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产卵前后血清中促性腺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
《鱼类生理学》第十二章生殖

《鱼类生理学》第十二章生殖第十二章生殖生殖是生物延续和繁殖种系的重要生命活动,高等动物生殖是通过两性生殖器官的活动和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而实现的。
生殖器官包括主性器官和附性器官。
鱼类主性器官器官为精巢和卵巢,主性器官除产生生殖细胞外,还分泌激素,所以又称生殖腺或性腺。
附性器官雄性:输精管,某些鱼类具有交接器雌性:输卵管,某些鱼类具有产卵器大多数鱼类为雌雄异体,部分鱼类为雌雄同体包括三类:两种性腺同步发育,精卵子同时成熟,如鳉科,鯔科;雌性先熟而后变为雄性,如合鳃科的黄鳝;雄性先熟,然后卵巢发育成熟,如鲷科鱼。
第一节鱼类性腺的形态学一、精巢的形态大部分硬骨鱼类的精巢为一对延长的器官,附着在体腔背壁上,精巢向后延伸部分形成输精管,终止在直肠和输尿管之间的生殖乳突上。
硬骨鱼类的精巢与哺乳动物的一样,由间质和小叶(或小管)组成,间质位于小叶之间,由间质细胞、成纤维细胞和血管、淋巴管组成。
其中间质细胞与哺乳类的Leydig’s细胞同源,是合成激素的场所。
小叶(或小管)具有两种类型的细胞,即生殖细胞和排列在小叶或小管周围的体细胞(小叶界细胞),后者称为谢尔托立氏细胞(Sertoli cell),由它们组成小叶或小管内的小囊。
根据精子发生的模式,可将鱼类精巢结构分成两种类型:小叶型和小管型。
小叶性为绝大部分硬骨鱼类所具有,它由许多被结缔组织分隔成的小叶组成,小叶中的原始生殖细胞经历若干次有丝分裂,形成含有数个精原细胞的生精小囊。
在成熟过程中,一个生精小囊内的所有生殖细胞大都处于相同的发育阶段,随着精子发生到精子形成,生精小囊不断扩大,最后破裂,精子被释放进入与输精管相连的小叶腔中。
另一种为管状结构的精巢,即小管型。
见于花鳉科鱼类和鳉科鱼类。
这种精巢为许多小管规则地排列在外端固有膜和中央腔之间。
原始生殖细胞仅位于小管近盲端部分,随着精子发生到精子形成,生精小囊逐渐向中央腔方向移动,成熟的精子被释放入与输精管相连的中央腔。
雁鹅产蛋周期内血清生殖激素水平的变化

2.2产蛋周期内血清孕酮(p4)水平
由表1可知,雁鹅在产蛋期、抱窝期、休产期血清中孕酮(p4)的水平差异极显著(p<0.01)。抱窝期的p4水平与产蛋期相比下降了44.02%。休产期比产蛋期的p4水平下降了77.78%,休产期的p4含量比抱窝期下降了33.76%。表明雁鹅的产蛋与p4水平的变化密切相关,产蛋期过后,p4含量呈现逐步下降。
2.3产蛋周期内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
由表1可知,产蛋期血清中促黄体生成素(lh)浓度与抱窝期、休产期相比差异显著(p<0.05),抱窝期与休产期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与产蛋期相比,抱窝期lh含量下降了36.73%,休产期lh含量下降了26.53%;休产期与抱窝期相比。lh含量上升了10.20%。表明雁鹅的产蛋与lh含量密切相关,在产蛋期时lh含量较高。
诱导鲢排卵时性类固醇激素含量的变化

诱导鲢排卵时性类固醇激素含量的变化赵维信;谭玉钧;姜仁良;康春晓【期刊名称】《水生生物学报》【年(卷),期】1988(012)003【摘要】本文报道了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哺乳动物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诱导鲢鱼排卵过程中,血清中性类固醇激素的变化规律。
实验表明,经注射催产药物后,雌鱼血清中主要出现睾酮和17α20β-双羟孕酮(17α20βρ)浓度的变化,而雌二醇和孕酮浓度始终很低,变化不大。
两种催产剂皆先诱导睾酮浓度达到峰值(4.83—16.65ng/ml),睾酮浓度随后下降,而17α20βρ浓度达到峰值(4.35—5.0ng/m1)时出现排卵。
HCG和LHRH—A 直接和间接地通过诱发17α20βρ的合成,再经其中介作用,最后诱导卵母细胞成熟排卵。
雄鲢经人工催产注射后未发现17α20βρ的变化,睾酮反有所下降。
本研究为采用17α20βρ作为鲢的催产药物提供了理论依据。
【总页数】7页(P212-218)【作者】赵维信;谭玉钧;姜仁良;康春晓【作者单位】上海水产大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54.53【相关文献】1.中华乌塘鳢血清性类固醇激素含量与性腺发育的关系及其季节变化 [J], 洪万树;吴秋艳;张其永2.催产时黄鳝性类固醇激素含量变化的研究 [J], 周定刚;郑维明3.条斑星鲽精巢年周期发育规律和血液性类固醇激素含量变化 [J], 李春广;柳学周;徐永江;王妍妍;孙中之4.体外受精周期中诱导排卵时血清和卵泡液中瘦素与卵巢类固醇水平的关系 [J], Güzrbü2 B.;Yalti S.;Ficicioglu C.;Tas.demir S.;王颖5.不同性别和性腺发育阶段施氏鲟血清性类固醇激素含量变化 [J], 章龙珍;张涛;庄平;赵峰;冯广朋;黄晓荣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鲤鱼生化成份的初步测定

鲤鱼生化成份的初步测定
余纲哲;齐凤良
【期刊名称】《水产科技情报》
【年(卷),期】1978(000)002
【摘要】我国有700多种淡水鱼,只有少数几种鱼做过生化成份分析,主要是肌肉、性腺和肝脏等。
其目的在于了解这些组织器官的食用价值和研究鱼类生殖周期化学成份的变化。
1975年我们对黄河鲤鱼、红鲤、镜鲤的肌肉生化组成做了分析,并把同一季节捕获的相同体重范围内的黄河鲤鱼、红鲤、镜鲤和河南省境内不同水域的野鲤的含脂量作了一些比较,特别是黄河鲤鱼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尚未见到报道,现将我们初步测定的结果整理如下,提供同志们参考。
【总页数】2页(P16-17)
【作者】余纲哲;齐凤良
【作者单位】河南省水利局水产处;郑州工学院粮储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65.116
【相关文献】
1.HCG和鲤鱼脑垂体诱导雌性日本鳗鲡卵巢成熟过程中生化成分变化初步研究[J], 高晓阳;蒋天宝;赵广学
2.肥胖患者饮食成份及有关血液生化和内分泌激素变化的初步调查 [J], 田慧
3.围产期奶牛血液某些生化成份的测定 [J], 王国瑾;杨先敏
4.鲤鱼血液生化指标的测定 [J], 米瑞芙;谢宝华
5.人胎盘血某些生化成份含量初步调查报告 [J], 万唐;彭玲莉;吴钟玲;甘道龙;廖勇;熊邓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多巴胺能药物对鲤鱼促性腺激素分泌活动的影响

多巴胺能药物对鲤鱼促性腺激素分泌活动的影响
王黎;林浩然
【期刊名称】《动物学报》
【年(卷),期】1997(043)001
【摘要】研究多巴胺(DA)及其激动剂阿扑吗啡(APO)和拮抗剂Domp
eridone(DOM)对不同性腺发育时期和不同年龄雌鲤促性腺激素(GtH)分泌活动的影响。
结果表明:鲤鱼基础GtH分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表现为血清GtH含量在性腺发育早期较低,性腺成熟期升高,到性腺退化期又降低。
DA和APO对GtH分泌的抑制作用及DOM对GtH分泌的刺激作用在不同性腺发育时期为:性腺发育早期〉性腺成熟期〉性腺退化
【总页数】6页(P74-79)
【作者】王黎;林浩然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生物学系;中山大学生物学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59.468
【相关文献】
1.不同的下丘脑肽和神经递质对鲤鱼促性腺激素和生长激素分泌活动的影响 [J],
王黎;林浩然;张为民
2.多巴胺能药物对鲇鱼促性腺激素(GtH)分泌活动的影响 [J], 温海深;林浩然
3.多巴胺能药物对鲤鱼生长激素分泌活动的影响 [J], 王黎;林浩然
4.多巴胺能药物对虎纹蛙GnRH和LH分泌活动的影响 [J], 李远友;林浩然
5.年龄对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刺激的和多巴胺能药物抑制的鲤鱼促性腺激素(GtH)分泌的影响 [J], 王黎;林浩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激素对鱼类生殖的调控作用

激素对鱼类生殖的调控作用鱼类生殖一直是生物学家和渔业学家关注的重点之一,而激素在鱼类生殖中的调控作用也备受关注。
激素是一类化学物质,通过血液循环系统传递到各个器官和组织中,对多种生理过程产生调节作用。
那么激素对鱼类生殖的调控作用是什么呢?首先,激素在鱼类生殖中的功能非常复杂,涉及到不同激素的相互作用。
其中,性腺激素是控制鱼类生殖的主要激素之一,包括促性腺激素(GnRH)、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
这三种激素在雄性和雌性鱼类的生殖生理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雌性鱼类的角度出发,激素对卵的发育和卵巢的生长有非常重要的调控作用。
在性周期中,GnRH、FSH和LH的分泌达到高峰时,卵巢开始发育,卵细胞开始分裂,形成卵泡,最终形成成熟的卵子。
同时,LH还可以刺激卵巢组织合成黄体素,促进卵子的排放和受精。
因此,性周期的正常运转和卵的质量都与性腺激素的合理分泌密切相关。
从雄性鱼类的角度出发,激素在生殖内分泌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雄性鱼类的生殖系统包括精巢和精囊,精巢是产生精子的主要器官,而精囊则是负责储存和分泌精液的器官。
性周期中,GnRH和LH的分泌会促进精巢内精细胞的分裂和形成,提高精子的数量和质量。
此外,LH还可以促进精囊的收缩和精液的流出,刺激交配的进行。
除了性腺激素外,其他激素也在鱼类生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甲状腺素、甲状旁腺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和肾上腺素等激素都会对鱼类生殖产生调节作用。
例如,甲状腺素可以促进生殖系统的发育和功能,调节体内代谢物质的合成和储存。
生长激素则可以促进体内生长和发育,也能刺激精巢和卵巢的发育。
因此,这些激素合理的分泌与生殖系统的正常运转密切相关。
总之,激素对鱼类生殖的调控作用是多方面的,而不同的激素也存在相互作用和影响。
了解激素的作用机制和调节方式,对于维持鱼类生殖健康和繁殖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在渔业生产和鱼类保护中,也必须要重视激素在鱼类生殖中的作用。
诱导南方鲶排卵过程中血清促性腺激素水平的变化

诱导南方鲶排卵过程中血清促性腺激素水平的变化邓思平;王德寿;张耀光;吴天利【期刊名称】《山地农业生物学报》【年(卷),期】2003(022)003【摘要】应用不同药物诱导南方鲶排卵表明,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结合注射可诱导6条鱼中的4条排卵.同时排卵过程中血清促性腺激素(GTH)水平从3.45μg急剧上升到69.85μg,约升高了20倍,而在排卵后又迅速下降至9.79μg.注射同样剂量药物的未排卵鱼的血清GTH水平虽有升高,但仅约升高5倍,升高的幅度不及排卵鱼.注射LHRH-A+DOM(马来酸地欧酮)的未排卵雌鱼也与注射LHRH-A+hCG未排卵鱼的GTH变化趋势相似,也仅升高约5倍,升幅也不及排卵雌鱼.说明CTH高峰对于诱导南方鲶卵母细胞最后成熟和排卵具有重要作用.【总页数】4页(P214-217)【作者】邓思平;王德寿;张耀光;吴天利【作者单位】西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重庆,400715;西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重庆,400715;西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重庆,400715;西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重庆,4007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65.128.6【相关文献】1.LHRH-A和hCG对南方鲶血清促性腺激素水平的影响 [J], 邓思平;王德寿;张耀光;吴天利2.南方鲶生殖周期中脑垂体和血清促性腺激素水平的含量变化 [J], 邓思平;王德寿;张耀光;焦保卫3.外源激素对南方鲶血清促性腺激素水平的影响 [J], 邓思平;王德寿;张耀光;吴天利4.诱导大鳍齚和长吻排卵过程中血清GTH水平的变化 [J], 王德寿;林浩然5.溴隐亭不同给药时机对高泌乳素血症(HPRL)妇女促性腺激素诱导排卵效果、雌二醇及血清泌乳素分析 [J], 吴芸;李鲜凤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鲤鱼的人工繁殖技术

鲤鱼的人工繁殖技术鲤鱼在流水或静水中都能自然产卵繁殖,但人工繁殖可以获得更好的产卵和孵化效果。
1、亲鱼培育(1)性成熟和性周期长江流域的湖泊、外荡、水库、池塘所养殖的鲤鱼,雌鲤二龄开始性成熟,雄鲤一龄以上达到性成熟,一般5月为其性腺成熟和产卵的时期。
产卵后的第Ⅵ期卵巢到7月份吸收退化到第I期,此后逐渐发育到11月份进入第Ⅳ期,并以此期越冬,第二年3-4月份,遇到适宜的环境条件,卵巢即迅速成熟很快由第.W期发育到第V期。
性成熟的雄鲤繁殖后精巢退化到第Ⅲ期,8-9月进入第Ⅳ期,12月进入第V期,并以此期越冬。
产卵季节在南北各地有所不同,南方地区的珠江流域产卵盛期为2-3月;长江流域为4-5月:黄河流域5-6月;东北地区为6-7月,产卵期一般可持续2个月左右。
(2)雌雄鉴别鲤鱼雌雄鉴别。
(3)亲鱼的选择和饲养雌鲤鱼应选择二龄以上,体重1千克以上,雄鲤鱼略小,体重为0.75千克左右,选择的亲鱼应体高、背厚、体质强壮、体形略长以及活动力强而无伤。
来源以湖泊、网围、外荡、池塘养殖为好,是无公害的优质亲本。
亲鱼池面积一般3-4亩,水深1.5-1.8米左右,每年必要清塘1次。
亲鱼的放养密度一般150千克/亩,也可以混养少量的鲢、鳙鱼,以控制浮游生物的过量繁殖,在越冬后产卵前雌雄亲鲤必须分开饲养,以免温度升高,突然下暴雨时鲤鱼自然繁殖而零星产卵,平时则可以雌雄分养或养在同一池塘。
鲤鱼为杂食性、食量较大的鱼种,饲养期间应给予足够的食物,同时也可适当施肥使水质肥沃,补充天然饵料,并注意产卵前15-20天用优质饲料进行强化培育,促性腺的发育。
2.自然产卵受精(1)产卵、孵化池的选择产卵池以2亩为好,水深1.2米左右。
应选避风、向阳、池底淤泥少。
进、排水方便,环境幽静的池塘。
放亲鱼前3-5天,用生石灰等清塘,灌水时严密过滤,水质清新,含氧量高,每升5毫克以上。
一般是用鱼苗饲养的池塘兼作孵化池,采用兼作孵化池必须有3-5处池塘轮翻,这样在孵化时易操作,要求池塘面积均为2 -3亩,水深0.8-1.0米,但放鱼前必须清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