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的对比与和谐》教案新部编本

合集下载

四年级美术上册《色彩的对比与和谐》教案、教学设计

四年级美术上册《色彩的对比与和谐》教案、教学设计
4.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敏感度,激发他们对美术创作的热情。
2.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色彩美,培养他们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使他们在创作中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总结自己在练习中的优点和不足。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色彩对比与和谐的知识要点。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强调色彩的对比与和谐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3.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并将作品带到下节课进行展示和分享。
4.收集生活中的色彩对比与和谐的例子,以图片或实物形式展示,并简要分析其色彩搭配原理。
5.观察身边的自然环境,以色彩对比与和谐为主题,拍摄一组照片,并进行简单编辑和排版,形成一本小册子。
作业要求:
1.学生需按时完成作业,保证作业质量,注意色彩的搭配和运用。
2.家长协助学生收集相关素材,鼓励孩子发挥创意,积极参与作业完成。
2.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学生的讨论,解答他们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知识。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色彩搭配心得,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四)课堂练习
1.教师布置课堂练习任务,要求学生运用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知识进行绘画创作。
2.学生在绘画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问题给予及时纠正和指导,帮助他们掌握色彩搭配技巧。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展示生活中富有色彩对比与和谐的事物,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美术教案

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美术教案

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提高他们在绘画中的色彩运用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探索色彩对比与和谐的效果,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色彩对比与和谐的基本概念。

2. 色彩对比与和谐在绘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色彩对比与和谐的基本概念,学会在绘画中运用色彩对比与和谐。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色彩对比与和谐创作出具有个性和独特风格的作品。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色彩对比与和谐的基本概念。

2. 采用示范法,展示色彩对比与和谐在绘画中的应用。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探索色彩对比与和谐的效果。

4. 采用分组讨论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作品。

五、教学准备1. 教具:色彩对比与和谐的图片、绘画作品、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2. 学具:同上。

3. 教室环境:宽敞、明亮,便于学生绘画和展示作品。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色彩对比与和谐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色彩对比与和谐在自然界和艺术作品中的运用。

2. 讲解色彩对比与和谐的基本概念:介绍色彩对比与和谐的概念、类型和作用。

3. 示范色彩对比与和谐在绘画中的应用:教师展示绘画作品,讲解并演示如何运用色彩对比与和谐。

4.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绘画实践,尝试运用色彩对比与和谐创作作品。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作品,相互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七、教学拓展1. 邀请专业画家或设计师进行讲座,分享色彩对比与和谐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2. 组织学生参观画展或设计展,启发学生对色彩对比与和谐的理解和运用。

3. 开展色彩对比与和谐的主题创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竞争精神。

八、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总结在色彩对比与和谐方面的收获。

2. 同伴评价:学生相互评价,给出意见和建议。

《色彩的和谐》教案新部编本

《色彩的和谐》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色彩的和谐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邻近色,掌握邻近色的调配规律。

2、用邻近色进行涂色练习。

3、感受色彩的魅力。

教学重点:认识邻近色并掌握其调色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邻近色表现出和谐的色彩搭配和完整的画面效果。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水粉颜料和绘画工具。

学生:水粉颜料,毛笔,调色盘,笔洗,报纸,抹布。

教学思路:本课首先通过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邻近色,使他们感受到邻近色的和谐美;接着通过观察色轮表,明白邻近色之间的色彩关系和变化规律,并在多媒体的演示下理解邻近色的调配方法;最后最后通过动手实践达到本课的学习目的。

教学方法:1、清晰授课:能使要点易于理解;清晰地解释概念,使学生能按逻辑的顺序逐步理解;口齿清楚不含糊。

2、多样化教学:丰富教学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是提问问题。

老师要掌握提问的艺术,能够区分出问题的类型。

包括课堂里老师安排的活动和提供的材料等力求多样化。

3、任务导向:有研究表明,老师用于教授待定课题的时间越多,学生的学习机会就越多。

如果课堂上师生的互动集中于思维内容,使学生获得学习机会,那么这个课堂上的学生的成功率可能更高。

4、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

5、确保学生成功率。

教学过程:1、引导欣赏:(1)播放图片,欣赏生活中的邻近色画面(2)出示课题——“色彩的和谐”(3)复习对比色,比较邻近色与对比色的区别。

2、目标发展:(1)什么是邻近色?(出示色轮)在色环上,相邻近的色彩,称为邻近色。

如:黄——黄绿——绿红紫——紫——蓝紫黄橙——橙——红橙(2)寻找邻近色(师生互动)A、家居图片B、生活图片C、建筑图片(3)欣赏画家作品,找出邻近色,并说说邻近色在画面中产生的效果:和谐(4)师示范邻近色的调配方法黄色里逐渐加大蓝色比例,最后变成绿色。

色彩的和谐与对比教案[001]

色彩的和谐与对比教案[001]

色彩的和谐与对比教案[001]一、教学目标1.1 能够理解色彩的概念和重要性1.2 能够识别并区分颜色的种类1.3 能够应用色彩和谐和对比的原理进行创作二、教学重点2.1 理解色彩的概念和重要性2.2 应用色彩和谐和对比的原理进行创作三、教学准备3.1 彩泥或水彩工具3.2 色轮图或彩色色版3.3 彩色对比图四、教学内容4.1 色彩的概念和重要性4.1.1 讲解色彩的定义和分类色彩是视觉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色彩可以用来传达情感、创造氛围,对视觉效果的表现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艺术中,我们通常可以将颜色分为三个基本颜色,即红色、黄色和蓝色,再加上白色与黑色可形成不同的色调。

4.1.2 引导学生参考色轮图或彩色色版进行颜色识别与分类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分别呈现色轮图或彩色色版,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种类的颜色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让学生自己动手分类,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4.1.3 讲解色彩搭配原则在配色方面,有些颜色比较搭配,有些则是不合适的,这是因为它们在人眼中产生了不同的心理感受。

比如,红色和绿色是互补色,可以搭配使用;而黄色和紫色则是类似色,搭配使用会不太和谐。

4.2 应用色彩和谐和对比的原则进行创作4.2.1 讲解色彩的和谐和对比原理色彩的和谐和对比原理是指通过搭配不同颜色的强烈度、亮度、饱和度等因素,产生美感和表现力。

4.2.2 准备彩泥或水彩工具和色彩对比图老师可以准备彩泥或水彩工具,让学生根据准备的色彩对比图,进行模仿创作。

同时鼓励学生自己尝试搭配不同颜色,比较强烈对比和柔和和谐的效果差异。

4.2.3 学生作品展示和点评让学生将创作的作品展示出来,让其他同学进行点评。

在点评时,让学生们互相探讨一下搭配的颜色的优缺点,通过分享彼此的意见和经验,进一步加深对色彩和谐与对比原理的理解。

五、教学总结本课程介绍了色彩的概念和分类,引导了学生认识了不同颜色之间的关系,并了解了不同颜色搭配的原理。

小学美术《色彩的和谐与对比》教案

小学美术《色彩的和谐与对比》教案
3.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
4.增加课后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色彩运用能力。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色彩的和谐与对比》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为什么有的画面看起来很舒服,而有的则很刺眼?”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色彩和谐与对比的奥秘。
小学美术《色彩的和谐与对比》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小学美术教材四年级下册《色彩的和谐与对比》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学习色彩的和谐与对比原理;2.掌握冷暖色、互补色、相邻色的运用;3.创作一幅以色彩和谐与对比为主题的绘画作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培养他们感受色彩、运用色彩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其次,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在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过程中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但我也发现有些小组在讨论时偏离了主题。针对这一问题,我计划在下次活动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确保讨论紧紧围绕主题展开。
此外,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虽然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但仍有个别学生较为内向,不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为了鼓励这些学生,我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更加关注他们的表现,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支持。
二、核心素养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色彩的和谐与对比原理,能够运用冷暖色、互补色、相邻色进行创作,提高色彩搭配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环节,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表现和创新能力,学会运用色彩表达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提高审美素养,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增强对美的追求和热爱。

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美术教案

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美术教案

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美术教案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美术教案篇一:色彩的对比与和谐教案《色彩的对比与和谐》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色彩对比与和谐的基本知识。

2、技能目标:指导学生运用对比色和和谐色进行绘画创作。

3、情感目标:让学生了解艺术形式美感及其与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和理解色彩的对比与和谐,学习调配对比色与和谐色,并运用对比与和谐的组织原理进行造型活动,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2、难点:对色彩对比与和谐组织原理的理解、把握;创作时恰当运用组织分配方法,表现生动与统一。

教学准备:师:幻灯片、范图、音乐生:水溶性彩铅教学过程一、感知与体验1、欣赏(1)师:同学们,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地又换上了新装,让我们一起欣赏一组春天的图片.请在欣赏时找找大自然有哪些色彩?(2)播放课件自然图片师:你在大自然里找到了哪些颜色?(红、橙、黄?)大自然被美丽的色彩装扮着,它简直就是一个色彩王国啊.板书:色彩2、复习(1)、寻找三原色师:在这个色彩王国里,有三位老祖宗,又称三原色,你知道是哪三种颜色吗?请同学起来回答。

(红、黄、蓝)(2)、寻找三间色三原色两两相调可以调出三间色,你知道三间色又是指那三种颜色吗?请同学们一起回答(橙、绿、紫)3、了解导入新课·师:看看刚才找的六种颜色,放在一起,带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生:鲜艳、对比强烈、刺激·师:同学们说的很好,色彩的搭配反差很大给人强烈刺激、形成一组鲜明对比的色彩就是对比色。

·出示板书:对比师:那么如果我们分别看这三组色呢?生:和谐,柔和师:对,这就是和谐,色彩的对比与协调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重要内容。

这节课我们的重要目的是学会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的基本知识及运用它进行绘画创作。

·课件|:红花和绿叶的图片。

我们来看,绿叶和红花的对比多强烈啊,绿和红就是一组对比色。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色彩的对比与和谐|苏少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色彩的对比与和谐|苏少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色彩的对比与和谐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理解对比色和和谐色的概念,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创作出富有美感的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色彩的对比和和谐来表现画面的美感。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 色彩的基本知识:红、黄、蓝三原色,橙、绿、紫三间色,以及黑白灰等无彩色。

2. 色彩的对比和和谐:对比色和和谐色的概念,以及如何运用对比和和谐来表现画面的美感。

3. 色彩的情感表达:不同色彩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和情感,以及如何运用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对比色和和谐色的概念,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创作出富有美感的作品。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色彩的对比和和谐来表现画面的美感,以及如何运用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示范作品等。

2. 学具:水彩颜料、水彩笔、画纸、调色盘、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色彩丰富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色彩的美,激发他们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对比色和和谐色的概念,以及如何运用对比和和谐来表现画面的美感。

3. 示范讲解:教师示范如何运用色彩的对比和和谐来创作作品,并讲解创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运用色彩的对比和和谐来创作自己的作品。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引导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

六、板书设计1. 色彩的基本知识:红、黄、蓝三原色,橙、绿、紫三间色,以及黑白灰等无彩色。

2. 色彩的对比和和谐:对比色和和谐色的概念,以及如何运用对比和和谐来表现画面的美感。

3. 色彩的情感表达:不同色彩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和情感,以及如何运用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色彩的和谐与对比教案

色彩的和谐与对比教案

色彩的和谐与对比教案前言色彩是图形设计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它能够引导观众的情感和心理反应。

因此,了解和掌握色彩的搭配和运用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色彩的和谐与对比,以及如何在设计中运用它们,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色彩的分类色彩可以分为三种:主色、辅色和中性色。

主色主色是设计中最重要的色彩,通常用来表达品牌、产品或设计主题。

在选择主色时,要考虑到品牌形象、产品属性、文化背景以及群体喜好等因素。

常用的主色包括红色、蓝色、黄色、绿色等。

辅色辅色是与主色搭配使用的颜色,通常用来强化、补充或对比主色。

辅色的选择要考虑到主色的特性和语境,以达到最佳效果。

常用的辅色包括橙色、紫色、灰色、粉色等。

中性色中性色是在设计中用来平衡和调和主色和辅色的颜色。

它们通常是黑、白、灰或棕色等低饱和度的颜色。

色彩的和谐色彩的和谐指的是颜色之间的平衡和协调,使色彩搭配更加舒适且具有美感。

常见的色彩和谐方式有类比、渐变、同色系、分裂互补和三色组合等。

类比类比指的是相邻颜色的搭配,例如红色和橙色、绿色和黄绿色等。

这种搭配方式使色彩之间的过渡更加自然、舒适。

渐变渐变指的是色彩的过渡,通常通过渐变色来实现。

渐变可以是单色渐变或多色渐变,多色渐变通常使用同一色系的颜色,以达到色彩的和谐。

同色系同色系指的是搭配同一色系的颜色,例如蓝色和浅蓝色、绿色和浅绿色等。

这种搭配方式使色彩之间的过渡更加平滑、和谐。

分裂互补分裂互补指的是搭配色相互补充的颜色,例如橘色和蓝绿色、紫色和黄绿色等。

这种搭配方式可以产生强烈的对比,同时保持色系的和谐。

三色组合三色组合指的是选择三种彼此对比鲜明的颜色进行搭配。

例如红绿蓝三色组合、黄蓝红三色组合等。

这种搭配方式可以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但需要注意搭配的比例和平衡。

色彩的对比色彩的对比指的是不同颜色之间的对比效果,强烈的对比效果可以引起视觉冲击,产生强烈的反应和情感体验。

常见的色彩对比方式有互补对比、明度对比、饱和度对比、相似对比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色彩的对比与和谐》教案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色彩对比与和谐的基本知识。

2、技能目标:指导学生运用对比色和和谐色进行绘画创作。

3、情感目标:让学生了解艺术形式美感及其与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和理解色彩的对比与和谐,学习调配对比色与和谐色,并运用对比与和谐的组织原理进行造型活动,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2、难点:对色彩对比与和谐组织原理的理解、把握;创作时恰当运用组织分配方法,表现生动与统一。

教学准备:
师:幻灯片、范图、音乐
生:彩色铅笔,水彩。

教学过程
一、感知与体验
1、欣赏
(1)师:同学们,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地又换上了新装,让我们一起欣赏一组春天的图片.请在欣赏时找找大自然有哪些色彩?
(2)播放课件自然图片
师:你在大自然里找到了哪些颜色?(红、橙、黄…)
大自然被美丽的色彩装扮着,它简直就是一个色彩王国啊。

板书:色彩的对比与和谐
2、了解
导入新课
•师:看看刚才找的六种颜色,放在一起,带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
生:鲜艳、对比强烈、刺激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色彩的搭配反差很大给人强烈刺激、形成一组鲜明对比的色彩就是对比色。

•出示板书:对比
师:那么如果我们分别看这三组色呢?
生:和谐,柔和
师:对,这就是和谐,色彩的对比与协调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重要内容。

这节课我们的重要目的是学会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的基本知识及运用它进行绘画创作。

•课件:红花和绿叶的图片。

我们来看,绿叶和红花的对比多强烈啊,绿和红就是一组对比色。

师:生活中,还有一些物品色彩的搭配也形成了最强烈的对比。

请你找找看。

•图片欣赏
师:你找了哪组对比色?
蓝和橙;黄和紫
教师出示色图
想一想:大红和湖蓝,大红和柠檬黄看起来对比也很强烈啊,为什么不是对比色呢?出示色相图,解释。

原来一组对比色两个颜色之间没有“血缘”关系。

色彩的对比
色彩对比是指色彩的搭配反差很大给人强烈刺激、形成鲜明对比的一组色彩
1、明度对比即色彩的明与暗、深与浅的对比.
黑白是明度对比的两个极端,在它们中间是由浅到深的“灰”组成的无数色阶
2、补色对比是指间色和三原色之间互为补色关系。

3、冷暖对比即色彩的色性对比。

4、纯度对比是指纯色与浊色、弱色之间的对比效果。

给人以强烈刺激的心理感受
2、色彩的协调
(1)、师:对比色能给人鲜明、有力、刺激的感觉,那么,色彩还有其他形式的搭配吗?欣赏一组和谐色的图片,说感受
生:色彩接近,柔和、统一
师:色彩的搭配很接近,给人一种和谐、愉悦、统一的感觉就是和谐色。

出示色图。

色彩的协调是指近似色的组合或明度相似色彩间不同形式的组合
1、色调的协调是指以画面占主导地位的色彩为基础,其他色彩处于次要的从属地位。

播放课件
师:协调色在音乐会中的运用,什么的色彩?什么样的音乐?什么样的效果?
生:蓝色,轻柔,抒情,浪漫
2、邻近色的协调是指色相环上相邻的2-3色的对比,色相距离大约30゜左右,为较弱的色彩排列。

师:(播放课件)
3、对比色的协调会给人以强烈的心理感受;协调则给人以和谐统一的心理感受。

对比和协调之间的关系既对立又统一。

4、同性色的协调是指色相对比距离约60゜左右,为较弱对比的色调。

如黄与绿组成的色调,其效果活泼、丰富,但又不失统一、和谐的感觉。

3、学生在身边找找对比色与和谐色。

二、创作与表现
1、色彩练习
师:考查学生掌握情况
(1)猜猜看:例图中的色彩,哪些属于对比色?哪些属于和谐色?
(2)涂色游戏:教师发有底稿的纸。

小组长抽签来决定涂对比色还是和谐色。

2、教师演示
(1)今天老师准备画一幅风景。

用协调色来涂色。

•快速勾线:画面简洁。

•确定主色调。

•根据主色调配其他背景色彩。

(2)出示同样构图的对比色涂法的画面。

(3)欣赏运用对比色和和谐色设计的美术作品。

3、学生创作
•学生选择用和刚才练习时不同的对比色或和谐色进行水彩画创作,教师巡回辅导。

三、小结与评价
1、小结:我们的画也可以美化我们的生活,瞧,我用同学们的画装饰我们的教室,好看吗?
2、拓展:
(1)欣赏图片:你们有什么发现没有?其实生活中无论是绘画、设计还是物品的色彩对比色又和和谐都不可少,只是有的偏于对比,有的偏于和谐。

如果以和谐色为主,适当加
上一点对比色,作品的色调就会显得既统一又生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