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总复习:板块一 专题五 传记阅读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3板块现代文阅读专题5考点1传记的综合理解跟踪检测含解析

传记的综合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独一无二的贫民作家1911年,萧红诞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的一个地主家庭。
父亲专制而保守,在萧红初中毕业以前,就为她订了婚,毕业后不再让她上学。
这样,她的接受教化及自由婚姻的权利过早地被剥夺了。
周遭房客的女人、农妇,和她们的女儿,以不断重复着的险恶的命运呈示给她。
她感到恐怖。
出于叛逆和抗拒,萧红离家出走,流浪生活。
这使她由一个地主的女儿沦落为流浪者、穷人,进而构成为她命运的全部,包括文学的命运。
萧红的文化身份自然生成了两个视角:一个是女性,一个是穷人。
从写作第一个小说《王阿嫂的死》起先,萧红就把她的文学,献给了“恒久被人间遗弃的人们”,其实也就是穷人和妇女这两部分人。
众多穷苦女性的受难与惨死,在萧红笔下,更多的是来自她们的丈夫、婆婆、尊长,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卑视、羞辱和迫害,来自文化压迫。
但是,萧红并不作抽象的描述,而是把不幸和死亡联结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微环节上。
每一个网眼都透出人类的愚昧。
萧红说过,文学就是跟人类的愚昧作斗争。
萧红在尝试创作时,曾经接受过左翼政治的影响,但在一生的写作过程中,基本上弃除了意识形态的规训,而坚持个人的自由写作。
在她那里,穷人与女性的双重视角,充溢着人本主义色调,与当时建基于阶级斗争理论的中国左翼文学是很不同的。
萧红与文学史上以表现乡土闻名的右派作家,如废名、沈从文等人也有根本的不同。
废名笔下的中国农村不曾出现压迫、苦难与挣扎,他写的是现代的“世外桃源”,恬淡、空灵,周作人称之为“幻想的幻景的写相”。
沈从文在一些作品中虽然也写及农村的苦痛,但是,他和废名同样喜爱制作牧歌情调,说究竟,它源自东部的一种文人情结。
萧红没有这种文人气,她干脆介入中国农村的黑暗现实,没有距离,没有创作家的所谓“美学观照”,她把自己也烧在那里面。
即便是女作家,在写作中也未必肯定用女性视角视察和处理生活。
比如张爱玲,在她叙述的时候,她是冷静地旁观着的,运用的是“第三只眼”。
近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板块一专题五第三讲传记的评价与探究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板块一专题五第三讲传记的评价与探究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板块一专题五第三讲传记的评价与探究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板块一专题五第三讲传记的评价与探究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传记的评价与探究规范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稻香世家"的读书哲学孟宪实冯先生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家庭出身,后来他自己称之为“稻香世家”.因为家贫,总是要借债交学费,经常面临辍学危机.为了抵御贫穷,即使年龄小,他也知道拼命劳动。
1937年,冯先生小学毕业,学校因为日本入侵,停办了。
此后四年的辍学时间,他一边劳动,一边自由阅读,读书成了他生活最重要的内容。
一本《三国演义》读了好多遍,因为没有别的书可读,于是故事读完读诗词,诗词读完读点评.少年劳动者,被书中的字句所吸引,思想进入另外一个世界。
身边的现实世界是苦难的叠加,满是劳累、辛苦和亡国奴的滋味,身上担子沉重,但书中的世界是美好的、诗意的,令人心生向往.读书成了慰藉,成了享受,读书在生活之上搭起精神瞭望台.就这样,冯先生在劳动之余拼命读书,割草、挖泥、种地、放羊,他竟然都带着书,有空就读。
特别是夜晚,那是冯先生完整的阅读时间。
《水浒传》《西厢记》《古文观止》《史记菁华录》《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古诗源》《陶庵梦忆》,等等,都是在这个时期阅读的.这个时期,冯先生还开始了绘画,照着《芥子园画谱》描绘就是他最初的功课。
板块一 专题五 第一讲 分析散文的结构思路

⑥我童年时仅有的科学幻想都局限于各种飞行器,我渴望阅读,但是身边没 有多少适合少年儿童的书,我想吃得好穿得光鲜,但我的家庭只能提供给我简陋 贫困的物质生活。这样的先天不足是我童年生活的基本写照,今天反过来看,恰 好也是一种特别的恩赐,因为一无所有,所以我们格外好奇。我们家家都有水缸, 一只水缸足以让一个孩子的梦想在其中畅游,像一条鱼。孩子眼里的世界与孩子 身体一样有待发育,现实是未知的,如同未来一样,刺激想象,刺激智力,我感 激那只水缸对我的刺激。
技法总结——归纳总结提升能力 行文思路分析题解题“3方法”
题目类型
解答方法
明考型
①划分层次法:给全文划分层次,归纳层意,根据事件发生发展的各 个阶段,梳理出明确的结构思路。
②寻找线索法:先找出文章线索,再按照线索归纳梳理。散文常见的 线索有:具体事物、人物、中心事件、思想感情、时间推移、空间变 化等。分清了文章线索的归属类型,自然就理清了行文思路。
⑤地球上的喜马拉雅海消失了。而这片湖水却更加年轻,更加美丽,更加温 情,像一位默默无语的仙女,静静偎依在雪山的怀抱;又像是一轮永远皎洁、永 远安宁的满月,在那幽远而又孤独的清澈里,在那只会消失不会变老的诗意中, 守望着那个终极的谶语……
⑥天湖的独异举世无双。她的周围没有亭台,没有飞檐,没有园艺,没有楼 阁;不见帆影,不见闹嚷,不见气象万千的云雾缠绵,连最最普通的一棵小树都 不长……所有的只是云,只是雪,只是湖,只是草显示出的坦然。所有的只是自 然叠积出的圣洁的山,仙灵的水。
④我现在还羞于分析,小时候听大人们说了那么多光怪陆离的童话故事,为什 么独独对那个蚌壳里的仙女的故事那么钟情?如果不是天性中有好逸恶劳的基因, 就可能有等待天上掉馅饼的庸众心理。我至今还在怀念打开水缸盖的那些瞬间, 缸盖揭开的时候,一个虚妄而热烈的梦想也展开了:我盼望看见河蚌在缸底打开, 那个仙女从蚌壳里钻出来,一开始像一颗珍珠那么大,在水缸里上升,上升,渐 渐变大,爬出来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正规仙女的模样了。然后是一个动人而实惠的 细节,那仙女直奔我家的八仙桌,简单清扫一下,她开始往来于桌子和水缸之间, 从水里搬出一盘盘美味佳肴,一盘鸡,一盘鸭,一盘炒猪肝,还有一大碗酱汁四 溢香喷喷的红烧肉!(仙女的菜肴中没有鱼,因为我从小就不爱吃鱼。)
-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五传记阅读1-5-1Word版含解析

1-5-1[传记的概括与分析]一、(2018·山东青岛市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攀登世界角膜移植高峰——记浙大邵逸夫医院眼科主任姚玉峰姚玉峰,来自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眼科主任、博士生导师。
他成功主持了世界上第一例由他独创的角膜移植术,解决了排斥反应这个世纪难题。
姚玉峰创造的技术,被国际眼科界命名为“姚氏法角膜移植术”;美国眼科科学院快讯称之是“该领域治疗方法的一个突破”,被写进美国医学教科书。
姚玉峰曾留学日本,他的第一任导师是日本眼科玻璃体手术的开创者,世界上第一个开展眼视网膜黄斑转位手术的医生,担任亚太眼科学会主席的田野保雄教授,姚玉峰赢得了田野的喜爱。
另一位眼科“巨头”,现代免疫学之父、眼前房关联性免疫偏差现象的发现者、美国哈佛大学眼科研究所所长斯特莱茵也很欣赏他。
1992年春,斯特莱茵来大阪做学术报告。
报告结束,刚来的中国留学生姚玉峰要求向大师提问:“如果免疫在眼前房可产生选择性抑制,绕开机理研究的细节,这个机理是否可被用来治疗某些免疫增强性的疾病,比如排斥反应?”他的提问,出乎斯特莱茵的意料,因为这是另一个方向上的假设。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斯特莱茵沉默片刻,若有所思地说,“我还没有研究过。
这个可能性是存在的,值得在这方面探讨!”更让大家没有想到的是,斯特莱茵突然从台上走下来,走到还有点羞涩的姚玉峰面前,兴奋地对着田野说:“这家伙很厉害!”作为导师,田野感到自豪,他恳请姚玉峰留下来读学位并帮助他解决奖学金。
姚玉峰向导师介绍:中国政府“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
他希望回到祖国。
回国一个月后,学校就让姚玉峰再回大阪大学继续读博士。
回到阪大,继续师从田野保雄,还有另外两位国际眼科界的泰斗,大桥裕一、井上幸次。
姚玉峰研究的课题是前房关联性免疫偏差对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
1700年,有医师在埃及尝试角膜移植,失败了;140年后,爱尔兰医师将羚羊眼角膜移植到人的眼球上,也失败了。
高考语文传记阅读专题复习

2019年高考语文传记阅读专题复习高考语文传记阅读专题复习一、【考纲解读】《考试大纲》要求:好用类文本阅读:阅读评价中外好用类文体,了解访谈、调查报告、新闻、传记、社科论文等好用类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精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
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1.分析综合C(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愿思(3)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2.鉴赏评价D(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索和推断3.探究F(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2)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人文精神(3)探讨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二、【考查方向】①对传记中的重要词语与句子含义的理解考查;②对传记中一些重要信息的筛选实力的考查;③对传记中作者所表现出的创作意图、文章结构基本特征和写作技巧的考查;④对作者作传的观点看法的把握;⑤对传记中的疑点和难点,文本的深层意蕴及其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探究。
三、【阅读方法】①要了解传记的阅读特点和传记的有关学问,留意文章一些微小信息的提示;②要抓住传记主子公所表现出来的人物特性,把握文章对人物描写叙述的地方,深化了解传记主子公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品质;③最好把自己置入书中人物中,阅读传主就像和他们交挚友一样,这样就会有切肤之感,阅读起来也顺畅些;④对一些时间性比较强的人物传记可以实行列表格的形式来达到条理明晰的效果。
三、【传记有关学问】(一)传记的定义和分类◎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验、精神风貌以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
(1)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自传和他传。
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如:鲁迅写的《鲁迅自传》,沈从文的《沈从文自传》。
后者是他人撰写的,如:《华罗庚》、《“布衣总统”孙中山》、《我的父亲邓小平》等。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传记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知识点总结附解析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传记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知识点总结附解析一、传记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郭文卿刘灿章的书画,爽朗大气,厚重却不失灵动,技法娴熟,笔墨功夫深,以书写意,以画抒情,入古而出古,笔墨线条间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隐约有种穿越时空的力量,让人深感安时处顺的悠然自在。
书画同源,先生书画相得益彰。
书法千锤百炼的线条艺术、枯湿浓淡娴熟的用墨技巧,为绘画提供坚实的笔下基础及鲜活之气。
书法亦融合绘画中的自然精神,显得灵动。
先生书法兼具各体,尤以草书为盛。
主要师法王献之、王铎、怀素、黄庭坚。
草法烂熟于心,下笔如飞,自成一体,跌宕绵延,纵意肆流,一气数字,结成大势,颇具神韵。
所用线条素简,随意流出,疏朗活泛,毫无拖沓之感,极具节奏;遵章法而不囿,自然流露的率真、质朴气质,耐人寻味。
先生所画,题材广泛。
山水、花鸟,无所不能。
山水气势恢宏、苍茫浩渺,笔墨洗练,线条遒劲,布局有方,格调高雅,墨色变幻,让人感觉或空灵奇妙或浓重繁茂或温润亲和,有文人画求诗意的气质,却也有独特的笔墨语言。
先生的作品气质万千,恐怕与他对艺术的态度不无联系。
除却天分与勤奋的因素,更多的是他对艺术的真诚、赤诚之心。
他自幼喜爱书画,正是这种对艺术天然的热爱,促使年幼的他在墨与写字的笔结成冰碴儿的冬天,也不放下手中的笔。
他绕村子跑几圈取暖只为写字,而那时的纸也只能是四处苦寻来的报纸或厕所粗手纸。
在生命最青涩的年纪,这样的冬天一直陪伴着他,更别说春暖花开的季节了。
18岁他参军入伍,他所到的部队恰恰是相对闭塞的一支。
因其能书会画,获得了放电影的差事。
彼时,放电影不仅要画海报、放幻灯片,还要背着沉重的机器四处跑,先生强健的体魄与那时的四处奔波锻炼有着莫大的联系。
他心系读书,写字,画画。
下连队放电影间隙,深入巴山秀水,深山老林,眼前景色成为他最好的素描素材。
放映任务结束,他的时间都被这些美事填满。
对那些从城里来的字帖与画册,他倾注了全部的热情与爱恋,反复临摹,不知疲倦,这样的痴迷,深深潜藏在满是军规的军营里,竟然长达十几年。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五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专题精练

专题五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专题精练一、(2017·河南名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12分)冰心的文学之路阎纯德①1919年,摧枯拉朽的暴风骤雨洗刷着中国的河山,造出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冰心,就是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在“五四”新文学运动中产生的第一批现代作家之一。
女作家中同期的如庐隐、冯沅君和苏雪林虽曾有与冰心齐名之誉,但终没有她那样的名气,稍晚一些的凌叔华、沉樱、白薇、陈学昭等人也不能相比。
②1918年秋,她从贝满女中毕业后即考入协和女子大学理预科学习。
冰心说:“我是从入了正式的学校起,就选了医生这个职业,主要的原因是我的母亲体弱多病,我和医生接触较多。
后来请到了西医,我就更感兴趣了,他用的体温表、听诊器、血压计,我觉得这些器械是很科学的,而我的母亲偏偏对听胸、听背等诊病方法,很不习惯,那时的女医生又极少,我就决定长大了要学医,好为我母亲看病。
”冰心的父亲也鼓励她说:“‘东亚病夫’的中国,是很需要良医的,你就学医吧!”冰心从小立志学医,所以尽管爱好文学,但对于代数、几何、物理、化学、生物以至于天文、地质等科都特别用功,她都争取学好考好。
③冰心在协和女子大学预科一年级时,正是“五四”运动爆发的那年。
后来女大并入燕京大学,称燕大女校。
“五四”运动的第二天,冰心就被女校的学生会叫来当文书,投入爱国运动的行列。
同时又被选为北京女学界联合会的宣传股的成员。
白天,她跟着当代表的大姐姐们上街宣传,去大会旁听,募捐,晚上就写反帝反封建的各种文章。
群众游行示威、演说、火烧赵家楼……使这位刚跨入青年行列的文静女子感奋不已。
冰心说:“从写宣传文章,发表宣传文章开始,这奔腾澎湃的划时代的中国青年爱国运动,文化革新运动,这个强烈的时代思潮,把我卷出了狭小的家庭和教会学校的门槛,使我由模糊而慢慢地看出了在我周围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里的种种问题。
这里面有血,有泪,有凌辱和呻吟,有压迫和呼喊……都会引起我的许多感喟。
高考语文一轮板块1专题5传记阅读课件高三全册语文课件

12/9/2021
命题分析与预测 一、近三年全国卷命题与考情概览
12/9/2021
题目信息
考点考向
年份/卷 别
选文
概括 筛选 原因 特征 评价 传主类型
分析 整合 分析 手法 探究
2016·全 《一代通 古代思想 √ √ √
√
国卷Ⅲ 儒顾炎武》 家
2015·全 《朱东润 现代学者 √ √ 国卷Ⅰ 自传》
√√
2015·全 《将军赋 抗日将领 √ √ √
√
国卷Ⅱ 采薇》
12/9/2021
考点综述 传记阅读在2016年以前备受命题者青睐,连续多年稳如泰山。 选文一般既体现时代特色,又注重文本所具有的实用价值。 命题者往往从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探究三个方面来考查, 设题为“1客观+3主观”,分值固定为25分。2017年传记阅 读被新闻阅读所取代,命题点、题型和分值也将发生重大的 变化。
12/9/2021
(二)学会两种策略 一是认真研究考纲要求下的新题型。由于高考题型不 断变化,对传记阅读的要求也会做出相应调整,这不仅体 现在材料的浓缩性上,还体现在命题思路上。把握命题方 式,做到心中有数,就会很好地解答问题。
12/9/2021
二要正确认识快速阅读和精读品读之间的关系。这就 好像我们旅游,到景区后,步行有时要快,有时要慢,有 时甚而要驻足。阅读的快慢,一要考虑文本的段落信息 量,二要考虑试题的落脚点。
12/9/2021
板块一 现代文阅读 专题五 传记阅读
——述人物生平,传高尚品质
12/9/2021
热事件,链教材 中央顺应时代的发展,适时确立了创新、协调、绿
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这被视为关系中国发 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杨振宁:合璧中西科学文化的骄 子》中杨振宁取得成功为何关系?请简要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当代数学 家
√
√
√
√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题目信息
年份/卷 别 选文 传主类型 古代思想 家 现代学者
考点考向
概括 筛选 原因 特征 评价 分析 整合 分析 手法 探究 √ √ √ √
2016·全 《一代通 国卷Ⅲ 儒顾炎武》 2015·全 《朱东润 国卷Ⅰ 自传》
√
√
√
√
2015·全 《将军赋
国卷Ⅱ 采薇》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二、命题预测与考情分析 由于2017年新闻命题题型的变化,传记阅读也将随之 发生改变,3道题的命题模式,“4选1+5选2+主观题”的 命题格局,必将会给传记阅读注入新鲜血液。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备考建议与要求 (一)树立一种意识 突出传记特点要素的把握。2018年《考试大纲》中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 色”,“评价文本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 价值和时代精神”等表述,我们要转化为自己阅读传记的 意识,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高考语文总复习
板块一 现代文阅读
专题五 传记阅读 ——述人物生平,传高尚品质
热事件,链教材 中央顺应时代的发展,适时确立了创新、协调、绿 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这被视为关系中国发 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的“创 新”,是科学发展在新时期的一种必然要求。 这种创新理念与《杨振宁:合璧中西科学文化的骄 子》中杨振宁取得成功为何关系?请简要分析。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二)学会两种策略 一是认真研究考纲要求下的新题型。由于高考题型不 断变化,对传记阅读的要求也会做出相应调整,这不仅体 现在材料的浓缩性上,还体现在命题思路上。把握命题方 式,做到心中有数,就会很好地解答问题。
首页
上页 间的关系。这就 好像我们旅游,到景区后,步行有时要快,有时要慢,有 时甚而要驻足。阅读的快慢,一要考虑文本的段落信息 量,二要考虑试题的落脚点。
提示:略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命题分析与预测 一、近三年全国卷命题与考情概览
题目信息 年份/卷 别 选文
考点考向 概括 筛选 原因 特征 评价 传主类型 分析 整合 分析 手法 探究 当代作家 √ √ √ √
2016· 全国卷 Ⅰ 2016· 全国卷 Ⅱ
《寻找属 于自己的 句子》 《吴文俊 的数学世 界》
抗日将领
√
√
√
√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考点综述
传记阅读在2016年以前备受命题者青睐,连续多年稳如泰
山。选文一般既体现时代特色,又注重文本所具有的实用
价值。命题者往往从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探究三个方面 来考查,设题为“1客观+3主观”,分值固定为25分。 2017年传记阅读被新闻阅读所取代,命题点、题型和分值 也将发生重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