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地基处理及桩基技术 80

合集下载

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及桩基础施工技术分析

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及桩基础施工技术分析

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及桩基础施工技术分析摘要:建筑施工中地基和桩基施工十分关键,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和稳定性。

施工期间需要根据现场条件和设计要求灵活选择施工技术,保证建筑物施工质量,达到承载要求。

施工需要严格根据设计图纸要求进行,提前预估可能出现的施工问题,提前采取预防措施,保证建筑施工安全进行。

通过选择合理的施工技术,能够保证建筑工程顺利竣工,为工程质量和社会效益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桩基础;施工技术1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和桩基基础的地位在建筑工程中,地基基础是工程的基础,施工效果会直接影响工程稳定性,需要施工单位高度重视。

地基在建筑结构中负责承担建筑整体重量以及传重压力。

尤其是高层建筑,自重压力大,在后续使用过程中,如果不能分流受力,容易导致建筑倾斜甚至倒塌的事故。

在施工期间需要加强对地基的管理,为后续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般情况下,地基施工可以分为人工地基和天然地基。

人工地基施工成本高,施工周期长。

天然地基主要是具备岩石结构的地区,在施工期间,不需要进行加固施工,岩石强度基本满足分流实力需求。

但是,由于作业面积小,往往还需要利用人工地基施工进行加固处理。

2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和桩基础施工技术2.1高压注浆地基施工采取高压注浆施工前,先使用钻机进行钻孔处理,再实施注浆施工。

钻机钻孔前,提前平整场地,保证钻机机械设备平整,钻杆垂直于地面。

若发生偏移,偏移角度不允许超过1.5%。

对钻机工作进行检查,确定钻机正常运行,安全措施保证做到位。

完成准备工作后再进行灌浆施工。

成孔施工应当根据土质条件,合理选择成孔工艺。

若土层标准贯入值N<40,可使用钻机直接插入注浆管。

一般情况下,先使用钻井成孔施工,然后再插入灌浆管。

用钻机提前成孔,需要保证成孔的直径控制在75~130mm范围内。

完成成孔施工后,再进行注浆施工。

施工前需要检查注浆口以及输浆管,检查注浆口是否通畅,各管道是否存在泄露。

对节点进行检查,没有异常后才能进行注浆施工。

地基处理与桩基工程

地基处理与桩基工程

地基处理与桩基工程地基处理和桩基工程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它们不仅能够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同时也能够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本文将介绍地基处理和桩基工程的相关内容。

地基处理地基处理的概念地基处理是指对建筑物地基采取各种措施进行加固或改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抗沉降能力和稳定性等,并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有效使用期。

地基处理的方法地基处理包括基础加固、沉降平衡、土壤改良等多种方法。

•基础加固:是指在原有基础的基础上,加装补强物,以增加原有基础的搭载能力和改善地基土的承载性能。

•沉降平衡:是指通过构造补给土或引导沉降等方式来控制建筑物的沉降,使地基沉降平衡,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土壤改良:是通过各种加固措施对地基土进行改造,以提高地基的基本力学性能,减轻或消除地基变形和沉降现象。

地基处理的适用范围地基处理适用于地基土层具有较大的承载安全余量,可以通过改变土的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来达到加固的目的。

但是,对于土壤的化学成分、水分含量和侵蚀的程度等因素都需要进行细致的调查和分析,选择适合的地基处理方法。

桩基工程桩基工程的概念桩基工程是利用钢、木、混凝土或其他材料制成的桩体,在地下通过桩机进行钻进钻洞或预制钩桩的方式,通过固结地层来承受建筑物的重荷的一种加固地基的方法。

桩基工程的分类按桩体的材料可以分为木桩、混凝土桩、钢桩等。

按桩的工作原理分为摩擦桩和端部承载桩两种。

其中摩擦桩是利用桩与土壤间的摩擦力来承受建筑物的重荷,而端部承载桩是利用桩柱的端部承载来承受建筑物的重荷。

桩基工程的适用范围桩基工程适用于地基土层低强、变形大、地下水丰富,或者建筑物的荷载、现场条件以及地质条件要求高的情况下。

此时采用桩基工程可以有效地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从而保障建筑物的安全性。

地基处理与桩基工程的比较地基处理与桩基工程都是加固地基的方法,但是两者之间还存在着一些差异。

差异点•原理差异:地基处理是通过改变地基土的物理或化学性质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而桩基工程则是通过桩体来承受建筑物的重荷。

2017年现行施工规范大全

2017年现行施工规范大全

2017年现行施工规范大全一、地基及基础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复合地基技术规范GB/T50783-2012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4、新钢水泥土搅拌技术规程JGJ/T199-20105、建筑工程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技术规程JGJ/T211-20106、高压喷射扩大锚杆技术规程JGJ/T282-20127、组合锤法地基处理技术规程JGJ/T290-20128、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9、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程GB50086-200110、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11、复合土钉墙基坑支护技术规范GB50739-201112、建筑边坡工程鉴定及加固技术规范GB50843-20131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14、逆作复合桩基技术规程JGJ/T186-200915、钢-柔性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JGJ/T210-201016、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JGJ/T213-201017、大直径扩底灌注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JGJ/T225-201018、高层建筑筏形及箱型基础技术规程JGJ6-201119、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7-200920、混凝土预制拼装塔机基础技术规程JGJ/T197-201021、大型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301-201322、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23、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程JGJ167-200924、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50112-201325、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JGJ123-201226、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27、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34-2004二、施工技术1、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20112、混凝土基层喷浆处理技术规程JGJ/T238-20113、混凝土结构工程无机材料后锚固技术规程JGJ/T271-20124、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修复及防护技术规程JGJ/T259-20125、现浇混凝土防渗芯墙施工技术规程JGJ/T291-20126、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20117、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规程JGJ82-20118、建筑钢结构防腐技术规程JGJ/T251-20119、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10、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11、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规程JGJ108-9612、钢筋锥螺纹接头技术规程JGJ109-9613、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201014、低张拉控制应力拉索技术规程JGJ/T226-201115、钢筋锚固板应用技术规程JGJ256-201116、建筑结构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规程JGJ/T279-201217、滑动模板工程技术规范GB50113-200518、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5214-200119、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JGJ74-200320、钢框胶合板技术规程JGJ96-201121、硬泡聚氨酯保温防水工程技术规程GB50404-200722、喷涂聚脲防水工程技术规程JGJ/T200-201023、建筑外墙防水工程技术规程JGJ/T235-201124、外墙内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T261-201125、住宅室内防水工程技术规范JGJ298-201326、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T104-201127、房屋渗漏修缮技术规程JGJ/T53-201128、地下建筑工程逆作法技术规程JGJ165-201029、地下工程渗漏治理技术规程JGJ/T212-201030、预制组合立管技术规范GB50682-201131、矿物绝缘电缆敷设技术规程JGJ232-201132、建(构)筑物移位工程技术规程JGJ/T239-201133、建筑物倾斜纠偏技术规程JGJ270-2012三、主体结构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2、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20123、木结构工行施工规程GB/T50772-20124、铝合金结构工程施工规程JGJ/T216-20105、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GB50606-20106、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技术规范JGJ/T188-20097、钢筋混凝土升板结构技术规范GBJ130-908、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9、装配式大板居住建筑设计和施工规程JGJ1-91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11、轻骨料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200612、冷拔低碳钢丝应用技术规程JGJ19-201013、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2-200414、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5-201115、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14-200316、冷轧扭钢筋混凝土构件技术规程JGJ115-200617、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138-200118、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1319、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149-200620、装配箱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JGJ/T207-201021、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技术规程JGJ224-201022、预制带肋底板混凝土叠合楼板技术规程JGJ/T258-201123、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技术规程JGJ/T268-201224、钢丝网架混凝土复合板结构技术规程JGJ/T273-201225、纤维石膏空心大板复合墙体结构技术规程JGJ217-201026、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9827、轻型钢结构住宅技术规程JGJ209-201028、低层冷弯薄壁型钢房屋建筑技术规程JGJ227-201129、拱形钢结构技术规程JGJ/T249-201130、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程JGJ7-201031、索结构技术规程JGJ257-201232、胶合木结构技术规范GB/T50708-201233、古建筑木结构维护及加固技术规范GB50165-9234、轻型木桁架技术规程JGJ/T265-201235、烟囱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78-200836、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37、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及施工规范GB50156-201238、工业炉砌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1-200439、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0240、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GB5591-201041、传染病医院建筑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686-201142、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筑技术规范GB50881-201343、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GB50346-201144、实验动物设施建筑技术规范GB5447-200845、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62-200846、冰雪景观建筑技术规程JGJ247-201147、中小学校体育设施技术规程JGJ/T280-2012四、装饰装修1、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GB50327-20012、建筑内部装修防火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54-20053、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4、坡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693-20115、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GJ155-20136、倒置式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GJ230-20107、建筑遮阳工程技术规范JGJ237-20118、采光顶及金属屋面技术规程JGJ255-20129、环氧树脂自流平地面工程技术规范GB/T50589-201010、自流平地面工程技术规程JGJ/T175-200911、机械喷涂抹灰施工规程JGJ/T105-201112、塑料门窗工程技术规程JGJ103-200813、外墙饰面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JGJ126-200014、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15、金属及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33-200116、铝合金门窗工程技术规范JGJ214-201017、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范JGJ144-200418、建筑外墙外保温防火隔离带技术规程JGJ289-201219、建筑涂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JGJ/T29-201520、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2-20022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325-2010(2013年版)五、专业工程1、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GB50093-2013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2007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054、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20075、泡沫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81-20066、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7、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8、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50364-20059、太阳能供热采暖工程技术规范GB50495-200910、固定消防炮灭火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498-200911、建筑电气照明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617-201012、无障碍设施施工验收及维护规范GB50642-201113、通风及空调工程施工规范GB50738-201114、民用建筑太阳能空调工程技术规范GB50787-201215、多联机空调系统工程技术规程JGJ174-201016、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JGJ/T129-201217、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范JGJ/T176-200918、体育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技术规程JGJ/T179-200919、民用建筑太阳能光伏系统应用技术规范JGJ203-201020、被动式太阳能建筑技术规范JGJ/T267-201221、城镇燃气室内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CJJ94-2009六、施工组织管理1、建设工程监理管理规范GB/T50319-20132、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63、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4、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GB/T50358-20055、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T50430-20076、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502-20097、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检测技术管理规范GB50618-20118、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GB/T5640-20109、工程建设标准实施评价规范GB/T50884-201310、工程网络计划技术规程JGJ/T121-201511、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JGJ/T185-200912、施工企业工程建设技术标准化管理规范JGJ/T198-201013、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基础数据标准JGJ/T204-201014、建筑产品信息系统基础数据规范JGJ/T236-201115、建筑及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JGJ/T250-201116、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评价标准JGJ/T272-201217、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视频监控技术规范JGJ/T292-201218、建设电子文件及电子档案管理规范CJJ/T117-2007七、材料及应用1、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02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3、早期推定混凝土强度试验方法标准JGJ/T15-20084、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27-20015、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20066、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JGJ/T70-20097、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8、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98-20109、水泥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233-201110、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1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12、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1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1314、钢筋阻锈剂应用技术规范JGJ/T192-200915、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50290-9816、木骨架组合墙体技术规范GB/T50361-200517、水泥基灌浆料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T50448-200818、墙体材料应用统一技术规范GB50574-201019、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建设工程应用技术规范GB50608-201020、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技术规范GB/T50733-201121、防腐木材工程应用技术规范GB50828-201222、再生骨料应用技术规程JGJ/T240-201123、石膏砌筑砌体技术规程JGJ/T201-201024、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JGJ/T14-201125、植物纤维工业灰渣混凝土砌块建筑技术规程JGJ/T228-201026、装饰多孔砖夹心复合墙体技术规程JGJ/T274-201227、淤泥多孔砖应用技术规程JGJ/T293-201328、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146-9029、蒸压加气混凝土建筑应用技术规程 JGJ/T17-200830、轻骨料混凝土技术规程JGJ51-200231、清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169-200932、补偿收缩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178-200933、海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206-201034、纤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221-201035、人工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241-201136、轻型钢丝网架聚苯板混凝土构件应用技术规程JGJ/T269-201237、高强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281-201238、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283-201239、高抛免振捣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296-201340、凌渣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308-201341、混凝土结构用钢筋构件应用技术规程JGJ/T219-201042、抹灰砂浆技术规程JGJ/T220-201043、预拌砂浆应用技术规程JGJ/T223-201044、无机轻集料砂浆保温系统技术规程JGJ253-201145、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0946、建筑轻质条板隔墙技术规程JGJ/T157-200847、建筑陶瓷薄板应用技术规程JGJ/T172-2012八、检测技术1、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50152-922、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315-20113、木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T50329-20024、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34-20045、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621-20106、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784-20137、房屋建筑及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检测分类标准JGJ/T181-20098、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JGJ190-20109、建筑工程建筑面积技术规范GB/T50353-200510、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11、工程结构加固材料安全性鉴定技术规范GB50728-201112、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JGJ/T193-200913、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14、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15、后锚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08-201016、高强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规程JGJ/T294-201317、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18、锚杆锚固质量无损检测技术规程JGJ/T182-200919、建筑工程饰面砖粘结强度检验标准JGJ110-200820、红外热像法检测建筑外墙饰面砖粘结质量技术规程JGJ/T277-201221、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132-200122、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136-200123、择压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4-201124、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152-200825、建筑门窗工程检测技术规程JGJ/T205-201026、采暖通风及空调调节工程检测技术规程JGJ/T260-201127、建筑防水工程现场检测技术规范JGJ/T299-2013九、质量验收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GB/T50375-20063、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4、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550-20105、土方及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1-20126、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7、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0年版)9、钢管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68-201010、钢筋混凝土筒仓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GB50669-20111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12、铝合金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576-201013、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214、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15、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16、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1017、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18、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24-201019、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20、通风及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2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22、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10-200223、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1324、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GB50601-201025、工业炉砌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09-200726、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质量检验标准GB50312-200727、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GJ/T139-200128、住宅室内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JGJ/T304-2013十、安全卫生1、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GB/T50656-20112、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3、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GB50870-2013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5、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T77-20106、石油化工建设工程安全技术规范GB50484-20087、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8-20098、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9、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JGJ160-200810、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JGJ88-20102017年现行施工规范大全11、建筑起重机安全评估技术规程JGJ/T189-200912、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196-201013、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215-201014、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276-201215、建筑施工升降设备设施检验标准JGJ305-201316、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电安全规范GB5194-9317、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18、租赁模板脚手架维修保养技术规范GB50829-201319、液压滑动模板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65-201320、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21、液压爬升模板工程技术规程JGJ195-201022、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102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24、建筑施工木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4-200825、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26、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27、液压升降整体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83-200928、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JGJ/T194-200929、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231-201030、建筑施工竹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54-201031、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300-201332、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33、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47-200434、建筑施工现场环境及卫生标准JGJ146-200435、建筑施工作业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及使用标准JGJ184-200911 / 11。

地基加固处理及桩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精讲

地基加固处理及桩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精讲
• 主要方法:砂井堆载预压法、、塑料排水带
堆载预压法和真空预压法。
铺膜
真空预压处理软基
六、“挤”
就是先用带桩靴的工具式桩管打入土中,挤压 土壤形成桩孔,然后拔出桩管,再在桩孔中灌 人砂石或石灰、素土、灰土等填充料进行捣实, 或者随着填充料的灌入逐渐拔出桩管。
适用于松软饱和地基,其原理就是挤密土壤, 排水固结,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所以也叫挤 密桩。
3 地基加固的方法
七字方法:挖、填、换、夯、压、挤、拌
一、“挖”
就是挖去软土层,把基础埋置在承载力大的基 岩上或坚硬的土层中。这种方法当软土层不厚 时,利用坚硬的土层作为天然地基,甚为经济。
二、“填”
当软土层很厚时,而又需大面积对地基进行加 固处理时,则可在软土层上直接回填一层一定 厚度的好土,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减小软土层 的承压力。
4)夯击时落锤平稳,夯位准确,坑内积水应及时排除。 5)分段进行,从边缘向中央 6)对于高饱和度的粉土、黏性土和新饱和填土,进行
强夯时:
a、适当将夯击能量降低; b、将夯常量差适当加大; c、减少土内的水分。
五、“压”
• 利用压路机、羊足碾、轮胎碾等机械压地基
土壤,使地基压实排水固结。也可采用预压 固结法,即先在地基范围的地面上,堆置重 物预压一段时间,使地基压密,以提高承载 力,减少沉降量。注意要形成良好的排水系 统。
三、“换”
换就是将挖与填相结合,它是将基础下面 一定范围内的软弱土层挖去,而代之以人工填 筑的垫层作为持力层。
这种方法适用于软土层较厚,而仅对局部地 基进行加固处理。
垫层材料有砂石,碎石,三合土(石灰: 砂:碎砖(石)=1:2:4),三七灰土,矿 渣,素土等。

桩基施工技术要点及常见问题

桩基施工技术要点及常见问题

桩基施工技术要点及常见问题1. 桩基施工技术简介桩基施工技术是建筑领域中重要的地基处理方法之一,它通过将钢筋混凝土桩或预制桩等固定于地下,以增强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在建筑工程中,桩基施工常用于高层建筑、桥梁、挖掘设备基础等工程项目。

2. 桩基施工的主要步骤桩基施工包括工程准备、桩基设计、桩基施工、桩基检测等几个主要步骤。

首先,进行必要的工程准备,包括场地勘察、地质勘测等,以了解地基情况。

然后进行桩基设计,确定桩基的类型、长度和直径等参数。

接下来是桩基施工,包括桩孔开挖、钢筋布置、混凝土灌注等步骤。

最后进行桩基检测,检测桩基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 桩基施工技术的要点(1)桩孔开挖:桩孔开挖是桩基施工的第一步,其质量直接影响桩基的承载能力。

桩孔开挖应符合设计要求,且避免与周围建筑物或管线发生冲突。

同时,开挖后应视情况进行加固,以防坍塌和沉降。

(2)钢筋布置:钢筋布置是确保桩基强度和稳定性的关键环节。

钢筋的布置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钢筋的直径和间距等参数应符合规范。

同时,钢筋的连接应牢固可靠,确保在桩身受力时不会发生松动或断裂。

(3)混凝土灌注:混凝土灌注是桩基施工的最后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在灌注过程中,应注意混凝土的浇筑均匀和充实,以确保桩身的强度和密实度。

同时,应避免混凝土中产生气泡和杂质,以防影响桩基的质量。

4. 桩基施工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1)桩身偏斜:在桩基施工中,桩身偏斜是一个常见问题。

其原因可能是施工操作不当,或桩孔开挖过程中遇到软土或松散土层。

对于桩身偏斜问题,可以采取增加桩身长度、加固桩身等方式进行修复。

(2)桩身开裂:桩身开裂是桩基施工中另一个常见问题。

桩身开裂可能是由于混凝土配比不合理、施工班组操作不当等原因。

解决桩身开裂问题的方法包括修补裂缝、加固桩身等。

(3)承载力不足:桩基承载力不足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可能导致建筑物的倾斜或沉降。

对于承载力不足的桩基,可以通过增加桩的数量、加固工艺等方式进行处理。

2017年现行施工规范大全

2017年现行施工规范大全

2017年现行施工规范大全一、地基与基础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复合地基技术规范GB/T50783—2012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4、新钢水泥土搅拌技术规程JGJ/T199—20105、建筑工程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技术规程JGJ/T211—20106、高压喷射扩大锚杆技术规程JGJ/T282—20127、组合锤法地基处理技术规程JGJ/T290-20128、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9、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程GB50086—200110、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11、复合土钉墙基坑支护技术规范GB50739-201112、建筑边坡工程鉴定与加固技术规范GB50843-20131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14、逆作复合桩基技术规程JGJ/T186-200915、钢—柔性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JGJ/T210—201016、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JGJ/T213-201017、大直径扩底灌注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JGJ/T225—201018、高层建筑筏形与箱型基础技术规程JGJ6—201119、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7—200920、混凝土预制拼装塔机基础技术规程JGJ/T197-201021、大型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301-201322、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23、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程JGJ167-200924、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50112—201325、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JGJ123-201226、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27、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34-2004二、施工技术1、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20112、混凝土基层喷浆处理技术规程JGJ/T238—20113、混凝土结构工程无机材料后锚固技术规程JGJ/T271-20124、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修复与防护技术规程JGJ/T259-20125、现浇混凝土防渗芯墙施工技术规程JGJ/T291—20126、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20117、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规程JGJ82-20118、建筑钢结构防腐技术规程JGJ/T251—20119、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10、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11、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规程JGJ108-9612、钢筋锥螺纹接头技术规程JGJ109-9613、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201014、低张拉控制应力拉索技术规程JGJ/T226—201115、钢筋锚固板应用技术规程JGJ256—201116、建筑结构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规程JGJ/T279-201217、滑动模板工程技术规范GB50113—200518、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5214—200119、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JGJ74-200320、钢框胶合板技术规程JGJ96—201121、硬泡聚氨酯保温防水工程技术规程GB50404-200722、喷涂聚脲防水工程技术规程JGJ/T200—201023、建筑外墙防水工程技术规程JGJ/T235—201124、外墙内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T261—201125、住宅室内防水工程技术规范JGJ298—201326、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T104-201127、房屋渗漏修缮技术规程JGJ/T53-201128、地下建筑工程逆作法技术规程JGJ165-201029、地下工程渗漏治理技术规程JGJ/T212-201030、预制组合立管技术规范GB50682-201131、矿物绝缘电缆敷设技术规程JGJ232-201132、建(构)筑物移位工程技术规程JGJ/T239-201133、建筑物倾斜纠偏技术规程JGJ270-2012三、主体结构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2、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20123、木结构工行施工规程GB/T50772—20124、铝合金结构工程施工规程JGJ/T216—20105、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GB50606—20106、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技术规范JGJ/T188-20097、钢筋混凝土升板结构技术规范GBJ130—908、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9、装配式大板居住建筑设计和施工规程JGJ1-91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11、轻骨料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200612、冷拔低碳钢丝应用技术规程JGJ19-201013、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2—200414、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5-201115、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14—200316、冷轧扭钢筋混凝土构件技术规程JGJ115-200617、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138-200118、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1319、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149—200620、装配箱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JGJ/T207-201021、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技术规程JGJ224—201022、预制带肋底板混凝土叠合楼板技术规程JGJ/T258-201123、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技术规程JGJ/T268—201224、钢丝网架混凝土复合板结构技术规程JGJ/T273—201225、纤维石膏空心大板复合墙体结构技术规程JGJ217-201026、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9827、轻型钢结构住宅技术规程JGJ209—201028、低层冷弯薄壁型钢房屋建筑技术规程JGJ227—201129、拱形钢结构技术规程JGJ/T249—201130、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程JGJ7-201031、索结构技术规程JGJ257-201232、胶合木结构技术规范GB/T50708—201233、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GB50165-9234、轻型木桁架技术规程JGJ/T265-201235、烟囱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78—200836、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37、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38、工业炉砌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1-200439、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0240、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GB5591-201041、传染病医院建筑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686—201142、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筑技术规范GB50881-201343、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GB50346-201144、实验动物设施建筑技术规范GB5447—200845、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62-200846、冰雪景观建筑技术规程JGJ247-201147、中小学校体育设施技术规程JGJ/T280-2012四、装饰装修1、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GB50327-20012、建筑内部装修防火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54-20053、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4、坡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693-20115、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GJ155-20136、倒置式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GJ230—20107、建筑遮阳工程技术规范JGJ237-20118、采光顶与金属屋面技术规程JGJ255—20129、环氧树脂自流平地面工程技术规范GB/T50589—201010、自流平地面工程技术规程JGJ/T175-200911、机械喷涂抹灰施工规程JGJ/T105-201112、塑料门窗工程技术规程JGJ103—200813、外墙饰面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JGJ126—200014、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15、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33-200116、铝合金门窗工程技术规范JGJ214—201017、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范JGJ144-200418、建筑外墙外保温防火隔离带技术规程JGJ289-201219、建筑涂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JGJ/T29—201520、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2-20022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325-2010(2013年版)五、专业工程1、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GB50093—2013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2007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054、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20075、泡沫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81-20066、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7、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8、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50364—20059、太阳能供热采暖工程技术规范GB50495—200910、固定消防炮灭火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498—200911、建筑电气照明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617-201012、无障碍设施施工验收及维护规范GB50642—201113、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范GB50738—201114、民用建筑太阳能空调工程技术规范GB50787-201215、多联机空调系统工程技术规程JGJ174—201016、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JGJ/T129—201217、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范JGJ/T176-200918、体育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技术规程JGJ/T179—200919、民用建筑太阳能光伏系统应用技术规范JGJ203-201020、被动式太阳能建筑技术规范JGJ/T267—201221、城镇燃气室内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94-2009六、施工组织管理1、建设工程监理管理规范GB/T50319—20132、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63、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4、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GB/T50358—20055、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T50430-20076、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502—20097、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检测技术管理规范GB50618-20118、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GB/T5640—20109、工程建设标准实施评价规范GB/T50884—201310、工程网络计划技术规程JGJ/T121—201511、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JGJ/T185-200912、施工企业工程建设技术标准化管理规范JGJ/T198-201013、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基础数据标准JGJ/T204-201014、建筑产品信息系统基础数据规范JGJ/T236—201115、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JGJ/T250-201116、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评价标准JGJ/T272-201217、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视频监控技术规范JGJ/T292-201218、建设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CJJ/T117—2007七、材料与应用1、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02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3、早期推定混凝土强度试验方法标准JGJ/T15-20084、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27—20015、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20066、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JGJ/T70—20097、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8、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98-20109、水泥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233—201110、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1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12、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1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1314、钢筋阻锈剂应用技术规范JGJ/T192-200915、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50290—9816、木骨架组合墙体技术规范GB/T50361-200517、水泥基灌浆料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T50448-200818、墙体材料应用统一技术规范GB50574—201019、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建设工程应用技术规范GB50608—201020、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技术规范GB/T50733—201121、防腐木材工程应用技术规范GB50828—201222、再生骨料应用技术规程JGJ/T240—201123、石膏砌筑砌体技术规程JGJ/T201—201024、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JGJ/T14—201125、植物纤维工业灰渣混凝土砌块建筑技术规程JGJ/T228-201026、装饰多孔砖夹心复合墙体技术规程JGJ/T274—201227、淤泥多孔砖应用技术规程JGJ/T293-201328、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146-9029、蒸压加气混凝土建筑应用技术规程 JGJ/T17—200830、轻骨料混凝土技术规程JGJ51—200231、清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169-200932、补偿收缩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178-200933、海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206-201034、纤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221-201035、人工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241—201136、轻型钢丝网架聚苯板混凝土构件应用技术规程JGJ/T269—201237、高强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281-201238、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283—201239、高抛免振捣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296—201340、凌渣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308—201341、混凝土结构用钢筋构件应用技术规程JGJ/T219—201042、抹灰砂浆技术规程JGJ/T220—201043、预拌砂浆应用技术规程JGJ/T223-201044、无机轻集料砂浆保温系统技术规程JGJ253-201145、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0946、建筑轻质条板隔墙技术规程JGJ/T157—200847、建筑陶瓷薄板应用技术规程JGJ/T172-2012八、检测技术1、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50152-922、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315—20113、木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T50329—20024、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34-20045、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621—20106、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784—20137、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检测分类标准JGJ/T181-20098、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JGJ190-20109、建筑工程建筑面积技术规范GB/T50353-200510、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11、工程结构加固材料安全性鉴定技术规范GB50728-201112、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JGJ/T193—200913、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14、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15、后锚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08—201016、高强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规程JGJ/T294-201317、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18、锚杆锚固质量无损检测技术规程JGJ/T182-200919、建筑工程饰面砖粘结强度检验标准JGJ110-200820、红外热像法检测建筑外墙饰面砖粘结质量技术规程JGJ/T277-201221、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132-200122、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136-200123、择压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4—201124、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152—200825、建筑门窗工程检测技术规程JGJ/T205-201026、采暖通风与空调调节工程检测技术规程JGJ/T260—201127、建筑防水工程现场检测技术规范JGJ/T299—2013九、质量验收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GB/T50375—20063、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4、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550-20105、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1—20126、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7、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0年版)9、钢管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68—201010、钢筋混凝土筒仓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50669—20111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12、铝合金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576-201013、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214、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15、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16、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1017、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18、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24-201019、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20、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2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22、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10—200223、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1324、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50601-201025、工业炉砌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09—200726、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质量检验标准GB50312—200727、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GJ/T139-200128、住宅室内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JGJ/T304-2013十、安全卫生1、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GB/T50656—20112、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3、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GB50870—2013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5、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T77—20106、石油化工建设工程安全技术规范GB50484-20087、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8—20098、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9、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JGJ160-200810、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JGJ88—201011、建筑起重机安全评估技术规程JGJ/T189-200912、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196—201013、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215—201014、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276-201215、建筑施工升降设备设施检验标准JGJ305-201316、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电安全规范GB5194—9317、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18、租赁模板脚手架维修保养技术规范GB50829—201319、液压滑动模板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65—201320、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21、液压爬升模板工程技术规程JGJ195-201022、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102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24、建筑施工木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4—200825、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26、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27、液压升降整体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83-200928、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JGJ/T194-200929、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231-201030、建筑施工竹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54—201031、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300—201332、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33、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47—200434、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0435、建筑施工作业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及使用标准JGJ184—2009。

岩溶地质地基处理及桩基础施工技术

岩溶地质地基处理及桩基础施工技术

岩溶地质地基处理及桩基础施工技术发表时间:2017-12-11T10:28:40.30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26期作者:项俊宁[导读] 摘要:岩溶地区作为一种独特的地质地貌,在这种地质上进行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在地基处理中,由于岩溶地区地形地貌的复杂性,给地基施工质量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济南 250021摘要:岩溶地区作为一种独特的地质地貌,在这种地质上进行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在地基处理中,由于岩溶地区地形地貌的复杂性,给地基施工质量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关键词:岩溶地质;地基处理方法;施工技术1.前言岩溶地区地基施工中,受地形地貌的影响,地基容易出现坍塌、渗漏等问题,而一旦出现这些问题,就会给工程施工质量造成影响。

2.岩溶地质的地基处理方法2.1清爆挖填法清爆挖填是浅部岩溶地基常用的处理方法,对于浅部发育的溶洞、溶槽、溶隙、溶沟、石芽等,无论有无充填物,只要岩溶地基不稳定,即可用清爆挖填法处理。

对地基影响范围内的浅埋溶洞,如顶板稳定性不能满足工程要求,应将其挖开或爆破揭顶,洞内充填物物理力学性质不好的应予挖除、换填上砂石、块石或块石混凝土,压密夯实;对场地中石芽、溶槽突出不易做地基的部分也应爆去,并挖除充填物,换以砂石、块石。

2.2加固法岩溶地基加固法主要有注浆法或灌浆法、洞内支撑法和调整柱距法。

注浆法在矿山建设、地下工程、水电工程等行业中是加固、治水的主要方法之一,已取得十分成熟的经验,它是利用注浆机械把浆液(主要是水泥、水玻璃等)注入岩土的孔隙、裂隙和空洞中,浆液经扩散、凝固、硬化以减少岩土的渗透性,增强其强度和稳定性,达到加固地基和堵水的目的。

洞内支撑法使用范围较小,当溶洞顶板较低薄、强度不足时,在条件许可、溶洞可进入时采用附加支撑减少洞跨,以增强溶洞顶板强度和稳定性。

由于受工程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规划的限制,采用调整柱距法来加固岩溶地基适用范围并不广泛。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年版)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年版)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年版)1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1.1灌注桩后注浆技术1.2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技术1.3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复合地基技术1.4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技术1.5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1.6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1.7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技术1.8工具式组合内支撑技术1.9逆作法施工技术1.10爆破挤淤法技术1.11高边坡防护技术1.12非开挖埋管技术1.13大断面矩形地下通道掘进施工技术1.14复杂盾构法施工技术1.15智能化气压沉箱施工技术1.16双聚能预裂与光面爆破综合技术2混凝土技术2.1高耐久性混凝土2.2高强高性能混凝土2.3自密实混凝土技术2.4轻骨料混凝土2.5纤维混凝土2.6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2.7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2.8预制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接受施工技术3钢筋及预应力技术3.1高强钢筋应用技术3.2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3.3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3.4无粘结预应力技术3.5有粘结预应力技术3.6索结构预应力施工技术3.7建筑用成型钢筋制品加工与配送技术3.8钢筋机械锚固技术4模板及脚手架技术4.1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4.2钢(铝)框胶合板模板技术4.3塑料模板技术4.4组拼式大模板技术4.5早拆模板施工技术4.6液压爬升模板技术4.7大吨位长行程油缸整体顶升模板技术4.8贮仓筒壁滑模托带仓顶空间钢结构整安装施工技术4.9插接式钢管脚手架及支撑架技术4.10盘销式钢管脚手架及支撑架技术4.11附着升降脚手架技术4.12电动桥式脚手架技术4.13预制箱梁模板技术4.14挂篮悬臂施工技术4.15隧道模板台车技术4.16移动模架造桥技术5钢结构技术5.1深化设计技术5.2厚钢板焊接技术5.3大型钢结构滑移安装施工技术5.4钢结构与大型设备计算机控制整体顶升与提升安装施工技术5.5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5.6住宅钢结构技术5.7高强度钢材应用技术5.8大型复杂膜结构施工技术5.11模块式钢结构框架组装、吊装技术6机电安装工程技术6.1管线综合布置技术6.2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6.3变风量空调系统技术6.4非金属复合板风管施工技术6.5大管道闭式循环冲洗技术6.6薄壁不锈钢管道新型连接技术6.7管道工厂化预制技术6.8超高层高压垂吊式电缆敷设技术6.9预分支电缆施工技术6.10电缆穿刺线夹施工技术6.11大型储罐施工技术7绿色施工技术7.1基坑施工封闭降水技术7.2基坑施工降水回收利用技术7.3预拌砂浆技术7.4外墙自保温体系施工技术7.5粘贴式外墙外保温隔热系统施工技术7.6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7.7硬泡聚氨酯外墙喷涂保温施工技术7.8工业废渣及(空心)砌块应用技术7.9铝合金窗断桥技术7.10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7.11供热计量技术7.12建筑外遮阳技术7.13植生混凝土7.14透水混凝土8防水技术8.1防水卷材机械固定施工技术8.2地下工程预铺反粘防水技术8.3预备注浆系统施工技术8.4遇水膨胀止水胶施工技术8.5丙烯酸盐灌浆液防渗施工技术8.6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与非固化型防水粘结料复合防水施工技术8.7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技术9.抗震、加固与改造技术9.1消能减震技术9.2建筑隔震技术9.3混凝土构件粘贴碳纤维、粘钢和外包钢加固技术9.4钢绞线网片聚合物砂浆加固技术粘钢和外包钢加固技术9.5结构无损拆除技术9.6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拆除技术9.7深基坑施工监测技术9.8结构安全性监测(控)技术9.9开挖爆破监测技术9.10隧道变形远程自动监测系统9.11一机多天线GPS变形监测技术10.信息化应用技术10.1虚拟仿真施工技术10.2高精度自动测量控制技术10.3施工现场远程监控管理及工程远程验收技术10.4工程量自动计算技术10.5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实施集成应用及基础信息规范分类编码技术10.6建设项目资源计划管理技术10.7项目多方协同管理信息化技术10.8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应用技术注:第1、4、6项“※”下的子项技术,主要适用于房建外的其他土木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30道题】1.振冲法处理地基,矩形布桩S1=1.6m,S2=1.2m,桩径d=0.6m,求桩土置换率( )。

A.16.7%;B.15.4;C.17.0%;D.14.7%。

用户答案:[D] 得分:3.002.灰土换填垫层夯压密实后,应保证多长时间内不受水浸泡?()A.28天B.7天C.3天D.1天用户答案:[C] 得分:3.003.下列关于泥浆护壁灌注桩施工方法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A.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地层中均可自行造浆护壁B.灌注混凝土前应测量孔底沉渣厚度C.水下灌注混凝土时,开始灌注混凝土前导管应设隔水塞D.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严禁导管提出混凝土面并应连续施工用户答案:[A] 得分:3.004.下列叙述中哪个是正确的CFG桩概念?()A.CFG桩是在碎石桩体中掺加适量石屑、粉煤灰和水泥加水拌和,制成的一种粘结强度较高的桩体;B.CFG桩是在碎石桩体中掺加适量粉煤灰和水泥加水拌和,制成的一种粘结强度较低的桩体;C.CFG桩是在碎石桩体中掺加适量砂子、粉煤灰和水泥加水拌和,制成的一种粘结强度中等的桩体;D.CFG桩是在碎石桩体中掺加适量砂子、水泥加水拌和,制成的一种粘结强度较高的桩体。

用户答案:[A] 得分:3.005.某建筑地基采用CFG桩复合地基加固,通常条件下增厚褥垫层会对桩土荷载分担比产生影响,下述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可使竖向桩土荷载分担比增大B.可使竖向桩土荷载分担比减小C.可使水平向桩土荷载分担比增大D.可使水平向桩土荷载分担比减小用户答案:[D] 得分:0.006.下列哪种组合能较全面准确地说明可行性研究的作用?()Ⅰ、可作为该项目投资决策和编审设计任务书的依据Ⅱ、可作为该项目招聘项目法人和组织项目管理班子的依据Ⅲ、可作为向银行或贷款单位贷款和有关主管部门申请建设执照的依据Ⅳ、可作为与有关单位签订合同、协议的依据和工程勘察设计的基础Ⅴ、可作为购买项目用地的依据Ⅵ、可作为环保部门审查拟建项目环境影响和项目后评估的依据A.ⅠⅡⅣⅤB.ⅠⅢⅣⅥC.ⅠⅡⅤⅥD.ⅠⅢⅤⅥ用户答案:[B] 得分:3.007.某港湾淤泥黏土层厚3m左右,经开山填土造地填土厚8m,填土中块石大小不一,个别边长超过2.0m,现拟在填土层上建5~6层住宅,在下述地基处理措施中选择哪种方法比较合理?()A.CFG桩复合地基B.预压地基C.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D.强夯处理地基用户答案:[B] 得分:0.008.CFG桩施工采用长螺旋钻孔管内泵送混凝土成桩时,塌落度宜控制在下列哪一选项的范围内?()A.160~200mmB.120~160mmC.80~120mmD.50~80mm用户答案:[A] 得分:3.009.CFG桩复合地基中褥垫层的作用不是( )A.利于排水;B.调整桩、土竖向和水平荷载分担比;C.抗震,减震;D.保证桩、土共同承担荷载。

用户答案:[C] 得分:0.0010.水泥土旋喷桩的分类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依据设备不同分为:单管法、双管法和新二管法;B.依据设备不同分为:单管法、双管法和三轴搅拌法;C.依据喷射的形式不同分为:旋喷(固结体为圆柱状)、定喷(固结体为壁状)和摆喷(固结体为扇状)等3种基本形式;D.依据喷射的形式不同分为:旋喷、直喷和摆喷3种基本形式。

用户答案:[C] 得分:3.0011.换填法地基处理在选择材料时,下列哪种材料比较适合于处理厚层湿陷性黄土?()A.质地坚硬、性能稳定、无腐蚀性的粗粒工业废渣B.有机含量小于5%、夹有粒径小于50mm石块、碎砖的素土C.级配良好、不含植物残体垃圾的砂石D.体积配比为2:8或3:7的灰土用户答案:[D] 得分:3.0012.关于SMW工法及TRD工法下列哪个选项是错误的?()A.是利用专用的多轴深层搅拌机就地钻进切削土体,同时注入水泥浆液,经反复搅拌充分混合后,再将H型钢或钢板桩等芯材插入搅拌桩墙中,形成既能挡土又能阻水的复合型地下连续墙体。

B.SMW工法具有墙体厚度小,施工速度快,对周边环境影响小,型钢可回收,造价低廉等优点,特别适合作为软土地区深基坑的支护结构。

C.TRD工法与目前传统的单轴或多轴螺旋钻孔机所形成的柱列式水泥土地下连续墙工法没有什么不同。

型钢同样可回收。

D.TRD工法,即等厚度水泥土地下连续墙工法,是利用锯链式切割箱连续施工等厚度水泥土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

用户答案:[C] 得分:3.0013.关于夯实水泥土桩下列哪项选项是正确的?()A.夯实水泥土桩是指在地面用人工或机械采用挤土或排土方法成孔,把土料筛过后与白灰按设计比例拌合均匀后,填入孔内夯实,分层填夯,形成竖向增强体。

B.夯实水泥土桩是指在地面用人工或机械采用挤土或排土方法成孔,把土料筛过后与粉煤灰按设计比例拌合均匀后,填入孔内夯实,分层填夯,形成竖向增强体。

C.夯实水泥土桩是指在地面用人工或机械采用挤土或排土方法成孔,把土料筛过后与水泥按设计比例拌合均匀后,填入孔内夯实,分层填夯,形成竖向增强体。

D.夯实水泥土桩是指在地面用人工或机械采用挤土或排土方法成孔,把土料筛过后与生石灰和粉煤灰按设计比例拌合均匀后,填入孔内夯实,分层填夯,形成竖向增强体。

用户答案:[C] 得分:3.0014.下列地基处理方法中,哪种方法不宜用于湿陷性黄土地基?()A.砂石桩法B.换填垫层法C.强夯法D.单液硅化法或减液法用户答案:[A] 得分:3.0015.在混凝土灌注桩的检测方法中,下列哪个选项检测桩身混凝土强度、有效桩长及桩底沉渣厚度最有效?()A.低应变B.高应变C.声波透射法D.钻芯法用户答案:[D] 得分:3.0016.某基坑开挖深度为10.0m,地面以下2.0m为人工填土,填土以下18m厚为中砂细砂,含水层平均渗透系数K=1.0m/d,砂层以下为黏土层,潜水地下水位在地表下2.0m,已知基坑的等效半径r0=10.0m,降水影响半径R=76m,要求地下水位降到基坑底面以下0.5m,井点深为20.0m,基坑远离边界,不考虑周边水体的影响,问该基坑降水的用水量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A.456m3/dB.426m3/dC.388m3/dD.342m3/d用户答案:[C] 得分:0.0017.由两层锚杆锚固的排桩基坑支护结构,在其截面承载力验算时,需要计算各锚杆和桩的内力,应满足下列哪一选项的要求?()A.开挖到第二层锚杆时的内力B.张拉第二层锚杆时的内力C.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各工况的最大内力D.基坑开挖到设计基底时的内力用户答案:[C] 得分:3.0018.同样的土层,同样的深度,作用在下列哪一种支护结构上的土压力最大?()A.悬臂式混凝土桩B.刚性地下室外墙C.土钉墙D.水泥土墙用户答案:[B] 得分:3.0019.下列地基处理方法中,当场地允许时采用下列哪种方法来处理厚度较大的松散砂土地基较为有效和经济( )A.换土垫层;B.旋喷桩;C.砂土-堆载预压;D.强夯。

用户答案:[D] 得分:3.0020.某油罐拟建在深厚匀质软黏土地基上,原设计采用低强度桩复合地基,工后沉降控制值为120mm,现业主要求提高设计标准,工后沉降控制值改为80mm。

修改设计时采用下列哪一选项的措施最为有效?()A.提高低强度桩桩体的强度B.增大低强度桩的桩径C.增加低强度桩的长度D.提高低强度桩复合地基置换率用户答案:[C] 得分:3.0021.常用的基坑支护方式中不包括下列哪个选项?()A.土钉墙B.桩锚支护C.地下连续墙D.CFG桩用户答案:[D] 得分:3.0022.可行性研究的内容涉及技术、经济和社会等方面,下列各项中,属于技术方面的是( )。

A.市场分析与评价B.原材料燃料供应C.风险分析D.融资方案用户答案:[B] 得分:3.0023.采用强夯处理地基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单击夯击能达到下列哪一选项时有效加固深度可达到5.5m?()A.2000kNmB.3000kNmC.4000kNmD.5000kNm用户答案:[C] 得分:0.0024.某软土场区基坑开挖深度8m,平面尺寸较小,且邻近地下管线需要保护,要求经济合理,这种情况下选用哪种支护结构形式( )A.悬臂式排桩;B.排桩加内支撑;C.排桩加锚杆;D.土钉墙;E.地下连续墙。

用户答案:[D] 得分:0.0025.采用高压旋喷注浆法加固地基时,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产生冒浆是不正常的,应该减小注浆压力直至不冒浆B.产生冒浆是正常的,但应控制冒浆量C.产生冒浆是正常的,为确保注浆质量,冒浆量越大越好D.偶尔产生冒浆是正常的,但不应持久用户答案:[B] 得分:3.0026.关于回灌井点,不正确的是( )A.回灌井可采用井点、砂井、砂沟等;B.回灌井与降水井的距离不宜小于6m;C.回灌井宜进入稳定水面下5m,且位于渗透性强的土层中;D.通过观测水位变化对回灌水量进行调控,回灌水位不宜超过原水位标高。

用户答案:[C] 得分:3.0027.关于振冲碎石桩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振动水冲法,简称振冲法,是利用振冲器强烈水平振动和压力水冲将振冲器贯入到土层深处,使松砂地基加密,或在软弱土层中填入混凝土形成强度大于周围土的桩柱并和原地基土组成复合地基。

B.振动水冲法,简称振冲法,是利用振冲器强烈水平振动和压力水冲将振冲器贯入到土层深处,使松砂地基加密,或在软弱土层中填入碎石等无凝聚性粗粒料形成强度大于周围土的桩柱并和原地基土组成复合地基。

C.振动水冲法,简称振冲法,是利用振冲器强烈水平振动和压力水冲将振冲器贯入到土层深处,使松砂地基加密,或在软弱土层中填入水泥土形成强度大于周围土的桩柱并和原地基土组成复合地基。

D.振动水冲法,简称振冲法,是利用振冲器强烈水平振动和压力水冲将振冲器贯入到土层深处,使松砂地基加密,或在软弱土层中填入3:7灰土形成强度大于周围土的桩柱并和原地基土组成复合地基。

用户答案:[B] 得分:3.0028.可行性研究的内容涉及技术、经济和社会等方面,下列各项中,属于社会方面的是( )。

A.产品方案B.投资估算C.项目实施进度D.环境影响评价用户答案:[D] 得分:3.0029.某基坑拟采用排桩或地下连续墙悬臂支护结构,地下水位在基坑底以下,支护结构嵌入深度设计最主要由下列哪个选项控制?()A.整体稳定性B.抗倾覆C.抗水平滑移D.坑底隆起用户答案:[B] 得分:3.0030.采用强夯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要求有效加固深度为8.2m,当夯锤直径为2.2m时,根据规范,应选择下列哪组设计参数最为合适?(其中h为落距(m),M为夯锤质量(t))()A.h=20,M=25B.h=20,M=20C.h=15,M=25D.h=15,M=20用户答案:[A] 得分:3.00二、多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1.对有土方开挖基坑工程安全主要是指下列哪些选项的安全?()A.基坑支护体系的安全B.基坑临近建构筑物的安全C.交通安全D.人身安全用户答案:[AB] 得分:2.002.可行性研究的内容涉及技术、经济和社会等方面,下列基本内容中属于经济方面的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