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危机管理与决策-9-危机决策
简述公共危机决策的原则

公共危机决策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透明公正:公共危机决策需要遵循透明公正的原则,确保信息的公开和流通,以及决策过程的公正性。
这可以增加公众对决策的信任度,减少猜测和谣言的传播。
2. 快速响应:公共危机需要迅速做出决策,以便尽快采取行动应对紧急情况。
时间敏感性是公共危机决策的重要考量因素,以减少危机对公众造成的伤害。
3. 基于科学证据:公共危机决策应该基于科学证据和专业意见,而不是主观臆断或政治偏见。
科学的数据和分析有助于制定有效的危机管理措施,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多元参与:在公共危机决策过程中,应该充分听取各方的意见和建议。
多元参与可以帮助决策者更全面地了解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和关切,减少决策的片面性,并增加决策的可接受性和可持续性。
5. 风险管理:公共危机决策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和管理,以确定可能出现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措施来减轻风险或应对风险。
这有助于最大限度地保护公众的安全和利益。
6. 沟通与教育:在公共危机决策中,积极的沟通和有效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决策者应该及时向公众提供准确的信息,解释决策的原因和影响,并提供相关的教育和培训,以帮助公众理解和应对危机。
总之,公共危机决策的原则是基于透明公正、科学证据、多元参与、风险管理、快速响应和有效沟通的基础上,为了保护公众的利益和安全,采取合适的行动应对危机。
1。
公共危机管理决策制度

公共危机管理决策制度一、简介公共危机是指在社会活动中不可预测的、突发性的事件,可能对公众安全和福利造成严重危害的情况。
在面对公共危机时,政府和相关机构需要制定有效的管理决策来应对危机,维护公共秩序和安全。
公共危机管理决策制度是为了有效处理各类公共危机事件而建立的一套规范程序和决策机制。
二、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性公共危机管理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公共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在遭遇危机事件时,如果没有明确的管理决策制度,决策者可能会陷入混乱和无效的应对措施中,导致危机进一步扩大。
因此,建立科学、规范的公共危机管理决策制度对于提高应对危机的有效性和效率至关重要。
三、有效的公共危机管理决策制度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预警机制建立健全的预警机制是有效应对公共危机的前提。
预警机制可以通过监测数据、信息共享、风险评估等方式,及时发现潜在的危机风险,为决策者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持。
2. 决策层级和责任分工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确定清晰的决策层级和责任分工是至关重要的。
不同类型的危机需要相应的决策层级和责任部门来负责应对,确保决策的及时和有效性。
3. 应急预案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是公共危机管理的基础。
应急预案包括应对措施、资源调配、协调机制等内容,可以在危机发生时提供指导和支持,加强决策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4. 信息共享和公开透明公共危机管理需要有效的信息共享和公开透明机制。
及时准确地传播信息可以避免谣言和恐慌的蔓延,提高公众对决策的信任和理解,增强危机管理的公众参与性。
四、未来发展方向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公共危机管理决策制度也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
未来,可以通过引入新技术、强化国际合作、加强危机应对能力建设等途径,提升公共危机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为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作出更大贡献。
五、总结公共危机管理决策制度是保障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的重要保障。
建立科学、规范的决策制度可以提高应对危机的效率和效果,增强社会的抗风险能力。
未来,我们需要不断完善决策制度,提高危机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应对各类公共危机挑战。
公共安全危机管理

1、危机:是指个人、群体或者组织由于突发事件的出现,受到破坏而严重地威胁到其正常的生存与发展的状态。
2、危机管理: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持续动态的管理过程,政府或者其他社会公共组织通过监测、预警、预控、预防、应急处理、评估、恢复等措施,防止可能发生的危机,处理已经发生的危机,以减少损失,甚至将危险转化为机会,保护公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和国际安全。
3、公共安全:是指不特定的、多数人的健康、生命及公共财产的安全。
公共安全是一种社会状态,是社会状态的有序。
4、公共安全危机:是指危及国家安全,危害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威胁公民生命财产安全,需要各级应急管理机构立即联合反应的事件或情境。
5、公共安全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区别:1、突发事件的影响是显性的、现实的,人们可以感觉到;而公共安全危机的负面影响既可以是显性的、现实的,也可以是隐性的,潜在的;2公共安全危机必定是突发事件;突发事件未必会发展成为公共安全危机6、公共安全危机的分类:按公共安全危机产生的诱因分:外生型公共安全危机内生型公共安全危机、内外双生型公共安全危机;按公共安全危机中的主体态度分类:一致型公共安全危机、冲突型公共安全危机;按公共安全危机发展的速度来分类:龙卷风型公共安全危机、腹泻型公共安全危机、长投影型公共安全危机、文火型公共安全危机;我国政府对公共安全危机的分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7、公共安全危机的特征:突发性公共性灾难性不确定性信息不充分资源缺乏8、公共安全危机管理的社会背景分析:一、全球性风险社会的出现二、非传统安全威胁因素的增加(经济安全、金融安全、信息安全、恐怖主义、资源安全、环境安全违法犯罪甚至自然灾害等)三、社会安全需求的扩展与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体现四、应急管理工作日趋复杂化,需要更加科学的应急管理五、法制社会的需求9、政治主义之所以被认为给研究公共安全危机的学者提供了一个崭新视角,其本质原因是政治主义理论不是将公共安全危机看作是单纯的消极事件或有害威胁,而是将其看作是某种意义上的良性危机,看成政治可以切入进行活动的好机会。
危机管理与危机决策

数量增加 外部 干扰 社会不 稳定要 素集合 内部 矛盾 累积 效应 社会触发因子 质量加强 自然触发因子 涨落 焦点问 题形成 突变
临界阈值
阈值 判别
社会稳 定预警 系统
<临界阈值
新增调控 手段
原系统 维持
20
3.2.4. 隔离危机
危机已经进入紧急阶段,必须尽快作出反 应,控制事态的蔓延. 建立“防火墙”,启用危机处理机构专人 处理危机.根据具体情况决定主要人物的 卷入程度; 保证组织内其他部门正常运转; 心理危机的隔离与公共沟通
17
3.2.2. 防备危机
公司和银行的计算机备用系统 在Lockheed Martin (美国最大的国防公司), 公司有一整套文件系统,在危机事件产生后,可 以保证公司及时与所有相关机构和个人及时联 系 (2-3天内,可以确保公司的信到达170,000 员工和45,000股票持有人的家中). 1989年8月,旧金山进行了一次上千人的地震救 灾反应演习.6个星期后,旧金山大地震发生,由 于演习使得救灾和医疗抢救非常及时,大大减 少损失. 南宁2001年的防洪演习
7
2.2 危机的分类分级
分级:1、2、3……具体的危机分级各有不同,例 如:
– 核应急:应急待命、厂房应急、场区应急、场外应急
(中国核电厂和事故应急管理条例,1993年8月4日) – 地震:地震本身就分级:一般破坏性地震、中等破坏 性地震、严重破坏性地震、特大破坏性地震(中国地 震灾情上报暂行规定,1993年3月16日,第四条)。 – 森林火灾:火警(不足1公顷)、一般火灾(1-100公 顷);重大火灾(100-1000公顷);特大火灾(1000 以上) – 水灾:?
公共危机管理以及公共管理技术与方法的主要内容

公共危机管理以及公共管理技术与方法的主要内容
公共危机管理主要内容:
1. 危机预防与应对:制定预防措施,提前发现和预警危机的可能性,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来减轻危机影响。
2. 危机识别与评估:快速识别危机事件,进行全面的评估,明确危机的性质、范围和潜在影响,为后续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3. 危机管理决策与组织:对危机进行决策管理,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和应急预案,并组织相关人员和资源进行协调和管理。
4. 危机应对与处理: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危机处理,包括舆情引导、危机现场处置、危机救援等活动。
5. 危机沟通与公众参与:建立有效的危机沟通机制,及时、准确地向公众传递信息,增强公众参与意识和能力,形成公众参与的危机管理模式。
公共管理技术与方法的主要内容:
1. 组织管理:包括组织结构设计、岗位职责划分、人员管理、激励机制等,以实现公共机构的高效运转和协同工作。
2. 决策分析:运用科学的分析工具和方法,进行政策和决策的分析和研究,为决策者提供科学、准确的决策依据。
3. 绩效管理:制定明确的目标和指标,进行绩效评估和监测,以提高公共部门的绩效效能和质量。
4. 项目管理:对公共项目进行规划、实施、监控和评估,确保项目按时、按质完成,达到预期目标。
5. 政策评估:对已实施的政策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政策目标是否实现、政策措施是否有效等,为政策调整和修订提供依据。
6. 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的制度框架,包括政策法规、程序规范、信息系统等,以确保公共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以上内容是公共危机管理以及公共管理技术与方法的主要内容,具体的实施方式和方法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
公共危机管理

第一章概述一、危机定义有三个要点:1、受到危机影响的既可能是个人,也可能是群体或者组织,例如家庭、企业、单位、行业,甚至是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2、危机严重威胁到正常的身存与发展,而不是造成一般的负面影响3、危机通常是与突发事件向联系二、公共危机的分类:一)、危机产生的诱因1、外生型危机:指由于外部环境变化给组织带来的危机。
2、内生型危机:由于组织内部管理不善引发的危机。
3、内外双生型危机:不少情况下,危机是由于外部环境和组织内部管理不善交互作用的结果。
二)、危机的层次:全球危机、国际危机、国家危机、地区危机、组织危机、个人危机。
三)、危机发生的领域:政治性危机、社会性危机、宏观经济性危机、生产性危机、自然性危机政治性危机有:战争、革命、政变、政治骚乱、武装冲突等。
社会性危机有:社会动荡、恐怖活动、示威游行、罢工、社会骚乱等。
宏观经济性危机有: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失业率高、经济危机、股市大幅震荡等。
生产技术性危机有:生产安全事故、产品安全事故等自然性危机有:地震、水灾、传染病、台风等。
四)、按危机造成的不同后果:1、有形损失危机:直接造成人员财产损失,该损失明显能够评估,损失难以挽回、只能采取补救措施2、无形损失危机:严重影响组织形象,如不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形象会越来越差三、公共危机的特性1、突发性:危机发生前很少有人会意识到会发生危机,例如9.11恐怖袭击。
2、威胁性3、不确定性4、紧迫性:在危机过程中,决策者、危机管理者只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出决策,会给他们心里造成很大压力。
5、破坏性6、无序性7、潜伏的隐蔽性:如果能够及时发现并有效的化解风险,就易于将危机消除在萌芽之中。
8、传播的公开性:现代社会,大众传媒业的发展和其对危机舆论的关注程度,信息传播渠道的多样化、速度的高速化、范围的全球化,使危机迅速公开化,并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
9、扩散性四、公共危机产生的因素一)、社会因素:一致与冲突,都是社会存在的基本动力,稳定与变迁是社会存在的两种基本形态。
公共危机管理决策定义

公共危机管理决策定义一、引言公共危机管理决策是指在面临各种公共危机时,政府、组织或个人采取的措施和决策,以应对危机并最大程度地减少危机对社会、经济和环境造成的损失。
公共危机往往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和广泛影响性,需要政府和组织在危机发生后迅速做出决策来应对和处理,以保障公众的安全和利益。
二、公共危机管理决策的重要性公共危机管理决策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安全以及恢复受灾地区的正常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有效的危机管理决策可以减少危机事件造成的损失,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公共危机管理决策成为政府和组织必须高度重视和积极应对的重要任务。
三、公共危机管理决策的特点1.及时性:公共危机管理决策需要在危机发生后迅速做出,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危机的影响。
2.科学性:决策需要基于科学的分析和评估,准确把握危机的性质和影响,确保制定的措施符合实际情况。
3.有效性:决策必须具有明确的目标和可行的执行方案,能够有效地应对危机并降低损失。
4.协同性:公共危机管理决策需要政府、组织和社会各方的合作和协调,实现资源、信息和行动的有机结合。
四、公共危机管理决策的原则1.人民至上:公共危机管理决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利益。
2.科学决策:决策要基于科学的数据和分析,避免决策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3.公开透明:决策过程应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确保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4.全面评估:决策需要全面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和影响,防止一意孤行导致意外后果。
5.协同合作:政府、组织和社会各方应加强合作和协调,共同制定和执行决策,实现危机管理的协同效应。
五、公共危机管理决策的流程1.危机识别:及时发现并确认危机事件,并对危机的性质和规模进行初步评估。
2.信息收集:收集有关危机事件的信息和数据,进行全面的情况分析和评估。
3.决策制定:基于科学的分析和评估结果,制定应对危机的决策和措施。
4.决策执行:组织充分的资源和力量,协调各方合作,迅速有效地执行决策和措施。
第七讲 公共危机决策

日常决策和危机决策的典型特征对比
危机决策的特征
● 超前性(防患于未然,十分重要) ● 快速性(快速判断、快速反应、快速决断、快速行动、快婿修 正) ● 果断性(当断则断,勇气、胆量、魄力) ● 高风险性(“信息雾”信息不对称) ● 有限理性(有理性,更有直觉) ● 强制性(带有强制统一要求,没有无休止的商量余地) ● 人格化(决策者组织人格化)
● 分解 将问题分解为若干要素,对这些要素做逐一探究然后再将这些要素重新组合起来,分析彼 此间的相 互联系,弄清决策问题的来龙去脉。
● 简化 在快速决策分析过程中,决策者的注意力应始-终放在对最重要的决策要素的鉴别工作上。 这些要素 包括:主要的备择方案,可能发生的不确定性后果,不同的备择方案对决策者的主观效用 (满意度)。
快速决策分析法
● 由美国杜克大学管理学者贝恩(Robert D.Behn)和沃普尔(James w. Vaupel)于1982年提出 的,是在时间和信息不充分的条件下迅速做出决 策的分析方法。它从决策问题的整体出发,充分 运用决策者的主观认识能 力,经验直觉等等,用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逻辑推理规律指导决策过程。
《公共安全与危机管理》
第七讲 公共危机决策
危机决策定义和特征
● 何谓危机决策? ● 日常决策与危机决策比较 ● 危机决策的特征
何谓危机决策?
● 危机决策:有关决策组织和人员在高度逆境中(有限的 时间、资源、人力等约束条件下)应对危 机情景而采取 的战略与策略选择。
● 为防止错失良机,危机决策通常需要打破常规程序和方 法,省去某些“繁文缛节”,以尽快做出 的非常规的应 急性决策。
● 卡尔.帕顿和大卫.沙维奇把政策制定过程划分为研究性分析和初步分析。
快速决策分析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危机决策的体制与机制构建
何谓危机决策的体制与机制? 何谓危机决策的体制与机制? 中国政府危机决策体制的转型特点 中国政府危机决策机制的现有问题 中国政府危机决策机制的未来改进
2010-12-8
Email:pengzch@
2010-12-8 Email:pengzch@ 6
2-3日常决策和危机决策的典型特征对比
类型 目标取向 时间 信息 约束 条件 人力 日常决策 解决一些常见的公共问题, 解决一些常见的公共问题,实 现公共利益 时间充足, 时间充足,从容决策 信息比较完全: 信息比较完全:经过详细分析 获得全面而深刻的信息 经由日常的培训、训练、 经由日常的培训、训练、教育 等措施提高管理者的素质 技术手段比较成熟=能基本 技术手段比较成熟 能基本 实现决策需求 危机决策 迅速控制危机事态的蔓延; 迅速控制危机事态的蔓延; 保护民众的生命和财产等安全 时间急迫, 时间急迫,即时决策 信息有限(信息不完全; 信息有限(信息不完全;信息 不及时;信息不准确) 不及时;信息不准确) 缺乏: 缺乏:管理者自身素质和专业 技术都严重匮乏; 技术都严重匮乏; 危机发生后, 危机发生后,一般的专业技术 设备往往也告失灵, 设备往往也告失灵,特别需要 一些高精尖的技术及设备。 一些高精尖的技术及设备。 快速应对:决策权力高度集中, 快速应对:决策权力高度集中, 管理者主要依靠自己的智慧和 胆略审时度势,相机行事, 胆略审时度势,相机行事,同 时也需要聘请相关专家介入
2010-12-8
Email:pengzch@
14
5-4 中国政府危机 决策机制的未来改进
第一,完善危机决策体制。 第一,完善危机决策体制。 第二,转变有关决策者的危机决策观念。 第二,转变有关决策者的危机决策观念。 第三, 第三,建构既分工负责又协调统一的危机决策组织 体系。 体系。
2010-12-8 Email:pengzch@ 3
2 日常决策与危机决策
一种分类视角 何谓危机决策? 何谓危机决策? 日常决策与危机决策 比较
2010-12-8
Email:pengzch@
4
2-1 一种分类视角
分类视角 平常时期 危机时刻
公共危机管理与决策
第八讲 公共危机决策的有关问题
彭宗超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中国应急管理研究基地
2010-12-8 Email:pengzch@ 1
提纲
情景模拟 日常决策与危机决策 危机决策的方式方法 危机决策的体制与机制
2010-12-8
Email:pengzch@
2010-12-8
Email:pengzch@
13
5-3 中国政府危机 决策机制的现有问题
第一,多内部决策,少公共沟通机制。 第一,多内部决策,少公共沟通机制。 第二,多经验决策,少科学咨询机制。 第二,多经验决策,少科学咨询机制。 第三,多临时处置,少规范应对机制。 第三,多临时处置,少规范应对机制。 第四,多部门决策,少协调行动机制。 第四,多部门决策,少协调行动机制。 第五,多权力行使,少合理问责机制。 第五,多权力行使,少合理问责机制。 第六,多应急响应,少事后学习机制。 第六,多应急响应,少事后学习机制。
理性决策模式 渐进决策模式 垃圾桶决策模式 其他决策模式: 其他决策模式: 领导决策、 领导决策、精英 决策、 决策、官僚政治 决策等; 决策等;快速决 策模式 问题: 问题:情绪的作 用?
2010-12-8 Email:pengzch@ 9
4 危机决策的方式方法
快速决策分析 专家紧急咨询法
2010-12-8 Email:pengzch@ 17
2010-12-8
Email:pengzch@
12
5-2 中国政府危机 决策体制的转型特点
第一,从无到有。 第一,从无到有。 第二,政府单行——多方参与。 多方参与。 第二,政府单行 多方参与 第三,党政一体——合理分工。 合理分工。 第三,党政一体 合理分工 第四,集权于上——分级负责。 分级负责。 第四,集权于上 分级负责
11
何谓危机决策的体制与机制? 5-1 何谓危机决策的体制与机制?
危机决策体制就是有关危机决策权力配置 和组织建构等方面的有关制度 危机决策机制: 危机决策机制:危机决策的流程和方式组 合方面的正式或非正式规则, 合方面的正式或非正式规则,它应该具体 主要包含:快速决策机制、科学决策机制、 主要包含:快速决策机制、科学决策机制、 依法决策机制、 依法决策机制、协调决策机制和责任决策 机制等。 机制等。
危机决策一般需要具备三个要素: 危机决策一般需要具备三个要素:
决策问题的发生、发展具有突然性、急剧性和高度威胁性, 决策问题的发生、发展具有突然性、急剧性和高度威胁性,需要 决策者当机立断; 决策者当机立断; 可供利用的时间和信息等资源非常有限; 可供利用的时间和信息等资源非常有限; 事态可能危及决策主体的根本利益 高度的不确定性:原因、过程及后果很难预料。 高度的不确定性:原因、过程及后果很难预料。
技术
管理程序
民主科学应对: 民主科学应对:遵循特定的例 行程序和标准化的操作规程; 行程序和标准化的操作规程; 决策权力分散, 决策权力分散,经民主协商定 夺最后方案
管理效果
2010-12-8
可控可调可预期(局部试验和 可控可调可预期( 模糊决策和非预期决策, 模糊决策和非预期决策,结果 大规模修正; 大规模修正;预测和监控执行 往往很难预料, Email:pengzch@往往很难预料,风险极大 7 过程) 过程)
2-4 危机决策的基本路径
问题界定 目标确定 战略策略 方法技术
假如傍晚天黑 你带着10 了,你带着10 多岁的孩子在 小区散步, 小区散步,突 然发现一只高 大狼狗向你们 冲来,怎么办? 冲来,怎么办?
2010-12-8
Email:pengzch@
8
3 危机决策的过程模式
2
1、情景模拟——最高危机 情景模拟 最高危机
观看《最高危机》 观看《最高危机》前12 分钟 分组研讨怎么办(15分 分组研讨怎么办(15分 ):5 钟):5小组分别扮演军 反恐方、专家方、 方、反恐方、专家方、 新闻发言方、恐怖分子 新闻发言方、 分组汇报(20分钟 分钟) 分组汇报(20分钟) 继续观看影片中的决策 过程( 分钟) 过程(6分钟) 分析总结(15分钟 分钟) 分析总结(15分钟)
如何咨询? 如何咨询?
风险预期决策 政治紧急协商法 超觉理性-自然决策? 超觉理性-自然决策?
如何进行? 如何进行? 模糊决策? 模糊决策?
群决策与自主决策
三个臭皮匠-诸葛亮? 三个臭皮匠-诸葛亮?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2008年11月20日和25日 2008年11月20日和25日,温家宝总理在中南海主持召开经济专家和企业 日和25 界人士座谈会,听取对当前经经济政策的看法和建议。这 11月25日座谈会 日座谈会。 是11月25日座谈会。新华社记者姚大伟摄
(1)建设危机决策的核心协调机构 强化危机决策信息、 (2)强化危机决策信息、智囊及训练机构建设 (3)加强有关部门及地方各级政府的决策组织体系建设
第四,高度重视上述提及的危机决策几大机制建设。 第四,高度重视上述提及的危机决策几大机制建设。
2010-12-8
Email:pengzch@
16
推荐阅读材料
薛澜等, 薛澜等,2003,第4章; , 章 张小明, 张小明,第13章。 章
罗伯特·希斯著 希斯著, 危机管理》 中信出版社,2001年 [澳]罗伯特 希斯著,《危机管理》,中信出版社,2001年。 Janis, Irving L., Crucial Decisions, Leadership in Policymaking and Crisis Management, the Free Press, a Division on Macmillan, Inc. New York, Collier Macmillan Publishers, London. 1989.
15
附:国务院危机决策组织体系
总理 国务院常务会议及 全体会议 现有专业 应急指挥 机构 国家应急委员会? 国家应急委员会? 其他综合 应急指挥 机构
国务院各日常专门 事务跨部协调机构
国家应急 事务办公 室 ( 隶属 国办) 国办)
国务院各部门 具体办事 机构
2010-12-8
Email:pengzch@
常规性 (程序性 确定性) 确定性) 非常规 (非程序性 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
2010-12-8
①常规 平常决策 ②非常规 平常决策
Email:pengzch@
③常规 危机决策 ④非常规 危机决策
5
何谓危机决策? 2-2 何谓危机决策?
危机决策:有关决策组织和人员在高度逆境中( 危机决策:有关决策组织和人员在高度逆境中(有限的时 资源、人力等约束条件下) 间、资源、人力等约束条件下)应对危机情景而采取的战 略与策略选择。 略与策略选择。
Allison, Graham, etc., Essence of Decision: Explaining the Cuban Missile Crisis, New York: Addison Wesley Longman, Inc., 1999. Rosenthal, U., etc.(ed), Crisis Management and Decision Making: Simulation Oriented Scenarios, Bost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1. Stern, Eric, Crisis Decision-making: A Cognitive Institutional DecisionApproach. (Volume 6).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