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器物造型创意中的设计美学

合集下载

论中国传统造物的设计美学思想

论中国传统造物的设计美学思想

论中国传统造物的设计美学思想【摘要】:在中国传统造物中,各种学派的思想对艺术设计都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

其中影响中国传统造物设计的主要思想有实用美思想、装饰美思想及道德性思想。

【关键词】:实用美;装饰美;道德性原始人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在不断积累对工具的使用和设计经验后,才逐渐成为真正意义上具有创造力的”人”。

判断人类进步的重要依据之一就是人类创造力的发展,而创造力的发展,则往往蕴含在不同时代人们对器物的设计中。

从出土的各时代的遗留物,包括建筑、石器、陶器、装饰物等等,生动形象地向人们展示出人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观念的演变,标志着人类文明所经历过的各个重要的历史阶段。

无论是生活必需品还是工艺装饰品,一般都具有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功能。

物质功能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精神功能则满足人们精神方面的需要。

1. 造物中的实用美思想在中国传统造物思想中,一贯遵循”和谐、实用、美观”的设计理念。

北宋范仲淹曾提出”器以象制”之说:”器以象制,水以轮济”,也就是人要想达到提水灌溉的目的,提水功能必须需要依附一个象--形式来实现,也就是功能要依靠形式来承载(”象以载器”)。

范仲淹在这里认为筒车的造型就代表了它的结构,这个器物结构必须依附在”象”这个形态上,才能完成其升水功能,而后四字是说:水通过水轮运转便达到了灌济农事的目的--”转此大水轮,救汝旱岁苦”。

.以人为中心和以实用为本的设计思想,始终贯穿在中国古代艺术设计的思想体系中。

自新石器时代创造了治陶、纺织等之后,人们对美的追求和表现就更迫切了。

其中”彩陶”便是反映这个时期的标志物之一,彩陶从形制来看,其功能的需求已设计的非常合理了,如罐耳的位置设计及罐足的大小高低都设计得合情合理,在制作中,其容量是设计所首要考虑的问题,因此彩陶的形体基本接近球体,在细部处理上,其口缘宽度、厚度及两侧系耳的大小、位置等,都充分考虑到携带与使用的方便。

这时的人们,已学会利用伸展或弯曲的线条、用器物的形体表现力量、情趣或节奏之美。

古代器具产品设计理念

古代器具产品设计理念

古代器具产品设计理念
古代的器具产品设计理念主要体现在其实用性、美学和文化传承方面。

下面将详细介绍古代器具产品设计理念的特点。

首先,古代器具产品设计注重实用性。

古代人们的生活极度依赖于器具,所以古代器具产品设计必须能够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

例如,古代的茶具设计非常注重制作工艺,需要具备清洁、易于拿取、易于倾倒等功能,以满足人们饮茶的需求。

其次,古代器具产品设计注重美学。

古代人们对美的追求极其重视,因此古代器具的设计必须符合人们对于美的审美标准。

古代器具在造型、纹饰以及材质上注重精雕细琢,追求简洁、端庄、优雅的设计风格。

以清代的瓷器设计为例,清代的瓷器造型多为天然万物,如莲花、荷叶、梅花等,造型简洁优雅,充满了自然之美。

最后,古代器具产品设计注重文化传承。

古代器具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

古代人们通过器具传承文化,表达情感。

古代器具的设计常常融入各种传统文化元素,如中国的龙、麒麟、凤等,意味着吉祥和权威等。

这些文化符号通过器具产品设计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达到了承载文化的目的。

总结起来,古代器具产品设计理念主要体现在实用性、美学和文化传承方面。

这些特点使得古代器具产品设计不仅仅是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更是传递美感和文化内涵的载体。

古代器具的设计理念为当今器具产品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论中国古代工艺中的美

论中国古代工艺中的美

美术视点The art viewpoint23文化氛围的熏陶下,古人制造出来的工艺品更是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每件器物都能展现古人的智慧与高超的技艺。

在智慧和技艺的双重作用下,器物的美感具有了多样性、复杂性,成了值得人们赏玩的工艺品。

古代的人们遵循自然规律,追求“天人合一”“物我交融”的境界,讲究含蓄深沉、典雅蕴藉,向往自然、和谐、恬静的境界,这些思想深入古人内心,表现在古代的工艺品中,展现出了中国独有的美学思想。

笔者认为中国古代工艺中的美分为天人合一的哲学美、典雅蕴藉的艺术美、造境深远的文化美三个方面,本文主要从这三个方面来论述中国古代工艺中的美。

一、中国古代工艺中天人合一的哲学美中国古代,由于科技的不发达,人们坚持形而上的哲学观念,尊重、敬畏自然,注重内心的升华和净化,追求“天人合一”“物我交融”的境界,通过对自然万物的尊重、包容和承认及协调和沟通,达到和谐统一、自然恬静的境界,这些哲学思想被充分地展现和运用在中国古代传统工艺中。

以汉代陶瓷为例,当时儒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推崇中庸之道,讲究和谐、平衡、统一,所以这时期的陶瓷设计没有过多的雕刻装饰,只有一些简单的条纹,如几何纹、弦纹、绳纹、双圈纹、联珠纹、人物纹、动物纹、植物纹等,以简单的条纹来象征,具有朴素真质的美感,给人以大气、和谐、自然的感觉。

再如宋代的屏风,能工巧匠充分利用了屏风的造型,合理布置雕刻的样式,既要大气磅礴,又要细小处的精美,以达到实用和审美的统一,这些都是中国传统工艺讲究和谐统一、物我交融的表现。

中国古代工艺中的哲学思想展现在各个方面,正因为有了这种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的渗透交融,中国古代工艺品才多了一种哲理上的美感。

二、中国古代工艺中典雅蕴藉的艺术美中国是一个底蕴深厚、谦虚自强的民族,这种既内敛又强大的品质使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刚柔并济、典雅蕴藉的风格,这种风格影响了一代代的中国人。

古人在制造工艺品时,在这种风格的影响下,既纵情表现自己的智慧与技能,使工艺品美轮美奂、种类繁多,又有意识地将情感浓缩隐藏,将其寄托在工艺品之中,使其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有关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对称轴的文物

有关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对称轴的文物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对称轴」——文物的美与哲思一、纵横交错的传世之美1.1 对称轴的传世之美我国古代文化,历经千年传承,留下了众多珍贵的文物,其中不乏对称轴的身影。

在这些文物中,对称轴以其精湛的工艺和富有哲思的设计成为了文物中的一大亮点。

从青铜器到瓷器,从古建筑到书法绘画,对称轴的设计无处不在,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独特符号。

1.2 文物的美与哲思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对称轴不仅体现了古人对美的追求,更蕴含了深厚的哲学内涵。

从对称轴的设计中,人们能够感受到古代智者对天人合一、阴阳平衡的精深理解,这种哲思贯穿于古代我国各个领域,成为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大特色。

二、文物之美,传承千年2.1 古代青铜器中的对称轴在我国古代青铜器中,对称轴的设计是十分常见的,如商代的“王”、“虎”青铜器等,其对称轴的设计不仅赋予了器物以美感,更展现了古代先民对祭祀活动的重视和对宇宙规律的认知。

这些古代青铜器以其独特的美感和精湛的工艺,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符号。

2.2 传世的瓷器中的对称轴我国古代瓷器中也有众多对称轴的设计,如宋代的官窑青瓷、元代的景德镇青花瓷等都将对称轴的美妙发挥到了极致。

这些传世的瓷器,不仅展现了古代我国人民的审美情趣,更承载了古代我国人对生活和自然的感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三、对称轴的哲思,超越时空3.1 古代建筑中的对称轴在古代我国的建筑中,对称轴的运用更是普遍而精妙。

古代宫殿、庙宇、园林等建筑中,无一不在设计中运用了对称轴,使建筑在视觉上更加谐调舒适。

这种对称轴的设计不仅展现了古代建筑师对空间的精准把握,更体现了古人对宇宙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3.2 书法绘画中的对称轴在我国古代的书法绘画中,对称轴的应用也是不可或缺的。

古代书画大师们在绘制作品时,往往会运用对称轴的设计,使作品更加美观和谐。

这种对称轴的运用不仅为古代书画作品增添了美感,更使作品蕴含了更深层次的哲学内涵,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大特色。

中国古代设计的优秀作品

中国古代设计的优秀作品

中国古代设计的优秀作品
中国古代设计有许多优秀作品,以下列举其中几个代表:
1. 故宫:故宫是中国明清时期的皇宫,被誉为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

故宫建筑设计风格宏伟庄严,以黄色琉璃瓦覆盖的朱红墙体、雕刻精美的门楼和宫殿,展现出中国古代建筑的精湛工艺和设计美学。

2. 青铜器:中国古代青铜器是中国古代工艺品中的瑰宝,代表了中国古代的工艺水平和审美观念。

青铜器的造型设计多样,有神话传说、人物、动物等图案,以及华丽的纹饰和浮雕装饰,展示了古代中国的艺术风格和意象。

3. 花样年华:花样年华是中国古代织锦的代表作品,以其精湛的工艺和丰富多彩的图案而闻名。

花样年华在纹样设计上精细细腻,富有表现力和动感,呈现出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的魅力。

4. 瓷器:中国古代瓷器是世界上著名的工艺品,其精美的造型、优雅的线条和漂亮的花纹设计给人以美的享受。

其中,汝窑、哥窑、青花瓷、景德镇瓷等都是中国古代瓷器的代表作品,展示了中国古代的瓷器制作工艺与艺术价值。

5. 园林:中国古代园林是中国传统建筑与园艺的结合体,以其精巧的设计和优美的景观而著称。

苏州园林、北京颐和园等都是中国古代园林的典型代表,其设计概念注重自然和人文景观的融合,展示出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独特魅力。

这些优秀作品代表了中国古代的设计思维和技艺水平,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汝窑瓷器的造型与装饰艺术

汝窑瓷器的造型与装饰艺术

汝窑瓷器的造型与装饰艺术汝窑瓷器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精美的装饰艺术而闻名于世。

作为中国瓷器的瑰宝,它代表了中国古代陶瓷工艺的巅峰,展现了中国工匠的卓越技艺和创造力。

本文将从汝窑瓷器的造型和装饰艺术两个方面进行论述,探索其中的艺术之美。

一、造型艺术汝窑瓷器的造型以简约、纯粹为特点,追求形式与功能的完美结合。

其造型多以器形匀称、线条流畅的容器为主,如瓶、罐、碗、盘等。

这些容器的形状设计简洁大方,注重整体的和谐感。

首先,汝窑瓷器注重线条的流动感。

以汝窑青瓷为例,其瓶身线条流畅,犹如水流一般自然。

在制作过程中,窑工们巧妙地利用重力、旋转等物理原理,使瓷器在烧制时形成优美的曲线,增添了瓷器的艺术魅力。

其次,汝窑瓷器侧重器物的比例和平衡。

在造型设计中,汝窑瓷器追求整体的谐调和均衡感。

无论是瓶身高度与瓶口大小的搭配,还是器底与瓶颈的比例协调,都显示出工匠对器物比例的精准掌握,使瓷器的外观更加美观大方。

再次,汝窑瓷器的造型注重细节的雕琢。

器物细节的处理使瓷器更显精细。

汝窑青瓷的菜饭碗,碗身纤薄而腹大,碗口平整,底足矮小,突显了汝窑制品的细腻之处。

此外,瓷器器底的处理也很重要,汝窑青瓷的底足多为三足、四足,形成独特的支撑结构,增加了瓷器的稳定性。

二、装饰艺术汝窑瓷器的装饰以天然独特的青瓷釉色著称,以及精致的刻花和绘画等技法为辅助,使瓷器具备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首先,汝窑瓷器的青瓷釉色是其最大的特色之一。

青瓷釉色是汝窑瓷器的重要特点,通过特殊的烧制工艺,使瓷器表面呈现出深沉莹亮、青中泛紫的特殊色调。

这种青色犹如碧玉般的质感,使得汝窑瓷器更加独具魅力。

其次,汝窑瓷器还以其精湛的雕刻和绘画工艺而广受赞誉。

在青瓷基础上,汝窑瓷器常采用刻花、雕刻和绘画等方式进行装饰。

刻花以其深浅不一的纹饰、清晰有致的线条,将器物表面点缀得美不胜收。

绘画方面,汝窑瓷器多以鸟兽、花卉、云烟等图案见长,笔触细腻,色彩鲜明,富有生动感。

最后,汝窑瓷器的仿古风格也是其特色之一。

宋代设计美学

宋代设计美学

宋代设计美学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

在宋代,设计美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其特点是以简洁、清新、雅致、精细著称。

宋代的建筑设计非常注重形式美和实用性结合,建筑风格简洁、大方,尤其是在庭院设计中更加突出,充满着静谧和美感。

此外,宋代的绘画艺术也非常发达,绘画作品充满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和艺术魅力。

在宋代的器物设计中,器物造型大多简洁明快,色彩明亮清新,线条流畅,表现出一种古朴、雅致和精致的美感。

同时,宋代工艺技术也非常发达,使得器物的制作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总之,宋代设计美学以简洁、清新、雅致、精细为特点,是中国设计美学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对后世的设计美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1 -。

2.1中国古代造物设计美学的起源与发展 1

2.1中国古代造物设计美学的起源与发展   1

第二章设计美学理论体系构建第一节中外设计美学的起源与发展(一)中国古代造物设计美学的起源与发展(上)石器之美石器是史前人类最早使用的工具。

人们经过长期探索,开始较普遍地采用石器的磨制技术,即把经过选择的石块打制成石斧、石刀、石铲等各种工具,使器形更加规整,尖端更加锋利,表面更加光洁,更加符合使用的要求。

经过不断地观察,人们的审美意识也得到了初步的发展,发现并掌握了诸如对称、均匀、光滑等多种形式美的规律,并自觉地应用于设计活动中。

象征功能玉琮(cóng)“璧圆象天,琮方象地”玉琮外方内圆. 造物之美-玉器公元1976年出土的玉凤作侧身回首状,两面均以阴线浮雕出相同纹饰,轮廓线条优美流畅。

凤为传说中吉祥鸟,此凤雕琢精巧,晶莹鲜润,确为商代玉器中罕见的佳品,亦是早期玉凤的代表作。

造物之美——陶器时代陶器的大规模使用,是新石器时代的主要标志。

在金属还没有普遍应用的日子里,人们以陶器为主要工具,进行着自己的生产生活。

在“生存”、“生活”的实用目的达到以后,就开始附加上“艺术”和“审美”的考虑,这时的造物就被赋予了艺术的含义。

仰韶文化尖底瓶汲水器造物总是以人的需要为导向的,它首先把为满足人的生存基本需要放在第一位。

为适应人的不同层次的需要,又导致造物生产中诸如审美、装饰之类的情感和精神文化因素的发生和形成。

四羊方尊 青铜爵造物之美-青铜时代(1)形状的象征性;(2)材料的象征性;(3)色彩的象征性;(4)装饰的象征性;造物之美-青铜时代春秋战国时期青铜铸造技术显著提高,许多新工艺出现在此时,失蜡法即为其中之一。

用失蜡法铸造器物,由于采用整模不会出现合范带来的铸痕,表面光滑精细,并且可以铸造相当繁缛复杂的纹样,但是器物表面往往会出现大小不等的砂眼,因为无出气孔,铜液灌注有不到之处。

后世作伪者误以为越平整、越光洁、没有任何痕迹,便越是成功之器,反而弄巧成拙。

由于失蜡法方便易学,是后世仿古作伪的主要技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6 1羯 田 ( 上 )2 0 1 7 O 3
中 国古 代 器 物 造 型 创 意 中的 设 计 美 学
文 /杜鹤 民

要 :产 品形 态是物质 美的载体 .是 由物质 功能需求、精 神需求和技 术等 多因素决定 的。中国
古代器物作为 中华文 明的呈现和古人技术 与艺术创造 的结 晶, 不但具有 丰富的史料价值 , 更蕴含着
调一种主体 文化或文化因素依 靠个人 ( 或 团 队 )通 过 技 术 、创 品设 计 , 首 先 要 了解 并 汲 取 中 国传 统 器物 造 型 中蕴 含的 深 刻 思 想
意和产 、 I k 化的 方式开发 、 营 销知识产权的行业… 。 任 国家 经济转 内涵 ,而不仅仅是对中华古物或文物的单纯形体的模仿和 复制 。 期, 文t i r o l 意产业发展越来越受到政府和企业 的重视 和青睐 ,
近 年 来 ,以 旅 游 纪 念 品 开 发 设 计 为主 导的 文 化 创 意 产 品 设 计 开 型源 于中国道家的长生文化 ,宋考古学者 吕大临 考古图 记
发 呈现 出快速 发展的趋势 。
载:“ 香炉像海 中博 山,下盘贮 汤使润气蒸香 , 以像海之 旧环 ” 。
应陔看到的是 ,存文f e _ . , g l l 意产品设计 和文化创意产业迅猛 在 历史传说中 , 汉武帝有在室 内熏香的嗜 好 , 且特别信奉道教 ,
这样的造型及结构设计充分考虑了使用环境照四结语明需求使用保养以及环保要求雁鱼铜灯不但是满足物质使用功能的优秀产品同时其造型以雁为元素而大雁在中国文以旅游纪念品设计为代表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以及更广层化中是情义和忠贞的象征大雁雌雄相配从一而终对于面的文化创意产业在中国正在逐渐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如何成对的大雁不论是雌雁死或是雄雁亡剩下落单的一只孤雁把握文化创意产业乃至更小层面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正确方到死也不会再找别的伴侣
的情感 、思想 和意念 ,赋予文化产品以真善 美的价值。中国传统 陕 西 省 兴 平 市 茂 陵 东 侧 从 葬 坑 出 土 , 通高 5 8 厘 米 ,I - I 径9 米,
设计美学论坛 1 7
重2 . 5 7 千 克,原在未央 宫,建元五年 ( 前1 3 6 年) ,汉武帝将其 赏赐给姐姐 阳信长 公主 。 熏炉为博 山形 , 青铜质地 , 通体 鎏金 鎏 银, 底座 上透 雕的两 条蟠龙 昂首张 口咬住竹柄 , 柄 的上端有 三条 蟠龙将熏炉托起 , 炉体上部浮雕四条金龙,龙首 回顾 , 龙身从波 涛 中腾 出 ,合计有金龙九 条。“ 九”在我 国古代象征最 高数 字 , 是皇权的 一种体现 。 竹 节形的柄 共分五节 , 合为 “ 九五至尊”的 形制 。中国传统文化 中,( ( 易经 ・ 乾卦第一 中有 “ 九五 日: 1 邑 龙在 天,利 见大人。 … “ 数有 九 ,五居正 中 ,若峰 ,在其之巅 。 具鼎盛之势 。不偏不倚”之说 ,故 “ 九五至尊”成为皇权 、至高 厄上的尊贵象征 。 图l 中间小 图博 山形熏炉采 用青铜材 质, 供贵 族 使用 ,以大雁代替 龙的造 型 ,其规制明显低于 鎏金竹银 节熏

文 化 文 物 单位 文 化 创 意 产 品开 发的 若 干 意 见 》 , 在 企业层面 , 越 晋 ,在东晋的时候 “ 博 山”也不专指熏炉 ,这一造 型形 式还 指
来越 多的创意 企业积极参 与各级 各类文创 产品设计竞赛活 动。 代用于织锦上的纹样以及宫观上的金属装饰物等 I 。 博山炉的造
丰 富的设计 美学思想 。中国古 代器物造型的设计美学包含 了形态美、 功 能美 、 技术美等多个维度 , 反 映了当时的技 术水 平以及丰 富的入 文思想 。中国古代器物造 型设计所反 映和沉 淀的悠久传统 文
化 ,以及古 代优秀创 意中蕴含 的设计美 学思想值 得我们在 当下文化创意产 品设计 中学 习和 借鉴。 关键词 :器物造 型;传 统文化 ;设计美 学 人本 思想 ;文化创意 基金项 目:本文系 陕西省科技厅工业攻 关项 目 “ 文化创意产 品设计关键技 术研 究”( 2 0 1 5 G Y 1 8 6 ) 研
博 山 熏 炉 作 为 日常 室 内 焚 香净 化 空 气 的 器 物 , 在汉 代i 皮普

任政府 层面 ,2 0 1 4 年、 2 0 1 6 年 分别出台了 国务院 关于推进文 遍 使用,考古研究 中在 成阳的西 汉茂陵和江西南 昌的海 昏侯墓 f e , g l l 意和设计服 务与相 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 见 关于推动 都 土了这种熏炉。“ 博 山” 一 词的 现晚于东汉 , 甚至 要到东
发展的表 象下 , 文 化 创 意 产 品 停 留于 文 化 和 文物 的 浅 层 次 形 体 在长 生不老的仙道文化影响下 ,命人模仿传说 中博 山的景象制
和 元素提取 ,过分 强调 形体模仿的表面文章 ,文化内涵挖掘深 作了这种造型独特的博 山香炉 。 度不够 ,文t i r o l 意 形式雷 同、文 创产 品同质化严重f l 9 1  ̄ 7 题较 为 突 出。如何深 入挖掘文 化内涵 ,真正 发现 中国传统 器物造型 中 的深 层文化 内涵 ,真正将 创意产 品的功能性与 艺术性相结 合 , 通过 设计美学的 角度设 计m富 有形态美 、功能 美、技术美的创 数产品 ,通过 美的 塑造 反映 深层次的 美学 内涵 ,就成为一个现 实的研究课题 。因此 ,深 入体会 古人在造物方面的 人文思想进 而从深 层次体现 出文创产品的文化 内涵和设计美学 , 才能 真正
究成 果 。
文 化 创意 产 业 ( C u l t u r a l a n d Cr e a t i v e I n d u s t r i e s )是 一 文化不仅 以思想的形式进行传承, 同时还以器物造 为裁体来反
种在经济全球 化背 景 F产生Fra bibliotek以 创造 力为核心的新兴 产业 , 强 映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 从文化传承的 角度进 行文化创意产
创造出有价值的文化 创意产品 。

图 1博 山炉 及 博 山 形 奁造 型 设 计
以图 1 所 示 的 汉 代 博 山 炉 及 博 山 形 奁 为 例 ,从 不 同 的 博 …

古代器物造 型中的中国文化
造型的形制 、用材与配色 中反映出 了中 国传统文化 中深刻的皇
文化创意设计的核心是通过富有文化内涵的产品设计表达人 权思想和封建阶级思想。图 l 中左图鎏金竹银节熏炉 于 1 9 8 1 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