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PPT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共18张PPT)

力环流模式图
1.根据图中所示的信息,画出图中热力环流的方向。
2.北京要把大气污染严重 的某大型企业从城区迁出, 根据热力环流的特点,最适 合该企业的新厂址应选在图 中A、B、C三地中的何处, 请说明你的理由。
C,C在城与郊区热力环流圈之外, 不会将有污染气体带到城区
总结
• 1、大气受热过程
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
分组讨论
为什么月球外表的昼夜温差比地球剧烈?
小结
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
宇
地面辐射
太阳 太阳辐射 地面
大气 大气辐射
大气逆辐射
宙 空
间
保温作用
各地受热均匀吗,十一很多人去海边?
探究二:热力环流
1、几个常用概念
A、 气压:单位面积上空气柱的压力 随高度升高,气压减小 上小下大
B、高压、低压: 同一高度上,空气密度越大,气压值越大,称为
大气反射、 散射
注 主意要:由真什正么射宙起大向空宇间保气温成作分用来射向空的 完宇间是 成宙大箭 该头 作大? 用气上?界
O3 少量大气吸收
削弱作用
太 阳 辐
气
CO2 H2O 大量大气吸收
辐 射
保温作用
地
(温室效应)
射
面
辐
大气逆辐射
射
地面吸收
“太阳暖大地〞 “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
•小试身手
宇
地面辐射
太阳 太阳辐射 地面
大气 大气辐射
大气逆辐射
宙 空
间
• 2、热力环流
保温作用
地面的冷 气流垂 直 热不均 方向运 动
同一水平面产 生气压差异
大气水平 方向 运动
热力环流
1.根据图中所示的信息,画出图中热力环流的方向。
2.北京要把大气污染严重 的某大型企业从城区迁出, 根据热力环流的特点,最适 合该企业的新厂址应选在图 中A、B、C三地中的何处, 请说明你的理由。
C,C在城与郊区热力环流圈之外, 不会将有污染气体带到城区
总结
• 1、大气受热过程
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
分组讨论
为什么月球外表的昼夜温差比地球剧烈?
小结
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
宇
地面辐射
太阳 太阳辐射 地面
大气 大气辐射
大气逆辐射
宙 空
间
保温作用
各地受热均匀吗,十一很多人去海边?
探究二:热力环流
1、几个常用概念
A、 气压:单位面积上空气柱的压力 随高度升高,气压减小 上小下大
B、高压、低压: 同一高度上,空气密度越大,气压值越大,称为
大气反射、 散射
注 主意要:由真什正么射宙起大向空宇间保气温成作分用来射向空的 完宇间是 成宙大箭 该头 作大? 用气上?界
O3 少量大气吸收
削弱作用
太 阳 辐
气
CO2 H2O 大量大气吸收
辐 射
保温作用
地
(温室效应)
射
面
辐
大气逆辐射
射
地面吸收
“太阳暖大地〞 “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
•小试身手
宇
地面辐射
太阳 太阳辐射 地面
大气 大气辐射
大气逆辐射
宙 空
间
• 2、热力环流
保温作用
地面的冷 气流垂 直 热不均 方向运 动
同一水平面产 生气压差异
大气水平 方向 运动
热力环流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1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优质课件(共86张ppt)

的大小等。
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以及阴天,天空为什么仍 是明亮的?
太阳光被大气散射开来,所以是明亮的。
天空为什么是蔚蓝色?
可见光中波长较短的蓝色和紫色光最容易被散射,所以天 空呈现蔚蓝色。
交通信号灯“红灯停”和汽车刹车灯为红色光的原理?
可见光波长较长的红色光最不容易被散射,光束集中,穿 透力强,照射的远。
海陆位置:距海远近是影响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的原因之 一,深居内陆,距海遥远的地区,受海洋影响小,气温体 现明显的大陆性特点。
●云雨天气绝迹。
2、大气的垂直分布
高度 高层大气
(km)
50
平流层
12
对流层
0
空气稀薄,密度小
电 离
电离层,有利于无线电通讯 层
人造卫星等运行、极光、流星
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平流运动为主 利于高空飞行;臭氧层保护人类环境
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对流运动显著;
天气现象复杂
10℃20℃ 30℃
温度oC
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拉萨有“日光城”之称?
年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总量最
我国新疆瓜果品质好的原因?
大值不在赤道地区,而在北 回归线附近——赤道地区云
太阳能光伏电站开发:
雨天气比回归线附近多.
1、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
2、地广人稀,土地资源丰富,土地成本低,适合建设大型
光伏发电场;(荒漠、沙漠、戈壁、滩涂、盐碱地等 等
面积大)
塑料大棚和玻璃温室都能够改善
农业生产的什么条件?请简要说 明原因。
地 面
主要改善了热量条件,根据温室
辐
效应原理,密封的环境可以防止 热量散失,同时还可以起到调节 光照、风、湿度的作用。
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以及阴天,天空为什么仍 是明亮的?
太阳光被大气散射开来,所以是明亮的。
天空为什么是蔚蓝色?
可见光中波长较短的蓝色和紫色光最容易被散射,所以天 空呈现蔚蓝色。
交通信号灯“红灯停”和汽车刹车灯为红色光的原理?
可见光波长较长的红色光最不容易被散射,光束集中,穿 透力强,照射的远。
海陆位置:距海远近是影响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的原因之 一,深居内陆,距海遥远的地区,受海洋影响小,气温体 现明显的大陆性特点。
●云雨天气绝迹。
2、大气的垂直分布
高度 高层大气
(km)
50
平流层
12
对流层
0
空气稀薄,密度小
电 离
电离层,有利于无线电通讯 层
人造卫星等运行、极光、流星
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平流运动为主 利于高空飞行;臭氧层保护人类环境
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对流运动显著;
天气现象复杂
10℃20℃ 30℃
温度oC
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拉萨有“日光城”之称?
年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总量最
我国新疆瓜果品质好的原因?
大值不在赤道地区,而在北 回归线附近——赤道地区云
太阳能光伏电站开发:
雨天气比回归线附近多.
1、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
2、地广人稀,土地资源丰富,土地成本低,适合建设大型
光伏发电场;(荒漠、沙漠、戈壁、滩涂、盐碱地等 等
面积大)
塑料大棚和玻璃温室都能够改善
农业生产的什么条件?请简要说 明原因。
地 面
主要改善了热量条件,根据温室
辐
效应原理,密封的环境可以防止 热量散失,同时还可以起到调节 光照、风、湿度的作用。
人教版必修一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共37张PPT)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二、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
地表的冷热差异→大气的上升运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同平面气压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
1、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2、风向:风向垂直于等压线
水平气压梯度力
二力合力:
地转偏向力
风向平行等压线
摩擦力
三力合力: 风向与等压 线有一夹角
(hPa) 1002
1004
1006
1008
1010
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风向
地转偏向力方向:垂直风向
3、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 影响 ——风向平行等压线
4、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 摩擦力的影响
摩擦力
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风向
(hPa) 1000 1005 1010 1015
摩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
(因为晴朗的夜晚,天空少云或无云,大气 逆辐射弱,地面辐射的热量散失多,所以晚 秋或寒冬晴朗的夜晚地面气温很低,容易出 现霜冻)
3、在寒冬,为什么人造烟幕能起到防御霜冻的 作用?
(人造烟幕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夜晚 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 用,所以可防御霜冻)
4 为什么赤道地区终年太阳高度较大,但它并 不是全球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的地区?
赤道地区空气对流旺盛,多云雨,云量多,大 气的反射作用强的原故
二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
B
A
等 压 面
C
低气压
高气压
低气压
冷却 B
受热 A
冷却 C
等 压 线
B 冷却
A 受热
C 冷却
低气压
高气压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课件(共13张PPT)

热
A 郊区 B
市区 C
B 郊区
A
思考:
1.钢铁厂等对大气污染严重的工业布局在哪个位置?为什么? A 2.绿化带在什么位置?对城市环境有哪些影响? B
本节课结束!谢谢!
面
密度增加 (高压)
冷却
C
观察 裙子是从陆地 飘向海洋? 还是从海洋飘 向陆地? 为什么?
案例分析1:海陆风
高压
低压
低压
高压
海风
升温快,气温高 低压
陆地
白天
升温慢,气温低 高压
海洋
陆风
降温快,气温低 (高压)
陆地
夜间
降温慢,气温高 (低压)
海洋
知识框架
冷 热 不 均 引 起 的 大 气 的 运 动
朱开山一家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 D )
A.减弱① B.增强② C.减弱③ D.增强④ 2.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能使图中变化相对明显的是
( C)
A.①增强 B.②增强 C.③减弱 D.④减弱
案例分析2:城市热岛效应
气 流 上 升
热
郊区
市区
郊区
案例分析2:城市热岛效应
气 流 上 升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暖大地 大气的削弱作用
大地暖大气 地面是大气直接热源
大气还大地
大气的保温作用
大气逆辐 射
热力环流
形成原因
地面冷热不均
形成过程 应用
海陆风 山谷风
城郊风
课堂练习
1. 电视剧《闯关东》中的场景:“主人公朱开山为了避免所种 的庄稼遭受霜冻危害,在深秋的夜晚带领全家人及长工们在田间 地头点燃了柴草…”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完成下题。
A 郊区 B
市区 C
B 郊区
A
思考:
1.钢铁厂等对大气污染严重的工业布局在哪个位置?为什么? A 2.绿化带在什么位置?对城市环境有哪些影响? B
本节课结束!谢谢!
面
密度增加 (高压)
冷却
C
观察 裙子是从陆地 飘向海洋? 还是从海洋飘 向陆地? 为什么?
案例分析1:海陆风
高压
低压
低压
高压
海风
升温快,气温高 低压
陆地
白天
升温慢,气温低 高压
海洋
陆风
降温快,气温低 (高压)
陆地
夜间
降温慢,气温高 (低压)
海洋
知识框架
冷 热 不 均 引 起 的 大 气 的 运 动
朱开山一家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 D )
A.减弱① B.增强② C.减弱③ D.增强④ 2.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能使图中变化相对明显的是
( C)
A.①增强 B.②增强 C.③减弱 D.④减弱
案例分析2:城市热岛效应
气 流 上 升
热
郊区
市区
郊区
案例分析2:城市热岛效应
气 流 上 升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暖大地 大气的削弱作用
大地暖大气 地面是大气直接热源
大气还大地
大气的保温作用
大气逆辐 射
热力环流
形成原因
地面冷热不均
形成过程 应用
海陆风 山谷风
城郊风
课堂练习
1. 电视剧《闯关东》中的场景:“主人公朱开山为了避免所种 的庄稼遭受霜冻危害,在深秋的夜晚带领全家人及长工们在田间 地头点燃了柴草…”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完成下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课件(共19张PPT)

固体杂质
凝结核,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补充知识
太阳辐射波长
0.4 微米
0.76微米
紫蓝青绿黄橙赤
1、太阳辐射包 括哪几类电磁 波?
2太阳辐射的能 量主要在哪个 光区?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
阳 辐
射向宇宙空间
射向宇宙空间
大气上界
射
大
射
大气吸收 气
向
辐
地
射
大
气 大气 增 吸收
面
温
射向地面
地面受热增温
“太阳暖大地”
保持地面温度
“大气还大地”
地面 “大地暖大气”
大气的削弱作用
A.表现形式:吸收作用 参与的大气成分: 臭氧吸收大量紫外线 二氧化碳、水汽吸收红外线 特点:有选择性
大气的削弱作用
B.表现形式:反射作用
参与的大气成分: 云层、尘埃 特点:无选择性
1. 多云的白天,气温不太高 2. 反射率:雪地,亮、刺眼 3. 夏天,穿白衬衫比黑衬衫更凉快
空气稀薄,云量少,大气 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差形式:散射作用
参与的大气成分: 空气分子和微小尘埃 特点:具有选择性
1.晴朗的天空是蔚蓝色的,因为波长 较短的蓝色光更容易被散射 2.红灯停,绿灯行,因为红色波长较 长,散射作用小,醒目 3.阳光没有射到教室里,教室里确实 亮的,也是因为散射作用。
大气的保温作用
A、月球表面为什么昼夜温差比地球表面大的多?(白天气
温127,夜晚-183,昼夜温差达310度)
大气层
B、阴天与晴天相比谁的昼夜温差大,为什么? 阴天 保温作用
实际应用
北方冬季,采取哪些措施可以吃到当地产的新鲜蔬菜?
塑料大棚、玻璃温室等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课件 2.1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共40张PPT)

同一水平面上有气压梯度的存在,就会有促 使空气由高气压处流向低气压处的力,这个力就 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如图中箭头)。
气压低
1006百帕 1008百帕
1006百帕 1010百帕
气压高
1010百帕
1014百帕
同在一个水平 面上的等压线
同在一个水平 面上的等压线
气压低
1006百帕
1006百帕
1008百帕
问题 ①风向偏离气压梯度力指向有何变化?
偏离越来越远,最终与气压梯度力相垂直 ②地转偏向力与风向有何关系? 始终相垂直
(hpa) 高空中的风(北半球为例)
100
水平气压梯度力
0
风向
100
风
2
向
100
地转偏向力
4
地转偏向力
100 水平气压梯度力 6
100 8
101
同一平面上
问题 ③最终,风向与等压线有何关系?
太阳辐射
●● ●● ●
●
●● ●
地面
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如:太阳辐射的可见 光中的波长较短的蓝色光最容易被散射,所以晴 朗的天空多呈蔚蓝色。
(3)反射作用
即大气中的云层和尘埃,把投射在其上的太 阳辐射的一部分,反射回宇宙间。所以夏季天空 多云时,白天气温不会太高。
云层愈厚,云量愈多,反射愈强。 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愈长削弱作用愈强 ;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密度愈大削弱作用愈强。
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④最终,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有何关系?
两力相等,方向相反
(hpa) 高空中的风(北半球为例)
100
水平气压梯度力
0
风向
100
风
2
向
100
气压低
1006百帕 1008百帕
1006百帕 1010百帕
气压高
1010百帕
1014百帕
同在一个水平 面上的等压线
同在一个水平 面上的等压线
气压低
1006百帕
1006百帕
1008百帕
问题 ①风向偏离气压梯度力指向有何变化?
偏离越来越远,最终与气压梯度力相垂直 ②地转偏向力与风向有何关系? 始终相垂直
(hpa) 高空中的风(北半球为例)
100
水平气压梯度力
0
风向
100
风
2
向
100
地转偏向力
4
地转偏向力
100 水平气压梯度力 6
100 8
101
同一平面上
问题 ③最终,风向与等压线有何关系?
太阳辐射
●● ●● ●
●
●● ●
地面
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如:太阳辐射的可见 光中的波长较短的蓝色光最容易被散射,所以晴 朗的天空多呈蔚蓝色。
(3)反射作用
即大气中的云层和尘埃,把投射在其上的太 阳辐射的一部分,反射回宇宙间。所以夏季天空 多云时,白天气温不会太高。
云层愈厚,云量愈多,反射愈强。 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愈长削弱作用愈强 ;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密度愈大削弱作用愈强。
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④最终,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有何关系?
两力相等,方向相反
(hpa) 高空中的风(北半球为例)
100
水平气压梯度力
0
风向
100
风
2
向
100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2.1《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共26张PPT)

1.水平气压 梯度力
(百帕) 1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
b .由高压
1005
a. 垂直于
指向低压
1010
等压线
2020/6/12
c.等压线越密,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
21
2.地转偏向力
a.北半球向右偏, 南半球向左偏;
2020/6/12
水平气压 梯度力
b.垂直于空气的运动 方向(即风向);
(百帕) 1000
1005
c.由低纬向 高纬增大;
4
2、大气的热量来源
①直接来源:地面辐射 ②根本来源:太阳辐射
大部分
为什么在对流层随着海拔升高,气温会降低?
2020/6/12
5
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类型:吸收、反射、散射
大气反射
大气散射
大气吸收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2020/6/12
6
作用:使地球表面的温度不至于太高
探究:自然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晴朗的白天与阴雨的白天相比,气温谁更
高?为什么?
2020/6/12
7
4、大气的保温作用
大气逆辐射:大气指向地面的辐射
作用:使夜晚地面不至于太冷
2020/6/12
8
探究:自然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晴朗的晚上与阴雨 的晚上相比,气温谁更高?为什么?
探究:在寒冬,为什么在农田造烟幕能起到防御霜 冻的作用?
2020/6/12
9
5、大气热量的转换过程
近地面风从郊区吹向城市,高空风从城市吹向郊区
2020/6/12
城市热低,郊区冷高
19
4、常见的热力环流:③山谷风 上方谷为何突然降雨,让司马懿逃脱?
人教版地理必修1: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共56张PPT)

(3)利用大气的削弱作用原理分析某一地区太阳能的多 寡。如:
①高海拔地区:地势高 → 空气稀薄 → 大气的削弱作用弱 → 太阳能丰富
②内陆地区:气候较为干旱 → 晴天多、阴雨天气少 → 大气的削弱作用弱 → 太阳能丰富
温差大小的原因分析方法 温差大小的原因主要从海陆位置、地形地势、天气和气候
状况等角度分析。具体分析如下:
11, 2021
• 2、Our destiny offers not only the cup of despair, but the chalice of opportunity. (Richard Nixon, American President )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机会之杯。二〇二一年六月十七日2021年6月17日星期四
•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 也是学 生的教 育者, 生活的 导师和 道德的 引路人 。2021/ 8/1120 21/8/1 12021/ 8/11We dnesda y, August 11, 2021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 1/8/11 2021/8 /11202 1/8/11 2021/8 /118/1 1/2021
•
16、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 重要。 因为解 决问题 也许仅 是一个 数学上 或实验 上的技 能而已 ,而提 出新的 问题, 却需要 有创造 性的想 像力, 而且标 志着科 学的真 正进步 。2021/ 8/1120 21/8/1 1Augus t
•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 他们而 组织起 来。202 1/8/11 2021/8 /11202 1/8/11 2021/8 /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2)A、B两地受热的是 ,该地空气垂直运 动的原因是 受热膨胀 ;冷却的是 A , 该地空气垂直运动的方向是 下沉 。
(3)用带有方向的箭头画出热力环流。
课堂小结-知识要点:
1. 太阳辐射---地面增温 一、大气的的受热过程 2. 地面辐射---大气增温 3. 大气逆辐射---大气保温
二、 热力环流
(3)仅考虑热力因素,在图中画出海陆间的热力环流。 (4)此时,北半球为 夏 季(节),判断理由是
陆地为低压,仅考虑热力因素,低压是因为大气受 热膨胀上升而产生的,所以陆地气温高于海洋,为 夏季。
下图是“某地高空等高面 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读 后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点①至点⑤,气压最高 ④ 的是 ,气压最低 的是 。 ⑤
大气 上界
读“大气的保温作用示意图”,完成下列 问题。 (1)右图中A表示 太阳 辐射,B表示 地面
辐射,C表示 大气逆 辐射
(2)由图可知,大气对地面之所以 具有保温作用,就是因为大气吸 收 长波辐射使大气增温,同时又 以 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归还给 地面的缘故。 (3)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相对而言,辐射波长较长的是 地面辐射 。
1、形成;
2、原理应用与探索
课后实验:
1、准备两支温度计(初始温度相同), 其中一支放在透明的塑料袋或玻璃瓶中。 2、将两支温度计同时放在阳光充足的地 方,5分钟后记录两支温度计的读数。
3、重复实验两次。
A
B C
C
地;
1、对空气有污染的工厂应建设在A、B、C中的 2、要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最好在
B
地进行植树造林。
下图为“北半球某地区上空等压面状况 图”,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个等压面中数值较 大的是 b ,理由 是 近地面空气密度大。 (2)在近地面,陆地与海洋比较 ,气压较高的是 海洋 。
地面辐射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大气逆辐射
“大气还大地” “太阳暖大地” “大地暖大气”
C
A
D
B
地月探索:
为什么月球表面昼夜温度变化比地球表面剧烈得多? 夜间,地面辐 射绝大部分热 白天,大气削弱了到 量又被大气逆 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白天,由于没有大气对太 辐射还给地面, 夜间由于没有大气的保温 气温不会太高 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月面 使气温不致降 效应,月球表面辐射强烈, 温度升得很高,气温很高 得过低 月面温度骤降,气温很低 月球 地球
(4)在寒冷的冬天,农民往往在麦田边燃烧大量 的湿草来防御寒潮,试用所学知识解释其原理。
产生浓烟——增强大气逆辐射——减慢降温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两天的气温日变化曲线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条曲线中,表示 阴天时气温变化的是 B 。
(2)白天阴天,气温比晴天时较 低 这是于 。 大气对太阳辐 ,
射的削弱作用
(3)夜晚阴天,气温比晴天时较 , 有云的夜晚,大气逆辐射更强, 高 这是由于 。
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
(4)霜冻多出现在晴天夜里是因为 晴天夜间大气逆辐射弱,地面降温幅度大
地理、物理一家亲:
700hPa 高 空 800hPa
900hPa
近地面
1000hPa
B
A
A、B、C三地受热均匀
C
二、热力环流
在你的记忆中,炎炎夏日 里,是晴天热呢还是阴天更热?
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气温
不会太高
(>300℃)
为何月球的昼夜温差 如此之大,而地球的 昼夜温差较小?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学习目标
(一)课标要求: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二) 知识与技能: (1)运用图示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2)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并能解释自然界中的热力 环流。
低气压 高 空 高气压 低气压
近地面 高气压 低气压 高气压
B 冷却
A 受热
C 冷却
体验生活:
海陆之间的热力环流
高压
低压
低压 陆 地 增温快
降温慢 降温快 海 陆 洋 地 陆地热容量较小(热得快,冷得也快
——城郊间的热力环流
郊区
市区
郊区
生活地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 大气的受热过程; 2. 热力环流中大气的运动过程; 难点:1. 大气的保温作用; 2.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过程;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过 程 (1)地面增温……吸收太阳辐射 (2)大气增温……吸收地面长波辐射 (3)大气保温……大气逆辐射
太阳
大气反射 大气上界 大气吸收
(3)用带有方向的箭头画出热力环流。
课堂小结-知识要点:
1. 太阳辐射---地面增温 一、大气的的受热过程 2. 地面辐射---大气增温 3. 大气逆辐射---大气保温
二、 热力环流
(3)仅考虑热力因素,在图中画出海陆间的热力环流。 (4)此时,北半球为 夏 季(节),判断理由是
陆地为低压,仅考虑热力因素,低压是因为大气受 热膨胀上升而产生的,所以陆地气温高于海洋,为 夏季。
下图是“某地高空等高面 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读 后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点①至点⑤,气压最高 ④ 的是 ,气压最低 的是 。 ⑤
大气 上界
读“大气的保温作用示意图”,完成下列 问题。 (1)右图中A表示 太阳 辐射,B表示 地面
辐射,C表示 大气逆 辐射
(2)由图可知,大气对地面之所以 具有保温作用,就是因为大气吸 收 长波辐射使大气增温,同时又 以 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归还给 地面的缘故。 (3)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相对而言,辐射波长较长的是 地面辐射 。
1、形成;
2、原理应用与探索
课后实验:
1、准备两支温度计(初始温度相同), 其中一支放在透明的塑料袋或玻璃瓶中。 2、将两支温度计同时放在阳光充足的地 方,5分钟后记录两支温度计的读数。
3、重复实验两次。
A
B C
C
地;
1、对空气有污染的工厂应建设在A、B、C中的 2、要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最好在
B
地进行植树造林。
下图为“北半球某地区上空等压面状况 图”,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个等压面中数值较 大的是 b ,理由 是 近地面空气密度大。 (2)在近地面,陆地与海洋比较 ,气压较高的是 海洋 。
地面辐射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大气逆辐射
“大气还大地” “太阳暖大地” “大地暖大气”
C
A
D
B
地月探索:
为什么月球表面昼夜温度变化比地球表面剧烈得多? 夜间,地面辐 射绝大部分热 白天,大气削弱了到 量又被大气逆 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白天,由于没有大气对太 辐射还给地面, 夜间由于没有大气的保温 气温不会太高 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月面 使气温不致降 效应,月球表面辐射强烈, 温度升得很高,气温很高 得过低 月面温度骤降,气温很低 月球 地球
(4)在寒冷的冬天,农民往往在麦田边燃烧大量 的湿草来防御寒潮,试用所学知识解释其原理。
产生浓烟——增强大气逆辐射——减慢降温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两天的气温日变化曲线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条曲线中,表示 阴天时气温变化的是 B 。
(2)白天阴天,气温比晴天时较 低 这是于 。 大气对太阳辐 ,
射的削弱作用
(3)夜晚阴天,气温比晴天时较 , 有云的夜晚,大气逆辐射更强, 高 这是由于 。
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
(4)霜冻多出现在晴天夜里是因为 晴天夜间大气逆辐射弱,地面降温幅度大
地理、物理一家亲:
700hPa 高 空 800hPa
900hPa
近地面
1000hPa
B
A
A、B、C三地受热均匀
C
二、热力环流
在你的记忆中,炎炎夏日 里,是晴天热呢还是阴天更热?
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气温
不会太高
(>300℃)
为何月球的昼夜温差 如此之大,而地球的 昼夜温差较小?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学习目标
(一)课标要求: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二) 知识与技能: (1)运用图示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2)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并能解释自然界中的热力 环流。
低气压 高 空 高气压 低气压
近地面 高气压 低气压 高气压
B 冷却
A 受热
C 冷却
体验生活:
海陆之间的热力环流
高压
低压
低压 陆 地 增温快
降温慢 降温快 海 陆 洋 地 陆地热容量较小(热得快,冷得也快
——城郊间的热力环流
郊区
市区
郊区
生活地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 大气的受热过程; 2. 热力环流中大气的运动过程; 难点:1. 大气的保温作用; 2.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过程;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过 程 (1)地面增温……吸收太阳辐射 (2)大气增温……吸收地面长波辐射 (3)大气保温……大气逆辐射
太阳
大气反射 大气上界 大气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