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收购诺基亚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案例说明书 (1)

案例说明书 (1)

案例使用说明一、教学的目的与用途本案例使用说明是以将此案例应用于《投资银行学》中的收购兼并部分的教学为基础而撰写的,如将本案例应用于其他相关课程,本案例说明可做相关调整。

(一)适用的课程本案例适用于《投资银行学》《并购与重组分析》等财经类课程(二)适用的对象本案例适用对象包括高年级金融学本科生,经济学本科生以及经济类研究生。

(三)本案例教学目标规划1.覆盖的知识点●并购的概念与类型●并购的动因●并购的经济分析●并购中的专利组合2.能力训练点●了解并购的概念与类型,明确并购要素●学会分析并购的动因,从并购双方,政府,环境等三方利益相关者多角度看问题●基于案例中的并购经济后果分析,深入学习企业价值估值,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与综合水平●通过分析了解并购中的人力资源,学会组织和管理人事提高效率二、启发思考题(一)、诺基亚掉下神坛,失掉巨大的市场份额,被收购的原因有哪些?微软如何与诺基亚合作才能挽救诺基亚日益下滑的销售额?如何调整发展经营战略才能使并购双方的利益最大化?(二)、微软与诺基亚都是存在发展至今的老企业,在并购之后,如何调整管理层结构,是分开管理,还是组织新的管理层接管诺基亚公司,假如发生管理层冲突,又将如何有效解决?(三)、基亚公司从之前的手机行业巨头到如今被收购,公司由盛转衰的经历对中国的手机行业提供了怎样的借鉴和启示?中国手机行业应当如何应对苹果,三星等大企业,如何去适应飞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终端时代?(四)、有人将微软并购诺基亚称为一场专利之战,为什么?请从专利的重要性,并结合二者的专利优势劣势进行分析三、分析思路(一)、从数据和资料分析诺基亚业绩下滑,难以经营下去的原因;分析手机和IT 行业的前景,以及微软和诺基亚各自的优劣势,得出最佳的发展战略(二)、管理层结构冲突的现象和原因有哪些?调整管理层结构的依据和优缺点又是什么?(三)、分析诺基亚被微软收购的原因是什么?并从这些原因中去探索中国手机行业应如何发展?(四)、专利在公司并购中的重要性,分析微软和诺基亚各自的专利情况,对比分析,两公司间各自的专利优势和劣势体现在哪些方面,二者结合将带来专利领域怎样的变化四、理论依据与分析(一)理论依据(二)具体分析1、诺基亚衰落的背景是什么?衰落的具体原因有哪些?诺基亚是北欧芬兰的一家生产移动通信产品的跨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诺基亚连续14年市场占有率第一,是全球手机行业的领导者。

【精品】案例分析诺基亚与微软

【精品】案例分析诺基亚与微软

案例资料一:諾基亚CEO给同仁的一封信:燃烧的平台2011年 2 月 9日消息,诺基亚(Nokia)首席执行官史蒂芬•埃洛普(StephenElop)最近致员工的一份内部备忘录曝光.在这封被誉为“最令人兴奋和有趣"的CEO内部备忘录中,埃洛普承认诺基亚在竞争对手面前不断失利,市场份额不断遭到蚕食,领导地位面对挑战。

埃洛普指出,诺基亚已经身处“燃烧的平台”,而Symbian系统“在领先市场缺乏竞争力”,因此需要决定“是建造、促成还是加入某个生态系统".他表示诺基亚将进行改革,并透露于2月11日的一个投资者活动上公布新战略。

以下为备忘录的全文:大家好:有这样一个相关的故事,一个人在北海的一个油田钻井平台上工作。

有天晚上他被响亮的爆炸声警惊醒,突然发现所处的平台已经燃烧起来。

当时,他正被熊熊的火焰所包围。

他努力穿过浓烟和烈火,跑到平台边缘,但却只看到四周黑暗、冰冷的海水.烈火不断逼近,他只有几秒钟的时间作出反应。

要么站在平台上,等待自己被烈火吞噬,要么从30 米高的平台上纵身向下跳,落入冰冷的海水中。

这个人站在“燃烧着的平台”上,他必须作出选择.他决定跳下去。

这令人出乎意料。

在通常的情况下,他可能根本不会考虑跳入冰冷的海水中。

但当时的情况非同寻常——他所处的平台已经着火了.这个人后来幸运的被救了出来。

在获救后,他指出“燃烧的平台"急剧的改变了他的行为模式。

我们现在同样处于一个“燃烧的平台”当中,我们必须决定如何改变我们的行为模式。

在过去的几个月,我已经和大家分享了从股东、运营商、开发者、供应商及员工处获得的意见。

今天,我将继续分享我所了解的东西,以及我的信念——我意识到,我们正处于一个燃烧的平台当中。

并且,这个平台上发生了多次爆炸—-多个炽热的着火点包围了我们.例如,我们的竞争对手施加的压力越来越大,速度也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苹果重新定义了智能手机,并将开发者吸引到一个封闭但却强大的生态系统,从而改变了市场格局。

新木马屠城记之微软收购诺基亚5篇

新木马屠城记之微软收购诺基亚5篇

新木马屠城记之微软收购诺基亚5篇第一篇:新木马屠城记之微软收购诺基亚一场惊人的收购,新木马屠城记,今天中午打开网页,弹出来了诺基亚的新闻。

一看一场显赫的阴谋逐步披露出来,一场新时代的的木马屠城记,一场真正的无间道。

在真实的社会,真正的发生在我们的面前。

曾几何时,辉煌时期的诺基亚市值1100亿欧元,数以千计算的技术专利。

在世界各国毫无疑问占据手机的第一把交椅。

但是盛极而衰,是千年不变的真理。

但是纵观诺基亚的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诺基亚的衰落明显有人为的因素,加速其衰落。

其中很大一步棋就是,埃洛普前微软高管,加入诺基亚后成现任CEO,毅然决然选择windows phone 被埃洛普,先是砍掉美狗系统、塞班系统.然后拒绝多元化出安卓机,然后裁员、买办公楼;然后否决以前诺基亚一年出几百款的手机,低中高挡手机并发的策略,改走一年几款的精品路线,定价奇高,过几个月暴降,让用户不敢买诺基亚,就这样把一个市值1100亿欧元的诺基亚甚至可以吞比微软的帝国,玩的只有37.9亿欧元,微软很小的代价就吞并了诺基亚。

再看当年各个时期的新闻报道和介绍,会发现连起来才是最有意思的。

微软将收购诺基亚业务埃洛普等多名高管将加入微软2013/09/03(间谍回归,封王拜相)微软收购诺基亚设备与服务部门总价约72亿美元2013/09/03(爪牙显露,图尽匕见)诺基亚结盟微软称将全球范围大规模裁员2011/02/12(阴谋进行,毁其大梁)传微软190亿美元收购诺基亚诺基亚CEO坚决否认2011/06/02(行为被发现,尽力避嫌)诺基亚结盟微软突破困境2011/02/14(阴谋的开始,敌国的筹备)读史以明智,千古百年,古今中外,从不例外,现在的商业社会,尽在24史一场用37.9亿的欧元,就鲸吞掉当年1100亿欧元的公司,这个就是当今的社会,可怕吓人!赤裸裸,刀光剑影。

NOKIA选择WP是历史必然,只有WP能救NOKIA,只有WP 才能发展NOKIA!想让NOKIA出Android机,简直痴心妄想!你们的阴谋是不会得逞的!Windows Phone是优秀的手机系统,其性质是为人民服务,WP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关心并解决手机的基本问题,从系统的优越性和先进性来说,WP从成立之初就有着其他手机系统所不具有的独特性和先进性,WP能够带领最广大机友的根本利益,始终贯彻落实微软的方针政策,事实也证明了与微软合作以来诺基亚盈利水平,研发力量不断稳步增长,因此只有WP才能救诺基亚,也只有WP才能发展诺基亚!在放弃塞班2年多来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WP伟大旗帜,既不走iOS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Android改旗易帜的邪路。

(完整版)案例分析:诺基亚的成功与失败

(完整版)案例分析:诺基亚的成功与失败

诺基亚的成功与失败前言:诺基亚(Nokia Corporation)是芬兰手机品牌,总部位于芬兰埃斯波,主要从事生产移动通信产品的跨国公司。

诺基亚成立于1865年,当时以造纸为主,后来逐步向胶鞋、轮胎、电缆等领域,最后才发展成为一家手机制造商。

自1996年以来,诺基亚连续14年占据市场份额第一。

面对新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双面夹击,诺基亚全球手机销量第一的地位在2011年第二季被苹果及三星双双超越。

2011年2月,诺基亚与微软达成全球战略同盟并深度合作共同研发Windows Phone操作系统。

2013年7月11日23时,拥有4100万像素的诺基亚Lumia 1020正式在纽约发布亮相。

2013年9月3日,微软宣布以72亿美元收购诺基亚设备与服务部门(诺基亚手机业务),并获得专利和品牌的授权。

诺基亚将业务重心转向Here地图服务。

萌芽时代诺基亚的历史始于1865年。

1865年采矿工程师弗雷德里克·艾德斯坦(Fredich Idestam)在芬兰坦佩雷镇的一条河边建立了一家木浆工厂,工厂位于芬兰和俄罗斯帝国的交界处,并以当地的树木作为原材料生产木浆和纸板。

1868年艾德斯坦又在坦佩雷镇西边15公里处的诺基亚河(Nokianvirta river)边建立了他的第二家工厂:橡胶加工厂,该工厂除了生产皮靴和轮胎外,还生产工业用橡胶制品。

1871年,艾德斯坦在他的朋友利奥·米其林(Leo Mechelin)的帮助下,将两家工厂合并为一家工厂,并且成功地将其转变为一家股份有限公司,艾德斯坦成为首任诺基亚管理者,随后两人将公司的名字命名为“诺基亚”。

直到今天,该公司仍然保留“诺基亚” 这一名称。

19世纪末艾德斯坦将诺基亚管理者的职务转交给利奥·米其林,而当时无线电产业的萌芽刚刚起步。

于是,米其林突发奇想地想将诺基亚公司的业务扩张到电信行业,但是遭到了艾德斯坦的反对。

直到1902年,米其林才说服艾德斯坦,这才让诺基亚增加了一个电缆部门。

微软收购诺基亚案例分析

微软收购诺基亚案例分析

微软收购诺基亚
• 2013年9月微软宣布,将以7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诺基亚的设备与 服务业务。 • 2014年4月21日晚,诺基亚对外宣布,预计将于4月25日完成将 设备业务出售给微软的交易。针对交易完成后诺基亚将更名“微 软移动”的说法,诺基亚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诺基亚的品牌不 会消失。 • 另外,微软收购的只是诺基亚的部分资产,其中并不包括“诺基 亚”这个品牌,微软只是获得了该品牌的长期使用权,因此微软 实际上并不能决定“诺基亚”这个品牌是否继续存在。今后诺基 亚将致力于移动网络基础设施软件和服务、测绘导航和智能定位、 先进技术研发及授权。
3.押命运于Windows phone
• 诺基亚曾在两年时间里尝试扭转这种颓势,但最终 无功而返。2010年,诺基亚与微软结成了攻守同 盟,在软件系统层面全力转向微软的Window Phone,诺基亚CEO埃洛普在企业受困之下,企 图全面委身微软“赌一把”。同时放弃了Symbian 和Meego操作系统,这使得诺基亚几乎一个季度 内就崩溃了。诺基亚高管试图凭借Windows phone返老还童,夺回此前丧失的地盘,但由于低 劣的执行能力,该公司花费了整整八个月时间才生 产出了第一款诺基亚Windows Phone智能手机, 这在手机市场的疯狂竞争中算是比较长的一段时间; 更加糟糕的是,消费者对这款手机的反应也相当冷 淡。后来虽然Lumia系列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诺基 亚的压力,但终究不能改变智能手机市场的局势。
诺基亚新态势 未来状况或有改善?
此为诺基亚(NYSE:NOK)发布2015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财 报显示,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计算,诺基亚第四季可持 续运营 业务净销售额为36.09亿欧元(约合40.8亿美元),较上一 财年同期的35.10亿欧元增长3%;净利润为17.90亿欧元(约合 20.2亿美 元),较上一财年同期的4.43亿欧元增长304%。现在诺 基亚的主要业务为诺基亚通信业务和诺基亚技术部门。

微软收购诺基亚案例分析

微软收购诺基亚案例分析
精品资料
精品资料
二、收购(shōugòu)起因 在一篇来自于微软的文稿中,微软指出了收购诺基亚的原因:
1、提高它在手机市场的占有率和利润,完善自身的产业结构。 2、微软需要向其用户提供一流的Windows Phone手机体验(tǐyàn)。 3、阻止谷歌和苹果瓜分APP市场,微软需要在APP市场上有所作为。 4、微软认为诺基亚的专利集合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科技板块之一,所以这 次收购,微软意在加速Windows Phone的创新进程,并为其未来发展打下基础。
双超越。
2013年9月3日,微软宣布以约54.4亿欧元价格收购诺基亚设备与服务部门(诺基亚手机业 务),并获得相关专利和品牌的授权。诺基亚未来将努力发展Here地图服务、诺基亚解决方案与 网络(NSN)和领先科技三大支柱业务。
2014年4月25日,诺基亚宣布完成与微软公司的手机业务交易,正式退出手机市场。
精品资料
4.带来的弊端(bì duān) 然而这一收购对于微软的负面影响正在浮上水面。在最近提交的监管报告中,微软面向投资 人揭示了手机业务的现状和前景。行业分析师表示,最早在二季度,微软将对手机业务进行 “灾难性”的资产减记。 市调机构最新数据显示,在全球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市场,微软 WP 份额仅为 2.8%。如果以收 购前后的市场份额作为衡量依据,微软收购诺基亚业务,是一个完全失败的决策。收购之后, 华为等其他手机厂商,对于 WP 的兴趣大幅下滑,市面上 WP 手机的可选范围更加狭窄。 在报告中,微软称“手机硬件”部门在第一季度陷入亏损。该部门收入为 14 亿美元,但是 总体成本比收入高出了 400 万美元。换言之,微软每销售出一部手机,亏损 12 美分。这个亏 损额,还没有计算市场营销费用、研发费用等。 更令人吃惊的是,微软提示投资人,将需要对手机资产进行资产减记。“考虑到最近的表现, 手机硬件部门正在面临资产减记的更大可能性。” 微软表示,手机业务未来(wèilái)的现金流将会下滑,手机销售增幅将会下降,这将导致手机 业务部门的资产减记,这将给微软公司盈利带来实质性的影响。

由微软收购诺基亚引发的思考

由微软收购诺基亚引发的思考

由微软收购诺基亚引发的思考北京时间9月5日上午,微软和诺基亚官方宣布,微软将收购诺基亚设备与服务业务,即手机业务部门,交易数额是71.7亿美元。

随后,微软CEO鲍尔默和诺基亚CEO艾洛普联合发表了公开信,称这是一个“革新创新的新时刻”。

微软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并不突然。

此前,相关传闻就多有流传。

今年6月,有来自《华尔街日报》的消息称,微软收购诺基亚相关业务的谈判已经破裂。

当时该报道称,两家公司的谈判一度取得重大进展,离签约只有一步之遥,但最终由于价格和诺基亚市场地位不佳的问题而失败。

作为一个上学期间诺基亚处于统治地位的见证者,对于这个爆炸性的新闻,我有以下几个思考:71.7亿美元,微软买的值吗?作为一家老牌手机厂商,诺基亚设备业务的专利积累以及出色的硬件能力无出其右。

此前腾讯科技曾分析,如果诺基亚将设备业务单独拆分出售,按照诺基亚目前的140亿美元左右的市值,加上30%左右的溢价,诺基亚手机业务值得其他厂商以20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

即使对比谷歌以1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摩托罗拉移动,诺基亚最后71.7亿美元的出售价格实在是白菜价了。

艾洛普是卧底吗?史蒂芬·艾洛普2008年1月加盟微软,担任微软商业部门总裁,负责领导了Office 2010系列产品的研发工作。

2010年9月,艾洛普出任诺基亚执行总裁兼CEO,成为诺基亚历史上首位非芬兰本国的CEO。

埃洛普2010年10月出任诺基亚CEO时,亚当-哈通曾对此表示:“他不适合这一职位,他会以微软的策略将诺基亚变成前者的商店从而毁坏该手机生产商。

自那以后,诺基亚的销量开始下滑,利润开始蒸发,股东们开始撤离资金。

惟一的好消息就是他将垂死的诺基亚出售给了微软。

”从这点看,他是卧底的事实有坐实的嫌疑。

微软这个决定是不是正确的?现今,全球的PC销量已经下降近10%,发展中市场较美国更快的青睐于移动设备。

微软在移动设备领域一直是永恒的失败者,对市场反应迟缓,没有出品出能改造时局的产品,作为移动设备操作系统的windows phone比起安卓在市场上的大行其道明显自愧不如。

微软72亿美元收购诺基亚

微软72亿美元收购诺基亚

3.2恶意收购
(三)2013年9月3日上 午宣布,微软宣布将以 约71.7亿美元收购诺基 亚手机业务,以及大批 专利组合。微软将以 37.9亿欧元收购诺基亚 的设备与服务部门,同 时以16.5亿欧元购买其 专利组合的授权,共计 54.4亿欧元,约折合 71.7亿美元。诺基亚将 向微软提供10年期非排 他性专利授权。微软同 时将向诺基亚提供与位 置技术相关的专利授权。 微软未来有权延长这一 专利合作。
2.2 诺基亚的没落
(二)“两端”受伤
除了反应迟缓而延误了时机 之外,另外,与此同时,电 子制造业务从欧洲和美国转 向亚洲及其他低成本地区的 趋势也是导致诺基亚受创的 原因之一。来自亚洲——尤 其是来自中国的智能手机品 牌如HTC、华为和中兴的竞争 对手能够以极低的成本来生 产移动技术产品,其售价也 远低于诺基亚。而且,诺基 亚一直以来未能为美国市场 开发定制手机也使得他们无 法获得当地运营商的信任, 加剧了市场份额的丢失。
3.3后期整合
(六)2014年5月6日,诺基亚宣布将投资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6.16亿元)设立一只新基金,对开发智能汽车技术的公司进行 投资,以支持诺基亚数字地图业务的发展。新基金将由诺基亚 旗下风险投资业务部门Nokia Growth Partners负责管理。 2014年7月18日,微软公司宣布,未来一年将裁员1.8万人,其 中约1.25万个岗位来自诺基亚部门。 2015年4月15日,诺基亚用156亿欧元,收购阿尔卡特朗讯。
3.2恶意收购
(四)2013年11月19日晚上八点,诺基亚将举行股东大会,尽管遇 到一小部分股东的不满,但是媒体称如果没有意外,大会将会批准 诺基亚将手机业务转让给微软。
3.2恶意收购
(五)2014年4月25日,微软宣布已经完成对诺基亚设备与服务部门 的收购,此次收购已经获得诺基亚股东和各国各地区监管机构的批准。 【今天是诺基亚的最后一天:致敬!】明天他将正式归入微软旗下 了。当诺基亚现任 CEO 约玛· 奥利拉在记者招待会上公布同意微软 收购时最后说了一句话: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为什么,我 们输了。说完几十名诺基亚高管不禁落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M made an alliance —Industry Magnates appreciate each other
Microsoft's software Nokia's hardwar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bility development capabilities complementary advantages Microsoft’s developer base Nokia's channel
Question
"A leader in the market often can only meet the needs of existing customers, while ignoring the generation of new markets ". What have Nokia missed?
software system developers
UE (User Experience)
Combine smart era with internet era
hardware
software
Internet service
Integrated terminal
News
Microsoft will acquire Nokia's devices and services unit by $7.2 billion and license the company's mapping services. As part of the deal, Stephen Elop will step down as Nokia chief executive to become the executive vice president of the devices and services division. Meanwhile, the leaders of these two companies hope that through this acquisition combine the window phone system of Microsoft with the brand influence of Nokia gives Microsoft a new shot at becoming the clear number three player in the mobile device operating systems war. The deal, which is expected to close in the first quarter of 2014, is still subject to shareholder and regulatory approval. When the deal closes, approximately 32,000 Nokia employees will transfer to Microsoft, including 4,700 in Finland and 18,300 involved in manufacturing.
Microsoft to buy Nokia's mobile phone unit
Vocabulary
Dominate: be larger in number, quantity, power, status or importance. Ubiquity: being everywhere. Correspondence: communication by the exchange of letters. Organic combine: Complement each other, to get better results.
Originally founded to develop and sell BASIC interpreters for the Altair 8800, Microsoft rose to dominate the home computer operating system market with MS-DOS in the mid-1980s, followed by the Windows line of operating systems. Its products have all achieved near-ubiquity in the desktop computer market.
N+M How to become successful
Outstanding new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Break the routine
Launch new products with the fastest speed
Promote the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Background-Nokia
Nokia company established in 1865, after experiencing a development for a half-a-century, it become the equipments supplier of the biggest communication in the world. Nokia is leading in the world that moves correspondence. With borrow experienced, innovation, customer friendly and dependable solution, Nokia has become the leading supplier of mobile phone, and one of the leading suppliers of IP network. Pass ambulation and Internet of organic combine, Nokia not only creates more business opportunities for business enterprise, but also makes people's daily life more abundant colorful.
The loss of sensitive to new technology
The lack of response to user’s needs change The lack of energy in the new market forms Missed the best opportunity to buy and sell. The most important of all, "the company still make money" It made Nokia in blind
N+M How to become successful?
The smart phone wars —Nokia: out-dated Leader
"A leader in the market often can only meet the needs of existing customers, while ignoring the generation of new markets ". What have Nokia missed? Strategic: choose wrong operating system
Questi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smart phone industry
computermaker operating system platform
Android IOS源自application software developer
Symbian Wp7
Adjust product distribution pattern
Vocabulary
Vice president: an executive officer ranking immediately below a president. Alliance: a connection based on kinship or marriage or common interest.
Industry Magnates: An industry leader.
Launch: set up or found.
Background-Microsoft
Microsoft Corporation is an American-based multinational compute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that develops, manufactures, licenses, and supports a wide range of software products for computing device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