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学期科学笔记要点

四年级下学期科学笔记要点

科学笔记(下学期)班级姓名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一、骨骼1、把我们全身的骨头分成四部分--头、躯干、手臂、腿脚。

2、人体的骨头共有206块,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

头部有骨头29块,手臂有骨头64块,腿脚有骨头62块,躯干有骨头51块,一个婴儿油275块骨头。

3、和其他动物骨骼一样,人的骨骼也是又硬又结实,它们可以生长,不但能长长,还能长粗。

骨头中央的软物叫骨髓,它能制造血细胞,骨头是灰白色的。

4、骨骼主要有支撑运动、保护内脏的作用。

5、像肋骨一样保护内脏器官的骨头还有哪些?答:颅骨、胸骨、盆骨、肋骨。

二、关节1、骨与骨之间相连能够活动的地方叫关节。

2、关节有颌关节、颈关节、肩关节、腕关节、指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趾关节。

3、关节对我们的运动起到了重要作用,如果没有关节,人体就会僵硬。

4、关节的主要作用:运动、连接、缓冲。

5、关节有活动关节和固定关节。

6、关节按活动方式分为:铰链关节:肘关节、膝关节、指关节。

(屈伸:只可以向一个方向运动,不能朝反面方向运动)旋转关节:桡尺关节(旋转)球状关节:颌关节、肩关节、髋关节(既能屈伸又能旋转,还能向多个方向运动)7、最灵活的活动方式的关节是球状关节。

8、每个关节都有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三部分。

三、肌肉1、要使我们的身体动起来,仅靠骨骼是不够的,必须有肌肉的参与。

肌肉占到了人体重的40%,我们的身体有600多块肌肉。

2、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靠肌肉收缩和舒张带动骨骼运动现实的。

3、肌肉是怎样工作的?答:附着在骨头上的肌肉总是成对在一起工作,一个收缩,另一个就放松。

收缩的肌肉摸上去又紧又硬,还会变短。

如果肌肉连接着两块骨头,那么肌肉收缩时,两块骨头就会靠近。

4、人体的肌肉最多的地方是手臂、大腿、臀部,较少的是手掌、头、小腿面等地方。

5、人在不运动时哪些肌肉仍在工作?答:人在不运动时负责呼吸、心跳和消化等器官的肌肉仍在工作。

6、怎样制作手臂活动模型?答:①剪两条硬纸板,其中一条是另一条的两倍宽,把宽的硬纸板沿长边对折,把另一硬纸板的一端剪圆,夹在对折硬纸板的中间,用铆钉固定住。

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归纳

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归纳

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在这个单元中,我们首先要了解的是种子的结构和萌发过程。

种子一般由种皮、胚和胚乳组成。

胚是种子最重要的部分,它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

当种子具备了适宜的温度、水分和空气等条件时,就会萌发。

在种子萌发后,会长成幼苗。

幼苗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分、空气和土壤中的养分。

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并且具有固定植物的作用。

茎则负责运输水分和养分,同时支撑着植物的身体。

随着植物的不断生长,会开花结果。

花的结构包括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

雄蕊产生花粉,雌蕊接受花粉后,经过受精过程,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

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动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和死亡等阶段。

像蚕这样的昆虫,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这种发育过程被称为完全变态发育。

而像蝗虫等昆虫,只经过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叫做不完全变态发育。

鸡、鸭、鹅等鸟类通过产卵来繁殖后代。

哺乳动物则一般是胎生,比如猫、狗、牛等。

在动物的生长过程中,它们的身体会不断发生变化。

比如,蚕在幼虫期会不断蜕皮,身体逐渐长大。

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我们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在测量温度时,要根据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并正确读取温度计的示数。

水有三种形态:固态(冰)、液态(水)和气态(水蒸气)。

水在加热到一定温度时会沸腾,变成水蒸气;在冷却到0 摄氏度时会结冰。

冰在受热的情况下会融化成水,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小水珠。

这些变化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

第四单元磁铁磁铁具有磁性,能够吸引铁、钴、镍等金属。

磁铁有南北两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我们可以通过悬挂法或指南针来确定磁铁的南北极。

在生活中,磁铁有很多应用,比如磁悬浮列车、指南针、冰箱门的磁条等。

第五单元电路一个简单的电路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

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经过导线、用电器,回到电源的负极,形成一个闭合回路。

四年级下册科学必背知识点

四年级下册科学必背知识点

四年级下册科学必背知识点一、植物的生长变化。

1. 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新生命的。

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和胚,胚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

2. 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空气。

3. 种子萌发时,先长根,再长茎和叶。

根的生长方向是向下的,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4. 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5. 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向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6. 植物的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养料,光合作用的公式为:二氧化碳 + 水 -→淀粉(储存能量)+ 氧气。

光合作用需要阳光、叶绿体、二氧化碳和水。

7. 植物的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一朵完整的花包括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

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花药里有花粉;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子房里有胚珠。

8. 传粉是指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传粉的方式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

9. 受精是指花粉管中的精子与胚珠中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受精完成后,花瓣、雄蕊、柱头和花柱纷纷凋落,子房继续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

二、电路。

1. 电是一种能量来源,可以使灯泡发光、风扇转动等。

2. 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组成的闭合回路。

电源提供电能,如电池;用电器消耗电能,如灯泡、电动机等;导线连接电路各部分,传导电流;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3. 只有电路是通路时,电路中才有电流,用电器才能工作。

如果电路是断路(断开的电路),则没有电流,用电器不能工作。

还有一种短路情况,即不经过用电器,直接用导线把电源两极连接起来,这是很危险的,会损坏电源。

4. 电池有正负极,正极用“ + ”表示,负极用“ - ”表示。

在连接电路时,要注意电池的正负极连接正确。

5. 小灯泡由玻璃泡、灯丝、金属架和两个连接点组成。

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知识点

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知识点

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知识点1.温度计的秘密1.物体有冷有热,物体的叫温度。

2.液体温度计是根据的性质制成的。

3.水遇冷结冰后,体积会()。

A.膨胀B.不变C.缩小4.烧水时,水还没有开,就从壶里往外溢,是因为()。

A.壶里的水变多了B.水热胀冷缩了C.水受热体积膨胀5.动物油熬好后,放在碗里,本来油面是平的,过一会儿它们凝固了,为什么油面的中间会凹下去?动物油遇冷后体积缩小了,所以油面的中间会凹下去。

6.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为什么水结了冰会“胀”呢?物体一般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但是有些物体却是相反的,比如水。

水在4℃以下,随温度降低,其体积不断增大。

因此水结了冰不会缩,反而会“胀7.这是被冻裂的水管,同学们想想该怎样防止冬天水管冻裂呢?深埋在地下或是缠上“棉外衣”,保持温度。

8.用带胶塞的玻璃瓶(2),玻璃杯(2)、细塑料管(2)等材料设计一个液体热胀冷缩的实验方案。

步骤:将细塑料管插入胶塞中,玻璃瓶中分别盛满酒精、水,将胶塞塞紧在玻璃瓶口。

首先将酒精的瓶子放到热水杯中观察在放到冷水杯中观察。

同样操作装有冷水的玻璃瓶。

2.自行车胎为什么爆裂1.一般情况下,物体(液体、固体、气体)具有的性质。

不同材料的物体热胀冷缩的,在相同情况下,受热膨胀的体积最多,较多,最少。

2.冬天司机叔叔把机箱里的水放掉,原因是()。

A.水太热了B.水太多了D.水结冰会胀坏机箱3.油罐里装的油不能太满,是为了避免()。

A.油太多,油罐被压坏B.油受热膨胀溢出来4.说一说下列场景人们是怎么做的措施来防止热胀冷缩的。

5.你知道煮熟的鸡蛋怎样好剥皮吗?把煮熟的鸡蛋放入冷水后,鸡蛋受冷体积收缩。

由于蛋壳和里面部分收缩的程度不相同,所以鸡蛋壳和里面部分容易分开6.用气球、玻璃杯锥形瓶、细线冷热水等设计一个气体热胀冷缩的实验方案。

固体的热胀冷缩实验是怎样做的?将气球套到锥形瓶口用细线扎紧。

将锥形瓶的瓶体放到热水杯中观察现象、然后放到冷水杯中观察现象。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1、人体有〔206〕块骨头,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

2、我们全身的骨头分成四局部:〔头骨〕、〔躯干骨〕、〔手臂骨〕、〔腿脚骨〕。

3、人的手骨共有〔27〕块。

4、骨又硬又结实,它们可以〔生长〕,不但能〔长长〕,还能〔长粗〕。

5、骨头里有〔骨髓〕和〔血管〕,骨髓能制造〔血细胞〕。

6、骨骼具有〔运动〕、〔支撑〕、〔保护〕的作用。

7、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相连地方叫做〔关节〕。

8、人体主要关节有:〔颌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

9、关节常见的类型有:〔铰链关节〕、〔旋转关节〕、〔球状关节〕。

10、关节的运动方法与相应的关节名称:〔1〕屈伸:指关节、膝关节〔2〕旋转:肘关节〔3〕既能屈伸又能旋转:肩关节11、人体关节有〔运动〕和〔缓冲〕的作用。

12、要使我们的身体动起来,仅靠骨骼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肌肉〕的参与。

13、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关节〕而完成的。

14、人体肌肉共有〔600〕多块。

肌肉占到了人身体重量的〔40%〕。

15、附着在骨头上的肌肉总是〔成对〕在一起工作,一个〔收缩〕,另一个就〔放松〕。

16、人体静止不动时,负责〔心跳〕、〔呼吸〕的一些肌肉仍在运动。

17、经常运动的好处有:〔肌肉兴盛〕、〔体力充分〕、〔改善柔韧性〕、〔更有耐力〕…18、为了使肌肉和骨骼保.持正常工作,平常需要多吃些〔蛋白质〕和〔钙〕含量高的食品。

19、蛋白质含量高的食品有:〔鱼、虾、肉、蛋类;豆、奶类〕。

钙含量高的食品有:〔豆、奶类〕。

20、预防运动受伤的方法有:〔做好打算活动〕、〔穿戴保护器具〕、〔使用软垫〕。

第二单元《养蚕》1、蚕卵是〔椭圆形〕的,呈〔青黑色〕,中间有些凹下去。

2、刚孵出的小蚕叫〔蚁蚕〕,颜色黑黑的,像蚂蚁,只有〔两三毫米〕长。

3、蚕吃的食物主要是〔桑叶〕。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电1、电是一种常见的能量。

电在电路中流动和工作。

2、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不显示带电。

物体表面的电荷能发生转移。

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具备两个条件1、要有动力也就是电源2、要有电路,电流只能在电路中才能流动。

3、日常使用的电有交流电和直流电(干电池电)两种。

4、发电厂出的、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的交流电,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

一节普通的干电池的电压时1.5v。

人体安全用电是在36v以下。

5、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等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叫电路。

6、电从电池的一端(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负极),形成一条完整的环路,灯泡就会发光。

电路出了故障,电流就会中断,灯泡就不会亮了。

7、当电池的两端被电线直接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

短路时,电池、电线会发热变烫,会造成电池损坏。

8、电路出故障了,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出那里出了问题。

我们也可以用交换法等来破除故障,使灯泡亮起来。

9、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质,我们称为导体。

铜、铝、铁等各种金属、铅芯、人体、大地等都是导体。

利用导体可以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

10、像导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质,我们称为绝缘体。

干木头、塑料、玻璃、纸等都是绝缘体。

利用绝缘体可以阻止电流到人们不希望有电的地方。

11、开关是控制电流通、断的装置。

12、电路连接方法有两种:串联和并联。

串联的灯泡只能一齐亮或灭,并联的灯泡可以分别亮或灭。

我们家里的照明电路通常是用并联的方法连接的。

相同材料下,并联比串联的电路要亮。

13、电池可以串联和并联。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就是3V,所以把电池串联起来小灯泡会更亮些。

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电压还是 1.5V,所以小灯泡不会太亮。

四下小学科学知识点归纳

四下小学科学知识点归纳

四下小学科学知识点归纳小学四年级科学教育是培养学生基本科学素养和启发学生探索科学世界的关键时期。

本文将对小学四年级科学常见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1. 天文知识大自然中最宏伟的景象之一就是天空中的星星和行星。

在四年级的科学课程中,学生将学习以下天文知识:- 太阳系的组成:太阳、行星、卫星以及其他天体;- 行星的运行轨道:地球绕太阳的运动、月亮绕地球的运动;- 星星的分类:恒星、行星、流星、彗星等;- 太阳和地球的关系:太阳的光照、季节变化、昼夜更替等。

2. 植物知识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将学习植物的基本构造和生长过程,以下是其中的重点内容:- 植物的器官:根、茎、叶、花、果实;- 植物的生长过程:从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到新的种子形成;- 植物对光的反应:光合作用、光合产物;- 植物的繁殖方式: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

3. 動物知识四年级的学生将学习关于动物的一些基本常识,以下为其主要内容:- 动物的分类: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昆虫等;- 动物的特征:哺乳动物的哺乳方式、鸟类的羽毛、爬行动物的四肢特征等;- 典型动物的生活习性:猫科动物的捕食方式、鸟类的迁徙、昆虫的变态等;- 动物的食性:食草动物、食肉动物、杂食动物等。

4. 物质的性质在四年级的科学课程中,学生将开始接触一些基本的物质性质,以下为主要内容:- 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征:形状、容积、流动性、可压缩性等;- 物质的变化:溶解、凝固、融化、蒸发、沉淀等;- 物体与磁性:有磁性和无磁性物体的区别;- 物质的测量:长度、质量、容积等的测量方法。

5. 环境保护在四年级的科学教育中,学校开始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以下为重要内容:- 垃圾分类和回收:学生将学习如何正确分类、回收和利用废纸、废塑料、废玻璃等;- 节约能源:学生将了解节约能源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合理使用电、水等资源;- 保护动植物:学生将学习保护濒危动植物、尊重自然、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4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4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4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标题: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一、生命科学部分1. 生物的多样性- 认识动植物的主要种类,如哺乳动物、鸟类、昆虫、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等。

- 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学习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如拟态、保护色等。

- 探索生物的生命周期,了解植物从种子到成熟的过程以及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2. 人体与健康- 学习人体的基本结构,包括器官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及其功能。

- 掌握健康生活习惯的重要性,如合理饮食、充足睡眠、适度运动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二、物质科学部分1. 物质的状态变化- 理解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物质状态及其相互转化原理,如熔化、凝固、蒸发和冷凝现象。

- 通过实验观察并理解温度对物质状态变化的影响。

2. 简单机械- 认识杠杆、滑轮、斜面、轮轴等简单机械,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及作用原理。

- 初步了解力的概念,包括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平衡。

三、地球与宇宙科学部分1. 地球与月球的关系- 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昼夜交替和四季更替现象。

- 认识月相变化规律,初步探索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原因。

2. 大气与气候- 学习大气层的基本构成,了解风的形成原理和降水过程。

- 初步认识气候类型及其影响因素,理解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四、科学技术与社会部分- 引导学生关注现代科技发展,如通信技术、能源技术的应用,理解科技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

-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资源的有限性和节约资源的重要性,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以上是对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的重点梳理与总结,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引导他们运用科学知识去观察、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下学期科学知识点一、填图。

二、简答题。

1.说一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安全用电?答:(1)不要在电线上晾衣服;(2)不要在电线下放风筝;(3)不要用湿手、湿抹布擦带电设备;(4)不要超负荷用电;(5)不要在孤零零的大树下躲雨;(6)不要在高压线下玩耍;(7)不要贪便宜购买假冒伪劣电器产品。

(8)做实验时,要用干电池做电源;(9)电器的绝缘体老化了要及时更换;(10)发现电器起火,要先却断电源;(11)电器坏了,要找专业的技术人员修;2.简述植物的果实和种子是怎样形成的?答:雄蕊的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在柱头上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向下延伸到达子房里的胚珠。

花粉管中的精子和胚珠里的卵结合,花朵开始凋谢,子房逐渐膨大形成果实,子房里的胚珠形成种子。

3.你的膳食原则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讲究营养卫生?)答:(1)食物多样化,不偏食,不挑食,不然就会因为缺乏某种营养而得病;(2)进食要适量,吃得不够会导致营养不良,吃得过多会得肥胖等疾病;(3)膳食营养五搭配:主杂搭配,荤素搭配,粗细搭配,水陆搭配,多样搭配;(4)每天吃适量的水果蔬菜,每天多喝水;(5)每天吃一些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

4.面包上长出了什么?像这样的食物还能食用吗?为什么?答:(1)面包发霉是因为在它的上面生长了一种生物——霉菌,与其他生物一样,它的生长需要获取营养和适宜的生长环境。

(2)因为霉变的过程中产生的霉菌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所以发霉变质的食物是绝对不能食用的。

5. 什么是胎生动物?什么是卵生动物?举例说明。

答:(1)用胎生繁殖的动物叫做胎生动物;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做卵生动物。

(2)胎生动物:猪、牛、羊、猫、狗卵生动物:鱼、蛇、青蛙、乌龟、麻雀6. 如何鉴别矿物的软硬?。

7. 植物是用哪些方法传播种子的?8. 石英、长石、云母的特征。

(1)光泽(2)软硬(3)透明度。

9. 储存食物的方法有哪些?10. 观察变质的食物时应该注意些什么?11. 怎样辨别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12. 为什么要保护岩石和矿产资源?13. 怎样保护和合理运用矿产资源?15. 你认识哪几种岩石和矿物,写出它们各自的用途。

14. 用你所学的知识,描述一种岩石或矿物的特征。

16.把你学习了解的矿物和岩石按用途分类。

18. 我们能从食品包装上获得哪些信息?17.科学家对岩石和矿物的研究有什么意义?19. 到野外采集岩石、矿物标本时应注意哪些?20. 怎样描述矿物的特征?三、填空第一单元电1、在干燥而寒冷的天气里,用手触及门的金属把手,经常会有被电击的感觉;脱下毛衣时,经常会发出啪啪的响声;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慢慢接近头发,梳子会吸引头发;用梳子慢慢接近纸屑,梳子会吸引纸屑、;摘下羊毛织成的帽子,帽子会吸引头发;用一块羊毛制品摩擦气球的一个侧面,将气球这个侧面靠近头发,气球会吸引头发;这叫静电现象。

如图:【注:梳子与头发摩擦后,各带上不同的电荷,异种电相互吸引。

】2、将两个充气气球紧挨着悬挂在木尺上,用羊毛制品分别摩擦两个气球相互接触的部位,这时两个气球相互排斥,这是因为两个气球带上了相同的电荷(-),同种电相互排斥。

如图:3、通过实验,我们进一步发现带电气球相互靠近时会有下图三种情况:4、要想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动力,也就是电源;另一个是要有电路——电流只有在电路中才能流动。

5、学校和家里的电线、插座的电都是很危险的220V的交流电。

不要用这些电线、插座的电做实验。

实验室做实验用的是1.5V的干电池,对人体无害。

【注:36V以下为安全电压,36V以上为危险电压。

】6、在户外遇到雷雨时,不要躲在树下,更不要躲在孤零零的一棵树下。

大树容易遭到雷击。

不要靠近高压电线、铁塔、变电所。

这些带有高压电的地方。

因为5500V以上的高压电,能越过一段距离电击,使人触电死亡。

【注:同时这些高耸的物体容易带电的云产生静电感应,产生放电,使人也因此遭受雷击。

】7、电从电池的一端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如右图: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负极,形成一条完整的环路,灯泡就会发光。

电路出了故障,电流就会中断,灯泡就不会亮了。

这个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叫电路。

电路一般由电源、电线、开关、用电器组成。

8、干电池的一端是铜帽,另一端是锌壳。

当电池的这两端被电线直接连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

短路时,电池和电线就会一瞬间发热变烫,不仅灯泡不能发光,电池也会很快坏掉。

9、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用字母v表示。

常见的电路一般分并联和串联两种连接方法。

我们家里的家用电器一般都是并联的。

如下图: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就是3V。

所以小灯泡特别亮。

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电压还是1.5V。

所以小灯泡不太亮。

电路中的电压超过了小灯泡上标的1.5V,灯泡太亮会烧坏灯泡的。

10、像铜丝那样可以通过电流的物质,我们称它们为导体。

像电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我们称它们为绝缘体。

常见的导体有铁、铜、铝等;常见的绝缘体有塑料、橡胶、陶瓷等。

我们利用导体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

我们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希望有电的地方。

不要用湿布擦,也不能用湿手触摸电器和开关,因为水能导电,会发生触电事故。

我们要好好保护绝缘体。

不能让它破损漏电。

11、开关的作用是控制电流的通断。

电路出故障了,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出哪里出了问题,如图:我们也可以用替换法来排除故障,使灯泡亮起来。

如图:二单元新的生命1、油菜和凤仙花一样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组成。

油菜的花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

油菜是十字花科,有4个花瓣,6个雄蕊,1个雌蕊。

如图:2、大多数植物的花是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的,四部分完全具备的花叫做完全花。

也有四部分不完全具备的花,这些缺失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就叫做不完全花。

只有雄蕊,没有雌蕊的花是雄花。

只有雌蕊,没有雄蕊的花是雌花。

如图: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花是两性花。

开花、结果,果实里面长有种子。

植物的花承担着生产种子、繁殖新生命的任务。

3、雄蕊一般由2部分组成,上面是花药,下面是花丝。

花药里藏着许多花粉。

雌蕊一般由3部分组成。

上面是柱头,中间是花柱,最下面是子房。

柱头有粘性,能粘住花粉,雄蕊产生的花粉传播到雌蕊的柱头上,会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

胚珠受精以后,果实和种子开始成长,花朵开始凋谢。

如图:4、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有水流传播、弹射传播、风力传播,动物传播等。

油菜的果实在成熟时会突然炸裂,在炸裂的同时就将种子弹射出去,称为弹射传播,像油菜种子一样弹射传播的植物还有:绿豆、大豆、豌豆、芝麻、凤仙花、喷瓜等;栗子是通过滚动、跳动传播的;蒲公英利用风力传播种子的,利用风力传播种子的还有:芦苇、杨柳、槭树、枫树等,它们的种子都具有轻、带翅或绒毛等特点;利用水流传播的有莲蓬、椰子等;利用动物传播的有苍耳等。

如图:5、像油菜花那样由蜜蜂等虫子传播花粉的叫做虫媒花。

植物的果实中都有种子;不同植物的果实中,种子的数量、大小和形状是不同的。

同一种植物的果实中,种子的数量也是不同的。

种子萌芽需要足够的水分和空气以及适当的温度。

蚕豆种子是由种皮和胚构成的,胚包括胚根、胚芽、子叶等部分。

种皮是种子的“铠甲”,起弹射传播风传播到保护种子的作用。

胚芽发育生长后变成植物的茎和叶;胚根发育生长后变成植物的根。

种子萌芽通常是胚根先突破种皮向下生长,形成根,然后胚芽突破种皮向上生长,伸出土面形成茎和叶。

6、许多动物分为雄性和雌性。

雌性动物产的卵,必须和雄性动物产的精子结合,使卵受精,才能发育成新一代的生命。

像青蛙、鸡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卵生,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像猫、狗、兔等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胎生,用胎生繁殖的动物叫胎生动物。

鸟类的卵由卵(蛋)壳、卵(蛋)壳膜、卵(蛋)白、卵(蛋黄)黄、胚和气室等部分组成。

卵壳和卵白都具有保护卵细胞的作用,卵白还能供给胚胎发育所需要的养料和水分。

卵黄内储藏着胚胎发育的营养物质,气室储藏着空气,供胚胎发育所需要的氧气。

如图:单元食物1、按人们的生活习惯,可以把食物分成粮食、蔬菜、水果、调味品等;根据食物的来源分,可以分为来源于动物的食物(荤食)和来源于植物的食物(素食)。

食物中有蛋白质、糖类、维生素、脂肪、矿物质等营养。

淀粉是富含糖类的食物。

肥肉、芝麻等食物富含脂肪。

食物中的脂肪和糖类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蔬菜和水果里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

【注:矿物质有钙、磷、钠、镁、铁、锌等】2、食物在白纸上擦或压后留下油迹,说明这种食物中含有脂肪。

食物上滴上碘酒后变成蓝色,说明含有糖类(淀粉)。

我们也可以通过看食物包装上的信息了解它的成分。

3、蛋白质是人体肌肉、皮肤、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

含丰富蛋白质的食物有:鸡、鸭、鱼、蚕豆等。

蛋白质燃烧后有一股焦臭味。

4、膳食营养搭配原则:荤素搭配、粗细粮搭配、多种搭配、每日都吃适当的新鲜水果和蔬菜等。

5、食物储存的方法有:冷冻法、曝晒法、腌制法、密封包装法、真空包装法、高温或低温灭菌法等。

食品的特点、包装保存的方法、食品的不同配料都会影响到保质期的长短。

6、食物变质的原因是微生物引起的。

霉菌就是微生物,它的生长与繁殖需要一定的空气、水分和温度等条件。

霉菌是由孢子囊和菌丝组成的。

如图:四单元岩石和矿物1、根据岩石成因,我们可以把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

【流水冲击和携带着碎石、泥沙、动植物遗体沉积而成的岩石是沉积岩。

经过地球运动,火山喷发过程中流淌出来的岩浆形成的岩石是岩浆岩。

岩石受到一定的压力和高温而发生变化,这样形成的岩石叫变质岩。

保留有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迹的岩石是化石。

】如图:2、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花岗岩的主要由三种矿物组成:石英、长石、云母。

3、我们观察岩石的方法有看、摸、闻、掂、刻等。

我们可以观察岩石的花纹、轻重、颜色、光泽、软硬、条痕、气味等来描述岩石。

4、我们可以用指甲、铜钥匙、小钢刀等工具粗略的来检验矿物的软硬。

可把矿物分成几个等级:软-----能用指甲刻划出痕迹。

较软-----不能用指甲刻划出痕迹,但能用铜钥匙刻划出痕迹。

较硬----不能用铜钥匙刻划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刻划出痕迹。

硬----用铜钥匙、小刀都不能刻划出痕迹。

如图:5、温度冷热、风、地表变动、植物的根等都会对岩石产生变化。

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下发生变化的现象叫风化。

岩石风化后产生了沙和泥土。

6、在生活中,我们的钟表、计算机、铅笔等地方都用了岩石和矿物。

7、8、岩石和矿物是门宝贵的资源,它不可能再生,所以我们要保护、利用岩石和矿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