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五校联盟2018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理综化学试卷

合集下载

2018届高三毕业班开学摸底考试原创卷理综(A卷)(考试版)

2018届高三毕业班开学摸底考试原创卷理综(A卷)(考试版)

理科综合试题 第1页(共16页) 理科综合试题 第2页(共16页)………………○………………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8届高三摸底考试原创卷A 卷理科综合(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3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S 32 Cl 35.5 Fe 56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室旁核是下丘脑中既能产生兴奋又能分泌催产素(九肽激素)的神经元。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室旁核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过程与其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无关B .催产素的合成需要模板,此模板的单体间通过肽键连接C .室旁核分泌催产素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流动性D .室旁核从组织液中吸收氨基酸和氧气均需膜上的载体协助 2.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 .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用甲基绿染液染色,可观察到蓝绿色的线粒体B .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用碘液作检测试剂C .T 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保温时间过短或过长,都会影响实验结果D .低温诱导洋葱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中,在显微镜视野内可以观察到二倍体细胞和四倍体细胞 3.下列与植物生长素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达尔文的向光性实验得出生长素在背光侧分布比向光侧多B .自然条件下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只能进行极性运输C .顶端优势和茎的背地性都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D .探究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最适浓度所进行的预实验必须像正式实验一样认真进行 4.如图为人体免疫部分调节过程示意图。

河北省五校联盟2018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理科综合(A卷)试卷(含答案)

河北省五校联盟2018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理科综合(A卷)试卷(含答案)

河北省五校联盟2018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试卷类型:A理科综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12页,共300分。

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选其它答案标号。

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Al:27 S:32 Cl:35.5 Ca:40 Fe:56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在电子显微镜下拍摄到的线粒体的结构照片属于物理模型B.用无水乙醇分离绿叶中的色素,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最快的色素呈橙黄色C.用苏丹Ⅲ染液无法检测生物组织中维生素D的存在D. 观察染色体结构变异选择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皆可2.核糖体是细胞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细胞器,端粒存在于真核生物线性染色体的末端,是一种由DNA序列及其相关的蛋白质所组成的DNA蛋白复合体;端粒酶是一种逆转录酶,是一种由蛋白质和RNA构成的核糖核蛋白体。

由此可知,下列不属于核糖体、端粒和端粒酶共同点的是A.完全水解的产物中都有糖类B.都具有C、H、O、N、P等化学元素C.都与遗传信息的传递有关D. 都只存在于真核细胞中3.牵牛花的颜色可随液泡中的酸碱度不同而发生变化,如液泡中的花青素在碱性时显蓝色,中性时显紫色,酸性时显红色,生理机制如下。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可以用牵牛花朵做实验材料观察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B.图中a、b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且同时进行,也能够发生在原核细胞中C.牵牛花在清晨时开蓝花, 中午转为紫色,傍晚则可能为红色D.蛋白R是一种载体蛋白,说明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4.下图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

五校联盟2018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理综化学试卷 含解析

五校联盟2018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理综化学试卷 含解析

2017-2018学年度高三年级五校联考摸底考试化学试卷1。

下列有关生产、生活中的叙述正确的是A. 煤经过气化和液化两个化学变化,可变为清洁能源B. 古代的陶瓷、砖瓦,现代的有机玻璃、水泥都是硅酸盐产品C. 明矾可用于水的杀菌消毒,碳酸钡可用于钡餐透视D。

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将太阳能直接转变为机械能【答案】A【解析】A、煤的气化和液化,是对煤的综合利用,煤的气化如转化成CO和H2,煤的液化,如转变成甲醇等,使煤转变成清洁能源,故A正确;B、陶瓷、水泥、砖瓦都是硅酸盐产品,有机玻璃是聚合物,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俗称,不属于硅酸盐产品,故B错误;C、明矾利用Al3+水解成氢氧化铝胶体,利用胶体吸附水中固体颗粒,达到净水的目的,但明矾不具有强氧化性,不能杀菌消毒,碳酸钡能与胃酸反应,生成Ba2+,Ba2+属于重金属离子,造成人体中毒,因此用硫酸钡作钡餐进行透视,故C错误;D、太阳能电池板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成电能,故D错误.2. 以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T ℃时,1 L pH=6的纯水中,含10-8N A个OH−B。

15。

6 g Na2O2与过量CO2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4N A C。

1 mol SiO2中含有30 mol 电子D. 14 g分子式为C n H2n的(n≥2)链烃中含有的C=C的数目一定为N A【答案】C【解析】A、H2O的电离方程式为H2O H++OH-,T℃时纯水的pH=6,得出水的离子积为Kw=c(H+)×c(OH-)=10-6×10-6=10-12,即含有OH-的物质的量为10-6mol,故A错误;B、发生2Na2O2+2CO2=2Na2CO3+O2,2molNa2O2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2mol,因此15.6gNa2O2参与此反应,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15。

6/78mol=0.2mol,故B错误;C、1molSiO2中含有电子物质的量为(14+2×8)mol=30mol,故C正确;D、C n H2n为链烃,即C n H2n为单烯烃,1mol单烯烃中含有1mol碳碳双键,即14g单烯烃中含有碳碳双键的物质的量为14/14nmol,即含有碳碳双键的物质的量为1/nmol,故D错误。

【精品】河北省2018届高三5月冲刺模考理综化学试题含答案

【精品】河北省2018届高三5月冲刺模考理综化学试题含答案

7.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相关解释正确的是选项现象或事实解释A 沾有油污的玛瑙饰品不能用NaOH溶液清洗NaOH溶液不能溶解油污B 纳米铁粉可除去废水中的Pb2+、Hg2+等重金属离子纳米铁粉对重金属离子有强吸附性C 乙烯制备聚乙烯符合“原子经济”的理念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产物D 火力发电时常向燃煤中加入生石灰可减少酸雨的形成和温室气体排放8.中华文化远流长,如《本草图经》中曾有对青矾的描述“形似朴硝(Na2SO4·10H2O)而绿色,取此物置于铁板上,聚碳,封之囊袋,吹令火炽,其矾即沸,流出,色赤如融金升者是真也。

”对于文中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朴硝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B.青矾的成分为CuSO4·5H2OC.文中使用了蒸发结晶的分离方法D.文中的反应涉及了氧化还原反应9.一定条件下,M、N、Q可进行如下转化。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M、N互为同系物 B.N有3种同分异构体C. Q的所用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D.M和Q可用溴水鉴别10.短周期主族元素、Y、、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为四种元素组成的种化合物,p、q为这些元素组成的三元化合物。

m、n、s为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其中m通常为无色液体。

v为的气态单质。

上述物质的转比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Y<<W B.r可用作食用碱和工业用碱C.p、q均能抑制水的电离D.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11.一种新型镁-锑液态金属储能电池工作原理图所示。

其中的液体由于密度不同,在重力作用下分为三层,工作时中间层熔融盐的组成不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为光能→化学能→电能B.放电时,Cl-向上移动进入液态MgC.充电时,电极N与太阳能电池的负极相连D.充电时,外电路中流过0.2 mol电子,阴极质量增加 2.4g12.某学习小组选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Cl2、验证氯水的漂白性、Cl2的氧化性并进行收集(夹持装置略去)。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一、单选题1.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下列对描述内容所做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选项描述分析A “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其反应原理是电镀B “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KNO3)”“紫青烟”是因为发生了焰色反应C “司南之杓(勺),投之于地,其柢(勺柄)指南”司南中“杓”的材质为Fe3O4D “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其中涉及的操作是蒸馏2.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11.2L HF 中含有氟原子的数目为0.5 N AB. 2 mol SO2和1mol O2混合充分反应后,转移电子的数目为4 N AC. 46g NO2和N2O4的混合物中含有氧原子的数目为2 N AD. 1mol 乙醇分子中含有极性键的数目为8 N A3.有机物W 在工业上常用作溶剂和香料,其合成方法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W 互为同系物B. M、N、W 均能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C. W 能发生皂化反应D. M 的二氯代物有8种4.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是宇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Y 与W 同主族且可形成WY2和WY3型化合物,Z 与Y 形成的化合物是光纤制品的基本原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X<Y<Z<WB. W 的含氧酸一定是强酸C. Y 与Z 形成晶体的基本结构单元为四面体D. X 与Y 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5.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结论A 常温下,用pH计测得0.1mol/LNaA溶液的pH小于0.1mol/LNa2CO3溶液的pH酸性:HA > H2CO3B 向KI淀粉溶液中先滴加适量稀硫酸,再滴加适量10%双氧水,溶液变蓝氧化性:H2O2>I2(酸性条件)C 向MgCl2溶液中滴加足量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滴加CuCl2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Ksp[Cu(OH)2]<Ksp[Mg(OH)2]D 向Na2S溶液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非金属性:Cl>S6.NaBH4燃料电池具有理论电压高、能量密度大等优点。

【全国大联考】【河北(新课标Ⅰ)】河北省邯郸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全国大联考】【河北(新课标Ⅰ)】河北省邯郸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题型考点分布:河北省邯郸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化学试题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将燃油车改为燃气车有利于减少污染物排放B.含氟牙膏能有效预防龋齿,且其中所加氟化物的量宜多不宜少C.糖类、油脂及蛋白质都含有C、H、O元素D.酸雨浸蚀的土壤中加入熟石灰,可对该土壤进行修复2.下列生活用品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的是A.羽绒被B.有机玻璃C.面巾纸D.涤纶布【答案】A【解析】生活用品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是羽绒被,故A正确。

3.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粒子是A.S2O32-、Na+、Cl-、H+B.Na+、Mg2+、Cl--、SO42-C.Ba2+、Na+、SO42-、OH-D.K+、C2H5OH、MnO4-、H+【答案】B【解析】A、S2O32-与H+发生:S2O32-+2H+=S↓+SO2↑+H2O,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能大量共存,故B正确;C、Ba2+与SO42-发生Ba2++SO42-=BaSO4↓,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乙醇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成乙酸,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4.《验方新编》中有如下叙述:“凡暑月身热昏沉,未明症候,恐是出丹。

用生白扁豆数粒食之.如不知腥味,则以生白扁豆、水泡湿,研汁一小杯,调水一盏服之。

即愈。

”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A.蒸馏B.升华C.浸取D.分液【答案】C【解析】以生白扁豆、水泡湿,这是浸取的方法,故C正确。

5.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的催化重整、煤的干馏均可以得到芳香烃B.乙酸、草酸均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新戊烷的所有碳原子位于同一平面D.奶油、鸡蛋清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且均能发生水解反应【答案】A【解析】A、石油催化重整,可以使链状的烃转化为环状烃,煤的干馏得到出炉煤气、煤焦油、焦炭,其中出炉煤气和煤焦油含有芳香烃,故A正确;B、乙酸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草酸可以,发生5H2C2O4+2MnO4-+6H+=10CO2↑+2Mn2++8H2O,故B错误;C、新戊烷的结构简式为C(CH3)4,甲烷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4个-CH3取代甲烷4个H的位置,因此新戊烷中所有碳原子没有共面,故C 错误;D、奶油的成分是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D错误。

河北省“名校联盟”(五校联考)2018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

河北省“名校联盟”(五校联考)2018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

河北省“名校联盟”2018届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一)物理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45分)一、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10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1~15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的得0分.1.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A.卢瑟福提出核式结构模型,很好的解释了粒子散射实验中的现象B.电子穿过晶体时会产生衍射图样,这证明了电子具有粒子性C.借助于能量子的假说,爱因斯坦得出了黑体辐射的强度按波长分布的公式,与实验符合非常好D .射线是高速电子流,它的穿透能力比射线和射线都弱2.2017年6月19号,长征三号乙遥二十八火箭发射中星9A卫星过程中出现变故,由于运载火箭的异常,致使卫星没有按照原计划进入预定轨道。

经过航天测控人员的配合和努力,通过多次轨道调整,卫星成功变轨进入同步卫星轨道。

卫星变轨原理图如图所示,卫星从椭圆轨道Ⅰ远地点Q改变速度进入地球同步轨道Ⅱ,P点为椭圆轨道近地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卫星在椭圆轨道Ⅰ运行时,在P点的速度等于在Q点的速度B.卫星在椭圆轨道Ⅰ的Q点速度小于在同步轨道Ⅱ的Q点的速度C.卫星在椭圆轨道Ⅰ的Q点加速度大于在同步轨道Ⅱ的Q点的加速度D.卫星耗尽燃料后,在微小阻力的作用下,机械能减小,轨道半径变小,动能变小3.如图,一物块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a。

若保持F的大小不变,而方向与水平面成30°角,物块也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也为a。

则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B.C.D.4.如图所示正方形区域内,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束质量和电荷量都相同的带正电粒子,以不同的速率,沿着相同的方向,对准正方形区域的中心射入匀强磁场,又都从该磁场中射出,若带电粒子只受磁场力的作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些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都相等B.在磁场中运动时间越短的粒子,其速率越小C.在磁场中运动时间越短的粒子,其轨道半径越大D.在磁场中运动时间越短的粒子,其通过的路程越小5.质量为2kg的物体,放在动摩擦因数为μ=0.1的水平面上,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拉力做的功W和物体发生的位移x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g=10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此物体在OA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此过程中拉力的最大功率为6WB.此物体在OA段做匀速直线运动,且此过程中拉力的最大功率为6 WC.此物体在AB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此过程中拉力的最大功率为6 WD.此物体在AB段做匀速直线运动,且此过程中拉力的功率恒为6 W6.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一端与固定的竖直板P拴接,另一端与物体A相连,物体A静止于光滑水平桌面上,A右端连接一细线,细线绕过光滑的定滑轮与物体B相连.开始时用手托住B,让细线恰好伸直,然后由静止释放B,直至B获得最大速度.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A.释放B的瞬间其加速度为g/2B.B物体动能的增量等于它所受重力与拉力做功之和C.B物体机械能的减少量等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D.细线的拉力对A做的功等于A物体机械能的增加量7.氢原子能级如图所示,已知可见光光子的能量在1.61eV~3.10eV范围内,则下列选项说法正确的是:A .氢原子能量状态由能级跃迁到能级,放出光子为可见光B .大量氢原子处于能级时,向低能级跃迁能发出6种频率的光子C.氢原子光谱是连续光谱D .氢原子处于能级时,可吸收2.54 eV的能量跃迁到高能级8.如图所示,边长为l,质量为m的等边三角形导线框用绝缘细线悬挂于天花板,导线框中通一逆时针方向的电流,图中虚线过ab边中点和ac边中点,在虚线的下方有一垂直于导线框向里的匀强磁场,其磁感应强度大小为,此时导线框处于静止状态,细线中的拉力为;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现将虚线下方的磁场移至虚线上方,此时细线中拉力为。

2018届河北省普通高中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8届河北省普通高中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8学年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监测化学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本试卷满分100分,测试时间90分钟。

5.考试范围:必修1、必修2。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每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2.下列化学勇于表达正确的是()A.一氯甲烷的电子式:B.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C.4CH 分子的比例模型:D.葡萄糖(6126O H C )的结构简式:O CH 23.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4.现有如图转化关系:,A ~D 是含同一种元素的四种物质,A 和D 分别是该元素的单质和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

A 不可能...是( ) A.S B. Cl 2 C. N 2 D. Si5.放射源Ir-192可用于材料探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r 19377I 与r 19277I 化学性质相同,互为同位素B. r 19377I 的核内质子数比中子数多39C. r 19377I 与r 19277I 的核外电子数相同,属于同一种核素D.铱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36.下列粒子的相应的分散系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7.设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指定粒子数目一定小于N A 的是( )A.12gC 60和石墨的混合物所含碳原子数目B.常温常压下,22.1LN 2的分子数目C.-1L mol 5.0⋅NaOH 溶液中所含Na -D.28g 铁在反应中作还原剂时,失去电子的数目8.“双吸剂”是一种吸收水和氧气的脱氧食品保鲜剂,主要成分为铁粉、碱性粒子(生石灰)、无机盐(氯化钠)、活性炭等。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双吸剂”中的无机盐和生石灰都有吸水作用B.“双吸剂”吸收水时,发生了原电池反应C.吸收氧气的过程中,铁粉做原电池的正极D.活性炭上发生的反应为:O H O 2-22e 4++ -OH 49.一定温度下,反应)()(g B g A + )(g 2C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措施可以减慢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恒压,冲入e HB.恒容,充入AC.恒容,冲入e HD.缩小体积使压强增大10.下列实验目的能实现的是( )11.子啊上海首飞的我国C919大飞机,采用了大量新材料铝锂合金,下列关于铝锂合金的认识正确的是( )A.铝锂合金是铝和锂形成的一种化合物B.工业上通过电解熔融氯化铝制取铝C.铝离子和锂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D.若铝锂合金中锂含量为1.1%,127.3g 铝锂合金中in 个含有锂原子0.2mol12.下列相关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3FeCl 溶液中通入2SO :O H SO Fe 24322+++ +-+++H SO Fe 42242B.享受酸雨的影响的湖泊中碰洒3CaCO 粉末:+-+H CO 223 ↑+22CO O HC.酸化亚铁溶于稀硝酸中:++H FeS 2 ↑++S H Fe 22D.用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氮:-+OH NO 232 O H NO NO 232++-13.有机物X 、Y 、M 的转化关系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机化学X 可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检验B.有机物X 和M 的含碳量相等C.有Y 和M 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D.生成乙酸乙酯时会混有M ,可用饱和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除杂14.右图为二氧化锰的有关转化关系图,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上述所有反应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反应⑤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3:4C.相同条件下生成等量的2O ,反应③和④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1:1D.反应①生成的2l C ,经干燥后,可用钢瓶贮运15.阿斯巴甜(APM)是一种甜度高\味道美而热量低的甜味剂,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度高三年级五校联考摸底考试化学试卷1. 下列有关生产、生活中的叙述正确的是A. 煤经过气化和液化两个化学变化,可变为清洁能源B. 古代的陶瓷、砖瓦,现代的有机玻璃、水泥都是硅酸盐产品C. 明矾可用于水的杀菌消毒,碳酸钡可用于钡餐透视D. 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将太阳能直接转变为机械能【答案】A【解析】A、煤的气化和液化,是对煤的综合利用,煤的气化如转化成CO和H2,煤的液化,如转变成甲醇等,使煤转变成清洁能源,故A正确;B、陶瓷、水泥、砖瓦都是硅酸盐产品,有机玻璃是聚合物,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俗称,不属于硅酸盐产品,故B错误;C、明矾利用Al3+水解成氢氧化铝胶体,利用胶体吸附水中固体颗粒,达到净水的目的,但明矾不具有强氧化性,不能杀菌消毒,碳酸钡能与胃酸反应,生成Ba2+,Ba2+属于重金属离子,造成人体中毒,因此用硫酸钡作钡餐进行透视,故C错误;D、太阳能电池板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成电能,故D错误。

2. 以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T ℃时,1 L pH=6的纯水中,含10-8N A个B. 15.6 g Na2O2与过量CO2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4N AC. 1 mol SiO2中含有30 mol 电子D. 14 g分子式为C n H2n的(n≥2)链烃中含有的C=C的数目一定为N A【答案】C【解析】A、H 2O的电离方程式为H2O H++OH-,T℃时纯水的pH=6,得出水的离子积为Kw=c(H+)×c(OH-)=10-6×10-6=10-12,即含有OH-的物质的量为10-6mol,故A错误;B、发生2Na2O2+2CO2=2Na2CO3+O2,2molNa2O2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2mol,因此15.6gNa2O2参与此反应,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15.6/78mol=0.2mol,故B错误;C、1molSiO2中含有电子物质的量为(14+2×8)mol=30mol,故C正确;D、C n H2n为链烃,即C n H2n为单烯烃,1mol单烯烃中含有1mol碳碳双键,即14g单烯烃中含有碳碳双键的物质的量为14/14nmol,即含有碳碳双键的物质的量为1/nmol,故D错误。

3. 分子中碳与氢两元素的质量比为21∶4的烃中主链上有5个碳原子的结构共有A. 3种B. 4种C. 5种D. 6种【答案】C【解析】碳与氢的质量比为21:4,即物质的量之比为:,化简为7:16,分子式为C7H16,属于烷烃,主链上有5个碳原子的结构:(另一个甲基可以在①②③位置上移动,有3种)、、,共有5种,故选项C 正确。

4. 在下列给定条件下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 无色溶液:Ca2+、H+、Cl-、HSO3-B. 能使pH试纸呈红色的溶液:Na+、NH4+、I-、NO3-C. FeCl2溶液:K+、Na+、SO42-、AlO2-D. 加水稀释时c(H+)/c(OH-)值明显增大的溶液中:Ba2+、Cl-、NO3-、Na+【答案】D【解析】A、H+和HSO3-不能大量共存,发生H++HSO3-=H2O+SO2↑,因此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能使pH试纸显红色,说明此溶液显酸性,NO3-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能与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因此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Fe2+和AlO2-发生双水解反应,因此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加水稀释,c(H+)/c(OH-)值增大,说明此溶液显碱性,这些离子在碱中能够大量共存,故D正确。

5. 常温下,将某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实验信息如下: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 0.1 mo1·L-1的HA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l0-13mo1/LB. c1一定大于0.2 mo1·L-1C. 甲反应后的溶液中:HA占含A微粒总数的0.02%D. 乙反应后的溶液中:c(Na+)<c(HA)+c(A一)【答案】A【解析】A、根据甲的实验,两者是等浓度、等体积混合,应是恰好完全反应,即溶质为NaA,其溶液的pH=9,溶液显碱性,即HA属于弱酸,不能完全电离,故A说法错误;B、乙实验,溶液的pH=7,溶液显中性,即反应后溶质为NaA和HA,因此c1>0.2mol·L-1,故B说法正确;C、甲反应后溶液中溶质为NaA,因为HA属于弱酸,因此有A-+H 2O HA +OH-,假设HA的体积为1L,则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2L,溶液中n(HA)=2×10-5mol,n(A -)=(1×0.1-2×10-5)mol,n(A-)约为0.1mol,即HA占含有A微粒总数为2×10-5/0.1×100%=0.02%,故C说法正确;D、乙实验反应溶质为NaA和HA,因此c(Na+)<c(HA)+c(A-),故D说法正确。

6. 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若采用装置①铝件镀银,则c极为铝件,d极为纯银,电解质溶液为AgNO3溶液B. 装置②是原电池,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SO42-移向锌电极C. 装置③中X若为四氯化碳,用于吸收氨气或氯化氢,会引起倒吸D. 装置④可用于收集氨气,并吸收多余的氨气【答案】B......7. 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将甲和乙两种混合气体同时通入过量..的丙溶液中,一定能产生沉淀的组合是A. ②③④B. ①②④⑤C. ②③④⑤D. ①②③④⑤【答案】B【解析】①因为丙为过量,因此发生Ca(OH)2+CO2=CaCO3↓+H2O、Ca(OH)2+SO2=CaSO3↓+H2O,有沉淀产生,故①正确;②因为石灰水过量,因此发生Ca(OH)2+2HCl=CaCl2+2H2O、Ca(OH)2+CO2=CaCO3↓+H2O,有沉淀产生,故②正确;③如果CO2过量,则发生NH3+CO2+H2O=NH4HCO3,NH4HCO3不与CaCl2发生反应生成沉淀,因此可能没有沉淀产生,故③错误;④CO2不与Ba(NO3)2反应,SO2以还原性为主,溶于水后生成H2SO3,溶液显酸性,NO3-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把SO2氧化成SO42-,然后发生Ba2++SO42-=BaSO4↓,有沉淀产生,故④正确;⑤NO2与水发生3NO2+H2O=2HNO3+NO,HNO3具有强氧化性,把SO2氧化成SO42-,然后Ba2++SO42-=BaSO4↓,有沉淀产生,故⑤正确;综上所述,选项B正确。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是③④,选项③应注意甲和乙两种混合气体是按照不同的比例混合,可能是恰好完全反应,也可能是某一气体过量,如果CO2过量,则发生NH3+CO2+H2O=NH4HCO3,NH4HCO3不与CaCl2发生反应生成沉淀;选项④学生认为硝酸的酸性强于碳酸和亚硫酸,CO2、SO2不与硝酸钡发生反应,忽略了SO2以还原性为主,NO3-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能把SO2氧化成SO42-,SO42-与Ba2+生成BaSO4。

8. 采用如下装置(夹持和加热仪器已略去)电解饱和食盐水,并检验氯气的氧化性,同时用电解产生的H2还原CuO粉末来测定Cu的相对原子质量。

(1)写出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完成上述实验,正确的连接顺序为A连_______;B连_______ (填写导管口字母)。

(3)若检验氯气的氧化性,则乙装置的a瓶中溶液可以是下列试剂中的___________。

a酸性高锰酸钾溶液b淀粉碘化钾溶液c亚硫酸钠溶液d氯化亚铁溶液(4)丙装置的c瓶中盛放的试剂为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测定Cu的相对原子质量,设计了如下甲、乙两个实验方案:精确测量硬质玻璃管的质量为a g,放入CuO后,精确测量硬质玻璃管和CuO的总质量为b g(假设CuO充分反应),实验完毕后:甲方案:通过精确测量硬质玻璃管和Cu粉的总质量为c g,进而确定Cu的相对原子质量。

乙方案:通过精确测定U型管b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得到生成水的质量d g,进而确定Cu 的相对原子质量。

①请你分析并回答:___________方案所测结果更准确。

若按合理方案测定的数据计算,Cu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

②不合理的方案会造成测定结果___________(填“偏低、偏高或无影响”)。

【答案】(1). 2Cl-+2H2O2OH-+H2↑+Cl2↑(2). E(3). C(4). bd(5). 浓硫酸(6). 吸收H2中的H2O,防止硬质玻璃管炸裂,或影响测定水的质量(因为乙方案是测水的质量)(7). 甲(8). 16(c-a)/(b-c)(9). 偏低点睛:本题的易错点是是(3)种选项c,Na2SO3中S显+4价,具有还原性,能与氯气发生反应,学生错选c,忽略了验证氯气的氧化性,需要实验现象说明发生反应,而氯气与Na2SO3反应无现象,无法判断是否反应,因此不能选c。

9. 工业上,以钛铁矿为原料制备二氧化钛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钛铁矿主要成分为钛酸亚铁(FeTiO3,难溶于水),其中一部分铁元素在风化过程中会转化为+3价。

已知:TiOSO4遇水会水解。

(1)步骤①中,钛酸亚铁与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③中,实现混合物的分离是利用物质的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熔沸点差异b. 溶解性差异c. 氧化性、还原性差异(3)步骤④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

(4)步骤④中将TiO2+转化为H2TiO3的原理TiO2++2H2O H2TiO3+ 2H+,该反应的△H_______0(填>或<);加水稀释,平衡_________(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

(5)可以利用生产过程中的废液与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反应生产硫酸锰(MnSO4,易溶于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研究发现,可以用石墨作阳极、钛网作阴极、熔融CaF2-CaO作电解质,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获得金属钙,并以钙为还原剂,还原二氧化钛制备金属钛。

在制备金属钛前后,CaO 的总量不变,其原因是(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FeTiO3 + 4H+ === Fe2+ + TiO2++2H2O(2). b(3). 过滤(4). >(5). 正向(6). MnO2 + 2Fe2+ + 4H+ = Mn2+ + 2Fe3+ + 2H2O(7). 2CaO = 2Ca + O2↑,2Ca + TiO2 = Ti + 2CaO【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工艺流程,(1)根据流程①,以及FeTiO3难溶于水,因此钛酸亚铁与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TiO3 + 4H+= Fe2++ TiO2++2H2O;(2)步骤③是冷却结晶,得到FeSO4·7H2O,因此利用的是物质的溶解性差异,故b正确;(3)步骤④在热水中得到沉淀和溶液,因此操作步骤是过滤;(4)步骤④是在热水中进行,相当于升温,平衡向生成H2TiO3方向进行,根据勒夏特列原理,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即△H>0,,加水稀释,离子浓度降低,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移动;(5)废液中含有Fe2+,以还原性为主,MnO2作氧化剂,被还原成+2价Mn,Fe2+被氧化成Fe3+,因此有Fe2++MnO2+→Fe3++Mn2+,根据化合价升降进行配平,即有MnO2+2Fe2+→Mn2++2Fe3+,根据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因此离子反应方程式为:MnO2 + 2Fe2++ 4H+= Mn2++ 2Fe3++ 2H2O;(6)根据电解装置图,在阴极上发生Ca2++2e-=Ca,阳极上发生2O2--4e-=O2,总反应式为2CaO2Ca+O2↑,根据装置图,以及整个过程中CaO的总量不变,说明在装置的右侧产生CaO,即发生的反应是2Ca + TiO2 = Ti + 2Ca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