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下册二(5)种子的萌发

合集下载

种子的萌发教学反思(通用5篇)

种子的萌发教学反思(通用5篇)

种⼦的萌发教学反思(通⽤5篇)种⼦的萌发教学反思(通⽤5篇) 作为⼀名⼈民⽼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的教学⽅式,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编整理的种⼦的萌发教学反思,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种⼦的萌发教学反思篇1 在课堂学习中,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学⽣普遍存在着差异,有的活动如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观察记录等,不是每位学⽣都能完成。

有些问题也讨论的不是很透彻。

由于学⽣是课下在家⾥独⽴完成实验的,在实验操作上遇到的困难难以得到⽼师和同学的帮助。

这些需要加以调整和改进。

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些学⽣突发事件,有时却是⼀种很好教学资源,教师应该很好的利⽤。

课堂教学录像中的⼀些表格设计的还不是很合理,影响学⽣的理解,应该作⼀定的修改。

在申报的材料中已经加以修改。

种⼦的萌发教学反思篇2 本节教材内容中知识⽅⾯的要求,基本上与旧教材相同,有些知识点还有所删减,如对种⼦萌发需要外界条件的原因未作要求。

教材突出表现在对学⽣能⼒⽅⾯的要求,安排了四个学⽣活动,培养和训练学⽣的实践能⼒、思维能⼒和创新能⼒。

⽣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然科学,是⼀门科学课,⽽科学课不能是教师“讲科学”,学⽣“学科学”,⽽应是学⽣在教师的指导下去“做科学”。

教学中应设置问题串,激发学⽣探究的热情,讲清让学⽣在实验中观察什么,研究什么,明确每步实验操作的⽬的。

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抓住每个学⽣的“眼球”和思想,组织课堂教学,让每个学⽣学有所得,是本节教学中最难驾驭的。

教学点评 1.第⼀课时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引导学⽣在解剖、观察两种类型的种⼦结构后,让学⽣运⽤已获得的种⼦结构的知识,再观察、识别⾃⼰带来的种⼦的结构,有效地指导了学⽣运⽤知识、推理、判断的能⼒。

在此过程中,通过讨论、⽐较,最后填写⽐较表,并相互交流,促使学⽣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能⼒有所提⾼。

2.第⼆课时的导⼊是利⽤学⽣课下实验的现象,引出种⼦萌发的内在条件和种⼦的成分,符合学⽣的认识规律,逻辑性也强。

小学四年级下册 - 种子的萌发教科版 ppt(15张)

小学四年级下册 - 种子的萌发教科版 ppt(15张)


6.注重文艺性。解说词不是空洞的说 教,必 须通过 形象的 语言实 物进行 描绘, 就像报 告文学 是报告 事实和 文艺创 作一样 ,解说 词是说 明和描 写的结 合,具 有文学 的一些 特点, 好的解 说词是 一支感 人的歌 ,一首 动人的 诗。

7.全文通过对众多宇宙画面的说明, 向我们 展示了 宇宙空 间的奥 秘及天 体的物 理特征 和遨游 太空的 收获, 引发世 人对宇 宙探索 的兴趣 ,激发 献身宇 宙科学 、造福 人类的 勇气和 斗志。
小学四年级下册 - 种子的萌发教科版 ppt(15张)
渗透法制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 第一条:为了保护合理利用种质资
源,规范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经营、 使用行为﹍﹍提高种子质量水平、推动 种子产业化,促进种子种植业和林业的 发展,制定本法。
第四十六条:禁止生产、经营假种 子。
第五十九条:违反本法规定,生假、 劣种子产、经营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 究刑事责任

4.“中国音乐衰落,而书法却取代了音 乐成为 一种表 达最高 意境与 情操的 民族艺 术。”其 中或有 溢美之 词,但 也足见 中国人 对笔墨 艺术的 特殊感 情。

5.游解说词,用于电影电视风光片的 解说词 ,多用 文学、 散文手 法,既 抒情又 有解释 说明, 语言绚 丽多彩 ,情感 真挚浓 郁。
长出 一点
长出一 点是黄 色的
无现 象
小学四年级下册 - 种子的萌发教科版 ppt(15张)
我们的收获!
希望同学们能在课余 时间,走进大自然,亲近 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
小学四年级下册 - 种子的萌发教科版 ppt(15张)
小学四年级下册 - 种子的萌发教科版 ppt(15张)

教科版科学四下2.5《种子的萌发》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下2.5《种子的萌发》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下2.5《种子的萌发》教案一. 教材分析《种子的萌发》这一节内容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的一个重要课题。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种子的结构、萌发的条件以及萌发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材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设计了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对于生活中的植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种子内部的结构以及萌发的过程对他们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式自主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种子的结构,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观察并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条件,种子萌发的过程。

2.难点:种子内部结构的观察,种子萌发的条件的探究。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观察法:指导学生观察种子萌发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实验法:学生进行种子萌发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4.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种子、放大镜、实验器材等。

2.学具:观察记录表、实验报告单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颗种子,引发学生对种子的好奇心和兴趣,进而提出本节课的主题《种子的萌发》。

呈现(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种子的结构示意图,让学生初步了解种子的组成。

接着,教师用实物展示种子,让学生观察种子的外部特征,并用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

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种子萌发实验。

实验步骤如下:1.每组取一颗种子,观察种子的外部特征。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种子的萌发》精品课件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种子的萌发》精品课件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种子萌发》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种子萌发》这一章节中,详细探讨种子结构、种子萌发条件以及种子萌发过程。

具体内容包括:解种子基本组成,探究种子在适宜环境下萌发过程,观察并记录种子萌发过程中变化。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种子基本结构,解种子萌发条件,认识种子萌发过程。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分析问题能力,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和实验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种子萌发条件及种子萌发过程中变化。

2. 教学重点:种子基本结构,种子萌发条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种子模型、实物种子、显微镜、实验器材等。

2. 学具:记录本、画图工具、实验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物种子,引导学生关注种子结构,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种子基本结构,引导学生认识种子组成。

3. 实践探究:(1)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种子萌发条件。

(2)实验操作: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动手进行种子萌发实验,观察并记录种子萌发过程中变化。

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讲解种子萌发条件及种子萌发过程中变化。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种子结构2. 种子萌发条件3. 种子萌发过程4. 实验观察记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种子基本结构。

(2)列举种子萌发条件。

(3)描述种子萌发过程。

2. 答案:(1)种子基本结构包括种皮、胚乳、胚芽、胚轴和根。

(2)种子萌发条件有:适宜温度、湿度、充足空气和完整种子结构。

(3)种子萌发过程包括:吸水膨胀、种皮破裂、胚芽伸长、胚轴和根生长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对种子结构和种子萌发过程有更深入解,但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部分学生观察不够仔细,需要加强引导。

四年级下册科学一课一练第二单元新的生命第5课时种子的萌发∣教科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一课一练第二单元新的生命第5课时种子的萌发∣教科版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新的生命第5课时种子的萌发一、填空题。

1.各取10粒蚕豆、油菜、黄豆的种子,分别放到盛有200毫升水的烧杯里,浸泡1~2天。

三种植物的种子吸收的水分________ (填“相同"或“不同”)。

2.像蚕豆这样的种子,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构成的。

其中________对种子有保护作用,________是构成种子最重要的部分,它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3.散播出去的种子,在条件适合的时候就会________,长成一棵________4.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二、选择题。

5.蚕豆是( )植物。

A. 双子叶B. 单子叶C. 水生6.蚕豆种子萌发时所需要的养料是由种子中的( )提供的。

A. 胚根B. 子叶C. 胚芽7.种子发芽时,最先长出的是( )。

A. 胚根B. 子叶C. 胚芽8.种子中最重要的部分是( )。

A. 胚B. 胚芽C. 种皮9.蚕豆种子长成茎和叶的是( )。

A. 胚根B. 胚芽C. 子叶10.在做蚕豆种子发芽实验的时候,把浸泡后的蚕豆种子放在一个铺有棉花的盘子里,保持湿润,这样做是为了( )。

A. 给种子发芽提供充足的水分B. 让棉花不被风吹走C. 让种子不被冻坏11.科学探究题。

(1)各取10粒不同植物的种子,分别放到盛有200毫升水的烧杯中,浸泡1~2天,观察各种子的变化,测量种子吸收了多少水分。

种子名称实验前水量实验后水量种子的变化蚕豆200 mL油菜200 mL黄豆200 mL200 mL200 mL此实验的现象说明了________(2)将浸泡后的蚕豆种子放在一个铺有棉花的盘子里,保持棉花湿润,持续观察并记录种子各部分的变化。

①通过观察子叶出现了________现象。

②此现象说明子叶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呢________?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种子的萌发》课堂实录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种子的萌发》课堂实录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种子的萌发》课堂实录师:之前老师就让大家用自己的方法来让绿豆种子萌发,徐老师看到我们好多同学都带来了,能不能跟我们大家介绍一下,你的种子发芽了吗?你在家里是怎么做的?生1:我的种子发芽了,我先用绿豆在水里面泡着,泡了一天之后就长出根来了,我就把它种在土里,现在它长出黄的叶子。

生2:我和她一样,也是先泡在水里,泡了一天之后,把绿豆放在有网眼的篮子里,上面用浸湿的毛巾盖好,每天给它浇一次水,现在绿豆已经长出小小的绿叶子了。

生3:我是刚开始让绿豆在水中浸泡一天,第二天把前一天的水倒掉,灌入新的水,每天倒一点点水,这样就长出来了。

师:同学们刚才在交流中可以发现,你们想要绿豆发芽,首先想到的是什么?生:有水。

师:通过加水,结果发现你们的绿豆都发芽了。

你们做的很棒,通过加水让绿豆发芽了,你们的绿豆都是放在哪里发芽的呢?家里边儿?户外?还是其他地方?生1:我放在阳台里边,阳台阴暗的地方。

生2:我放在窗户旁边有阳光的地方。

生3:我放在家里的桌子上。

生4:我放在通风的地方。

师:你们放在不同的地方,结果你们的绿豆都发芽了。

你们应该说非常的幸运,前一段时间天气非常热,在我们浙江省绍兴达到了40多度,有些菜都烤焦了,你发现了什么?(出示蔬菜烤焦了的照片)生:天气太热了蔬菜都生长不了了,被烤焦了,发芽不了了。

师:你们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帮他们,让他们的蔬菜能够顺利地、正常地发育?生1:可以弄一个菜棚,然后将蔬菜种在菜棚里,然后每天早上用水洒在菜棚的里里外外,让菜棚保持湿润。

生2:还可以用电风扇扇一下给它降温。

师:嗯,它温度太高了,降温了可能会发芽。

生3:把它让在底下阴暗的地方,温度比较低了也可能会萌发。

师:我们都想到了,可能放在温度低的地方可能会萌发,可是这仅仅是可能,我们能不能把这个可能告诉给菜农,让他直接去做?应该怎么办?生:不能。

先实验。

师:嗯,实验,我们得到了正确的,再告诉菜农。

刚才同学们想到了,温度低一点可能会发芽,温度高一点可能不会发芽。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种子的萌发》公开课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种子的萌发》公开课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种子的萌发》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种子的萌发》是四年级科学下册的一课,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种子的结构和萌发过程,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条件。

教材以实验活动为主,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和实验操作经验,他们对种子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种子内部的结构和发展过程不是很清楚。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掌握了观察和描述物体特征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种子的结构和功能,了解种子萌发的过程,掌握探究种子萌发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合作意识和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种子的结构和萌发过程,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条件。

难点:理解种子内部的结构和发展过程,掌握实验操作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实验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种子、植物图片、实验器材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颗种子,实验记录表格。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植物的生长过程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植物是如何从种子变成植物的?让学生对种子的萌发产生兴趣。

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种子的结构和功能,通过实物展示和图片,让学生了解种子的外部和内部结构,以及各部分的功能。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种子的变化。

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种子萌发需要什么条件?学生通过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回答,巩固对种子萌发条件的理解。

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我们实验中研究的条件,还有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种子的萌发?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拓展对影响种子萌发因素的认识。

四年级科学下册-种子的萌发-2教案-教科版

四年级科学下册-种子的萌发-2教案-教科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二单元新的生命
5.种子的萌发
一、教材简析:
本课是学生已熟悉了植物的花、果实的形成过程以及种子用各种方式将种子撒播到远处之后,种子在怎样的条件下才会萌发而引出的研究。

教材设计了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浸泡种子。

第二个是种子内部结构。

第三个活动是发芽的蚕豆。

二、教学背景:
学生对于植物的种子是有一定感性认识的,但是对于种子的内部结构以及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各部分所起什么作用知道甚少。

本课让学生通过亲自解剖多种种子,了解种子内部的结构;再让学生在课外对种子发芽进行持续地观察和记录,发现种子各部分的作用。

三、教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现象或结论
种子萌发需要水分
疑问
指导老师
黄晶
评定等级
实验报告单
时间
班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姓名
实验类型
分组
实验名称
种子的萌发
实验目的
证明种子萌发是否需要水
实验器材
培养皿、镊子、小刀、放大镜、浸泡2天的蚕豆、油菜、黄豆的种子,不同发芽阶段的蚕豆种子
实验过程
猜想种子萌发可能需要需要水。
1.在第一个培养皿垫入两张餐巾纸,放入3粒黄豆,不放水,置于室温环境。
2.在第二个培养皿垫入两张餐巾纸,放入3粒黄豆,洒上适量的水,使纸巾湿润,置于室温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