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对比
第1课《色彩的对比》(课件)美术五年级上册 人教版

新授
新授
暖色調 寒色調
其他对比: 寒暖对比 补色对比 色相对比
学生作业
用对比色创作一幅作品,并说一说你 的色彩对比处理方法以及表现效果。
课堂总结
对比色配合,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 如果处理不当,也会使人烦躁。调和的 方法有很多,美术家经常用色彩的对比 来进行创作。
谢谢观赏
第一课 色彩的对比
五年级上册
导入
这些图 片,是一种 怎样的关系?
导入
新授
对比: Contrast
将相对的要素罗列一起, 相互比较,以二者抗拒的紧张 状态,称为对比。对比包括的 范围非常广泛,如造形、色彩、 质感、方向、面积。
新授
继续对比 Succesive Contrast
新授
同时对比 Simultaneous Contrast
新授
边缘对比 色块与色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间的一定距离感产生一种阴影与
光亮或炫目的错觉现象。特别是深色的对象物。
新授
新授
新授
新授
明度对比 将同明度的灰色置于
白底和黑底上,会感觉黑 底上的灰色较亮;而白底 上的灰色明度较暗。
新授
新授
彩度对比 将不同彩度的色彩并
置所产生的对比,其中低 彩度配置会使颜色显得较 鲜明,而与高彩度并置会 使色彩显得较浊。
色彩对比与色彩调和

连续对比的小实验
(三)色相对比:因色相之间的差别 形成的对比。各色相由于在色环上 的距离远近不同,形成不同的色相 对比。
B. C.
纯调与浊调的调性表达: 亮调与暗调的调性表达:以无彩色系为主调色、以有彩色与无彩色的 对比色调、有彩色系的色调
5、色彩的再创造:采集、重构
定义:从一切可以借鉴的素材中的色彩进行借用和采纳,以色彩构成 的设计要求和形式法则,对所采得的人工和自然色彩视觉平面信息进 行理性和逻辑性的简化、平面归纳,以求得理想化的、有形式美感和 设计意图的重构色彩图形。 采集重构方法: 整体色不按比例重构、部分色重构、情调重构 表现方法:抽象方法(冷抽象、热抽象)
同种色相对比,只有深浅之分不存在色相对比 (0度) ② 邻近色相对比,对比弱,可通过明度的变化加 强对比(15-30度) ③ 类似色相对比,中度对比,可通过变化明度、 纯度加强对比(60度以内),和谐、安详、耐 看
① ④
互补色相对比,120度左右的两色强对比,色彩 对比强烈、鲜明、饱满、华丽、活跃
纯度对比的视觉效果
纯度对比越强,纯度高的色相感越鲜明,从而增强 了色彩间的艳丽、生动、活泼。纯度对比越低,因纯 度过于接近,容易使画面产生含混不清的感觉。 (1)高纯度对比的色彩效果给人积极、强烈、冲动、 膨胀、外向、快乐、热闹、生气、聪明、活泼的感觉。 (2)中纯度对比的色彩效果给人中庸、文雅、可靠的 感觉。 (3)低纯度对比的色彩效果给人平淡、消极、无力、 陈旧,但也有自然、简朴、耐用、超俗、安静、无争、 随和的感觉。
色彩进行对比调和的方法

色彩进行对比调和的方法
色彩对比调和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互补色对比:选择位于色轮对立面的两种颜色进行搭配,例如红色和绿色,蓝色和橙色等。
这种对比可以产生鲜明的对比效果,使色彩更加饱满和引人注目。
2. 类似色调和:选择色轮上相邻的几种颜色进行搭配,例如红色、橙色和黄色,蓝色、紫色和粉色等。
这种调和方法可以创造柔和的色彩过渡,使整体画面更加和谐。
3. 对比度调和:选择亮度、色度或饱和度相似的颜色进行搭配,例如浅灰色和深灰色,淡蓝色和深蓝色等。
这样的调和方法可以减弱对比度,使图像更加平和。
4. 分裂互补调和:选择一个主色调和两个相对的互补色进行搭配,例如红色、蓝绿色和橙色。
这种方法可以打破传统的互补色对比,创造出更加有趣和独特的效果。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调和色彩时最重要的是要考虑到整体画面的平衡和统一,避免过多的对比造成混乱和冲突。
四年级美术上册《色彩的对比》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 色彩和另一彩度较高的色彩并列时,会觉得本身 彩度变低,而和另一个彩度较低的色彩时,会觉 得彩度变高,这种现象称为彩度对比。
• (4)冷暖对比
• (5)面积对比
将两个色彩强弱不同的色彩放在一起,若要得到 对比均衡的效果,必须以不同的面积大小来调整,弱 色占大面积,强色占小面积,而色彩的强弱是以其明 度和纯度来判断,这种现象称为面积对比。
明快、活泼、开朗、优雅的特点。
高中调
2、中中调
大面积明度色阶4,小面积明度色阶5和8或5
和2。属不强也不弱的中调对比,具有丰富、饱
满、庄重、含蓄等特点。
中中调
3、低中调
大面积明度色阶2,小面积明度色阶5和1,属 低调中对比。具有朴素、厚重、沉着、有力度的 特点。
低中调
明度强对比:高长调、中长调、低长调 1、高长调
作业要求
• 画一张色彩对比图。 • 大小:4开或8开的素描纸、水粉纸都可以。 • 下一节美术课之前完成交给美术科代表。
色 彩 对 比 的 分 类
• ⒌明度对比
• ⒋纯度对比
• ⒊色相对比 • ⒉连续对比 • ⒈同时对比
一、同时对比
• 概念:同时对比就是人眼在同一时间、同 一空间内接受两种以上颜色时,产生的视 觉比较关系。 • 同时对比注重的是色彩的局部配置、局部 关系和局部效应。既要考虑色彩之间的影 响,又要考虑整体色彩关系和视觉关系。
• 4.三原色两两混合分别产生的是什么颜色? 红 +黄 =? 黄 +蓝 = ? 蓝 +红 =?
区分下列哪些是对比色,哪些不是 对比色。
• • • • • • • • 红→蓝 黄→紫 绿→红 紫→橙 蓝→黄 橙→蓝 红→黄 蓝→绿 (不是 ) ( 是 ) ( 是 ) (不是 ) ( ) 不是 ( ) 是 ( ) 不是 ( ) 不是 • • • • 紫→ 绿 橙→红 黑→ 白 黄→ 绿 (不是 ) (不是 ) ( 是 ) (不是 )
色彩对比掌握色彩对比运用

色彩对比掌握色彩对比运用色彩对比是绘画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概念,它可以帮助艺术家创造出生动而有吸引力的画面。
通过合理运用色彩对比,可以提升作品的视觉效果,增强表达力。
本文将探讨色彩对比的概念,并分享一些运用色彩对比的技巧和方法。
一、色彩对比的概念色彩对比是指不同颜色在画面中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现象。
通过使用对比色、互补色、冷暖色等不同的色彩搭配,可以创造出视觉冲击力强烈的画面效果。
色彩对比可以帮助观者更好地理解画面内容,并引起观者的兴趣和共鸣。
二、对比色的应用对比色指的是位于色轮上相对位置的两种颜色。
例如红和绿、黄和紫等。
对比色搭配能够产生强烈的反差效果,能够吸引观者的目光,使画面更具生动感。
在运用对比色时,可以将一个颜色用于主体,另一个颜色用于背景或细节,以突出画面的重点。
三、互补色的运用互补色是指位于色轮上相对位置的两组颜色,例如红和绿、黄和紫等。
互补色运用可以创造出一种相互强化的效果,使画面更加饱满丰富。
在运用互补色时,可以选择一个颜色作为主调,另一个颜色用于点缀和强调,以增加画面的层次感。
四、冷暖色的选择冷暖色是指色轮上的冷色和暖色。
冷色包括蓝色、绿色、紫色等,给人一种冷静、淡泊的感觉;而暖色则包括红色、橙色、黄色等,给人一种温暖、活力的感觉。
在运用冷暖色对比时,可以根据画面表达的情绪和主题选择合适的色彩搭配,以产生更好的视觉效果。
五、明暗对比的运用除了色彩对比,明暗对比也是一种常用的手法。
通过合理运用明暗对比,可以使画面更具层次感和立体感。
明暗对比可以通过调整画面中的光线和阴影,来强调物体的形状和质感,使画面更加生动真实。
六、色彩对比的应用技巧为了更好地掌握色彩对比,以下是一些实用的技巧和方法:1. 了解基本的色彩理论,熟悉色轮和不同颜色的搭配原则。
这将帮助你更好地选择和运用色彩对比。
2. 根据画面的主题和表达的情感,选择适合的色彩对比方式。
对于传达喜悦、兴奋的画面,可以选择对比色的应用;对于表达柔和、温暖的情感,则可以运用互补色。
色彩的明度对比

2、、由黑白灰引出的不同调子
低调:画面以重色为主,灰色为辅,少量 的亮色
高调:以亮色为主,灰色为辅,少量的重 色
中调:以灰色为主,部分重色和亮色。
低 调
高 调
中 调
中 调
3、物体与背景的区分除去色相上的差异,在明度上也应有所 区别。如亮、灰衬暗;暗、灰衬亮;暗、亮衬灰等。
提问:
色彩的对比有哪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明度对比 ❖ 纯度对比 ❖ 色相对比 ❖ 冷暖对比
色彩的四大 对比关系
一、明度及明度对比
❖ 什么叫明度? ❖ 什么叫明度对比?
思考
❖ 明度:即色彩的 ❖ 明暗深浅程度
明度对比:
两种以上的 色彩组合后, 由于明度不 同而形成的 色彩对比效 果。
观察:
❖ 1、同一种颜色的明度对比,如:
观察:
❖ 2、同色系明度对比,如:
观察:
❖ 3、不同色系明度对比,如:
特殊情况:
❖ 4、在所有的明度对比中,黑白对比最强烈
❖ 明度对比是色彩构成中最重要的因素.色彩的 层次与空间关系主要靠色彩的明度来表现。
明度对比在色彩画 中的作用?
二、明度对比与黑白灰关系
❖ 画面中色彩的明度对比其实就是黑白灰的协调与分布。 ❖ 1、色彩中的黑白灰并不是狭义上的黑色,白色,灰色。是
弱对比
弱对比
四、改变色彩明度的方法
❖ 1、混入黑色或白色改变其明度。 ❖ 滥加黑色易脏;滥加白易粉,色单。 ❖ 2、混入深色或浅色也可改变色彩的明度,还能增加色彩的
丰富性。
❖
❖ 3、两者结合。
范画欣赏
五、作业
❖ 1组:临摹一幅弱对比的范画。 注意: 1、画面协调统一,色彩丰富。 2、、虽为弱对比,仍要注意画面中少量重色的运用, 3、注意各种灰色不要脏,要有所倾向。 4、物体与背景的关系要明确。 2组:临摹一幅强对比的范画。 注意: 1、画面对比强烈,有层次感。(黑白灰的布局) 物体立体感强。 2、不要单纯用白色或水改变明度,要学会亮色、重色及简单灰色的调 和。
简述色彩的对比要素

简述色彩的对比要素
色彩对比是指通过不同的颜色或亮度值之间的差异来强调或突出某种视觉
元素,以达到视觉上的效果。
在设计中,色彩对比是常用的一种技巧,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色彩。
以下是色彩对比的要素:
1. 颜色对比:不同的颜色可以进行对比,通过将互补色或相似色组合在一起来强调对比。
例如,红色和绿色、蓝色和橙色可以被视为互补色,它们的对比效果非常强烈。
2. 亮度对比:不同的颜色可以进行对比,通过将不同的亮度值组合在一起来强调对比。
例如,黑色和白色、深红色和浅红色可以被视为亮度对比。
3. 色调对比:不同的颜色可以进行对比,通过将不同的色调值组合在一起来强调对比。
例如,蓝色和橙色、黄色和紫色可以被视为色调对比。
4. 明度对比:不同的颜色可以进行对比,通过将不同的明度值组合在一起来强调对比。
例如,黑色和白色、灰色和棕色可以被视为明度对比。
除了以上四个要素外,还有其他的对比方式,例如颜色对比和明度对比。
在设计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对比方式,以产生更好的视觉效果。
色彩对比是设计中的一种常用的技巧,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色彩。
除了以上列举的要素外,还有其他的对比方式,设计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创
意来选择不同的对比方式。
色彩的对比与和谐

色彩的对比与和谐
色彩是视觉艺术的基本元素之一,通过对不同色彩的对比和和谐来达到表达、表现情感和视觉冲击力的目的。
色彩的对比包括互补色对比、对比色对比、邻近色对比和明度对比。
互补色对比:互补色是指位于彩轮对面的两种颜色,如红色和绿色、黄色和紫色、蓝色和橙色等。
这种对比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对比效果,常用于广告设计和宣传活动中。
明度对比:明度是指颜色的明暗程度,与相对明度的搭配形成对比。
明度对比常用于黑白摄影中,以及当色彩对比不适合时。
色彩的和谐分为同色调、对比色调和补色调。
同色调:同色调是指将相似颜色的色调或亮度调整至一致,如深蓝色、浅蓝色和天蓝色等。
这种搭配使整个设计较为和谐,常用于古典和文艺风格的设计中。
综上所述,色彩的对比和和谐是设计中极为重要的元素,设计师需要根据自己的创意和项目要求选择合适的色彩对比和和谐方法,并通过巧妙运用来达到表现、表达和视觉冲击力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色彩对比
生活中的色彩往往不是单独存在。
我们观察色彩时,或是在一定背景中观察,或是几种色彩并列,或是先看某种色彩再看另一种色彩,等等。
这样所看到的色彩就会发生变化,形成色彩对比现象,影响心理感觉。
1、色彩对比
在色彩对比的状态下,由于相互作用的缘故,与单独见到的色彩是不一样。
这种现象是由是视觉残像引起的。
当我们短时间注视某一色彩图形后,再看白色背景时,会出现色相、明度关系大体相仿的补色图形。
如果背景是有色彩的,残像色就与背景色混色。
并置色的情况下,就出现相互影响的情况。
因此,当我们进行配色设计时。
就应当考虑到由于补色残像下形成的视觉效果,并作出相应的处理。
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当两种或两种以上色彩并致配色时,相邻两色会互相影响,这种对比称为同时对比。
其对比效果主要是:在色相上,彼此把自己的补色加到另一方色彩上,两色越接近补色,对比越强烈;在明度上上,明度高的越高,明度低的越低;越接近交界线,影响越强烈,并引起色彩渗漏现象。
当看了一种色彩再看一种色彩时,会把前一种色彩的补色加到后一种色彩上,这种对比称为继时对比。
例如看了绿色再看黄色时,黄色就有鲜红的感觉。
边缘对比
两种颜色对比时,在两种颜色的边缘部分对比效果最强烈,这种现象称为边缘对比。
尤其是两种颜色互为补色时候,对比更强烈。
如图,红色和绿色是补色关系,形成强烈的对比,两色的边缘感觉带有一种耀眼的边线,实际上是没有边线的。
这就是强烈对比产生的错觉。
在设计中要缓和这种对比通常采用渐变、加白边、或加阴影等办法。
色相对比
在色彩三属性中以色相差异为主形成的对比称为色相对比。
明度对比
在色彩三属性中以明度的差异形成的对比称为明度对比。
明度高的会显得明亮,明度低的会显
得更暗。
例如同一明度的色彩,在白底上会显得暗,而在黑色背景上却显得更亮。
纯度对比
在色彩三属性中以纯度差异形成的对比称为纯度对比。
同一纯度的颜色,在几乎等明度、
等色相而纯度不同的两种颜色背景上时,在纯度低的背景色上的会显得鲜艳一些,而在纯度
高的背景色上会显得灰浊。
以上对比在实际应用中单独存在的情况比较少,往往是两种或者更多种对比同时存在,只是
主次强弱不同而已。
同时对比
结果使相邻之色改变原来的性质,都带有相邻色的补色光。
例如:同一灰色在黑底上发亮,在白底上变深。
同一黑色在红底上呈绿灰味,在绿底上呈红灰味,在绿底上呈红灰味,在紫底上呈黄灰味,
在黄底上呈紫灰味。
同一灰色在红、橙、黄、绿、青、紫底上都稍带有背景色的补色味红与紫并置,红倾向于橙,
紫倾向于蓝。
相邻之色都倾向于将对方推向自己的补色方向红与绿并置,红更觉其红,绿更觉其绿。
色彩同时对比,在交界处更为明显,这种现象又称为边缘对比。
现将色彩同时对比的规律归纳如下:
1、亮色与暗色相邻,亮者更亮,暗者更暗;灰色与艳色并置,艳者更艳灰者更灰;冷色与暖色并置,冷者更冷、暖者更暖。
2、不同色相相邻时,都倾向于将对方推向自己的补色。
3、补色相邻时,由于对比作用强烈,各自都增加了补色光,色彩的鲜明度也同时增加。
4、同时对比效果,随着纯度增加而增加,同时以相邻交界之处即边缘部分最为明显。
5、同时对比作用只有在色彩相邻时才能产生,其中以一色包围另一色时效果最为醒目
强化同时对比效果的方法:(1)提高对比色彩的纯度,强化纯度对比作用;(2)使对比之色建立补色关系,强化色相对比作用(3)扩大面积对比关系,强化面积对比作用。
抑制的方法:
(1)改变纯度,提高明度,缓和纯度对比作用;
(2)破坏互补关系,避免补色强烈对比;
(3)采用间隔、渐变的方法,缓冲色彩对比作用;
(4)缩小面积对比关系,建立面积平衡关系。
例如:橙色底上配青灰能强化同时对比作用;而橙色底上配黄灰就能抑制同时对比作用。
伊顿在《色彩艺术》中指出:“连续对比与同时对比说明了人类的眼睛只有在互补关系建立时
,才会满足或处于平衡。
”“视觉残像的现象和同时性的效果,两者都表明了一个值得注意的生理
上的事实,即视力需要有相应的补色来对任何特定的色彩进行平衡,如果这种补色没有出现,视力
还会自动地产生这种补色。
”“互补色的规则是色彩和谐布局的基础,因为遵守这种规则便会在视
觉中建立精确的平衡。
”伊顿提出的“补色平衡理论”揭示了一条色彩构成的基本规律,对色彩艺
术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如果色彩构成过分暖昧而缺少生气时,那么互补色的选择是十分
有效的配色方法,无论是舞台环境色彩对人物的烘托和气氛的渲染,还是商品广告及陈列等等,巧
妙地运用互补色构成,是提高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手段。
“补色平衡理论”在医疗实践中已被广泛采用。
根据视觉色彩互补平衡的原理,医院手术室、
手术台、外科医生护士的衣服一般都采用绿色,这不仅因为绿色是中性的温和之色,更重要的是
绿色能减轻外科医生因手术中长时间受到鲜红血液的刺激引起的视觉疲劳,避免发生视觉残像而
影响手术正常进行。
色彩的前进与后退感
色彩具有前进、后退感是色彩设计者共同感兴趣的问题。
从生理学上讲,人眼晶状体的调节,对
于距离的变化是非常精密和灵敏的,但是它总是有一定的限度,对于波长微小的差异就无法正确
调节。
眼睛在同一距离观察不同波长的色彩时,波长长的暖色如红、橙等色,在视网膜上形成内
侧映像;波长短的冷色如蓝、紫等色,则在视网膜上形成外侧映像。
因此暖色好像在前进,冷色
好像在后退。
色彩的前进、后退感除与波长有关,还与色彩对比的知觉度有关,凡对比度强的色彩具有前
进感,对比度弱的色彩具有后退感;膨胀的色彩具有前进感,收缩的色彩具有后退感;明快的色彩
具有前进感,暧昧的色彩具有后退感;高纯度之色具有前进感,低纯度之色具有后退感。
色彩的
前进、后退感形成的距离错视原理,在绘画中常被用来加强画面空间层次,如画面背景或天空退
远可选择冷色,色彩对比度也应减弱;为了使前景或主体突出应选择暖色,色彩对比度也应加强
什么是"三原色"和"三补色",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得到大自然中人的视觉所能感受的任何一种色彩,但红、绿、蓝三种色光本身却不能由任何其它色光混合产生。
所以,红、绿、蓝三种色光是组成各种色彩的基本成分,称为"三原色"。
这三个原色的光波,在可见光谱中,各约占三分之一。
三个原色光,或其中两个原色光以等量增加,就可得到其它任何一种色光,其规律如下:红光+绿光=黄光 1 红光+蓝光=品红光2 绿光+蓝光=青光3 红
光+绿光+蓝光=白光4 根据上述色光叠加的规律,若以1、2、3三式分别代入4式,可得:蓝光+黄光=白光绿光+品红光=白光红光+青光=白光凡按适当比例相叠加而能产生白光的两种色光,或者按适当比例混合而能产生黑色或灰色的两种颜色的染料,都互为补色。
与蓝、绿、红三原色互为补色的黄、品红、青三色通常称为"三补色"。
这三个补色在可见光谱中,各约占1/3。
"三原色"和"三补色"原理是彩色感光材料料设计和制造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是彩色印放中校色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