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实习指导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实习任务书

实习任务书一、实习目的通过在工厂中的实践操作,使我们学生熟悉加工中心的操作方法以及加工工艺。
通过师傅工人的指导讲解,使我们了解机床的基本操作常识,掌握加工方法和技能。
二、实习内容及步骤(一)、实习内容1、深入了解立式加工中心常用刀具的名称、型号、及作用。
2、学习和了解初步的金属的切削加工工艺。
3、了解和基本掌握立式加工中心的装夹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4、学习认识立式加工中心的操作面板,掌握基本的面板操作方法。
5、加深自己的识图能力,在实践中提升机械制图水平。
6、了解和使用常用的工具,学会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实习步骤第一周:了解立式加工中心的适用范围,使用范畴以及基本性能。
第二周:学习和掌握立式加工中心操作面板的操作方法。
第三周:学习和了解常用刀具的名称型号,以及适用范围。
第四周:学习立式加工中心的装夹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第五周:学习基本的金属切削工艺,独立进行零件加工操作。
第六周:学习和了解基本的数控机床的程序编辑。
第七周:提升和加深机械制图水平,大力提高识图能力。
三、其他要求(一)、职业规范1、遵守规章制度;2、维护生产秩序,服从生产指挥;3、爱护生产设备,钻研技术,坚持安全生产;4、关心集体,关心同志,尊师爱徒,团结友爱;5、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用户第一;6、讲求工作实效,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7、顾全大局,勇但重担;(二)、安全要求1、严格遵守实习单位中各项规定,服从指挥,遵守实习单位各项安全制度。
2、上街时必须严格遵守交通法规,以免发生意外。
3、下班后必须按规定时间回到住所,不擅自离开单位。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生产实习指导书V4.1

生产实习指导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适用)一、实习目的和任务生产实习是本专业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性环节,安排在学生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主要课程的基础上进行。
其目的是为了充实学生的实践知识,扩大知识面,理论联系实际,巩固所学的理论,并要求获得与本专业有关的生产技术系统知识和管理知识。
二、实习要求1.对机械制造工厂生产的全过程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2.通过对一些典型零件(以中等复杂程度为主)比较全面和深入地了解其从毛坯到成品的各种冷热加工(重点在机械加工)的工艺方法、常用设备和各种工艺装备,以及检验方法和检验器具等。
3.对机械制造工艺进行具体分析,了解各项工艺原则(包括加工方法、基准选择、工夹量具的采用原则等)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情况。
4.通过实习,了解各种生产类型的制造工艺特点。
5.了解产品的装配和试验。
6.对机械制造厂的生产组织和企业管理情况有初步的了解;对工艺技术人员在生产中的作用、任务和职责有感性的认识。
三、生产实习地点1.上海机床厂有限公司2.上海工具厂有限公司3.上海职业技能培训中心4.上海大众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备选)5.上海欧姆龙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备选)6.上海柴油机厂股份有公司(备选)7.上海汽车齿轮厂(备选)四、生产实习的方式和方法1.生产实习方式1) 学生以自学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勇于思考与探索的精神,按工艺过程的各工序,深入到各工作地,观察、思考、发现和钻研问题;2) 学生虚心诚恳地向工人师傅和现场工程师请教。
除此之外,在实习过程中,实习指导教师适时适当地对学生进行辅导,并听取工厂有关方面的专题报告。
2.生产实习方法学生主要根据实习指导书的要求,在指定车间现场仔细观察,虚心请教,绘制草图并认真作好记录,完成规定的实习内容。
五、生产实习纪律和注意事项为了保证生产实习的安全、顺利及取得优异成绩,要求学生严格遵守以下各项纪律和注意事项:1.实习时间为上午8:00~下午3:00,不要迟到、早退,中午按规定时间用餐;2.实习期间进行考勤,不能无故缺席,事假、病假等均按学校制度办理;3.必须遵守实习工厂的规章制度,爱护工厂环境,尊重工厂领导、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虚心接受指导;4.在实习期间,要时刻牢记安全第一,进车间不准穿凉鞋、拖鞋、背心、短裤,女同学不准穿高跟鞋和裙子,必须戴好帽子,在车间行走时要注意头上脚下,要站在设备的安全区以防设备和切屑的伤害;5.在实习中未经许可不准乱动设备、工装及零部件,注意不要妨碍工人师傅的正常操作,特别要严禁在车间里、工作地打闹。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指导书(精选五篇)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指导书(精选五篇)第一篇: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指导书毕业论文(设计)指导书2011年5月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书一、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是在学生已完成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训学习后,通过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具体课题,强化综合应用本专业所学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调查研究、收集处理信息和查阅文献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就业上岗的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
二、毕业论文课题的选择1、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的选择应与机制专业方向及专业岗位群需求紧密结合,学生可结合企业生产、管理、服务实际情况及自己的兴趣爱好,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及毕业设计(论文)。
2、在掌握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做好实际调查研究。
3、学生根据已掌握的资料,针对已选择课题进行分析、论证,提出独立见解,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附:毕业设计(论文)部分参考选题方向:(1~10为机械制造方面题目;11~24为数控技术方面选题;25为工厂供电方面选题)1.柴油机连杆加工工艺设计2.机械制造工艺方案3.双联齿轮加工工艺设计4.法兰盘工艺设计5.三通管塑料模具设计6.绿色制造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7.吊耳的加工工艺设计8.滑动轴承工艺分析设计9.拨叉的工艺设计10.机械复杂零部件三维建模11.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设计12.CAD/CAM一体化设计13.简易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设计14.数控新设备(或新技术)原理分析(或介绍)15.数控机床参数设置与日常维护技术论述16.数控机床典型故障分析与维修17.数控机床的加工与操作方法18.数控机床手工编程方法探讨19.数控生产现场管理方法探讨20.特种加工技术应用21.数控产品质量分析与控制;22.零件数控加工工艺分析及工艺装备设计23.CAD-CAM 设计直齿圆锥齿轮24.数控车典型轴类零件工艺设计及NC程序编制25.某机械厂降压变电所的电气设计三、毕业设计(论文)文档内容要求1、毕业设计(论文)格式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必须按照学院统一规定的格式进行。
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作业指导书

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作业指导书第1章机械设计基础 (4)1.1 设计原理 (4)1.1.1 功能需求分析 (4)1.1.2 结构设计 (4)1.1.3 材料选择 (4)1.1.4 力学分析 (4)1.1.5 精度设计 (4)1.2 设计规范与标准 (4)1.2.1 国家和行业标准 (4)1.2.2 企业内部标准 (5)1.2.3 相关法律法规 (5)1.3 设计方法 (5)1.3.1 系统设计 (5)1.3.2 创新设计 (5)1.3.3 优化设计 (5)1.3.4 可靠性设计 (5)1.3.5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5)第2章制造工艺与装备 (5)2.1 机械加工工艺 (5)2.1.1 加工方法选择 (5)2.1.2 工艺参数确定 (5)2.1.3 工艺流程设计 (6)2.1.4 工装夹具设计 (6)2.2 装备选型与布局 (6)2.2.1 装备选型 (6)2.2.2 设备布局 (6)2.2.3 设备自动化程度 (6)2.3 柔性制造系统 (6)2.3.1 系统构成 (6)2.3.2 系统特点 (6)2.3.3 系统应用 (6)2.3.4 管理与维护 (6)第3章自动化设备设计 (7)3.1 自动化设备概述 (7)3.1.1 自动化设备的定义与分类 (7)3.1.2 自动化设备的发展趋势 (7)3.2 常用自动化设备设计方法 (7)3.2.1 需求分析 (7)3.2.2 总体设计 (7)3.2.3 详细设计 (7)3.2.4 设计验证 (7)3.3.1 控制系统概述 (7)3.3.2 控制系统设计方法 (8)3.3.3 控制系统设计注意事项 (8)第4章传感器与执行器 (8)4.1 传感器选型与应用 (8)4.1.1 传感器概述 (8)4.1.2 传感器选型原则 (8)4.1.3 传感器应用实例 (9)4.2 执行器原理与设计 (9)4.2.1 执行器概述 (9)4.2.2 执行器原理 (9)4.2.3 执行器设计要点 (9)4.3 传感器与执行器的接口技术 (9)4.3.1 接口技术概述 (9)4.3.2 接口类型 (10)4.3.3 接口设计要点 (10)第5章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10)5.1 电气控制原理 (10)5.1.1 控制系统概述 (10)5.1.2 控制原理及分类 (10)5.1.3 控制元件及其功能 (10)5.2 控制器选型与配置 (10)5.2.1 控制器类型及特点 (11)5.2.2 控制器选型原则 (11)5.2.3 控制器配置 (11)5.3 电气控制系统的抗干扰设计 (11)5.3.1 抗干扰设计概述 (11)5.3.2 抗干扰措施 (11)5.3.3 抗干扰设计实施 (11)第6章 PLC编程与应用 (11)6.1 PLC基础知识 (11)6.1.1 PLC的定义与组成 (12)6.1.2 PLC的工作原理 (12)6.1.3 PLC的分类与选型 (12)6.2 PLC编程语言与技巧 (12)6.2.1 PLC编程语言 (12)6.2.2 PLC编程技巧 (12)6.3 PLC在自动化设备中的应用实例 (12)6.3.1 自动送料装置 (12)6.3.2 自动装配线 (12)6.3.3 恒压供水系统 (12)6.3.4 电梯控制系统 (12)6.3.5 环保设备 (13)第7章技术应用 (13)7.1 概述 (13)7.1.1 定义与分类 (13)7.1.2 发展历程与趋势 (13)7.2 工业设计与选型 (13)7.2.1 设计原则 (13)7.2.2 选型依据 (13)7.3 编程与控制 (13)7.3.1 编程方法 (13)7.3.2 控制技术 (13)7.3.3 编程与控制策略 (14)第8章机器视觉与检测技术 (14)8.1 机器视觉系统设计 (14)8.1.1 机器视觉概述 (14)8.1.2 机器视觉系统组成 (14)8.1.3 机器视觉系统设计流程 (14)8.2 图像处理与分析方法 (14)8.2.1 图像预处理 (14)8.2.2 特征提取与匹配 (14)8.2.3 模式识别与分类 (14)8.3 检测技术及其在自动化中的应用 (14)8.3.1 检测技术概述 (15)8.3.2 传感器检测技术 (15)8.3.3 在线检测技术 (15)8.3.4 检测数据处理与分析 (15)第9章设备调试与故障诊断 (15)9.1 设备调试方法与步骤 (15)9.1.1 设备调试概述 (15)9.1.2 设备调试方法 (15)9.1.3 设备调试步骤 (15)9.2 常用故障诊断技术 (16)9.2.1 故障诊断概述 (16)9.2.2 常用故障诊断技术 (16)9.3 故障诊断与维修案例分析 (16)9.3.1 案例一:某数控机床主轴故障诊断 (16)9.3.2 案例二:某生产线故障诊断 (16)9.3.3 案例三:某注塑机液压系统故障诊断 (16)第10章自动化项目实施与管理 (17)10.1 项目管理与执行 (17)10.1.1 项目启动 (17)10.1.2 项目规划 (17)10.1.3 项目执行 (17)10.1.4 项目监控与调整 (17)10.2 自动化系统评估与优化 (17)10.2.1 系统评估 (17)10.2.2 优化方案制定 (17)10.2.3 优化实施 (17)10.2.4 优化效果评估 (18)10.3 自动化项目的风险与质量控制 (18)10.3.1 风险识别与评估 (18)10.3.2 风险应对措施 (18)10.3.3 质量控制 (18)10.3.4 质量改进 (18)第1章机械设计基础1.1 设计原理机械设计是基于机械工程学、材料科学、力学、电子学等多学科知识,通过创新思维和科学方法,实现特定功能的机械系统或产品的过程。
机械设计与制造自动化作业指导书

机械设计与制造自动化作业指导书第1章绪论 (3)1.1 机械设计与制造自动化概述 (3)1.2 作业指导书的目的与意义 (4)第2章机械设计基础 (4)2.1 机械设计原理 (4)2.1.1 设计概述 (4)2.1.2 设计原则 (4)2.1.3 设计内容 (5)2.2 设计方法与流程 (5)2.2.1 设计方法 (5)2.2.2 设计流程 (5)2.3 设计规范与标准 (5)2.3.1 设计规范 (5)2.3.2 设计标准 (5)第3章制造工艺与自动化 (6)3.1 制造工艺概述 (6)3.2 自动化制造技术 (6)3.3 柔性制造系统 (6)第4章材料选择与力学功能 (7)4.1 常用工程材料 (7)4.1.1 金属材料 (7)4.1.2 非金属材料 (7)4.2 材料力学功能 (7)4.2.1 弹性功能 (8)4.2.2 塑性功能 (8)4.2.3 疲劳功能 (8)4.2.4 冲击功能 (8)4.2.5 蠕变功能 (8)4.3 材料选择原则与应用 (8)4.3.1 满足使用功能要求 (8)4.3.2 经济性原则 (8)4.3.3 可加工性原则 (8)4.3.4 可靠性原则 (8)第5章机械传动设计 (8)5.1 传动系统概述 (9)5.1.1 传动系统的功能与分类 (9)5.1.2 传动系统的设计原则 (9)5.2 常用传动机构设计 (9)5.2.1 齿轮传动设计 (9)5.2.2 带传动设计 (9)5.2.3 链传动设计 (9)5.2.4 蜗杆传动设计 (9)5.3 传动装置的强度计算与校核 (10)5.3.1 强度计算 (10)5.3.2 校核 (10)第6章轴承与轴的设计 (10)6.1 轴承的类型与选择 (10)6.1.1 轴承分类 (10)6.1.2 轴承选择 (10)6.2 轴的设计与计算 (11)6.2.1 轴的设计 (11)6.2.2 轴的计算 (11)6.3 轴承与轴的配合设计 (11)6.3.1 轴承与轴的配合类型 (11)6.3.2 轴承与轴的配合尺寸计算 (11)6.3.3 轴承与轴的配合质量检测 (11)第7章联接件设计 (12)7.1 螺纹联接设计 (12)7.1.1 螺纹联接概述 (12)7.1.2 螺纹联接设计要求 (12)7.1.3 螺纹联接设计步骤 (12)7.2 键联接与花键联接设计 (12)7.2.1 键联接概述 (12)7.2.2 键联接设计要求 (12)7.2.3 花键联接设计要求 (12)7.2.4 键联接与花键联接设计步骤 (13)7.3 其他常用联接件设计 (13)7.3.1 弹簧联接件设计 (13)7.3.2 销联接件设计 (13)7.3.3 焊接联接件设计 (13)7.3.4 胶接联接件设计 (13)第8章机床设计与自动化 (13)8.1 机床概述 (14)8.1.1 机床的基本概念 (14)8.1.2 机床的分类 (14)8.1.3 机床在制造业中的应用 (14)8.2 机床主要部件设计 (14)8.2.1 床身设计 (14)8.2.2 传动系统设计 (14)8.2.3 刀具设计 (15)8.3 数控机床与自动化 (15)8.3.1 数控机床的组成 (15)8.3.2 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 (15)8.3.3 自动化技术在数控机床中的应用 (15)第9章液压与气压系统设计 (16)9.1 液压与气压系统概述 (16)9.1.1 液压系统基本原理 (16)9.1.2 气压系统基本原理 (16)9.2 液压与气压元件选型 (16)9.2.1 液压泵与气压泵选型 (16)9.2.2 液压缸与气压缸选型 (16)9.2.3 液压阀与气压阀选型 (16)9.2.4 液压与气压辅件选型 (16)9.3 液压与气压系统设计与计算 (16)9.3.1 液压系统设计与计算 (16)9.3.2 气压系统设计与计算 (16)9.3.3 液压与气压系统仿真分析 (17)9.3.4 液压与气压系统安全性与可靠性分析 (17)9.3.5 液压与气压系统节能设计 (17)第10章机械控制系统设计 (17)10.1 控制系统概述 (17)10.1.1 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17)10.1.2 控制系统的组成 (17)10.2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17)10.2.1 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元件 (17)10.2.2 电气控制电路设计原则 (17)10.2.3 电气控制电路设计步骤 (18)10.3 PLC控制系统设计 (18)10.3.1 PLC概述 (18)10.3.2 PLC程序设计方法 (18)10.3.3 PLC控制系统设计步骤 (18)10.4 传感器与执行器选型与应用 (18)10.4.1 传感器概述 (18)10.4.2 常用传感器及其选型 (18)10.4.3 执行器概述 (19)10.4.4 常用执行器及其选型 (19)第1章绪论1.1 机械设计与制造自动化概述机械设计与制造自动化作为现代制造业的核心技术之一,涉及到机械工程、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自动化技术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生产实习手册-2

目录1、生产实习大纲---------------------------------------------------------12、生产实习日记----------------------------------------------------5~203、生产实习专题报告---------------------------------------------21~244、生产线上的夹具结构简图----------------------------------------255、生产实习总结---------------------------------------------------26~286、生产实习成绩评定-------------------------------------------------29生产实习大纲Production Practices一、生产实习4周,3个学分二、目的及任务要求(一)、目的生产实习是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后的重要环节,通过实习,让学生在加工现场用已学的理论知识。
观察分析生产实际中的问题,以增长实践知识,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使自身得到充实与提高。
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1)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和切削原理的基本理论,分析若干加工零件的加工过程及所采用的工艺设备(包括机床夹具、刀具、量具),选择若干个典型零件,从保证加工质量与一定的生产率出发,分析其加工中的定位、夹紧方式、工艺路线安排以及各工序所选用的机床刀具与切削用量等。
2)通过参观有关工厂,开阔眼界,广泛了解各种专用与高效能机床(如自动、半自动机床,齿轮机床、组合机床与数控机床,以及大型压力机等)的性能和使用范围3)对机加工夹具、冷冲压模具和专用刀具、复合刀具的各种类型和结构有进一步了解,以提高结构设计的能力。
(二)、任务、要求1. 机加工部分以大批量生产的机械设备制造厂(发动机和汽车等),又以汽车制造厂的发动机分厂主要的实习场地,选用的机加工零件有发动机的机体、曲轴、连杆、凸轮轴等。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实习大纲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实习大纲一、实习的学时及安排安排学期:9 学时:2周学分:二、实习目的与任务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鲜明的政策观念、正确的设计思想、科学的调查与研究方法和敢于创新的精神;2、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能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综合分析理论计算、工程实际、试验研究、工程制图(包括计算机制图),数据处理、计算机编程和文字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使学生获得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的初步锻炼;3、培养学生能针对具体课题进行现场调查研究,学会深入现场工作,学会搜集资料和数据及高新科技信息,学会运用图表手册的能力;4、了解企业技术管理模式,了解国内外生产技术发展水平和动向。
三、实习的基本要求由于毕业设计的课题种类较多,有结合生产实际的,有科学研究的。
因而在现场实习时,要紧密地结合自己的课题任务有所侧重,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和效率。
实习以机械、家用电器模具中心和汽车制造厂的加工车间、工具车间和装配车间为主,并到有关的科室和实验室收集、查阅资料,虚心向工程技术人员及有实际经验的工人请教,并与工程人员座谈讨论,听取技术报告等。
认真完成实习大纲提出的各项内容,实习中认真观察、询问、分析、总结、作好笔记;每个实习日都要记实习日记,其内容应包括文字记录,还要有必要的简图或示意图,以及必要的数据和资料及信息;现场实习结束前,应将实习日记的内容加以整理、分析和提高,然后以专题形式写成实习报告。
四、实习方法和内容毕业实习的具体内容可分为综合性和专业性两部分。
1、综合性实习:1)、了解工厂的产品及其性能、生产规模及纲领、车间布置、经济效益及劳动条件、生产组织及经营管理等;2)、了解机械加工车间、铆焊车间、工具车间及装配车间的工艺设备及辅助设备的布局,生产工艺,加工过程和设备的特点;3)、研究1~2台典型零件工艺设备和1~2条自动化加工系统(自动线或FMS)的配置型式、总体布局、工作原理、传动方式、物流系统、控制系统、加工系统及结构等;4)、研究1~2个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及所使用的设备、工夹量具的类型和结构及使用方式,并分析加工精度和经济性;5)、了解工厂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的应用情况,如:计算机软件硬件、成组加工技术、先进的物流储运系统、控制系统、加工中心及数控机床的运用情况;6)、了解产品的试验和质量检验及其检测系统或仪器的工作原理、构成及特点。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生产实习指导书.

,, 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生产实习指导书韶关学院机电系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组 2010年 10月这份指导书是为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生产实习编写的, 目的是让学生明确生产实习的目的、要求和方法。
要求每个学生在实习之前一定认真阅读。
生产实习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教学计划规定, 生产实习安排在四年级第一学期进行, 即在完成大学本科基础课、专业技术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教学任务之后进行。
为了保证和提高生产实习的教学质量,在生产实习之前,学生已学完《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尤其是涉及金属切削原理及刀具、金属切削机床概论和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拟定及定位原理等内容的专业知识。
生产实习时间为三周。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生产实习指导书一、生产实习的目的:生产实习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接受工程训练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其目的是:1使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解已学过的技术基础理论和部分专业基础理论,并通过生产实习扩大专业知识面,为后续专业课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2通过独立观察、调查研究生产过程,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方法和能力;3了解工厂的组织结构、管理方法和产品质量保证体系;4 通过接触生产实际, 使学生虚心向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人学习, 培养劳动观念,增强对机械制造业的感性认识,开阔视野,热爱自己的专业,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生产实习的地点:生产实习的地点应选择工艺较先进、产品和零件都具有代表性的机器制造厂。
如生产批量较大的汽车厂、发动机厂、拖拉机厂和金属切削机床制造厂等。
条件允许时, 可就近参观 1~2个工厂, 弥补主要实习地点在实习内容方面的局限性,以扩大知识面,最大限度满足生产实习的要求。
三、生产实习的内容及要求:生产实习应以典型零件的生产线为主, 辅之以有关车间的一般实习。
要求对零件的加工工艺,典型的机床、夹具、刀具和产品装配工艺进行较深入地了解、分析和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3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毕业实习报告写作要求毕业实习报告是对实习内容全面、系统的总结回顾。
内容包括实习目的、实习内容、实习结果、实习总结或体会四个部分。
要求文字简练,语句通顺,字迹清楚,并有必要的附图或草图,全文字数不少于3000字(手写稿)。
1.实习目的:介绍实习的目的、意义,实习单位的概况及发展情况,实习要求等内容。
这部分内容通常以前言或引言形式,不单列标题及序号。
2.实习内容:先介绍实习安排概况,包括时间、内容、地点等。
然后按照安排顺序逐项介绍具体内容。
在完整介绍实习内容基础上,对自己认为有重要意义或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重点介绍,其它一般内容则简述。
3.实习结果:围绕实习目的要求,重点介绍对实习中发现的问题的分析、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等。
所提出的对策、建议是评价实习报告水平的重要依据。
4.实习总结或体会:用自己的语言对实习的效果进行评价,着重介绍自己的收获、体会。
内容较多时可列出小标题,逐一汇报。
总结或体会的最后部分,应针对实习中发现的自身不足之处,简要地提出今后学习、锻炼的努力方向。
注意:实习报告封面,见附件四(用B5纸排版打印),实习报告手写稿正文与封面一起装订(订于上部)。
1
附件4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学生毕业实习报告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专业名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号:
年级:姓名:
报告题目:
指导教师评价:
实习态度:优□良□中□及格□差□
实习表现:优□良□中□及格□差□
实习笔记:优□良□中□及格□差□
实习报告:优□良□中□及格□差□
总评成绩:
指导教师:武文革马维金于大国杨福合
2011年 10 月 29 日
2
附件5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实习指导书
毕业实习,是毕业设计前的一次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直接影响到毕业设计工作效果,为保证本届毕业实习的顺利有效进行,为毕业设计打好基础,特下达毕业实习任务与指导书。
一、实习目的
通过毕业实习,使同学们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加以检验,把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变成灵活的知识和技能,并在实践中丰富头脑,增加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为最后撰写毕业论文收集数据资料。
二、实习组织
实习指导组成员:王彪、赵丽琴、刘丽娟
学生班级和人数:08020144~08020147 共166人
时间安排: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三、实习内容与要求(与毕业实习大纲一致)
实习一入厂教育(1天)
内容:前往实习地点、入厂教育。
基本要求:
要求做笔记,并结合现场进一步理解。
实习二参观现代制造装备(1天)
内容:参观实习工厂的数控生产线、板料CIMS中心、数控激光切割、冲压车间、精铸车间等现代制造装备。
基本要求:
1、了解模型(金属模、木模、腊模)的特点、模型的浇注及处理,以及铸件时效的作用与方法。
2、了解锻件,坯料的加热,温度控制,锻压设备,始锻与终锻温度。
3、了解冲压件的结构、工序和工艺特点,所用设备。
4、熟悉典型零件数控加工工艺与检验方法
5、了解CIMS的主要功能及具体应用情况
实习三机加车间(6天)
内容:分别在机加的四个车间:棉专部、化专部(工具厂)、中小件部、纺纱器部进行实习。
联系已学知识,了解机械产品中零件加工所用的工艺方法、加工工艺、检验等。
熟悉典型零件加工的全过程。
3
基本要求:
1、了解并掌握指定实习机械零件的结构、用途、设计基准,装配基准,尺寸(位置)精度及表面粗糙度的要求,技术条件,进而弄清各种加工要求的理由。
2、了解并掌握指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各工步、工序中零件的定位(六点定位、完全定位、不完全定位、过定位、欠定位)与夹紧;所用的刀具材料的性能特点;刀具几何参数,机床切削用量;机床的结构及传动原理,操作原理,所能达到的经济精度,夹具结构(通用、专用、组合)定位件,夹紧件,施力机构,夹具的特点及操作方法,以及如何保证加工精度,夹具与机床联接方法。
3、分析某零件的工艺过程是否为最优的工艺过程;熟悉零件粗、精加工余量的确定,零件检验所用的测量工具(通用、专用)及使用方法。
实习四总装车间(1天)
内容:联系已学知识,了解机械产品的装配工艺及装配方法等。
熟悉典型零件的装配过程。
基本要求:
1、了解并掌握指定实习机械产品的结构、用途、设计基准、装配基准、配合精度的要求及技术条件,进而弄清各种装配要求。
2、了解产品装配过程。
3、熟悉包装机械生产线工艺流程,机械设备结构及控制、工艺与产品检验调整方法。
实习五技术讲座(1天)
内容:由实习单位有关技术人员讲解该单位的发展历史、现状以及行业的发展前沿、动态。
基本要求:了解行业发展状况以及实习单位利用现代制造技术的现状。
四、实习要求
要求每位学生按照实习计划,作好实习日记、填写毕业实习评定表、完成毕业实习报告,作为考核实习成绩的主要依据。
实习结束后一周内,应向指导老师上交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实习报告内容包括:实习目的、实习内容、实习结果、实习总结或体会四个部分。
实习报告要求文字简练,语句通顺,字迹清楚,并有必要的附图或草图,不少于3000字。
五、实习纪律与注意事项:
1.纪律是完成任务的基本保证。
外出实习期间必须严格遵守学校、学院有关毕业实习的规章制度,按毕业实习时间与任务要求进行实习。
4
2.严格遵守国家法纪,遵守参观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尊重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礼貌待人,时刻维护集体和学院荣誉。
3.注意人身和财物安全,防止意外,因违纪外出造成人身和财物损失事故者,责任自负,并追查相关人员的责任。
六、实习成绩考核
实习学生的成绩由指导老师根据实习中的表现、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综合评定实习成绩。
具体权重为:实习中的表现占40%,实习日记占30%,实习报告占30%,最后成绩分成:优、良、中、及格与不及格。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