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片技术

合集下载

第四章-其他切片法

第四章-其他切片法

常用的固定剂 戊二醛、多聚甲醛、高碘酸-赖氨酸-多聚甲醛 (PLP)等,戊
二醛的常用浓度是0.05%〜1%,常与2%多聚甲醛混合使用,固 定的时间是15〜60 min。多聚甲醛的使用浓度是2%〜8%,固定 时间从1〜 96 h,需要在4〜 6 ℃冰箱中固定保存。高碘酸-赖氨 酸-多聚甲醛是效果较好的固定剂,固定时间在1〜 3 h左右。 冰冻超薄切片
片上,因为后续的制片过程还要经过许多步骤和多种溶液 的处理,切片容易脱落。除了用多聚-L-赖氨酸将细胞和组 织粘在载玻片上以外,还可以用明胶。做法:0.5%的明胶 在 去 离 子 水 中 加 热 融 化 , 把 干 净 的 载 玻 片 放 进 溶 液 中 15 min,然后取出风干24 h。
冰冻切片注意事项
切片时,刀口向内对着材料,然后用右手臂力(不要用手腕 力)自左向右均匀地斜向后拉切,材料应一次切下一片,中 途不要停顿,不要来回切,待连续切下数片后,用毛笔蘸水 轻轻地从刀口取下切片,放入盛水培养皿中。切片结束后, 仔细选择符合要求(平、薄、正、结构完整)的切片备用。
③用毛笔从培养皿中将挑选好的切片1〜2片转移到载玻片上。
制片效果:细胞壁上单纹孔清晰可见,细胞壁及细胞内淀 粉粒染为红玫瑰色:糊粉粒染为橘红色。
粘片 将有材料的载玻片稍加烘烤,便于材料紧贴,但不 能烤太久,以免材料翘起。
染色 ①滴注高碘酸(0.5%水溶液)约5〜10 min。 ②流水洗5 min,蒸馏水过一遍。 ③Schiff试剂(无色品红)染8〜10 min (可40℃温箱加速染色, 材料由无色渐转变为深玫瑰红色,镜检,淀粉粒着色适度时, 即停止染色,转入下一步)。 ④水洗去浮色(立式染色缸中进行,蒸馏水过一遍)。 ⑤以滴注方式,漂洗2次(每次 5 min)。 ⑥流水冲洗 5 min,蒸馏水冲洗1次。

切片工艺技术

切片工艺技术

切片工艺技术切片工艺技术是一种用于生产薄片材料的加工方法,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如电子、光学、半导体等。

切片工艺技术能够使原材料加工成具有一定厚度的薄板材料,同时保持材料的平整度和形状精度。

切片工艺技术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选料、切割、研磨和清洁。

首先,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原材料,如硅、玻璃等。

选材时需要考虑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后续加工的要求。

其次,将选好的原材料进行切割,常用的切割方法有线切割、磁力切割和激光切割等。

切割过程需要根据材料的硬度和脆性进行调整,以保证切割的效果。

接下来,对切割后的材料进行研磨。

研磨旨在通过去除表面的杂质和缺陷,达到材料平整度和形状精度的要求。

研磨工艺通常包括粗磨和精磨两个阶段。

粗磨是通过磨削磨料对材料表面进行加工,去除材料的粗糙度和凹凸不平的部分;精磨是通过使用细磨料对材料进行加工,以微精处理材料表面,提高材料的光洁度和平整度。

最后,对研磨后的材料进行清洁。

清洁工艺可以去除研磨过程中产生的杂质和磨料颗粒,同时保护材料免受外界的污染和腐蚀。

清洁工艺一般包括物理清洗和化学清洗两个阶段。

物理清洗通过水或者有机溶剂等去除材料表面的杂质;化学清洗则通过酸碱溶液去除材料表面的氧化物和有机污染物。

切片工艺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电子、光学等行业的发展。

例如,在半导体制造过程中,切片工艺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芯片的制造过程中。

通过切割硅晶片,可以得到薄片,然后再进行其他加工,最终制成集成电路芯片。

类似地,在光学制造领域,切片工艺技术也可用于制造透镜、光纤等光学元件。

然而,切片工艺技术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材料的切割过程会产生大量的切屑和碎片,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和资源浪费。

其次,切片工艺技术的精度和效率有限,制约了相关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未来需要进一步研发和改进切片工艺技术,提高材料的切割精度和生产效率。

综上所述,切片工艺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材料加工方法,广泛应用于电子、光学、半导体等行业。

第四章超薄切片技术

第四章超薄切片技术

生物电子显微技术
4. 常用的脱水剂: 乙醇、丙酮、甲醇、乙二醇、聚乙二醇、 环氧丙烷、包埋剂的单体。
5. 脱水注意事项: ⑴ 脱水要彻底 ⑵ 更换液体动作要迅速 ⑶ 脱水时间不宜过长 ⑷ 固定后的 样品要充分漂洗
附加步骤:块染(Block Staining) 生物电子显微技术 块染:在脱水前或脱水时对组织块进行的染色 叫块染。(在切成片之后的染色可称为“片染”)
2、理想固定剂
生物电子显微技术
1优)点锇:酸(OsO4)
⑴ 几乎和细胞内所有成分发生化学结合
⑵ 对氮具有较强亲和力,对含有蛋白质的细胞结构固定作
用良好
⑶ 可保存脂肪,形成脂肪-锇复合物
⑷ Z=76,增加膜的反差 ⑸ 对磷脂蛋白、核蛋白保护很好
生物电子显微技术
锇酸缺点: ⑴ 不能固定糖元、碳水化合物、核酸,对 微管固定效果差 ⑵ 酶的钝化剂,不能用于细胞化学研究 ⑶ 分子量大,渗透能力差,要求组织块小 ⑷ 固定时间不宜过长 ⑸ 可与乙醇、醛类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沉积 ⑹ 有挥发性、剧毒
c. 原位固定 d. 灌流固定
生物电子显微技术
固定操作示意图
生物电子显微技术
漂洗操作方法
3、固定注意事项:
生物电子显微技术
1) 固定液的浓度:戊二醛1-5%,锇酸1-3%
浓度低→固定时间长→细胞质的抽提,组织肿胀
浓度高→易损细胞微结构,OsO4或KMnO4可使蛋
白质分子氧化而断裂
2) 固定液的渗透压:
操作规则:快,小, 冷,准,稳,轻(防损伤)
⑴ 快:动作迅速,快取,投入固定液
⑵ 小:样品体积小,动1mm3,植宽1,长3~4
⑶ 冷:0~4℃
⑷ 准:取的部位准,有代表性、目的性

切片制备的方法

切片制备的方法

切片制备的方法
切片制备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脱水:将组织样本从水中逐渐转移到酒精中进行脱水,使组织变得透明。

2. 包埋:将脱水后的组织置于包埋剂中,使其逐渐转移到蜡块中。

3. 切片:使用切片机将蜡块切割成极薄的切片,厚度通常在3\~5微米。

4. 染色:用染色剂对切片进行染色,以便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和分析。

5. 封片:将染色后的切片封入载玻片中,以备后续观察和实验。

此外,在切片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例如保持刀片平整锋利、避免用力过重或过轻、保持水面清洁等。

同时,不同的组织需要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例如脂肪组织需要单独进行脱水,肌肉、纤维等方向应与切片刀平行等。

总之,切片制备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需要严格的操作规程和经验积累。

切片培训资料

切片培训资料

切片厚度
切片厚度应适中,太厚会影响观察质量, 太薄则易碎。
切片均匀度
切片应均匀,无厚薄不均的现象。
染色质量
染色应鲜艳、清晰,无背景干扰。
切片完整度
切片应完整,无撕裂、破碎等现象。
03
切片技术的应用
生物医学领域的切片应用
病理诊断
切片技术广泛应用于病理诊断中,医生可以通过对病变组织的切片检查,明确诊断疾病种 类、程度和预后情况。
切片技术的发展历程
切片技术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科学家开始利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 并对细胞进行了染色处理,以便更好地观察细胞的结构。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切片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例如在20世纪中期,人们 开始利用更精密的仪器和技术进行切片分析,例如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等技 术的应用,使得切片分析的精度和可靠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THANKS
感谢观看
切片技术主要分为冷冻切片、石蜡切片、免疫荧光切片等几 种,每种切片技术具有不同的应用范围和特点。
切片技术的应用场景
切片技术在生物学、医学、材料科学等领域应用广泛,例 如在肿瘤研究、药物研发、细胞生物学、纳米技术等领域 都有应用。
切片技术可以用于观察细胞和组织的微观结构和功能,例 如观察细胞器的分布和形态,研究细胞分裂和分化等生物 学过程,以及检测细胞中各种分子的表达水平和定位等。
,研究材料的力学、电磁学等性能和变化规律。
02
产品检测
切片技术可以用于产品检测,通过对产品切片的微观观察和分析,检
测产品的质量、成分和结构等。
03
工业制造过程控制
切片技术可以用于工业制造过程控制,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切片检查
,控制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

教学生物切片工艺

教学生物切片工艺

教学生物切片工艺教学生物切片工艺介绍在生物学实验室中,切片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它能够将生物样本切成薄片,以便观察细胞结构和功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生物切片工艺,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这一技术。

准备工作在进行生物切片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选择合适的样本:样本应具有较为鲜活的生物组织,如植物的叶片、动物的肌肉等。

•固定样本:将样本浸泡在适当的固定液中,如福尔马林等,以保持细胞形态和结构。

•脱水:将固定的样本经过一系列浓度递增的酒精中脱水,以去除样本中的水分。

切片步骤切片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耐心和细心。

以下是常见的生物切片步骤:1.取样本:使用手术刀或镊子等工具,从准备好的样本中取出适当大小的组织。

2.定位样本:将取出的组织在显微镜下定位,确保选取合适的区域进行切片。

3.包埋:将定位好的组织放入包埋剂中,使其在固化过程中形成坚实的组织块。

4.切片:使用切片机或手动切片工具,将包埋好的组织块切成薄片,通常为几微米至几十微米。

5.上片:将切好的薄片浸泡在水中,再用镊子或刮刀等工具将其转移到载玻片上。

6.染色:根据需要,可以选择将切片进行染色,以突出细胞结构或功能。

7.封片:使用显微镜封片机或封片胶等工具,将载玻片上的切片进行密封,以保护切片并提供更好的清晰度。

注意事项进行生物切片时,还需注意以下几点:•安全第一:操作时应戴上手套和安全眼镜,避免对身体造成伤害。

•细心操作:切片过程中要轻柔、细心,避免破坏组织结构。

•保持干燥:切片前后应保持样本和切片工具的干燥,以避免水分带来的影响。

总结生物切片工艺是生物学实验中的重要技术之一。

通过准备工作、切片步骤和注意事项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生物切片技术,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效果。

请学生们在实践中加强训练,并随时向导师和同学们寻求帮助。

超薄切片技术原理课件

超薄切片技术原理课件
超薄切片技术优缺点
技术优势
高分辨率
超薄切片技术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显 微图像,有助于更精确地观察细胞结 构和细节。
无损伤检测
超薄切片技术对样品损伤较小,可以 保持样品的完整性,尤其适用于珍贵 样本的分析。
广泛适用性
超薄切片技术适用于各种样品,包括 生物、医学、材料科学等多个领域。
高对比度
超薄切片技术能够提供高对比度的图 像,使得细胞结构和组分更易于区分 和识别。
药物研发
超薄切片技术可以用于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通过观察药 物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有助于发现新的药物作用靶 点。
半导体工业领域应用
01
集成电路制造
在集成电路制造过程中,超薄切片技术用于对半导体材料进行微观结构
和缺陷分析,为优化制造工艺和提高芯片性能提供支持。
02
纳米材料制备
超薄切片技术能够将纳米材料切成厚度在数纳米至数十纳米之间,制备
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05
CATALOGUE
超薄切片技术实际应用案例
生物医学领域应用
细胞结构和功能研究
超薄切片技术能够将生物样本切成厚度在数十至数百埃米 的超薄切片,揭示细胞内部的精细结构,为研究细胞功能 和生命活动提供重要信息。
医学诊断 超薄切片技术广泛应用于病理学诊断中,通过对病变组织 进行超薄切片制作,能够观察到细胞和组织的细微变化, 为疾病诊断提供依据。
切片厚度
超薄切片的厚度通常在50-100纳米之 间,这种厚度使得电子束可以穿透切 片,从而观察到样品的内部结构。
技术发展历程
起源
超薄切片技术起源于20世纪40年 代,最初用于生物学领域,后来
逐渐扩展到其他领域。
早期发展
在50年代和60年代,该技术得到 了迅速发展,并逐渐完善。

切片培训资料

切片培训资料
2023
切片培训资料
目 录
• 切片技术简介 • 切片技术详解 • 切片设备的选择与使用 • 切片技术的应用实例 • 总结与展望
01
切片技术简介
切片技术的定义
切片技术是一种将图像或视频中的特定部分提取出来的技术 。它通过选择图像或视频的特定区域或对象,并将其转换为 可编辑和可操作的数据形式来实现。
3. 调整切割厚度和速度,确保切割质量 和效率。
切片的注意事项与维护保养
注意事项
在操作过程中要保持安静,避免震动;切割时要保持刀片清洁并定期更换; 避免切割易燃、易爆样品。
维护保养
定期检查刀片磨损情况并及时更换;定期清理工作台和设备表面;保持设备 干燥整洁。
04
切片技术的应用实例
切片技术在科研中的应用切片源自术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 发展趋势 • 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切片技术将越来越智能化,能够自动识别和处理数据。 • 云原生:切片技术将与云原生技术相结合,实现更高效、更灵活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 大数据融合:切片技术将与大数据技术融合,实现更全面、更快速的数据处理和决策支持。 • 未来展望 • 更高效的数据处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切片技术将能够处理更大规模、更复杂的数据集。 • 更广泛的应用场景:切片技术将在更多的领域得到应用,如金融、医疗、电商等。 • 更完善的安全保障:切片技术将采用更先进的安全技术,保障数据安全和处理效率。
将样品快速冷冻后进行切割,适用于软质 样品。
激光切片机
利用激光束将样品切割成薄片,适合硬质 、透明样品。
切片机的基本操作流程
1. 将待切样品放置在切片机的工作台上 。
5. 切割完成后,将样品取出并清理工作 台。
4. 开始切割操作,观察切割情况并进行 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石蜡切片制备1取材与固定1水洗2脱水2透明2透腊2包埋2切片2展片、捞片和贴片3烤片 3二、HE染色3脱蜡3水化3染色3脱水4透明4封片4结果 4三、免疫组化染色4脱蜡5水化5除去内源性的过氧化氢酶5抗原修复5划线5血清封闭5加一抗5加二抗5加SABC或者SP6加显色剂6复染6脱水透明6封片 6 四、免疫荧光组化染色7常见荧光素:7常见荧光素的特性:7酶作用后产生荧光物质:81. 直接免疫荧光法测抗原82.间接免疫荧光法测抗体9五、超薄切片与电镜10取材、分割10固定11缓冲液(用于配制固定液和漂洗)17漂洗18四氧化锇固定19PBS漂洗19水漂洗19脱水19丙酮脱水20块染(Block Staining)20渗透20包埋21聚合24修块25制刀28装水槽30刀槽及液面的调节31载网和支持膜.31半薄切片定位37超薄切片38展片、捞片46超薄切片的染色46总结53六、肝组织透射电镜观察59Rmd06编辑整理于2011-1-24一、石蜡切片制备取材与固定切取组织时应使用锋利的刀、剪,切取组织块时,从刀的根部开始向后拉动切开组织。

组织块的厚度约为0.2~0.3cm,大小为1.5cm x 1.5cm x 0.3cm为宜。

取好的组织块用10%缓冲中性福尔马林(甲醛)液固定24~48h。

10&福尔马林(甲醛):100ml甲醛+900ml水。

10%缓冲中性福尔马林(甲醛)液:100ml甲醛+900ml水+4gNaH2PO4+6.5gNa2HPO4。

NBF另一配方:50ml甲醛+450ml水+8.18425gNa2HPO4*12H2O+2.2666gNa2HPO*2H2O10%中性福尔马林(甲醛)液:100ml甲醛+900ml水+碳酸钙加至饱和(以容器底部碳酸钙沉淀1~2cm厚为适度)充分振荡混合后,放置24小时取上清液使用。

固定液的用量一般为组织体积的10~20倍,容器不要过小,材料也不要太多;应避免组织紧贴瓶底或瓶壁,以免影响固定液的渗入。

◆水洗固定后的组织块的冲洗,一般情况下是置水龙头下以自来水流水冲洗,这样可以使组织中的固定液随时溢出,洗得更干净彻底,有些还需要进行特殊的洗涤。

各种以水配制的固定液如甲醛,都必须用流水冲洗,大块组织一般冲洗24小时,小块组织一般冲洗2—10小时。

固定液为多聚甲醛时,用于免疫组织化学等特殊染色的应将组织投入PB缓冲液中,每60分钟更新洗涤液一次,累计6小时。

冲洗好的组织可存放在75%酒精内◆脱水从30%乙醇开始,经过50%、70%、80%、95%、100%至完全脱水。

一般各级乙醇中放置45min到1h。

脱水必须在有盖瓶中进行,以防止高浓度乙醇吸收空气中水分导致浓度降低而使脱水不彻底。

需要保存的材料可脱水至70%乙醇时停留其中,如需长期保存,可加入等量的甘油。

◆透明二甲苯作用较快,透明力强,但组织块在其中停留过久,容易收缩变脆变硬,同时若脱水不净,就会引起不良后果,在应用时必须特别小心。

通常将组织块先经纯乙醇与二甲苯的等体积混合液,再进入纯二甲苯,这样可减少上述的缺点。

透明时间应由组织大小而定,—般各级停留时间在30min至2h,在纯二甲苯中应更换2次,总时间则以不超过3h为宜。

材料经过透明,会显示出前一步脱水的效果如何,若脱水彻底,组织则显现透明状态,如组织中有白色云雾状,说明脱水不净,须返工处理,但返工的效果往往不好。

使用二甲苯透明时,应避免其挥发和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并保持其无水状态◆透腊透蜡须在恒温箱中进行,恒温箱的温度调节至高于石蜡熔点3度,使经过透明的组织块依次用石蜡与二甲苯的等量混合液、纯石蜡处理。

纯石蜡应处理2~3次,透蜡的时间依材料性质而定,一般每次需15~30min。

在60度恒温蜡箱中放置3个蜡杯,分别编号1(52℃~54℃)、2(52℃~54℃,或54℃~56℃)、3(56℃~58℃),其中分别盛软蜡、软蜡、硬蜡,取透明好的组织块放入软蜡中各1小时,迅速取出放入硬蜡,如果时间来及包埋,可以将已经完成浸蜡的组织块取出放在温箱外,第二天继续。

◆包埋包埋是使浸透蜡的组织块包裹在石蜡中。

具体做法是;先准备好纸盒,将熔蜡倒入盒内,迅速用预温的镊子夹取组织块平放在纸盒底部,切面朝下,再轻轻提起纸盒,平放在冷水中,待表面石蜡凝固后立即将纸盒按入水中,使其迅速冷却凝固,30min后取出。

包埋用蜡的温度应略高于透蜡温度,保证组织块与周围石蜡完全融为一体。

石蜡的迅速冷却也很重要,否则包埋块中将会产生结晶。

以后切片时引起碎裂。

①准备包埋蜡:一般应用硬蜡(56~58℃或60~62℃)为好,所用的石蜡要求透明无杂质,新的石蜡要反复熔凝,并有一定的粘韧性,可以加一些蜂蜡。

蜡的熔点应与组织的硬度相适应。

包埋用过的石蜡可以反复使用。

②准备包埋框:可以用金属的,也可以用硬纸摺叠。

③点燃酒精灯,准备好无齿尖镊子,需作标记应先写好标签。

④在金属框中倒入硬蜡,然后用无齿镊子取组织块放入石蜡中,置好方向。

可室温下冷却。

⑤包埋框或纸盒内的蜡逐渐凝结,若表面已凝结形成一层固体状,即可放入冷水中,加速其凝固。

⑥待蜡块完全凝固以后,便可拆卸包埋框架,或拆开纸盒,取出蜡块。

◆切片◆展片、捞片和贴片◆烤片展好的切片在室温下稍微干燥后,放在40℃恒温烤箱中,小片组织30分钟即可,大的需12~24小时,烤干备用。

二、HE染色◆脱蜡在二甲苯脱蜡之前可以先在60℃烤箱内0.5~1小时,这样可以使切片粘附更牢固不易脱片,也有利于脱蜡。

二甲苯I 10分钟二甲苯II 5分钟切片用二甲苯脱腊,应视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脱蜡时间,在夏天,室温较高,脱蜡较迅速,往往在2-3min 就可脱蜡干净,二在冬季,时间应相对延长。

切片在进入二甲苯前,可用电吹风吹切片,使切片上的蜡处于熔解状态,这样脱蜡较迅速,尤其是冬天。

在二甲苯脱蜡之前可以先在60℃烤箱内0.5~1小时,这样可以使切片粘附更牢固不易脱片,也有利于脱蜡。

◆水化100%酒精I 5分钟100%酒精II 5分钟95%酒精I 5分钟95%酒精II 5分钟85%酒精3分钟75%酒精2分钟蒸馏水冲洗1分钟笔者认为,切片用酒精将二甲苯彻底消除后,在进入苏木素染液前,可用电吹风吹干,这一步对于切片没有充分的烤片时间,对于血块等的切片来说,尤为重要,切片经此步骤,增加了附贴的牢固性,减少切片在染色过程中脱离载片的机会,保证了染色的成功率。

另者,切片进入苏木素染液全无水,可保证了苏木素染液的浓度和PH 值,延长其使用寿命。

以往切片进入苏木素染液前,都须经水洗,每次染色,都带入不少的水分,稀释了苏木素染液的浓度,改变了它的PH值,使染液寿命缩短。

◆染色苏木精染液中浸5~20min自来水冲洗3~5min1%盐酸酒精分化5~30s自来水冲洗1~3min0.5%伊红酒精染色1分钟蒸馏水洗2分钟苏木素染液有多种,常规应用的通常为明矾苏木素,明矾苏木素又有Harris苏木素,Mayer’s苏木素,和Ehrish 苏木素等。

盐酸酒精分化切片,浓度有0.25%,0.5%和1%根据各人的情况而使用。

伊红酒精浓度有0.25%,0.5%和1%之分,根据各单位的情况而定。

分化伊红须用浓度较高的酒精,以往伊红染色以后,用低浓度的酒精分化,洗去多余的染液,实践中发现低浓度的酒精褪色能力特强,如果掌握不好,染上的伊红,便会被褪去大部分。

改用较高浓度酒精后,这种现象便不会出现。

伊红有水溶的和醇溶的,如果用的是水溶的,应该在脱水前进行染色,如果是醇溶的,应使用与溶解伊红等浓度的酒精开始脱水。

盐酸酒精:在100ml的70%酒精内加0.5~1ml的浓盐酸。

◆脱水75%酒精2分钟85%酒精2分钟95%酒精I 5分钟95%酒精II 5分钟100%酒精I 5分钟100%酒精II 5分钟用梯度酒精脱水时,在低浓度酒精中时间不宜过长,到高浓度时逐步延长脱水时间。

以免脱水不彻底,影响二甲苯透明的效果。

◆透明二甲苯I 5分钟二甲苯II 5分钟◆封片将载玻片从二甲苯中吸出后,吸去多余的二甲苯,在标本上的二甲苯尚未干透之前加一滴中性树胶,取盖玻片从一端逐步盖下去,避免产生气泡,也不得拖动盖玻片,以免将标本破坏。

树胶量视盖玻片大小而定,勿使过多过少。

封片时要做到:切片从二甲苯取出后,不使切片干涸。

如果干涸,由于空气潮湿,封片时就保证不了切片的无水。

如果切片上保留着一定量的二甲苯,二甲苯的特性不溶于水,它的存在使切片与空气隔开,切片无法跟潮湿空气接触,就可保证切片的无水,这时及时滴上中性树胶,切片就能完好地封好。

封片用的中性树胶,不能过稠,也不能过稀,过稠胶难以伸展开,并容易产生气泡,影响封片的速度。

过稀是因胶中含过多的二甲苯,封完切片后,胶一收缩及二甲苯挥发,切片就不能被完全封盖上,这都影响切片的质量。

中性树胶可能有些缺点,它是以二甲苯为溶剂的,封合后容易挥发很慢,我制作的玻片起码在通风处晾一两个月才没有二甲苯的味道。

可能在烈日下暴晒会快点。

封合方法很简单,在一块镜片中央滴2-3滴树胶液(注意要滴在一起否则容易有气泡),然后把另一块镜片慢慢放上去,轻轻挤压,树胶液会向外侧扩散至整个镜片,通风晾几个小时后用棉球粘上二甲苯或者松节油把镜片边缘多余的树胶擦洗干净。

然后再放在通风处晾2个月。

◆结果细胞核被染成深蓝黑色;细胞浆被染成粉红色;软骨及钙盐被染成蓝色;胶原纤维染成淡粉红色,嗜酸性细胞及嗜酸性颗粒呈鲜红色;弹力纤维呈淡粉红色;某些蛋白性物呈粉红色等。

三、免疫组化染色I◆脱蜡在二甲苯脱蜡之前可以先在60℃烤箱内0.5~1小时,这样可以使切片粘附更牢固不易脱片,也有利于脱蜡。

二甲苯I 10分钟二甲苯II 5分钟◆水化100%酒精I 5分钟100%酒精II 5分钟95%酒精I 5分钟95%酒精II 5分钟85%酒精3分钟75%酒精2分钟蒸馏水冲洗1分钟◆除去内源性的过氧化氢酶脱蜡后在清水中冲洗一段时间,加入3%H2O2甲醇(30%H2O2 1ml+ 甲醇9ml)浸泡10min。

◆抗原修复在清水中洗两次,Keep the slides in the tap water until ready to perform antigen retrieval. At no time from this point onwards should the slides be allowed to dry.再加入PH6.0的0.01mol/L柠檬酸缓冲液,放入微波炉中蒸煮3min(中火),一般刚到沸腾即可,冷却至室温。

然后再蒸煮一次,冷却至室温。

◆划线用蜡笔沿切片周围勾划一道屏障,以避免孵育液流失及孵育过程中切片干燥,同时也能节省抗体用量,保持切片与抗体的充分接触,风干。

◆血清封闭水洗2次,并将载玻片置于PBS中5min,洗2次,马上加上5%BSA封闭液或正常山羊血清,(室温,以酶标抗体相同种属正常血清为宜,最好是同一动物免疫前的血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