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聚光光伏光热(CPV/T)系统研究
聚光光伏CPV模块市场分析报告

聚光光伏CPV模块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聚光光伏(CPV)模块是一种利用光学镜片将太阳光聚焦到高效率光伏电池上的光伏发电技术。
相比于传统平板光伏技术,CPV模块具有更高的光电转换效率和更小的占地面积,可以在光照条件较为理想的地区获得更高的发电量。
随着太阳能产业的快速发展,CPV技术逐渐成为了市场上的热门选择。
本报告旨在对聚光光伏CPV模块市场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包括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内容,旨在为行业从业者和投资者提供准确的行业情报和发展趋势,以帮助他们做出明智的决策。
通过本报告的分析,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聚光光伏CPV模块市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为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文章结构部分主要对本篇文章的结构进行简要介绍,包括各个章节的内容概要和组织架构。
本篇文章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目的和总结四个小节,其中概述部分介绍了聚光光伏CPV模块市场分析报告的背景和重要性,文章结构部分即当前所在的部分,介绍了整篇文章的结构安排,目的部分说明了本篇文章的写作目的,总结部分对整个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概括。
正文部分主要包括聚光光伏CPV模块概述、市场规模分析和市场趋势预测三个小节,通过对聚光光伏CPV模块的概述、市场规模的分析和市场趋势的预测,对CPV模块市场进行详尽的分析。
结论部分包括总结主要观点、对市场发展的展望和建议与展望三个小节,对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并对市场发展进行展望和提出建议。
1.3 目的文章的目的是对聚光光伏CPV模块市场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全面了解其市场规模、市场趋势以及发展前景,为投资者、生产厂家和政府部门提供客观的市场情报和决策支持。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聚光光伏CPV模块在新能源市场的地位和前景,为行业参与者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同时为企业发展和政策制定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浅谈PV/T集热器综合利用的新进展

浅谈PV/T集热器综合利用的新进展光伏光热一体化技术是为了使电池效率保持在比较高的水平,可以在电池背面敷设流体通道,利用通道内的载热流体(空气或水)带走电池里的热量以降低光伏电池的温度。
用层压或胶粘技术将光伏电池(或组件)与集热器组合在一起,就成为了光伏/光热(PV/T)集热器。
可以更大程度地提升太阳能的利用率,降低使用成本,具有重要的市场价值和探究价值。
标签:光伏光热一体化;集热器;效率前言随着节能减排问题的日益紧迫,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太阳能既是一次能源,又是可再生的能源,在利用与开发中不会给环境造成污染。
它资源丰富,无论陆地、海洋、草地或沙漠都可以应用安装,具有常规能源不可比拟的优势。
到二十一世纪末,太阳能将取代其他能源,跃居使用量第一。
可以看出二十一世纪是可再生能源的世纪、太阳能的世纪。
然而在太阳能光伏利用方面仍存在两个急需解决的困扰:光伏发电成本比较高以及光电转化效率比较低。
当太阳光照到光伏电池上时,只有能量大于其半导体材料的禁带宽度的部分光子能量能够转化为电能。
其他能量不仅不会转化为电能输出,还会是光伏电池升温进而造成光电转换效率下降。
这部分热能将导致太阳电池温度升高,会比周围的环境温度高38℃左右,随着光伏电池温度的升高会带来以下几种不利因素:光伏电池的吸收能带降低,电池所产生的短路电流增加;光伏电池的逆向饱和电流增加,开路电压下降;光伏电池效率降低,当温度上升1℃将导致输出功率减少0.4%~0.5%。
因此一种比较新的概念就应运而生PV/T即光伏光热一体化。
为了使电池效率保持在比较高的水平,可以在电池背面敷设流体通道,利用通道内的载热流体(空气或水)带走电池里的热量以降低光伏电池的温度。
用层压或胶粘技术将光伏电池(或组件)与集热器组合在一起,就成为了光伏/光热(PV/T)集热器。
PV/T集热器一般由冷却介质、光伏电池组件、盖板、保温层等组成。
根据集热器的冷却流体不同,又可分为水冷却型PV/T集热器和空气冷却型PV/T 集熱器。
双轴跟踪和单轴南北向跟踪CPVT 系统的热电性能研究

a. 双轴跟踪b. 单轴南北向跟踪图1 采用2种跟踪方式的CPV/T系统实验平台实物图Fig. 1 Photo of CPV/T system experimental platform withtwo tracking modes不同跟踪方式的实现,需要光学传感器和电机协调运作。
双轴跟踪方式采用四象限传感器进行信号探测,通过2台电机在东西向和南北向个方向进行跟踪;单轴南北向跟踪方式采用二象限传感器进行信号探测,只需要通过1台电机在南北向进行跟踪。
由于传统的CPC高度过高,制造难成本均偏高,因此在本CPV/T系统中,采用西EMR 型CPC EMR 型CPC多晶硅太阳电池多晶硅PV/T 组件铝合金方管通道光伏玻璃水流方向保温层EV AEV AEV A TPT φ1φtφth,tP e,tφ2φ3图2 CPV/T 系统的结构和能量传输示意图Fig. 2 Schematic diagram of CPV/T system structure andenergy transmission2 CPV/T 系统的热、电性能理论模型2.1 双轴跟踪C P V /T 系统的能量传输方程及其数学模型如图2所示,太阳能能量在CPV/T 系统的传输环节包括聚光环节、光伏发电环节及光热利用环节。
聚光环节的主要设备为EMR 型CPC ;光伏发电环节的主要设备为多晶硅太阳电池;光热利用环节的主要设备为冷却工质流经的铝合金方管通道。
能量在这些环节的传输与转换过程中,共涉及到7个能量参数,分别为φt 、φ1、入射光入射平面法线入射平面跟踪轴θ图3 单轴南北向跟踪方式时的入射角示意图Fig. 3 Schematic diagram of incident angle in north-southsingle-axis tracking mode其中,δ可表示为:=0.006198+0.07025sin t+0.000907sin t+0.00148sin3 0.399912cos t – 0.006758cos2t – 0.002697cos3(22)令t=2π(N–1)/365,其中N为一年中某一天的顺序数。
HCPVT高聚光太阳能光伏发电及光热系统技术简介.

HCPVT高聚光太阳能光伏发电及光热系统技术预可研报告背景资料:随着全球化石能源的日渐枯竭和人类环保意识的逐步增强,以光伏为核心的太阳能发电事业近年来有了快速发展。
但光伏电力比传统火电价格高达4-6倍以上,完全市场化运营特别是为普通老百姓所接受还有一定困难。
根据最近刚刚结束的京都议定书修改,未来高耗能产品输出将受到严格限制。
生产过程须高耗能的单、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将面临严苛挑战。
而具环保低耗能且发电转换效率更高的砷化鎵太阳能电池,估计将逐渐取代晶硅太阳能电池市场。
目前市场上量产的单晶与多晶硅的太阳电池平均效率约在15%上下,为了提炼晶硅原料,需要花费极高的能源,所以严格地说,现今的晶硅太阳电池,也是某种型式的浪费能源。
而砷化鎵太阳能电池,由于原料取得不需使用太多能源,而且光电转换效率高达38%以上,比传统晶硅原料高出许多,符合修改后的京都议定书规范,估计未来将成市场主流。
最近美国道康宁公司与德国瓦克公司拟在江苏省张家港地区申请大片良田建立有机硅厂。
这一项目如果上马,将耗费我大量宝贵的金属硅资源,其产品市场却主要在国外。
这一项目对于我资源的就地开采、加工,也将造成四川、山西等其他生产基地电力等资源的巨大消耗,同时还会大量砍伐树木、排放超标的温室气体、造成严重的生态污染。
据有关专家粗略计算,仅为上述张家港地区拟建的有机硅厂提供一年10万吨的硅,就需要纯净木炭数万吨,折合成木材就远不止几万吨了。
此外,每炼1吨硅仅电炉的电耗就是1.4万度,生产过程还将释放大量二氧化碳,存在着大量的粉尘污染,尤其对半径10公里以内生活的人群来说,其健康会受到影响,严重的会造成矽肺病。
数年前,在我国对高耗能产业和温室气体排放问题还不太注意的时候,美国道康宁公司就投资在大连建立硅块的采购、分拣和加工中心,将他们生产的有机硅和单晶硅所需要的硅产业逐渐转移到中国。
今年2月《京都议定书》已正式生效。
从长远看,我国减排二氧化碳的压力是巨大的,应及早防止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型企业的引进,以及高耗能低产值产品的出口。
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系统的实验研究

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系统的实验研究发布时间:2022-08-17T03:37:47.277Z 来源:《福光技术》2022年17期作者:施成攀[导读] 能源危机的爆发促使世界各国着力研发其他新型可再生能源,因此太阳能逐渐走入大众视野,利用太阳能发电已经成为当前的一种新型发电方式,而太阳能光伏发电建筑一体化的应用大大缓解了城市用电危机,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本文主要对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进行简要介绍,并探析了光伏建筑一体化的要点以及实际应用。
施成攀合肥恒钧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230088摘要:能源危机的爆发促使世界各国着力研发其他新型可再生能源,因此太阳能逐渐走入大众视野,利用太阳能发电已经成为当前的一种新型发电方式,而太阳能光伏发电建筑一体化的应用大大缓解了城市用电危机,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本文主要对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进行简要介绍,并探析了光伏建筑一体化的要点以及实际应用。
关键词: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系统实验引言伴随着当今将各种能源利用方式整合利用的趋势,光伏光热(PV/T)新技术得以应运而生,通过这一技术,太阳能可以在同一装置内同时转化为电能和热能。
在PV/T设备中,光伏板不仅要作为产生电能的装置,而且还充当集热器的作用,进而使得PV/T设备可以同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和热能。
光伏电池将一部分的太阳能辐射转化为电能,而另外未转化的辐射使得电池内部产生了大量的废热,使得光伏电池温度升高的同时光电效率随之下降。
光伏光热技术正好可以将电池内产生的废热导出加以利用,在冷却光伏电池保证其光电转换效率保持在理想状态下的同时,光伏光热设备提供了一种更全面、效率更高的方式来利用太阳能。
由此看来,发展PV/T热电联产是一种可以同时满足用电与用热需求的较为合理之方法。
1实验系统原理(1)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PV/T)实验应用系统,PV/T系统不但能发电,而且提供生活热水。
其工作原理如下:集热循环水泵提供动力,将水箱内的冷水送入高温的PV/T组件的背板,通过背板盘管带走余热,然后返回到水箱,一直循环加热,获得所需热水。
科技成果——聚光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装置

科技成果——聚光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装置成果简介聚光型太阳能光伏光热系统采用聚光技术,既可以解决太阳辐射能由于能流密度低导致光伏发电系统产电量不高的问题,还可以减少太阳能电池的使用量从而降低发电成本,同时通过在光伏组件背侧布置冷却流道来解决组件温度上升的问题,且回收的热量还可以二次利用,因此该系统在太阳能利用领域引起了不小的关注。
但是传统聚光型太阳能光伏光热系统的热采集器主要从光伏组件背面获取热量,所以热采集器的温度受限于光伏组件的温度。
这是因为为了维持光伏组件的高效运行,太阳能电池的工作温度不能太高,进而其背面冷却流道中换热工质的出口温度也就不会太高,获得的热能品位相应很低。
因此为了获得较高光伏转换效率的同时获得高品位的热能以提高太阳能的综合利用效率,把新的技术和方法应用于聚光型太阳能光伏光热系统以解决光伏单元和光热单元的热耦合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其中,太阳能光谱分频技术在解决传统聚光型太阳能光伏光热系统热耦合问题上被寄予厚望。
技术特点(1)装置采用固、液耦合分频器实现太阳辐射宽光谱分频,降低聚光电池组件温度的同时输出更高品位的热能;(2)装置采用的固、液耦合分频器均属于体积吸收式太阳能分频器,这种体积吸收式复合太阳能分频器不仅可以高性价比地实现太阳辐射宽光谱分频,而且热能的转换和储存均在滤光液内进行,避免了二次换热引起的效率损失,提高了热效率;(3)装置采用的固体分频器设置在流有分频液的高透光玻璃内管中部可使固体分频器吸收短波辐射后进一步把热量传递给周围的分频液,提供更高品位的热能;(4)装置采用微聚光器可以提供高的太阳辐射能流密度,不仅使输出的电能增加,而且输出的热能温度预计可高达120℃,所以聚光型光伏光热系统的光电、光热转换效率均会提高,系统成本会进一步降低。
所处阶段已有相关专利授权适用范围适用于生产或者生活中的闲置屋顶安装,同时提供所需的电能和高品位热能;也可以和海水蒸馏、吸附式制冷、朗肯循环发电、温室大棚等结合,为它们同时提供电能和高品位热能,有较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太阳能聚光光伏发电光热

太阳能聚光光伏发电光热太阳能聚光光伏发电光热作者:pzh6886注:本文仅是研究报告,不代表推荐立即买入。
国金证券研究所张帅聚光光伏(CPV)是指将汇聚后的太阳光通过高转化效率的光伏电池直接转换为电能的技术,CPV是聚光太阳能发电技术中最典型的代表。
使用晶硅电池和薄膜电池进行光电转换,分别是第一、第二代太阳能利用技术,均已得到了广泛应用。
利用光学元件将太阳光汇聚后再进行利用发电的聚光太阳能技术,被认为是太阳能发电未来发展趋势的第三代技术。
优势与短板我们对CPV的发展前景持谨慎乐观的态度,主要基于如下三点原因:第一,极高的规模化潜力:CPV技术因其光电转化效率高等特点,是在可预见的未来时间里能用于建造大型支撑电源的最理想的太阳能发电技术。
第二,成本下降空间巨大:与晶硅和薄膜太阳能发电技术相比,CPV目前3~4美元/Wp的建设成本并无优势,但作为一项新兴技术,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电池效率的提高、聚光模块的改进等,成本有巨大的下降空间。
第三,技术和规模化进度存在不确定性:作为一项正在由实验室走向工程化的新技术,CPV的技术路线尚未定型,产业链也未形成。
对于相关企业,我们需要关注其技术或成本取得优势地位。
未来重要洁净电源与晶硅和薄膜型平板式太阳能发电系统相比,CPV因其高转换效率和小得多的半导体材料用量,是最具有发展成为大型支撑电源潜力的太阳能发电方式。
通过简单复制的规模化部署,单一CPV 电厂可以轻易达到MW级规模,未来这一数字甚至有望达到100MW。
占地面积小:在同等发电量的情况下,CPV电厂的土地占用面积比平板式太阳能要小得多。
CPV系统由支柱承载其主要结构体,占地面积极小,且由于系统在地面产生的阴影面积是移动的,所以对电厂所在地的生态影响也较小,面板下方的土地仍然可以用于畜牧等用途。
耗水量极低:通常具有高太阳辐射的地区都比较缺水,CPV系统的整个发电过程中完全不需要水,仅需少量水用于清洁光伏组件的玻璃外壳。
聚光光伏(CPV)

聚光光伏聚光光伏(CPV)是指将汇聚后的太阳光通过高转化效率的光伏电池直接转换为电能的技术,CPV是聚光太阳能发电技术中最典型的代表。
使用晶硅电池和薄膜电池进行光电转换,分别是第一、第二代太阳能利用技术,均已得到了广泛应用。
利用光学元件将太阳光汇聚后再进行利用发电的聚光太阳能技术,被认为是太阳能发电未来发展趋势的第三代技术。
使用晶硅电池和薄膜电池进行光电转换,分别是第一、第二代太阳能利用技术,均已得到了广泛应用。
利用光学元件将太阳光汇聚后再进行利用发电的聚光太阳能技术,被认为是太阳能发电未来发展趋势的第三代技术。
技术展望有别与传统硅晶型以及薄膜型,聚光型太阳光电(HCPV)的技术最显着的优点在于它的高光电转换效率。
这种太阳电池芯片在聚焦太阳光500倍左右时它的光电转换效能介于36-40%之间,光电模组的效能在22-28%之间。
整个系统的效能在18-20%之间。
以年度发电量而言,在相同的条件下,系统(结合双轴追日技术)约是传统硅晶型的1.2-1.4倍左右,此点是HCPV技术的竞争优势。
HCPV技术最适合应用于大型电厂,特别是在阳光日照充足、干燥、低湿度的地区。
目前HCPV 的核心技术-三结化合物电池和高倍聚光技术的开发和制造已经突破了国外企业的封锁,目前在国内实现大规模量产的企业有国内上市企业三安光电旗下的日芯光伏,他们已经能够实现1000倍聚光和40%以上的光电转换效率。
日芯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参与了我国《聚光型光伏模块和模组设计鉴定和定型》认证技术规范制定工作,为通过本次认证,日芯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经过了申请、送样、型式试验、工厂检查、合格评定、发证等认证环节,也为我国今后聚光光伏组件的质量认证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系统效率比较能量转化效率薄膜型太阳能 7%~9%晶硅型太阳能 14%~17%第一代核能电厂 30%火力发电 36.8%聚光光伏(CPV) 27%~30%聚光光热 (CSP) 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