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置换术中使用骨水泥对机体的影响与护理干预

合集下载

骨水泥手术后注意事项

骨水泥手术后注意事项

骨水泥手术后注意事项
骨水泥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骨折和骨髓浸润的方法。

术后注意事项的合理遵守对于患者的康复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就是骨水泥手术后需要注意事项。

首先,术后患者应该保持休息。

术后的身体需要适当的休息来恢复,过度的运动有可能导致骨水泥松动或损坏。

恢复期间,患者应该避免承重行走和剧烈运动,以免影响手术效果。

其次,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给出的用药指导。

骨水泥手术后,医生通常会给患者开具一些抗生素和镇痛药物。

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准时服药,以防止感染和控制疼痛。

此外,术后患者也需要注意伤口的清洁和护理。

每天用清洁的温盐水或医生推荐的清洁剂进行伤口清洗,保持伤口的干燥和清洁。

在更换伤口敷料时,要注意用无菌的方法进行,避免交叉感染。

另外,患者应该注意饮食和营养的均衡摄入。

术后的患者需要合理搭配饮食,增加蛋白质的摄入,有助于伤口的愈合和骨的恢复。

同时,要避免过度摄入盐分和糖分,以免影响术后恢复。

此外,患者还要时刻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手术的康复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可能会遇到疼痛、不适和不便等问题。

患者需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康复,同时要向家人和医生寻求支持和鼓励。

最后,术后患者需要定期复诊。

术后复诊有助于医生随时观察患者的康复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复诊,同时在出现异常症状时要及时就医。

总结起来,骨水泥手术后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保持休息、合理用药、伤口护理、饮食调理、保持乐观心态和定期复诊等。

只有合理遵守这些注意事项,患者的康复才能更加顺利。

术中应用骨水泥对7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循环系统的影响观察(附58例报告)

术中应用骨水泥对7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循环系统的影响观察(附58例报告)

术中应用骨水泥对7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循环系统的影响观察(附58例报告)发表时间:2012-10-24T15:28:58.23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8期供稿作者:文可武[导读] 慎用或不用抑制心肌收缩力的药物以及早期使用皮质激素等,对骨水泥毒性反应可能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文可武(云南省农垦总局第一职工医院麻醉科云南景洪 666101)【关键词】骨水泥高血压循环系统【中图分类号】R68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8-0267-01 股骨头、髋关节的病变是老年人的多发病、常见病。

随着老年人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高龄病人逐年增多。

骨水泥对老年人的影响,特别是对老年高血压病人的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尤其严重,危及生命的病例时有报道。

我院从2004年1月至2011年1月共做了约289例,选取其中年龄在70以上的高血压患者58例,重点探讨骨水泥对循环系统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全部共58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40例。

年龄70岁至80岁49例占84.4%,80岁至92岁9例占15.5%。

体重45kg至64kg,手术有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18例、单侧股骨头置换术33例、双侧髋关节置换术5例、双侧膝关节置换术2例,术前心电检查异常者25例,室性早搏大于5次的有6例。

X线检查同时伴有左心室肥大者19例,其中眼底Ⅲ级改变有22例,Ⅳ级改变有5例。

患有不同程度的慢性肺部疾患的患者有17例,其中慢支肺气肿病程达30年以上4例,支气管哮喘病程达40年以上者1例,全部慢性肺部疾患的患者不吸氧SPO2均保持在86%至94%之间。

所有病例均在术前对症治疗,最长3周,最短5天,平均13天左右。

所有高血压病患者,病史最长46年,最短20年。

入手术室前有30例血压恢复达到WHO规定的临界高血压标准,有3例DBP控制在100mmHg,有6例DBP控制在110mmHg,SBP均控制在170mmHg以内。

髋关节置换术中骨水泥填充对血压的影响及干预

髋关节置换术中骨水泥填充对血压的影响及干预
S U re
GUO Me n g ,J I ANG B a o - g u o ,F U Z h o n g — g u o ,Z HANG Di a n - y i n g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T r a u m a a n d O r t h o p e a d i c s ,P e k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P e o p l e ’ s H o s p i t a l ;P e k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T r a f i f c Me d i c i n e C e n — t e r , B e i j i n g 1 0 0 0 4 4, C h i n a )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1 — 1 6 7 X . 2 0 1 3 . 0 5 . 0 0 7
Ef fe c t o f c e me n t i m pl a n t a t i o n a n d p r e s s o r a g e n t s i n hi p r e pl a c e me n t o n b l o o d p r e s -
( 4 . 0- I - 1 0 . 3 )m m H g ( 1 m m H g = 0 . 1 3 3 k P a )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t = 3 . 6 6 0 , P= 0 . 0 0 0 ) , 舒张压下 降( 1 . 3± 7 . 5 )m m H g ,
但差异 无统计 学 意 义 ( t =2 . 2 8 6 , P=0 . 1 4 9 ) 。骨 水泥 使用 前 以升 压药 干预 组 1 9例 , 使用 骨水 泥后 收缩 压下 降 ( 0 . 5±2 0 . 2 )m m Hg , 但差异无 统计 学意义 ( t = 0 . 1 1 4 , 尸= 0 . 9 1 1 ) , 舒张压升高 ( 0 . 7±1 0 . 2 )mm H g , 差异无统计学意

骨水泥在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及医护人员职业防护体会 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

骨水泥在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及医护人员职业防护体会 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

骨水泥在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及医护人员职业防护体会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骨水泥是一种用于骨科手术的医用材料,由于它的部分物理性质以及凝固后外观和性状颇像建筑、装修用的白水泥,便有了如此通俗的名称。

其实,其主要成分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由于其本身具有较强的硬度和黏合度,因而能增加骨骼的耐压强度,有灭活局部肿瘤组织,缓解疼痛以及恢复骨骼结构和功能的作用。

现临床上主要用于人工关节的固定以及骨缺损的再建;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肿瘤等疾病的椎体成形术;骨髓炎、人工关节术后感染等与抗生素的联合应用。

作为一名骨科专科护士,在参加人工关节置换手术中经常会接触到骨水泥,现就骨水泥在手术中的应用及如何做好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谈谈体会。

骨水泥的历史骨水泥的化学名称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也称丙烯酸骨水泥。

PMMA 于1927年由Hill和Crawfold发明,1937年在医学上首先用于口腔科。

1953年由Haboush首先用于髋关节双杯置换术,1958年经过Charnley系统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被骨科医生广泛接受并主要用于关节置换中。

其作用是将人体关节和关节假体之间做牢固连接,即便保持的时间很长也不会松动。

骨水泥的发展大体分为3个阶段。

笫1代骨水泥技术应用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其假体松动率29%~40%,除了假体本身在设计方面存在缺陷之外,主要是因为位于假体和骨质两个界面之间的PMMA微粒(直径≥100um)会引起的假体周围骨溶解和骨水泥界面的老化、破裂,最终导致假体的远期无菌性松动;第2代骨水泥技术产生在70~90年代,改进后的第2代骨水泥技术假体松动率在术后3年3%;而第3代骨水泥技术假体松动率在术后20年仅3%。

随着骨水泥技术的发展,骨水泥中加入了适当比例的骨粒,人体骨骼组织可慢慢长入骨水泥内部,可达到自身固定的目的,不易松动。

骨水泥在人工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它是一种无色液体,易燃易挥发,融点-48℃,沸点100~101℃,相对密度0.9440(20/4℃),折射率1.4142。

骨水泥叠加技术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中的应用

骨水泥叠加技术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中的应用

h i p a r t h r o p l a s t y D u Z h o n g h u a , H e n g D e z h o n g , L i P e n  ̄i n , e t a 1 . Hu a n g h e S a n m e n x i a Ho s p i t a l , S a n m e n x i a 4 7 2 0 0 0 【 A b s t r a c t 】 Ob j e c i t v e T o s t u d y t h e e f e c t i v e t r e a t m e n t o f p e r i p r o s t h e t i c f e m u r f r a c t u r e a f t e r b o n e c e me n t p r o s t h e t i c h i p
a r t h r o p l a s t y . Me ho t d s 1 5 c a s e s wi t h p e r i p r o s t h e t i c f e mu r f r a c t u r e a f t e r b o n e c e me n t p r o s t h e t i c h i p a r t h r o p l a s t y f r o m Ma r 2 0 0 9 t o F e b 2 0 1 3 we r e t a k e n f r a c t u r e r e d u c t i o n a n d i n t e r n a l i f x a t i o n,b o n e c e me n t s t a c k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w a s u s e d t o i f x p r o s t h e - s i s . F r a c t u r e o c c u r e d i n 1 0 d t o 3 y e a r s a f t e r h i p a r t h op r l a s t y . A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Va nc o u v e r f r a c t u r e t y p e, 1 1 c a s e s w e r e B 2 t y p e , 4

护理干预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预防论文

护理干预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预防论文

护理干预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预防[摘要]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髋关节置换术(thr)后并发症的预防。

方法总结28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经验,术前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术后做好病情观察和预见性护理,有效的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护理干预全髋关节置换术(thr) 并发症预防[中图分类号] r47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172-01髋关节功能障碍是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常见病因有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股骨颈骨折愈合不良,其他尚有少见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等[1],药物治疗疗效差。

全髋关节置换术(thr)是改善病废髋关节功能最重要的手段,能够有效地缓解疼痛,提高肢体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主要有感染、人工关节脱位、假体松动、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

1 临床资料我院从2008年4月-2010年4月共收治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28例,11例(36髋)行thr的患者,其中男14例(15髋),女17例(21髋);年龄66-80岁,平均70.3岁;合并糖尿病4例,高血压和/或心脏病6例,老慢支7例,其中并发两种以上5例。

均选用外侧入路,其中骨水泥型13髋,非骨水泥型15髋。

通过手术前后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干预,本组术后关节脱位2例、下肢静脉血栓1例、肺部感染1例,其它均无并发症发生。

2 护理干预2.1 术前护理2.1.1 术前准备常规照胸片、心电图和血液生化检查,决定手术治疗后控制合并症;做好血型检查和交叉配血试验;给予营养支持、静脉补液和抗生素的应用;术晨备皮,缩短备皮与手术的间隔时间,减少术后伤口感染机会[2];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2.1.2 心理护理医学心理学研究证实,好的情绪能消除精神紧张,放松肌肉,促进消化与吸收,同时也能调节人体的内分泌系统调节激素代谢,术前针对性地给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使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配合手术和治疗,同时术前指导患者进行髋、膝关节及其主动肌的功能锻炼,为术后康复及预防深静脉血栓作好准备。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骨水泥使用的配合要点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骨水泥使用的配合要点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骨水泥使用的配合要点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髋关节功能。

在手术中,骨水泥是一种常用的材料,它可以帮助固定假体和骨骼,从而保证手术的成功。

下面我们来看看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骨水泥使用的配合要点。

骨水泥的选择非常重要。

在选择骨水泥时,需要考虑其黏附性、硬度、耐久性等因素。

一般来说,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是一种常用的骨水泥,它具有良好的黏附性和耐久性,可以有效地固定假体和骨骼。

骨水泥的混合也非常重要。

在混合骨水泥时,需要注意比例和时间。

一般来说,骨水泥的混合比例为粉末和液体的1:1,混合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在3-5分钟左右即可。

混合好的骨水泥应该具有均匀的颜色和质地,没有明显的颗粒和气泡。

骨水泥的使用需要注意技巧。

在使用骨水泥时,需要将其均匀地涂抹在假体和骨骼表面,避免出现空隙和漏洞。

同时,需要注意骨水泥的温度,避免过热或过冷,以免对周围组织造成损伤。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骨水泥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固定假体和骨骼,从而保证手术的成功。

在使用骨水泥时,需要注意选择、混合和使用技巧,以确保其效果和安全性。

全髋关节置换应用骨水泥的注意事项与护理

全髋关节置换应用骨水泥的注意事项与护理

全髋关节置换应用骨水泥的注意事项与护理在对患者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经常会运用到骨水泥,骨水泥材料中的关键成分是丙烯酸凝固剂。

在运用骨水泥材料的过程中经常会产生循环的波动,对于年纪较轻的患者来说,这样的波动对患者自身的影响相对较小,患者自身经过调节就能够很快的恢复成健康状态。

但是对于老年患者来讲,特别是患有系统性循环疾病的老年患者,亦或是血容量严重降低的老年患者,循环波动对该类患者造成的危害相对更大,可能引起患者的血压出现骤降的状况,甚至会引起患者的心搏突然停止。

所以,医院的护理人员必须要对骨水泥的注意事项进行详细的了解,做好预知性的护理工作。

1、全髋关节置换应用骨水泥的有关注意事项医护人员在运用骨水泥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必须要时刻的关注患者的循环波动状况,在使用骨水泥之前必须要做好特定的监测工作,其中包含:常规的无创血压监测、心电图监测以及脉搏氧饱和度检测,在必要的时候需要对患者采取有创桡动脉穿刺,对患者的血压状况进行监测。

准备好相关的抢救仪器设备与药品。

常备的药品有多巴胺药物、去甲肾上腺激素药物、肾上腺激素药物、麻黄碱药物、地塞米松药物以及阿托品药物,上述药物主要的效果就是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心率,抗过敏以及血压。

骨水泥中的关键成分一旦进入患者的血液循环中就会导致患者创伤处外周的血管出现扩张的状况,导致其相对的血容量出现不足,从而诱发患者出现代偿性的心动超速以及低血压状况。

还可能直接导致患者出现低氧血毒症疾病反应以及肺水肿状况等。

但是,这类的循环波动是一种相对短暂的过程。

在物质处于半衰期之后,扩张血管的作用就会显著降低。

虽然循环波动的状况较为短暂,但是相关的医护人员不容忽视,特别是对于患者在术前检测出新功能与肺功能不全,亦或是患者处于高龄阶段,循环波动的危害性会被扩大,循环相对剧烈,甚至会导致患者的心博出现骤停状况。

所以,必须要严格的关注上述的情况,一经发现必须积极、科学的、有针对性对患者采取相关的护理措施与治疗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髋关节置换术中使用骨水泥对机体的影响与护理干预
林玉翠(湖北省鹤峰县中心医院湖北鹤峰445800)【摘要】: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中使用骨水泥对患者机体的影响与护理干预。

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髋关节置换患者临床资料。

43例患者在术前充分评估病情;术中使用骨水泥前备齐抢救设施、及时扩充血容量、器械护士严格掌握操作规程等护理干预措施。

结果:43例髋关节置换患者通过认真细致的护理均顺利、安全地渡过手术。

结论:及时有效地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和防止患者使用骨水泥时风险的发生。

【关键词】:骨水泥灌注机体影响护理干预
我院手术室自2011年8月至2012年7月应用骨水泥治疗骨科关节置换术43例,通过术中仔细的观察和细心地护理,认识到骨水泥的使用对患者所产生的存在或潜在的特异性风险,能够前瞻性的采用应对措施,使患者能安全的渡过手术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43例患者,男28例,女15例,年龄52~81岁,平均年龄67 岁;麻醉方式:全麻6 例,椎管内联合麻醉37例。

1.2方法麻醉成功后取患侧在上侧卧位,常规手术路径完成手术。

2. 使用骨水泥对机体的影响
2.1 对患者血压、心率的影响骨水泥在聚合过程中产生热量,导致局部高温(66—83),刺激机体产生炎性反应从而引起全身毛细血管扩张而致血压下降;髋关节置换大多为老年人,心血管代偿功能差,由于固定假体所用骨水泥自身化学物质的影响和全身吸收的反应,更易产生血液动力学波动。

可引起周围血管扩张,低血压,心动过速,肺水肿,低氧血症毒性反应等。

从低血压可发展到心衰,最后到猝死。

2.2 可引起患者发生肺栓塞因扩髓时髓腔压力升高,血管损伤,骨碎片、脂肪颗粒等碎屑易渗入血液循环引起肺栓塞,出现严重的肺动脉高压、低氧血症及二氧化碳蓄积等心脑血管反应。

2.3
3. 护理干预措施
3.1 术前充分评估病情术前访视通过询问病史,充分了解病情及各项生化检查,血压,心电图,影像学检查,了解病人是否患有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等合并症。

做好术前沟通,环节患者心理压力。

术前常规备血。

3.2 备齐抢救设施术前建立双输液通道连接好三通,以便抢救时做静脉用药、快速补液、紧急输血之所需。

术前导尿,确保手术中能快速补液及病情观察。

必须备齐抢救器械、抢救药品,并确保处于应急状态。

3.3 低血压常在嵌入股骨假体的同时或术后发生,因此当填入骨水泥时须密切注意血压和心电图的变化,并注意以下几点:1.填充骨粘合剂前需维持收缩压在90mmHg以上,必要时用升压药;2.避免低血容量;3.严密观察病人;
4.吸入纯氧;
5.为预防血压突然下降,可静脉缓慢滴注多巴胺,维持血压平稳,出现心动过缓时,分次静注阿托品。

【1】
3.4 器械护士应严格掌握操作规程术中扩髓后,为了减少髓腔内物质,使用脉冲式冲洗髓腔,清除血块、骨髓、脂肪和碎骨颗粒,3%~5%双氧水止血或者用干纱块擦拭填塞并负压持续吸引,保持髓腔干燥。

及时清除多余的骨水泥。

3.5 重视扩容治疗术前备好各类浓缩红细胞、血浆、止血和升压药。

使用骨水泥前用平衡液扩充血容量,使血压平稳提高到正常范围或稍高。

使用骨水泥后,除了术前对病情全面评估外,术中应严密监测血压、心率、心电图等生命体征,如血压SBP下降幅度<20%基础值时可加快输液速度,同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如麻黄碱15~30mg静脉注射;SaO2>0.92。

【2】
3.6 保证血氧饱和度椎管内联合麻醉应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重要脏器的氧供。

3.7 整个填充过程要密切观察患者,一旦出现出现毒副作用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3】
4 小结
髋关节置换手术中使用骨水泥,由于患者群和手术所用材料的特殊性,骨水泥使用数分钟内出现的机体反应称为骨水泥植入综合征,表现为血压突然下降,低氧血症、心率不齐甚至心脏骤停、猝死,如果不给予必要的预防和及时有效的处理,患者有可能在瞬间失去生命。

作为一名手术室护理人员,应该熟练掌握手术配合,并且必须加强对该手术风险评估意识,能够前瞻性的分析风险发生因素,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护理干预措施,避免陷入被动、机械的配合状态,有效的减少风险的发生。

只要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早准备、早发现、早处理、加强急救护理,都能顺利、安全地渡过手术。

参考文献
1 姚尚龙,王俊科。

临床麻醉学2004年7月第一版2004年7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ISBN7-117-06250-9/R·6251:332~333
2 张芮,刘明荃,武秀君。

骨水泥固定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术中监测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3):231
3 易丽萍,都欣毅。

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配合【J】。

河北医学,2003.12(5):46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