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2018年上半年第三产业发展形势分析

合集下载

2018年新宁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8年新宁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8年,全县人民上下一心,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落实县委“旅游立县、生态优先、产业互融、民生为本”发展战略,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全县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态势。

一、综合县域经济较快发展。

初步核算,2018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GDP)1102583万元,同比增长9.1%。

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53904万元,增长4.1%;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73028万元,增长8.8%;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575651万元,增长11.7%。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GDP)18637元。

比上年增加1016元,增长5.8%。

三次产业结构为23:24.8:52.2。

脱贫攻坚巩固提升。

完成1003户2934人的危房改造任务,完成1829套17.17万平方米易地搬迁住房建设任务,搬迁入住贫困群众6868人;住院医疗实现县域内公立医院先诊疗后付费及一站式结算服务,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达到85%以上,大病救治、慢性病签约服务、分级诊疗全面落实到位。

全年投入贫困户产业发展资金23432万元,惠及11.8万贫困人口;打造22个乡村旅游扶贫精品路线,1.2万贫困人口受益。

投入各类资金63986万元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万企帮万村”活动,建立产业基地82个,实施产业化项目25个,建立“扶贫车间”37个,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4600人。

全年30619名贫困人口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57个贫困村顺利出列。

城镇建设强力推进。

崀山大道、舜皇大道、春风路、大兴路四条主干道及支线道路的提质改造工程全面完成,解放路、东风路及相连支线道路提质改造工作完成方案及初步设计;摩诃岭公园及周边道路工程完成投资6200万元,其中园艺南路完成下水道和路面硬化,广场中路启动报建和动工建设;新武路完成下水道工程;高毛路进入施工阶段;舜皇西路综合体及三校一院一中心完成投资6000万元,其中新一中周边道路的坤一路完成土石方和雨污水管安装,思源学校周边道路的思源路、金园路完成土石方、路基、雨污、下水道、路面沥青混凝土铺装;舜皇西路、忠源西路景观式明渠设计完成杆线和房屋拆迁工作;老水泥厂周边道路完成投资2400万元,其中建设北路B段竣工,竹庄路、温泉路、枫叶路、人民北路已通车;黄金大道完成初步设计工作。

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及目前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最新)

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及目前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最新)

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及目前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及目前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一、晋城市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及目‎前存在问题晋‎城市自1985年‎建市以来,十分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特别是1992‎年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关于加快‎第三产业的决定》‎之后,在大力发展‎第一‎、第二产业的同时‎,根据新建城市的‎实际情况,从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增‎强城市辐射能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入手,注重优先‎发展对国民经济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事业,积‎极发展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商业、‎饮食服务业、物供‎仓储业,特别是近‎几年在努力巩固提‎高传统第三产业的‎同时,注重培育、‎引导和发展中介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社区服务业等新‎兴第三产业,呈现‎出传统第三产业迅‎猛发展,新兴第三‎产业势头高涨的喜‎人局面。

201X‎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已达12‎ 9..44‎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由建市初的1‎4.85‎%上升到3‎1.1%,增长‎了09倍‎。

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比重由19‎85年的2‎1.97%上升‎到337‎%,总人数由1‎ 7.5万人‎上升到3‎ 8.44万人‎。

一产、二产较上‎年分别下降‎1.26‎、 0.39个‎百分点,三产从业‎人员比重较上年增‎加8.7‎7个百分点。

晋‎城市的第三产业虽‎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与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速‎度,与兄弟城市及‎发达的沿海地区相‎比,与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促进第‎一、二产‎业快速发展的要求‎相比,无论从总量‎上还是内部结构上‎都存在着很大差距‎,远远不能适应建‎立市场经济体系的‎要求。

对照比较,‎分析晋城市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1.‎第三产业发展势头‎高涨,但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仍然偏‎低。

2018年大英县经济运行分析

2018年大英县经济运行分析

2018年大英县经济运行分析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发展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推进“五大强县行动”,大力实施“城市创新、乡村振兴”两大战略,努力化解经济下行压力,扎实做好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等各项工作,全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实现了“稳中有进、结构优化、提质增效”的基本态势。

一、经济运行总体态势全县主要经济指标始终保持稳中有进增长态势。

从目标任务看,10项主要经济指标中除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低于目标增速0.1和0.6个百分点外,其余指标均全面完成目标任务。

其中,服务业增加值增速排全市第二,到位省外资金完成进度排全市第三,取得较好成绩。

2018年大英县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表二、经济运行主要特点(一)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71.4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8.7%。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63亿元,增长3.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4%,拉动经济增长0.5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84.78亿元,增长8.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3.7%,拉动经济增长4.6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60.07亿元,增长10.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9.9%,拉动经济增长3.47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15.9:51.2:32.9调整为15.5:49.5:35,第一产业占比下降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比下降1.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比提高2.1个百分点,服务业占比持续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二)工业经济持续回升。

全年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143.8亿元,增长8.8%,新增规上工业企业8家;完成工业投资36.99亿元。

规上工业企业效益增势良好,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8.98亿元,增长10.3%;利润总额12.79亿元,增长62.7%。

盛马系企业顺利破产重组,雷得云母、佳世特橡胶、天骄纺织3户企业入围“全省高成长型中小企业培育”名单。

黄平县2018年19月经济运行监测分析

黄平县2018年19月经济运行监测分析

黄平县2018年1-9月经济运行监测分析根据黄平县主要经济指标情况和州直有关部门提供的基础数据初步分析,1-9月,黄平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但部分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趋缓,支撑经济提速增长的动力有所减弱,经济下行压力仍在增大。

一、当前黄平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初步核算,三季度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9.8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0.9%(以下简称“增长”或“下降”),居全州第13位。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1.77亿元,增长6.3%;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3.25亿元;增长5.3%;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4.81亿元,下降2.4%。

(一)农业保持稳定增长。

三季度,全县农业增加值12.48亿元,增长6.5%。

比上季度加快0.5个百分点,居全州第14位;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7060万元,增长8.9%,居全州第14位;。

(二)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匀速增长。

1-9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与1-8月相比持平(以下简称“环比”),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升9.2个百分点(以下简称“同比”),比全州低9.4个百分点,居全州第14位。

工业用电量预计完成2565万千瓦时,增长17.7%,环比加快40.5个百分点,同比加快7.1个百分点,比全州高15.6个百分点,居全州第5位。

工业增值税完成3333万元,增长45.5%,环比加快1.1个百分点,同比上升67.9个百分点,比全州高14.5个百分点,居全州第4位。

(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实现正增长。

1-9月,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环比加快14.6个百分点,同比上升6.6个百分点,比全州低5.5个百分点,居全州第11位。

其中500-5000万元项目52个,其中9月新增项目3个,比上年增加项目26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20个,其中9月新增项目1个,比上年减少项目3个,房开项目6个。

房地产开完投资完成16216万元,下降58.7%,居全州第12位;商品房销售面积完成107168平方米,下降9.4%,环比加快7.1个百分点,同比下滑23.8个百分点,比全州高5.1个百分点,居全州第10位;房地产从业人员下降35.24%,环比回落17.24个百分点,同比下滑58.04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第三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第三产业发展调研报告摘要:本文通过对第三产业的调研,分析了第三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并就其对经济增长、就业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评估。

研究发现,第三产业在促进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和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解决。

本文最后提出了加强政府支持、促进创新创业、加强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建议,以推动第三产业的健康发展。

第一部分:引言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产业(农业)和第二产业(工业)以外的经济活动领域,主要包括服务业、金融业、咨询与管理、教育与研究、文化与娱乐等。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结构的转型,第三产业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第三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其对经济增长、就业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第二部分:第三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一)第三产业的发展现状首先,我们回顾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历程。

从20世纪以来,随着技术和经济的进步,第三产业逐渐获得了快速发展的机遇。

服务业成为了国民经济的主力军,对整体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提升。

此外,金融业、咨询与管理、教育与研究、文化与娱乐等领域也充满了活力,不断创造着经济和社会价值。

其次,我们分析了当前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方面,服务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包括零售、餐饮、旅游、医疗健康等多个板块,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另一方面,新兴的增长点不断涌现,如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互联网金融等,为第三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第三产业发展的趋势在未来,第三产业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明显。

首先,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升级将成为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人们对于高品质的服务和个性化的体验有了更高的要求,从而推动了相关行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

某县第三产业发展情况汇报材料

某县第三产业发展情况汇报材料

某县第三产业发展情况汇报材料 某
县第三产业发展情报材料

、县城三本情况
1
、招商引显著。

通过政策引导位联动社会2
、经营业态日益。

截至20x x 年6月县城县
城消费更加活跃。

通励性措施促进干部县4
产效益不断扩大。

县城产快速发展二、具体措施

组织年货展销会。

X 成功举行两次2
、明确县直各单招商任务3、千方百计为经解决各类实际4
、开点项目招商和跟踪。

想5
、创地打造来料加工基地三
、当前存在的问题 县
城第三产业虽然取得1
、县业网点规划尚县
城消费拉动力度3
城招商项目的四
、下一作打算
1
、明确功2
、特色3
、加
<。

2018年晋城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8年晋城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8年晋城市经济运行情况2018年,晋城市经济实现U型反转,经济运行低位开局、稳步回升、稳中向好,好中提质,新时代美丽晋城高质量转型发展实现良好开局。

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351.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7.4%,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增速在全省排第2位。

分季度看,一季度(0.5%)为2016年二季度以来最低,上半年(4.5%)开始稳步回升,前三季度(4.9%)稳中有进,全年步入合理区间。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9.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0.3%;第二产业增加值717.9亿元,增长7.2%;第三产业增加值584.8亿元,增长8.5%,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为3.6:53.1:43.3。

一、农业生产保持平稳,粮食获得较好收成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0.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0.5%。

全年粮食总产量虽因夏粮减产、秋粮遭受干旱影响有所下降,但减幅不大,仍获得16.6亿斤的较好收成。

分品种看,玉米仍然占主体地位,全年产量占到全部粮食产量的71.5%,是粮食稳产的重要保障。

畜禽生产受非洲猪瘟影响较小,全年猪牛羊禽肉类总产量16.5万吨,同比增长2.0%;禽蛋产量8.5万吨,增长0.4%。

二、工业经济稳中提质,质量效益持续改善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月份止跌企稳,下半年保持逐月加快态势,全年同比增长7.0%,比 2017年提高1.5个百分点,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9个百分点,增速为近5年最高水平。

分行业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高技术制造业增速明显高于规模以上工业整体增长水平。

企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1-12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同比减少2.8元,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费用同比减少0.7元,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5.2%,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

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的利润总额和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增幅显著高于全部规上工业企业平均增幅。

隆昌县第三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隆昌县第三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志。近 年来, 隆昌县 的第三产 业得 到 了快速发展 , 促进 了隆昌县整体经济 的发展 , 但仍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 、 第三产业 内 部结构不合理 、 城市化水平低 、 金融相关行 业少等问题。因此在规划 隆昌县 的经济发展 时, 应注意调整 三大产业结构 、 发 展新 兴行 业、 推进城市化建设 、 展金融行 业, 而推进 隆昌县经济持 续快速发 展。 扩 进
【 键 词 】 隆昌县; 关 第三产业; 问题; 对策 【 中图分类号】 17 1F 1 【 F2. ;79 7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04 26 (0 11-160 1 —782 1)103—2 0
隆 昌县地处 四川盆地南部腹地 , 位于川渝 两省交界处 。近 移动 电话用 户 2 . 1 4万户 , 长率 为 4 .1 普 及率 达 2 . 增 2 %, 0 76 %; 年来 , 隆昌县的第三 产业得 到了快速 发展 , 促进 了隆 昌县 的整 国际互联 网用 户 2 6 , 08 6户 增长率为 1 . %。③ 昌县信 息产 78 6 隆 体经济发展 。 昌县 的第三产业 主要包括交通运输业 、 隆 餐饮业 、 业迅速发展 为第三产业发展提供 了 良好 的环境 。 ( ) 三 旅游 业高速发 展 信息产业 、 旅游业 、 金融保 险业 等。20 0 8年 , 隆昌县 实现地 区生 旅游 业作为隆 昌县第三产业 的新兴产业 , 其快速发展 能够 产总值 8 . 47 4亿元 ,比上年 增长 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 值 5 3 2 .2亿元 , 18 增长 1 .% , 26 对经济 增长 的贡献 率 为 2 .% ;0 9 优 化第三产业 内部结构 。隆昌县 内拥有较丰 富的旅游资源 , 52 2 0 有 中国古牌坊之 乡” “ 、 青石 文化城 ” 之称 , 为隆 昌县旅游业 发 这 年 隆昌县实 现地 区生产总值 9 .7亿元 . 78 比上年增长 1 .%, 55 第 “ 隆昌县采取 了多项 “ 活商 贸、 兴 三 产业实 现增值 2 .7亿元 , 长 1 %, 经济 增长 的贡献 率 展提供 了良好 的条件 。近几年 , 48 增 4 对 为 2 .%。① 昌县三大产业 结构 比是 1 . 5 . 2 ., 54 隆 84: 58: 58 产业 结构 为“ 、 、 ” 二 三 一 模式 。 虽然隆 昌县的第三产业近年来发展趋 势 明显 , 但是还 存在一些需要改进 的地方 , : 如 第三 产业 绝对总 量 与周边县市相 比较低 、 三产业 占地 区 G P的比重偏小 、 第 D 第 三产业 内部结构不尽 合理等 , 在一定程度上影 响了隆 昌县经 这 济的快速发展 , 必须认 真加以解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XXX 部门: XX部YOUR LOGO Your company name
2 0 X X
县2018年上半年第三产业发展形势分析
县2018年上半年第三产业发展形势分析
县XX年上半年第三产业发展形势分析
我县认真贯彻全区第三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和60条优惠政策,促进了交通运输、商贸流通、旅游餐饮、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社区服务和房地产等产业的快速发展。

一、全县第三产业的发展情况
今年上半年以来,我县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4.43亿元,同比增长14.1%。

全县开工项目125项,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0361万元,同比增长30%,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28亿元的50.13%。

其中:基本建设完成投资64019万元,同比增长4.4倍;其它投资完成44105万元,同比减少40%;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4394万元,与上年持平;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843万元,同比增长1.3倍。

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9586万元,比上年增长16.6%。

,其中:批零贸易达到10426万元,同比增长7.3%;饮食业达到3815万元,同比增长5.9%;零售业达到24376万元,同比增长23.8%;XX年上半年,全县注册登记的第三产业经营户有4567户,从业人员超过2万人。

消费结构呈现积极变化。

以住房、汽车、旅游等为代表新一轮消费热点的逐步形成。

运输业和邮电业大幅增长,货物运输周转量达到4493万吨/公里,同比增长20%;旅客运输周转量达到4664万人/公里,增长23%。

二、存在的问题
(一)生活性服务偏多,生产性服务偏少。

生活性服务项目偏多,诸如餐饮、住宿、城市交通等项目;为工、
第 2 页共 5 页
为农服务的项目不足。

商贸流通以日用消费品经营为主,近年来农副产品经营发展较快,而为其它生产加工企业提供材料及设备供应的业户很少。

(二)专业市场的集聚效应亟待提高。

由于管理、经营等诸多因素制约,市场的集聚效应没有充分发挥。

如拥有469个营业门点的鸿鼎市场,门点经营数仅210个,近一半的经营门点用于仓储或闲置,加之收购旺季经营大户进入农村收购,使鸿鼎市场的集聚效应未能充分的发挥。

(三)三产发展的组织化程度不高。

近年来,我县在农副产品、煤炭、货运信息行业中相继组建了协会组织,一定程度上规范了经营行为,提升了竞争能力,但其它行业如住宿服务、客运、邮电通信等仍停留在“单打独战”、自我发展的阶段,建立分行业的协会组织,降低行业经营风险,提高行业整体实力势在必行。

(四)传统经营业务过多,新兴经营业态不足。

全县现有大中型日用品商场9家,除京原、全正客隆超市开展连锁配送经营业务外,其它商家仍实行传统的“坐柜等客”的经营模式,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商贸流通业经营能力内耗增加,竞争能力不足,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以个体经营为主的众多流通户,仅赁“一买一卖”的经营模式维持发展,在经营理念,营销手段上缺乏创新。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网上交易为主的电子商务、期货市场(尤其是农产品)已成为现代流通的重要形式,而我县在这方面还未曾涉足。

第 3 页共 5 页
有效拉动内需增长的旅游业在我县处于启动前期,我县的旅游业急需发展。

餐饮行业虽商家林立,但饮食品牌没有很好的打造,消费层次仍局限于基本的就餐充饥。

以简单的维修、洗浴、美容美发和家政服务等为主的服务业占领服务业市场,而为百姓提供、更好的涉及社会综合服务和中介咨询的项目不多。

(五)特殊行业的竞争力不足,新兴服务手段欠缺。

金融企业的常规业务仍局限于居民储蓄和工商信贷,为企业服务的融资渠道不畅,联户担保信贷、消费信贷、融资租赁等新兴服务项目仍是刚刚起步或未曾发展。

保险行业的经营存在着投保容易理赔难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形成垄断经营。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思路
第三产业的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良性运行,针对我县第三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应着重从以下方面抓起,以加快产业发展步伐。

(一)结合我县实际、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完善全县第三产业发展规划。

规划既要
第 4 页共 5 页
THANKS
谢谢您的阅览
仅供参考
第 5 页共 5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