齿轮的作用:齿轮可以:改变转数、改变方向、传递力2、蜗轮蜗杆齿轮的特点:具有自锁型3、道闸工作原理:转动手柄—蜗杆转动—蜗轮转动—闸杆上下拓展作业1、你见过生活中哪些不同的道闸?它们有什么作用呢?2、你能将自己的道闸变得与众不同吗?三、昆虫运动知识要点:1、识记昆虫的特征:体躯三段头、胸、腹,两对翅膀三对足,一对触角头上生,遍布全球旺家族。

2、昆虫的行走方式:以“三角形支架”结构交替前行。

行走足迹是之字形。

拓展作业知识分享:1、如何判断自然界中的虫子哪些是昆虫?可利用昆虫的特征2、分别描述人、四条腿动物以及昆虫的足迹,人和四条腿动物的行走足迹是直线,昆虫是之字形。

四、表面张力知识要点:1,当液体与气体相接触时,会形成一个表面层,在这个表面层内存在着的相互吸引力就是表面张力。

2,通过“膜力实验”,水滴呈球形,环形针可以漂浮在水面上知道表面张力确实存在。

3,通过“水酒拉力赛”实验,知道不同液体的表面张力大小不一样。

4,通过“皂角动力船”实验,知道洗涤灵可以破坏水的表面张力。

拓展作业:1,改进膜力实验器材,做出更好玩的实验,展示给爸爸妈妈看一看2,和爸爸妈妈一起查阅相关资料制作一瓶好玩的泡泡液五、自制小手电知识要点:1、知道简单电路的组成部分:电源、用电器、导线、开关2、各电器元件的作用电源—提供电能用电器—消耗电能开关—控制电能3、小手电亮起来的原因:电池提供电能—导线传输电能—开关控制电能—灯泡亮起来拓展作业1、生活中小手电的用途2、你能将这个小手电改造成用其他能源做的小手电吗?六、恐龙化石知识要点:1,恐龙生活的三个时期: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2,恐龙出现于三叠纪,在白垩纪灭绝3,恐龙化石的形成:恐龙死后,身体中的软组织腐烂消失,骨骼等坚硬组织沉积在泥沙中,经过长时间以后骨骼石化得以保存4,了解恐龙的种类和不同恐龙的特征,认识一些常见的恐龙拓展作业:1,收集一些关于恐龙的相关知识、故事或图片,与同学分享2,完成课本第5页的探究实验七、龙卷风知识要点:1,龙卷风的特点:上粗下细呈漏斗状2,龙卷风形成的原因: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冷热空气对流形成龙卷风3,龙卷风的种类:陆龙卷,海龙卷,火龙卷拓展作业:1,遇到龙卷风我们应该怎么做?(趴在低洼处)2,生活中有哪些热空气会上升的例子?(孔明灯,热气球,走马灯,温泉冒热汽)八、啄木鸟知识要点:1、认识重力:任何物体都会受到地球对它的吸引力,也就是重力。

2、认识弹性物质:弹簧、橡皮筋......3、啄木鸟模型的工作原理:啄木鸟模型因为重力下落、因为弹簧振动而敲打铁杆。

拓展作业1、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2、啄木鸟的特点。

3、啄木鸟模型的创新。

九、转圈玩偶少儿一级:课题:转圈玩偶一、知识要点:1、转圈玩偶的结构及作用:电子元件:电池——提供电能马达——动力装置导线——传输电能开关——控制电能2、转圈玩偶的工作原理:电能转化为动能,用马达轴做支点,并以此支点为中心做圆周运动二、拓展作业:1、电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2、利用所学的知识做自己喜欢的玩偶。

十、自制汽水知识要点:1,汽水(碳酸饮料)里的气体为二氧化碳2,二氧化碳无色无味比空气重;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可以用来灭火;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态形式3,小苏打与柠檬酸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

拓展作业1、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做小苏打和食醋反应的小实验,并记下实验现象和心得。

十一、拉线小车知识要点1、了解摩擦力及分类:(1)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2)摩擦力分类: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2、拉线小车的运动原理:当一端棉线受到向下的力时,另一端棉线会被梯形板折弯,造成棉线跟梯形板的接触面积增大,摩擦力也增加。

所以被折弯的棉线所受的摩擦力大于未被折弯棉线的摩擦力,使折弯一端的小车便会向上移动;而未折弯一端的小车会有些微下滑。

拓展作业1、生活中摩擦力的应用有哪些?2、如何对我们的作品进行创新呢?十二、喷气船知识要点:1、浮力和重力的关系(1)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下沉(2)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3)浮力与重力相等时物体悬浮2、认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拓展作业1、观察生活中物体的受力情况。

2、加大船的动力,创新作品。

十三、跳起的磁铁知识要点:1、磁铁的分类:条形磁铁、蹄形磁铁、U形磁铁2、磁铁有两极:南极(S)、北极(N)3、磁铁性质:同极相斥、异极相吸4、电磁铁的性质:(1)通电以后与普通磁铁具有相同的磁性(2)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电流越强磁性越强拓展作业:1、想一想怎样让我们的磁铁跳得更高呢?2、想想看,怎样才能让我们电磁铁的磁性增强呢?(例如增加线圈匝数......)十四、印花手绢知识要点:1、知道制作印花手绢的条件:溶解于酒精不溶解于水。

2、实验记录:材料记号笔白板笔水彩笔水××√酒精√√×结论:记号笔符合要求,溶解于酒精不溶解于水。

3、了解相似相溶性:凡是分子结构相似的物质,都是易于互相溶解的。

例如:水彩笔是水性的易于溶于水,记号笔是油性的,其分子结构与酒精相似所以可以溶于酒精。

拓展作业:相似相溶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课后和爸爸妈妈将另外一块做的更漂亮。

十五、自制音乐瓶知识要点: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了解声音的三大特征是:响度、音调、音色。

响度指的是声音的大小;音调指声音的高低;音色指声音的特征。

3,知道物体振动的越快,音调越高。

物体振动的越慢,音调越低。

4,自制音乐瓶制作原理:在7个管中注入不同量的水,试管中的水越多,空气柱就越短,振动的就越快,音调越高。

试管中水越少,空气柱就越长,振动的就慢,音调就低。

拓展作业:1,用自制音乐瓶吹奏两只老虎和小星星表演给爸爸妈妈。

两只老虎:1231 1231 345 345565431 565431 135 135小星星:1155665 44332215544332 1155665 4433221小牛顿二级一、自制钟表知识要点:1、钟表的认识。

a、会正确的读出钟表的时间。

b、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

2、钟表有哪些部分组成?表盘、指针、机芯、电池。

3、齿轮的作用:a、传递力;b、改变运动方向;c、改变运动速度。

4、指针为什么会有规律的走呢?电生磁,磁生能。

拓展作业:做一张一天的计划表,填上计划时间,及实际做这件事的时间,对比一下,学会珍惜时间。

二、单臂机械手知识要点:1、单臂机械手的结构:控制系统、运动系统、手部。

2、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3、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举一些生活中的杠杆:剪刀、钳子、筷子、跷跷板等。

)了解:1、杠杆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力杠杆。

(学会分辨哪些是省力杠杆,哪些是费力杠杆以及等力杠杆)拓展作业:回家重新组装机械手。

三、自制香水知识要点:1、香水的香味来自哪里?香水是混合了香精油、固定剂与酒精的液体。

香水的香味主要来自香精油。

2、香精油一般从植物和动物提炼。

3、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4、香水的制作过程:研磨、萃取、过滤、固香、装瓶。

拓展作业:利用所学的知识你能制作出不同气味的香水吗?简述一下制作过程。

四、自制听诊器知识要点:1、一切声音都是由振动产生的。

2、听诊器的结构及其作用:耳具——减小声音的损耗;皮管——传递声音;胸具——收集声音。

3、声音在不同媒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

固体>液体>空气拓展作业:更换一下听诊器胸具中的材料,找到听的更清楚的方法。

五、机械活动画知识要点:1、机械运动:自然界中,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

2、为什么两幅画中的人物运动方向不同?顺向运动作用点方向相同;对向运动作用点方向相反。

3、机械运动分为哪三类:平动、转动、振动。

(每个都举几个例子)4、机械活动画中的人物为什么可以运动?操作杆将平行运动转化为旋转。

5、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拓展作业:1、机械运动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2、利用所学的知识将我们的机械活动画进行创新六、音乐投币盒知识要点:1、串联电路:将各用电器首尾逐一顺次连接起来组成的电路叫串联电路。

2、串联电路的特点:一个元件坏了,整个电路都不能工作。

3、认识导体和绝缘体。

(会分辨生活中的导体与绝缘体)了解:1、集成电路是音乐投币盒的哪个部分。

(学生能指出来)2、安装的电池是纽扣电池。

拓展作业:1、改装一下音乐投币盒。

(例如在盒子上装饰漂亮的图案)2、投入纸币、硬币、铁片、纸片以及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判断哪个是绝缘体,哪个是导体。

七、许愿水晶知识内容:1、水晶分为天然水晶和人造水晶,它的主要化学成份是二氧化硅。

2、晶体: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呈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体。

(主要让孩子学会举几个晶体的实例,分辨晶体和非晶体。

例如食盐、白糖、味精、柠檬酸等是晶体,面粉、粉笔不是晶体。

)3、一般物体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水晶是固态。

4、水晶的形成原理:利用了结晶的方法。

结晶就是晶体在溶液中析出的过程。

拓展作业:利用生活中的原料做一瓶其它的许愿水晶。

(例如喝牛奶的玻璃瓶子、白糖)八、手提电风扇知识要点:1、空气的流动形成风。

风有大小和方向,即风力和风向。

2、电风扇是怎样工作的?电池提供的电能传递给了马达,转化为动能。

马达开始工作,从而带动扇叶转动,加速周围空气流动,形成了风。

即电能-----马达动能-----风能。

拓展作业:1、风在生活中的应用。

2、利用所学的知识将我们的风扇改装。

九、居里点知识要点:1、磁铁分为南北两极,S 代表南极,N 代表北极。

2、磁铁同级排斥,异极相吸。

3、磁铁周围存在磁场,并且磁性最强的部位在磁极。

4、磁铁的磁性并不会一直存在,当达到一定温度磁性消失,这个温度叫做居里点。

拓展作业:1、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黑板,报纸栏用磁铁吸引卡片,报纸、带磁铁的眼镜盒、耳机、音响等、磁悬浮列车)2、居里点在生活中的应用。

(在电饭锅底部,它可以让电饭锅自动的由煮饭跳到保温。

)十、小路灯知识内容:1、串联电路定义:将各用电器首尾逐一串联起来组成的电路叫串联电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