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AA 0022-2014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食品包装容器及材料生产企业要求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包装容器及材料制造的要求-CNCA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专项技术要求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包装容器及材料生产企业要求Foo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requirements for foodpackaging containers andartic1es production estab1ishmentsX X X X年X X月X X发布X X X X年X X月X X实施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发布目次目次 (II)前言 (I)引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GB/T 23887 食品包装容器及材料生产企业通用良好操作规范 (1)3 术语和定义 (1)4 人力资源 (1)4.1 食品安全小组 (1)4.2 人员能力、意识和培训 (2)4.3 个人卫生与健康要求 (2)5 前提方案 (3)5.1 基础设施及维护 (3)5.2 其他前提方案 (4)6 关键过程控制要求 (4)6.1 原辅材料 (4)6.2 生产加工控制 (5)7 检验 (5)8 产品追溯与撤回 (5)附录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资料性附录) (1)前言本技术要求是 GB/T 22000-2006《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在食品包装容器及材料生产企业应用的专项技术要求,是根据食品包装行业的特点对GB/T22000相应要求的具体化。
本技术要求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技术要求由中国认证认可协会提出。
本技术要求由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归口。
本技术要求主要起草单位: 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北京中大华远认证中心、长城(天津)质量保证中心、深圳华测鹏程国际认证有限公司、通标标准认证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北京新世纪认证有限公司、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方圆标志认证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质量体系审核中心、北京五洲恒通认证有限公司、广东中鉴认证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大陆航星质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
本技术要求主要起草人:吕艳、李鹏伟、马立田、胡军、陈述、刘宏霞、林华、邓穆兴、王庆东、李桂贞、唐金艳、白妍、许宾、唐月敏、廖燕、王喜春等。
食品包装-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审查细则

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二〇〇六年七月目录一、适用范围 (1)二、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企业实地核查办法........................... .3(一)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企业实地核查办法使用说明 (3)(二)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企业实地核查办法 (3)三、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各产品单元生产许可审查细则 (10)(一)非复合膜袋产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 (10)(二)复合膜袋产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5 (三)片材产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37 (四)编织袋产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 (44)(五)容器产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 (49)(六)食品用工具产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 (58)ﻬ一、适用范围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适用于包装、盛放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的塑料制品和塑料复合制品;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生产、流通、使用过程中直接接触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的塑料容器、用具、餐具等制品。
根据产品的形式分为4类:包装类、容器类、工具类、其他类。
其中包装类包括非复合膜袋、复合膜袋、片材、编织袋;容器类包括桶、瓶、罐、杯、瓶坯;工具类包括筷、刀、叉、匙、夹、料擦(厨房用)、盒、碗、碟、盘、杯等餐具;其他类包括不能归入以上三类中的其他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
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不包括食品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接触食品的机械、管道、传送带。
第一批实施市场准入制度管理的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产品包括3类39个产品(详见表1),增补品种时将另行公布产品目录。
食品安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食品安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一、管理体系概述为保障我国食品安全,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根据《食品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本体系旨在规范企业食品生产、加工、销售过程,确保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认证范围1. 食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2. 食品原辅料、包装材料供应商;3. 食品相关服务单位。
三、认证标准本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遵循以下标准:1. GB/T 22000-2006《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2. GB/T 27341-2009《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要求》;3. GB/T 27342-2009《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食品销售要求》;4. GB/T 27343-2009《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食品餐饮服务要求》。
四、认证流程1. 企业提交认证申请;2. 认证机构对企业进行现场审核;3. 认证机构根据审核结果,发放认证证书;4. 认证机构对获证企业进行定期监督审核;5. 认证证书有效期满前,企业需重新申请认证。
五、管理体系文件1. 食品安全方针;2. 食品安全目标;3.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手册;4.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程序文件;5. 食品安全管理规章制度;6. 食品安全操作规程;7. 食品安全记录。
六、人员培训与考核1. 企业应对员工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员工食品安全意识;2. 企业应定期对员工进行考核,确保员工掌握食品安全操作规程;3. 企业应设立食品安全管理员,负责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持续改进。
七、设施设备与环境卫生1. 企业应具备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设施设备;2. 企业应建立设施设备维护保养制度,确保设施设备正常运行;3. 企业应保持生产、加工、销售场所环境卫生,防止食品污染。
八、原辅料、包装材料及产品检验1. 企业应采购符合国家标准的原辅料、包装材料;2. 企业应对原辅料、包装材料进行验收,确保其符合食品安全要求;3. 企业应定期对产品进行检验,保证产品质量。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专项技术要求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专项技术要求一、前言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为保障人民健康和食品生产从业者合法权益,国家发布了一系列相关法规和标准。
其中,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专项技术要求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遵循的一项重要规范。
本文将从认证标准的基本概念、要求和实施过程方面介绍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专项技术要求。
二、认证标准基本概念1. 定义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专项技术要求(以下简称“CNAS认证”)是指针对企业间通过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规范化要求实施的认证过程,主要内容为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设计和有效性评估,旨在提升企业食品安全监控管理水平,保障产品的安全性。
2. 标准构成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专项技术要求由国家认证监管机构(CNAS)依据GB/T 19001-2016《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 22000-2019《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等编制,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认证规则;•认证检查规范;•认证工作指导文件。
3. 适用范围CNAS认证适用于所有从事食品生产、加工、贸易、运输等环节的企业,包括生产供应商、批发商、零售商、物流企业等,也适用于餐饮服务行业、食品检测及检验机构。
三、认证要求1.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企业需要编写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并进行内部审核、批准和发布,包括以下内容:•食品安全管理方针;•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文件;•食品安全管理程序文件;•食品安全管理记录。
以上文件应包括整个生产过程及可能影响产品安全的各个环节。
同时,企业应在文件中确定各部门及职责,以确保食品安全管理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2.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企业需要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食品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包括评估风险类型、来源、次数、影响程度等,以确定风险控制措施并降低风险影响。
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制定应急预案,以应对潜在的食品安全事件。
3. 生产控制企业需要建立完整的生产过程控制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生产过程的管理和控制程序;•生产过程中的监测、检验和测量活动;•生产过程控制参数的设定;•不符合项的处理程序;•设备维护管理程序。
食品安全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一整套资料

食品安全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一整套资料一、介绍食品安全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指通过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食品安全和质量管理进行评估和审核,确保食品生产过程中符合相关的标准和法规要求,以提高食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食品安全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目的在于建立和维护一个科学的、规范的管理体系,通过管理体系的有效运作,确保食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品牌的认可度和信任度,并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食品安全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标准1. ISO 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ISO 22000是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国际标准,提供了一套全面的标准和要求,针对企业在食品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过程中食品安全的管理,确保食品从源头到消费者的全程安全。
ISO 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管理责任:确保食品安全和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得到高层管理的承诺和支持。
•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原则:识别和控制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危害和关键控制点。
•程序和计划:制定相关的程序和计划,确保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转。
•具体要求:包括原材料采购、产品设计、生产过程管理等具体的要求。
2. 主要国内食品安全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标准在国内,除了ISO 22000之外,还有一些国内的食品安全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标准,如:•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主要针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通过实施HACCP原则,确保食品生产过程中的风险控制和管理。
•GB/T 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是国家标准,与ISO 22000类似,提供了一套针对食品安全管理的要求。
•GB/T 1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主要关注食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改进。
三、食品安全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流程食品安全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准备阶段在准备阶段,企业需要进行以下的工作:•了解食品安全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相关标准和要求。
ccaa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注册要求

食品安全是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注册也成为了各个公司必须要关注和遵守的重要规定。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注册要求(以下简称ccaa)是指我国质量认证中心为企业提供的一项食品安全体系的注册管理服务。
这是一项能够让企业真正提升其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的认证,也是企业向公众展示其食品安全管理能力和诚信的有效手段。
我们来看一下ccaa的注册要求都有哪些。
ccaa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注册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食品安全管理政策和目标:企业需要制定明确的食品安全管理政策和目标,并将其有效地传达给所有员工,以确保每个员工都能够理解并遵守这些政策和目标。
2. 食品安全管理的组织和职责:企业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和工作分工,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确保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可以有序进行。
3. 食品安全管理的资源保障:企业需要合理配置各类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以保障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4. 食品安全管理的规划和实施:企业需要对食品安全管理工作进行详细的规划和实施,包括风险评估、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的确定等一系列工作。
5. 食品安全培训和意识提升:企业需要对员工进行食品安全管理的培训和教育,提升员工的食品安全意识和管理能力。
6. 食品安全管理的监测和测量: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测和测量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食品安全管理中的问题和隐患。
7. 食品安全管理的持续改进:企业需要建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机制,不断完善和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以上是ccaa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注册的主要要求,企业如果能够达到这些要求,就可以获得ccaa的注册认证,并且能够在公众和市场上取得更多的信任和支持。
对于企业来说,ccaa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注册要求,不仅是一项必须要遵守的规定,更是一种推动企业不断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动力。
符合ccaa注册要求的企业,不仅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风险,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食品产品,还能够提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注册审核员考试题库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国家注册审核员考试题库(B)砷(C)镉(D)汞6、酸化食品在生产过程中应控制pH值,保证平衡后的最终产品的pH值是( A )。
(A)小于4.6 (B)4.6-5.4 (C)小于4.0 (D)4.0-5.07、米粉、粉丝和腐竹中发现的甲醛次硫酸氢钠,俗称( B)。
(A)石膏(B)吊白块(C)烧碱(D)滑石粉8、在制定食品安全方针时,GB/T22000—2006标准未作要求的是(C)。
(A)及组织在食品链中的作用相适宜(B)及顾客商定的对食品安全要求(C)组织的经济效益(D)法律法规要求9、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包括(D)。
(A)形成文件的食品安全方针和相关目标的声明(B)GB/T22000—2006标准要求文件的程序和记录(C)组织为确保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有效建立、实施和更新所需的文件和记录(D)以上表述都正确10、关于管理评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
(A)管理评审每年按期进行(B)管理评审应包括内部审核(C)必须评审目标的完成情况(D)应保持管理评审记录11、“组织应确定其活动影响食品安全的人员所必须的资格和能力”的含义是(C)。
(A)组织应制定岗位说明书(B)必须有上岗证(C)组织必须对影响食品安全的每一岗位人员确定出最低的能力要求和资格条件(D)上岗人员必须通过资格考试取得上岗资格12、根据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细菌指标为(C)。
(A)细菌总是<100 cfu/ml,总大肠菌群<3个/L,游离余氯为O.05—0.3mg/L(B)细菌总数<100cfu/ml,总大肠菌群每100ml不得检出,游离余氯为0.05一0.3mg/L(C)细菌总数<100cfu/ml,总大肠菌群每100ml不得检出,游离余氯(适用于加氯消毒)在及水接触30分钟后应出厂水中不低于O.3mg/L,管网末梢水中不应低于0.05mg/L(D)细菌总数<100 Cfu,mI,总大肠细菌总数<3个/L,游离余氯(适用于加氯消毒)在及水接触30分钟后应不低于0.3mg/L13、关键控制点不能依据(D)来确定。
食品包装控制管理要求

食品包装控制管理要求1. 引言食品包装是确保食品安全和质量的重要环节。
本文档旨在确定食品包装控制管理的要求,以确保生产和销售的食品包装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2. 法规和标准要求2.1 国家法规根据中国食品安全法,所有生产和销售食品的企业应遵守以下要求:- 食品包装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取得相应的认证。
- 食品包装必须具备充分的防潮、防尘、密封和耐压能力,以确保食品质量和安全。
- 食品包装应使用卫生合规的材料,不得使用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
2.2 行业标准除国家法规外,食品包装企业还应遵守以下行业标准:- GB/T 1040.1-2006:塑料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方法- GB/T -2008:食品包装真空泄漏性能测试方法- GB/T -2008:食品包装抗外来异味性能测试方法3. 食品包装控制管理要求为了确保食品包装符合法规和标准要求,食品包装企业应采取以下控制管理措施:3.1 供应商管理- 选择可靠的供应商,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 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包括其生产能力、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和材料认证情况。
- 定期检查供应商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确保其符合要求。
3.2 材料管理- 确保所有使用的食品包装材料均符合国家标准,并具备相应的认证。
- 建立材料接收和管理记录,追溯每一批次的材料来源和使用情况。
- 对每种食品包装材料进行性能测试,确保其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
3.3 生产过程控制- 建立严格的食品包装生产工艺控制规范,包括原料配比、生产设备清洁和消毒、包装过程温度控制等。
- 定期监测和记录生产过程数据,确保生产参数在合理范围内,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3.4 质量检验与管理- 建立完善的食品包装质量检验体系,包括原料检验、成品检验和外包装检验。
- 对每批食品包装进行抽样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 对不合格的食品包装及时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确保不合格品不流入市场。
4. 监督和审核相关监管部门应对食品包装企业进行定期监督和审核,确保其符合法规和标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