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幼师专业普通话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中职普通话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中职普通话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的加速,普通话作为我们国家的官方语言,日益凸显其重要性。
作为国家未来的中坚力量,中职学生更需要从中学好普通话,成为能够熟练掌握普通话的人才。
然而,在目前的中职普通话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生的普通话水平,而且影响了他们未来就业的发展。
本文将结合我自己的研究和实际教学经验,探讨中职普通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问题一: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弱中职学生的普通话水平相对较低,表现在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都比较弱。
英语课程有口语课和听力课,而相对应的普通话课程却鲜有针对口语表达的重点强化。
这造成了中职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比较差。
同时,一些学校的教师认为学生在课堂上练习口语表达比较难管理,就只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忽视口语训练。
对策一: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口语表达中职普通话教学应该倡导以口语实践为主的教学模式。
应该在普通话教学的课程设置中加入口语训练环节,而且要有明确的口语表达要求。
同时,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课下积极练习,多听多说多练,以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
问题二:课程内容单一、枯燥目前,普通话教学的课程内容单一、枯燥,学生没有太大的学习乐趣。
教材设计不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难以吸引他们的兴趣。
有些学校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却忽视了对学生实际口语能力的培养,这让学生难以产生兴趣。
对策二:设计多样化的课程内容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设计可以让学生参与互动的课堂活动,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如语音教学、读书分享、电视广播访谈、演讲比赛等,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会看、听、说、读、写,提升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问题三:教师教学理念不够先进目前,一些中职普通话教师的授课方法过于机械化,讲解生硬、缺乏趣味性,不够灵活多变,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同时,一些教师忽视了课堂互动和学生的参与,注重对学生灌输知识而忽视对学生实际能力的训练。
中职普通话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中职普通话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中职普通话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措施。
首先分析了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资源匮乏和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然后提出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对策探究。
通过对这些问题和对策的分析,可以发现当前中职普通话教学面临的挑战和改进方向。
本文旨在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提高中职普通话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展望未来,随着对策的逐步实施,相信中职普通话教学将迎来更加积极的发展局面。
希望该研究可以为中职普通话教学改进提出有益的借鉴和建议。
【关键词】中职教育、普通话教学、师资力量、教学资源、学习动力、对策、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配置、学习兴趣、总结分析、未来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职普通话教学是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推动学生语言能力提升、促进就业就业的重要作用。
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师资力量不足是中职普通话教学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
许多学校缺乏专业的普通话教师,导致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教学资源匮乏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许多学校缺乏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教材,限制了教学效果的提升。
学生学习动力不足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许多学生对学习普通话缺乏积极性,影响了学习效果。
我们需要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提升中职普通话教学质量。
1.2 研究意义中职普通话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重要环节,在当前社会教育发展的背景下,对中职普通话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通过研究对策探究,可以有效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提升教学质量。
教学资源匮乏是制约中职普通话教学的重要因素,通过研究对策探究,可以更好地配置和利用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效果。
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问题,通过研究对策探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推动他们更好地学习普通话。
中职普通话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中职普通话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中职学生是普通话基础较差的群体,普通话教学成为了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实情况是,中职普通话教学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给中职学生的普通话学习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因此我们需对这些问题推行对策,提升中职学生成语能力。
一、教学方法不够多元化中职普通话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老师讲解为主,课堂上缺乏足够多元且生动的教学手段,导致同学们普通话水平进步缓慢。
因此,建议学校注重发挥课堂以外的其他空间,如电影、广播和电视等资源,抓住学生的时间和精力,让他们在课堂外也能学习和使用普通话。
二、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由于中职学生对普通话教学不太感兴趣,这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效果都有影响。
建议学校根据学生的喜好和爱好,制定适合学生的普通话教学计划,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在实施教学计划时,要让学生参与进来,让他们感到他们所学的普通话能够产生很大的实际价值,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普通话。
三、老师高标准要求一些中职普通话教师对学生的普通话表达要求过高,而学生普遍存在语言表达能力不足的问题,这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较差,难以取得明显的进步。
因此,建议学校对老师进行培训,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职学生的普通话学习特点,适当调整自己的授课方式和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语言能力。
四、普通话教学与实际应用脱节在课堂上所学的普通话在实际生活中很难应用,这是中职普通话教学的一个很大问题。
建议学校将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口语实际应用能力,例如带学生出去游学、参加社区服务、参观博物馆等,将课堂知识与实际生活融为一体。
总之,中职普通话教学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解决。
学校和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计划,注重多元化教学方法的使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学生也要积极参与学习,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
中职普通话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中职普通话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当前,中职普通话教学存在着很多问题。
一些学生在学习普通话方面存在许多困惑和不足,导致普通话教学成效不佳,影响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
本文将探讨中职普通话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以帮助学生提高普通话水平。
首先,教学内容过于枯燥,没有趣味性。
由于普通话教学内容较为单一,学生很容易感到无聊和枯燥。
这将导致学生无法持久地保持学习的热情,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为此,有必要在教学中添加一些活泼有趣的元素,例如唱歌,配合动画等,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普通话。
其次,教师的授课方式单一,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有些学生在掌握语言技能方面的能力较强,但有些同学可能在张口说话时会感到困难。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手段,针对学生的需求和特点,灵活推进教学进程。
此外,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不足,难以满足学生的需要。
一些教师没有足够的语言知识和教育技能,无法帮助学生加强普通话的听说能力。
为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应该提高招聘标准,招聘更多具有语言教育经验和知识的教师。
学校也可以加强教师培训,让教师学习新的技能和知识,以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
最后,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自我动力。
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习环境是否有创造性和舒适性。
学校可以创造一种积极的学习氛围,例如举办语言文化活动,参与普通话演讲比赛等。
同时,学生也可以鼓励参与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来激发学习的兴趣和自我动力。
总之,中职普通话教学存在许多问题,但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帮助学生提高普通话水平。
创造一个活泼有趣的教学氛围,注重学生个性化需求,提高教师专业素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措施,也是我们要继续努力的方向。
浅议中职普通话的教学现状及应对措施

浅议中职普通话的教学现状及应对措施【摘要】本文主要围绕中职普通话教学的现状及应对措施展开讨论。
在介绍了中职普通话教学的背景意义和面临的挑战。
在分析了现阶段中职普通话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增加实践环节、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加强与实际生活结合的应对措施。
结论部分总结了中职普通话教学现状及应对措施的重要性,并展望了中职普通话教学的未来发展。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中职普通话教学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为提高中职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普通话教学、教学现状、应对措施、实践环节、多媒体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实际生活结合、发展展望1. 引言1.1 介绍中职普通话教学的背景意义中职普通话教学的背景意义在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沟通能力,促进他们的职业发展和社交交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对于语言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在职场上,一个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与同事、客户进行交流,提升工作效率和表现。
中职普通话教学的背景意义还体现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方面。
通过学习普通话,学生可以更好地融入社会环境,提升个人形象和社会适应能力。
中职普通话教学的背景意义还在于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通过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促进教育的全面发展。
中职普通话教学的背景意义不仅在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更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未来发展潜力。
1.2 论述中职普通话教学面临的挑战学生自身语言环境的影响。
中职学生来自各地区,语言环境多样,导致他们的语音、语调、用词习惯等方面存在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普通话学习。
有些学生可能会对普通话的语音、语调感到陌生和困惑,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适应和学习。
学校教学资源的不足是另一个挑战。
一些中职学校普通话教学设备和教材相对匮乏,无法满足教学需要。
中职普通话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中职普通话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普通话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普通话不仅是交流的媒介,更是维护祖国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职教育中的普通话教学也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中职普通话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加以对策探究,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语言能力。
中职普通话教学存在的问题之一是教学资源不足。
许多中职学校的普通话教学资源匮乏,教学设备陈旧,教师教学素材缺乏更新。
这导致了学生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学习工具和资源支持,限制了教学的效果。
为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是积极申请普通话教学资源投入,争取得到政府支持和校内资金投入,更新教学设备和购买教学资源。
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充实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资源。
中职普通话教学存在的问题还包括教学模式单一。
当前普通话教学主要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低,学习效果不明显。
为改变这种状况,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是推广多种教学模式,如项目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情景模拟演练等,增加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二是鼓励学生参与多种形式的普通话实践活动,如语言角、朗诵比赛、交流会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言能力和流利度。
中职普通话教学还存在着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
由于学生自身的兴趣和动力不足,导致了学习效果不佳。
特别是在一些普通话基础薄弱的地区,学生对于学习普通话的兴趣和主动性普遍较低。
为应对这一问题,学校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是提高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贴近性,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需求,设计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学内容和活动。
二是加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励,通过评比、奖励、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普通话的热情和兴趣。
中职普通话教学还存在着师生互动不足的问题。
在传统的普通话教学中,教师往往是主体,学生是客体,师生之间互动较为单一,教学效果不佳。
谈中等职业学校幼师专业普通话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谈中等职业学校幼师专业普通话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第一篇:谈中等职业学校幼师专业普通话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谈中等职业学校幼师专业普通话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摘要]普通话口语是教师最基本的教学技能。
相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其他专业,幼师专业的普通话对于该专业的学生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结合多年的普通话教学实践,对中职幼师专业学生在普通话学习和测试中表现出读音错误率高、语感差、自信心不足等诸多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并就如何提高普通话教学的实效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中职学校幼师专业普通话问题对策教师是运用语言的典范,是对口语交际能力有着特殊要求的职业。
中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中职学校)幼师专业是培养适应幼儿教育事业发展需要,胜任各种儿童教育场所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幼师专业毕业生的语言规范意识和语言行为将影响她们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语言能力的发展。
因此对于中职学校幼师专业的学生而言,无论是生活、学习还是今后就业、求职和工作,掌握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尤显重要。
笔者在从事中职幼师专业的普通话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在拼音、发音和正音等方面存在问题,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毕业时仍达不到普通话水平的规定等级。
中职幼师专业的学生毕业前必须要经过普通话水平测试,该证书是毕业生就业上岗的必备条件之一。
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幼师专业学生普通话的运用能力,更好地胜任岗位工作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笔者针对中职幼师专业学生的特点,结合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经验和教学体会,对当前中职幼师专业普通话教学略作探讨。
一、中职学校幼师专业普通话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读音错误率高,方音明显中职幼师专业的大部分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教师重读写,轻听说的影响下,汉语拼音基础不扎实,对普通话的声母、韵母、声调的发音要领没有掌握,因而造成发音错误或发音不够圆满。
尽管到中职学校后经过了普通话的强化训练,但很多学生多年来受周围口语交际环境因素的影响,方音还是比较明显,习惯性读错,如平翘不分、前后鼻韵母不分等。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普通话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普通话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本文从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普通话教学出发,对学校普通话教学的课程设置、教学安排以及学生学习现状进行研究,从而了解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在“教”与“学”两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给出针对性建议,以促进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普通话水平的提高。
标签:中职生学前教育普通话随着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制度的改革,师范生的普通话教学也越来越重要,普通话通过率与就业率更是密切相关。
因此,中职学校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将普通话教学纳入课程体系,提高中职生普通话水平,进而提高中职学校就业率。
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普通话教学存在的问题(一)普通话考试通过率低虽然普通话教学已纳入该专业课程体系,但学生普通话考试通过率仍处于较低水平。
在150个样本数据中,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为二级甲等者有66人,二级乙等者83人,1人为三级甲等。
金寨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普通话水平测试二级甲等通过率仅为44%,二级乙等通过率为55.33%,三级甲等通过率为0.67%,只有小部分学生达到二级甲等水平。
(二)学生重视程度不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幼儿园教师普通话等级应达到二级甲等以上,但在调查的样本数据中只有44%的学生达到该水平。
同时调查结果显示较少学生在普通话等级测试前做充足准备,多数学生对普通话水平测试持无所谓态度。
只有26%的学生为普通话水平测试做充分准备,积极提高通过率;而其余74%的学生准备不充分,未意识到普通话证书的重要性。
(三)缺乏普通话交流氛围恰当正确地运用普通话教学是幼儿教师必备的基本功之一。
教师熟练地掌握、运用普通话教学,才能因势利导,才能全面做好幼儿教育工作。
但调查结果显示,普通话的使用情况在该校不容乐观。
(四)学生学习基础差,不能正确发音该专业生源大多来自农村,学生在家甚至在学校较多使用方言,这样的语言环境使他们普通话基础较差,水平较低,大多数学生在发音上均存在一些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成 “ d a n g ” , 把“ 模样 ” 的“ 模” 读成 “ m o ” 等; 三是把 普通 话的语 练和 记忆 , 以此 增加 识字 量 ; 二 是让 学生 相 互“ 比试 ” : 每 位 学 音 异 读词 ( 重新 审音 ) 读错, 如: “ 荨麻 ” 的“ 荨” 读成“ q i a n ” , 把 生 摘录一 定数量 的字词 , 任 选一个 同学让 其测 试 , 以此 来强化
生规 范读音 的意识 。要有针 对性地 对“ 普通 话语 词规 范” 中 的
1 . 2 识 字量不足 , 语 音规范意识 不强 。 由于 中职幼师 专业学 生 异读 词 、 多音 多义字进 行强化 训练 , 其 次要让 学生 对照 这些正 大多数来 自升普 高的落榜 生 , 学 生基础相 对而 言较差 , 学生 的 确 的读 音 , 分 析 自身原 本误 读 的字词 , 提 高规范 读音 的 意识 ,
声调 ” 时, 教 师就 要从 声 调的调 型 、 调值、 音 变规 则 等最 就业、 求职和 工作 , 掌 握一 口标 准流利 的普 通话尤 显重要 。笔 教学 “
者在 从事 中职幼师 专业 的普通话教 学 中发现 ,很 多学生 在拼 基础 的要 素加 以示范 和强化 训练 等 。其 次教师 要掌 握学 生语
求的职 业 。中等职业 学校 ( 以下 简称 中职学校 ) 幼 师专 业是 培 的 指导下 , 把 握准确 的发音 要领 , 扎扎 实实地 从基 本 的语音训 养适应幼 儿教育 事业发 展需要 ,胜任 各种 儿童教 育场 所工 作 练 开始 , 如: 教师 在教 学 “ 声母” 时, 应该 从 发 音部 位 、 发 音方 的应用型 专 门人 才 。幼师 专业 毕业生 的语 言规范 意识 和语 言 法 、 送 气与不送 气等要 素方 面讲解 , 让 学生厘 清声 母间 的细微
音、 发 音和正 音等方面 存在 问题 , 相 当一部分 学生在 毕业 时仍 音状况 , 对症 下药 , 有的放矢 。教学实践 表明 , 普通话教 学必须
达 不 到 普 通 话 水 平 的 规 定 等级 。
强调对症 下药 ,教师 可 以通 过新 生入学 后普 通话 语音摸 底测
试来掌握 学生 的语音状 况 ,也 可 以通过平 时 的教 学 积累来 了
行为将影 响她们 学生 的语言水平 和语 言能 力的发 展 。因此对 差别 ; 在教学 “ 韵母 ” 时, 教 师应 从 韵母 的舌 位、 辱形 、 动程 、 归
于 中职学校 幼师专 业 的学 生而言 , 无 论是生 活 、 学 习还 是今 后 音等方 面进行 归纳 比较 , 让学生 找到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个韵 母发 音的要 素 ; 在
实, 对 普通 话的声 母 、 韵母 、 声 调的发 音要领 没有掌握 , 因而 造 强化 语音 的示范性 , 让学生 明确 每个 音素 的 正确发 音 ; 同时要 成发音错 误或发 音不够 圆满 。尽管 到 中职 学校 后经过 了普 通 加 强学生 的训练 过程 中的个别 辅导 ,对学 生 出现 的错 误发 音 话的强化 训练 ,但很 多学生多 年来受 周 围 口语 交际环 境 因素 要及 时指正 , 严格 训练 , 反复地 强化。
“ 门框” 的“ 框” 读成“ k u a n g ” 等。 训 练 和 记忆 ; 三是“ 组 词辨 字 法 ” : 让 学 生找 出 形近 字 进行 组 以此辨析其 读音 。 1 . 3 语流音变 意识不强 , 普 通话语感较 差 。 笔 者在幼师 专业 的 词 , 普通话教 学实 践过程 中发 现 , 很 多学生经 过一 定量 的训练 后 , 2 . 3 攻 克方音难 点 , 讲 究有效训练 。 笔 者所 在的地 区为浙江 省 在读 单音 节字词 时 , 声、 韵、 调 的发 音较 准 确 , 字 正腔 圆 , 但 一 长 兴县 ,学生来 自不 同的乡镇 ,但也 遇到 了一些 共 同的难 点 到语 流中就漏 洞百 出 , 吐 字说话就 显得 生硬不 自然 , 方音时 有 音 : 如: 在声 母训 练 中最 明 显地 出现平 翘 舌音 不能 区分 ; 在 韵 流露 等 , 一些 比较 隐蔽的 语言缺 陷毫无遮 掩地 暴露 出来 , 因而 母 训练 中最突 出的问题是 前后 鼻韵母 不分 ;在 声调训 练 中出 语 言的美 感就根本 谈不 上了 。许 多学生 在读 词语 、 说话、 朗 读 现上 声声调调值 不到位 , 把“ 2 1 4读成 ” “ 2 1 1 ” 等。 要 攻克方 音难 时常 常是 一字一 顿 , 出现 了一种 “ 字 话” 现象, 让人 听起 来不 自 点, 必 须有针对 性地 帮助学 生排除发 音障 碍 , 研 究对症 下药 的 然、 不流 畅 。这除 了与 学生的学识 、 心理 素质 、 方 言等因素有关 正音 方法 。笔 者通过实 践认为 以下 几种方法 比较有效 : 一 是比
范意 识不强 。二是部 分学生对 普 通话里 常用 字的三 四 百个 多 来 , 学生将 摘抄本 随身带 , 凡在 日 常 交际过 程 中发现 有不认 识 音多义 字常常 分辨不 清而导 致读音 错误 , 如: 把“ 恰当” 的“ 当” 的字 同样 摘抄下 来 ,学生可 经常性将 摘抄 本上 的字词 反复 训
中等职 业学校 幼师专业 普通话存在 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河北 省 沧 州 市第 一 职 业 中学( 0 6 1 0 0 0 )胡 振 娟
教 师是运 用语 言 的典 范 ,是对 口语交 际能 力有着 特殊 要 通 话 , 教师必 须讲清 声 、 韵、 调 的基 本发 音要领 , 让 学生 在理论
识字 量明显 不足 。一 是表 现在对 普通 话教材 上 的大量常 用字 培养 良好的读 音 习惯 。 同时教 师要 针对 普通 话教 材 中的常 用
或不 认识 、 或对 形近 字词混 读 、 误读等 。如 : 把“ 拨” 读 成“ p o ” 、 单音 节字词表 , 有步骤地 对学生 进行集 中识 字强化 训练 , 努力 “ 蜕” 读成 “ d u i ” 等。另外 由于幼师专 业的学生 由于多年 来受 重 增加学 生的识字 量。在识字 强化训练过 程 中, 笔者尝 试以下几 视语数 英等应 试教学 模式 的影响 , 进 入 中职 学校 后 , 对普 通话 种方法 比较有效 : 一是摘抄 法 : 先 让学生 对照教 材 中的常用 字 课程 重视 不够 , 碰 到形 近字 、 不认 识 的字常 常 “ 瞎蒙 ” , 语 音规 全部仔 细通读一 遍 ,边 读边将 易 读错或 不认 识的 字词摘抄 下
1 中职学 校幼师专 业普通话教 学存在 的主要 问题
1 . 1 读 音错 误率高 , 方 音明显 。 中职幼师专业 的大部分 学生在 解 学生 的语音 问题 ,根 据学生 的具体 情 况来 确定教 学 内容 的
中小 学阶段教 师重读 写 , 轻听说 的影 响下 , 汉语 拼音基 础不 扎 重难点和 教学进 度 , 更好地 做到 因材施教 , 有 的放矢 。教师 要
的影响, 方音还是比较明显 , 习惯性读错 , 如: 平翘不分、 前后 2 . 2 提 高语音规范 意识 , 努力增 加学生识 字量
鼻韵母不 分等 。有很 多学生甚 至分辨 不 出 自身 语音与 标准 的
普通 话之 间差 异。
要培 养学生 一 口流利 标准 的普通 话 ,教师必 须要 提高 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