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电化学合成氨阴极催化剂研究进展
合成氨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合成氨催化剂的研究进展第一篇:合成氨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合成氨催化剂的研究进展摘要:近20多年来,随着英国BP公司钌基催化剂的发明和我国亚铁基熔铁催化剂体系的创立,标志着合成氨催化剂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本文主要介绍通过合成法合成的几种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关键字:合成氨;催化剂;合成法Abstract:Over the past 20 years, with the invention of the British BP ruthenium catalysts and creation of ferrous base molten iron catalyst system in our country, marked the ammonia synthesis catalyst has entered a new period of development,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rough the several means of catalyst research progress of synthesis method of synthesis.Key Words: Ammonia;The catalyst;synthesis前言合成氨指由氮和氢气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存在下直接合成的氨。
合成氨工业需要较低温度和压力下具有较高活性的催化剂。
90多年来,世界各国从未停止过合成氢催化剂的研究与开发。
目前,工业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在高温下已达90%以上,接近平衡氨浓度(因压力而异)。
例如,在15 MPa及475℃下,A301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接近100%。
要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就只有降低反应温度.另一方面,工业合成氨的单程转化率只有15%~25%,大部分气体需要循环,从而增加了动力消耗。
为了提高单程转化率,也只有降低反应温度才有可能。
因此,合成氨催化剂研究总的发展趋势,就是开发低温高活性的新型催化剂,降低反应温度,提高氨的平衡转化率和单程转化率或实现低压合成氨。
电催化合成氨 nhe 电化学

电催化合成氨nhe 电化学摘要:一、引言二、电催化合成氨的背景与意义三、电催化合成氨的原理四、电催化合成氨的反应过程五、影响电催化合成氨的因素六、电催化合成氨在我国的研究进展七、结论与展望正文:一、引言电催化合成氨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方法,越来越受到科研工作者的关注。
本文将介绍电催化合成氨的相关知识,包括背景与意义、原理、反应过程及影响因素等,以期为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二、电催化合成氨的背景与意义电催化合成氨是一种在温和条件下通过电化学方法将氮气和水转化为氨的过程。
与传统的哈伯- 博世法相比,该方法具有能耗低、环境友好等优势,有助于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
三、电催化合成氨的原理电催化合成氨主要依赖于氮气还原反应(N2RR),在电极表面发生。
在适当的电位下,氮气被还原为氨。
电催化合成氨的反应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研究认为包括质子耦合电子转移(PCET)和氮氢化物(NH2-)的中间体等多种途径。
四、电催化合成氨的反应过程电催化合成氨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氮气在电极表面吸附、氮气还原反应、氨脱附以及质子传输。
这些步骤之间相互影响,共同决定了电催化合成氨的活性和选择性。
五、影响电催化合成氨的因素电催化合成氨的性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电极材料、电解质、温度、压力等。
优化这些因素可以提高电催化合成氨的活性和选择性。
六、电催化合成氨在我国的研究进展近年来,我国在电催化合成氨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包括电极材料的研究、反应机理的探讨以及工艺的优化等。
然而,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
七、结论与展望电催化合成氨是一种具有前景的可持续氨合成方法。
合成氨催化剂研究进展

合成氨催化剂研究进展杨海深【摘要】合成氨作为化学工业中重要原料,对我国工业建设和经济生产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与之相关的合成氨催化剂的发展也占据化工发展的重要部分.因此对于合成氨及催化剂的研究发展从未中断.针对国内外合成氨催化剂各种技术的研究发展进行分析,选取一些新技术进行举例说明,对合成氨催化剂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旨在对合成氨催化剂的发展做出一定的总结.【期刊名称】《化工设计通讯》【年(卷),期】2019(045)003【总页数】2页(P6-7)【关键词】合成氨;催化剂;钌基催化剂;铁基催化剂;钌基氨;新技术【作者】杨海深【作者单位】中海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海南东方 572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113.2合成氨广泛应用于工业硝酸、铵盐、化肥等生产流程中,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间接的促进作用。
同时作为工业建设和化工发展的基础原料之一,各种相关产业对于氨的需求量也是成吨级上涨。
但是作为工业发展和国民经济的重要参与者,传统的合成氨往往能源消耗量巨大,同时收益低下。
所以才不断衍生出合成氨催化剂的研究发展。
本文阐述了合成氨催化剂的研究发展,结合合成氨研究发展的最新内容,对合成氨的研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再给予一定的总结,以对合成氨催化剂的发展和运行方式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1 铁基催化剂的研究1.1 铁系氨合成催化剂A-110-1型催化剂为铁系氨合成催化剂,主要用经过精选的磁铁矿按传统的熔融法制造而成。
具体化学组成和性能如表1所示。
表1 A-110-1催化剂化学组成和性能2.4~2.8 0.5~0.7 1.9~2.3 <0.45 0.2~0.4 0.5~0.6 1.5~1.3 2.7~3.0 13 15~30 370~510 3为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活性的稳定性,在制备中添加了Al2O3、K2O、CaO、BaO等结构性助催化剂,其作用在于利用这些高熔点难还原的氧化物作为活性物质α-Fe晶体的间隔体,阻止易烧结微晶的互相接触,从而增强催化剂本体耐热稳定性。
电化学合成氨

电化学合成氨电化学合成氨是一种据说可以解决未来能源和食品危机的方法。
通过电解水来产生氢气和氧气,再将氢气与氮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氨,这一过程看似简单,但难度却极高。
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不仅可以用于制造农药、化肥等,还可以作为能源的载体,被誉为“第二种液体燃料”。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电化学合成氨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解决方案,但由于技术难题较多、产成本较高,一直未能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电化学合成氨的兴趣逐渐增加,一些研究人员开始尝试寻找更加高效、低成本的合成氨方法。
电化学合成氨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是催化剂的研发。
目前大部分合成氨方法都需要使用贵金属作为催化剂,如铂、钯等,这导致了制氨成本的提高。
因此,有一些研究人员开始尝试寻找非贵金属催化剂,以降低合成氨的成本。
另外,电化学合成氨还存在着能源消耗大、效率低的问题。
目前的电解水过程能耗高,效率低,使得电化学合成氨的能源消耗也随之增加。
因此,如何提高电解水过程的效率,降低合成氨的能源消耗,也成为了电化学合成氨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近年来,一些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些新的方法来解决电化学合成氨的技术难题。
例如,有的研究人员提出使用二维材料来替代传统的催化剂,以提高合成氨的效率;有的研究人员提出利用太阳能或者生物能来替代传统的电能,达到降低合成氨能源消耗的目的。
总的来说,电化学合成氨是一种潜力巨大的方法,可以为解决未来的能源和食品危机提供新的思路。
虽然目前电化学合成氨还存在着一些技术难题,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这些问题迟早会得到解决,电化学合成氨将成为一个重要的能源和化工产业。
电催化合成氨 nhe 电化学

电催化合成氨 nhe 电化学
【原创版】
目录
1.电催化合成氨的背景和重要性
2.NHE 电化学在电催化合成氨中的应用
3.NHE 电催化合成氨的优点和挑战
4.我国在电催化合成氨领域的研究和发展
正文
一、电催化合成氨的背景和重要性
电催化合成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其目的是在电化学条件下,通过氢气和氮气的反应生成氨。
这种方法具有高效、环保和可持续等优点,因此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
二、NHE 电化学在电催化合成氨中的应用
HE 电化学,即中性氢电化学,是一种在中性条件下进行电催化反应的技术。
近年来,NHE 电化学在电催化合成氨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推动该领域发展的重要动力。
三、NHE 电催化合成氨的优点和挑战
HE 电催化合成氨具有许多优点,例如对催化剂的要求较低、能耗较低、反应条件温和等。
然而,这种方法也面临一些挑战,如催化剂的稳定性和活性、反应的选择性、电流密度与氨产率的关系等。
四、我国在电催化合成氨领域的研究和发展
我国在电催化合成氨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
近年来,我国科学家们在新型催化剂材料、反应器设计、反应条件优化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
此外,我国政府也积极支持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发展,为相关产业提
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总之,NHE 电化学在电催化合成氨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有望为我国化学工业的绿色发展和能源转型作出贡献。
低温电化学合成氨催化剂研究进展

低温电化学合成氨催化剂研究进展
荣杨佳;王成雄;张秀娟;许晓坤;赵云昆
【期刊名称】《贵金属》
【年(卷),期】2021(42)4
【摘要】传统的高温高压Haber-Bosch法合成氨工艺消耗大量化石能源,并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
在常温常压下通过电化学方法将氮还原成氨是一种潜在策略。
电化学固氮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是通过开发有效的氮还原催化剂来提高电流效率和氨产率。
基于对50多篇文献的分析,本文综述了近20年来电化学合成氨催化剂的研究进展,通过对低温下电化学合成氨的金属基和非金属基不同催化剂以及催化效率进行总结和比较,关注具有高法拉第效率和高氨产率的几种金基催化剂,以及电解质性质、掺杂改性对于开发高效的过渡金属基、非金属基催化剂的重要性,对比分析了这3类催化剂的优缺点以及发展潜力。
【总页数】11页(P76-86)
【作者】荣杨佳;王成雄;张秀娟;许晓坤;赵云昆
【作者单位】昆明贵金属研究所稀贵金属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昆明贵研催化剂有限责任公司贵金属催化技术与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150.1
【相关文献】
1.LSCCF粉体在低温常压电化学合成氨中的阴极催化性能
2.SmCo0.8Fe0.2-xNixO3(X=0,0.1,0.2)系列陶瓷在低温常压电化学合成氨中的阴极催化性能研究
3.低温电化学合成氨阴极催化剂研究进展
4.氮气电化学合成氨催化剂研究进展
5.d 区过渡金属基催化剂用于电化学合成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电化学合成氨研究进展

电化学合成氨研究进展作者:刘畅刘先军刘淑芝于忠军崔宝臣来源:《当代化工》2020年第03期Research Progress in Electrochemical Ammonia SynthesisLIU;Chang1,;LIU;Xian-jun1,;LIU;Shu-zhi1,2,YU;Zhong-jun1,;CUI;Bao-chen1,2(1.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Heilongjiang;Daqing 163318, China;2. School of Chemistry Engineering,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Gangdong;Maoming 525000, China)在全球范围内,氨(NH3)是重要的工业化学品,每年合成约2亿t,是主要的最终产品,也是一种重要的中间体[1,2]。
氨被广泛用于各种工业部门,包括能源、制冷、运输、化肥生产(超过80%的生产氨)和制药等[3,4]。
液氨中的氢含量为17.6%(wt),且易于储存和运输,因此使用氨和相关化学品以及作为间接储氢材料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5,6]。
目前,Haber-Bosch工艺是合成氨的主要技术手段,该工艺采用Fe基催化剂,以H2作为反应原料,与N2在高温(400~600 ℃)和高压(20~40 MPa)下发生反应。
但该工艺能耗极高,还受热力学要求的限制,氢单程转化率低[7,8],且氢一般都是从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中获取的,制氢过程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CO2[9,10]。
随着化石燃料的减少以及全球变暖对环境的危害,开发更经济的可持续性Haber-Bosch合成氨替代工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致力于对常压下电化学合成氨的研究,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
低温燃料电池电催化剂的研究近况

低温燃料电池电催化剂的研究近况
俞守耕
【期刊名称】《《电源技术》》
【年(卷),期】2004(28)12
【摘要】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和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是两种最先进的低温燃料电池,介绍了它们的阳极和阴极电催化剂近年的进展。
包括PEMFC中
用纯H2作燃料时,阴极催化剂的Pt-Cr;用重整产品作燃料时,阳极能耐CO毒化的
催化剂Pt-Ru和Pt-Ru/WOχ。
DMFC中,阳极促进甲醇电氧化的PtRu、PtRuOs、PtRuNi和四氨络铂与喹啉基双胺络钴的混合物,阴极的碳载Pt和Co/Fe-卟啉。
涉及到双功能机理,中间体机理,甲醇在PtRu阳极内的电氧化过程和Co/Fe-卟啉纳米结构对O2还原的边上电催化机理。
用Ni作阳极电催化剂的直接2-丙醇燃料电池有希望作为汽车应用的新能源。
【总页数】5页(P798-802)
【作者】俞守耕
【作者单位】昆明贵金属研究所云南昆明 6502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911.4
【相关文献】
1.面向金属-空气电池和中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应用的钴基电催化剂综述 [J], 周嵬;王习习;朱印龙;戴洁;朱艳萍;邵宗平
2.低温燃料电池催化剂阳极材料的研究近况 [J], 李娜娜;张绍红;雷力
3.低温燃料电池阴极Pt基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J], 付尹宣;廖梦垠;贾斐文;林敏;万斌
4.氮掺杂石墨烯的一步法低温合成及用作微生物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的产电特性[J], 付融冰;杨兰琴;冯雷雨;郭伟
5.低温燃料电池阴极氧还原反应催化剂研究进展 [J], 赵经纬; 蔡园满; 易秘; 梅泽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5Vol.43No.5收稿日期:2018-10-28基金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8004530803)作者简介:宋东章(1991—),男,山东省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化学合成氨。
904低温电化学合成氨阴极催化剂研究进展宋东章,景俊萌,唐孟尧(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北京100083)摘要:电化学合成氨可在低温、常压下进行,是传统合成氨最有效的替代方法之一。
阴极催化剂的优化是提高电化学合成氨性能的关键所在。
介绍了电化学合成氨电解池,讨论了低温电化学合成氨阴极催化剂的研究成果及研究现状,分析了不同阴极催化剂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电化学;合成氨;低温;阴极催化剂中图分类号:TM 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087X(2019)05-0904-03Research progress of cathode catalysts for low temperature electrochemical synthesis of ammoniaSONG Dong-zhang,JING Jun-meng,TANG Meng-yaoAbstract:Electrochemical synthesis of ammonia is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alternatives to traditional ammoniasynthesis,and it can be carried out at low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The improvement of electrochemical synthesis of ammonia performance mainly depends on the development of cathode catalysts.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d the electrochemical synthesis of ammonia electrolytic cell,discussed the recent progress made of cathode catalysts for low temperature electrochemical synthesis of ammonia and issues of the different cathode catalysts,and prospecte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Key words:electrochemical;synthesis of ammonia;low temperature;cathode catalysts 氨是化学工业中最高产量的化学品之一[1]。
它不仅是主要的最终产品,而且是重要的中间体[2]。
另外,氨是良好的储氢材料和氢源,液态氨中氢的质量分数为17.6%,在氢能经济中必会发挥显著作用[3-6]。
工业上,主要通过Haber-Bosch 工艺生产氨。
该方法在高温和高压下将高纯度的N 2和H 2在铁催化剂上反应,如式(1):(1)然而Haber-Bosch 工艺具有高能耗、低转换率(10%~15%)和高CO 2排放等缺点。
电化学合成氨借助电能突破了合成氨在热力学上的限制[7],能够在低温、常压下进行,从而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1,8-11]。
电化学合成氨性能主要从合成氨产率和电流效率两方面进行评价。
本文简单介绍了电化学合成氨电解池,综述了低温电化学合成氨所用阴极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及研究成果,为国内研究者提供参考。
1电化学合成氨电解池电化学合成氨电解池主要由阳极、电解质、阴极组成。
不同电化学合成氨体系采用的构件组成不同。
固态体系和熔盐体系主要由两电极体系组成,分别为阳极和阴极。
根据进气主要分为单室型[如图1(a)]和双室型[如图1(b)],其中双室型还可以通入湿润的氢气或其他供氢气体(例如CH 4)。
液态体系由三电极体系组成,由工作电极(阴极)、辅助电极(阳极)和参比电极组成,如图1(c)。
2低温电化学合成氨阴极催化剂阴极催化剂是电化学合成氨的关键部分,氨气在阴极催化剂上产生。
低温电化学合成氨阴极催化剂主要包含贵金属、非贵金属、金属氧化物和含氮有机物四类。
223N +3H 2NH =92.4 kJ/molH →∆-图1(a)固态单室电化学合成氨体系;(b)固态双室电化学合成氨体系;(c)液态电化学合成氨体系2019.5Vol.43No.59052.1贵金属催化剂与其他催化剂相比,贵金属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
低温电化学合成氨所用贵金属催化剂主要为Ru 、Pt 和Au 等,贵金属元素通常会掺杂在电极中或沉积在其表面,做催化剂使用。
Kordali 等[12]首次以Ru/C 为阴极,Pt 为阳极,Nafion 膜为质子传导膜,KOH 溶液为电解液成功合成氨,在90℃时合成氨产率为2.12×10−11mol/(s ·cm 2),电流效率仅为0.24%。
LAN 等[13-14]考察了以Pt/C 为阴极,Nafion 为电解质,不同原料和温度对电化学合成氨的影响。
在25℃、水和空气为原料时,合成氨产率最高为3.50×10−9mol/(s ·cm 2),电流效率仅为0.7%。
首次实现水和空气直接电化学合成氨。
K ÖLELI 等[15]对空白Pt 片进行合成氨研究时却没有发现有氨生成。
Pt 片催化生成氢气的能力要远大于生成氨气的能力,单纯的Pt 片对合成氨并没有催化性能。
文献[16]将制备的二十四面体(THH)纳米Au/C 作阴极,进行了合成氨研究,合成氨产率和电流效率分别为2.61×10−11mol/(s ·cm 2)、3.879%。
THHAu 催化剂所具有的特殊结构晶相能够显著降低合成氨的活化能。
2.2非贵金属催化剂非贵金属催化剂一般在非水体系中使用,多围绕与铁相近的元素进行研究。
文献[17]研究了不同非贵金属催化剂,在低温、常压下,以LiClO 4/THE 作电解质,乙醇为氢源成功电化学合成了氨。
合成氨催化活性顺序为:Ti >Mo >Ni >Co >Fe >Zn >Al >Pb 。
合成氨电流效率与阴极材料、氢源(如CH 2CH 5OH 、H 2O 等)、氢气浓度和氮气压力有关。
在50℃、5×106Pa 、Cu 作阴极时,电流效率高达48.7%。
Pappenfus 等[18]考察了Ni 在1-乙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磺酰基)亚胺(E-MI-TFSI)和1-丁基-1-甲基吡咯(双三氟甲磺酰基)亚胺(PYR14-TFSI)离子电解液中合成氨的情况,常温、常压下合成氨电流效率分别为5.1%和1.7%。
Ni 催化剂不仅能催化合成氨而且能加速离子电解液分解,降低了电流效率。
Kim 等[19]采用多孔Ni 为阴极催化剂,异丙醇和硫酸作电解质进行了合成氨研究,结果表明合成氨产率为1.54×10−11mol/(s ·cm 2),电流效率<1.0%。
异丙醇易在多孔Ni 上发生还原,从而降低了合成氨产率和电流效率。
与贵金属催化剂相比,非贵金属催化剂不易吸附氢,非贵金属催化剂电流效率显著提高。
非贵金属催化剂的研究为合成氨提供了一种新机理[17-18]:Li +在催化剂上形成Li ,之后与氮气反应生成Li 3N ,Li 3N 与乙醇反应生成NH 3,反应式如式(2):(2)2.3金属氧化物催化剂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电化学合成氨研究主要集中在铁氧化物、钙钛矿(ABO 3)和类钙钛矿(A 2BO 4)氧化物三类,如表1所示。
Chen 等[20]以Fe 2O 3为催化剂,Nafion 膜/KHCO 3为电解质,合成氨产率为3.59×10−12mol/(s ·cm 2),电流效率仅为0.025%。
铁氧化物在常温下导电能力极低。
新疆大学刘瑞泉课题组[21-26]研究了多种钙钛矿、类钙钛矿氧化物催化剂。
他们以Ce 0.8Sm 0.2O 2-δ(Ni-SDC)为阴极和Nafion 膜作电解质,80℃、常压下成功合成了氨。
Ce 、Sm 和Ni 的掺杂能提高催化剂的导电1.50.54进行了研究。
合成氨催化活性依次为Ni >Co >Fe ,与文献[17]的研究结果一致。
Xu 等[22]研究发现以SmFe 0.7Cu 0.1Ni 0.2O 3-(SFCN)为催化剂,合成氨产率为1.13×10−8mol/(s ·cm 2),电流效率为90%,这是迄今为止合成氨所获得的最高产率。
类钙钛矿催化剂中A 、B 位过渡金属元素的掺杂比例也会对合成氨速率产生影响。
钟正平等[24]对Sm 2-Ce CuO 4(SCC)催化剂进行了研究,Sm 1.8Ce 0.2CuO 4的催化性能最佳,合成氨速率达1.05×10−8mol/(s ·cm 2)。
王进等[25]对NiO-Ce 0.8Sm 0.2O 2-δ(SDC)和Sm 1.5Sr 0.5CoO 4(SSC)为催化剂进行研究,SDC 易发生氢中毒导致其催化性能低于SSC 。
Liu 等[26]研究了Sm 1.5Sr 0.5NiO 4(SSN)的催化性能,与王进等[25]的结果相比,Ni 的催化活性高于Co 。
通过向钙钛矿和类钙钛矿氧化物的A 、B 位中掺杂不同的过渡金属元素能够改善金属氧化物的催化活性和导电能力,提高其合成氨产率和电流效率。
2.4含氮有机物催化剂含氮有机物催化剂的电化学合成氨研究较早。
1989年,Furuya 等[27-28]采用金属-酞菁(M-Pc)扩散阴极直接电化学合成氨,合成氨产率和电流效率受中心金属离子和电解液的影响,催化活性依次为:Sn >Fe >Pd >Co >Pt >Ni ,最高合成氨产率为8.93×10−10mol/(s ·cm 2),电流效率为1.64%。
水的存在是电流效率低的主要原因。
K ÖLELI 等[15]首次研究了导电高分子的电化学合成氨催化性能。
他们以聚苯胺(PAn)/Pt 作阴极,LiClO 4溶于CH 3OH 中为电解质,H 2SO 4和氮气为原料,在25℃,5×106Pa 下,电化学合成氨产率最大为3.98×10−11mol/(s ·cm 2),电流效率1.60%。
该课题组还对聚吡咯(PPy)/Pt 进行了研究[29]。
在25℃、6×106Pa 下,最佳电化学合成氨产率为3.68×10−11mol/(s ·cm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