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发电厂生产工艺流程

合集下载

火力发电厂工艺流程

火力发电厂工艺流程

火力发电厂工艺流程
火力发电厂的工艺流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 燃料供应:火力发电厂通常使用煤炭、天然气或油类等燃料进行发电。

首先需要将燃料供应到发电厂,通常通过输送带、输气管道或石油管道等方式进行输送。

2. 燃料燃烧:燃料在燃烧炉中燃烧,产生高温和高压的燃烧产物,通常包括燃烧室、锅炉和燃烧器等设备。

燃烧产生的热能会被吸收并转化为蒸汽。

3. 蒸汽发生:在锅炉中,燃烧所产生的热能会被传输到水中,使水蒸发成为高温高压的蒸汽。

蒸汽通常通过管道进入蒸汽轮机。

4. 蒸汽轮机发电:蒸汽进入蒸汽轮机,使得轮子上的叶片旋转。

蒸汽轮机连接到发电机,通过旋转的运动产生电能。

5. 冷却系统:蒸汽在蒸汽轮机发电后变为低温低压的水蒸气,需要通过冷却系统冷却后进入锅炉再次循环使用。

一般通过冷却塔或冷却水循环系统实现。

6. 废气处理:燃烧炉产生的废气中含有大量污染物,需要通过废气处理系统进行净化,达到排放标准。

7. 发电厂设备运行与维护:发电厂需要对各种设备进行监控、维修和维护工作,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和安全性。

这只是火力发电厂的基本工艺流程,不同的发电厂可能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别。

另外,一些现代化的火力发电厂还可采用超临界或超超临界锅炉技术,以提高燃烧效率和减少燃料消耗。

火力发电厂的工作流程

火力发电厂的工作流程

火力发电厂的工作流程火力发电厂是一种利用燃烧燃料产生高温高压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的设施。

它是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电力供应方式之一。

下面将详细介绍火力发电厂的工作流程。

一、燃料供给火力发电厂的第一步是将燃料供给到燃烧室。

常用的燃料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

燃料一般经过破碎、筛分和干燥等处理后,通过输送系统送入锅炉的燃烧室。

二、燃烧过程燃料在燃烧室内与空气进行充分混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烧气体。

燃烧室内的燃烧过程需要保持适当的氧气含量和燃料供给量,以确保燃料能够完全燃烧,并且不产生大量的烟尘和有害气体。

三、锅炉和热交换燃烧产生的高温燃烧气体通过锅炉,使锅炉内的水转化为高温高压蒸汽。

锅炉内的水通过循环系统不断循环,从而保持锅炉内的水位和温度稳定。

四、汽轮机发电高温高压蒸汽通过输送系统进入汽轮机,驱动汽轮机转动。

汽轮机是火力发电厂的核心设备,其运转方式分为凝汽式和过热式两种。

汽轮机的转动驱动发电机发电,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五、发电系统发电机产生的交流电经过变压器升压后,通过输电线路输送到变电站,再经过变电站的升压、配电等处理,最终供应给用户使用。

六、余热回收火力发电厂在发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余热。

为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火力发电厂通常会安装余热回收装置,将发电过程中的余热用于供热、供蒸汽或其他用途。

七、废气处理火力发电厂的燃烧过程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其中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火力发电厂需要进行废气处理,采取脱硫、脱硝等技术手段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八、水处理火力发电厂在发电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包括锅炉补水、冷却塔补水等。

为了保证水质符合要求,火力发电厂需要进行水处理,包括除盐、软化等工艺。

九、运行维护火力发电厂需要进行日常的运行维护工作,包括设备巡检、设备维修、设备更换等。

这些工作的目的是确保发电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发电效率和可靠性。

总结起来,火力发电厂的工作流程包括燃料供给、燃烧过程、锅炉和热交换、汽轮机发电、发电系统、余热回收、废气处理、水处理以及运行维护等环节。

火力发电厂的基本生产过程

火力发电厂的基本生产过程

火力发电厂的基本生产过程这里介绍的是汽轮机发电的基本生产过程。

火力发电厂的燃料主要有煤、石油(主要是重油、天然气)。

我国的火电厂以燃煤为主,过去曾建过一批燃油电厂,目前的政策是尽量压缩烧油电厂,新建电厂全部烧煤。

火力发电厂由三大主要设备——锅炉、汽轮机、发电机及相应辅助设备组成,它们通过管道或线路相连构成生产主系统,即燃烧系统、汽水系统和电气系统。

其生产过程简介如下。

1.燃烧系统燃烧系统如图2-l 所示,包括锅炉的燃烧部分和输煤、除灰和烟气排放系统等。

煤由皮带输送到锅炉车间的煤斗,进入磨煤机磨成煤粉,然后与经过预热器预热的空气一起喷入炉内燃烧,将煤的化学能转换成热能,烟气经除尘器清除灰分后,由引风机抽出,经高大的烟囱排入大气。

炉渣和除尘器下部的细灰由灰渣泵排至灰场。

2.汽水系统汽水系统流程如图2-2 所示,包括锅炉、汽轮机、凝汽器及给水泵等组成的汽水循环和水处理系统、冷却水系统等。

水在锅炉中加热后蒸发成蒸汽,经过热器进一步加热,成为具有规定压力和温度的过热蒸汽,然后经过管道送入汽轮机。

在汽轮机中,蒸汽不断膨胀,高速流动,冲击汽轮机的转子,以额定转速(3000r/min)旋转,将热能转换成机械能,带动与汽轮机同轴的发电机发电。

在膨胀过程中,蒸汽的压力和温度不断降低。

蒸汽做功后从汽轮机下部排出。

排出的蒸汽称为乏汽,它排入凝汽器。

在凝汽器中,汽轮机的乏汽被冷却水冷却,凝结成水。

凝汽器下部所凝结的水由凝结水泵升压后进入低压加热器和除氧器,提高水温并除去水中的氧(以防止腐蚀炉管等),再由给水泵进一步升压,然后进入高压加热器,回到锅炉,完成水—蒸汽—水的循环。

给水泵以后的凝结水称为给水。

汽水系统中的蒸汽和凝结水在循环过程中总有一些损失,因此,必须不断向给水系统补充经过化学处理的水。

补给水进入除氧器,同凝结水一块由给水泵打入锅炉。

3.电气系统电气系统包括发电机、励磁系统、厂用电系统和升压变电站等。

发电机的机端电压和电流随其容量不同而变化,其电压一般在10~20kV 之间,电流可达数千安至20kA。

火力发电厂的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分析

火力发电厂的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分析

⽕⼒发电⼚的⽣产⼯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分析⽕⼒发电⼚的⽣产⼯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分析以煤、⽯油或天然⽓作为燃料的发电⼚统称为⽕电⼚。

⼀、⽕电⼚的⽣产流程及特点⽕电⼚的种类虽很多,但从能量转换的观点分析,其⽣产过程却是基本相同的,概括地说是把燃料(煤)中含有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过程。

整个⽣产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①燃料的化学能在锅炉中转变为热能,加热锅炉中的⽔使之变为蒸汽,称为燃烧系统;②锅炉产⽣的蒸汽进⼊汽轮机,推动汽轮机旋转,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称为汽⽔系统;③由汽轮机旋转的机械能带动发电机发电,把机械能变为电能,称为电⽓系统。

其基本⽣产流程为:与⽔电⼚和其他类型的电⼚相⽐,⽕电⼚有如下特点:(1)⽕电⼚布局灵活,装机容量的⼤⼩可按需要决定。

(2)⽕电⼚建造⼯期短,⼀般为⽔电⼚的⼀半甚⾄更短。

⼀次性建造投资少,仅为⽔电⼚的⼀半左右。

(3)⽕电⼚耗煤量⼤,⽬前发电⽤煤约占全国煤碳总产量的25%左右,加上运煤费⽤和⼤量⽤⽔,其⽣产成本⽐⽔⼒发电要⾼3~4倍。

(4)⽕电⼚动⼒设备繁多,发电机组控制操作复杂,⼚⽤电量和运燃料燃烧的热能锅炉⾼温⾼压⽔蒸汽汽轮机机械能发电机电能变压器电⼒系统的⾏⼈员都多于⽔电⼚,运⾏费⽤⾼。

(5)汽轮机开、停机过程时间长,耗资⼤,不宜作为调峰电源⽤。

(6)⽕电⼚对空⽓和环境的污染⼤。

⼆、⽕⼒发电⼚的主要⽣产系统包括汽⽔系统、燃烧系统和电⽓系统,现分述如下:2.1汽⽔系统⽕⼒发电⼚的汽⽔系统由锅炉、汽轮机、凝汽器和给⽔泵等组成,它包括汽⽔循环、化学⽔处理和冷却⽔系汽⽔系统流程如图1-1。

⽔在锅炉中被加热成蒸汽,经过热器进⼀步加热后变成过热蒸汽,再通过主蒸汽管道进⼊汽轮机。

由于蒸汽不断膨胀,⾼速流动的蒸汽冲动汽轮机的叶⽚转动从⽽带动发电机发电。

为了进⼀步提⾼其热效率,⼀般都从汽轮机的某些中间级后抽出做过功的部分蒸汽,⽤以加热给⽔。

在现代⼤型机组中都采⽤这种给⽔回热循环。

此外在超⾼压机组中还采⽤再热循环,即把做过⼀段功的蒸汽从汽轮机的某⼀中间级全部抽出,送到锅炉的再热器中加热后再引⼊汽轮机的以后⼏级中继续膨胀做功。

火电厂工艺流程范文

火电厂工艺流程范文

火电厂工艺流程范文
一、火电厂的工艺流程
火电厂的工艺流程可以分成三个主要的环节:水的处理、燃烧和动力生产。

1、水处理:首先,火电厂要求给定的水质标准,通过去除有害物质和其他污染物,经过调节、分离、净化和稳定水,使其达到技术要求。

2、燃烧:利用燃料的燃烧,将其转化为热能,并且在发生反应过程中进行脱硫、脱硝、除尘等污染物控制工艺,以达到环境保护的要求。

3、动力生产:在发电机轴上安装汽轮机,利用水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进而经过变压变流器调节频率、相位、强度等,使电能最终输出,进行变电站,统一成系统电能供用户使用。

二、火电厂工艺流程控制
火电厂的工艺流程是由机械、电气、计算机等一系列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完成的,其主要控制系统构成如下:
1、自动化控制系统:包括汽轮机智能控制系统、炉控系统、蒸汽管道控制系统、系统构造控制系统等。

2、热力系统:包括发热系统、冷却系统、给水系统、排水系统等,用于根据台区要求调节机械能的输出。

3、电气部分:包括发电机、限流器、传动系统、分布式控制系统、电力度系统等,用于根据发电机的性能。

火力发电厂工艺流程简介

火力发电厂工艺流程简介

火力发电厂工艺流程简介火力发电厂是一种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热能,通过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再由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电力发电设备。

它是一种重要的能源供应方式,广泛应用于工业、商业和居民用电领域。

下面将对火力发电厂的工艺流程进行简要介绍。

火力发电厂的工艺流程主要分为燃烧系统、锅炉系统、汽轮机系统、发电机系统和辅助系统。

首先是燃烧系统。

燃烧系统主要由燃料处理、燃烧器和炉膛组成。

燃料处理包括燃料的储存、输送和准备,通常包括煤场、煤仓、输煤系统等设备。

燃烧器是将燃料与空气混合并点燃的设备,它能够提供所需的燃料燃烧所需的氧气。

炉膛是进行燃料燃烧的空间,它能够提供充足的燃料燃烧时间和空间,从而使燃料能够充分燃烧,释放出更多的热能。

接下来是锅炉系统。

锅炉是将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水蒸汽的设备。

锅炉系统主要由炉膛、过热器、再热器、空预器、经济器、空气与烟气系统等组成。

炉膛是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传递给水的空间,它通常采用水冷壁结构,能够有效地吸收炉膛内部的热能。

过热器是将饱和蒸汽加热至高温的设备,它能够提高蒸汽的温度和压力,提高汽轮机的效率。

再热器是将蒸汽重新加热至高温的设备,它能够提高蒸汽的温度,提高汽轮机的效率。

空预器是将燃烧产生的烟气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的设备,它能够提高锅炉的热效率。

经济器是将烟气中的余热转化为水的设备,它能够提高锅炉的热效率。

空气与烟气系统包括引风机、排风机、风管等设备,它们能够提供所需的空气和排出燃烧产生的烟气。

然后是汽轮机系统。

汽轮机是将蒸汽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设备。

汽轮机系统主要由高压缸、中压缸、低压缸和凝汽器组成。

高压缸是将高温高压蒸汽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设备,中压缸和低压缸是将中温中压和低温低压蒸汽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设备。

凝汽器是将汽轮机排出的低温低压蒸汽冷凝为水的设备,它能够回收蒸汽中的热能,提高汽轮机的效率。

接着是发电机系统。

发电机是将汽轮机输出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设备。

发电机系统主要由发电机、励磁系统和变压器组成。

火力发电厂生产工艺流程

火力发电厂生产工艺流程

火力发电厂生产工艺流程
火力发电厂生产工艺流程包括燃料供应与储存、锅炉燃烧、蒸汽发生与动力转换以及废气处理等环节。

为了产生电力,火力发电厂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工艺流程。

以下是典型的火力发电厂生产工艺流程的简要描述。

首先,火力发电厂需要提供燃料供应与储存。

燃煤电厂的燃料一般为煤炭,而燃气电厂则需要天然气或其他燃气。

燃料被送到火力发电厂的存储罐或煤堆中,然后通过输送带或其他方式送入锅炉燃烧区。

接下来是锅炉燃烧阶段。

燃料经过破碎、干燥和预处理等步骤后被送入锅炉的燃烧室中进行燃烧。

在燃烧过程中,燃料与空气混合并燃烧产生高温燃烧气体。

然后是蒸汽发生与动力转换。

在锅炉中,燃烧释放的高温气体通过锅炉管道传热给水,使水变成蒸汽。

蒸汽驱动涡轮机转动,涡轮机与发电机相连接,产生电能。

这个过程称为蒸汽动力循环。

最后是废气处理。

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包含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物质。

为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火力发电厂通常采取措施进行废气处理。

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脱硫、脱硝和除尘等。

脱硫主要是通过添加石灰石或其他脱硫剂,将二氧化硫转化为石膏等可回收材料。

脱硝则通过在燃烧过程中加入氨水或尿素,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氮气和水。

除尘则通过过滤或静电除尘等方式去除烟尘。

总结起来,火力发电厂的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燃料供应与储存、锅炉燃烧、蒸汽发生与动力转换以及废气处理等环节。

通过这些工艺流程,火力发电厂能够高效地将燃料转化为电能,并且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火电厂工艺流程

火电厂工艺流程

火电厂工艺流程火力发电厂的生产过程是一个能量转换的过程。

通常将燃料运至电厂,经输送加工后,送入锅炉进行燃烧,使燃料中的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并传递给锅炉中的水,使水变成高温高压的蒸汽,通过管道将压力和温度都较高的过热蒸汽送入汽轮机,推动汽轮机旋转作功,蒸汽参数(压力、温度)则迅速降低,最后排入凝汽器。

在这一过程中,蒸汽的热能转变为汽轮机转子旋转的机械能。

发电机与汽轮机通过联轴器连成一个整体,以3000r/min的转速旋转,发电机转子中的磁场在转动的过程中将汽轮机的机械能转变成电能。

发电机产生的电能,经变压器升压后送人输电线路送入电网提供给用户。

基本原理:电磁感应理论:任何变化的电场都要在其周转空间产生磁场,任何变化的磁场都要在其周围空间产生电场。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可以变为功,功也可以变为热,消耗一定的热量时,必产和相当数量的功,消耗一定量的功时,必出现相当数量的功。

热力学第二定律:高温物体的热能可以自动传递给低温物体,而低温物体却不能自动地传递给高温物体。

机械能可以自动转化为热能,而热能却不能自动转化为机械能。

能量转换过程:化学能转变为动能:通过锅炉完成。

动能转变为机械能:通过汽机完成。

机械能转变为电能:通过发电机完成。

三大主机及辅助系统:1、锅炉锅炉设备是火力发电厂中的主要热力设备之一。

它的任务是使燃料通过燃烧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并且以此热能加热水,使其成为一定数量和质量(压力和温度)的蒸汽。

炉膛、烟道、汽水系统(其中包括受热面、汽包、联箱和连接管道)以及炉墙和构架等部分组成的整体,称为“锅炉本体”。

2、汽轮机汽轮机本体是完成蒸汽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汽轮机组的基本部分,即汽轮机本身。

它与回热加热系统、调节保安系统、油系统、凝汽系统以及其他辅助设备共同组成汽轮机组。

汽轮机本体由固定部分(静子)和转动部分(转子)组成。

固定部分包括汽缸、隔板、喷嘴、汽封、紧固件和轴承等。

转动部分包括主轴、叶轮或轮鼓、叶片和联轴器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43MPa /435℃
0.006MPa 2005/2004 哈汽
0.008MPa 1958 上汽
0.00596MPa 1977 北重
汽机车间主设备简介2
机组编号 汽轮机型号 发电机型号 5#机 B6-35/10 QF6-2 6、7#机 B45 DA350空压 机
3.43MPa /435℃
8、9#机 CB12-35/10/3 QF12-2
汽机车间生产系统简介6

采暖水系统 采暖水系统因外网供水面积较大,分的区域较多, 在我车间大体分五段运行。1段系统1—5#网路水 泵,1#基本加热器,外加3、4#机低真空。主要 供老厂区和西住宅区。2段系统6—8、17#网路水 泵,1、2#高峰加热器,3、6#基本加热器外加3、 4#机低真空。主要供东住宅区。3段系统,9— 11#网路水泵,2#基本加热器和3、4#机低真空, 主要供东厂区。4段系统,12—14#网路水泵,4# 高峰加热器,4#基本加热器和3、4#机低真空, 主要供二住宅区。5段系统,15—16#网路水泵, 4#高峰加热器,5#基本加热器,主要供西厂区。
汽机车间生产系统简介2

1.0Mpa蒸汽系统 1.0Mpa蒸汽系统主要供铸造、锻造及东厂区(轿车)的 生产用汽,锅炉消防蒸汽,采暖期高峰加热器用汽,高 温热水用汽,以及厂区部分采暖用汽等,共分三段运行: 一段系统包括1#、2#40/10减温减压器,1#、2#机 一级抽汽,其中去铸造、锻造生产用汽以及去浴池加热 蒸汽,锅炉消防蒸汽,1#高峰加热器用汽均在该段送 出;二段系统包括5#、6#机排汽,其中去东厂区生产 用汽,2#、3#高峰加热器用汽均在该段送出;三段系 统包括7#机排汽,8#、9#机抽汽,其中去锅炉暖气、 高温热水蒸汽,去浴池加热蒸汽,去食堂蒸汽以及4# 高峰加热器所均在该段送出。
汽机车间主设备简介
机组编号 汽轮机型号 1/2#机 CC123.43/0.98/0.118
3#机 31—12
4#机 N25-35
发电机型号
额定容量 进汽参数 排汽参数 投产年份 制造厂
T212—2
12MW
3.43MPa /435℃
4H5676—2
12MW
3.43MPa /435℃
QF25—2
25MW
汽机车间生产系统简介7

高温热水系统 主要供大众、车装厂及西区重卡基地用水,高温 热水系统由六台加热器、六台高温水循环泵、二 台疏水冷却器、两台补水泵和四台疏水泵组成。 供水最大压力:1.4Mpa;供水温度:120—140℃; 回水压力:0.35±0.05Mpa;回水温度:70— 90℃


汽机车间生产系统简介3
汽机车间生产系统简介4

除氧器系统 除氧器主要用来汇集各种水源并加热至除氧器水 箱汽空间压力下对应的饱和温度除去水中的溶氧, 保证给水品质,包括1-10#除氧器,其中3#、 7#除氧器现已没有水源。汽源有除氧蒸汽,锅 排污蒸汽;主要水源有生产返回水、1-4#机凝 结水、化学车间来的除盐水、高压加热器疏水、 基本加热器疏水、高加疏水等。
汽机车间生产系统简介8
汽机车间生产系统简介

主蒸汽系统主要是把从锅炉来的蒸汽分送到各 汽轮发电机组,因阀门管路复杂。在我车间大 体分四段运行:一段系统包括1#、2#炉和1# 机(其中1#炉对应1#机);二段系统包括3#、 4#、5#炉和2#、3#机(其中3#炉对应3# 机、4#炉对应2#机);三段系统包括6#、7 #炉和4#、5#机(其中6#炉对应4#机,7# 炉对应5#机);四段系统包括8#、9#、10# 炉和7#、8#、9#机(其中9#炉对应8#机、 10#炉对应9#机)。
汽轮机结构简介

汽轮机由静止部分和转动部分组成 静止部分汽缸、喷嘴、隔板、汽封、轴承及机座等部件。
汽轮机结构简介2
汽轮机结构简介3

汽轮机转动部件的组合体称为转子,它由主轴、叶轮、 动叶、联轴器及装在轴上的其它零件组成
汽轮机生产工艺流程

从锅炉来的新蒸汽通过各炉大汽门进入到汽机主 蒸汽母管中,经各机组大汽门并顺次经过电动主 汽门、自动主汽门、调速汽门进入汽轮机内做功, 拖动发电机发电(6、7#汽轮机作为原动机拖动 空气压缩机),做过部分功的蒸汽从中间某一级 抽出供给工业(1.0MPa蒸汽)、采暖(0.12MPa 蒸汽)和回热系统用汽,其余蒸汽仍排入凝汽器 冷凝为凝结水,再经凝结水泵升压依次流过轴封 加热器、低压加热器进入除氧器,经热力除氧后 经给水泵升压经高压加热器加热送至锅炉作为锅 炉给水,经省煤器、汽包、水冷壁、汽包和过热 器即完成一个热力系统循环。(以2#机热力系 统为例)
0.6Mpa蒸汽系统 0.6Mpa蒸汽系统主要供车身油漆线用汽,包括1 #、2#、3#10/6减温减压器。 0.12Mpa蒸汽系统 0.12Mpa蒸汽系统主要供1-6#基本加热器用汽, 包括1#、2#机三级抽汽,8#、9#机的排汽及 锻造生产返回废汽。 除氧蒸汽系统 除氧蒸汽系统主要用作除氧器加热汽源,包括1 #、2#、4#机三级抽汽,3#机一、二级抽汽, 5#、6#机轴封漏汽以及在汽源不足时由1.0Mpa 或0.12Mpa来补充
汽机车间生产系统简介5

给水系统 给水系统主要供锅炉用水及部分高峰加热器的减温水。分高、低 压给水母管,可分段运行或并联运行。低压给水母管共分六段, 高压给水母管共分四段。分段运行:低压给水母管一段包括1#除 氧器带1#、2#电动给水泵。低压给水母管二段包括2#除氧器, 带3#、4#电动给水泵。低压给水母管三段包括4、5#除氧器, 带5#电动给水泵;低压给水母管四段包括6#除氧器,带6#、7 #电动给水泵。低压给水母管五段包括8#除氧器,带8#电动给 水泵。低压给水母管六段包括9#、10#除氧器,带9#、10#、 11#电动给水泵。高压给水母管一段主要供1#、2#炉用水包括: 1#、2#电动给水泵出口,1#、3#、4#电动给水泵出口,3#、 4#给水管,高压给水母管三段主要供6#、7#炉用水,包括5#、 6#、7#电动给水泵出口,5#、6#给水管,高压给水母管四段 主要供 8#、9#、10#炉用水,包括8#、9#、10#、11#电动 给水泵出口,7#、8#、9#、10#、11#给水管,其中2#、4 #、6#、9#给水管为冷水管,整个系统为11台给水泵,铭牌出 力1462.6t/h。
额定容量
进汽参数 排汽参数
6MW
3.43MPa /435℃
12MW
3.43MPa /435℃
0.8—1.3MPa
0.8—1.3MPa
0.2—0.4MPa
投产年份 制造厂
1977 青汽
1987/1988 杭汽
1989/1990 青汽
汽轮机基本工作原理

在汽轮机中蒸汽在喷嘴产生膨胀,压力降低, 速度增加,热能转变成动能。高速汽流流经动叶 片时,由于汽流方向改变,产生对叶片的冲动力, 推动叶轮旋转作功,将蒸汽的动能转变成轴旋转 的机械能

火力发电厂生产过程2
汽机车间简介



汽机车间作为动能分公司的一个重要生产单位,承担着 汽车生产所需的电、热(蒸汽、高温热水、采暖等)、 压缩空气等各种动能的供应。 车间有汽轮机九台,其中七台发电机组,(四台为凝汽 式、三台背压式)另两台直接拖动空气压缩机作原动机 用,总装机容量91MW,车间主要动能产品有: (1) 1.0Mpa蒸汽:主要供锻造、铸造及东厂区(轿车) 的生产用汽,采暖期高峰加热器用汽,高温热水用汽。 (2) 0.6Mpa蒸汽:主要供车身油漆线用汽。 (3) 0.12Mpa蒸汽:主要供1~6号基本加热器。 (4) 采暖供水:主要供五个区(a、老厂区和西住宅; b、东住宅;c、东厂区;d、二住宅;e、西厂区。) (5) 高温热水:主要供大众油漆线及车装厂用水。 (6) 压缩空气



循环水系统 主要用来冷却1-4#汽轮机排汽,1-9#机冷油器,1- 9#机空冷器(6#、7#机为空气冷却器)的冷却水, 包括1-4#塔,1-10#循环水泵,补充水源有6Km3水 库、工业水等。 工业水系统 用作循环水系统的备用水源,包括1#、2#工业升压泵, 补充水源有南湖水(在4、5#机处) 除盐水系统 化学车间将生水经过阴、阳离子床及其它设备处理后送 来的,作为除氧系统的主要补水水源。 消防水系统 主要供厂房内各消火栓用水,包括1#、2#消防水泵。
火力发电厂生产工艺流程
一汽动能公司汽机车间生产工艺简介
火力发电厂基本生产过程简介
利用燃料中所蕴藏的化学变 成机械能带动发电机发电的电厂,称为火力发 电厂。 主要包括燃烧系统,汽水系统和发电机及 其电气系统三大系统组成 汽水系统由锅炉、汽轮机、凝汽器、水泵 和加热器等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