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安全小知识

合集下载

野外生存基本常识(精选)

野外生存基本常识(精选)

野外生存基本常识(精选)野外生存基本常识(精选)在如今的都市生活中,我们日常习惯了便捷的生活方式,然而,面对突发情况或者户外探险的挑战时,了解基本的野外生存常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野外生存的基本技能和常识,帮助读者在大自然中安全度过。

一、获取安全食物的技巧1.了解野外食物:在野外,了解可食用的野生植物和动物是生存的关键。

学习区分毒蘑菇和食用蘑菇、天然毒品和有效草药等,可以避免食物中毒的危险。

2.寻找水源:水是生命之源,确保获取足够的安全饮用水至关重要。

在野外环境中,寻找水源并净化水是必不可少的技能。

3.捕猎和钓鱼:学会制造简单的捕猎工具,例如陷阱或自制的钓鱼工具,可以增加获得食物的机会。

二、建立合适的庇护所1.选择合适地点:找到避免风雨侵袭、地势平坦的地方建立庇护所。

避免潜在的危险区域,例如洪水易发地或斜坡等。

2.搜集建造材料:利用周围的天然资源,例如树枝、树皮、大石头等,建造简单的庇护所。

确保庇护所具有良好的隔热和防风效果。

3.火的重要性:建立火源不仅可以驱散风寒,还可以驱赶野兽和昆虫。

了解如何制作和维持火源,同时确保安全使用火种。

三、基本的导航技巧1.使用指南针:携带一把指南针,学会使用它来确定方向。

熟悉地图导航和地标识别的基本知识,可以避免迷失在野外。

2.观察自然标志:野外大自然中有许多形态各异的标志,例如日晷、星座、山脉等。

学会观察并利用它们来辨别方向。

3.记住回程路径:在野外行走时,要时刻注意回头观察周围环境,熟悉回程的路线,以免迷失方向。

四、应对紧急情况的急救技能1.基本急救知识:学习基本急救知识,例如止血、心肺复苏等对生命安全至关重要的措施。

携带急救包,并确保知道如何使用其中的常用工具和药物。

2.处理野外伤口:当面临野外伤口时,应及时清洗伤口,并使用适当的敷料进行包扎,以防感染和出血。

3.应对动物咬伤:在野外遭遇野生动物攻击时,要学会正确的反应。

保持冷静,并避免直接接触野生动物,尽快寻求医疗救助。

野外安全知识

野外安全知识

野外安全知识野外安全知识是人们在野外活动中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包括野外饮食、取火、选择营地、应对危险动物、防寒、防病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将介绍一些野外安全知识。

一、野外饮食在野外活动中,饮食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选择干净、卫生的水源,避免饮用污染的水。

其次,要注意食品的卫生和营养,尽量选择易消化、高能量的食物,如巧克力、坚果等。

同时,要注意饮食的卫生,避免食物中毒等问题的发生。

二、取火在野外活动中,取火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不能正确地取火,将会给整个活动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因此,要学会正确的取火方法,包括选择合适的取火工具、准备足够的燃料等。

同时,要注意火源的使用和管理,避免火灾等问题的发生。

三、选择营地选择一个合适的营地是野外活动中的重要任务。

在选择营地时,要注意周围环境的安全,避免在易受野生动物攻击的地方扎营。

同时,要注意周围是否有水源、避风的地方等,以便于生活和休息。

四、应对危险动物在野外活动中,遇到危险动物是常有的事情。

对于危险动物,如蛇、熊等,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扰它们。

如果遇到危险的情况,要学会正确的自卫方法,如用石块、木棒等反击。

同时,要注意观察动物的行为,以便于及时采取措施。

五、防寒防病在野外活动中,防寒防病是非常重要的。

要尽量选择温暖、干燥的天气进行活动,避免感冒等问题的发生。

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保持身体和心情的健康。

如果遇到身体不适的情况,要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在野外活动的情况。

总之,野外安全知识是野外活动中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

只有掌握了这些知识,才能更好地享受野外活动的乐趣和安全。

野外求生基本常识

野外求生基本常识

野外求生基本常识在野外求生中,了解基本的求生技能和知识非常重要。

无论是进行户外探险、露营、登山还是其他户外活动,掌握一些野外求生基本常识,可以帮助我们应对紧急情况,保护自己的安全。

一、遭遇紧急情况1.保持冷静:在野外遇到紧急情况时,保持冷静是最重要的。

冷静的头脑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正确的决策和应对紧急情况。

2.制定应急计划:在进行户外活动前,制定一个应急计划非常必要。

应急计划应该包括紧急情况下的行动步骤、紧急联系人以及逃生路线等信息。

3.识别风险:在野外活动过程中,及时识别和评估潜在的风险是非常重要的。

可能的风险包括天气变化、野生动物、陡峭的地形等。

4.寻求帮助: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尽快寻求帮助是至关重要的。

可以使用手机发送求救短信或电话,如果在没有信号区域则尝试寻找支援。

二、安全的野外生存1.携带必备装备:出门野外前,确保携带必要的装备,如地图、指南针、手电筒、急救包和多功能工具等。

这些装备可以帮助我们导航、应对意外伤害和处理简单修复工作。

2.熟悉环境:在野外活动前,了解目的地的地形、气候和当地环境等信息非常必要。

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行程和应对可能遇到的挑战。

3.建立营地:如果计划在野外露营,选择一个安全的地方建立营地非常重要。

避免靠近悬崖边缘、河流或其他潜在的危险区域。

4.安全饮食:在野外活动中,保证饮食安全也是非常重要的。

避免食用野生植物或动物,以免误食有毒物质。

同时,要注意保持饮食卫生,避免食物中毒。

5.保持温暖:在户外活动中,保持温暖是关键。

根据天气情况携带合适的衣物,使用防水露营装备,睡在离地面较远的睡袋中保持干燥和温暖。

三、求生技能1.取水:在野外生存中,保证饮水是至关重要的。

学会从河流或湖泊中取水,并使用过滤器或净化片进行净化,防止饮用受到污染的水源。

2.搭建庇护所:在野外遇到不利天气时,搭建一个临时庇护所是必须的。

可以使用树枝、树叶、帆布等搭建简单但坚固的庇护所,以保护自己免受恶劣天气的影响。

野外探险安全常识

野外探险安全常识

野外探险安全常识没有安全,你再健康也没有保障;没有安全,再有钱也没处花。

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应该时刻提高警惕。

其实安全隐患就在身边,许许多多,让我们一生与安全同行。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野外探险安全常识,希望有所帮助!1.不要招惹野兽例如,在非洲的博茨瓦纳乔贝国家公园,有许多自由放养的动物。

一天,有个兽医和他的助手骑摩托车在公园林间小路追逐幼象,一直在旁边关注事态的母象担心幼象会遭不测,就奔过来把兽医挑死,其助手拼命奔跑,才侥幸逃生。

又如,一个缝衣匠在做衣服时,一头象路过这里,把鼻子伸进敞开的窗户,缝衣匠随手用针扎象的鼻子。

几个月以后,这头象再次来到这条街,它在喷泉边吸满一鼻子水,到缝衣匠窗前把这个爱捉弄动物的人浇了个浑身湿透。

我们也不能把狼、虎、豹、狮等猛兽幼崽抱回来玩耍或喂养,因为猛兽嗅觉惊人,会循味而来,进行报复。

2.掌握生存本领譬如,二战期间,英国妇女朱丽娅乘坐的客机在北非热带丛林坠毁,朱丽娅幸免于难,当时她与大自然抗争,几个月后获救。

她的经验是认真选择食物;自制吊床在外露宿;不断做路标,确定前进方向,或沿小溪顺流而走;保存火种,用来煮食、取暖、照明、驱兽。

又如,1994年7月,莉迪亚在北极死里逃生。

她的经验是利用地图、指南针和地形确定前进方向;把食物均匀分配,不能一次吃光;野外探险时,要带上救生盒(像装20支香烟的硬铁皮烟盒大小)。

3.切勿疏忽大意例如,法图女探险家尼古拉·维罗多曾只身闯丛林,赤手擒毒蛇,但在疏忽大意时也步入窘境。

一天夜里,她在澳大利亚原始森林的灌木林追踪一条巨蜥,突然巨蜥消失在矮丛林中,她紧追而至,突然地面塌陷,被摔在落差几米的巨石上几乎昏厥过去,后来靠着顽强毅力才爬回几千米远的帐篷,但是左肋骨全部摔断。

另外,有位植物学家曾在20世纪50年代到福建武夷山李家坡地区考察,他在攀拉时有棵碗口般粗细的大树拦腰折断(朽木),使他飞速地向沟底滚去,在应急时刻由于死死抓住一棵檀树,才大难不死。

关于野营活动安全常识有哪些

关于野营活动安全常识有哪些

关于野营活动安全常识有哪些野营活动的地点大都远离城市,比较偏远,物质条件较差,那么野营活动安全常识有哪些呢?本文是关于野营活动安全常识有哪些,野营活动安全常识大全,希望对大家有帮助!l.要准备充足的食品和饮用水。

2.准备好手电筒和足够的电池,以便夜间照明使用。

3.准备一些常用的治疗感冒、外伤、中暑的药品。

4.要穿运动鞋或旅游鞋,不要穿皮鞋,穿皮鞋长途行走脚容易磨泡。

5.早晨夜晚天气较凉,要及时添加衣物,防止感冒。

6.活动中不随便单独行动,应结伴而行并报告老师或家长,防止发生意外。

7.晚上注意充分休息,以保证有充足的精力参加活动。

8.不要随便采摘、食用蘑菇、野菜和野果,以免发生食物中毒。

9.要有成年人组织、带领。

另外还有:宿营营地的选择及其建设是关系到全部人员休息的大问题,在营地的选择很讲究,以下是注意事项:近水:露营休息离不开水,近是选择营地的第一要素。

因此,在选择营地时应选择靠近溪流、湖潭、河流边,以便取水。

但也不能将营地扎在河滩上,有些河流上游有发电厂,在蓄水期间河滩宽、水流小,一旦放水时将涨满河滩,包括一些溪流,平时小,一旦下暴雨,都有可能发大水或山洪暴发,一定要注意防范这种问题,尤其在雨季及山洪多发区。

背风:在野外扎营,不能不考虑背风问题,尤其是在一些山谷、河滩上,应要选择一处背风的地方扎营。

还有注意帐篷门的朝向不要迎着风。

背风同时也是考虑用火安全与方便。

远崖:扎营时不能将营地扎在悬崖下面,这样很危险,一旦山上刮大风时,有可能将石头等物刮下,造成伤亡事故。

近村:营地靠近村庄有什么急事可以向村民求救,在没有柴禾、蔬菜、粮食等情况时就更为重要。

近村的同时也是近路,即接近道路,方便队伍的行动和转移。

背阴:如果是一个需要居住两天以上的营地,在好天气情况下应当选择一处背阴的地方扎营,如在大树下面及山的北面,最好是朝照太阳,而不是夕照太阳。

这样,如果在白天休息,帐篷里就不会太闷热。

防雷:在雨季或多雷电区,营地绝不能扎在高地上、高树下或比较孤立的平地上。

关于户外的安全知识有哪些

关于户外的安全知识有哪些

关于户外的安全知识有哪些 户外活动,涉及⾯⼴,影响因素众多,需要特别注重户外安全,⼩编在此整理了户外安全知识,供⼤家参阅,希望⼤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户外的安全知识 1、野外⽤⽕ 在野外尽量不要砍伐树⽊来⽣⽕,⽽⽤炉具来代替。

晚上穿⾜够的御寒⾐物,使⽤帐篷,⽤保暖性能好的睡袋,以保持⼲燥与温暖。

如果需要⽣⽕,要先确认在你所待的地⽅⽣⽕是否为合法的⾏为,并没有引发森林⽕灾的可能。

最好找朽⽊当燃料,绝对不要去折活树的树枝,更不能砍树。

把⽊炭尽量烧成灰烬,⼀旦⽕完全熄灭后,将灰烬分散撒在草丛中。

要知道,⽣⽕的痕迹总是变的越来越⼤,⽽且永远不会消失,⽕对⼟壤造成的永久伤害可以深达10厘⽶。

2、尊重野⽣动物的习性 如果对于野外环境来说,我们只是访客,那么尊重野⽣动物则是我们的职责。

由于⾷物和营养问题,许多野⽣动物都濒临灭亡,因此任何的打扰都可能会给他们的⽣存带来极⼤威胁。

喂野⽣动物虽然看着很友善,但却是⼀种⾮常不好的⾏为。

这样会使野⽣动物对⼈类有依赖性,并总是依赖于向⼈类所取⾷物,逐渐丧失他们的⽣存本能。

3、考虑其他野外活动者 这⾥指如在⼀个露营区域有其他露营者,要尽量做到不要去打扰别⼈,如搞娱乐活动等要征得别⼈的同意。

如果在村⼦附近露营,还要考虑到不要扰民,不得喧哗。

4、尊重当地民风民俗 我国幅员辽阔,历史⽂化悠久,有着许多独特的地⽅。

除上述⼀些环保法则外,我们还要特别关注对民俗民风的尊重。

⽂化的多样性和⽣态多样性⼀样具有迷⼈的魅⼒,尤其在少数民族地区,要特别注意他们的⽣活习俗和饮⾷习惯。

⼭区的原住民在特殊的环境中⽣活,他们在很多⽅⾯的想法、看法和做法都可能会与我们不⼀样,应尊重他们的⽣活习惯和⽂化传统,这将有助于我们和他们和睦相处,相互了解。

户外安全常识介绍 (⼀)树⽴风险意识 户外有风险,⼊⾏应谨慎。

参加活动前,或者参加难度较⼤、探险型的活动时,应⾸先评价⾃⾝的各种情况,看难度是否逾越了⾃⼰的能⼒,再做决定。

野外安全知识常识十条

野外安全知识常识十条

行走山林,十大安全常识别忘记!
行走山林是锻炼身体、放松心情的好去处,但是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

以下是野外安全知识常识十条。

1. 安全出行,不要独自前往。

最好有伙伴陪同,可以相互照应,万一出了意外也有人帮忙。

2. 穿着舒适,合适的鞋子很重要。

不要穿拖鞋、高跟鞋等不合适的鞋子,以免摔倒受伤。

3. 告诉别人自己去向和归来时间。

如果不幸迷路或意外,救援人员可以更快地找到你。

4. 准备好必要的装备,包括水、食物、医疗用品等。

水、特别是夏季的时候,不可缺少。

5. 找到有足够的栖身之所。

雄安草原善于利用废弃农房,各种设施比较齐全,自己会点篝火的朋友自然是首选,能在野外自己解决食宿问题。

6. 熟悉自己所处的环境和地形地貌,以免迷路。

不要走陌生的路线,以免遇到危险。

7. 不要随意触摸野生动植物,以免受伤或被毒害。

特别是在荒山野岭或丛林中,一些动植物具有很强的攻击性。

8. 注意风险,遇到急流险滩、陡峭的岩壁、泥潭等,要根据实际
情况决定是否过去。

不要轻易尝试极限运动或非法活动。

9. 在行动中保持清醒,并随时关注天气变化。

如果天气出现变化,要及时寻找避雨身处。

10. 有些地方危险,切勿贸然前往。

比如火山口、危险悬崖等,
一定要远离。

以上是野外安全知识十条,仅供参考。

行走山林,安全最重要!。

野外安全知识常识十条

野外安全知识常识十条

野外安全知识常识十条
一、野外游玩中要尽量避免远行或夜行,以免发生意外。

二、野外游玩中要戒除毒品和酒精饮料,以免受毒品和酒精的致病或危险影响。

三、野外游玩中要携带必备物品,如手电筒、水杯、绷带等,以便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及时处理。

四、野外游玩中要采取措施防止滑坡、崩塌等危险情况发生,以免受到被埋压的伤害。

五、野外游玩中要避免进入河流、湖泊等湿地,以免发生意外发生时无法抗拒流动的危险。

六、野外游玩中要注意行走中的危险,如落石、滑坡等,以便发生危险时及时调整行走路线。

七、野外游玩中,要尽量避免触碰险恶的野生动物,以免受到其攻击性的危险。

八、野外游玩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免发生焦虑状况而无法正常反应。

九、野外游玩中,要注意选择行进的方向,以免进入死角或死路。

十、野外游玩中,要尽量避免接近火山、洞穴等可能有危险的地方,以免发生意外。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安全准备1、野外作业前的准备在野外地质调查出行前,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出行目的:地质调查的出行目的是什么,要获取哪些信息,做哪些工作。

(2)出行装备:根据出行的目的,确定需要哪些特殊的装备。

(3)工作地点:此次地质调查的地点在哪里,目的地是否存在特殊环境、地质及气候。

(4)出行方式:有交通工具还是徒步,需要徒步的地段大约多少千米。

(5)起止时间:计划有几天行程,若有意外,可能会延长几天,大约几天返回。

(6)人员组合:同行者共多少人,如果是大队人马出行,有怎样的后期保障。

(7)身体状况:工作人员目前的身体状况如何,在野外期间,身体可能会出现怎样的状况,应该带上什么药品和卫生用品。

(8)气象情况:目的地的气象情况如何,工作期间是否会有恶劣的天气。

(9)特殊要求:去野外还有什么特殊目的,还应该配备什么特殊装备。

根据以上几项思考,将所有的装备品放在一起,确定用多大的背包。

最后,别忘了问自己:钱和证件等是否齐全。

2、出队前的安全准备(1)要了解工作区域的自然环境、地理、交通、治安、人文等情况。

对于工作目的地,了解的信息越多越好。

尽最大可能对天时地理有更多了解:河流的走向和流速,水的落差、速度以及有无险滩等;山有多高,坡度如何?有何种植被?树的种类与分布如何?温度如何,日夜温差多少?制定工作路线后,应使队部和项目人员都了解。

(2)在疫区工作要接种疫苗和准备预防物品。

(3)野外作业组要必须配备救生包。

(4)认真检查交通工具(包括易损备件、千斤顶、钢丝绳、铁锹、木板、拉绳等)、生产工具、通讯工具,确保性能良好,满足安全要求。

(5)在治安条件差或野兽出没的地区要做好安保工作。

(7)在少数民族地区工作进驻前要了解、学习有关风土民情知识。

(8)学习登山、攀岩、涉水、定向、找水等有关知识与技巧。

(9)有条件的应在野外工作用车、工作服、工作帽上印有明显标志。

3、分组作业前的准备(1)在准备启程出发前,应当检查食品、饮用水、火柴、药物、拉绳、生产工具、安全手册、野外工作服装等必需品是否齐备妥当。

(2)路线是否明确,气候、身体状况如何,如有气候异常要做好预防措施。

(3)配发必须的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4)再次检查交通、通讯工具性能是否良好,安全救护装备是否带齐。

(5)分组行动前要约定会合时间和地点。

二、宿营地的选择野外环境复杂多变,相对理想的宿营地应具有以下特征:(1)平坦、开阔、相对避风、便于发出包括火光在内的各种求救信号。

(2)寒冷地区向阳,炎热地区避阴。

(3)局部相对高地,周围具有排水沟。

(4)距离水源不远,可避免与动物发生冲突。

(5)如果发生交通意外,又不幸受伤,需要等待救援应该离事故地点不远,发现事故地就能发现伤员。

选择宿营地的注意事项:(1)不要在风口搭建庇护所。

(2)不要在低洼地和干涸的河道(水道)上建立营地。

(3)不要堵住野兽的通道。

(4)不要在距离水源.太近的地方扎营。

(5)不要在瀑布下面宿营。

(6)不要住在孤立的高树下面。

(7)不要在陡坡上或悬崖下,以及那些有掉落岩石、雪崩风险的地方宿营。

枯树下也不适宜宿营,以防折断时砸伤人:(8)别捅“马蜂窝”。

(9)建立雪洞或雪屋时,注意雪崩的危险。

(10)密林深处不安“家”。

三、森林火灾预防与逃生1、火灾预防(1)在林区严禁吸烟。

切勿丢弃未熄灭的烟头或烟斗灰烬。

(2)在干燥的季节,最容易发生火灾。

针叶林中的枯叶满地,内含油脂,见火就着,应当小心。

(3)野外生火,不能靠近干枯的草丛和灌木丛。

火源周围直径两米的范围内,不能有易燃物。

(4)野外生火,要在背风的地方,防止吹飞的火星或灰烬引燃周围的草树。

(5)离开营地时,彻底的把火弄灭,做到人走火熄。

(6)严禁丢弃未熄灭的烟头或烟斗灰烬。

2、扑灭小火灾如果是发生小面积的的火灾,要设法把它扑灭。

(1)如果附近有人,应派人去求救,或者呼救。

(2)灭火时可用弄湿的毛毯、外衣、布袋,也可以砍一棵合适的枝叶茂盛的小树(如一米多高的小松树)作灭火拍。

(3)灭火时要背着风,从火的边缘向里扑救。

这样,就算火势突然旺起,也不会向你迎面扑来。

(4)大力的拍打火焰火急挥灭火拍只会使火势更加猛烈。

应该持灭火拍压火,应将一处压灭,在压一处,不要乱打。

(5)帐篷刚起火时应以灭火为主,人员应尽快有序的撤出,弄断拉绳,推倒立柱,将火扑灭。

如火势猛烈,应以保护生命,防止引起山火为主,不要让帐篷撑立着燃烧,要将其推倒,防止火势蔓延。

(6)倘若火势已经一发不可收拾,马上逆风走到安全之处,尽快向有关方面报告。

3、森林火灾逃生遭遇森林大火时,必须尽快判断周围情况,采取最适当的行动。

(1)最佳的逃生方式,是朝河流或公路的方向逃走。

此外也可跑到草木稀疏的地方。

同时要注意风向,避开火头。

(2)如果被大火挡住去路,应走到最开阔的空地中央,如有可能要清除自身周围的易燃物。

不要走近干燥的灌木丛或野草茂盛的地方。

(3)如果带有水,弄湿毛毯或外衣,遮盖头部。

如果附近有溪流,池塘,赶紧涉到中央。

(4)如果火焰逼近,跑已经来不及,因该马上伏在空地上或岩石后,身体贴近地面,用外衣遮盖头部,以免吸进浓烟。

(5)倘若身在汽车内,不要下车,关闭车窗车门以及通风系统。

虽然汽车的燃油箱可能爆炸,但是下车后被烈火烧伤或因吸入浓烟而窒息的危险更大。

如有可能,立刻驾车逃离。

(6)如果有可能,可以挖洞藏身,等待大火火头过去。

(7)大火过后,可逆风向而行,弄熄余焰,穿过已烧过的火区寻找出路。

四、水灾逃生水灾通常发生在河谷以及低洼地带。

如果在这些地区作业,遇到暴风雨,需要格外小心。

1、如何逃离水灾(1)在野外,不要在河谷,山谷低洼处,山洪经过之地或者干枯的河床上露营。

露营地选择在高地更加安全。

(2)如果营地受到洪水威胁,时间允许的话,收拾必要的轻便物品,或把东西方到高处。

时间不允许,因该马上往高处撤离。

(3)如果来不及跑上山坡等高地,可爬上附近的大树或岩石上暂避洪水。

(4)不幸落水时,切勿惊慌,抓住洪流中的树木等漂浮物,漂流而下。

在河湾等水流较缓处游到河边,爬上河岸。

2、如何涉过泛滥的洪流在作业中,由于现场环境,必须涉过泛滥的洪流时,应注意:(1)如果被洪水困住,不要轻易涉水过河,若有可能,尽量绕道而走。

(2)过河时要拿着大约有一人高的手杖、木棍或结实的竹棒,即可防止跌倒,也可探测水深。

过河时,先用木棍探测水深,一脚站稳之后才能迈第二脚。

(3)背包不能过重,且要尽量抬的高一点,背包的腰带要解开,以便紧急情况下能迅速卸下背包。

(4)利用绳子结伴依次过河最为安全。

绳子的一端系在过河者腰间,另一端绑在树干或岩石上。

如附近没有牢固的东西,岸上的人可用手抓紧绳子。

这样如果过河的人跌倒,同伴可将他拉起。

一人过完河后,就可在对岸帮助其他人过河。

(5)如果没有绳子,或绳子不够长,也可以几个人手拉手,腰间系上同一根绳子,结伴过河。

前面的人举步,其他人在水中站稳,以防一起跌倒。

五、意外事件与避险1、群体事件云南、青海、西藏、四川、新疆等西部各省、自治区居住着众多民族,风俗、忌讳、宗教信仰各异,在这些地方工作一定要了解当地的民族风俗,尊重当地信仰,避免与当地民众发生冲突。

(1)汽车、帐篷、背包、行李等印上地质调查专用标志。

(2)随身携带证件、介绍信和相关证明身份、工作性质或工作任务的非机密文件,并妥善保管。

(3)如遇当地不明原因的群众围堵干扰工作时,应主动向对方表明身份和工作性质,并立即与当地国土资源部门取得联系。

在救助人员到来之前,以友好的姿态与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动机、事态的严重程度,尽可能避免肢体冲突。

(4)要尊重民族信仰,尊重当地风俗,不要移动和携带忌讳物品。

(5)要远离毒品,防止人身侵害。

(6)要尊重所在地,特别是有特殊宗教习俗民族的风俗习惯,避免因言行举止不当引发纠纷。

(7)遇到突发事件或意外伤害时,要冷静处理并尽快撤离危险地区。

2、交通安全地质工作者到野外作业最常用的交通工具是汽车,在某些山区汽车无法到达,需要用牲畜如马、驴、骡子,沙漠地区则应选择骆驼。

如果开车到野外,最好是开两辆车去,如果其中的一辆车抛锚了,就可以由另一辆拖到安全的地方。

在途中,要注意对车辆的维修和保养。

在车上必须备有一只充足气的备用轮胎、一个起重器、一把撬轮胎用的扳手、小瓶车用灭火器、三角警告牌等。

如果前往没有正式道路的偏远地带,要备足汽油,带上备用内胎以及包括撬胎杠杆在内的一整套修车补胎工具。

前往高原、戈壁、沙漠等一些特殊地区,车辆和人员都要按要求配备应急救生用品用具,如卫星电话、氧气袋等。

在地形陡峭且多岩石的地带,驴和骡子是较为理想的交通工具。

但骡子的脾气暴躁,在被激怒的时候容易伤人,因此,最好雇熟悉牲畜习性的人专门负责照看驮畜。

骆驼不喜生人,所以要雇佣一个熟悉地形和骆驼的向导。

首次见到骆驼时,不要离得太近,花一段时间熟悉骆驼的秉性,然后才能骑在骆驼背上。

用骆驼装载行李,行李宜用帆布包裹,携带的箱子在下面垫一些软物,这样不会对骆驼的皮肤造成刺戳感。

水壶用一根绳子悬挂在行李的表面,以方便拿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