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金融财产的性质
旧企业会计准则 金融资产

旧企业会计准则金融资产金融资产在旧企业会计准则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们是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重要资源,能够为企业带来收入和增加净利润的机会。
本文将探讨金融资产在旧企业会计准则下的定义、分类和计量方法,以及它们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影响。
旧企业会计准则对金融资产的定义进行了明确界定。
根据准则的规定,金融资产是指企业拥有的具有货币性质的资产,包括现金、存款、债券、股票等。
金融资产的特点是可以在市场上进行交易,并且其价值可以通过市场价格或其他可靠的估值方式来确定。
根据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金融资产可以分为两类: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企业购买目的是为了短期内进行出售或获取短期利益的金融资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指企业购买目的不是为了短期内进行出售的金融资产,但是企业可以选择在未来出售以获取投资收益。
针对不同类别的金融资产,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了不同的计量方法。
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企业需要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并将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公允价值是指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上,买方和卖方在交易时所愿意支付或接受的价格。
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企业同样需要按照公允价值计量,但是其变动则计入所有者权益中的其他综合收益。
金融资产在企业财务报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们不仅能够为企业带来收入和增加净利润的机会,还能够提高企业的流动性和风险管理能力。
企业财务报表中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都会反映金融资产的情况。
在资产负债表中,金融资产将列示在流动资产或非流动资产中,根据其流动性和可变现性质进行分类。
在利润表中,金融资产的买入和卖出将反映在投资收益或损失中,对企业的经营业绩产生影响。
然而,旧企业会计准则对金融资产的处理方式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公允价值计量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给企业带来了挑战。
由于金融资产的市场价格可能波动较大,企业需要进行频繁的估值调整,这会增加企业的成本和风险。
其次,旧企业会计准则对金融资产的分类方法较为简单,不能很好地反映金融资产的实质特征。
金融中介的性质

金融中介的性质第一章储蓄与投资:储蓄是当期未用于消费的货币收入。
投资是指把资金用于各类生产活动,也即资本形成。
直接融资:传统上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划分标准是看融资行为是否通过金融中介。
一般来说,直接融资包括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
间接融资:主要是指向银行借款。
内源性融资:内源性融资包括企业在创业过程中的原始资本积累和经营过程中的剩余价值或利润的资本化。
另外,企业在收入中提取的折旧基金也被视为内源性融资。
外源性融资:指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资本扩充和对外举债的各类债务,主要是向金融机构借款和发行企业债务。
金融中介:在经济金融活动中为资金盈余者和资金需求者提供条件、促使资金融通实现,通过自己的业务活动为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相关金融服务的各类金融机构。
金融中介性质:第一,金融中介是为实质经济部门提供融资、投资等服务的金融机构;第二,金融中介通过提供金融服务产品而成为一种特殊的企业和行业;第三,金融中介的经营活动具有内在的风险性且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巨大。
金融中介分类:商业银行及其他以融资业务为主的融资类金融中介机构,证券公司以及其他以融资业务为主的投资类金融中介机构,保险公司及其他以保障业务为主的保障类金融中介金融中介机构,咨询评估公司及其他以金融信息咨询服务业务为主的信息咨询服务类金融中介机构。
资金流量表:资金流量表是以全社会资金运动为对象,核算各部门资金的来源和运用,反映全社会各种资金在各部门间的流量、流向及其相互关系。
是反映常住者之间以及常住者和非常住者之间的经济交易的矩阵表式。
国民收入流量循环:包括消费、储蓄、政府收入、国外投资四部分,投资等于储蓄是总产出平衡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货币支付:支付货币是指实际支付使用的货币。
货币经营业:货币经营业主要从事与货币有关的业务,包括金属货币的鉴定和兑换、货币的保管和汇兑业务。
资金融通:资金融通是指在经济运行过程中,资金供求双方运用各种金融工具调节资金盈余的活动,是所有金融交易活动的总称。
金融企业会计-名词解释及简答

金融企业会计-名词解释及简答名词解释1.非银行金融机构(Pl)非银行金融机构是指除银行以外,依法定程序设立的各种经营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包括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租赁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信用合作组织、财务公司、期货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等,是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金融企业(P1)金融企业是一个特定的企业范畴,有其自身的经营特点和业务范围,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我国,金融企业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成立的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组成。
3.表内科目与表外科目费18)表内科目是指用以反映涉及金融企业资金实际增减变动的会计事项,从而纳入资产负债表内的会计科目。
表外科目用以反映不涉及金融企业资金实际增减变动的重要业务事项,从而不纳入资产负债表内的会计科目,包括或有事项、承诺事项以及重要的有价单证和财产的保管等经济业务事项。
4.分户账(P34)分户账是在总账科目下,按单位或资金性质分户独立设帐,根据凭证逐笔连续登记,具体反映某项经济业务引起的资金增减变动详细情况的明细分类账簿。
5.原始存款(P45)原始存款,又称为现金存款或直接存款,是客户将现金或现金支票送存商业银行而形成的存款。
6.派生存款(P45)派生存款,又称为转账存款或间接存款,是商业银行通过发放贷款、购买证券等资产业务而创造的存款。
7.定活两便储蓄(P66)定活两便储蓄存款是在存款时不约定存期,一次存入一定数额的本金,储户可根据需要随时一次支取本息,并于支取时按实际存期确定相应的利率,据以计算利息的储蓄存款。
这种储蓄存款兼具流动性和收益性,比定期储蓄存款支取灵活,在达到一定存期时又能取得比活期储蓄存款高的收益。
8.同业拆借(P128)同业拆借是指金融机构之间临时融通资金的一种短期资金借贷行为,是解决短期资金不足的一种有效方法。
《商业银行法》规定,拆借资金只能用于临时性的资金需要,如由于清算票据交换差额、系统内资金调拨不及时等引起的临时性资金不足,禁止利用拆入资金发放固定资产贷款或用于投资。
论国际货币金融法的性质名称和体系

第2 2卷
第 2期
西 安 建 筑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社会科学版)
J Xia i .o c . ’ n Un v fAr h.& Te h. S ca S in eE io ) c ( o i ce c dt n l i
VO . 2 No 2 12 .
地推 进金 融 、 险 、 保 电信 、 贸易 等服务 领域 的对外 开放” 中 国 的众 多行 业 将 直 面 国 际范 围 内的竞 ,
争 , 会 受 到 巨 大 的 冲击 。而 在 这 些 行 业 中 , 融 将 金
经济发 展 中的一 个里 程 碑式 的重要 时 刻 ; 志着 标
中国 对 外 开 放 进 入 了 一 个 新 的 时 期 。从 此 , 国 中 成为 世 界 多 边 贸 易 体 制 中 的 一 员 , 更 多 地 参 与 将 国 际性 经 贸 活 动 , 挥 一 个 世 界 性 大 国 应 该 发 挥 发
20 0 2年 6月
Jn 20 u . 02
【 学论 坛 】 法
论 国 际 货 币 金 融 法 的 性 质 名 称 和 体 系
张 怀 友
( 西北 政法 学 院研究 生部 ,陕 西 西安 7 0 6 ) 1 0 3
摘 要: 国际货 币金融 法是 - U新 兴的 法律学 科 , 发展 历史 较 短 ; 关 这 门学科 的 性质 、 称 和体 系 , 其 有 名 法学 界
The N a u e,Co s a e a y t m f I e na i na tr ur e N m nd S s e o nt r to l
Fi nc a n o t y La na i la d M ne ar w
ZHAN G u — u H aiyo
金融理论与实务考前重点

名词解释1、区域性质币一体化:是指一定地域内的国家和地区通过协调形成一个货币区,由联合组建的一家主要银行来发行和管理区域内的统一货币。
2、收益资本化:利息转化为收益的一般形态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将任何有收益的事物通过收益与利率的对比倒算出该事物相当于多大的资本金额,这便是收益的资本化。
3、消费信用:是工商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于其消费支出的一种信用形式。
赊销、分期付款、消费信贷是消费信用的典型形式。
4、流动性陷阱:是指这样一种现象: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从而债券价格下跌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供给,都会被人们以货币形式储存起来。
5、窗口指导:是指中央银行根据产业行情、物价趋势和金融市场的动向,规定商业银行每季度贷款的增减额,并要求其执行,如果商业银行不按规定的增减额对产业部门贷款,中央银行可削减向该银行贷款的额度,甚至采取停止提供信用等制裁措施。
虽然窗口指导没有法律约束力,但是其作用有时候也很大。
P324页简答题1、简述经济增长对汇率变动的影响答:总体来说,一国短期的经济增长往往会引起进口的增加,外汇需求增加,外汇汇率有升值的趋势;如果一国的经济增长率长期超过其他国家,则会由于上述各种作用的综合发挥,该国的货币则通常会有对外长期升值的趋势。
P106页2、简述我国进行股权分置改革的原因。
答:按投资主体的性质不同,我国上市公司的股票还被划分为国家股、法人股和公众股。
国家股和法人股被统称为国有股,一般不能上市流通转让,因此又被称为非流通股。
社会公众股是指社会公众依法以其拥有的财产投入股份公司时形成的可上市流通的股票。
这样,同一家上市公司发行的股票就有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之分,这被称为股权分置。
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开始被提上日程,并逐步推进。
3、简述货币市场的功能。
答:第一,它是政府、企业调剂资金余缺、满足短期融资需要的市场。
非标资产与标准资产

非标资产与标准资产在金融领域,资产是指企业或个人拥有的具有经济价值的财产。
根据其性质和特点的不同,资产可以分为非标资产和标准资产。
非标资产是指不易流通、不易转让、市场信息不透明的资产,而标准资产则是指具有流动性、透明度高、易于交易的资产。
两者在金融市场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对于投资者和市场监管者来说,了解非标资产与标准资产的区别和特点,对于风险控制和资产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非标资产与标准资产在流动性上存在明显差异。
标准资产如股票、债券、货币市场工具等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可以在短时间内变现,市场交易信息透明。
而非标资产如房地产、私募基金、信托产品等流动性较差,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变现,且市场信息不够透明。
因此,投资者在资产配置时需要考虑自身的流动性需求,合理配置标准资产和非标资产,以满足短期和长期的资金需求。
其次,非标资产与标准资产在风险和收益特点上也存在差异。
一般来说,非标资产相对于标准资产具有较高的风险和较高的收益。
由于非标资产市场信息不够透明,流动性差,投资者往往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但也有可能获得更高的回报。
相比之下,标准资产的风险相对较低,收益也较为稳定。
因此,投资者在资产配置时需要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收益预期,合理配置非标资产和标准资产,以实现风险和收益的平衡。
此外,非标资产与标准资产在监管和透明度上也存在差异。
标准资产作为金融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受到监管机构的严格监管,市场交易信息透明度高。
而非标资产市场监管相对较弱,市场信息不够透明,投资者往往需要更加谨慎地进行投资决策。
因此,投资者在选择非标资产时需要对市场进行深入调研,了解相关监管政策和市场情况,降低投资风险。
综上所述,非标资产与标准资产在流动性、风险收益特点、监管透明度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投资者在资产配置时需要根据自身的投资目标、风险偏好和市场情况,合理配置非标资产和标准资产,实现风险和收益的平衡。
同时,监管部门也需要加强对非标资产市场的监管,提高市场透明度,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财产性质对借款的影响

财产性质对借款的影响引言:借款是当今社会经济中常见的交易行为之一。
然而,借款的性质往往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借款人的财产性质而有所差异。
财产性质对借款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一现象在法律、金融以及经济学等领域均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财产性质对借款的影响,从法律、风险和利率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法律层面的影响:借款的性质往往关系到借款人和借款机构之间的权益、责任和义务。
根据借款人的财产性质,借款可能会受到不同的法律制约和保护。
以个人财产举例,一般来说,个人借款的法律关系相对简单,借款人和借款机构的权益、责任和义务可以通过借款协议等私人合同来约定。
而对于企业借款而言,涉及更多法律规范,如合同法、公司法等,需要遵守更为严格的法律程序和规定。
因此,财产性质的不同直接影响着借款在法律层面的规范和保护。
二、风险层面的影响:财产性质的不同往往会带来不同的风险因素。
以个人财产为例,个人借款的还款能力往往与个人收入等因素有关,而个人财产往往受限于个人能力和个人财务状况等因素。
因此,个人借款的风险相对较高。
而对于企业财产来说,由于企业通常具有更为稳定的现金流和更多的抵押品,其借款风险相对会较低。
此外,不同财产性质所面临的政策风险、市场风险等因素也会对借款产生影响。
三、利率层面的影响:财产性质对借款利率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由于风险因素的存在,借款机构在确定利率时会考虑借款人的财产性质。
个人借款通常会面临较高的利率,因为个人财产的风险较高,借款机构需要通过提高利率来弥补潜在的风险。
而相比之下,企业贷款通常享受较低的利率,因为企业借款的风险较低,借款机构愿意通过降低利率来促进贷款的发放。
因此,财产性质的不同直接影响着借款的利率水平。
结论:综上所述,财产性质对借款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在法律层面,财产性质决定了借款关系的法律规范和保护;在风险层面,不同财产性质所带来的风险因素不同;在利率层面,财产性质直接影响着借款利率的水平。
因此,在进行借款行为时,应当充分考虑财产性质的影响,以便做出明智的决策和管理风险。
金融专业核心考点汇总

金融专业核心考点汇总三层含义:①是进行金融资产交易的场所,有形(证券交易所)、无形;②反映供求关系,揭示资金的归集与传递过程;③包含各种运行机制,包括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风险机制等。
2、金融市场的三个基本构成要素:金融市场主体、金融市场客体和金融市场价格。
3、金融工具的分类:-按期限不同,分为货币市场工具和资本市场工具。
-按性质不同,金融工具可分为债权凭证与所有权凭证。
-按与实际金融活动的关系,金融工具可分为基础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工具。
4、金融工具的性质:期限性、流动性、收益性和风险性。
期限性与收益性、风险性呈正相关关系,与流动性呈负相关关系。
1)按交易标的物不同,分为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衍生品市场、保险市场和黄金市场等。
2)按融资方式不同,分为直接融资市场和间接融资市场。
3)按交易性质的不同,分为发行市场(一级市场或初级市场)和流通市场(二级市场),发行市场是流通市场的前提和基础,流通市场为金融资产提供了良好的流动性。
4)按交易有无固定场所,分为场内市场(证券交易所市场)和场外市场(柜台市场、店头市场)。
5)按交易期限不同,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6)按地域范围不同,分为国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
7)按成交与定价方式不同,分为公开市场和议价市场。
8)按交易交割时间不同,分为即期市场和远期市场。
6、货币市场:短期资金融通,包括同业拆借市场、回购协议市场、商业票据市场、银行承兑汇票市场、短期政府债券市场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等。
特点:期限短、流动性强、对利率敏感,“准货币”特性。
目的:保持资金的流动性。
7、同业拆借市场:具有法人资格的金融机构或经过法人授权的金融分支机构之间进行短期资金头寸调节、融通的市场。
特点:①期限短,最长不得超过一年。
②参与者广泛。
③信用拆借。
功能:①调剂金融机构间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②是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进行金融宏观调控的重要载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金融财产的性质
-------------------------江佳道刑事司法学院2010501087 一、法定货币
法定货币是由国家法律特别规定的货币,其货币地位是国家法律承认的、具有强制力,任何社会主体都不得否认他的货币地位。
当代社会各国的货币基本上都是法定货币。
从属性上来说,当今的法定货币是建立在信用货币制度的基础上的,货币不再是某种特殊的商品而是法定的价值符号,它本身不具有任何作为商品的价值,只是由于国家法律的强制规定才使其成为一般等价财产。
与可以被归于物权法规范内的金属货币相比,如今的法定货币从性质上不再是物权法意义上的客体,而是一种没有现实的独立于主体之外客体的、完全依据法律而拟制出来的主观财产权利,并且形成了一个不同于物权和债权的独立的,特殊的财产权利体系。
在这个特殊的财产权利体系中,法定货币的财产属性,即本源性、效用性、稀缺性和可控性都纯粹产生于法律的拟制或者规定。
它具有以下几个基本属性:(1)法定货币是主权财产权(2)法定货币是法定财产权(3)货币是流通财产权(4)法定货币是兑换财产权(5)货币是证券财产权
二、存款货币
存款货币是银行创造的产物,是由法定货币演化而来的货币形式,也是现代社会中最主要的货币形式。
由于存款货币存在于银行体系内,只能通过银行系统来实现其流通与支付功能,所以又被称为“银行货币”。
存款货币是当代信用货币的重要成员之一。
它有以下几个特征:(1)存款是法定货币的衍化形式,它是由法定货币财产衍生的货币财产,所以货币的各种法定功能和特性都得到继承,它同样具有无限法偿效力。
(2)存款是一种信用财产银行存款体现着银行对存款人的负债,即体现着信用关系。
另外,由于存款可以转化成法定货币,由于法定货币体现的是国家的信用,所以存款这种信用财产不单单包含着银行的信用,也体现着国家的信用。
存款关系是货币财产关系、货币保管关系、货币投资关系、委托代理关系的统一,并且建立了一个新的信用财产的体系,这个体系中包含了以下的权利:(1)存款人享有的权利(主要包括存款货币兑换权、存款货币取息权、存款货币支配权、存款货币保全权、存款货币损失求偿权、存款货币利益受护权、存款货币利益继承权和存款货币质量转换权。
)(2)银行享有的权利(主要包括存款账户设立权、存款账户监管权、存款货币使用权、服务费用收取权和特定存款抵销权。
)
三、证券
首先,证券是一种权利凭证,在这里所称的证券是证券法上狭义的证券,仅指适于在证券市场上交易,表明持有人对证券商代表的财产权享有权利的凭证。
是资产证券和证权证券。
其实质上是一种财产投资的证书,是一种由投资财产所衍化成的代表特定权益的金融资产。
显然从定义上可以看出证券有一下几个性质;(1)证券是一种衍生财产,它使投资人以货币财产,实物财产或知识财产等原生财产,进行证券投资所取得的特殊财产。
(2)证券是一种金融财产,他是连接筹资人与投资人的证券,是将投资人的财产融通给筹资人适用的证券。
(3)最后证券是虚拟财产,证券财产权利人并不直接经营管理其投入的资产或事业,它通过证券所享有的主要是收益权,而不是公司的经营管理的权利。
而上述的法律性质具体体现在证券关系中。
证券关系是一个集合体,主要由投资合同关系,财产投资关系,交易经济关系,交易清算关系,投资保护关系以及市场监管关系组成
四、保单
保单亦称保险单,是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订立的正式保险合同的书面凭证。
保险单汉斯被保险人在保险标的遭受意外事故而发生损失时或人身保险事故发生时,向保险人索赔或者请求给付保险金的主要依据,所以保单可以认为是一种在特殊情况下,获得保险金的凭证,它也因此具有财产的属性。
但是保单一般分为消费性保险单和投资性保险单。
他们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财产性质。
保险事故尚未有效发生前的消费型保险单,只具备一定量的财产属性,没有完整的财产性质"但是,一旦保险事故有效发生,保险单内原有期待财产权益就会立即部分或者全部转化为现实的财产权,完全具备财产六个构成要件,具有财产性质,是法律意义上的财产。
相对应之下,投资型保险单由其投资或储蓄性决定其必然具有财产性质,保单权利人可以实时依法行使其保单既有财产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