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的协调、对比
色彩的基本原理

色彩的基本原理色彩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仅是视觉的感受,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沟通方式。
色彩的基本原理是指色彩的形成和运用规律,了解这些原理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和运用色彩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色彩的基本原理包括三个方面,色相、明度和饱和度。
色相是指色彩的种类,如红、黄、蓝等;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即色彩的亮度;饱和度是指色彩的纯度,即色彩的鲜艳程度。
这三个方面共同构成了色彩的基本特征,也是我们认识和运用色彩的基础。
其次,色彩的基本原理还包括了色彩的对比和协调。
色彩的对比是指不同色彩之间的明暗、冷暖、对比度等关系,通过对比可以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增强色彩的表现力;而色彩的协调则是指不同色彩之间的和谐关系,通过协调可以产生舒适的视觉效果,使整体色彩更加统一和和谐。
另外,色彩的基本原理还涉及到色彩心理学和文化意义。
不同的色彩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和情感内涵,了解这些色彩的文化意义对于正确运用色彩具有重要意义;而色彩心理学则是研究色彩对人们心理和情绪的影响,不同的色彩会引发人们不同的情绪和反应,因此在设计中需要根据色彩心理学来选择合适的色彩搭配。
最后,要正确运用色彩的基本原理,需要根据具体的设计需求和情境来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运用。
在视觉设计中,要根据色彩的特性和原理来进行合理的搭配和运用,以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在艺术创作中,要根据色彩的文化意义和心理学效应来进行情感表达和沟通。
总的来说,色彩的基本原理是我们正确理解和运用色彩的基础,通过对色相、明度、饱和度、对比、协调、文化意义和心理学的认识,我们可以更好地运用色彩,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和情感表达。
希望本文对大家对色彩的基本原理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色彩对比与色彩调和

连续对比的小实验
(三)色相对比:因色相之间的差别 形成的对比。各色相由于在色环上 的距离远近不同,形成不同的色相 对比。
B. C.
纯调与浊调的调性表达: 亮调与暗调的调性表达:以无彩色系为主调色、以有彩色与无彩色的 对比色调、有彩色系的色调
5、色彩的再创造:采集、重构
定义:从一切可以借鉴的素材中的色彩进行借用和采纳,以色彩构成 的设计要求和形式法则,对所采得的人工和自然色彩视觉平面信息进 行理性和逻辑性的简化、平面归纳,以求得理想化的、有形式美感和 设计意图的重构色彩图形。 采集重构方法: 整体色不按比例重构、部分色重构、情调重构 表现方法:抽象方法(冷抽象、热抽象)
同种色相对比,只有深浅之分不存在色相对比 (0度) ② 邻近色相对比,对比弱,可通过明度的变化加 强对比(15-30度) ③ 类似色相对比,中度对比,可通过变化明度、 纯度加强对比(60度以内),和谐、安详、耐 看
① ④
互补色相对比,120度左右的两色强对比,色彩 对比强烈、鲜明、饱满、华丽、活跃
纯度对比的视觉效果
纯度对比越强,纯度高的色相感越鲜明,从而增强 了色彩间的艳丽、生动、活泼。纯度对比越低,因纯 度过于接近,容易使画面产生含混不清的感觉。 (1)高纯度对比的色彩效果给人积极、强烈、冲动、 膨胀、外向、快乐、热闹、生气、聪明、活泼的感觉。 (2)中纯度对比的色彩效果给人中庸、文雅、可靠的 感觉。 (3)低纯度对比的色彩效果给人平淡、消极、无力、 陈旧,但也有自然、简朴、耐用、超俗、安静、无争、 随和的感觉。
摄影风格知识:运用颜色——如何运用色彩的对比和协调产生视觉效果

摄影风格知识:运用颜色——如何运用色彩的对比和协调产生视觉效果在摄影中,色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
一些摄影师使用色调来增强或弱化照片的情感,而有些是运用对比与协调创造视觉效果。
当我们能够正确的运用对比与协调,不仅可以增强照片的视觉效果,也可以反映出拍摄者的思想和理念。
一、颜色对比颜色对比实际上是指在一幅照片中运用对比色彩来达到一定目的的过程,这些颜色关系着相互追逐与呼吸之间的兴趣。
运用对比来拍摄的照片必须确保对比的颜色具备公信力,同时也务必防止对比失衡,这样可以让照片显得更加有力。
1.互补色对比互补色对比是色彩环中相对于两种不同的彩虹色的组合。
撑坠际逆日红茜,上景阴云就会更加的蓝,这种对比对于大多数摄影师来说,能够带来比较强烈的冲击。
一张照片里面的互补色对比可以创造出一个强烈的画面效果,使出现的人物、物体、背景都被彼此成为互补色强烈情感呈现。
例如:黄和紫的组合、红和绿的组合、蓝和橙的组合等等。
这些颜色的搭配能够让照片更加鲜明生动。
2.相似色对比相似色对比实际上就是指那些在颜色环里距离相近的颜色之间相互的对比。
这种对比可以让照片的元素更加的和谐自然,显现出令人舒适的画面效果。
例如:黄和橙的组合、绿色和黄绿色的组合等等。
这些颜色的搭配可以让照片给人以亲切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颜色协调颜色协调实际上指那些在不同颜色之间有一定关联的颜色。
当我们在一个照片中使用相似的颜色,就会产生一种统一的效果,与之形成对比,色彩协调的色彩呈现出现在的主体和背景会更加的平衡。
1.单色主题在摄影中,使用单色主题是很有用的方法。
通过摄影师的形式和背景运用,并且使用统一的色彩来创造出一种平衡协调的视觉效果。
单色主题非常适用于拍摄风景、人像等。
2.分色主题分色主题实际上指某些照片通过难度组合两到三种颜色来实现想要的效果,这就要求摄影师能够恰当的运用这些颜色,以及在不同的场景下使用这些颜色。
例如:拍摄游泳场景时可以使用篮色表达深海,而使用白色可以表现出泡沫效果。
色彩构成对比和调和ppt课件

精选ppt
33
❖ 在色相对比中,任何一 个色相都可以构成主色 相,并与其他色相组成 类似、对比、互补关系。 在色彩的应用过程中, 我们必须清楚要表现什 么样的色彩情感和内容, 明确主、次色相的关系, 这样才能形成美丽的色 彩对比效果,丰富的色 彩关系,提高色彩的表 现能力。色相对比在色 彩的表现中会形成丰富 的色彩关系,不同的对 比形式有不同的特点, 其特点如下:
的同类色对比。
色彩对比 COLOUR CONTRAST
邻近色对比
邻近色的对比也 称为近似色或类似色 的对比,是指对比两 色的相隔距离在色相 环上所处角度为45度
时的对比。
邻近色
精选ppt
27
类似色
精选ppt
28
色彩对比 COLOUR CONTRAST
对比色对比
对比色对比是指色环上 所处角度为120~150度的色 彩间的对比。它们的对比关 系相对补色的对比略显柔和, 同时又不失色彩的明快和亮 丽。对比色组合具有一种很 强烈的冲突感并能产生一种 色彩移动的感觉。比如在大 自然中经常看到橙色的果实 与绿色的树木、紫色的花与 绿色的叶,它们的色彩搭配 都具有既明快又自然的视觉 效果。
② 邻近色相对比,对比弱,可通 过明度的变化加强对比(1530度)
③ 类似色相对比,中度对比,可
通过变化明度、纯度加强对比
(60度以内),和谐、安详、
耐看
④ 对比色相对比,120度左
⑤ 比 右的两色强对比,色彩对
⑥ 强烈、鲜明、饱满、华丽、
⑦
活跃
⑤ 互补色相对比,180度左右
⑥ 比 的两色对比为最强色相对
精选ppt
17
精选ppt
18
(三)色相对比:因色相之间的差别形成的对比。各色相 由于在色环上的距离远近不同,形成不同的色相对比。
色彩进行对比调和的方法

色彩进行对比调和的方法
色彩对比调和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互补色对比:选择位于色轮对立面的两种颜色进行搭配,例如红色和绿色,蓝色和橙色等。
这种对比可以产生鲜明的对比效果,使色彩更加饱满和引人注目。
2. 类似色调和:选择色轮上相邻的几种颜色进行搭配,例如红色、橙色和黄色,蓝色、紫色和粉色等。
这种调和方法可以创造柔和的色彩过渡,使整体画面更加和谐。
3. 对比度调和:选择亮度、色度或饱和度相似的颜色进行搭配,例如浅灰色和深灰色,淡蓝色和深蓝色等。
这样的调和方法可以减弱对比度,使图像更加平和。
4. 分裂互补调和:选择一个主色调和两个相对的互补色进行搭配,例如红色、蓝绿色和橙色。
这种方法可以打破传统的互补色对比,创造出更加有趣和独特的效果。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调和色彩时最重要的是要考虑到整体画面的平衡和统一,避免过多的对比造成混乱和冲突。
色彩协调与对比

明度对比
纯度对比
冷暖对比
色相对比: 利用各色相的差别而形成的对比,
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并列的不同色相的差异性所形 成的对比效果。 色相对比的强弱取决于色相环上的距离和角度, 以24色相环例,任选一色作为基色,可以把色相对 比会为邻近色、类似色、中差色、对比色、互补色 等。并分成调和对比和强对比两大类。
纯度对比
纯度对比的基本类型
纯度对比同样可采用分级方法加以分类。将纯色加以同明 度的灰色,按比例混合成九级色标 1—3的色彩称为低纯度基调:含灰感强而色相感朦胧、平 淡、乏力 4—6的色彩称为中纯度基调:柔软、静谧、温和 7—9的色彩称为高纯度基调:鲜明、活泼、外向
低 色 纯 中 纯 度 区 高 度
变暖
色彩的冷暖程度是相对而言的,如同为暖色系的黄橙与 红橙相比,红橙比黄橙更暖些。淡蓝与深蓝相比,深蓝更冷 些。 冷色与暖色一起配合时,最好使其中一色面积较大,另 一色作为点缀,点缀色的纯度可降低为弱色。在孟塞尔色环 中,把最暖色橙色定为暖极,把最冷色蓝色定为冷极。
思考与作业:
1、思考色彩对比的几种类型及特点 2、根据色相对比理论,做邻近色、类似色、 对比色、互补色对比各一幅。 3、根据冷暖对比理论,做暖调、冷调作业各 一幅。
24色相环
色相环上15°左右,色相差很小, 对比非常弱。 如红橙与橙、绿与黄绿
为了避免单调,需注意明度与纯度 的变化。 对比特点 :柔和、雅致、文静、单 调、模糊、乏味。
同类色对比
24色相环
r the color
邻近色对比
同类色对比
邻近色相对比要比同类色相对比 明显些,丰富些、活泼些,邻近色相 含有共同的色素,既保持了同类色的 单纯统一,主色调明显等特点,又具 有协调、单纯、柔和、耐看的优点。 同类色和邻近色都属于调和对比, 应注意明度和纯度的变化,运用小面 积作对比色或灰色点缀可增加色彩生 气。
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色彩的对比与调和色相的对比当两种不同的色相并排放在一起时,给人的感觉与两色分开放置时不一样。
两色并弄时,双方各增加对方色彩的补色成份。
明度的对比同一色相而明度不同,当这两色并列时,感觉明暗关别很大,在两色相邻处的明暗差别更加显著。
同一色彩在黑、灰、白不同底色上,感觉明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黄色在黑底上最明亮,在白底上则变暗,很不明显。
紫色在黑底上最不明显,在白底上变暗而显著,说明色彩因底色不同而发生明度的变化。
纯度的对比红与绿是两种纯度都很高的色彩,对比强烈,感觉不协调。
如果其中一种色纯度减弱,则另外一种色彩感觉纯度更高,主次分明,就觉得画面色彩比较协调。
降低纯度的办法有三种:一是与灰色调和,比如绿如一点灰色,色彩就变得柔和些;三是与补色调合,比如红调进一点绿,就是变成灰暗的红色;三是与白或黑调和,明度变化,纯度也改变了。
色感的倾向同红紫到黄绿都是暖色,经橙为最暖。
由青绿与青紫都是冷色,以青为最冷。
紫色是同暖色的红和冷色的青混合而成的,所以称为温色。
绿色是黄(暖色)和青(冷色)混合而成的,所以称为温色。
黑、白、灰、金、银色既不是暖多功能,也不是冷色,都是温色。
色感的冷暖又是相对的,同一色彩如带红、橙、黄,则倾向于暖色;如带青、青绿、青紫的味道,就倾向于冷色。
灰色加一点暖色,就是暖灰。
加一点冷色,就成为冷灰。
黑、白、银色都可以有带暖调和带冷调的。
表现物象的立体感、空间感和质感,不公要注意色彩的明暗变化,更重要的是要注意色彩的冷暖变化。
受光面如果是暖色,背光面一定是冷色。
受光面如果是冷色,背光面一定要是暖色。
明暗面的冷暖是相对的,物体的位置距画面越远,色彩越倾向于冷调。
光源本身的色彩也有冷暖的差别,可以帮助表现物象的立体感、空间感,也能更生动地表面质感。
暖色有兴奋、积极、前进的感觉,冷色有沉静、消极、后退的感觉。
色彩进退的应用。
人物或景物的色彩如果稍暖一点,就感觉向近外突出;画冷一些,就退向色彩的错觉白色有扩散的感觉,黑色有收缩的感觉,色彩也有大小的错觉红、橙、黄一类的暖色有扩散的感觉,青色一类的冷色有收缩的感觉。
色彩构成对比和调和

2、对比色对比
色相之间的距离角度在 120 ° -150°以外的对 比为对比 色相,是色对色彩差异性的最直观认识
色彩对比 COLOUR CONTRAST
同一色相对比
最简单的色彩组合是 单色性的色彩组合方式, 这是一种整个画面只使用 单一色调的配色方法 ,我 们在自然界中随处可见。
时的对比。
邻近色
.
类似色
.
色彩对比 COLOUR CONTRAST
对比色对比
对比色对比是指色环上 所处角度为120~150度的色 彩间的对比。它们的对比关 系相对补色的对比略显柔和, 同时又不失色彩的明快和亮 丽。对比色组合具有一种很 强烈的冲突感并能产生一种 色彩移动的感觉。比如在大 自然中经常看到橙色的果实 与绿色的树木、紫色的花与 绿色的叶,它们的色彩搭配 都具有既明快又自然的视觉 效果。
将紫色放在红色 纸上带有红紫味
将紫色放在蓝色 纸上带有蓝紫味
.
色彩对比 COLOUR CONTRAST
在同一画面并置 的两个或两个以上 的颜色,并置的双 方都会把对方推向 自己的补色;相同 色相中,置于补色 当中的色彩看起来 更鲜艳。
色彩对比 COLOUR CONTRAST
由于邻近色的影响使方框中间不同的两色看起来象一个色。
是因色相之间的差别形成的对比。色相对比的强弱 决定于色相环上色相的距离
1、同类色对比 2、类似色对比 3、对比色对比 4、互补色对比
① 同种色相对比,只有深浅之分 不存在色相对比(0度)
② 邻近色相对比,对比弱,可通 过明度的变化加强对比(1530度)
③ 类似色相对比,中度对比,可 通过变化明度、纯度加强对比
② 不同色相邻,都倾向把对方推向自己的补色。 ③ 补色相邻,由于对比作用各自都增加了补色光,色鲜艳度也同时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色彩的协调、对比本节内容简介本节介绍了色彩的协调及色彩的对比,常见色彩协调与对比的类型及特点,正确处理好对比调和的关系等,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加强学生对画面色彩的整合能力。
1.色彩的协调2.色彩的对比学习目标要求知识目标:1. 运用色彩对比理论对色彩之间存在的矛盾进行整合。
2. 掌握常见色彩对比类型及特点。
3. 理解调和的方法,正确处理好对比与调和的关系。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提高对色彩的认识力及对美的感知能力。
本节重点难点简介教学重点:色彩强对比的调和方法及色相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
教学难点:对色彩之间存在的矛盾进行整合;各种色彩对比类型。
色彩的协调学习要求:1. 运用色彩对比理论对色彩之间存在的矛盾进行整合。
2. 理解调和的方法,正确处理好对比调和的关系。
3.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提高对美的感知能力,对色彩的认识力。
知识点主要内容:协调和对比是绘画中常常运用的处理色彩的手法。
协调会给人以和谐统一的心理感受;对比则给人以强烈刺激的心理感受。
协调和对比之间的关系既对立又统一,在一幅画中有时强调协调,有时强调对比,强调对比时需注意协调,强调协调时需注意对比。
一、色彩的协调1. 色彩的协调指的是色与色之间所产生的统一协调关系,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的色彩互相分配,而达到一种有序、统一、和谐的、具有美感的视觉色感。
欣赏画面:一幅对比强烈,刺激感强(图1)一幅对比、调和适中(图2)(图1)(图2)以上画面效果由学生分析比较,得出结论:画面即要有对比的刺激,又要有适当的调和来抑制过份的对比。
2. 衡量色彩是否调和的因素:(1)色彩本身的搭配。
(2)视觉的舒适感。
(3)文化层次、审美的不同。
3. 不和谐组合的情况:(1)几种色相无内在联系而组合在一起。
(2)色彩饱和度差,色相不明确。
(3)色相过多无主次。
二、调和的方法:1. 混入同一色调和混入同一色,就是将两种或者多种没有联系的色彩混入另一种色,达到调和的目的如黄、紫两色同时加入红色,得到橙黄、红橙(调色现场演示)。
(图3)(图4)2. 纯色加入黑、白、灰调和都加入黑、白、灰,或一部分用纯色一部分加入黑、白、灰。
(图5)3. 秩序调和构成同一要素有规律的反复,或两种要素有规律地交替出现,采用色相、明度、纯度级差递增、递减的形成。
秩序是色彩美构成的最基本的也是较重要的形式,而渐变构成又是秩序中最典型的形式。
4. 主色调调和构成在多构成中掌握各色的倾向性,按照明确的主色调进行构成。
主色调指色彩形成的气氛和总的倾向性,具体有淡色调、浓色调、蓝色调、红色调、黄色调、绿色调、灰色调等等。
如图(图6)以褐色、黄色为主调,并在蓝色和绿色中加入褐色,这样在多色构成中混入了同一色素,相互间都削弱了个性,增加了共性,各色彩具有了内在的联系。
(图6)(图7)5. 比例调和构成面积(比例)调和构成是通过面积比例关系的调节从而达到调和的方法。
(图7)通过对画面的分割,比例的大小,面积的大小对比,协调色彩的主从关系达到色彩的和谐。
6. 隔离调和构成各对比色插入无彩的黑、白、灰或金、银或作底色或用作勾勒外形轮廓。
(图8)(图8)色彩的对比学习要求:1. 掌握常见色彩对比类型及特点。
2. 正确处理好对比调和的关系。
3.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提高对美的感知能力,对色彩的认识力。
主要内容:色彩的对比: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放在一起,相互作用而显示的各自属性的色彩对比。
色彩的对比,就是色彩之间存在的矛盾。
各种色彩在构图中的面积、形状、位置和色相、纯度、明度以及心理刺激的差别构成了色彩对比。
色彩对比作用在色彩构图中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在表现形式上有强弱之分而已。
一、色相对比色相对比:利用各色相的差别而形成的对比,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并列的不同色相的差异性所形成的对比效果。
色相对比的强弱取决于色相环上的距离和角度,以24色相环为例,任选一色作为基色,可以把色相对比分为邻近色、类似色、中差色、对比色、互补色等。
并分成调和对比和强对比两大类。
(图9)调和对比:1. 邻近色对比:色相环上15°左右,色相差很小,对比非常弱。
2. 类似色对比:色相环上45°左右,属于色相较弱对比。
3. 中差色相对比:色相环上90°左右,如黄与绿,红与黄,红与青紫,属于色相中对比。
特点:明快、活泼、饱和。
强烈对比:1. 对比色相对比:色相环上间隔120°左右的三色对比,如黄绿-蓝紫-橙红橙-绿-青紫对比特点:鲜明、强烈、饱和、华丽、活跃。
2. 互补色对比:色相环上180°左右的色组对比,是最强的色相对比。
按学生举例:如红与蓝绿、黄与蓝紫、绿与红紫、蓝与橙黄,并展示范画,小组讨论补色对比特点。
特点:强烈、鲜明、充实,但也易产生不协调,过分刺激、生硬等缺点。
教师补充:互补色相配,能使色彩达到最大的鲜艳程度,强烈刺激感官。
在运用同类色、邻近色或类似色配色时如果色调平淡无味,缺乏生气,那么恰当运用补色将得到改善(参看附图)。
红与绿明度对比接近黄与紫明度对比最强橙与蓝冷暖对比最强(图10)阳光下金黄色麦垛的阴影呈蓝紫色同一灰色在红、绿、橙、紫、蓝、黄上的色彩变化(图11)结论:无彩色(黑、白、灰)在有彩色中全呈现出补色色光的残留。
在色彩应用中,补色关系处理得当与否会影响到形象的外观效果。
二、明度对比明度对比:两种以上色彩组合后,由于明度不同而形成的色彩对比效果。
图A只明度对比微弱图B在图B基础上适当改变明度差图A:图案轮廓不清晰图B:图案轮廓清晰、分明明度对比在色彩构成中起主导作用,是决定色彩感觉明快、清晰、沉闷、强烈、朦胧与否的关键。
以上图A、图B以图例来说明,然后改变明度的效果。
每一种颜色都有自己的明度特征,将它们放在一起对比时,除去分辨它们色相的不同,还会明显地感觉到它们之间明暗的差异。
如黄与紫,淡绿与深蓝根据明度色标,如果将明度分为十级,一度为最低,十度为最高。
明度在一至三度的色彩称为低调色,四至六度的色彩称为中调色,七至十度的色彩称为高调色。
(电脑动态演示)(图12)色彩间明度差别的大小,决定明度对比的强弱。
三度差以内的对比——短调对比(明度弱对比)三至五度差的对比——中调对比(明度中对比)五度差以上的对比——长调对比(明度强对比)在明度对比中,如果其中面积大,作用也大的色彩或色组属于高调色,另外的色彩对比属于长调对比,那么整组的对比就称为高长调。
用这种方法可以明度对比大致划分为以下九种,其视觉作用和情感效果也各不相同。
(图13)三、纯度对比纯度:色彩的鲜浊程度,如一个蓝色与一个含灰的蓝色比较,能比较它们的纯度差别。
学生举例一对有纯度差的色彩:如大红与土红降低一个饱和色相纯度的方法•混入无彩色——黑、白、灰,如蓝+黑•混入该色的补色,如黄+紫纯度对比:指因纯度差别而形成的色彩对比。
纯度对比是决定色调感觉华丽、高雅、古朴、粗俗、含蓄与否的关键。
对比强弱程度取决于色彩在纯度等差色标上的距离,距离长对比强。
纯度对比的基本类型纯度对比同样可采用分级方法加以分类。
将纯色加以同明度的灰色,按比例混合成九级色标。
1—3的色彩称为低纯度基调:含灰感强而色相感朦胧、平淡、乏力4—6的色彩称为中纯度基调:柔软、静谧、温和7—9的色彩称为高纯度基调:鲜明、活泼、外向(图14)高彩对比:占主体的色和其他色均属高纯度色,强烈、华丽、鲜明、易疲劳。
中彩对比:画面占主体的色和其他色均属中纯度色,为中彩对比,温和、柔软、典雅、含蓄、有亲和力、调和、温稳、浑厚。
低彩对比:画面占主体的色和其他色均属低纯度色,整个调子含蓄、朦胧而暖味,或淡雅,或忧郁,具有神秘感。
艳灰对比:画面占主体的色是最艳的高纯度色,其他色组由接近黑白灰的无彩色组成,灰色与艳色相互衬托,生动活泼。
(图15)(在讲解的同时展示以上四幅不同效果的画面,先由学生分析组成画面的主色并比较不同的画面效果,教师补充,详图见后)纯度对比过强会出现生硬、杂乱、刺激、眩目之感,此时,若用低纯度灰色调和则相得益彰;纯度对比不足易造成含混、单调、肮脏、贫弱之感,此时,若增加少量鲜明色块则相映生辉在色彩应用中,单纯的纯度对比很少出现,大多是以纯度对比为主,其中包含着明对比和色相对比。
不同纯度对比的画面:(图16)四、冷暖对比暖色系:红、橙、黄有阳光感、干燥感、刺激感前进感冷色系:蓝、绿、紫阴影感、空气感、透明感后退感冷暖对比:由于冷暖色调差别而形成的色彩对比从色光照物角度去认识,当物体的受光部为暖色光,一般情况下背光部分为冷色光。
冷暖的感受是相对而言的心理判断。
改变一个暖色的纯度,其暖的程度会减弱,改变一个冷色的纯度,其冷的程度会减弱。
如①红+白变冷②蓝+白变暖色彩的冷暖程度是相对而言的,如同为暖色系的黄橙与红橙相比,红橙比黄橙更暖些。
淡蓝与深蓝相比,深蓝更冷些。
冷色与暖色一起配合时,最好使其中一色面积较大,另一色作为点缀,点缀色的纯度可降低为弱色。
在孟塞尔色环中,把最暖色橙色定为暖极,把最冷色蓝色定为冷极。
(图17)(图18)本节总结展示不同效果的画面,归纳各调和方法;色相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冷暖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