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市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 4.4 河流和湖泊 课时练 含答案
2024年高考一轮复习+中国的河流与湖泊——湖泊专题

依据材料,推测伊塞克湖的形成原因。(6分) 岩层受到水平挤压;岩层断裂陷落,形成较深的湖盆;地势低洼积 水成湖
考点二:湖泊的特征
形成
湖盆特征
类型 侵蚀湖
成因
冰川或风侵蚀洼地, 积水成湖
中国湖泊
罗布泊(属 风蚀湖)
冰碛湖 冰川堆积的洼地积水 岩溶湖 溶蚀洼地连地下河 人工湖 人工修建的水库
草海(贵) 三峡水库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世界湖泊 北美五大湖(属冰 蚀湖) 日内瓦湖(瑞士)
纳赛尔水库等
知 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冰碛物、地震崩塌岩石等形成的滑坡体, 识 堵截山谷、河谷、河床后贮水形成的湖泊。
A
D.滑坡阻断河流
小试
尼加拉瓜湖是中美洲最大的湖泊,湖面水位季节变化明显。读
牛刀 该湖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3.按照成因分类,尼加拉瓜湖属于[ A ]
A.构造湖 B.火口湖 C.冰蚀湖 D.潟湖
小试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牛刀 伊塞克湖(如图)是世界上最深的高山大湖,有“吉尔吉斯斯坦的海”之称。
里海、贝加尔湖
长白山天池 镜泊湖
北美五大湖 威宁草海
洞庭湖、鄱阳湖
西湖 月牙泉
①湖盆的成因
洼地
原
理
②积水成湖
补给
小试 图 4 是甘肃省敦煌市地貌类型图。 高大的鸣沙山环抱着月牙形洼地,泉水 牛刀 在洼地汇聚形成月牙泉(见图4 右下角照片),素以“千年不干”著名,但近年来
日趋干涸,当地政府发出“拯救千年月牙泉冶的呼吁。
人教版2024年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考点《中国的河流和湖泊-专项练习》(解析版)

区域地理中国的河流和湖泊读我国四个地区的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条河流纬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A.甲乙丙丁B.甲丙乙丁C.丙甲乙丁D.丁乙丙甲2.有关图中四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甲河含沙量较小B.乙河流含沙量最大C.丙河7月进入汛期D.四条河流中丁河流水量最丰富3.有关图中四地农业发展着眼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改良沼泽地,扩大农耕用地B.乙地开发宜农荒地,提高粮食产量C.丙地发展立体农业利于改善环境D.丁地因洼制宜发展基塘生产【答案】1.A 2.C 3.C【解析】1.根据中国地图判断,甲为松花江,乙为黄河,丙为钱塘江、丁为珠江,故四条河流纬度由高到低为甲乙丙丁,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甲河流为松花江,流域内植被覆盖率较高,河流含沙量较小,A不符合题意;乙为黄河,含沙量最大,B不符合题意;丙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6月受梅雨影响,进入汛期,7、8月受伏旱天气影响,C错误,符合题意;珠江流域降水量大,水量最丰富,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甲地为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应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A错。
乙为山东,山东应充分通过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量,B错。
丙为浙江,多丘陵区,适宜发展立体农业,C正确。
丁地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因地势低平而发展基塘生产,不是因为低洼,而且基塘生产不是目前当地农业发展的着眼点,D错误。
故选C。
下图为我国黄土高原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4.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河流中,水位变化受汾河水库调节明显的是A.①河B.②河C.③河D.④河5.图中季节性河流形成的自然原因是A.冬季高山冰雪融水减少B.冬季降水量减少C.冬季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大D.冬季地下水水位下降【答案】4.C 5.B【解析】4.水库只能对其下游河段有调节作用,不能调节其上游河段的水量,流量,图中四河段中,①河、②河位于水库上游,不受水库调节作用影响,③河位于水库的下游,受调节作用明显,C正确;④河属于支流,水流注入干流中,不受水库调节影响。
2024春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第3篇中国地理第4单元中国地理概况第4课时中国的河流与湖泊达标训练

第4单元中国地理概况第4课时中国的河流与湖泊一、单项选择题黄河下游“地上河”是河床淤积与人类筑堤束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为减缓河槽淤积,近20年来,三门峡、小浪底等水库每年都要进行“调水调沙”,即各水库联动放水,形成人造洪峰,对下游河槽进行冲刷。
下图示意“地上河”,完成1~3题。
1.黄河大堤距离黄河河槽较远,主要是为了( D )①减小修建工程量②应对大型洪水③增加河堤高度④保障河堤安全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②④2.每年“调水调沙”的时间宜选择在( B )A.4月B.6月C.8月D.10月3.黄河河滩地合理的利用方式是( C )A.植树造林B.修建房屋C.种植小麦D.开采河砂[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黄河大堤距离黄河河槽较远,主要是为了应对大型洪水来临时黄河水位增加,黄河大堤拦水作用更好,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保障河堤的安全,②④正确;距离远近并不能减小修建工程量,黄河大堤并没有明显增加高度,排除①③。
故选D。
第2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为减轻河槽淤积,近20年来,三门峡,小浪底等水库每年都要进行调水调沙,即水库联动放水,形成人造洪峰,对下游河槽进行冲刷。
一般选择在汛期来临之前集中放水,进行调水调沙,黄河地处温带季风气候,汛期在七八月份达到峰值,因此,在汛期来临之前,最适宜选择在六月份前后进行调水调沙,B正确,排除A、C、D。
故选B。
第3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黄河河滩是由于黄河携带大量泥沙在河道两侧堆积形成的平地,地势较为平坦,土壤较为肥沃,可以适宜发展农业,如种植小麦,C正确;在本地区植树造林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河滩泥沙淤积,排除A;河滩大多为沙质物质堆积,稳定性较差,不适宜修建房屋,排除B;开采河砂不符合现实生态保护,排除D。
故选C。
东居延海是黑河下游的终端湖之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最西部的额济纳旗境内,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7 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3 653 mm。
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由于黑河中游用水量增加,额济纳入境水量逐渐减少,湖泊萎缩以至干涸。
山西省忻州市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 4.1 位置、

第四章中国地理概况第一节位置、疆域和行政区划【学习目标】1.能够准确的在图上找出我国的四至点的位置。
2.能够准确填写出我国的邻国临海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3.能够准确填写出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的名称。
4.能够通过经纬度和省级行政区形状判断中国局部区域图的位置。
5.能够正确描述我国或某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特征,并能够进行合理的评价。
6.能够将中国的地理位置和世界其他重要国家的位置进行对比(如美国、日本等)。
【自主学习】一、课前预习1.感知教材:找寻节标题、框题、段落之间的关系,尝试利用思维导图列出本课时的知识结构。
2.识记教材:(1)读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图,(1)识记①我国四至点的位置;②邻国名称、临海名称、隔海相望国家名称;③我国省级行政区的位置、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④重要的经线、纬线经过的省市。
(2)算出我国东西和南北之间的距离。
(2)通过教材识记:①我国国界线、大陆海岸线和岛屿海岸线的长度;②重要的半岛和岛屿;③重要的海峡;④行政区划。
3.初探问题:描述我国和山西的地理位置。
二、基础检测1.本节节标题是:;框题是:、、2. 我国最北端在________(纬度约为______);最南端在_________(纬度约为______);最东端在 ________(经度约为________);最西端在________(经度约为 _____)。
3.我国位于________洲东部,___________洋西岸,是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4.读我国有关省级行政区轮廓图,写出图示所代表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A B C D E F5.陆上邻国个:东:;北:、蒙古;西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西:、巴基斯坦;西南:印度、尼泊尔、不丹;南:缅甸、、越南;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东:、日本;东南:菲律宾;南:马来西亚、文莱、。
行政区划:共有______省级行政单位,其中______省,______自治区,______直辖市,2个______区。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第十七课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课后自主演练

第十七课中国的河流和湖泊一、选择题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①④河段在冬季易发生凌汛现象B.图中④河段含沙量最大C.黄河下游因降水量小而流域面积小D.①②③④四段中流速最快的是②2.下列不属于黄河河口处无大城市原因的是( )A.河流的航运价值不高B.历史上黄河曾多次改道C.黄河下游多凌汛D.黄河下游多次断流解析:第1题,河流由低纬流向高纬容易发生凌汛现象,但是凌汛现象一般发生在初冬的封河期和春季的开河期;④河段位于黄河下游,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含沙量最大;黄河下游因为是地上悬河,所以流域面积小;②河段流经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水流为①②③④四段中最快的。
第2题,考查城市区位因素。
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其中自然因素包括河流、地形、气候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资源、交通、政策等。
黄河河口位置河流的航运价值不高,历史上黄河曾多次改道,黄河下游多次断流导致黄河河口位置无大城市。
答案:1.D 2.C[2015·天津高二检测]该图中的4条河流均位于我国境内。
读图完成3~4题。
3.河流名称与图序相符的是( )A.①岷江②额尔齐斯河③松花江④海河B.①大渡河②塔里木河③辽河④淮河C.①岷江②塔里木河③松花江④辽河D.①雅砻江②额尔齐斯河③辽河④闽江4.关于河流流域区域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河流域是典型的红壤分布区,适宜种茶树B.②河流在一年中的1、2月份经常断流C.③河流域所在省区是我国特大城市数目最多的省区D.④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解析:第3题,根据经纬度位置可知,①为位于四川盆地的岷江;②为位于塔里木盆地的塔里木河;③为位于松嫩平原的松花江;④为位于辽河平原的辽河。
第4题,塔里木盆地的塔里木河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冬季温度低,常常形成断流。
答案:3.C 4.B[2015·秦皇岛高二检测]下图是2006~2011年各年5月中下旬长江中游洞庭湖和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对比图。
高考第一轮复习地理343中国的河流湖泊附答案

第三讲中国的河流、湖泊●闯关训练一、选择题有点难度哟!(2003年成都市检测题)下面是“黄河干流沿程年径流量和含沙量的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1.兰州至河口段水量变化的自然原因是A.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蒸发量大B.农业引水灌溉C.沿途植被覆盖好,河水下渗严重D.有支流汇入解析:农业引水灌溉为人为原因,B项错;有支流汇入应增加水量,D项错。
答案:A2.在含沙量变化图中,正确反映黄河含沙量沿程变化的折线是A.折线①B.折线②C.折线③D.折线④解析:河口以下流经黄土高原,含沙量骤增,至旧孟津前流入第三级阶梯,含沙量应下降,故选D项。
答案:D下图反映的是黄河河口地区不同时段在黄河泥沙淤积作用和海洋潮流作用共同影响下,黄河三角洲陆地面积增减的变化情况。
据此回答第3题。
3.1986年5月至1996年10月期间A.河口陆地总面积逐年递增B.黄河三角洲推进距离及速度呈加快趋势C. 1990年1月以前以淤积为主,以后以侵蚀为主D.年净增面积最多的时段为1995.3~1996.10解析:解此题的关键是读懂图,由题可知A、B、D都明显不符合图中含义。
答案:C4.下图是“我国四个地区河流流量过程线图”,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①图流量过程线12月、1月中断,说明河流断流,但江南地区的河流不是季节性河流,不可能出现断流。
而且江南地区夏季降水多,河流流量很大,可达4万立方米/秒。
故①是错误的。
②图流量过程线12月、1月、2月也中断了。
华北地区的河流虽不是季节性河流,但由于冬季河流要结冰,在水量少的情况下,也会出现断流。
②是正确的。
③图反映的是东北地区河流的流量过程线,有两个汛期。
这是因为东北地区冬季冷,地面积雪不融,到春季气温回升后,才会慢慢消融,融雪水流进河流形成春汛。
夏季,受锋面雨带的影响,降水增多,河流形成夏汛。
③是正确的。
④图流量过程线反映该河夏季流量可达1000立方米/秒以上,河流没有断流,这是不正确的。
2024高考地理复习一轮复习区域地理部分《中国地理》 中国河流和湖泊(课件)

④春季和夏季出现两个汛期的河流,除由雨水补 给外,还可能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如何分析流量过程曲线变化的原因
⑤河流在冬季断流可能是河水封冻的缘故,内流 河往往是由于气温低,冰川不融化,没有冰川融 水补给所致。
⑥曲线变化和缓,多系地下水补给,也可能是热带 雨林气候区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河流。
自然原因
①无结冰期,全年可通航(宜宾以下); ②地处湿润地区,流域降水量大,流量大; ③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河流流速平稳; ④我国第一长河,江阔水深,流域面积广,通航里程长; ⑤长江干流横贯东西,支流遍布南北,形成河网。
社会经济原因
⑥长江流域资源丰富,人口密集,城镇众多,工农业经济 发达,运输需求量大; ⑦长江与其它交通线交织成网,便于联系东西、南北的交 通,减轻横向铁路运输压力; ⑧与铁路相比,水运具有运量大、投资省、成本低的特点。
水能 开发 的条 件
落 差
一二阶梯交界处,高山峡谷,落差大,水流急
水 量
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径流量大;
上 开发重点
水能资源,在干流上修建水利枢纽工程和水电站
游 主要问题 生态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频发、水土流失严重
河
加强长江防护林和水源涵养林的建设,实行封山育林、
主要措施
段
保护生态环境
二、我国主要河流-长江 中游:多曲流”九曲回肠”,多支流,多湖泊
春季
我国主要分布地区
分布地区普遍,尤以东 部季风区最为典型 东北地区
永久性积雪和冰 主要在夏季 川融水补给
西年
普遍
如何分析流量过程曲线变化的原因
①流量是由河水来源决定的。
②洪水期出现在夏秋,枯水期在冬春的河流,一 般多为雨水补给,但地中海气候区河流刚好相反。
山西省忻州市高中地理 区域地理 第四模块 中国地理 4.5 中国河流和湖泊预习案 新人教版必修3

4.5中国河流和湖泊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外流河(区)、内流河(区)的概念,分析外、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及其原因。
2.掌握中国主要河湖的分布。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地图掌握中国主要河湖的分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建立起自然地理要素相互影响,即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意识。
【预习任务】
1.阅读区域217页,完成“读图指南”。
2.对照相关地图,识记中国主要河湖:长江、黄河、珠江、淮河、黑龙江、松花江、海河、额尔齐
斯河、塔里木河、雅鲁藏布江、京杭运河、青海湖、洞庭湖、鄱阳湖、巢湖、太湖、洪泽湖的分布位置、流向(轮廓特征)。
3.整理并背诵区域218页“内流河水文特征”
【自主检测】
填图:长江、黄河、珠江、淮河、黑龙江、松花江、海河、额尔齐斯河、塔里木河、雅鲁藏布江、京杭运河、青海湖、洞庭湖、鄱阳湖、巢湖、太湖、洪泽湖
7
1
探究:1.观察我国五大淡水湖的轮廓形状,做到在地图上能够熟练识别。
2.为何我国大河的上游一般蕴藏丰富的水力资源。
【落实内容】
掌握我国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中国地理概况
第五节河流和湖泊
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5分)
1. 我国水量最大、汛期最长的河流分别是()
A.长江、长江 B.长江、珠江 C.黑龙江、长江 D.长江、淮河
2. “千里长江,险在荆江”的主要原因是()
A.支流多B.流域广C.湖泊多D.河道特别弯曲
3. 长江上游与黄河上游的共同特点是()
A.流量大B.含沙量大C.水能资源丰富D.利于航行
4. 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
A.黄土高原B.青藏高原C.内蒙古高原D.华北平原
读我国东部季风区、东北地区、西北内陆地区、南部沿海地区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完成5~7题。
5.上图四幅图中表示南部沿海地区河流流量过程曲线的是()
A.①B.②C.③D.④
6.②③图中河流1—2月断流的原因是()
A.降水少B.气温低C.用水量大D.地下水补给少
7.上述四个地区的河水补给中都有()
①大气降水补给②地下水补给③冰雪融水补给④湖泊水补给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
8.下列图示的湖泊(或湖群)为咸水湖的是()
右图是某引水工程示意圈,据图回答9~10题。
9.图示区域中的引水工程是()
A.引黄济青
B.引黄入晋
C.引滦入津
D.引滦入唐
10.图中河流支流沿岸谷地的主要形成原因是()
A.河流的沉积作用 B.河流的侵蚀作用 C.断裂下沉作用 D.风力的侵蚀作用
11.下列河流中,注入印度洋的是()
A.珠江 B.元江 C.额尔齐斯河 D.雅鲁藏布江
12.我国外流区和内流区河流丰水期都在夏季,原因是()
A.都受夏季风影响,西部还受夏季增温的影响 B.都有夏季风的影响
C.外流区受夏季风的影响,内流区受夏季气温高的影响 D.夏季普遍高温,降水较多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3. 读“我国某地区河流河水补给和
流量变化曲线示意图”,回答问题。
(1)该河流主要有地下水、季节性冰
雪融水和雨水补给,图中A表示________
补给, B表示_______补给,C表示_______
补给。
(2)三种水源补给分别对河流径流量的影响是:A为_______,B为_____,C为_____。
(3)根据河流流量变化,该河为我国__________地区的河流,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读黄河流域沿某纬线的局部地区剖面图回答:
(1)A地形区为_____;B地形区的地貌征是______。
(2)黄河流经A地形区时,河水与河流两侧地下水
的关系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试从生态环境的角度简要说明B地区主要环境
问题及其形成原因。
①主要环境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形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读左“我国某河流流经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和右“该河段降水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9
(1)请根据该地的降水资料分析该气候对图中河流水文特征有何影响?
(2)洪涝灾害是该河段突出的自然灾害。
图中A 、B 、C 、D 标注出的河段中,洪涝灾害影响最为严重一段是 段。
河
第四节中国的气候(共2课时第1课时)
一、单项选择题:
1~5CAACA 6~10DABBC 11~12DB
二、非选择题:
13. (1)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普遍高温
(2)夏(或夏秋)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3)降水量最多的时候,也是气温最高的时候(或雨热同期);这时正是农作物生长时期,雨热搭配,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14. (1)齐齐哈尔:42.2℃巴黎:15.9℃北京:30.9℃纽约:23.6℃
(2)齐齐哈尔巴黎
(3)3.7 3.6
(4)低高大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